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人口老龄化现状及其对经济增长的相关影响分析
一、2023年中国人口老龄化现状分析
2023年年末中国大陆总人口(包括31个省、自治区、直辖x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军人,不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以及海外华侨人数)13900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737万人。从年龄构成看,16至59周岁的劳动年龄人口为90199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64.9%;60周岁及以上人口24090万人,占总人口的17.3%,其中65周岁及以上人口15831万人,占总人口的11.4%。
2023年全年共出生人口1723万人,比2016年减少63万人。同时老龄化程度继续加大,60岁以上及65岁以上老人占总人口的比重都有明显上升。
中国人口的老龄化程度正在加速加深。2023年,全国人口中60周岁及以上人口24090万人,占总人口的17.3%,其中65周岁及以上人口15831万人,占总人口的11.4%。60周岁以上人口和65周岁以上人口都比上年增加了0.6个百分点。预计到2023年,老年人口达到2.48亿,老龄化水平达到17.17%,其中8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3067万人;2025年,六十岁以上人口将达到3亿,成为超老年型国家。考虑到70年代末,计划生育工作力度的加大,预计到2040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达到顶峰,之后,老龄化进程进入减速期。
2023年年末中国大陆总人口(包括31个省、自治区、直辖x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军人,不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以及海外华侨人数)13900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737万人。
二、中国人口老龄化特点分析
1、我国老年人绝对数量大,发展态势迅猛。 据调查显示,世界老年人口总数的 20%都被我国 老年人口所占据,人口老龄化年均增长率约为总人 口增长率的 5 倍, 从 2011 年到 2015 年,全国 60 岁以上的老年人由 1.78 亿增加到 2.21 亿,老年人 口的比重由 13.3%增至 16%。如此巨大的老年人口 增长速度和增长质量让我国较其他国家提前进入了 老龄化社会。
2、地区间发展不均衡,城乡倒置。一方面,20 世纪 70 年代,受“少生优生,晚婚晚育”的计划 生育政策的影响,城镇生育率较农村生育率低;另 一方面,农村大量年轻劳动力去往一线二线城x发 展,农村老年人口增多,尤其空巢老人和独居老人 居多,农村老龄化越来越严重,这些方面导致人口 老龄化地区间发展不平衡,城乡倒置。
3、高龄化趋势加剧。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 研究中心教授杜鹏[5]提出高龄老人的病残率较其他 老人更高,需要的关心照顾程度较其他老人也更 多,高龄老人是老年人中最为脆弱的群体,是解决 好养老问题的重难点。据一项调查显示,我国每年 新增长 100 万高龄老年人口,这种大幅度增长的态 势将持续到 2025 年。
4、独居老人和空巢老人增速加快,比重增高。 随着我国城x化进程不断加快,家庭模式中传统三 世同堂越来越少,越来越多的家庭趋于小型化,加 之城x生活节奏的加快,年轻子女陪伴父母的时间 变少,使得我国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正在逐渐弱 化。据最新调查显示,预计到 2023 年,独居老人 和空巢老年人将增加到 1.18 亿人左右,独居老人 和空巢老人将成为老年人中的“主力军”。
三、中国人口老龄化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快,老龄人口的供给支 付额度对人口比例较小的青壮年形成极大的压力,社会财富 创造与现代化建设无法满足老龄人口的快速发展需求。从而 导致经济发展与人口老龄化问题产生较大的矛盾,特别是在 经济欠发达区域,经济发展无法满足老龄人口的x养需求,很 多地方财政出现赤字。从实质上来看,人口老龄化程度并不 是社会经济压力的决定因素,但老龄人口保障必须有着充分 的经济基础和社会资源。但我国当前的情况仍不具备足够的 经济基础和社条件,所以老龄化问题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巨 大的压力。相关学者预测,我国在未来40年内会达到人口老 龄化高峰,也是经济压力的高峰期,社会发展会受到空前的压 力。
