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高校大学生排球运动损伤特点,提出预防和处理措施。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381名排球运动大学生的损伤状况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大学生排球运动损伤部位以膝、肩、踝、手腕最为常见;损伤性质以肌肉拉伤、韧带损伤为主;预防措施包括加强思想教育,做好合理的准备活动、规范技术动作等。结论排球运动损伤的发生与人体解剖特点和专项技术要求有密切的关系;运动损伤发生后,应该停止运动、立刻休息,处理应遵循休息、冰敷、压迫及抬高患处的原则。
【关键词】 运动损伤;学生;排球;数据收集;事故预防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features of volleyball injury in undergraduate students, and propose its measures of prevention and management.MethodsUsing a questionnaire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method, a survey of volleyball injuries in 381 college students was undertaken.ResultsThe most common sites of sports injury were knees, shoulders, ankles, and wrists. Nature of injury was mainly pulled muscle and ligament injury. Preventive measures included strengthening ideological education, appropriate warning-up, and standardized maneuver.ConclusionThe occurrence of volleyball sports injury is closely related to human anatomy and special-purpose specification. Once injured, motion should be stopped, and take a rest immediately. Treatment should be done following RICE (rest, icing, compression and elevation) principle.
[KEY WORDS]athletic injury; student; volleyball; data collection; accident prevention
运动损伤是指在运动过程中,由于一次或多次的内在性或外加性作用力对身体组织所造成的损害[1]。排球运动是深受大学生喜爱的运动项目,其对参与者速度素质、柔韧素质、灵敏素质和爆发力要求较高。在教学训练或比赛中,因低重心快速移动、纵跳、突然跨步、滚翻救球、扣球拦网等动作及触击重力球而发生运动损伤的现象比较普遍。为了保障大学生的运动安全,减少伤病,本文对高校排球运动中大学生损伤情况做了相关调查,对损伤特点及原因进行分析,提出运动损伤的预防和运动损伤后的紧急处理措施。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7年9月—2009年12月, 选取青岛大学、中国海洋大学、青岛理工大学、青岛农业大学4所高校参加排球运动的381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均有1年以上排球运动经历),其中,男大学生221名、女大学生160名。
1.2方法
以学生自身情况、损伤部位、损伤性质、导致损伤的原因、运动损伤的教育与预防为内容设计调查问卷,共发放问卷381份,有效回收381份,有效回收率达100%。
1.3数据处理
应用SPSS和Excel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和卡方检验。
2结果
2.1运动损伤发生率
参与本次调查的381名排球运动大学生中,有242名曾发生过不同程度的损伤,总的运动损伤发生率为 63.51%。其中男生发生损伤158名,损伤发生率为71.49%,女生发生损伤84名,损伤发生率为52.5%。男生损伤发生率明显高于女生(2=14.45,P<0.05)。
2.2运动损伤部位
膝、肩、踝、手腕部位在排球运动中所占的损伤比例较大,分别为27.56%、24.67%、22.57%和19.16%;其次为腰背13.64%、大腿12.34%、上臂11.29%、小腿10.76%。
2.3运动损伤性质
