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新课程是实现语文教育教学工作的依托,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依据,是集中体现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的载体。作为我省首批参与课改实验队伍中的一员,我们伴随着教育改革前进的步伐,积极投身到课程改革的洪流中去,尝到了酸甜苦辣,失败的痛苦和成功的喜悦并存,深刻的启迪与肤浅的思考同在。在语文课程改革的实验中,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不断积累。让启迪成为开拓的动力,谱写课改的新篇章;让思考成为引发讨论的导火索,为完善课改实践献上自己炽热的心,滚烫的情。
“一纸定乾坤”,“一次定终身”的考试评价制度在我国传统教育中沿袭了几千年,可以说是深入人心根深蒂固。毋庸置疑,它也曾为我国历史上发现许多优秀的人才起到过重要的作用,但是这种评价制度客观上也扼杀了许多人才,缺乏公正性、全面性、客观性和实践性。在科技教育突飞猛进的今天,这种考试评价制度的弊端越来越明显地显示出来,改革考试评价制度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心声,势在必行。这次课程改革实验中对考试评价制度作了重大的改革。注重了学生学习的过程,注重了平时,注重了实际应用能力。通过几年的尝试,证明考试制度的改革使学生更注重平时的学习,增强了自主学习的自觉性,学生由“知识型”向“智能型”发展,由“苦学”、“死学”转变为“乐学”、“巧学”,有的也逐步向“个性和谐发展型”的“会学”转变,新的考试评价制度正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二、基础教育不可忽视
众所周知,学语文总是从学字开始,由字组成词、句再到篇。没有文字的功底谈学语文那便是无米之炊。新课程语文课堂教学要求学生事先进行预习,疏通文字,而课堂上很少涉及字词教学。大多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去整体感知,语言品味,研讨写作特色等,甚至还迫不及待进行课外延伸,一堂课包罗万象,面面俱到。笔者认为上述课堂教学的过程必须以弄懂字、词含义为基础,忽略了字词的教学而进行的教学活动便是纸上谈兵。如以七年级的朱自清的《春》为例,不理解字词的含义怎能理解哪些句子是佳句,又怎能感受作者颂春、爱春的思想感情?
总之,语文教学的字词训练,是学好语文的基础,也是新课程教学的基础,必须重视,要循序渐进,不可跳跃式地前进。
三、现代传统教育媒体不可偏废
新课程教学中,现代教学媒体以它的多重感官刺激,传输信息量大、速度快、信息传递质量高、使用方便、交互性强等优势,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改进了课堂教学结构,省时省力,活跃了课堂气氛。她作为教学手段中新生事物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但是,先进的媒体教学手段并不是每个学生都能接受,也有少数学生跟不上节奏,造成知识内容脱节。还有的教师用现代媒体手段的运用而省下的时间增加了授课内容,造成了课堂教学与知识容量不适当的矛盾,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教学目标反而无法实现。 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在几千年的传统教育中发明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教学媒体与教学方法。对此应抱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正确态度,而不是全盘否定。一些传统教学媒体至今依然有它的长处。例如小黑板,粉笔字比较清晰,后面的同学比投影仪上的字看得清楚,携带使用方便,还可以训练教师写字的基本功,也不必受停电等外界因素的干扰与影响。
四、城乡学生的差异必须引起重视
新课程尝试以来,我们常去城里学校观摩学习取经。教师的点拨使我们豁然开朗,学生的探究令我们拍案叫绝,再加上先进的教学设备实物投影仪及电脑多媒体的使用,课堂教学效果果然不同凡响。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新课程改革给学校教育教学带来的新气象。但是,我们把城里学校的一套搬到自己的学校一试,发现教学效果并不尽人意。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与城里学校的教学进行了一番比较,发现有几个问题值得商榷与思考:
首先,城里学校的学生见识广,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强,语文基本功比较扎实;而农村学校的学困生的面较广,优等生的面较窄,自主学习的能力相对较差,合作探究开展起来比较困难。所以,在所学课程的难易程度上,城乡学生是否可有区分,乡里学校的课程标准应放得低一些。
其次,乡里学校教学设备相对滞后,传统教育设备与手段相对用得比较多,直观的教学手段相对就少了,对学生思维的启发也就少了。在这个角度上来说,外因的条件也决定了乡里的学生课程标准应该比城里略低为妥。
再次,乡里学校信息也比较闭塞,教师之间交流学习面相对较少,教师外出取经的机会也不多,这也在客观上造成了教师在教学方法上相对后进的一面,教师的整体素质也相对要略逊一筹。这也说明农村学校放低课程标准的必要性。
新课程改革中的语文教学是我国教育史上开天辟地的第一次,完全是一个新生胎儿,需要人们去呵护、去扶植、去开拓、去总结。作为新课程改革中的一员都应该抱着对改革认真负责的态度,站在挑战世界教育的高度,放眼未来,立足当前,对教学实践进行总结与反思,从点点滴滴做起,把启迪与思考写下来,把心里的话儿说出来,以表示对新课程的积极参与。我们坚信,只要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一定能在课程改革的征途上披荆斩棘,勇往直前,课程改革一定能结出丰硕的果实。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