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与《三国演义》的联系与区别。《三国志》是史书,作者是陈寿,成书时间是西晋,内容基本属实,是正史。《三国演义》是小说,作者是罗贯中,成书时间是明代,内容三分实,七分虚。
《三国演义》跟三有特别的缘分,许多事情都和三有关。三顾茅庐,三分天下,三足鼎力,桃园三结义。而我排行刚好老三。可见,这是天意。
对三国的研究非常多,比如麻辣三国、品三国、博弈三国,有的从趣味角度讲解,有的从历史角度讲解,有的从博弈角度讲解。但是,得到的结论却是一致的。这说明讲解的过程只是表面现象,根据每个人的接受能力适当进行选择,而真理是永恒不变的。
三国将权谋、术谋、阴谋,三十六计,孙子兵法等演示得淋漓尽致,酣畅淋漓。所以,从政者和从商者把其当成教材来读。通过一个个故事来学习做人做事的道理,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情。
三国的一个主旋律,就是弱者占用强者。三大战役都是如此。这个对人们就非常有启发意义。当条件不够成熟,能力不够强大,可用资源不多,处于弱小地位时,如何战胜比较强大的对象,是一个意义重大的人生课题。大多数时候,人生就是如此。
三大战役。三国三大战役分别是袁绍与曹操的官渡之战,曹操与孙权刘备的赤壁之战,孙权与刘备的夷陵之战。这三大战役,都是谁先发动谁找死,谁失败。说明平时没事就做好自己的事,不要去惹人,这是人生启示。还有一点,都是用火攻,胜利方都利用自然的力量。人生启示就是没事别玩火,要玩就玩大火。乌巢之火,袁绍败了,奠定了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的基础。赤壁之火,南北对峙的局面形成,曹操自此失去了统一全国的机会。夷陵之火,三分天下,三国鼎力的局面正式形成。
官渡之战曹操胜得非常险。这是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战役,经常被当作经典教材来说明。因为以多胜少,不足为其,而以少胜多,就难能可贵了。其实,在战争过程中,袁绍只要抓住并利用好一次正确的机会,曹操都会大败。而袁绍呢?内部不和、骄傲轻敌、刚愎自用、屡拒良言、迟疑不决、丧失良机,终至粮草被焚,后路被抄,内部分裂,军心动摇,最后全军溃败。所以,袁绍怎么错误就怎么操作,巧妙地避开了所有的正确答案,表现也是够让人失望的。
曹操虽然在官渡之战胜了,但是却败给了历史潮流。曹操的胜利更多是一个历史小插曲,无法阻挡历史的发展进程,只是延缓而已。我来详细说明下。曹操的用人方式是唯才是举,简单讲,就是有能力就行,至于道德方面,反而不是太重要。他要的是能解决实际问题的人,而不是说话好听的人。如果让曹操在两种人中选择,一种是无用的好人,一种是有用的坏人。毫无疑问,曹操会选择有用的坏人。这种用人方式和以韩非为代表的法家思想是一脉相承的。而袁绍的用人方式,与曹操不同,更多的是要跟自己关系好。关系好了,就委以重担,关系不好,哪怕有大才,也弃之不用。田丰就不是如此。事实来讲,曹操的人力资源是比不上袁绍的人力资源,这点连曹操也亲口承认,说明曹操还是实事求是的一个人,就这点也比袁绍强。
但是,当时的历史潮流不是唯才是举,而是世袭罔替。也就是说,当官这种职业,是被垄断的,上面的人下不来,下面的人上不去。如果官渡之战袁绍胜利了,是符合当时历史进程的。结果却是曹操胜了,那么就延缓了这种历史进程。当曹操死后,曹丕想当皇帝。就和大臣商量,我想当皇帝,怎么办?大臣一听说,这好办。你只要实施九品中正制,就行了。所谓九品中正制,九品是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个等级,中正是掌管某一地区人物进行品评的负责人。简单讲,就是当官的后代继续当官。当时的官员不仅要保住自己的官位,还要把这官位延续下去,为子孙后代留个铁饭碗。曹丕和大臣就达成交易了。这个时候九品中正制的曹魏已经不是曹操时候法家的曹魏,后面的晋取代魏只不过是走个形式而已,而晋的统治者司马家庭,就是地地道道地官宦之家出身,是九品中正制的典型代表。所以,唯才是举输给了世袭罔替,法家输给了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存续了四百年,直到隋朝才被科举制度所取代。
曹操与孙刘的赤壁之战。曹操失败的原因是太急了。正所谓欲速则不达。曹操在官渡之战打败袁绍后,又平定了乌桓,然后挥兵南下,不费一兵一卒就招降了刘琮,得到了荆州。然后就觉得自己是战神,百战百胜,无往不利,被胜利充昏了头脑。想一举消灭割据江东的孙权,顺带把刘备也收拾了。因为这个时候最大的问题是后方不稳,荆州刚刚招降的将士不一定完全听命于你,人心浮动,不稳定,只是名义上的大后方,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大后方。果然,赤壁一败,荆州就丢了,再也不是你的了。如果曹操采取休养生息政策,安抚人心,壮大力量。用不了几年,孙权肯定不是对手,说不定就主动投降了。刘备也不会有根据地,更不可能夺取刘璋的益州。
孙权与刘备的夷陵之战。刘备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没有分清敌我。当时的形式,曹操是敌人,孙权是盟友。就算感情上不能接受,但事实就是如此。好吧。不对敌人开战,却对盟友开战,搞内耗。受益最大的是敌人曹操。所以,分清敌友,是首要问题。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