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学范文!

当前位置:爱学范文网>>实用资料>>论《论语》中孔子的中庸思维方式最新

论《论语》中孔子的中庸思维方式最新

标签:时间: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集,成书于战国前期。下面是本站为大家带来的论《论语》中孔子的中庸思维方式,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论《论语》中孔子的中庸思维方式

  摘 要 “中庸”是儒家最具代表性的重要思想之一,同时也是孔子独特的思维方式。孔子坚持“过犹不及”,提倡“时中”,希望以一种中庸的态度去思考问题和指导行动。本文旨在从《论语》原文入手,对孔子的中庸思维方式进行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 中庸 过犹不及 和 时中

  “中庸”一直以来都是儒家的重要思想之一,《中庸》一书对这一思想进行过深入的阐述,极大的发挥了其形而上的意义。然而,“中庸”一开始在孔子那里,并不具备太多的形而上意义。《论语·雍也》中记载孔子之语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中庸”在孔子那里,并不是一种高深的哲理,而更像是一种普通百姓都应有的德性。同时,中庸作为一种人生智慧,也是孔子习惯性思维的重要方式。在本文中,笔者就以《论语》为依据,对孔子的中庸思维方式进行分析和研究。

1 “过犹不及”的中庸之道

  “中庸”一词,何晏《论语集解》中解释为“庸,常也”,“中和可常行之德也”。而沿用得更广的是朱熹的解释。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解释中庸:“中者,无过不及之名也;庸,平常也。”无过不及,即达到中道。中庸之道从作为一种思维方式的角度来看,形容的就是一种适中、合宜、无过和不及的思考方式以及处理问题的态度。而在《论语》之中,孔子正是把中庸当做了一种行为处事的思维和态度,并没有像后世的思想家那样对中庸做了深奥的学理发挥,把中庸融入生活,是孔子思想的一大特点。

  孔子中庸思维方式最具代表性的体现,是《论语·先进》篇中的一段对话: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子贡让孔子评价子张(师)和子夏(商)谁更贤能。子张这个人才高意广,性格偏激,孔子曾评价他“师也辟”(《论语·先进》),所以在这里孔子认为子张“所失常在于过之”;①而“子夏笃信谨守,所失常在于不及”。②子贡听了这个评价,进一步发问,子张的“过”是否比子夏的“不及”要好些?孔子则认为“过犹不及”,“过”和“不及”都是“失中”的表现,都是不合适宜的,只有无过无不及的适中才是好的。而适中,即是孔子所谓的中庸之道。

  本着“过犹不及”的中道思维方式,孔子在评价人、事、物,在处理问题的时候,不喜欢持极端的态度,而是“无可无不可的”,喜欢保留一定的余地,不做绝对的判断,以适中为度。例如,诗歌创作要讲究情感的中正,不要过度的宣泄,因此他对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八佾》)的《关雎》很是欣赏,认为这才是诗歌创作的中庸境界。又如,在评价人物的时候,孔子并不以偏盖全,抓住某人的某一优点或缺点进行专断,而是全面考虑,综合评价,他对于管仲的评价就突出了这一点。一方面,管仲是存在道德缺陷的,孔子曾评价管仲“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论语·八佾》)。但孔子并不因此就对管仲进行了全面否定,从另一方面来看,孔子还是肯定管仲具有仁德的。在《论语·宪问》篇中,孔子就曾与子路、子贡两名弟子对“管仲是否具有仁德”这一问题进行了激烈的辩论。子路和子贡都认为,管仲辅佐的公子纠被齐桓公杀死后,管仲不仅不以身殉难,反而去辅佐仇人齐桓公,这样的行为怎么能称得上仁呢?而孔子却告诉弟子,管仲如果为公子纠以身殉难,这只是“匹夫匹妇之为谅”,小节小义不能称之为仁;正因为他没有以身殉难,反而去辅佐齐桓公,“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论语·宪问》),这样的大功绩比起以身殉难的小节小义,才更能称得上仁。孔子甚至说,“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再如,在谏诤问题上,孔子也讲究其中的一个“度”,“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论语·里仁》),“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论语·颜渊》)。对于君主和朋友,谏诤是应有度的,如果过了度,不仅达不到效果,反而会适得其反。从这些例子中可以看出,“适中”是孔子非常提倡的一种态度,因为过和不及都存在缺陷,所以“攻乎异端”(《论语·为政》)的行为并不可取,只有合于度的“中庸”才是合宜的。

