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利用各项生活环节,融入教育策略,可以有效培养幼儿的自主学习品质。从自主来园,激发幼儿主动学习的兴趣;自主盥洗,形成幼儿自主学习的意识;自主进餐,培养幼儿自主学习的能力;自主午睡,发展幼儿自主学习的能力;自主离园,养成幼儿自主学习的品质等方面,研究在生活环节中培养幼儿的自主学习品质。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说明”部分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要珍视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幼儿的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让幼儿在生活中学习,在生活中发展。所谓“自主学习”,就是要求教师把学习的权利、学习的方法交给孩子,使孩子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主动地获取知识,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孩子能主动探究和发现,获得有关周围物质世界及其关系经验,获得有利于终身发展的乐学、会学的能力。可以说,在幼儿时期,生活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
因此,要合理安排好幼儿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如:来园活动、游戏活动、进餐、盥洗、午睡、户外活动、离园活动等等。在保证幼儿快乐生活的同时,要进行积极而适宜的教育引导,让幼儿主动参与到真实的生活体验中,并在生活中积极进行学习。在生活各环节中,不断发展幼儿的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幼儿自主学习品质的养成,从而提高幼儿的综合素质。
一、自主来园,激发幼儿主动学习的兴趣
来园活动是幼儿每天入园的第一个生活环节,所谓“一年之际在于春,一日之际在于晨”。 这个“晨”是每个人一天生活的开始,因此,合理安排好幼儿的来园晨间活动,尤为重要。我园的来园活动通常包括:晨检、谈话、自主选择区域游戏等活动内容。我们改变了以往教师整齐划一地组织来园活动的状态,在每个班级设置了“我的生活我做主”的专门区域,为每个幼儿准备了一个抽屉或盒子当作储物袋。
幼儿走入班级与老师主动问好后,他们可以将自己今天带来的衣物或小玩具等放入自己的储物袋中,以便在合适的时间自主使用。此外,还在班级设置了一个专栏“特别关注”,如果幼儿有生病需要喂药的或有需要特别记住的事情,家长送幼儿进入班级与老师交流后,可将药品或备忘纸条等放置到“特别关注”专栏,让幼儿自主关注自己今天所要做的事情,并提醒教师帮助他一起完成。这样,既满足了幼儿自我服务的愿望,也锻炼了幼儿有计划地安排自己事情的能力。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园应多为幼儿提供自由交往和游戏的机会,鼓励他们自主选择、自由结伴开展游戏。”来园活动环节中除了晨检、谈话,幼儿们最主要的活动就是自主参与活动区的游戏。幼儿园为幼儿创设了宽松自由、温馨舒适的活动区,区域里有着丰富多样的游戏材料,并给予幼儿充裕的游戏时间,让幼儿自主选择区域、自主开展游戏。孩子们玩得兴高采烈。你瞧!博涵放下他的来园物品,就拉着轩宇躲进了活动区——“中六班的故事”中眉飞色舞地说着他昨晚经历的事情;杨多铭今天来得早,终于如愿以偿地当上了“小鬼当家”的厨师;熠妍又走进了种植角继续观察“豆子发芽”。盛竞航与王信轩在益智区互相合作用小木块搭建属于他们自己的迷宫。在鼓励幼儿主动参与、自主开展游戏之外,还要不断激发幼儿自主探索、自主学习的兴趣,为一天活动的良好开始打下夯实的基础。
二、自主盥洗,形成幼儿自主学习的意识
盥洗环节通常主要包括:入厕、洗手、喝开水等生活细节。为了让幼儿自主习得入厕、洗手的正确方法,教师智慧地创设了有关盥洗的生活环境,以富有童趣的动物形象或画面为主,在洗手池的边上贴有提示图片:一湿、二摸、三搓、四冲、五擦。还可以配上儿歌,帮助幼儿掌握洗手的正确方法,如:“袖口挽高,手心搓搓,手背搓搓,搓出泡泡,用水冲冲,小手甩甩,毛巾擦干。”这样,既能激发幼儿对盥洗行为产生兴趣,又能使幼儿对盥洗方法产生形象的认识,还能帮助他们掌握盥洗的顺序及正确的方法。针对男孩入厕容易将尿溅到其他小朋友身上的现象,在小便池里相应的位置贴上一朵花或一棵小树,引导幼儿解小便给“花儿、小树”浇水,巧妙地培养了幼儿的入厕习惯。为提醒幼儿多喝开水、取开水要排队,设置了“金鱼吐泡泡”“你今天喝开水了吗”“请排队取水”“你今天喝了几杯开水”互动墙,便于幼儿及时记录自己喝开水的情况并养成多喝开水的好习惯。同时在喝水的过程中,幼儿一边观察着水量的多与少、感知着水的温度、体验着水的流动,一边又养成了饮水的好习惯。针对幼儿浪费水的现象,在墙面上贴上水龙头哭泣的图片,以提醒幼儿要及时关闭水龙头,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教师通过创设这些形象的生活教育环境,潜移默化地让幼儿自主学习,掌握正确的行为准则,使幼儿形成自主学习的意识。
三、自主进餐,培养幼儿自主学习的能力
