一、单选题
1、1921年7月23日至8月初,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先后在(B)召开。
A. 上海、天津 B.上海、嘉兴 C.北京、上海
2、(B)标志着中国工人阶级开始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A.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B.五四运动 C.二七大罢工
3、第一次明确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的会议是(B )
A. 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中共三大
4、“中国共产党”这一称谓的最早提出者是( A )。
A. 蔡和森 B.毛泽东 C.陈独秀
5、( A )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建立。
A、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 B.黄埔军校的建立 C.北伐战争的开始
6、中共三大确立的国共合作方式是( B )。
A. 党外合作 B.党内合作 C.平等合作
7、第一次国共合作建立后,国民党的性质演变为( C )。
A. 代表工农利益的政党B.资产阶级政党C.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联盟
8、五卅运动是 ( A )运动。
A. 中共领导的中国人民的反帝爱国B.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C.无产阶级革命
9、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和创建人民军队的事件是( A ) 。
A. 南昌起义B.广州起义C.秋收起义
10、( A ) 从组织上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为建立一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新型人民军队奠定了基础。
A. 井冈山会师B.工农武装割据C.三湾改编
11.“ 政权是从杆子中取得的”这一论断是毛泽东在( A )提出的?
A. 八七会议上B.井冈山斗争中C.反“围剿”斗争中
12、1928年6月18日至7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 A)召开。
A. 莫斯科郊外的五一村B.上海C.列宁格勒近郊
13.古田会议通过的( B )决议案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建设的纲领性文献。
A. 《关于军事战略问题》 B.《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 C.《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的任务》
14.红军长征途中召开的( C ),开始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A. 古田会议B.黎平会议C.遵义会议
15、1935年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 C ) 确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
A.八七会议B.洛川会议C.瓦窑堡会议
16、华北事变后,( A )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A. 一二·九运动B.五·二○运动C.一二·一运动
17、标志着中国由国内战争走向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的转折点的事件是 ( B ) 。 A.三大主力红军会师 B.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C.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建立
18、1937年7月7日,( C )事变爆发,全国抗日战争由此开始。
A. 九·一八B.华北C.卢沟桥
19.中共洛川会议提出,争取抗战胜利的关键是实行中国共产党提出的( A )抗战路线。 A.全面B.军队C.游击
20、1939年7月,刘少奇在延安马列学院的重要讲演( C ),详细阐述了共产党员修养的内容和方法,第一次提出加强共产党员党性修养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A. 《关于党性问题的报告大纲》 B.《我的修养要则》 C.《论共产党员的修养》
21、
22、在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发展史上最先提出“党风”概念的是( C )。
A、马克思 B、列宁 C、毛泽东
23、“毛泽东思想”这一概念的提出者是 ( B ) 。
A. 张闻天 B.王稼祥 C.周恩来
24、党的( C )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全党的指导思想。
A. 六大 B.六届六中全会 C.七大
25、( B ) 是近百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外国侵略者所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A.甲午中日战争B.抗日战争 C.抗美援朝战争
26、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共双方举行了最高级别谈判,双方代表签署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 C )。
A. 停战谈判B.南京谈判 C.重庆谈判
27、1949年3月,中共中央在( C )召开七届二中全会,毛泽东在会上向全党同志提出了著名的“两个务必”思想。
A. 延安 B.北京 C.西柏坡
27、在xxx的土地改革运动中颁布的土地法案是( A )。
A. 《中国土地法大纲》B.《土地改革法》C.《土地法令》
28、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进行战略决战的三大战役是( C )。
A. 辽沈、淮海、渡江战役B.上党、淮海、渡江战役C.辽沈、淮海、平津战役
31、中国彻底摧毁几千年的封建剥削制度是在( B )。
A. 解放战争时期B.建国初期C.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32、新中国开展的“三反”运动是指( C )。
A. 反贪污、反浪费、反行贿 B.反偷税漏税、反偷工减料、反盗骗国家财产 C.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
33、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开始于( B )年。
A.1949 B.1956 C.1978
34、“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之等闲”,当年红军“远征”的直接原因是( C )
A 把革命的火种洒向西部 B “避敌主力,打其虚弱”,集中优势兵力歼灭敌人
C 红军第五次“反剿”的失利,被迫实施战略转移
35、党的八大提出了( A )的经济建设方针。
A. 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B.和谐发展 C.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36、20xx年9月15日至18日,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 A )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A、党的建设 B、作风建设 C、思想建设 D、科学发展观主题教育
36、下列关于对延安整风运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C )
A 是一次全党范围内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运动 B 是破除党内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的伟大思想解放动 C 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全党的指导思想
37、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把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 A )上来。
