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是教师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材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践性教学文件,以顺利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可能性教案的文章3篇 ,欢迎品鉴!
可能性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经历和体验收集、、分析数据的过程,学会用画"正"字的方法数据,体会统计是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之一。
2、经历实验的具体过程,能对实验可能发生的结果做出简单判断,并做出适当的解释,从中体验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相等的。
3、培养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意识,初步感受动手实验是获得科学结论的一种有效方法,激发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进一步发展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与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谈话:老师带来了一个袋子,你们能猜出袋子里有什么吗?
2、打开袋子验证:3个红球,3个黄球。
二、活动体验,探索新知
1、想一想
问:如果让你们闭上眼睛从袋子里任意摸一个球,可能会摸到什么颜色的球?为什么?
说明:袋子里有红球、黄球。摸到红球和黄球都是有可能的。
2、猜一猜
问:如果让你们闭上眼睛从袋子里任意摸一个球,摸出后把球再放会口袋,一共摸40次,红球、黄球可能各摸到多少次?
学生各抒己见。
讲述:同学们的意见各不相同,这仅仅是我们的估计和猜测,有什么好办法可以知道红球和黄球各摸到多少次呢?
引出课题,并板书。
3、说一说。
问:我们已经学过哪些记录数据的方法?
讲述: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种用画"正"字的方法进行记录。你知道"正"字是由几笔写成的吗?
教师讲解示范画"正"示范的书写格式。
4、摸一摸。
讲解游戏规则:每个小组的袋子里都由3个红球,3个黄球,摸球前要先把口袋摇一摇,然后闭上眼睛任意摸一个球,如果摸到红球,组长就在红球的后面用画"正"字的方法记录。摸过以后要把球放回口袋,要摇动口袋。小组同学轮流摸球,一直摸完40次。
想一想,每组4个同学,平均每人要摸多少次呢?
学生活动。
⑴每组组长负责记录,并把记录结果填在统计表里。
⑵组长汇报摸球结果。
⑶问:统计的结果和你开始的估计差不多吗?你发现了什么?在小组内说一说。
⑷讲述:在袋子里红球和黄球的个数同样多的情况下,从袋子里每次摸一个球,摸球的次数又比较多,那么摸到红球和黄球的次数是差不多的,这就说明了在这种情况下,任意摸一个球,默祷红球的机会和摸到黄球的机会是相等的,也就是摸到红球和黄球的可能性是相等的。
三、玩中交流,内化提高
1、想想做做1
⑴请每组拿出一个小正方体。
问:知道这个小正方体有几个面吗?在6个上都有写数字,小组内轮流看一下有哪些数字?各出现了几次?
⑵活动规则:把小正方体抛30次,组长用画"正"字的方法记录数字1、2、3朝上的次数。其它同学统计并填表格。
学生活动,并填写表格。
⑶收集各小组数据,并完成班级各小组的汇总表。
⑷问:看着合计栏里的数据,你发现了什么?
⑸讲述:通过观察合计栏里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抛的次数越多,数字1、2、3朝上的次数就越接近,那么抛一次,向上的数字有几种可能?这三种可能性的大小怎样?(相等的)
2、想想做做2
谈话:在布袋子里放4枝铅笔,怎样放才能分别达到下面的要求?
⑴任意摸一枝,不可能是红铅笔。
想想口袋里该装什么铅笔?
小组同学合作装铅笔,问:你为什么这样装?
⑵任意摸一枝,可能是红铅笔。
问:你是怎样想的?
⑶每次任意摸一枝铅笔,摸50次,摸到红铅笔和蓝铅笔的次数差不多,应该怎样装铅笔?为什么?
四、反思,知识
谈话:今天我们在玩的过程中一起研究了统计与可能性,你学会了什么?知道了什么?
可能性教案篇2
一、教学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感受可能性,掌握用分数来描述一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2、过程与方法目标:
经历游戏探索可能性的过程提高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丰富其学习数学的积极体验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用分数来描述一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教学难点:分数来描述一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方法。
三、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提问学生玩过击鼓传花的游戏吗?这个游戏中就蕴含着我们今天学习的知识——可能性。
2、师生合作,探究新知
1)、出示击鼓传花的图画。
请学生说一说,击鼓传花的游戏规则;
调查本班第一排男生和女生的实际人数(男生4人,女生2人);
提问:问如果第一排的同学围成一个圆圈玩击鼓传花的游戏,那么他们中每个人得到花的可能性分别是多少?
小结:每一个人得到花的可能性相等,每个人得到花的可能性都是1/6。
2)、画图转化,直观感受
如果把这些同学分为男生组和女生组。那么花落在女生手里就由女生组表演,花在男生手里就由男生组表演节目,这样游戏公平吗?为什么?花落到男生组的可能性是多少?女生呢?
通过画图来验证。
从图中可以发现,每一个人得花的可能性是1/6,6人中有2人是女生,就有2次被传到的可能,所以妇女同学表演节目的可能性是2/6,男同学是4/6。
提问:如果游戏总人数仍旧是6人,怎样调整才能使游戏公平?他们的可能性又分别是多少?
3)扑克牌应用
提问:手上这9张1到9的扑克牌,这9张扑克牌,摸到每张卡片的可能性是多少?单数和双数的可能性,公平吗?怎么样设置一个公平的游戏?
学生回答,老师总结
四、巩固练习
回答ppt中的问题.
五、课后小结
1.说说什么是可能性?
2.怎么样用分数表示可能性?
六、布置作业
本节课作业是课后习题1.4.5
可能性教案篇3
教材分析
《可能性》是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的内容,主要是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初步感受事件的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并能对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简单的描述。教材重视学生对不确定性和可能性的直观感受。这部分内容是学生以后进一步学习可能性、简单概率和概率计算的基础。教材通过摸球游戏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到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从而理解“一定”、“可能”和“不可能”的含义。再通过玩转盘、装球等便于操作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加深对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认识。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性格活泼,且较易接受新鲜事物,课堂上善于独立思考,乐于合作交流,有较好的学习数学的能力;再者孩子们已经知道生活中的一些事件的发生有确定与不确定之分,能对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发生的可能性进行正确的分析和判断;这些都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但由于学生概括能力较弱,推理能力还有待不断发展,很大程度上还需要依赖具体形象的经验材料来理解抽象的逻辑关系。所以在教学时,可让学生充分试验、收集和分析,帮助他们直观形象地感知。
教学目标
1、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件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
2、使学生能结合已有的经验对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判断,并能简单地说明理由。
3、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
教学难点会用“可能”、“不可能”正确地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教学方法直观演示法与自主探索、小组合作的方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卡片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