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营商环境调研报告
优化营商环境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是解放生产力、提高综合竞争力的重要途径。2023年以来,自治x党委、政府在全x范围内启动了优化营商环境大调研、大查摆、大考评三大行动,力争通过3年时间,让全x营商环境和竞争力指标达到国内经济发达地x水平。围绕自治x、xxx以及靖西市委、市政府工作中心,为进一步优化我市营商环境提供决策参考,靖西市政协组成调研组,通过召开部门和企业代表座谈会,实地调研、个别访谈、网络咨询等形式,对我市营商环境进行了深入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营商环境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市按照自治x党委的统一部署,从健全机制、夯实基础、优化流程和专项整顿等方面入手,开展了包括优化审批服务、招商服务、金融服务、税费服务、降低企业经营成本等专项服务积极优化营商环境,取得了显著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政务服务水平明显提升。
我市2023年底开展了政务服务专项整治活动,对严格工作纪律、提高工作效率、落实简政放权、编制和优化行政权力运行流程、提高工作满意度等方面开展专项整治,取得了显著成效,主要体现在:一是政务服务窗口办事效率不断提高。各窗口单位重新梳理并制定了一次性告知清单(办事指x),并进行了网上公示,进一步严格执行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和一次性告知制,让群众少跑冤枉x;涉企窗口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政务服务水平得到有效提高。二是审批流程得到进一步优化。2023年各部门重新编制了行政权力运行流程,以政府名义向社会公示,使我市267项行政许可事项得到社会认可。项目用地预审中,压矿、地灾等由前置条件改为后置审批;防雷装置设计审批和竣工验收等20余审批事项时限再次压缩;购房贷款提取、商业银行贷款提取、企业产品标准备案等8项审批事项申请材料得到精简。三是简政放权力度不断加大。行政体制改革不断深化,通过进一步各部门权责清单,有效落实下放审批权,行政审批取消、调整、下放和承接工作,保留部门3177项(包括10项共性权力)权力事项,23124项责任事项,30260种追责情形,并向社会公示,提高了群众的知晓率和满意度。
(二)投资环境不断改善。
深入开展“投资环境综合整治年”活动,对优化企业招商服务进行专项整治,通过抓好项目谋划包装,完善制度,加强沟通,制定优惠政策等方面改善投资发展环境。
一是围绕优势产业谋划和包装项目。紧紧围绕写好“边贸、扶贫、旅游、城建”四篇文章和打牢“工业、农业”两大基础,着重在主导产业、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下功夫,精心谋划和包装一批项目,不断充实和完善招商引资项目库,为全市招商引资提供项目支撑,为招大商、引大资奠定了坚实基础。二是进一步完善招商工作机制。印发《关于靖西市重大项目审批“绿色通道”暂行规定的通知》(靖办发〔2023〕92号),《靖西市重大招商引资项目预审联席会议制度》(靖政办发〔2023〕77号),《靖西市重大项目联审联批制度》(靖政办发〔2023〕78号)等文件,建立重大招商引资项目落地和在建重大招商引资项目推进的常态工作机制。严格落实“一个项目、一个领导、一个部门、一套方案、一抓到底”五个一工作制度,强化落实责任推进项目落地。三是因地制宜制定出台优惠政策筑巢引凤。梳理国家、自治x、xxx出台优化投资环境和支持重大项目建设政策文件,在法定权限范围内制定出台《靖西市关于加快星级旅游酒店体系发展的若干意见》、《靖西市2023年农业产业扶持办法》、《靖西市新增规上限上企业入统奖励办法》、《靖西市促进限额以上商贸企业发展奖励办法》、《靖西县扶持中医药民族医药产业试行办法》等招商引资激励办法。还因地制宜,制定出台了《靖西县工业招商优惠办法》、《靖西县2015年对辖x外贸企业扶持办法》等一系列促进跨境经济合作发展的奖励、扶持办法,同时通过推进招商大兑现工作,使优惠政策落到实处。在各项优惠政策的强力支撑下,我市相继成功引进了万生隆、海升集团、天桂铝业等重大项目落户。四是政府与企业的沟通交流不断加强。通过政府持续对企业进行走访、调研,主动上门服务,及时协调解决企业生产运营和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拉近了政府和企业的感情,营造出“亲商、安商、助商、扶商”的良好氛围。
(三)金融服务得到不断优化。
一是金融组织体系日趋完善。目前靖西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和保险机构分别达为9家和13家,金融投资分公司1家,证券公司1家,小额贷款公司3家,初步形成以银行、保险为主体,其他金融机构并存的较为完善的金融组织体系。二是融资担保体系初步建立。采取积极建立激励与约束并重的考核评价机制,调动金融机构深入开展担保业务。截至2023年12月末,广西金投集团驻靖营业部共提供担保111笔,共4961万元。三是政银企服务平台作用得到有效发挥。召开项目融资对接会,组织驻靖金融机构深入重大项目现场,全面掌握项目融资需求,确实服务项目建设。目前靖西市市融资平台公司新发展集团与各银行贷款授信金额42亿元,已放款256918.64万元。四是积极推进企业对接资本市场。为拓宽企业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鼓励企业上市融资,出台《靖西市推进新三板挂牌企业培育工作的实施意见(试行)》(靖政办发[2023]7号),对在新三板成功挂牌的企业,除了上级给予的补助外,市本级财政还给予350万元的一次性补助,并按规定给予税收等方面的优惠。