  既然思维方式是中庸的,那么对于孔子而言,并没有什么绝对的可以,也没有什么绝对的不可以,可这是否就意味着孔子的行为是无所可守、毫无原则的呢?什么是孔子所说的“度”呢?简单而言,就是“义”和“礼”。以中庸的方式行事,其必须坚持的标准是符合义与礼的要求。《论语·里仁》篇中孔子有言,“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这就是说,君子行为的是非取舍不应当固化,而应以“义”为准则,在各种情况下行动都能够依义而行,做到合宜合理就是符合中道了。此外,“礼”也是制中的条件之一,合于礼,才是合于“中”的行为。《礼记·仲尼燕居》载:“子曰:‘师,尔过,而商也不及。子产犹众人之母也,能食之,不能教也。’子贡越席而对曰:‘敢问将何以为此中者也?’子曰:‘礼乎礼!夫礼所以制中也。’”以礼、义为规范,运用智慧去寻求适中的行为和态度,这样才能达到合适的“度”。所以,孔子的中庸看似无可无不可,但实际上是有原则于其中,与那种无所执守、一味媚人的“乡原”有着根本的区别。孔子运用中庸的思维方式看待问题,思考人生,真正的做到了随遇而安、“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

2 “和”的境界

  孔子运用“中庸”的方式思考和处理问题,所希望达到的,是一种适度、适中的状态,这实际上就是一种“和”的效果。孔子在说到如何使用礼时,也强调过“和”的重要——“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而既然礼是中庸依循的标准之一,那么运用礼来“制中”,也应讲求“和”。“中庸”所说的那种适度的状态,就是需要让某一事件或某一行为中的各种矛盾、各个方面达到和谐的状态。这一思维方式,极大的体现在了孔子的学术创造之中。孔子讨论问题,总是会顾及各个方面所应占有的限度,希望能彼此协调以获得最适宜的结果。比如,在学与思的问题上,他要求学思结合,反对只学不思或只思不学,认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论语·为政》)。又比如,在一个人所具有的“文”与“质”两种特性上,孔子要求“文”与“质”所占的比例要适当,也就是要做到“文质彬彬”,否则就会造成或“野”(质胜文)或“史”(文胜质)(《论语·雍也》)的结果。此外,在与人相处的时后,孔子更是要求要互相谦让、无争,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不过在此要强调的是,孔子虽然强调“和”、强调协调,但并不代表其赞成要同化各种不同的矛盾和方面,他要的是“和而不同”,而不是完全的相同。“和”是君子的特质,而“同”则是小人的特质,所以孔子才会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何晏《论语集解》对此解释得极好,所谓和,是指“心和”,但是“所见各异”,故曰“不同”;而小人的嗜好是相同的,只是因为“各争利,故曰不和”。在“和”之中,差异是被认可的,但应该追求和谐的效果。   3 “时中”的出处之道

  孔子的中庸思维,不仅仅体现在他对于人、事、物的评价上,更体现在他的仕隐出处之道上。中庸的思维方式,让他在为人处事、居于乱世时,也可以处于“时中”的状态。所谓“时中”,简单地说就是行动时时能合于中道。“时中”的“中”,并非固定不变的,而是与日偕行、与时俱化的,根据不同的时间、地点和环境采取合宜的行为,才能够达到。后世的孟子在列举圣人时,最为推崇的就是被他称为“圣之时者”的孔子,他赞扬孔子“可以速而速,可以久而久,可以处而处,可以仕而仕”(《孟子·万章章句下》),这其实就是对于孔子“时中”境界的最好注解。而孔子本人的确也是这样,在《论语》中记载过这样两个故事:据费邑而畔的公山弗扰要召孔子为其效力,孔子想去,希望能于那里大行其道,但子路却因为弗扰有反叛行为而心中不悦;名声不好的佛肸也要召孔子,孔子仍然愿往,子路还是不高兴。在这两则故事中,都是德行有亏的人要召孔子去当官,虽然孔子后来并未应召,但相比起子路的固执成见,他就通达得多。孔子之所以想去应召,就是想抓住这样的机会去实践其政治理想,而不是固守成见,孤芳自赏。当然,真正应该离去的时候,孔子也是当机立断的,例如,“齐人归女乐,季桓子受之,三日不朝,孔子行”(《论语·微子》)。一旦发现君主真的不能让其实践政治理想,孔子也不再汲汲于仕途之上。并且,孔子对于自己能够处于“时中”还是颇有信心的,他明确表示过:“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论语·述而》),能够自由而正确的决定自己的行为,在孔子看来,只有他自己和他最为赞赏的弟子颜回能够做到。孔子的“时中”正是对待入世或出世的一种态度,能够清醒而智慧的决定自己何时该入世济民、何时又该明哲保身,就是合于中道的行为。