大学生排球运动损伤的性质以肌肉拉伤、韧带损伤为主,分别占24.15%和22.57%,主要集中在腿、臂、膝、肩、踝部位;其次为擦伤17.06%、挫伤16.01%、肩袖损伤14.96%;另外,半月板损伤、腱鞘炎、滑囊炎损伤的比例分别为11.29%、10.50%和9.19%。
2.4导致运动损伤原因
思想不重视、准备活动不足、技术不规范为导致大学生排球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分别占37.53%、28.08%和24.93%;身体素质不良、组织方法不当、局部负荷过大、场地器材缺陷在损伤中也占较高的比例,分别占18.37%、17.06%、12.86%、10.24%。
3讨论
3.1常见运动损伤部位及解剖学分析
3.1.1膝关节膝关节是由股骨下端、胫骨上端及髌骨构成,三者被韧带、关节束和关节外部的肌肉、肌腱紧密联系。膝关节的韧带包括前后交叉韧带和半月板韧带。此部位的损伤主要是因为排球的一些基本动作需要膝关节处于半屈曲位(130°~150°)屈伸、扭转发力,而此位置正是它的解剖生理弱点,致使关节稳定功能相对减弱,并且关节有轻微的内外旋,增强了股骨与胫腓骨之间的研磨,因而使膝关节的韧带、半月板、髌骨容易损伤。在发球、扣球和拦网过程中都需要全力起跳,股四头肌的强烈收缩常使髌骨和股骨间相互碰撞,这种反复的撞击极易损伤髌骨和股骨的软骨而造成骨关节病[2];在防守中,不正确的倒地动作会导致膝关节与地面的剧烈碰撞,髌骨和股骨软骨面的碰撞也会引起膝关节软骨损伤。
3.1.2肩关节肩关节为多轴关节,关节囊薄而松弛,关节本身韧带少而弱,因此它是人体最灵活,但稳定性较差,最容易发生损伤的一个关节[3]。由于大学生肩部力量较弱,扣空球或扣球挥臂动作不正确,上肢动作僵硬、直臂下压扣球和不能体会类似挥鞭扣球动作等,极易造成肩部韧带损伤,严重的可产生撕裂伤;由于准备活动不合理,肌肉突然收缩用力,很容易造成肩部肌肉拉伤;由于频繁扣球,使肩关节长期超范围的转肩活动或臂上举后又突然向后伸,使肱二头肌长头肌腱在结节间沟内不断抽动或横向滑动,加上有时局部负担过重,使该肌腱的腱鞘受到反复摩擦而产生肱二头肌长头肌腱腱鞘炎[4]。
3.1.3踝关节踝关节稳定性主要由两侧韧带支撑,外侧韧带由三条较细的韧带组成,内侧韧带是一束较宽、厚的三角韧带,外侧韧带相对内侧韧带而言,其承力程度要差很多。同时,足内弓较高,作用力指向外侧,这样加剧了踝关节潜在的不稳定性,脚不正常的内翻或外翻所产生的巨大压力都会引起踝关节的扭伤。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在排球运动中,踝关节的内侧副韧带也是易伤部位。通过调查显示,大部分运动员在右脚尖的放置上都存在着错误(右转幅度偏大),加之右脚在蹬踏落脚时,足尖有背屈动作,而此动作常伴有足外翻趋向,蹬踏时踝关节已不是正常的解剖体位,内侧韧带处于拉紧状态,外侧韧带处于挤压状态,易造成踝内侧韧带损伤[5]。
3.1.4手腕部由于腕关节是由9块小骨组成,不同的动作有不同的骨连接,其间的动力传递和连接角度都极其复杂而精细,指关节间的韧带连接更为薄弱,使其缓冲能力非常有限,容易在争抢与防守过程中发生损伤。如排球初学者传接球时由于手型不正确或没有定型,就很容易引起手指挫伤;拦网时,要求五指分开,控制好手与球接触的时间和手的位置,因而每个手指都易损伤;若起跳晚拦网时手会低于球,手指就容易脱位,出现指骨扭伤或锤状指,其中第一和第五指骨最易损伤和脱位。
3.2运动损伤预防
3.2.1加强思想安全教育在教学训练比赛中,让大学生从思想上要高度重视运动损伤的预防,对预防的意义有充分的认识,同时还应加强安全、组织纪律性及体育道德教育。
3.2.2做好合理的准备活动准备活动的目的是提高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使其达到适宜水平,加强各器官的活动,克服各种功能惰性。准备活动量应根据个人的功能状况、气象条件、教学训练的具体情况而定;准备活动的内容应根据排球教学训练和比赛的内容而定,既要有一般性准备活动又要有专项准备活动,针对个人易伤部位的准备活动更应全面充分。在肌肉兴奋性较低或气温较低时,准备活动的时间应适当延长,一般以身体发热、微微出汗为宜。
3.2.3规范技术动作运动技术形成有其自身规律,在泛化阶段和分化阶段,由于学生对排球运动技术概念理解不深刻,练习中出现多余的动作后,技术掌握不稳定,这种情况下就容易发生损伤。本文调查也显示,大学生在初学排球阶段,因技术动作不够熟练或者技术动作错误,容易发生损伤。例如,传接球时由于手型不正确或没有定型,就很容易引起手指挫伤;在拦网时,由于前冲落地脚过中线,踩到对方队员的脚部,易造成踝关节扭伤。
3.2.4强化身体素质练习当前大学生力量、灵敏性、柔韧素质较差,动作僵硬、不协调,遇到一些较复杂、难度较大的技术动作或在运动量、强度加大的情况下就容易发生损伤。实践也充分证明,当学生身体功能状况下降或不佳时,其力量、速度、灵敏性、柔韧性、反应力及协调能力均显著下降,在这种情况下参加排球运动易引起损伤。