(四)税费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一是深化国地税联合办税,方便纳税人办税。在地税局与国税局采取互设服务窗口,采用“互相进驻”方式联合办税。保障纳税人x别是营改增纳税人进驻任何一个办税厅都可以实现业务的办理、得到政策的咨询。二是为企业提供个性化纳税服务。地税和国税部门协商制定管理和服务措施,在新税法适用解读、复杂涉税事项专题培训、x殊事项事先裁定、税务内控测评、税务遵从合作协议谈签与执行、涉税诉求响应等方面与企业开展交流。针对广西信发铝电公司执行税收政策遇到的热点难点问题,提供专业政策解读,提供个性化上门服务。
(五)企业经营成本不断降低。
一是协调电力部门降低企业用电成本。积极推进用电大户参与电力市场化交易,协调靖西市供电部门、工业园x、现代服务业企业对用电数额进行统计,尽快向电力部门进行报销,确保靖西市工业园x、现代服务业企业按照自治x人民政府规定的最新优惠电价进行结算。2023年,广西信发享受大网市场化交易优惠电价0.365元度,直接减低生产成本1.3亿元。针对锰工业市场疲软、电力成本过高的困难,政府及时出台了《靖西市规模以上锰冶炼企业用电生产扶持办法》,年内帮助电解金属锰企业降低电费671万元。二是申请资金补助,降低企业运营成本。积极指导靖西市各相关企业,通过向上级申请服务业补助资金、中央预算内补助资金等途径降低企业经营和项目建设成本。其中广西万生隆国际商贸物流中心一期、靖西·东盟原生中草药养生物流中心一期、中越边境中药材商贸物流中心xxx项目(二期)等3个项目获得服务业补助专项资金共1144万元;广西信发铝电有限公司电解槽节能综合改造项目、xxx靖西湘潭电化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综合利用磷化渣年产10000吨电池级磷酸铁材料项目等2个项目获得生态文明建设专项中央预算内补助资金1681万元。
二、我市营商环境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我市的营商环境虽然得到了逐步优化,但与经济发达地x相比,还存在着较大差距。主要体现在:
一是企业证照办理及项目审批手续繁琐,用时较长,申请材料冗杂重复,企业审批费用较高。尤其是安全生产和质量认证的行政许可审批时间较长,审批效率不高。
二是部分企业反映用地、用电、用水成本偏高,政府扶持x色产业资金不足,发展规模和速度受限;工业园x建设资金投入不足,园x配套设施建设滞后。出台的相关优惠政策条件设置不太合理,很少有企业能够享受该策。
三是企业融资难,x别是中小微企业存在融资渠道单一、条件严苛、融资成本高、缺少银行要求的抵押物等问题。
四是人力成本偏高,企业缺少专业技术人才。由于工资福利待遇不高、本地人才资源少等原因,企业很难吸引人才流入,难以招聘到高校毕业生、专业技工类等高等专业技术人才。
五是税收优惠政策宣传力度不足,营改增有关政策措施、操作办法等方面指导不足,行政许可指x信息更新不及时、自助设备故障等。
六是市政务中心没有实现一站式服务,窗口工作人员服务意识不强,政务服务信息化建设不高。
七是受土地调规、土地利用以优补优、先补后占等国家土地政策限制,我市因缺少水田储备,达不到占补平衡,无法落实项目的占优补优,导致土地储配不足,项目用地指标紧缺,推进迟缓。同时征地手续报批周期长,企业拿不到项目开发的土地证,导致项目无法如期实施。
三、对优化我市营商环境的几点建议
优化营商环境,其核心内容是做好“放管服”,要按照“一年重点突破、两年全面提升、三年争创一流”的目标要求,采取切实有效的改进措施,着力解决行政审批、融资服务、要素保障等突出问题,努力营造开放便捷的投资贸易环境、完备优质的生产经营环境、激励创新的人才集聚环境、优质高效的政务服务环境、公正公平的法治环境,消除企业发展的制度障碍。
(一)改革审批制度,营造更加高效便民的政务环境。
要聚焦我市政务服务改革不高、群众和企业办事难耗时多的问题,按照中央《关一深入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的指导意见》要求,全面推行审批服务“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努力实现政务服务“更快、更优”。一是进一步加速审批服务。从我市这几年的实践来看,审批时间再压缩还有很大空间。要全力推进“354560”提速行动,实现企业开办手续3个工作日内完成、不动产登记5个工作日内完成、园x建设项目施工许可45个工作日内完成,其他建设项目施工许可60个工作日内完成。继续深化并联审批,加强对审批全阶段的组织、协调和服务、能列入并联审批的事项都要并联,压缩审批流转时间,二是进一步优化审批制度。要重新设计优化审批制度,在优化流程管理、创新方式方法和增强服务能力上再下功夫。要深入推行“一事通办”改革,逐步实现绝大多数行政审批事项和公共服务事项“最多跑一次”直至“一次不用跑”。深入开展“减证便民”专项行动,全面清理涉及企业和群众办事创业的各类“奇葩”证明,持续推进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实施“证照分离”改革扩容提速。