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读后感 第1篇
放寒假了、我最期待的节日——春节就要来临了。
今年的春节与往年不同,我xxx下发了《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通知,这将是我度过的第一个没有鞭炮的春节,听到这个消息后,我想:这个春节太没意思了,听不到热闹的鞭炮声,也看不到绚丽的烟花,那它还有什么好玩的呢?这时,爸爸说:“你别急,到了晚上我们一起去看灯展,一定不会让你失望!”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晚上的xx如同披上了一件五彩斑斓的时装,展现出妩媚的一面来。
我们全家来到街上,华丽的彩灯挂到了树上,把树木打扮的像个害羞的小孩子,穿着过年的新衣给大家看,整条街看上去如在天堂一般。很多高楼上都装上了射灯,五彩的光柱变换着各种造型,长长的光柱好像要射到月亮上去。今天的彩灯比往年的彩灯更加美丽,颜色更加丰富,更加艳丽,人们纷纷驻足观看,赞不决口,此刻,月亮上来了,和着炫丽的彩灯,把地面照得如同白昼,一阵风吹过,彩灯们翩翩起舞,向过路的人们炫耀它们的舞姿,真是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春节被彩灯装点的焕然一新。
以前,我觉得有鞭炮的春节很美,但现在我觉得没有鞭炮的春节也很美!
春节读后感 第2篇
20xx年4月7日开学以来彬州市永乐镇初级中学陆续开展了纪律作风整顿一系列活动。
4月13日,永乐中学召开纪律作风集中整顿活动动员大会,落实市教育局关于在教育系统开展纪律作风整顿活动的要求,部署开展我校纪律作风集中整顿活动,全面查找问题,深入抓好整改,进一步压实主体责任,促进全校教职员工真正严纪律、转作风、讲奉献、敢担当、树形象,为学校发展提供坚强保障。会议由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韩海峰主持。
韩校长指出,要切实增强纪律作风集中整顿的责任感、紧迫感。纪律作风的好坏,反映的是教干教师的精神状态,折射的是一个单位的政治生态,不抓就会出问题。开展纪律作风整顿,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题中之义、解决突出问题的迫切需要、实现学校快速发展的根本要求。全体教职员工一定要充分认识这次活动的重大意义,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教育局党委的部署要求上来,要着力解决制度执行不力、工作存在漏洞的问题,旗帜鲜明、动真碰硬,一个标准卡下去,一把尺子量下去,真正做到严抓严管,决不能让制度悬而不落。要从最基本的做起,从纪律规矩抓起,从工作作风改起,以实实在在的行动,把永乐中学这块牌子擦得更亮。
4月20日召开永乐中学纪律做风整顿第二次集中学习会,会上,校长韩海峰向全体教职工传达了市教育局纪律作风集中整顿会议精神及前段时间我校开展纪律作风整顿情况的通报,并结合学校实际,深入浅出地分析了学校存在的问题,要求全体教职工必须严格贯彻落实教育局纪律作风整顿大会精神,深刻反思、举一反三,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增强爱岗敬业、廉洁自律、服务大局的意识。再次重申了严肃工作纪律与加强作风建设的有关事项:一是严守六大纪律: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二是扎实落实常规工作:管理常规、德育常规、教学教研常规。他还强调,全体教职工要认清形势,强化作风建设,必须讲政治、讲纪律、守规矩;严肃工作纪律,严格遵守上下班制度,不得擅离职守,严禁上班工作时间做与本职工作无关的事情;严格执行考勤制度,严格按照请假制度履行请假手续,以身作则,树立教育良好形象,形成风清气正、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会上,全体教干教师公开宣读承诺,逐一签名后将承诺书交到韩校长手中。
5月8日校长韩海峰对我校纪律整顿工作提出要求:全体教职工要进一步树牢纪律观念,强化实干精神,打破侥幸心理,提高遵规守纪的自觉性、主动性,真正让纪律规矩成为带电的“高压线”。正风肃纪,永远在路上。学校将以此次会议的召开为契机,全面加强纪律建设,持之以恒抓好作风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争创师生向往、人民满意的优质精品学校。会后,全体教干教师积极参加纪律作风整顿理论知识竞赛,通过竞赛提高了自己政治理论知识。
