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伦唐璜人物形象分析
拜伦是欧洲十九世纪伟大的诗人之一,也是英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杰出代表。拜伦一生反对压迫奴役,讴歌自由解放,颂扬人民革命运动。他的诗歌以辛辣的社会讽刺和批评对自由、民主的讴歌,极大的鼓舞了欧洲的民族民主运动,在世界各国的革命志士心中引起了强烈共鸣。尽管他的部分诗歌有着严重的个人英雄主义的悲观情绪等消极因素,但他毕竟不失为一位重要的英国浪漫主义诗人,他的创作在整个欧洲产生了很多的影响,而“拜伦式英雄”风靡一时。在中国,鲁迅称拜伦是浪漫主义的“宗主”,盛赞其人其诗“如狂涛如厉风,举一切伪饰陋习,悉与荡涤”
《唐璜》是拜伦的代表作,是一部长篇诗体小说。尽管这部长诗只完成了十五章,第十六章仅写了一部分,但是它是作者思想和艺术上最成熟的作品。作者通过描写主人公唐璜在西班牙、希腊、土耳其、俄国和英国等不同国家的生活经历,展现了19世纪初欧洲的现实生活,讽刺批判了“神圣同盟”和欧洲反动势力.另外,诗中表现了唐璜的善良和正义,通过他的种种浪漫奇遇,描写了欧洲社会的人物百态,山水名城和社会风情,画面广阔,内容丰富,堪称一座艺术宝库。
除此之外,拜伦在《唐璜》里面关于爱情的观点,也成为众多学者所重视的对象。本文正是从这点出发,讨论主人公唐璜对于爱情的态度以及信念,以此更进一步地了解作者拜伦的爱情观和人生观。
爱情的背叛
《唐璜》中的主人公唐璜是西班牙传说中的一个人物,被公认为是个玩弄女性,没有道德观念的花花公子。但是在拜伦笔下,这个人物在多数情况下却以被勾引的角色出现。准确地说,唐璜是作者有意地塑造成的一个“拜伦式的英雄”,因此其中也不乏诗人自传的成分。唐璜说,“爱情比面包和呼吸更重要,专一的爱情是对其他女人的残酷”。[1]这就说明,有爱情就有背叛。正如我们现实生活中所认为的,爱情是自私的,你深爱着一个人,你肯定就背叛了爱你的人或者说其他可能爱你的人。当今,爱与被爱一直被年轻人当作哲学中矛盾对立的最好的例子,仔细想一想,我们也不得不点头同意。当一个人择偶的同时也就是背叛的过程,每每排除一个与自己不合适的对象,也许就是背叛自己和他人的过程。
唐璜性格热情,勇敢,不屈不饶,而他的爱情故事大多是对上流社会虚伪道德的讽刺,而他和海盗女儿海蒂的经历,充满了诗意和浪漫色彩。例如:在《唐璜》第四歌中写唐璜与海蒂在海岛上宁静幸福的恋爱时,有一节这样写道:
“假使我对人间的事物笑,
这是为了我可以不哭;假使我哭,
这是由于我们的天性不能老使自己
无动于衷,在我们最不愿看到的东西
还没睡去之前,我们第一就必须
把我们的心深深沉默在遗忘川里……”
接着,在安排荒凉的海滩上只剩下唐璜和海蒂两人时,拜伦又感慨道:
“……为神明所爱的人死的年青,
他们因此就避免了好多得死亡:
友人的死亡,以及那杀人更凶的――
友谊、爱情、青春,和种种一切的死亡,
除了仅仅的生命;既然拿沉积的彼岸
终于要等候那些最长久的闪避
那古老弓手的利箭的人们,说不定
为人们所痛苦的夭折愿意时要救人。”[1]