三是着力提升口岸通关效率。加快龙邦口岸升格为国际性口岸并扩大开放至那西通道,加快岳圩边境口岸、新兴和岳圩互市点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行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应用,提高口岸查验、物流、仓储等设施装备自动化和协作水平,实现压缩通关准备、货物提离时间三分之一,实现货物通关一次性放行。四是努力打造政务云服务。全面实现政务信息互通共享,建立全市政务服“一张网,一朵云”。把我市政务服务系统全部接入百色政务云服务,从根本上解决政务信息化建设中“各自为政、条块分割,烟囱林立、信息孤岛”问题,实现“统一进出、信息共享、并联办理”,加强基层政务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和作风教育。
(二)坚持多筹并举,营造更加利企降本的经营环境。
要认真贯彻落实自治x《关于进一步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的意见》,深入开展“降成本政策落实年”活动,帮助企业提升竞争力。
1、进一步降低企业生产要素成本。重点解决好要素价格定价机制、价格收费和收费规范三大问题。一是降低用电成本。要落实广西电力体制改革若干措施,积极推进符合条件的企业参与电力市场化交易,减低用电成本,落实工商同价措施,使一般工商业用电价格平均降低10%,对农产品冷链物流等用电价格实行优惠,按需量计费的大工业电力用户,基本电费按照实际需量收取。理顺电网体制机制,推进广西信发尽快接入x域电网并网供电,推动其他重点耗能企业接入x域电网,尽快享受到优化电价。结合国家有关扶持政策引导企业进一步改进生产工艺和设备,切实降低能耗。二是降低用水气成本。做好“田东—德保—靖西”天然气管x靖西市支线项目的建设服务,尽快实现天然气直供,鼓励供气企业采取直供方式对工业企业供气。加强管道燃气价格管理,严禁供气供水企业向市场主体收取接入费、碰口费。加快供气供水基础设施建设,培育更多市场供给主体,从源头上为企业提供更多选择。三是降低物流成本。加强重要节点集疏运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和引进第三方、第四方物流,推广多式联运、甩挂运输、冷链物流铁航直达等多种高效运输方式,建立物流信息共享平台,提升物流运输效率。规范运输执法,杜绝乱收费乱罚款行为。
2、强化用地供给,降低用地成本,优化用地办理。充分利用好乡镇批次用地土地征收、农用地转建设用地的审批权限;完善建设用地报批审查“三级联审”机制,探索实行用地指标核销制;各类产业用地实行长期租赁、先租后让、租让结合,弹性年限出让,扩大降低土地出让底价政策适用范围,支持企业通过提高工业用地容积率等方式提高土地利用率,清理盘活存量建设用地,x别是产业园x的闲置土地。国土部门要抓住这次机构改革、职能调整的机会,理顺土规、城规等关系,着力解决项目用地“掐脖子”难题。
(三)完善政策措施,营造更加亲商安商的惠商环境。
一是及时出台新政策。要紧跟自治x步伐,结合我市实际及时制定出台“1+N+1”系列文件,即1个主文件,《靖西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决定》;N个配套政策文件,包括《关于推行“354560”改革提升服务企业效能具体措施的通知》《关于优化营商环境创新亲商重商扶商安商的若干意见》《关于优化营商环境创新推进“平安靖西”的实施意见》等;1个考评办法,《靖西优化营商环境考评办法》。二是与时俱进完善旧政策。密切关注国家相关政策的调整变化,做好与上级政策的对接衔接,借鉴广东、江苏、北京、上海等发达省市先进经验,聚焦优化我市营商环境最迫切、最急需解决的问题,对现有的政策措施进行再梳理,再研究,切实提高政策的可操作性,进一步降低政策的准入门槛,扩大政策惠及面。三是完善亲商安商工作机制。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全面清理政府与企业签订的合作协议和相关的规范性文件,对不符合公平竞争原则的要立即纠正。强化服务企业和项目意识,建立领导联系重点项目、重点企业制度,及时帮助企业协调解决项目建设和生产经营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四)加大金融服务,营造更加公平良好的融资环境。
一是加大企业融资支持力度。发挥政府引导资金作用,鼓励天使投资、创业投资等股权投资私募基金支持我市实体经济。引导金融结构提高对小微企业、科技创新、涉农不良贷款的容忍度,完善授信尽职免责相关制度。完善贷款风险补偿机制,拓宽信贷引导资金风险补偿覆盖范围。鼓励银行金融机构落实好小微企业流动资金贷款无还本续贷政策。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灵活设置贷款期限、创新贷款产品,丰富还款结息方式,提高信贷资金使用效率。拓展贷款抵(质)押物范围,建立企业转贷应急体系,不断丰富企业市场化融资手段。二是降低融资成本。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按照收益覆盖风险原则,合理设定小微企业贷款利率;着力规范金融机构收费行为,挖掘减费让利空间;督促银行业金融机构严格执行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管规定,规范融资中介服务收费行为,切实降低企业融资中间环节成本。三是健全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做大做强市级融资担保机构,将市建元融资担保公司的注册资金从2000万元提高的一亿元,切实提高担保额度。鼓励建元公司通过联保、分保、与保险相结合的方式,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服务力度。进一步完善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加强绩效考评和结果运用。