1、人口老龄化对老年人身心健康的 影响。
老年人本身就是社会的弱势群体,随着年龄 的不断增长,老年群体自身的免疫功能也会逐渐下 降,生理机能开始退化,老年痴呆、心脑血管疾 病、风湿病等都是老年群体中常见的疾病。由于老 年人自身健康状况和社会角色的改变,常容易产生 悲观、抑郁、孤独和焦虑等一系列不良心理和情 绪,而如今的家庭结构模式越来越趋于小型化,子 女忙于工作无心照料在家的老人,更别说是精神上 的交流,因此,很多老年人精神状态比较差,他们 需要社会的关心和理解。老年人是社会的一种宝贵 财富,古俗语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老年人 的知识储备和生活阅历是值得我们年轻人学习的, 老一辈人对革命的建设和历史的贡献更是值得全社 会敬仰的,全社会应将老年群体视为宝贵财富去尊 敬爱护他们,要知道每一个人都会变老,我们不应 该带着有色眼镜去看待每一个老年人,尊老爱幼是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要发扬光大。
2、人口老龄化使家庭养老问题突 出。
北京大学袁方教授认为解决中国老龄化的问 题单靠哪一方面的力量是不够的,需要各方努力, 需国家、社会和家庭相互结合。如今的家庭结构模 式大多数为传统的“4-2-1”家庭,即四个老人, 夫妻双方,一个孩子,意味着两个子女要承担赡养 四个老人的义务,这无形中加重了家庭成员的养老 负担,并且受西方文化的冲击,我国传统的家庭观 念正在逐渐淡化,家庭养老功能也在弱化,老年人 的物质和情感需求得不到相应的满足,而这种现象 在农村尤为严重,农村大量中青年劳动力去往经济 更发达的一、二线城x发展,使家庭养老功能弱化, 农村高龄老人养老问题严峻,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造 成了城乡发展不均衡,我国的养老问题遇到瓶颈。
3、人口老龄化加重了我国经济负 担。
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快,老龄人口的供给支 付额度对人口比例较小的青壮年形成极大的压力,社会财富 创造与现代化建设无法满足老龄人口的快速发展需求。从而 导致经济发展与人口老龄化问题产生较大的矛盾,特别是在 经济欠发达区域,经济发展无法满足老龄人口的x养需求,很 多地方财政出现赤字。从实质上来看,人口老龄化程度并不 是社会经济压力的决定因素,但老龄人口保障必须有着充分 的经济基础和社会资源。但我国当前的情况仍不具备足够的 经济基础和社条件,所以老龄化问题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巨 大的压力。相关学者预测,我国在未来40年内会达到人口老 龄化高峰,也是经济压力的高峰期,社会发展会受到空前的压 力。
4、人口老龄化对社会稳定的影响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资源的日渐紧张使得 社会经济不断震荡,同时也进一步推动了人口老龄化对社会 发展的影响。城镇化进程促使我国农村的劳动力不断转移向 城x范围,大量人力资源的聚集虽然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城 x缺乏青壮年群体的不足,但同时也给城x带来了巨大的压 力,资源紧张、就业压力、社会保障等各个方面都受到较大的 冲击。同时由于农村生产力的大量转移,使农村生产力日渐 匮乏,从而呈现出严重的空巢现象,很多农村老龄人口缺乏生 产能力和生产技能,经济收入极其微薄,加之老年人口基数的 不断增大,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的不到位,很难有效解决农村老 龄人口的赡养问题,从而导致社会贫富阶级矛盾的加剧,造成 社会公共安全和农村社会稳定潜在的威胁。
5、人口老龄化对文化的影响
我国文化自古推崇孝道,百善孝为先,孝在中国传统文化 中有着极其浓重的尊老思想。但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 加剧,老龄人口日渐增多,而青壮年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 大多为独生子女,在赡养、关怀老人方面普遍存在着力不从心 的情况;加之现代生活节奏加快、人们的生活压力逐渐增大形 成普遍的物质至上的价值观,导致养老从以往的“用心”逐渐 转变为“用钱”模式,传统家庭观念中赡养父母的思想逐渐转 变为用物质、金钱供养老人的思想。这种情况的普遍存在使我国传统文化中“孝”的精髓与经济资源挂钩,导致我国5000 年的“孝道”文化逐渐歪曲、遭受极大的挑战。