从拜伦的诗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从海蒂开始,唐璜和遇到的女子交往中的爱情在递减,而欲望的成分在增加。在古尔佩霞兹和俄国女王卡萨林那里,唐璜几乎以一个专职供别人取乐的“娈人”身份出现,纯洁的爱情已是一个遥远的回忆。[5]在上面这段诗歌中唐璜所说的遗忘,也只是我在这里所强调的背叛,当一个人要努力忘记过去,那就是在背叛自己。唐璜只有忘记自己与贵族少妇的爱情,才能和海蒂享受这段浪漫的牧歌式的爱情。而之后他得到女皇叶卡捷琳娜的青睐,成为宠臣,也就正是他对海蒂的背叛,在唐璜所经历的一个个爱情悲剧中,我们一次次的看到了他对爱情的背叛,这也许正揭示出了拜伦对待爱情的观点,有爱情就会有背叛。
拜伦的《唐璜》与众不同之处是因为他是拜伦的个人之书,是拜伦作为一个诗人书写的心灵之书,这本书里的主人公唐璜被大多数学者认为是拜伦对自己的重新刻画,拜伦的唐璜虽然经历了远远多于常人的很多次恋爱,但是他仍然被刻画成一个风度翩翩、纯洁无邪的青年形象。因为在拜伦的诗里面,每次爱情的来临都会使唐璜全身心地投入,对他产生极大的影响。这也就反映了拜伦自己对爱情的态度,虽然他的一生中也经历了几次爱情,他仍然认为自己对爱情的忠贞的,因为有爱情就会有背叛,这就是他的爱情信条。
爱情的忠贞
这部长诗中最令人感动的不只是唐璜浪漫主义的冒险和爱情遭遇,而大量的关于爱情的精彩比喻至今仍然成为年轻爱人们的最爱,有些甚至成为描述爱情的至理名言。例如:
“我决不会变
除非这蓝色的海水都化为气
除非是陆地变成了海洋,海枯了石烂了”[1]
海水不会都变成气体,陆地不会变成海洋,海洋不会干枯,岩石不会腐烂,用这样的誓言比喻爱情,又正显示了唐璜对爱情绝对不会背叛的决心。“海枯石烂”正是我们今天一来比喻爱情忠贞的流行词语。唐璜经历的很多次的爱情,但是每次都很专一,尽管每一次都没有好的结果,但是在爱的过程中至少他是投入的。
“爱情真的具有奇异莫测的力量
他撑得住自己引起的高烧”[1]
这里的“高烧”一词用来比喻爱情到来时燃烧的痛苦,唐璜性格热情,对爱情充满激情,拜伦认为正是爱情使得人燃烧,而爱情又使得人能够不屈不饶,忠贞不一的对待它。正如有人认为“爱情”一旦到来,就会使得爱与被爱的双方都感觉到“自由”上的压力,而爱情本身却给人承受这种压力的勇气。
“一个孩子在母亲的怀中哺乳
一个婴孩从襁褓中望着灯光
一个守财奴往箱子里收敛财宝
一个信徒看见了天使在空中飞翔
一个阿拉伯人接待了异方的宾客
一个水手在决斗中赢得了奖赏
都会感到狂喜,但那喜悦也比不了
一个恋人看着自己的所爱之人在睡眠”[1]
这段文字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孩子哺乳,婴儿看到光,守财奴得财,信徒看见天使,阿拉伯人接待客人,水手得奖和看自己的爱人睡觉做对比,衬托了爱情给人带来的巨大的快乐。这六个不同身份人的快乐,比起爱情带来的愉悦,远远不能及。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对待爱情仍然用神圣的眼光,爱情,始终是一切情感无所能及的。
“情欲是一种极其不稳定的股票
碰到一个买主,就会大打折扣
从你那儿就转了手”[1]
这里用股市的行情不稳来比喻只以情欲为基础的爱情是不会牢固的,而买主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插足者,以情欲为基础的爱情就如没有根系的玫瑰,也就只能开有限的一段时间,谈不上永恒。
“精神生活和肉体生活一样啊
有呼也有吸
一颗灵魂总要吸收
另一颗灵魂的感情
来充实自己
然后以更加丰富的感情
来回送给人家
人与人之间要是
没有了这类美妙的关系
灵魂也就没有了生机
它会缺少空气!