(五)降低税费负担,营造更加简便减负的税务环境。
一是降低企业税收负担。不折不扣执行国家和自治x出台的增值税、车船使用税、印花税、房产税、企业所得税等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做到应免尽免、应减尽减、应抵尽抵、应退尽退。适当调低城镇土地使用税适用税额标准,减低该项税收负担。二是降低企业收费负担。不折不扣贯彻执行国家、自治x出台的一系列降费减负政策,降低部分政府性基金征收标准,停征、取消和调整部分行政事业型收费,暂停征收涉企地方水利建设资金。三是降低企业“五险一金”负担。继续实施阶段性降低企业社会保险缴纳比例,继续实施企业失业保险稳岗分类补贴政策,补贴金额为符合条件的企业及职工上年度实际缴纳的失业保险费总额的50%—60%。设置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标准上限,最高不超过当地社会平均工资3倍。生产经营困难企业除可降低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外,还可依法申请缓交住房公积金。
(六)抢占人才高地,营造更加宜居宜业的人才环境。
一是创新人才培养和引进政策。加大引进人才奖励力度,在住房上,采取建设人才公寓、公租房,或者产权房和加大住房补贴等多种形式,满足不同类型人才的住房需求。在教育上,对落户我市的急需紧缺和高层次人才,解决好其子女在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阶段就近就便优先择校问题。在医疗保健上,开辟急需紧缺人才诊疗“绿色通道”,为其提供优质医疗服务。通过落实各项激励政策,着力引进一批高层次人才和专家团队,全面开放人才落户机制,鼓励大中专院校等毕业生在我市城镇落户。二是提供人才创业支持。大力度支持人才创业创新,对高层次人才创办创新型企业给予企业所得税优惠,建立健全科技人员股权期权激励机制,保障高层次人才在我市转化科技成果、职务发明成果收益的合法性。打造低门槛、低成本、便利化、开放式的平台,营造更优的创业创新环境。三是增加技能培训和就业补助。对企事业单位引进的急需紧缺人才,允许其通过“绿色通道”直接申报评审高级职称。对新开发就业岗位并与新增就业困难人员签订6个月以上劳务合同的企业,由本级财政和就业补助资金给予一定期限的社会保险费补贴。
(七)完善诚信机制,营造更加奖惩分明的信用环境。
一是着力加强诚信政府建设。建立政府守信践诺机制,通过政府部门带头讲诚信,坚决杜绝“开空头支票”“新官不理旧账”等现象,全面清理处置政府违约失信问题。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规范政府部门行使公共权力行为。对因政府规划调整、政策变化造成企业合法权益受损的,要给予合理补偿。二是加快商务诚信建设。加强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征集、共享、公示和承诺制度建设,建立市场主体信用评价体系,在重点领域和行业推行信用报告制度,引导企业成立行业协会,制定章程,依法诚信经营,为守信市场主体在建设和经营活动中提供便利。三是加大信用联合奖惩力度。加快建设靖西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并实现与自治x共享互通,提升信用信息归集和应用水平,构建以信用为核心的新型市场监管机制。健全信用红黑名单制度,加大联合奖惩力度,对守信企业在政策扶持、融资、公共资源交易等领域给予支持,对失信企业予以限制,营造“守信受益,失信受限”的联合奖惩大格局,打造“诚信靖西”名片。
(八)加强法治建设,营造更加规范公正的法治环境。
一是规范涉企监管。各部门要坚持依法行政,严格按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加强权力内控机制建设,加大权力运行监督力度,为企业发展多设x标、多开绿灯、雪中送炭、保驾护航。全面实施“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和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建立执法行为事中事后监督问责机制。二是深入推进平安建设。完善社会治安打防控体系,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为契机,大力整治企业发展和项目建设的周边环境,严厉打击聚众扰乱企业秩序、寻衅滋事、封门堵x、敲诈勒索、欺行霸市、强买强卖、强揽工程等破坏市场秩序、侵害企业合法权益各类违法犯罪行为,为项目建设和企业生产经营创造良好的治安环境。三是规范涉企办案。大力推广阳光审判、阳光执行、阳光检务、阳光警务,依法高效办理各类涉企案件。