本阶段永乐中学纪律作风整顿活动通过开展一次思想动员、组织一轮专题教育培训、进行一次自查自纠、签订一份承诺书、组织一次集中观影、召开一次讨论会、开展一次理论知识竞答、完善一批工作制度等“八个一”活动对全校作风纪律进行整顿,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严肃工作纪律,使全校营造出职责明晰、风清气正、争当先进、勇挑重担的工作氛围。
春节读后感 第3篇
春节是我国传统节日。每次过春节,人们总要贴春联、贴福字、放爆竹。你瞧!家家户户都一派张灯结彩,喜气洋洋的景象。
我们家也不例外,今年春节,我们是在老家南京过的。除夕那天,我帮大人们一起贴春联,我拿起一副春联,粘上胶水整齐地贴在门上。爸爸又将“福”字倒贴在门上。哥哥也在屋里忙碌着,他先拿起几只红灯笼,挂在屋子里;又把一串小彩灯贴在墙上。小彩灯一闪一闪的,好像一颗颗正在眨眼的小星星。
吃完了年夜饭,我和大人们一起去放烟花。哥哥打开打火机点燃了导火线。只听“啪啪啪”几声,一条火龙直冲云霄,一朵美丽的“菊花”开放了。它们五彩缤纷,一会儿变红、变黄;一会儿变绿、变青;一会儿变蓝、变紫。一朵朵烟花有的像银蛇在飞舞,有的如金光四溅,有的像天女散花,有的如孔雀开屏……真是美丽极了。
“爆竹声中一岁除”,新的一年又来了。我愿新的一年大家一切顺利。
春节读后感 第4篇
在外为了家,为了生活而忙碌奔波了一年的人们,难道他们不想家吗?陈星一曲《望故乡》的歌,唱出了这些客居他乡的人们的心声!在这美好的时刻,他们也归来了,与父母一同过新年。
“曾经的我,总以为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很美丽。生活很自由,很潇洒,不受约束。可是,没有见过,哪能知外面的世界是那样的艰难啊?”
“今天虽是一个和平时代,但也是一个充满激烈竞争的时代,国家需要的是一大批有学历、有知识、有能力的人。倘若你无德、无知、无能,何以在社会上立足?
“既无学历,又无特长的人,只能够从事既繁重,待遇又低的工作。由此而演绎出的苦、泪、血的故事,有谁听,有谁知、有谁怜?再多的苦,再多的泪也能往肚里咽。
“在两年前,我作出了一个错误的选择:出去打工挣钱。让我白白地浪费了两年宝贵的学习时间,错过了继续提高、深造的机会。今天,我有了一个来之不易的机遇,重新步入了学校。我应当好好把握住这个机会。努力用功,让自己将来走上较理想的工作岗位。
他们还告诉我:“无论你在外多委曲,你都不能够流泪,你只能坚强,因为没有人会相信泪水,流泪只能证明你无能。生活是不会同情弱者的!”
当我离开他们家时,他们语重心长地告诉我:“今天,你既然有在校读书的这种机会就要努力把握住,否则等到像我们这样时,则为时晚矣!”
在回家的路上,我拖着沉重的步伐,一步如千斤重。他们的每一字,每一句,都重重地敲打着我的心扉,使我清醒,使我感悟:现在还不努力奋斗,充实自己,武装自己,锻炼自己,更待何时?
春节读后感 第5篇
春节是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它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一到这一天,大街上人山人海。无论是孩子,还是老人脸上都挂满了笑容。
在春节这天,会举行一些之前从没有举行过的活动。你瞧,街上都挂满了花灯。仔细一瞧,花灯里竟然藏着一个“活泼可爱的小蛇”因为今年是蛇年,所以灯笼里面就挂着蛇的图案。
看完了花灯,哪里还有猜谜语的活动,看那里人山人海,人们都积极参与到这次活动中来,我也来到了这里参观了谜语,这些谜语好难啊。比如“蛇年前后(打一运动员)”我百思不得其解,连忙求助旁边的爸爸,他问我“蛇的属相前面和后面是什么”我毫不犹豫的说:“是龙和马”龙马也不是人名啊,我就把它倒过来一看竟然是“马龙”。我到后面一看正确答案果然是“马龙”
猜完谜语后,都是我们女生最向往的时刻了。因为那时我们就可以无忧无虑的放鞭炮、放烟花。你看,湛蓝的天空被烟花装饰的五彩缤纷,外面成了烟花的世界。那千姿百态的烟花多美呀!我们在那里高兴的欣赏烟花。
欣赏完烟花,我们就回家高高兴兴的看春晚。晚会的节目真是丰富多彩呀:相声、小品让我们捧腹大笑;唱歌、跳舞让我们跟着载歌载舞;魔术、杂技让我们啧啧称赞……到了12点钟声敲响了,在这时我在心里许下了愿望:在2023年我一定要好好学习!更上一层楼!