它会受难!
它会枯萎
拜伦唐璜人物形象分析
在拜伦所塑造的一系列典型形象中,唐璜是个完全崭新的性格,或者说不属于“拜伦式英雄”:很少哈洛尔德的忧郁孤独,亦无曼弗雷德的愤世嫉俗,更见不出该隐那种叱咤风云的叛逆反抗。他顺从天性,无视清规戒律,绝少虚伪做作;对恋人总是倾心相与,并不朝三暮四,倒常常是被迫分离,依依难舍。他不怯懦,关键时刻还能表现出英雄气概。当海上遇险,饥饿使人生吃同类时,他宁死不干这野蛮行为;在苏丹王妃求欢的咄咄进逼下亦能神态自若;战场上,别人退却他则前进;在英吉利的荒道只身把强人打翻……然而他缺乏坚定信念,又意志薄弱,经不住诱惑,故易于随波逐流,随遇而安,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这使他也做出一些越轨行为和蠢事。
此外,他与传说中的唐璜亦非完全绝缘,例如喜好女色、玩世不恭等,还能见出其原始性格的痕迹。作者认为,其荒唐不过是人类本性的自然流露。可见这是个芸芸众生式的人物。从客观上看,此典型为诗人对人性的理性分析提供了一个生动的标本,因为其性格的二重性再好不过地体现了现实世界里生活的多样性和道德的复杂性。
拜伦唐璜人物形象分析
[摘要]《唐璜》是诗人拜伦创作的艺术精品,其主人公唐璜形象的塑造,为其达到创作的巅峰具有非凡的意义。唐璜的成功,融汇了诗人的思想、情感甚至心血,而我们看到的永恒形象,更多地表现出双重身份,这两种形象完美地合二为一,成就了这一美男子形象。
[关键词]《唐璜》;拜伦;理想化
[中图分类号]I20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3115(2009)24-0057-02
《唐璜》是诗人拜伦创作的艺术精品,作品的问世为作者非凡的诗人生涯挥就了最辉煌的一笔。作者所塑造的唐璜,成为继堂吉诃德、哈姆雷特、浮士德之后西方文学史上第四大不朽人物形象。《唐璜》的故事缘起于西欧的一个古老传说,在传说里,唐璜是一个放荡公子,勾引了西班牙塞维尔驻军司令的女儿,等这位司令上门去质问时,又被他一剑刺死。后来,司令的灵魂前来报仇,终将唐璜拖入地狱。传说里的唐璜是一个无恶不作、毫无心肝的放浪贵族公子。这样的传说在人们代代相传的过程中,不断地被加工、丰富、充实着。
17世纪,西班牙作家盖布里尔・代叶斯以此传说为题材编写了剧本,自此以后,唐璜的故事引起了不少文人的兴趣。莫里哀的戏剧、莫扎特的歌剧、高乃依的诗剧、霍夫曼的作品中均出现过这个故事,巴尔扎克以此为题材创作了《长命水》,大仲马写过同类题材的《堕落天使》,萧伯纳把它写进了剧本《人与超人》。然而,惟有拜伦笔下的唐璜,作为永久的精品留存人间。诗体小说《唐璜》一改传统中放荡公子的形象,而使其成为一个心地善良、易受诱惑、时而坚强时而软弱的青年。这样的塑造,使人物有血有肉、不甚完美,但却真实存在。正是天才诗人拜伦把《唐璜》推向了艺术的最高峰,而最终使唐璜走进了每个读者的内心。这一诗体小说《唐璜》也当之无愧地成为“唐璜系列”中最闪耀的明珠。
《唐璜》绝非拜伦的自传,但唐璜作为诗人笔下为数不多的男性形象,多少融入了作者自己的思想,浸染了作者本身的血液,带有诗人生活的印记。以拜伦理想化形象而存在的唐璜,与真实的诗人拜伦有着相通之处。
一、时代风云