实行涉企案件经济影响评估制度,严格规范涉案财产处置程序。集中清理长期未结涉企诉讼案件,加强民商事审判工作,完善快速化解机制,依法做到快立、快审、快执,降低诉讼成本。四是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开展侵权假冒专项治理,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及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等行为。建立以知识产权市场价值为指引,补偿为主、惩罚为辅的侵权损害司法认定机制,逐步建立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着力解决侵权成本低、企业维权成本高的问题。
优化营商环境调研报告
全力打造“审批事项最少、收费标准最低,办事效率最快、服务水平最优”的“四最”唐山品牌,让群众和企业“最多跑一次”,是今年市委市政府深化“放管服”改革和倒逼政府简政放权的重大决策部署。x政协把这项工作作为今年协商议政的重点,3月份,组织部分委员进行了专题调研。通过召开部门座谈会,企业座谈会,实地考察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市民中心,现场听取企业办事人员和群众意见建议等方式,对x编办、发改局、市场监督管理局、国际五金城、钢领国际等相关部门和企业放管服改革推进情况进行了重点调研。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x深化放管服改革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x把“放管服”改革作为深化行政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的“牛鼻子”,加大放权力度,提高审批效能,让“放”的效果持续显现、“管”的制度不断健全、“服”的体系逐步完善。
一是取消审批事项实现有效衔接。截至去年底,共承接下放取消审批事项13批次65项,其中已承接55项,衔接取消1项,上级暂未下放9项。今年以来,按照市编办要求,对省取消下放的70项行政许可事项进行了衔接。其中衔接取消的18项;衔接下放的52项(涉及县x级衔接下放的有3项,我x已全部衔接)。目前,仍有一批取消下放事项正在逐步推进当中。
二是推进相对集中行政审批。按照推进政务服务“两集中、两到位”和“应进必进”相关要求,凡与企业生产经营、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行政许可事项,均已纳入行政服务中心办理。
三是深化审批流程再造。根据《xxx县级行政许可事项通用目录》和x级公共服务事项清单,对2023年行政许可及公共服务事项进行再梳理,进一步简化办事流程,减少审批环节,压缩审批时限,精简申请要件。目前,压缩审批时限达80.4%,即办件数量达到所有审批事项的56%,行政审批事项实际提前率达到95%。
四是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程。目前全x涉及行政审批的21个部门132项事项(行政许可事项100项、公共服务事项32项)全部纳入网上审批系统。其中76项政务服务事项已延伸至10个乡镇(街道),最大限度地实现了利企便民。
五是建立了服务标准体系。实现了行政审批、办事程序、服务模式、评价体系标准化,建立了包括3大体系、20个子体系、共230项服务标准。
二、我x放管服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深化放管服改革的工作实践中,我们发现当前政务服务工作与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的要求、与xxx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与人民群众的期待相比,还存在着一些差距和不足。
(一)改革实效与社会各方期盼还有差距。政务服务中心是提高审批效率、优化投资环境的重要平台,但目前有些行政审批事项,名义上进了中心,实际是还有“两头办理”现象,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心功能作用的发挥。有的“一个窗口办结”、“一次取件”貌似节省企业取件频次和时间,实际前提是全部证件办齐了一次才能取走。在一些环节还存在办事流程多、审批时间长、手续繁琐、资料重复提供、办事窗口设置不足、工作人员素质不佳等问题,改革实效与群众期盼仍存在一定差距。
(二)“放权”和“接棒”衔接不顺畅。一是部分下放的行政审批事项专业性、业务性强,权责不匹配问题突出,存在“接不住”或“接不好”现象。如农经局对应市农业、林业、水务、畜牧等多个局,我x现无专业技术人员,有些下放职能一时难以履行到位。二是个别放权与实际契合度低,如交通、地震等在x级办理量很小,部分事项甚至“零办理”,造成设专人浪费、不设专人又不懂专业的两难局面。
(三)政务服务效能有待提高。一是行政审批机制需进一步完善。x别是投资项目审批环节多、审批时限长等问题依然存在,有些还比较突出。一个备案项目从立项到开工,一般都要经过10多个职能部门、20多个审批环节,各种审批要件、程序、环节依然繁多。二是各系统改革缺乏统一标准。如减证便民工作,民政部门不再开具婚姻证明、单身证明等,但申请廉租房、征地拆迁对象认定、银行贷款等,这些证明又必不可少,导致群众不知所措。三是工作作风亟需转变。“门好进、脸好看、就是事办不成”的情况还客观存在,x别是服务新经济方面,基层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素质能力跟不上,敷衍塞责、推诿拖沓现象偶有发生。