我喜欢春节,春节能给我们带来欢乐,更重要的是能让我们在亲情中度过春节。
春节读后感 第6篇
关于春节,有人欢喜有人忧。
对于大人们来说,春节是一件很不好的事,因为春节他们基本上都会大出血。买菜啦,发红包啦,总之,出借就是用钱多多的时候。
但相对于大人,孩子们是很热爱春节的,因为春节不仅有得吃,还有钱进袋。不过这还不是重点,关键是春节够热闹,大人小孩聚在一起玩玩闹闹,那真是不亦乐乎啊!老人们渴望能够享受天伦之乐,小孩子又何尝不是呢,那些留守儿童们他们有多渴望能见到自己的父母啊,而这渴望,到了春节大都成为了现实,不再是渴望!
美好的除夕以前的除夕都在奶奶家过,今年却在我家过。我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姥爷姥姥一起吃年夜饭。年夜饭可丰盛了!肥美的清蒸鲈鱼摆在眼前,让人看上去就迫不及待地要咬上一口,鲈鱼是年年有余的象征。
岁月的脚步匆匆,来不及向去年挥挥手,新年就到了面前。新年总会给人太多的憧憬,太多的畅想。我不愿朔风掩去往昔,也不愿冬雪覆盖一切。过去的有多少记忆,多少故事,那怕是伤痛,是挫折,都值得回味、反思。
相遇西湖畔,重逢断桥边,白蛇谱传奇,千古好姻缘。岁月匆匆过,转眼又一年,烦恼随风去,吉祥降人间。金龙吞苦难,幸福到猴年,抛却单身苦,成双共婵娟。
新年来了!”“新年来了!”。新年娃娃来到了人间,为人们献上最衷心的祝福。让人们在新的一年里更加快乐!过上一年更比一年好的日子!看,那蔚蓝蔚蓝的天空一下子变成火红火红的了,红彤彤的弥漫着喜气洋洋的味道,人们看着真是乐呵啊!
除夕真热闹。大街小巷都是来来往往的人影,有的去集市上买些烟花,爆竹,对联;有的去买些肉菜;还有的去迎接远归的儿女。我们一家来到集市上,终于在人山人海里挤到一个地摊前。妈妈和爸爸在一边挑选对联,我和妹妹在这边买些爆竹。
昨天是除夕,俗话说,就是已经过年喽!早上,天好象还没亮,朦胧一片,就听奶奶爷爷在那嘀咕,把我都吵醒了,被逼无奈,害的我不得不从温暖,舒服的被窝里爬出来,因为我只要一醒就再也不能入睡了,也不知道怎么有这个习惯,我哆哆嗦嗦的。
春节读后感 第7篇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这是宋朝王安石的《元日》,每当我们读了这首诗,喜庆之感就会油然而生,的确,春节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它不仅在汉族中很流行,满族、蒙古族、瑶族、状子、白族、高山族等十几个少数民族也有过春节的习俗,只是形式上更有自己的特色。
别看这节日是多么的喜庆,在它背后,还流传着一个很有趣的故事:在太古时期,有一种凶猛的怪兽,它只会给人们带来坏运气,人们管他们叫^v^年^v^,只要它一来,就会使树木凋零,百草不生,而它一走,万物重生,百花争艳。后来,人们渐渐发现了年每次来的时间,就准备了爆竹以驱赶怪兽。^v^过年^v^这个词语便是这样来得,从此,放鞭炮也就成了过年的一种习俗。
相传,年这种怪兽生性凶残,村民家里的一些家畜总是逃不过它的眼睛,而且,年还时常换口味,从小吃到大,居然连人也不放过,真可谓是谈^v^年^v^色变啊!此事发生后,人们都很恐惧,并且在年到来的那一个晚上,整夜不敢睡觉,也就是现在我们常说的守岁,其实,守岁习俗源于南北朝,有古诗写道^v^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v^这种风俗流传至今,寄托了人们的美好追求和向往。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饺子,过年吃饺子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了,记得去年我们家里包的肉馅饺子,我也出了一分力,虽说做的不是十全十美,但是也有七分像,我的原则是^v^管它是啥样,能吃就行,^v^不过,这也让一些食量大的人,没了胃口,算是我新一年的一点成就吧。其实,饺子的寓意也很独特,利用了谐音,^v^和^v^通^v^合^v^、^v^饺^v^通^v^交^v^,二者都是相聚之意,象征这合家团聚。
说了这么多,却漏掉了一个我觉得相当有意思的,贴窗花和^v^福^v^字。中国的艺术己经有很悠久的历史了,剪纸也非常的丰富,各式各样的窗花贴满了窗户和家门,既美观,又漂亮。至于^v^福^v^字,有两种说法,一是说正贴^v^福^v^字,二是说将^v^福^v^倒着贴,形式虽不同,但是都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
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兴偏。
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
春节读后感 第8篇
只要到了春节这个节日,就是孩子们最快乐的时候,每次过年,父母都会给我们添制新衣、帽子、袜子和鞋子,让我们又可痛快的玩几天了!