有关唐璜的古老传说讲的是很久以前的事,拜伦把故事拉近到18世纪末期,伊斯迈之役发生在1790年11月底,而诗人作品中抒发议论却是执笔的19世纪20年代。两个人的时代就这样被诗人巧妙地拉在了一起,纵观时代风云,我们能够找到契合点,更能够理解冷眼旁观的拜伦,通过唐璜的行为,实现自己对时代的认识。
1790~1820年的30年,正是欧洲以及英国政治上极为动荡的时期。法国大革命爆发,引起整个欧洲的鼎沸;拿破仑纵横欧洲大陆,英国组织势力反扑,战争导致欧洲的许多国家内政不稳。政治上阴云密布,激荡着诗人心中的愤怒,拜伦在文字上作战,让唐璜参加了战争,奋不顾身,勇往直前。面对一些权贵,拜伦毫不留情地给予打击,他重点打击三类人:卡色瑞大臣、惠灵吞武将、骚塞等“湖畔派”诗人。唐璜面对苏丹王妃强权之下的性欲要求,能够坚决拒绝,没有丝毫畏惧。封建专制的暴虐和社会道德的虚伪深入到欧洲社会的每个角落。从英国走出来的拜伦,游历了葡萄牙、西班牙、阿尔巴尼亚、希腊、土耳其,作品中的唐璜自从走出家乡西班牙,又先后到了希腊、土耳其、俄国、英国。这些足迹遍布欧洲大陆,记载了欧洲社会的概貌。海盗称霸的希腊岛屿、土耳其禁围、俄罗斯宫廷混乱及英国上流社会的黑暗,通过唐璜的眼睛,我们看到的世界,也是拜伦经历的社会,即他所批判的社会。唐璜在流血、战争、兼并充斥的社会里挣扎,面对赤裸裸的欺诈、出卖、抢劫,无力改变。拜伦用无声的战争,剥下社会的画皮,残暴的君主专制、猖獗的商业资本、罪恶的奴隶买卖呈现在人们眼前。唐璜所处之境,正是拜伦感知的世界,只是唐璜演绎了拜伦的时代,拜伦表露了自己的思想。在世纪之交的欧洲大陆,封建贵族逐步走向没落,而新兴的资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在这个风云突变的时代,唐璜成为每个青年的肖像画,拜伦批判之笔正是他们思想的反映,这也是《唐璜》的可贵之处。于是,行动的唐璜与发议论的拜伦两者合二为一。想象中的唐璜,加上拜伦闪光的思想,更本真地理想化了诗人自我的世界。
二、身世背景
唐璜带有拜伦自己的影子,被拜伦称为自己的老友加以传颂。唐璜生于美丽的塞维尔,父亲唐・约瑟是纯粹的西班牙贵族,母亲唐娜・伊内兹博学多才远近驰名,品德高尚无人能及,几乎十全十美。可是唐・约瑟难改风流天性,在外面采摘野果,引得夫妻双方争吵不断,战争升级,感情因此不和。年幼的唐璜失去了父亲,独母教养独子,小时候的唐璜时而受到母亲的娇惯、溺爱,时而又受到严格的教育。在这样的家庭里,唐璜由一个6岁的调皮孩子成长为12岁的安静美少年。拜伦出生于英国伦敦的贵族家庭,父亲生活放荡、挥霍无度,因为躲债逃往法国。在拜伦两三岁时,父亲就去世了。母亲则因为婚姻的不幸,变得暴躁、神经质和喜怒无常,迁怒于独子身上,时而无比溺爱,时而咆哮吵闹、苛责凌辱,甚至骂他“小瘸鬼”。家庭温暖的缺失,使拜伦无论是成长还是创作,都有着复杂的色彩。
唐璜与拜伦同是幼年丧父,独母教独子,彼此心灵上有相通之处。根据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他们都不同程度地带有“恋母情结”。拜伦用细高、清秀而结实形容16岁的翩翩少年唐璜,倾注了自己的喜爱之情。而拜伦自幼跌足,为人十分自卑。但他用笔刻画了心中理想的美男子形象,其间又不乏自己的身影。徐葆耕这样形容拜伦:“他的相貌英俊迷人,可惜是个瘸子;他身体柔弱,皮肤白皙得像个少女。”正因为真实的拜伦存在着缺陷,使得唐璜更能体现出一个理想中的拜伦。可以说,唐璜不止是拜伦被美化后的形象,更是诗人本质的虚拟显现。