(四)信息共享存在壁垒。“互联网+”等创新手段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政府相关部门联通和审批信息的共享,但不少部门的核心业务系统都是在纵向网上运行,条块分割严重,尚未互通共享数据,公民的户籍、教育、就业和企业的工商、税务等基本信息处于碎片化状态,使得同一件事项需要多次录入,增加了基层工作量,影响了审批效率,“一网受理”仍有局限。
(五)专业性人才面临挑战。随着审批局的组建,审批工作涉及范围不断拓展,人员数量和素质还不能满足实际需要。正式人员还未到位,目前政务大厅工作人员大多是各单位推送的,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有的超前服务意识不强,主动对接项目、服务项目氛围还不够浓厚。行政审批局人才建设面临严峻挑战,尤其是窗口部门人员紧缺。比如:实施 “多证合一”登记后,市场监督管理局对外窗口的业务量呈爆发式增长,“人少事多”影响登记工作效率。
三、进一步深化我x放管服改革的几点建议
要真正实现“减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总体要求,就必须牢牢坚持以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为出发点,将改革进行到底,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使群众的需求与政府的服务实现无缝对接。
(一)着力做好行政审批局改革前后衔接工作。一是开展行政审批“清零”工作。对各部门实施的行政许可、公共服务等事项予以清空,重新梳理、重新论证、重新确认,并对原有的行政审批事项进行精简规范。二是做好整体设计,统筹谋划机构设置、事权划转。对能划转的审批事项,实行一次性划转到位;对暂不能划转的审批事项,在行政服务中心设立窗口,由相关部门进驻或在原部门设置的办事服务大厅办理。
(二)健全保障机制,提高接权能力。放管服改革,“放”是前提,“管”是基础,“服”是目的。一是要充分发挥我x改革领导小组的统筹协调作用,强化对改革目标的系统谋划和过程把控,推进政府、市场、社会同向发力,加快构建政府部门间、政府与市场间、政府与社会间的新型合作关系,形成改革整体推进合力。二是建立健全“事权、人权、财权”对等保障机制,x别是应本着人随事走的原则,在下放事项的同时,帮助接权单位培训人员、完善设备、提高水平,杜绝“甩手掌柜”,让基层政府有动力、有能力承接好审批事项,切实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三是接权单位要本着接住接好的原则,搞好协调对接,在充实力量、提升能力的同时,加强同上级业务部门的联系沟通,共同应对权力下放后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确保下放事项安全着陆。
(三)优化公共服务,提高政府行政效能。加快构建政务服务“一张网”,推进各类服务事项预约、申报、办理、查询等全流程网上运行,实现跨部门、跨地x、跨行业“证件联用、信息联通、服务联动”。大力推动实体政务大厅、网上政务平台、移动客户端、自助终端、服务热线等综合运用,促进线上线下一体运行,最大程度地便民利民。对相关部门已取消而其他部门仍要求群众出具的各种证明,应通过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来核查解决,而不应该找群众提供。
(四)加快“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提升服务质效。一是制度标准先行,整合服务资源。打破政务资源交换共享的壁垒,推动服务资源整合联动,实现一体化、智能化、个性化的政务服务,让群众少跑腿、多办事,争取“最多跑一次”,甚至“最好不用跑”,切实增进xx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二是升级信息平台,增强技术支撑。充分利用云计算、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手段,不断改进政务服务平台功能,真正做到让民众通过登录网上办事大厅,可以轻松完成在线审批、网上办证、业务查询等办事手续。
(五)明确责任主体,加强队伍建设。一是尽快完善行政审批局人员配备,完成对进驻窗口单位的审批事项、办件流程、人员情况调研摸底,形成行政许可、公共服务等事项和窗口工作人员清单,为审批岗位设定及审批事项划转提供准确事实依据。二是按照“审管分离”的原则,制定部门审批责任清单,明确审批主体,细化职责分工,建立登记注册、行政审批、行业主管相互衔接的监管机制,确保“事有人管、责有人负”。三是加强审批队伍建设,培养公仆意识,增强服务群众的能力。建立健全考核、问责机制,以健全的制度约束人、管理人。充实一线人员力量,强化人员学习培训,由原单位对审批局现岗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确保能在短时间内熟悉工作,尽快进入角色。
优化营商环境调研报告
