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有读报的习惯,却没有养成读报写读书心得体会的好习惯。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的读报心得体会800字,希望能帮到你!
读报心得体会800字(一)
过去,无数优秀人物用自己的成长经历作了验证。今天,100多个国家以“让世界每个角落的每一个人都能读到书”的现实选择作了回答。
从“开卷有益”的古训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劝勉,从“热爱书吧,这是知识的源泉”的激情召唤到“书是人类发出最美妙声音”的深情吟唱,人们相信,一切时代的精华尽在书中,书籍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读书丰富人生。读书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可以拓展人生的宽度。人生在世,除了物质生活之外,还应有自己的精神生活,而这往往是从读书开始的。一本好书,就象一艘航船带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生活的广阔海洋,延展生命的有限疆域。“生命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象鸟儿没有翅膀”。书籍是哺育心灵的母乳、铸造灵魂的工具、启迪智慧的钥匙。读书,使我们的精神不再贫乏,生命不再贫弱,人生不再孤独,让我们成为有信念、达情理、知荣辱的人。
读书改变人生。阅读对人的成长影响至巨,一本好书往往能改变人的一生。“腹有诗书气自华”,一个人的精神成长,与他的阅读息息相关;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谁在看书,看哪些书,决定了一个民族的精神气质,反映了一个社会的精神面貌,影响着这个国家的未来走向。“人若不读书,则尘俗生其间,观镜则面目可憎,对人则语言无味”。一个不爱读书的社会是人文精神缺失的社会,一个不愿读书的民族,是创造力贫乏的民族。崇尚读书,才能让民族的发展保持生命的活力。
读书铸就一个国家的文化根基。国家的富强和腾飞必然要以知识凝聚力量,而读书是知识的重要来源。在知识经济社会,读书是创造力和活力的起点,是文化底蕴的基石。一个国家是否有广泛的大众阅读,是否有乐于读书的社会风尚,决定了国民能否主动吸收各种文化的营养,在潜移默化的滋养中,提升国民素质,营造文明氛围,发展先进文化。
中华民族之所以成为礼仪之邦,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我们是一个热本站习、勤奋读书的民族。今天,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学习型社会的时代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营造一个书香浓郁的社会。时代变化了,信息传播方式多样了,生活节奏加快了,但读书作为人类获得知识的重要手段、阅读作为推进社会发展的力量是不可取代的。面对我国有读书习惯的人只有5、阅读率持续下降的现状,我们需要重新唤起读书激情,亲近图书,全民阅读,让我们的社会少一点烟酒味,多一点书卷气,少一些浮躁,多一些书香,让读书成为我们的时代风尚。
读报心得体会800字(二)
几乎每天上午11点钟,月亮湾小区居民77岁的陈士良都会准时来到社区居委会,仔细阅读当天送达的《海门日报》。“陈老每天都要看一遍《海门日报》。”昨天,社区工作人员笑着告诉记者。
陈士良原来住沙东大队,拆迁搬来月亮湾小区已经有5年多时间了,这些年里,坚持每天看《海门日报》成了他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由于老伴去世早,儿子儿媳又常年在上海工作,陈士良经常一个人独居海门。因为在部队当兵听力受损,陈士良耳朵就此落下了残疾,与人交流不免有些困难,好在,报纸和书籍成了他最好的朋友。“《海门日报》通俗易懂,贴近生活,是我的老朋友。”陈士良说。
除了看报,陈士良还有一个习惯就是写“读书心得”。陈士良待人和善,字也非常工整漂亮,常常一边翻报纸、一边记笔记,“瞎写写,都是部队里养成的学习习惯。”陈士良谦虚地说。记者看到,陈士良的读书心得并不是信手涂鸦,每篇都有四五百字,完整详实地记录下自己阅读中的所思所感。多年来,陈士良看报后做的笔记已是厚厚一摞。
除了看时事新闻,陈士良说,他最关注的还是《海门日报》上的民生新闻。“我与大家交流少,了解的社会动向也就少了。看了报纸上的新闻,对城市建设、政府政策等都有了具体的了解,不会变得孤陋寡闻。”除此之外,《海门日报》上的一些传递养生保健、健康知识的栏目,陈士良也非常喜欢。“最近的"老朋友"版面上,有专业医生介绍心血管疾病保健的连载文章,我就非常喜欢。”陈士良特意找出了一份周二出版的《海门日报》,告诉记者,“我觉得非常实用,内容很专业、语言很通俗,让我们这些原本对医学知识一窍不通的老年人也能轻松看懂,自我保健。”
读报心得体会800字(三)
最近看到《人民日报》的《中国进口增长拉动便于经济回报》一文,有一点想法。
文中有两个主要观点,一是前三 我们进口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其他主要经济体的增速;二是出口结构的人格化,对欧美日三大经济体的依赖程度有所降低。
对于文章的观点,尚不具备作出恰当评价的能力,却在其他方面有些可以考虑的问题。
1.为什么不具体恰当评价的能力?
答案很简单,专业水平不高。
听到过一个笑话,有两个人见面,其中一个说他不懂经济学,随后就开始狂侃经济形势。
我越来越意识到,经济学作为一个专业,其专业味道非常浓,有其严密的分析框架,不经过严格的系统训练无法获得相应的分析能力。狂侃之流,只能作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可以让大家兴致很高却不解决任何现实问题。能否解决问题的一个标准是,对于这些问题能否提出几条具体的措施和建议。
这是踏实的态度,做学问和做事都是必须的。
2.国家战略?
也看到过一种说法,翻开历史,经济都只是其中的一页。这种说法明确地说出了经济有经济分析在国家战略或全局考虑中的位置。
这种说法当然很欠打,因为作为一个尚没有能力对经济作出恰当分析的初学者,口气未免过大。但如果跳出来从实际情况角度而非个人学习角度,不应对经济分析方法过于自信,而应把它放大恰当的位置。就如曼昆的经原里说的,国家领导人很多时候不会采纳经济学家的意见,我更愿意认为这不是搞政治的脑子晕了,而是搞经济的漏了一些东西。
另外一点想到的是,原文中带有明显的战略分析意味,而战略分析同样是一个专业。
知识结构很重要,讨论问题得“相应”。
3.媒体可信?
媒体作为一种导向,在很大程度上,起意识形态传声筒的作用,加再上记者的相关专业素质(如经济学专业素质和战略分析素质),其可信度有待审查。
首先是每篇文章都是有立场的。而作者的态度立场直接其报导方向,甚至存在按自己的意愿截取并主观加以说明的可能。如果只是充当传声筒,则其可信度更会打折扣。
其二是专业素质和一些常规的逻辑错误。比如有一本书叫《细节决定成败》,断章取义地说,书名有明显的逻辑漏洞。如果大方向都没有搞好,你讲细节那就是鬼扯。同理,作者是否在推论是否有较好的分析框架,以及隐含意义是否存在明显偏差都是需要注意的。
总的来说,有两点体会。其一是专业功底要扎实,要有严格训练;另外要有反思和质疑的精神,要得出自己的观点。虽说用这种学术的态度看报纸似乎有点过于小题大作,但如果作为一种认真严肃的生活态度的贯彻则显得合情合理。
实事求是很难。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