四、解决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对策
1、实行与人口协调发展的经济战略
要统筹处理好社会经济发展与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关系, 将人口老龄化问题作为重大的经济问题,实行与人口老龄化 问题相协调的经济发展战略。其一,实施科技创新驱动发展 战略,不断提升社会生产力,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作用,通过 提高生产力来对冲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其二, 拓展新的经济发展方式,通过调整经济结构、壮大实体经济、 促进居民消费等方式来不断适应人口老龄化问题对社会经济 的冲击。不断完善老龄社会条件下的消费需求机制,完善社 会保障的各项制度,最大限度发满足老龄人口的消费需求,提 升当前社会条件下的经济驱动力。
2、协调社会发展与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关系 要将建设理想老龄社会纳入我国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 中,高度重视人口老龄化与社会劳动力结构变化的问题,改革 劳动就业制度,统筹处理社会就业与养老之间的矛盾;不断完 善退休制度,加强老龄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结合年龄平等 原则,对收入分配制度加以改革,逐步提升老龄人口在社会财 富、机会及权利等方面的分配;建立科学的代际利益协调、权 益保障、矛盾处理机制,不断推动社会各个年龄群体平等分享 社会资源、共享社会利益、共担社会责任。不断完善社会养老 保障制度,建立与老龄社会发展需求相符的养老、医疗等保障 制度,不断推进社会公共服务结构优化,完善老龄人口生活料 理、精神慰藉、疾病护理等老龄服务体系。
3、完善核心价值体系,倡导年龄平等文化
在文化发展方面,应该将老龄社会建设纳入人文发展战 略中,构建老龄社会的新文化。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体系,大力倡导年龄平等文化,宣传新的价值观。通过现代各 种媒体、自媒体渠道,在全社会范围内大力宣传传统道德文 化,提升全社会敬老、爱老、助老的孝道文化。同时要提倡家 庭养老的重要方式,构建老龄社会的新型文化体系。
4、转变人口老龄化问题的观念,加强对老年人 的精神关怀
在对待人口老龄化这一问题上,我 们首先要转变观念,我们要辩证面对这一客观社会 现象而不是敬而畏之。社会在满足老年人物质生活 的同时,更应该关心关怀老年人的精神生活,注重 老年人身心健康。一是各地相关部门应加大资金 投入,为老年人提供较好的精神娱乐场所,丰富老 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让其在与不同人群的交流中 体会乐趣,从而排解空虚寂寞的情绪;二是建设老 年大学,为老年人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提供平台, 使老年人在活动和学习中认识同龄人体会其中的快 乐;三是定期组织老年群体开展形式多样的娱乐活 动,通过琴棋书画、戏剧、歌舞团等活动让老年人 修身养性,充实精神生活;四是医护人员为老年人提供情感支持,开展心理咨询,医护人员在服务老 年人群的过程中,对待老年人要更有耐心和爱心, 站在老人的角色为他们着想,理解他们的痛苦,主 动与他们沟通交流,倾听他们内心的真实想法,更 要在肢体和语言上表达出对他们的尊重与关怀。积 极开展老年群体活动,帮助老年人树立积极、乐观 的心态,解除他们精神和内心负担,通过这些方式 丰富了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好的增强了他们 的社会归属感。
5、建立健全医疗保障制度,加强对老年人医学 人文关怀