除夕夜,全家开心的团聚在一起,吃着丰富又美味的年夜饭,饭后,爸爸妈妈分给我们很多压岁钱,我小心翼翼的把压岁钱放在存钱筒里,之后,我兴高采烈的上床睡觉了。
过年当天,门外传来一阵阵的爆竹声,把我从梦中叫醒,起床后,我把自己打扮的漂漂亮亮以后,在去向爸爸妈妈拜年,接着,我看到家家户户的门上,都贴着红对联,还有许多的舞龙舞狮正在开心的跳舞呢!这个场面真是热闹,晚上时,妈妈带我去夜市逛逛,每个摊贩都摆着各式各样的物品,回家时,我对这里依依不舍,真希望下次可以再来这里。
我觉得过新年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过年时,大家都放下手边的工作,快乐的去玩,但是春节过了,大家又开始忙碌的工作,所以,我们要把握时间,并做好规划,让这个春节变的充实又有趣。
春节读后感 第9篇
1951年,老舍先生创作了散文《北京的春节》。
文中描绘了一幅幅老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画卷,展现了中国节日习俗的温馨美好。
1997年,老舍先生的儿子舒乙也创作了一篇《北京的春节》。
对比阅读父子俩写于不同时期的《北京的春节》,颇有些意味。
从写法上来说。
父子俩都从腊八开始,按照时间顺序写了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但是各有侧重。
老舍先生详细描写了腊月初八、腊月二十三、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四个日子里人们的活动。
每个日子里,人们的活动有区别的,腊月初八,熬腊八粥、做腊八蒜;腊月二十三,送灶王;除夕,贴春联、祭祖、吃团圆饭;正月初一,拜年、逛庙会;正月十五,灯会。
舒乙从吃和玩两个方面来进行,腊月以吃为主,进入正月主要写了玩。
他详细写了腊八粥的做法及文化意义;腊月二十三极富人情味儿的祭灶仪式;春饼的做法;以及正月里人们的游玩。
对比着读,不难发现春节的习俗在发生着细微的变化。
老舍先生笔下的春节隆重而热闹;从舒乙的'文章中,依然可以看到春节的热闹,但是人们对吃和玩关注得更多。
不同的侧重,让读者感受到社会变迁对习俗的影响,
从语言上来说,老舍先生的语调平实,充满着浓浓的年味和春节的欢喜。
如,腊八粥。
老舍先生这么说:这种特制的粥是祭祖祭神的,可是细一想,他倒是农业社会一种自傲的表现——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产品展览会。
舒乙这样写:本来年底一切庄稼都收货了,好像要刻意展览一下全年收成的丰富多彩,便发明了这么一种腊八粥。
舒乙的句子有了一种旁观者的心态,开始审视这些习俗。
从这些句子中也可见:最具戏剧性的要算二十三祭灶了。
春节男女老幼都休息,一起放假,不过了初五不准动刀动剪,不准倒土,为的是让劳累了一年的妇女们彻底休息几天,多么人道!
老舍先生所做的是描绘,充满北京味儿的朴实语言,陈述朴素自然,不事雕琢。
舒乙在审视,用学者的眼光,学者的笔触记录下春节中的这些人和事,在我这种普通读者看来,有一些疏离感。
无怪乎,当我布置孩子们去对比阅读,说说自己更喜欢哪一篇的时候,参与的孩子都选择了老舍先生《北京的春节》。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