A.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B.经济建设C.改革开放
38、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 B ) ,标志着党胜利地完成了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 A.《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B.《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C.《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
39、( A )是邓小平同志和中国共产党对当代中国基本国情的科学判断。
A.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B.我国处于全面小康社会阶段C.我国属于中等发达国家 41、党的十四大作出三项具有深远意义的决策:一是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二是明确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 C )体制;三是提出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
A.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B.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42、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标志着邓小平( B )构想获得巨大成功。
A. 改革开放B.“一国两制”C.全方位外交
4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 A )。
A.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B.坚持与时俱进C.一切从实际出发
44、( B )在中纪委常委会提出的《加强纪律检查工作,保证经济体制改革顺利进行》的报告上批语道:“在新的历史时期,党性原则和党的纪律不存在松绑的问题。”
A. 邓小平 B.陈云 C.李先念
45、党的十六大的主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C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而奋斗。 A.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B.与时俱进,奋发团结 C.继往开来,与时俱进
46、党的十六大通过的党章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 C )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A. 中国人民 B.中华民族 C.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
47、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杰出代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的作者是( A)。
A、李大钊B、蔡和森C、赵世炎
48、(A)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体现了我们党对当今世界和时代主题的深刻把握、对发展问题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的集中体现。 A.科学发展观B.全面发展观 C.协调发展观
58、1919年的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群众爱国运动。它标志着中国( A )的伟大开端。
A、新民主主义革命 B、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C、社会主义革命
59、全党同志必须自觉坚持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全党服从( B )的原则,坚决维护中央权威,保证中央的政令畅通。
A. 中央委员会B.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 C.政治局
60、从党的先进性来看,党是由( A )组成的,是用先进理论武装起来的,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的。
A. 工人阶级中的先进分子 B.农民阶级中的先进分子 C.知识分子
61、党的组织原则是(B )。
A. 首长负责制 B.民主集中制 C.领导负责制
62、党的根本立场和惟一宗旨是( C ),这是无产阶级政党区别于其他阶级政党的重要标志,也是共产党员党性修养的最高原则和根本内容。
A. 实践“三个代表” B.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C.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63、马克思、恩格斯在( A )一书中指出,共产党人的最终目的是消灭阶级,消灭剥削,建立共产主义社会。
A. 《共产党宣言》 B.《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C.《德意志意识形态》
64、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 B )是党的生命。”
A. 先进性 B.党内民主 C.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
65、从领导内容上来讲,党的领导是政治领导、( C )和组织领导的统一。
A. 工作领导 B.经济领导 C.思想领导
66、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是:民主法治、( A )、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A. 公平正义 B.实现公平 C.崇尚正义
( B )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中共三大
67、人民解放军发动渡江战役,于1949年4月23日占领( C ),宣告延续22年的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
A、北平 B、上海 C、南京
68、党的十七大在我党历史上第一次郑重地鲜明地完整地提出了高举( D ) 伟大旗帜。 A、马克思主义 B、毛泽东思想 C、邓小平发展理论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80、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8月2日移至浙江嘉兴南湖继续举行并胜利闭幕。在南湖会议上,通过了中国共产党( B ),选举产生了党的领导机构——中央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
A、第一个章程 B、第一个纲领 C、第一个纲领和第一个决议
81、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军进攻长沙受挫后,起义部队到( C )地区建立革命根据地。 A、海陆丰 B、鄂豫皖 C、井冈山 \
82、毛泽东思想在中国共产党( B )全国代表大会被正式确认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A、第六次 B、第七次 C、第八次
84、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 A )作出了把全党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这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 C、中共十二大
85、中国共产党的三大优良作风是( A )。
A、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 B、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艰苦奋斗 C、实事求是、群众路线、民主集中制
86、我党召开七大时全国拥有党员( A )。
A、120万 B、130万 C、140万
89、正式确定中国共产党的三大优良作风,即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是( A )在《论联合政府》中提出的。
A、毛泽东 B刘少奇 C、张闻天