三、性格与心理
唐璜是一个心地善良的热血青年,但是因为缺乏人生经验,经不起诱惑,也做了一些蠢事。从一个头发卷曲的活猴子,又无赖又惹事闯祸的小顽童到一个服服帖帖的安静的少年,表面上看,性格在成长中由动到静的发展,实际上安静的外表下掩藏了躁动不安的心,心理的多维矛盾随着多年的禁欲教育的压抑却不自觉地突显出来。
唐璜可以不顾一切地爱朱丽亚,甚至想要提起尖刀杀了阿尔方索;海上遇难,他拯救落水的侍从,宁可饿死也坚决不吃一口同类的尸体;面对枪口,他毫不退缩;面对苏丹王妃厚颜求欢,不为所动;在战场上,他英勇战斗,挺身而出。而同时,他又无时不受命运的捉弄、环境的支配,常常作情感的俘虏、泪水的奴隶,随波逐流,随遇而安,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诗人拜伦是反抗社会制度的叛逆者,却因没有用武之地,承受着精神上的痛苦几至绝望。拜伦一生中参加过许多革命起义,在战争中,他十分积极,甚至在政治上一度很有作为,如参与希腊民族解放战争、加入意大利烧炭党等。同时,也因为自由主义精神的支配,拜伦得罪了不少权贵,又不得不过着漂泊流离的生活,最终客死他乡。拜伦性格的矛盾性还体现在对女性的看法上,一方面他宣称“同拿破仑一样,我是轻蔑女性的”;另一方面他又说“我认为世界上最坏的女人也会造就很有点名气的男人。他们都比我们好,尽管有缺点,但这缺点是我们造成的”。唐璜受到命运的摆布与情感的操纵,是渴望自由的不自由之身;拜伦在循环交替、往复回环中经历着高贵与低贱、成功与失败,是试图冲破矛盾的矛盾体。
最终,唐璜以俄国使臣的身份回到英国,成为上层贵族女性争夺的目标,而拜伦死去时也受到了希腊人民的崇敬与爱戴。两者身上存在的斗争、反抗又软弱、犹豫的性格,实际上是拜伦活化了小说中的人物;两个人同样复杂多维的心理实实在在刻画了一个有血有肉、倾注了拜伦心血的唐璜。两个人的结局是不同的,唐璜在作品里被拜伦升华与理想化了,现实中的拜伦也因此而成为世人心中伟大的诗人。
以上通过两者时代、身世、个性和情感的多维分析、比较,使我们认识了一位新的被诠释的唐璜形象。这是诗人用心血铸造的人物形象,有血有肉,鲜活生动;这也是诗人理想化的自我,自我升华的造型。被赋予了双重身份的唐璜将成为定格于世间的永久的“美男子”形象。
[参考文献]
[1]拜伦著,查良铮译.唐璜[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
[2]勃兰克斯.十九世纪文学主流,英国的自然主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3]鲁迅.摩罗诗力说[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4]马尔库塞.爱欲与文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5]王培青.外国文学简史[M].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1994.
[6]郑克鲁.外国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