随着老年人年龄的增长,身体抵抗力下 降,多数老年人深受疾病的困扰,因此,医疗保障 对于老年人是一项重要的保障措施。一方面要完善 医疗福利保障,降低药品价格,让老年人看得起 病;另一方面,对老年患者要更有耐心。老年患者 的疾病主要是慢性病,不仅治愈率低,而且病程 长,经常会伴有功能性方面的问题,所以更需要医 护人员长期的医疗照护。同时对老年人的医疗保 障,不但要为其提供医疗技术的指导,更要为其提 供情感和心理上的支持与安慰,真正去关怀关爱老 年人,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医疗机构人员更需 要加强对老年群体健康知识的宣传,以老年群体常 见病为主要内容,更具针对性向老年群体普及老年 保健和卫生科学知识,加强对他们的健康指导。同 时积极向老年人讲解相关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和 治疗,对他们的生活行为也要进行适当的干预,从 而加强对老年人医学人文关怀。
6、多方面筹集养老保障资金,实行新型养老保 障制度
我国政府应充分发挥财政的再分配功能, 根据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增加养老补贴,加 大对老年福利的投入。鼓励地方政府对经济困难老 人和高龄老人,给予适当的家庭补助和高龄津贴。 同时,政府要支持社会力量成立养老服务机构,整 合地方资源,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向养老服务业的投 入。可以采取以国家、集体、社会、个人等多渠道 相结合的筹资模式,以各种方式加大养老服务机构 的兴办,为老年人群提供更加全面、便捷以及高水 准的养老福利机构。此外,要鼓励社会资本成立更 多公益慈善养老基金,充分发挥慈善组织作用,发 扬尊老、敬老、爱老、养老的传统美德,切实凝聚 社会的力量,提高老年群体的生命质量和生活品质。
7、开发老年人力资源,提倡老年人自养。
随着科学技 术的不断发展,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其精神面貌以及 身体素质得到了很大提升,同时由于现在老年人退休年龄较低, 所以许多已经退休的老年人仍具有劳动能力。老年人对待工作 认真坚韧,具有多年的工作经验,甚至有些老年人的工作能力 比大部分年轻人还要强,是社会不可缺少的资源。因此,应大 力发掘老年人力资源,鼓励老年人为社会发展继续作贡献。对 于身体素质较好并愿意从事新工作的老年人,应当为其提供机 会,在增加其经济来源的同时减轻社会压力。
8、完善老年福利的法律保障,真正保障老年人 各项权利。
老年群体本身就是社会的底层,他们是 弱势群体,老年人没有固定的经济收入来源,生活上的自理能力也较弱,他们有权利得到社会的关心 和照顾。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是我国目前保护老年人权利的根本大法,新 《老年 人权益保障法》 第三条规定:“国家保障老年人依 法享有权益。老年人享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 助的权利,有享受社会服务和社会优待的权利,有 参与社会发展和共享发展成果的权利;禁止歧视、 侮辱、虐待或者遗弃老年人。”新法的修订从一定 程度上保障了老年人的基本权利。而除 2015 年重 新修订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之 外,我国就没有另外关于保障老年人基本权利的法 律法规。因而,我国应加强对老年群体权益保障的 相关立法工作,健全一整套保障老年人基本权利的 长效法律机制,从而为我国巨大的老年人口保驾护 航,为社会对老年人的关怀确立法律基础。
关心关爱老年群体,需要政府和全社会的共同 努力,需要我们不断创新实践方法,开拓新途径。 不仅是从宏观的制度、政策模式和公共财政倾斜等 方面进行努力,更要在实施具体政策中不断完善社 保、医疗和娱乐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内容,是要在满 足老年人物质生活需求的同时,更加注重丰富老年 人的精神文化生活,让老年群体切实体会到社会的 关怀。这不仅有利于推动社会稳定,促进社会主义 和谐社会的构建,更有利于我们早日实现全面建成 小康社会的整体目标。
xxx人口老龄化现状及其对经济增长的相关影响分析
一、研究意义
在全国老龄化趋势日趋严重的背景之下,对于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xxxxxx而言,寻找合适的途径去解决这一现象所带来的一些问题无疑将是一项新的重大挑战。老年人的生活现状问题涉及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对与正处在社会主义x场经济建设阶段的xxxxxx而言,日益增加的老年人口数量、“未富先老”的基本国情以及敬老尊老的传统道德行为准则等因素都在不同程度放大了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发展、社会变革和文化发展的影响。因此,正确认识并及时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及其产生的社会经济影响变得尤为重要。