幼儿园的进餐环节主要包括:午餐分食、就餐、餐后整理、漱口、擦嘴等细节。可充分利用进餐各环节,培养幼儿自主学习的能力。针对小班幼儿控制力差现状,在漱口、洗手、喝水、吃饭、散步时,可让幼儿一起唱“洗手歌”“三轻歌”等,这些朗朗上口、节奏欢快的儿歌童谣是小班幼儿最容易接受的一种学习形式,它能快速刺激幼儿采取相应的、正确的措施,能促使幼儿更加乐意听、乐意做,使生活活动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从而提高了幼儿的主动性。例如,餐前分食,教师可以请幼儿轮流当值日生协助老师给大家分发碗勺,让他们在分发碗勺的过程中自然获得点数、一一对应、按数(幼儿人数)取物(碗勺)等数学逻辑关系。
用餐前,给幼儿几分钟时间开展“说说我的美食”活动,让幼儿们充分了解各种食物的制作过程及营养价值,帮助幼儿养成不挑食、不偏食的好习惯。此外,还可以尝试给幼儿一周提供一次自助餐,让幼儿自主配餐,自主选择食物。幼儿在按自己的喜好选择食物到合理配餐这一过程中,可以不断积累经验、自主探索,可以帮助幼儿将正确的健康理念转化为良好的健康行为习惯,同时还能培养幼儿自主学习的能力。四、自主午睡,发展幼儿自主学习的能力
午睡环节通常包括穿脱衣裤、入睡、起床。幼儿的年龄小、动手能力较弱,他们的生活护理多是在教师主动关注和协助下逐渐学习并完成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的身心发育尚未成熟,需要成人的精心呵护和照顾,但不宜过度地保护和包办代替,以免剥夺幼儿自主学习的机会,养成过于依赖的不良习惯,影响其主动性、独立性的发展。”
因此,从小班开始,教师就应鼓励幼儿自己动手尝试穿、脱衣服,在睡觉前,让幼儿说一说自己的衣裤鞋帽的结构特点,使幼儿在认识衣裤结构的基础上早日学会穿、脱衣服。对中班幼儿,则应给予幼儿充分自理的机会,放手让他们自己尝试解决问题,如怎样整理好衣裤,脱下的衣裤放置在什么地方最合理,等等。
针对幼儿喜欢帮老师做事的特点,规定起床后第一个整理好衣裤的幼儿可以去帮助老师分水果,这样,能大大激发幼儿整理衣裤的兴趣及能力。从中班下学期开始,要尝试让幼儿自己整理床铺、叠被子。对于大班幼儿,可以开展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穿脱衣服、整理被褥等)竞赛活动。幼儿通过自己的动手实践,感受到了个人仪表、个人健康的重要性,不仅锻炼了幼儿的动手能力,增强了幼儿的自我服务意识,还提高了幼儿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使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也得到了发展。
四、自主离园,养成幼儿自主学习的品质
离园活动环节的教育目标是幼儿能愉快地离园回家,带好回家用品,有礼貌地同老师、小朋友告别。而实际上,离园前,幼儿们经过一天的游戏、学习等集体生活后,竭力想寻找一个放松自我的机会,并且此时的幼儿心里充满了等待家长的焦急和兴奋,从而容易出现很多不良的行为表现,比如:随便跑动的、同伴间相互打闹的、发出怪声音的,总之班级氛围较为混乱,这种状态增加了幼儿发生危险事件的几率。为了避免发生意外,教师要充分利用好幼儿离园环节这一时间,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自主化离园活动,让幼儿感到快乐的同时,进一步养成自主学习的品质。
首先,要共同营造轻松、愉快的离园氛围,消除幼儿想回家的迫切、焦急心理,让幼儿在离园时也能感受到快乐。对此,我们设置了“快乐宝贝”的互动墙。每天离园时,请幼儿在自己的名字后面贴一个小贴画,并请他们说一说这一天中最欢乐的事情是什么,帮助幼儿找到和强化在幼儿园中的快乐,使他们能够快乐、满足地离园。其次,要把握幼儿的兴趣,开展丰富的活动,减少幼儿之间出现无目的的打闹现象,进而养成幼儿自主学习的品质。
在离园前,可以举行一个短时间的集体活动,用各种道具和夸张的表情给幼儿讲故事,和幼儿一起进行小游戏、小律动,使他们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产生欢乐和满足的情感体验,降低他们的“分离焦虑”。或者根据幼儿的兴趣,给他们“开心一刻钟”的自主游戏时间,在这段时间内让幼儿拼图、翻绳、看图画书等。这些活动都是幼儿的最爱,可以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自选玩具、自选活动,这种自选并不是一味放任,而是有明确的要求,那就是:不打扰别人,在游戏过程中能互相谦让。此外,离园前,还可以组织幼儿进行“摸摸自己的扣子,掖掖自己的衣服,提提自己的裤子,看看自己的鞋,找找自己所带的物品”的自检活动,以及“找一找,看一看,伸出小手帮着干”的他检活动。
丰富多彩的离园活动,会让幼儿更加喜欢这个时间段,有事可做的幼儿就不会胡乱疯跑,井然有序的活动也会让家长对幼儿园产生更好的印象。所谓“有始有终”,离园活动也应该如此。离园前的活动是琐碎、繁杂的,是一日活动中画龙点睛的一笔,也是幼儿整个一日活动的完美谢幕。这样做,既有利于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又加强了幼儿关心、帮助他人的情感教育,养成了自主学习的品质。
五、结束语
总之,幼儿教师要珍视生活的独特价值,科学照料幼儿的日常生活,为幼儿创设有准备的自主生活环境,将教育自然无痕地融入幼儿的生活。幼儿教师应该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方式,进一步了解幼儿的生活、关注幼儿的生活、研究幼儿的生活,促使幼儿在生活中自主学习、自主发展。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