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8年,我们迎来了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四十年里,在党的坚定领导和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上海经历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xxx工人文化宫自1950年成立以来,与众多工人朋友及广大市民一起,共同见证了上海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经济发展、城市建设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20xx年7月至9月25日期间,为了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彰显改革开放带来优异成果,更好地适应职工精神文化需求及建设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的需求,充分发扬xxx职工文学创作的优良传统,xxx工人文化宫组织开展“我与上海——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职工征文大赛,向全市范围内的职工征稿,引导他们从自身角度出发,体会并回忆上海改革开放四十年所取得的新成就、新发展。据悉,此次征文的稿件评审时间为9月25日-10月15日,名单将于10月下旬公布,11月举办颁奖典礼,获得前三等奖的文章还会有相应的现金奖励。
征文活动一经发布,xxx工人文化宫就陆续收到来自全市各行业从业人员的应征稿。从收到稿件的整体质量看来,此次大赛应征稿题材覆盖范围广、写作水平整体质量高,无论从题材、表现形式或内容上都呈现出前所未有的丰富性。
部分来稿作品,以小说第三人称讲述在改革开放浪潮中的人事经年,一个工厂的小青年,凭着一腔热血和过人胆识,乘改革开放的春风,抓住了政策机遇,代表工农阶级一跃登上企业家舞台,并创立国内知名的跨国贸易公司。也有作品切入日常生活,以叙事的口吻真切描述自己的所见所闻,最具标志性的莫过于亲见浦东陆家嘴从老旧弄堂、低矮平房到如今黄浦江两岸林立的万国建筑博览群、东方明珠、上海中心等摩天大楼,到处彰显着现代化、国际化的气息。甚至有作品,以散文、诗歌等形式讴歌时代巨变的宏大故事……
一部部作品或激昂慷慨或朴实地展现了一幅幅壮观华丽的改革开放画面,全面、多元地展示了在改革开放思想的引领下,上海职工群体在建设美丽城市、追求美好生活经历中折射出的百味人生,充分反映了上海作为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更表达了人们融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的抱负,展望了上海改革开放的美好明天。
目前,“我与上海——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职工征文大赛活动正在如火如荼地举办,征集到的稿件达100多篇。此次活动不仅受到了各行各业的关注,也得到了上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博览古今,让我们懂得幸福的来之不易;放眼未来,我们将在改革开放思想持续正确地指导下,一往无前。
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上海巨变1978年的今天,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由此,拉开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
01
改革开放40周年,拥抱世界,山河巨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上海就是一个生动例证。”
1843年,上海开埠,从此中外贸易中心逐渐从广州移到上海,从一个江南小镇变成十里洋场。
“开放”成了上海的传统,改革开放以来,上海重换生机,八方来客汇聚“魔都”。
改革开放后,上海到处生机勃勃,充满希望。
02
交通、通信,衣食住行,每天都在发生着巨大的改变。
1993年,上海地铁1号线南段(锦江乐园—徐家汇)通车。上海第一条地铁正式运营,从此打开了连接城市各个角落的“大门”。
至今,上海轨道交通线路已有17条,地铁11号线甚至开向了江苏昆山花桥。
1994年,xxx电话交换机总容量在全国各大城市率先突破200万门,极大地满足了改革开放对通信技术的巨大需求。
如今,互联网让生活更加便捷,人与人的联系只需一部手机,随处可见的移动支付,高效的电子服务……
03
开放,吸引了成千上万怀揣梦想的创业者,平台越来越广阔,选择越来越丰富。
20xx年,上海自贸试验区挂牌成立;
20xx年,上海自贸试验区率先启动证照分离改革试点;
上海自贸试验区自成立以来,采取了一系列促使通关便利化的措施,先后取消、下放、让渡多项前道审批事权或限制,企业注册登记从40个工作日缩短为3个工作日,大大提高了企业的注册时效。
04
改革开放以来,还创造了多个全国“第一次”
改革开放中日新月异的“魔都”,引进外资,打开国际视野,从一带一路到国际进口博览会,多元文化经济聚集,海纳百川,再写传奇。
05
xxx,平地崛起。
开放成就了上海,如今浦西浦东,万国建筑群和摩天大楼隔江相望,折射出这些年的发展巨变。
曾今,“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是老上海人的共识。
1990年,中国向世界宣布:开发开放浦东。
陆家嘴便是上海改革开放的象征,从一片农田,到“东方曼哈顿”,是闪耀的全球金融机构的汇聚地。
斗转星移,沧海桑田,浦东再也不是曾经老上海人眼里的“烂泥渡”,而是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核心承载区。浦东的“金融先行”政策,反映了中国的开放由第二产业转向第三产业,这样更高层次的开放,让浦东,让陆家嘴成了寸土寸金的经济战场。
万丈高楼平地而起,新上海国际大厦、汇亚大厦、中建大厦、长泰国际金融大厦、陆家嘴软件园、上海招商局大厦、金茂大厦、上海环球金融中心、上海中心大厦……不断刷新“上海高度”。
技术、实力、经济不断突破,改革开放,翻天覆地。
上海佑康资质专家邀您一起不断奋斗,与时俱进;不断挑战,一路前行!
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上海巨变蓝皮书显示,上海生态环境保护的阶段性特征显著。从各时期上海环保工作的目标和任务来看,改革开放40年来上海环保发展历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重点污染源治理阶段(1978年至1990年);污染物总量削减阶段(1991年至20xx年);环境质量改善阶段(20xx年至20xx年);迈向绿色发展阶段(20xx年以来)。
蓝皮书指出,改革开放40年来,上海生态环境保护不断创新发展,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改善,生态环境保护能力显著增强,呈现出五个方面的转向。一是从注重点源污染治理转向区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二是从注重区内污染治理转向跨区域生态环境协同保护;三是从注重政府主导转向全社会共抓生态环境保护;四是从注重制度建设转向强调制度实施和法治保障;五是从注重城市环境治理转向构建高品质城市生态环境和高品质生活环境。
“20xx年,上海工业增加值突破8000亿元,是1978年的42倍。而上海工业污染物的绝对排放量仅相当于最高年份的5%-15%。这样的成绩取决于上海产业绿色转型的深入持续实施。”蓝皮书指出,上海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进入新阶段。蓝皮书从分析苏州河重新焕发生机,到桃浦、金山、吴淞、吴泾工业区的综合治理成效,再到建设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反映了上海生态环保重点工程建设的成效显著。
值得一提的是,蓝皮书的“比较篇”中,对标国际,从全球城市环境污染治理、环境政策与法规、生态城市建设、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等方面发表国际比较与启示。并且在“展望篇”中,提出研究建议,比如“上海构建生活垃圾分类处理长效机制研究”“上海生态保护红线管理制度构建研究”等。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