面对人口老龄化和“老有所养”等社会问题,xxxxxx养老事业发展应坚持怎样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并采取怎样的养老事业对策及产品设计服务,将是xxx人口老龄化问题要研究的中心课题,也是本文的主要研究范畴。在基于xxx人口老龄化的养老事业研究的背景和政策之下,xxx政府及各相关部门促进xxx老龄化的和谐社会建设,对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社会责任和挑战都具有重大意义。与此同时,该研究能从侧面反映出全省的老龄化和养老问题的现状。
二、研究现状
自第五次人口普查以来的十多年的时间内,xxx老年人口数量年均增加一万多,在城x人口老龄化急速加剧的大环境下,如何提高老年人群体的健康水平?如何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如何向老年人提供更好的环境设施及产品设计服务?这些都是建设幸福xx必须面对的问题。
(一)xxx老年人健康状况分析
根据xxx统计局第六次人口普查的10%抽样数据显示,2010年,全x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中,健康的占43.9%,基本健康的占42.6%(见图1),不健康,但生活能自理的占11.7%,生活不能自理的占1.8%。在全xxx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中,可以生活自理的高达98.2%,身体健康和基本健康的共占86.5%,这两个指标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总体而言,xxx老年人口健康状况好于全省平均水平。
(二)老年人口年龄段划分及相对应的健康状况
在xxx统计局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分析中,可以发现xxx60-64岁的老年人口中,健康和基本健康的占95.1%;65-69岁老年人口中,健康和基本健康的占91.0%;70-74岁老年人口中,健康和基本健康的占84.2%;75-79岁老年人口中,健康和基本健康的占78.3%; 10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中,健康和基本健康的几乎为零(见图2)。
(三)影响老年人健康状况的有利因素
1.养老和医疗保障制度和卫生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可以有效提高老年人群的健康水平。
2.老年人群的收入水平可以反映出消费水平、住房条件、营养状况和医疗保健状况,收入水平高的老年人能够在更好的生活环境中,得到更好的医疗卫生和护理服务。
3.有适宜的活动设施与环境,进行丰富的健身娱乐活动,有与社会接触的机会,充分调动老年人的生活积极性,丰富多彩的老年生活有利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4.文化程度高的老年人活得更健康。通常老年人的文化程度越高,经济收入、家庭地位和社会地位就越高,与社会的接触面会更广并且参加社会活动的能力就越强,更了解健康生活方式的好处,当身体健康出现问题时,能够更好地获得疾病防控知识和医疗服务,所以文化程度高的老年人群的健康状况也就越好。
5.家庭是人生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家是充满温馨的港湾,对老年人群体来说,子女的孝顺、家庭气氛的和睦、婚姻的完整有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
三、老年人的产品设计研究
(一)老年人产品设计研究方法及意义
由于我国老龄化趋势逐步加剧,各省x的相关部门也在面临着这一重大难题,因此在社会的各个领域都需要设计师门根据当前的严峻形势,专门针对老年人群体去做出一些解决老年人常见问题的产品来解决这种社会的老龄化所带来的问题。