  “时中”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与通权达变的思想是相贯通的。孔子很强调权变,他曾经说过,“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论语·子罕》),把是否懂得权、能够权变放到了最高的层次。后世的孟子也受到了这种思想的影响,十分强调权变的重要。

  作为中国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孔子中庸的思维方式,无疑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并成为体现中国传统思维方式之基本特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在当代,孔子那种“时中”的境界看起来比较高远难求,但其讲求“和谐”、不偏激的精神却是我们应该学习的关键。也许我们不一定总能找到“中”之所在,但尽可能的向其靠拢却可以成为一个努力的方向。

推荐阅读:

    想了解更多实用资料的资讯,请访问:实用资料
    下载文档

    看过《论《论语》中孔子的中庸思维方式最新》的人还看了以下文章

    延伸阅读

    一、引言 21世纪是一个充满着竞争的时代,作为数据处理和分析技术的统计方法也对统计学教学提出更高要求。如何对统计学传统模式进行改革成为关注焦点。结合笔者多年教学实践经验,对统计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革

    建立健全食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加大检测力度,对集贸市场.超市.学校.餐厅等进行监测,确保食品质量安全。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街道年度工作计划 街道办事处工作计划,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如何起草事务所催款函?那么,下面请参考公文站小编给大家整理收集的事务所催款函范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事务所催款函范文1致:北京【】管理有限公司北京【】律师事务所(以下简称本所)依法接受北京【】的委托

    前台年终工作总结篇1  即将过去的20xx年是充实忙碌而又快乐的一年。在这岁末年初之际,回首过去,展望未来!过去的10月份开始,在公司的指引下,在部门领导的关心帮助及同事之间的友好合作下,我们的工作学

    好听的歌单名称大全_这些歌适合循环播放时间:2017-05-31 15:27:16本文内容及图片来源于读者投稿,如有侵权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方婷 我要投稿相信在大家的电脑上都

    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要牢记党的宗旨、履行党员义务、正确行使党员权利,增强党的观念,发扬优良传统,保持坚定的理想信念。下面是本站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党员理论学习笔记1、遵守各项法律法规,社会公德

    动员是汉语词汇,拼音d&ogravengyu&aacuten、它意味着动员人们参与一项活动。一般指发射应用动员是汉语词汇,拼音d&ogravengyu&aacuten、它意味着动员人们参与一项活动。一

    范文一:人生在世不如意人生在世不如意,东寻西觅求出世;闻说和尚三昧好,入庙急忙烧疤记。念念有词声声响,拜师焚香说入世。大人小人分别心,何日方能真出世?人生在世不如意,礼义廉耻忆叠忆。练达世情仁孝理,空

    关于会计操作报告实习报告一、实训目的二、实训内容(一):期初建账及余额的录入会计是对一个会计主体在一段会计期间的经济业务的反应,监督、预策、决策等。首先我们得从建账开始,建账就是要根据公司有可能发生的

    “读后感”的“感”是因“读”而引起的。“读”是“感”的基础。走马观花地读,可能连原作讲的什么都没有掌握,哪能有“感”?读得肤浅,当然也感得不深。只有读得认真,才能有所感,并感得深刻。这时候最关键的观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