为了解决台湾、香港、澳门的问题,实现祖国统一,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一国两制”最早是针对( A )提出的。
A、香港 B、澳门 C、台湾 D、钓鱼岛
92、党的领导的主要内容是( A )。
A、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 B、指引、服务、保证和协调C、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93、《中国共产党党章》规定,党必须在( C )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
A、准则 B、条例 C、宪法
94、周恩来在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提出的四个现代化的内容是( C )。
A、现代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国防 B、现代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科学技术 C、现代农业、工业、国防、科学技术
95、党的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处理党内关系要实行“( A )”的原则。
A、五湖四海 B、谦虚谨慎 C、严以律己
96、( B )最早提出“知识分子已经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观点。
A、毛泽东 B、周恩来 C、刘少奇 D、邓小平
02
填空题
二、填空题
1.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胡锦涛同志代表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
2.改革开放初期,我国设立的经济特区有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
3. 1927 年,上海第三次工人武装起义前,建立了以周恩来为首的特别军委。
4. 1927年8月,党在八七会议上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_的方针。
5. 邓小平理论初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
6. 新中国成立后确立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对祖国统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地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7. “一国两制”的前提是由中央人民政府行使国家主权。
8. 1956年9月15至27日党的八大在北京举行,这次大会明确了国内主要矛盾是落后的经济文化和人民需要之间的矛盾。
9. 抗日战争时期为解决经济上的困难,党在xxx领导了大生产运动。
10.《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同志在纪念张思德追悼会上的讲话。
11. "创先争优,世博先锋行动""五好"基层党组织是指哪五好: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发展业绩好、群众反映好。
12. 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建立。
13.“四议两公开”的具体内容是:党支部会提议、“两委”会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决议;“两公开”:决议公开、实施结果公开。
14. 上海解放初期社会改造内容的是禁烟禁毒、禁赌、对资改造。
15. 党的七大是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召开的极其重要的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代表大会。它的一个重大历史性贡献是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16.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根据党的历史经验教训,决定健全党的民主集中制,健全党规党法,严肃党纪,切实搞好党风建设,并选举产生了以陈云为第一书记的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17. 中国共产党最早的组织是由陈独秀等发起,在上海首先建立的。
19.《党的生活》的播出时间是:每月最后一个周五15:10时在上海教育电视台播出。
20. 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03
判断题
三、判断题
(正确的请选A,错误的请选B,共20题)
1、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面目就焕然一新了。(A )
2、国民革命失败后,民族资产阶级附和了大资产阶级的反革命,成了中国民主革命的对象。(B )
3、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是中国共产党积极努力的结果,它标志着十年内战局面基本结束。(A )
4、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A)
5、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第一步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第二步是社会主义革命,其间不允许横插一个资产阶级专政的阶段。(A )
6、刘邓大军强渡黄河,挺进大别山,揭开了解放战争战略决战的序幕。( A)
7、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B )
8、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既适用于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之间的关系,也适用于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 A)
9、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国内的主要矛盾发生了转变,阶级斗争就不存在了。(B )
10、“左”是方法问题,右是立场问题,所以“左”比右好。(B )
11、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而不能搞私有化和单一公有制。( A)
12、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而不能搞民主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 A)
13、所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和解决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中的实际问题。(A )
14、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A )
15、党的十五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实现了我们党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 A)
16、科学发展观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开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A )
17、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最显著的成就是快速发展,最突出的标志是与时俱进。( A)
1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A)
19、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基础工程,是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引领中国发展进步的重要基础。(A )
20、党的先进性和党的执政地位都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先进,现在先进不等于永远先进;过去拥有不等于现在拥有,现在拥有不等于永远拥有。( A)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