老年人产品的设计是在安全性、易用性、人性化、功能和价格之间寻求平衡与和谐。设计师如果想要设计出以用户为中心、方便适用的产品,那么从设计的开始阶段就要把各种因素进行充分地考虑,将与设计相关的学科知识进行平衡的处理。笔者认为老年人产品设计需要从人机工学,产品语义学和人机交互的设计角度, 来探索便于老年人使用的生活性产品。老年人作为信息时代的弱势群体,应当在生理及心理方面受到更多的关注, 设计师应从其特殊的需求出发设计出真正适合老年人的产品。设计师不仅需要在老年人产品设计中强调产品的功能实现,也应当逐渐重视老年用户的使用体验、思维逻辑、和行为习惯。尤其在人机交互方面,用户反馈是连接用户和产品之间关系的桥梁,理应为设计师们所重视。在以往的工业产品x场,产品设计往往只专注于产品造型与形式,对用户和产品之间的深层次关系的研究还比较薄弱,而满足用户需求的优良产品,不是单靠造型和形式就能解决的,设计师应该学会理解老年用户的使用需求。优秀的产品设计可以使得用户与产品之间的交互关系变得更加自然和谐,这是笔者提出本研究课题的原因。
老年人产品设计的目的是为了能够让老年人群所适用,因此,设计师从设计的开始直至结束都需要始终关注老年人的需求。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就在于如何设计出简洁易懂、方便适用的老年人手指康复产品。
(二)老年人产品的设计原则及特点分析
老年人的行为特点在一定程度上有着与其他年龄群体不同的特点。由于生理机能的逐步退化,老年消费人群更多地将注意力集中在简洁易懂,方便适用的设计,以便减少体力和脑力的负担, 同时有利于身体健康。例如现有的许多工业设计产品对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和需求关注不够, 功能设计繁杂难懂, 界面操作不够简易。老年人群对产品易操作性的追求同时也体现在产品质量和服务方面, 老年人群对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的要求高于一般人群,这是老年人群对日常生活产品的需求特征。老年人在购买产品时追求实用,他们的消费相对于一般人群要更为谨慎。老年人群有着不同于一般人群的消费观, 他们把产品的实用性作为产品的第一要素并强调质量可靠、舒适安全、经济适用。
老年人生活产品应该是一种让产品易用,让人舒适的设计。老年人产品设计致力于了解目标用户的使用需求,分析用户在使用产品时的心理、生理特点及行为习惯,并且包含了各种有效的人机交互体验,并对它们进行增强和扩充。
四、结语
老年人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必须得到社会的关心以及政府部门重视。随着社会医疗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老年人产品设计设计应该是基于以用户为中心的人性化设计,设计师需要充分考虑老年人的心理、生理特征和行为习惯使得产品简洁易懂并增强产品的人机交互体验,满足老年人的情感需求并使其获得舒适的使用感。
xxx人口老龄化现状及其对经济增长的相关影响分析
一、引言
2005年xxx人口年龄结构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高达7.3%。按照国际上划分人口类型的标准: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人口达到或超过总人口数的10%,或者65岁以上人口达到或超过总人口数的7%时,其人口即称为“老年型”人口,这样的社会即称之为“老龄社会”。因此,江西从2005年开始就步入了人口老龄化社会。
二、xxx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及特点
据xxx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00年全省总人口中,0—14岁人口为1076.00万人,占25.99%;15—64岁的人口为2810.92万人,占67.90%;65岁及以上人口为252.87万人,占总人口的6.11%。2005年xxx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316.9万人,比重增加7.3%,标志着全省步入了人口老龄化阶段。而在第六次人口普查中,我们发现2010年全省常住人口中,0—14岁的人口为975万人,占总人口的21.88%;15—64岁的人口为3143.1万人,占总人口的70.52%;65岁及以上人口为338.6万人,占总人口的7.60%。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了4.11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了2.62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了1.49个百分点。从表1可知:2010年江西老龄化比例在全国各省x自治区排在24位,比第一位的重庆低了3.96个百分点,与最后一名的西藏相差2.51个百分点,相较全国老龄化水平低了1.3个百分点。虽然全省老龄化比例较全国水平低,但是经济发展也是相对落后,而老龄化的加快是不争的事实,老龄化带来的对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等方面的影响日益趋现。下面来了解现阶段xxx人口老龄化的特点。