按照《中共xxx委办公室 政府办公室关于组织开展全x优化营商环境调研相关工作的通知》(x党办函〔2023〕14号)要求,围绕“放管服”改革、行政审批优化提效、简政放权、规范中介组织服务事项和收费等创建阳光高效的政务环境方面开展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放管服”改革工作整体落实情况
(一)编制权责清单,规范管理。根据盟x相关文件精神,按照国务院自2013年以来公布的取消、下放行政审批事项的决定(国发〔2013〕19号、国发〔2013〕27号、国发〔2013〕44号、国发〔2014〕5号、国发〔2014〕27号、国发〔2014〕50号、国发〔2015〕11号、国发〔2015〕57号、国发〔2016〕9号、国发〔2016〕10号、国发〔2023〕7号、国发〔2023〕46号),对我x具有行政执法资格的单位的权责清单等“八张清单”进行了重新梳理,及时取消了外商投资广告企业项目审批、户外广告登记、公章刻制审批等项目,承接了初级专业技术资格审批、初级职业资格证核发、核发林木采伐许可证等下放权力,编制了xxx政府权责清单,并在xxx人民政府门户网站依法行政专栏中集中公示。共梳理涉及具有行政执法资格的单位53家,其中法律、法规规定行使行政处罚权的单位36家,授权的17家;共计梳理行政许可类清单172条,行政处罚类清单1976条,行政强制执行类清单20条,行政强制措施类清单90条,行政确认类清单23条,行政给付类清单14条,行政奖励类清单39条,行政监督检查类清单207条,行政征收类清单14条,行政其他权利69条。为规范权责清单管理,制定了《xxx权责清单管理暂行办法》,建立由推进职能转变协调小组统筹管理、机构编制部门综合协调、监察部门监督查处、相关部门分工协作的权责清单管理机制,形成机构编制部门牵头审核、法制部门合法性审查、政府部门审批的权责清单动态调整程序。
(二)规范行政审批行为,优化提效。2023年11月27日,x政府投资2000万元新建4000平方米的政务服务中心投入使用,实现了外网、内网、专网“三网”并行,以及公共WiFi全覆盖,使我x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向纵深推进。一是实现开放式办公、一站式服务。按照“三集中、三到位”工作原则,共有25个部门、139名窗口工作人员进中心大厅集中办公。目前,全x共有行政审批和服务项目290项,其中,有257个项目进入了大厅,可在大厅 “一站式”完成办理,其他项目在x人社、司法等分厅开展。目前,大厅运行平稳,日办件量达到1000件以上,极大地提高了服务质效,方便了企业和群众,群众反响良好,实现了零投诉。实现了“一条龙”服务和“开放式”办公。新建政务服务大厅的投入使用,打造了“提高办事效率,优化投资环境,提升服务水平”的新平台,同时,也标志着我x的行政审批事业进入了崭新的历史阶段。二是实现合理布局、集中办理。在政务服务大厅内部门窗口设置时,将业务关联性和延续性较强的部门窗口设置在一起。使办事群众从一个窗口办理完业务之后,到另一个窗口不足几步,就可以连续办理。三是实现流程再造、审批提速。理清各部门项目入驻、窗口人员、项目运行以及服务方式等情况,实行清单化管理,规范了窗口服务工作流程;深入落实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等30余项制度,进一步压缩审批时限,平均压缩30%,如群众办一本二手交易房产证,往返于国土、住建、地税等3个部门,需要20天左右时间,而现在限时办结时限为7个工作日,如所需材料准备齐全,1个工作日即可办结;对审批环节复杂,流程重复交叉,办结时限较长的审批事项进行了“把脉式”流程压缩,通过减前置、减要件、减流程、减事项、减收费等方式,促进审批提速。四是实现x色服务、提升服务水平。政务服务中心设置了“银行收费窗口”,窗口统一收取行政审批和服务性项目费用,禁止窗口工作人员向办事群众直接收费,杜绝了搭车收费、乱收费等违规行为;设置了“双语岗”、大型电子显示屏、自助饮水机、窗口工作人员监督栏等,公开了监督举报电话,及时掌握群众的举报,有效杜绝了“吃拿卡要、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等“四风”现象;统一收费、上门服务、延时服务、预约服务、导航服务、双语服务、温馨提示等x色服务的推行,打造了“服务一流、效率一流、管理一流”的行政审批队伍,提升了行政审批整体服务水平。五是实现网上审批、便民利民。按照创新行政审批方式的总要求,打造“温馨、便捷、高效、文明、规范、清廉”的工作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把改善营商环境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重点推行网上审批工作。目前,已经在国税、文体、发改、环保等窗口,开展了网上备案、审批试行工作,设置了自助服务x,群众可在导办员的指导下,登录平台进行网上审批,为实现“让信息多跑腿、让群众少跑x”的工作目标奠定了基础。
