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这本《安妮日记》,它真的是一本日记,还是一位处于青春期的少女的日记。
安妮是一位德籍犹太人,这本日记记录了安妮和家人藏身密室时的生活和她本人的诸多情感和思想。看到「德籍」、「犹太人」和「密室」,你可能已经猜到了安妮的命运以及他们藏身的原因,定然是跟纳粹有关系,不过我不太想介绍这段历史,这些信息很容易获取到。
我只是写写读后感而已。
不过为了更好的叙述,还是得简单介绍一下背景。因为希特勒发起的战争和反犹主义,安妮和家人被迫藏身密室,除了安妮一家,也有另外几位犹太人。日记的时间跨度是13岁到15岁。
因为这是一本真实的日记,作为男生去窥探一位13岁少女的日记,有一种很微妙的感觉。13岁的安妮和其他少女的心智其实是差不多的,虽然她自己自以为很有主见和想法(和年轻时候的我们是一样的),这也在后来被她在日记中亲口承认。那时的安妮会写下她认识的人的性格,哪些人她喜欢,哪些人她讨厌,哪些人在追求她等等,她写她没有真正的朋友,她说纸比人有耐心。她的日记多是些琐碎的话题,也是些熟悉的话题,有家人相处的矛盾和抱怨,有青春萌动的情爱,也有自己对外界的见解和评论,思想上看起来还是有些简单和肤浅。在日记的后10%会看到成熟一点的文字,开始对自我有一些反思和分析,相较之前,心智明显有成长。
这样一本书和二战拉上关系,完全是因为安妮的境遇,我很同情安妮及其他犹太人的遭遇,不过我的侧重点是从安妮身上,能看到我们过去青春的影子。
有一个年纪我们也是这样,觉得自己很孤单,对世界有许多「独特」的看法,喜欢记录伤感的句子,喜欢念矫情的诗,对世界充满希望,对自由无比看重。我们总觉得自己比大人们聪明,觉得自己活得更通透,还会叹息人们被物欲压弯了腰。作文里可能常常看到“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中…..”,如今看这些就有些幼稚了,幼稚的不是观点,而是说话时的思考深度。我有时候羡慕年少的自己,因为他在认真地感受世界,不过那时的他是肤浅的。正如安妮说,那时的安妮是快乐的,但却是肤浅的。两者是一样的。
不同时期去审视相同的事物,会得到完全的不同感受,但可能观点却是一致的。这也是看书过程中,感受比较强烈的一点,因为就像在看过去的自己嘛。我还想了一个比喻,人的成长就像是壁画,画完第一层,抹白,画第二层,再抹白,画第三层。每一次都会推翻过去,但画的内容和主题可能并不会有多大变化,越到后面越怀念前面的画,也就是所谓的赤子之心,内容和主题没变,但是厚度增加了不少。某种程度上来讲,我还是喜欢那个肤浅的自己,因为他很简单,成年人不得不面对复杂,想要回归简单,不知需要多少心性的修炼。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