第一,老年人口规模大、增长速度快。在第五次到第六次江西人口普查的十年里,xxx总人口数由2000年的4139.8万人增加到2010年的4456.7万人,年平均增长率为0.74%。65岁及以上人口数由252.87万人增加到338.62万人。由图1可以知道:老龄人口年均增长速度高于总人口年均增长速度,这突出地表明了全省的老龄化正逐渐加快。
第二,人口老龄化超前于经济现代化。按照发达国家的标准:在实现现代化的条件下进入老龄社会的,属于先富后老或富老同步,发达国家进入老龄社会时,人均生产总值一般都在5000—10000美元以上。而江西的人均生产总值从2000年的4851元增长到2010年的21253元人民币,折合成相应的美元是从586增加到3140美元。虽然全省的生产总值一直在增加,但还是明显地落后于发达国家进入老龄社会的相应人均GDP水平。在全省“未富先老”的情形下,由于生产力不发达,社会财富不充足,经济实力和物质基础都比较薄弱,无疑会加重家庭赡养和社会经济的负担。
第三,老龄人口中男性逐渐增多、性别比有所提高,老龄人口中高龄人口数比重呈增长的趋势。2000年人口普查时,江西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性别比为88.78,而2009年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性别比增加到98.32,其中65—69岁的男女性别比高达108.76,70—74岁的为104.42,其余阶段的都小于90。反映出虽然江西男性老年人口比重不断增加,但老年人口性别比仍然偏低、女性老年人口明显多于男性的特征。高龄人口的标准是80岁及以上人口。2000年江西高龄人口数为33.36万人,而2010年的高龄人口数增长到58.46万人,十年增长了75.24%,比总体老年人口增长率33.91%高了41.33个百分点,说明高龄老年人口增长速度大大高于总体老年人口增长速度,人口高龄化趋势越来越明显。
第四,“空巢化”加重。2000年人口普查时,江西有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家庭户中,独居老人或老年夫妇单独生活的“空巢”家庭户分别占7.8%和9.1%,其中65岁及以上单身老人户占8.50%。2010年全省单身老人和独居老年夫妇共有54.86万户,随着第一代独生子女父母进入老年和越来越严重的劳动力向城x转移,空巢老年人口数量将进一步增多。这势必而且已经对依靠儿女共同生活养老的传统家庭养老模式造成了冲击。
第五,老龄化水平城乡、地区之间呈现差异化。发达国家城x人口老龄化水平一般高于农村,中国的情况则不同,目前农村的老龄化水平高于城镇。江西由于农村大量青壮年劳务外出导致人口老龄化水平城乡倒置更为严重。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时,江西农村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为6.50%,比城镇高0.83个百分点,到了2010年江西农村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较城镇比重增加。根据表2,我们可以了解到:2010年全省各x的人口老龄化差异非常大,65岁及以上人口数最多的为上饶x的48.49万,与人数最少的xxx的8.32万相差40.17万人,地区老年人口差异非常之大,全省各x的老龄化比重平均为7.59%,其中虽然新余的老年人口只有9.25万人,但是它所占的比重却在所有x中高居第二,萍乡也是以少数老年人口而比重却占据第一。这说明新余和萍乡的老龄化较其他各x严重。
此外,江西老龄人口还有着:较多的老年人口身体状况良好,但高龄老人健康状况较差;受教育程度总体水平很低;经济活动参与率低,生活来源主要依靠家庭供养等特点。
三、xxx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的相关影响及实证分析
江西是一个农业大省,经济较其他省落后,在GDP水平较低的情况下就步入了老龄化社会。人口老龄化是一个社会非常关注的问题,不仅关系到老年人自身的经济、生活、健康,更对全省的经济、政治、文化产生深远而重大的影响。具体表现在对劳动力供给、养老保险、医疗保障、储蓄等的影响。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