3.2.5合理组织教学训练,加强运动医务监督在组织教学训练时,应根据大学生的年龄、性别、健康状况和排球技术水平,对复杂动作和容易导致运动损伤的环节,做到心中有数,事先做好预防的准备。合理安排运动时间和运动量,运动负荷要逐渐增强,练习的强度和重复练习的次数要根据训练者的情况区别对待。同时,应该加强运动医务监督,及时发现和处理运动过程中损伤的先兆,有效避免运动损伤的发生。
3.2.6加强易伤部位的肌肉力量加强易伤部位和相对较薄弱部位的训练,提高它们的功能,是预防运动损伤的积极手段。根据排球运动的项目特点及人体的解剖生理特点, 肩、膝、踝关节和手腕部容易发生损伤,因此有针对性地加强这些部位肌肉的力量练习,对于预防运动损伤是必要的。如加强股四头肌的力量就可以减轻膝关节的负担,减少损伤;多做些指力练习,可防止关节挫伤;加强腰背肌肉的力量练习,可防止腰肌劳损。
3.2.7加强场地管理、重视器材维修运动场地和器材是体育教学与课外锻炼的基本设施。高校普遍存在运动场地器械不足、管理和使用不合理的现象,这些会给大学生运动锻炼带来很多隐患,是造成运动损伤的潜在因素。因此,高校必须加强场地器材的建设、管理和检修,及时对损坏的器材进行维修,为体育教学和课外锻炼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3.3运动损伤处理
3.3.1运动损伤处理采用休息、冰敷、压迫及抬高患处的治疗原则排球运动中若发生急性的挫伤、关节韧带扭伤、肌肉肌腱拉伤,应该立刻休息,停止运动,同时对发生损伤部位进行以下4个步骤的处理:休息,目的是为减少继续活动所引起的疼痛、出血及肿胀现象,发生损伤部位至少休息24~48 h;冰敷,除了具备止血、消肿的效果外,还具有止痛及放松肌肉的效果;压迫,目的是为了止血消肿;抬高患处,主要目的是为了消肿,一般需要将发生损伤肢体高于心脏平面。
3.3.2运动损伤后的处理手段冷敷时,发生损伤区域可垫一块毛巾,每次冷敷15 min左右,可用冷冻镇痛喷雾剂直接喷于伤处;发生损伤部位压迫时,不要太紧,以免导致神经受压和血液回流障碍;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1~2 d内冷敷,切忌搓揉按摩;2~3 d后开始热敷。腰部扭伤,最好睡硬板床,勿过多活动腰部,处理可即刻冷敷痛处,戴宽腰带护腰。皮肤擦伤及小擦伤,可用红药水、紫药水或碘酊涂抹,不需包扎;面部伤处可用消炎粉或消炎药膏涂抹;足前掌内、外侧或足趾下起水泡、血泡,可用碘酊或碘附、乙醇消毒后以无菌针头挑破,消毒棉球挤净,无菌纱布覆盖包扎。鼻部出血者可取坐立头后仰位,鼻腔填塞纱布,用口呼吸,在鼻部冷敷一般就能止血。非关节处变形应考虑骨折,要根据现场情况以塑料板、木板等坚硬的固定物将肢体骨折部位的上下两个关节进行固定[6]。开放性伤明显出血时应立即用布带或毛巾等包扎加压止血;体内有内容物突出于体外时,注意保护,不要用手回纳;昏迷怀疑休克时可刺激人中、足三里、涌泉等穴。对于这些严重损伤者,经过简单急救处理后,必须尽快拨打“120”急救车将伤者安全地送至医院,并向医生介绍伤员情况及抢救经过,以做进一步治疗。
总之,排球运动中大学生运动损伤的发生率较高,损伤部位有一定的规律,损伤以膝、肩、踝、手腕部最为常见;损伤性质以肌肉拉伤、韧带损伤为主,其次为擦伤、挫伤、肩袖损伤。导致大学生排球运动损伤的主要因素:思想不重视、准备活动不足、技术不规范;其次是身体素质不良、组织方法不当、场地器材缺陷、局部负荷过大等因素。排球运动损伤的发生与人体解剖生理特点和专项技术要求有密切的关系。了解运动项目特点及损伤机制,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和自我保护措施,就能减少或避免运动损伤的发生。排球运动中急性运动损伤的处理应遵循休息、冰敷、压迫及抬高患处的原则进行。运动损伤发生后,正确而及时的现场急救处理可以降低运动损伤的危害。
【参考文献】
[1]李方祥,贺忱. 运动损伤预防与有效处理[J]. 中国体育教练员, 2007(1):30-31.
[2]LIAN O B, ENGEBRETSEN L, BAHR R. Prevalence of jumpers knee among elite athletes from different sports: across-sectional study[J]. AM J Sports Med, 2005,33(4):561-567.
[3]李峻,曾贵刚,张申,等. 上海男子排球运动员运动损伤调查与分析[J]. 体育科研, 2009,30(4):69-71.
[4]胡卫兵. 体育教学中运动损伤的预防及处理措施[J]. 湖北体育科技, 2008,27(1):31-32.
[5]卫雍绩. 优秀女子排球运动员踝关节骨关节病特征分析[J].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2009,28(1):71-72.
[6]汪宗保,王予彬. 青少年常见的运动损伤与家庭护理[J]. 生活与健康, 2008(12):26-28.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