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有序的政治参与就是合法的政治参与, 一方面,公民参与国家的政治生活必须在宪法和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 另一方面,公民政治诉求的表达,应当通过正常的渠道和途径进行。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初中政治知识点精选四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第一篇: 初中政治知识点
自我新期待
★1、人是不断变化发展的。
正确认识自己,就要做到用全面的、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
★2、怎样正确认识自己?
①全面认识自己,既要认识自己的外在形象,又要认识自己的内在素质;
②全面认识自己,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也要看到自己的缺点。
③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通过不断改正缺点来完善自己。
★3、外在形象(也叫外在美)包括哪些内容?包括外貌、衣着、举止、风度、谈吐等。
★4、内在素质(也叫内在美)包括哪些内容?包括学识、心理、道德、能力等。
★5、内在美与外在美的关系是什么?
一个人的美应该是内在美与外在美的和谐统一,内在美对外在美起促进作用。
★6、认识自我的途径有哪些?
①通过自我观察认识自己。②通过他人了解自己。③通过集体了解自己。
★7、如何正确理解“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但丁这句话这句名言是鼓舞我们坚持自已的原则,而不是教我们不重视他人意见;我们要重视周围人对自已的态度与评价,冷静地分析,既不能盲从,也不能忽视;正确认识自己,要用全面的、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
★8、如何正确对待他人的态度与评价?周围人对自己的态度与评价,能帮助我们认识、了解自己。要重视他人的态度与评价,冷静地分析。既不能盲从,也不能忽视。
★9、发现自己的潜能是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
★10、发掘自己潜能的方法有哪些?(或如何发掘自己的潜能?)
①经常给予自己积极的暗示,有利于提高自己的信心和勇气,能帮助我们发掘潜能。
②在心中想像一个更好的“自我”形象,来激励自己的斗志,有利于释放自己的潜能。
③从小事做起,在实践中培养有利于激发潜能的习惯。
第二篇: 初中政治知识点
1.为什么说个人离不开社会?
每个人都是社会的成员之一,都离不开社会这个大环境。个人的命运与社会的命运息息相关,现实中的人无法摆脱社会而生存。
(1)个人总是生活在集体中,个人只是集体、社会的一员。在日常生活、学习中,我们总是在与不同的人打交道。
(2)个人只有融入社会才能获得生命的持久活力。
(3)个人离不开社会。社会为个人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生活条件和精神生活条件,使得我们得以生存和发展,我们的生活也因此
而更加丰富多彩。
2.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是怎样的?
(1)个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集体,集体为个人的生存和发展提供各种条件。
(2)没有个人的努力,就没有集体的发展。爪,人的努力会促进集体的发展。
(3)人的一生始终在集体中生活、学习和工作。个人的许多基本需要,必须通过集体才能得到满足,集体的发展壮大也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个人和集体互相促进,才能和谐发展。
3.结合实际,说说我们怎样做才能更好地关爱班集体。
(1)自觉遵守学校、班级的规章制度。
(2)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
(3)服从集体的安排,自觉为班集体服务。
(4)积极主动地为集体建设贡献才智。
(5)发扬集体的好作风,与同学共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6)在集体中能求大同存小异,善于团结他人。
(7)勇于同损害集体利益、破坏集体团结的行为作斗争。
4.如何理解“团结就是力量”?(为什么说“团结就是力量”?)
(1)个人的力量虽小,但如果大家能够团结起来,就能产生比个人大得多的力量,就能够克服前进中的各种困难,创造个人无法创造的奇迹。
(2)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而集体的力量、团结的力量是巨大的。
(3)面对艰难险阻,只要不屈不挠,依靠每个成员的共同努力,就一定能战胜困难,取得最后的胜利。
5.怎样维护集体的利益和荣誉?(如何创建良好的班级体?)