(三)规范中介服务事项,强化监管。一是及时调整了2013年以来国务院、自治x、xxx取消、下放的行政审批事项,各部门及时制定取消事项的事中事后监管措施,强化事前事中事后监管。二是全面清理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严格落实国务院2013年以来关于清理规范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的决定,中介服务管理和收费实行清单化管理,及时编制了行政审批中介服务目录清单(共计28条)和行政审批中介服务收费目录清单(共计4条),并在xxx政府门户网站上公示,实行动态调整,未列入清单的中介服务事项一律不得作为行政审批的受理条件。三是破除中介服务垄断行为,坚决切断中介服务利益关联,严格执行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决定明确规定的资质资格许可审批,坚决度绝其他各类中介服务机构资质的审批行为,坚持政企分开的原则,实行中介服务机构与主管部门脱钩,切实切断中介服务利益关联。四是强化中介服务监管,实行“谁审批、谁监管,谁主管、谁监管”的原则,制定完善中介服务机构服务承诺、限时办结、一次性告知等制度,规范中介服务机构及其从业人员执业行为。
(四)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规范执法检查。一是明确工作目标,细化工作任务。利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部门协同监管平台),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进一步完善“一单、两库、一细则”工作机制,确定了由x法制办、市场监督管理局、编办牵头,各相关执法部门全力配合的联动机制,确保年底实现市场监管执法事项随机抽查全覆盖。二是健全制度措施,强化工作落实。建立健全“双随机、一公开”各项制度、细则、方案,认真开展相关工作,为“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覆盖提供了制度保障。三是规范随机抽查行为,强化工作纪律。实行随机抽查事项公开、程序公开、结果公开,全程“阳光执法”,保障市场主体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提高了执法公信力。
二、存在主要问题
(一)审批环节繁琐现象依然存在。个别审批项目存在审批程序、审批环节过多过繁,办里一个证照,要多个股室、多个人签批现象。
(二)政务服务中心的监管功能“先天不足”。政务服务中心是各职能部门集中办公的场所,审批权力仍属各部门,窗口工作人员人事关系、工资待遇仍在本部门,只是办公地点变了,审批主体、审批权力、审批责任、审批人员隶属关系不变,在这种体制下,行政审批中心对推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行政审批事项和窗口人员的管理、对外事项的协调,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难。
(三)网络建设有待加强。现有审批网络建设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下政务服务工作的发展,没有完全打开各审批部门间的数据共享通道,没有实现网上审批全覆盖。
(四)跨部门联合执法检查力度不够。各部门之间执法检查沟通协调不充分,配合不密切,造成企业迎检次数相对较多,阻碍营商环境的优化。
三、下一步工作意见建议
(一)继续深化简政放权。对市场机制能够有效调节、企业能够自主管理,以及通过事中事后监管可以达到目的的事项,要逐步取消或改为备案管理。
(二)不断创新优化审批流程和服务方式。围绕“服务基层、服务企业、服务群众”的宗旨,为企业登记、项目建设提供优质服务。探索施行新的审批模式,重点对企业开办、纳税、施工许可、不动产登记、跨境贸易等事项精简审批,全方位开展营商环境评价,以建设盟、x、乡、村四级一体化平台为契机,大力提升网络平台建设水平,逐步实现多网互联互通、全程网上审批,建立整体联动、部门协同、一网通办的“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优化审批流程,规范审批行为,提高审批效率,真正实现“让信息多跑腿、让群众少跑x”的工作目标。
(三)积极开展相对集中许可权改革。以《xxx相对集中许可权改革试点工作推进方案》为指导,以相对集中许可权改革为抓手,积极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理清减少行政审批事项,优化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节省行政审批资源,规范审批行为,便利企业和群众办事,进一步激发市场和社会活力,基本形成科学合理、精干高效的现代政府治理体系。目前,xxx落实行政审批改革试点工作,已组建盟行政审批服务局,下一步可参照成立x行政审批服务局,科学划转行政审批职能、事项和工作人员,全力推行“一窗受理、合并审查、集约审批、一站办结”的新型审批模式,实现“一颗公章管审批”,彻底解决审批服务项目进大厅存在授权不到位、一个项目多股室人员签批、行政审批中心监管功能“先天不足”等问题。
(四)大力度推进跨部门联合执法检查。推进市场监管领域综合执法改革,转变政府职能,规范行政权力运行,构建权责明晰、服务优先、管理优先、执法规范、安全有序的城市管理体系;建立健全跨部门、跨x域执法联动响应和协作机制,逐步实现“多帽合一”,实现违法线索互联、监管标准互通、处理结果互认,消除监管盲点,降低执法成本,优化营商环境;借助部门协同监管平台,大力推行“互联网+监管”理念,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手段,持续完善跨部门联合抽查工作机制,提高随机抽查覆盖率,适当增加高风险企业抽查概率和频次,实现执法行为阳光化。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