(可参照课辅资料6页)
(1)我们要自觉维护集体的利益和荣誉,积极参加各项集体活动,主动为集体争光,不做有损集体利益和荣誉的事。
(2)我们要积极与损害集体利益和荣誉的行为作斗争。
第三篇: 初中政治知识点
1、公民的基本权利:
(1)人身权利:人格权和身份权。
人格权分为:
①生命健康权;
②人身自由权;
③人格尊严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姓名权、隐私权
(2)政治权利:选举权与被选举权,监督权,宗教信仰自由,言论自由。
(3)经济权利:财产所有权,继承权,智力成果权,消费者合法权益。
(4)文化权利:受教育权。
2、公民的基本义务:
(1)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
(2)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
(3)爱护公共财物,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的义务。
(4)保守国家秘密的义务。
(5)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的义务。
(6)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
(7)依法纳税的义务;
3、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1)权利与义务具有一致性。权利和义务是相对的,每个人在享有权利的同时,必须承担相应的义务。"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
(2)公民享有权利必须以履行义务为条件,受义务制约;履行了义务,就享有相应的权利。
(3)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具体表现在:
①合一性:权利就是义务,义务就是权利。如:受教育。
②对等性:公民所享有的权利,是通过所尽的义务来决定的。
③制约性:公民所享的的权利,要以义务的履行为条件,受义务的制约。
4、权利与义务的一致性对公民的要求:
(1)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要求公民增强权利和义务观念,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
(2)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是公民法律意识的集中体现,每个人都要学法、知法、守法、用法、护法。
(3)那种只享受权利,不履行义务或少履行义务的观点和行为是错误的;
5、如何依法行使权利和享有权利:
(1)公民在行使权利的时候不得超越法律许可的范围,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和集体的利益,不能损害其他公民的合法的权益,不能在合法的权益之外谋求非法利益。
(2)公民应当利用法律保护自己所拥有的权利,对于各种侵权行为依法打击,使自己的权利不受侵害,而绝不能逆来顺受、忍气吞声。
6、履行义务必须做到:
①法律所鼓励的积极去做。
②法律所要求的必须去做。
③法律所禁止的坚决不做。
第四篇: 初中政治知识点
1.我国保护未成年人的专门法律。
《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2.为什么要对未成年人进行特殊保护?(可参照课辅资料33页)
未成年人代表着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未成年人的心理、生理都不成熟,没有经济实力,缺乏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所以
我们要对未成年人进行特殊保护。
3.在日常生活中存在哪些违反《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事实?
在学校:学校教学设施老化、校园暴力、学生意外伤害、食品安全问题、大型集会出现楼梯拥挤和踩踏现象、学生自我保护意识淡薄等。
在家庭:虐待孩子;对孩子的生活、学习不闻不问;让接受教育的未成年人辍学等。
在社会上:使用童工;营业性舞厅、网吧引诱未成年人进入;向未成年人出售香烟等。
4.中学生怎样维护校园安全(创建安全校园,中学生应该怎么办)?
(1)自觉接受学校的安全教育,掌握自我保护技能。
(2)认真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不在楼梯口、楼道拥挤打闹。
(3)发现危害校园安全的因素,要及时向学校领导或老师反映。
(4)掌握必备的救生常识,树立自我保护意识。
5.为了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请你给社会、学校、家庭、青少年分别提出合理化建议。
(1)给社会或国家有关部门提建议:认真贯彻实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优化未成年人的成长环境等。;有关执法部门应加强对营业性场所的管理,严格执法,坚决取缔、制裁非法性、营业性场所;有关部门加强对博物馆、纪念馆、科技馆、文化馆、公园等场所的建设和管理,对中小学生优惠开放,使中小学生能够在良好的社会环境中健康成长。
(2)给学校的建议:依法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及时教育、矫正学生的不良行为。加强对学生的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和有关部门的联系与合作,共同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引导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和学习方式。
(3)给家长的建议:依法履行对子女的监护和教育义务,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以健康的思想、品行和适当的方式教育未成年人,引导未成年人进行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动,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
(4)给青少年的建议:(如何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未成年人要加强自我保护意识,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要依法自律,自觉守法,做法律提倡做的事情,绝不做法律禁止做的事情;正确看待父母和老师的教育;要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6、未成年人自我保护的具体方法和技能。
面对违法犯罪行为,特别是歹徒行凶时,我们要依靠自己的智慧迅速而准确地做出判断,采取机智灵活的方法与其斗争。保持清醒的头脑,学会运用最有效的救助力方法。有能力将其制服时,要勇敢地与其搏斗;没有能力制服时,可以采取“呼救法”,求得他人帮助,或是“周旋法”稳住歹徒寻找机会脱身,寻求警方救助;万不得已时,争取把损失降到最低。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