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猪瘟疫情预防控制宣传知识·1
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动物传染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法定报告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是我国重点防范的外来动物疫病之一。非洲猪瘟对人不致病,不是人畜共患病。但猪感染后,发病率和病死率可高达100%。
猪肉还能放心吃吗?
首先,不管是在哪里的养猪企业,当猪瘟疫情发生时,疫点及疫区内的所有生猪都会被统一扑杀,并进行无害化处理,猪瘟病猪肉不会流向市场。
其次,非洲猪瘟病毒会存在于猪类的体内,但在它在 "60 ℃,+30 分钟 " 的条件下可被灭活。所以,只要把猪肉充分煮熟,就不用担非洲心猪瘟病毒。
再次,非洲猪瘟病毒并没有传染人类的能力,即使你吃到了病猪,而且我们假设里面有活病毒存在,你都不可能因此患病。
人畜共患病:
人与畜禽共患疾病包括由病毒、细菌、衣原体、立克次体、支原体、螺旋体、真菌、原虫和蠕虫等病原体所引起的各种疾病。
全世界已证实的人与动物共患传染病和寄生性动物病有250多种,其中较为重要的有89种,我国已证实的人与动物共患病约有90种。
已经查明:人与畜禽共患疾病的疾病,主要是传染病和寄生虫病这两大类。传染病是由病毒和细菌等病原体引起的。在人与畜禽共患疾病之中,当前最重要的传染病有狂犬病、炭疽病、布氏杆菌病、结核病、鼻疽、钩端螺旋体病、土拉杆菌病、沙门氏菌病、鹦鹉热、日本吸血虫病、日本乙型脑炎和禽流行性感冒等。非洲猪瘟不是人畜共患病,不感染人。
人畜共患病预防:
由于职业等原因与动物接触频繁的人,要经常注意个人的卫生防护,当身上皮肤有破损时,更要小心防止从畜禽感染上病毒或病菌;
动物养殖场里人的生活区要远离动物饲养区;
饲养宠物的人士要学习一些有关人与畜禽共患疾病的知识,知道宠物应定期进行某些疾病的预防接种,懂得任意与宠物拥抱、亲吻、食同桌、寝同床这些过分亲热的行为都是不卫生和有害的;
食物要讲究卫生,如选用经过检验的乳、肉、蛋品,并提倡熟食。食生蛋、生食鱼、饮蛇血、吃醉蟹等不良爱好,都有可能从动物染上共患病,小心为好。
非洲猪瘟疫情预防控制宣传知识·2
非洲猪瘟1921年在非洲的肯尼亚首次发现。 2017年3月,俄x斯远东地区伊尔库茨克州发生非洲猪瘟疫情,疫情发生地距离我国较近。自2018年8月3日以来,全国已有22个省(市、自治区)相继发生非洲猪瘟疫情。2018年12月19至22日,我省xxx、xxx、xxxxxx先后发生非洲猪瘟疫情,成为全国第23个发生疫情的省份。为切实做好我区非洲猪瘟防控工作,严防疫情传入和扩散蔓延,现将有关防控知识宣传如下。
1.非洲猪瘟是什么样的疫病?
答: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烈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严重危害着全球养猪业。我国将非洲猪瘟列为一类动物疫病,是烈性外来疫病,其强毒力毒株对生猪致病率高,致死率100%;但非洲猪瘟病毒在55℃30分钟、60℃10分钟就可以被杀死,病毒就失去感染能力。
2.非洲猪瘟会感染人吗?
答:非洲猪瘟不是人畜共患病。猪是非洲猪瘟病毒唯一的自然宿主, 除家猪和野猪外, 其它动物不感染该病毒。虽然对猪有致命危险,但对人却没有危害,属于典型的传猪不传人型病毒。通过检验检疫的猪肉可以放心食用。
3.非洲猪瘟能否采取免疫措施?
答:非洲猪瘟目前尚无任何治疗药物和预防的疫苗,只能采取扑杀净化措施。
4.出现什么样的症状可以认为是疑似非洲猪瘟发病?
答:非洲猪瘟症状与常见猪瘟相似,如果免疫过猪瘟疫苗的猪出现无症状突然死亡异常增多,或大量生猪出现步态僵直,呼吸困难,腹泻或便秘,粪便带血,关节肿胀,局部皮肤溃疡、坏死等症状,可怀疑为非洲猪瘟。
5.发生了疑似非洲猪瘟应该怎么办?
答:养殖户发现疑似非洲猪瘟症状时,应立即隔离猪群,限制猪群移动,并立即通知当地村级防疫员或当地兽医机构,同时要做好消毒工作,配合有关部门做好移动监管。村级防疫员要加强疫情排查,早期识别感染,一旦发现疑似疫情,应协助养殖户隔离猪群,限制移动,并加强消毒,及时上报。屠宰场官方兽医要重点排查淋巴结等器官组织的症状,发现有类似猪瘟症状的,要采取隔离消毒措施,并按要求采集样品送检。
6.生猪及其产品贩运户如何防控非洲猪瘟?
答:坚持检疫申报制度,坚持合法调运,严格执行准调政策。调运生猪及其产品必须具备《动物检疫合格证》,托运人托运时应当提供检疫证明;没有检疫证明的,承运人不得承运,检疫证明必须随车同行。严禁从疫情省及疫情相邻省调入生猪,对跨省调运的继续饲养动物,严格执行到达报告和隔离观察制度。在运输途中,自觉接受监督。否则,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相关规定处罚,并按照农业农村部(2018)33号文件规定对违规调入的动物及其产品立即扣押并做无害化处理,处理费用由货主自己承担。
7.自宰后猪肉是否可以上市交易?
答:只有在定点屠宰场实施屠宰才能取得合法的肉品检验检疫证,自宰生猪无法取得检验检疫证,所以不能上市交易,违者按有关规定从严查处。
非洲猪瘟疫情预防控制宣传知识·3
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动物传染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法定报告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是我国重点防范的外来动物疫病之一。非洲猪瘟对人不致病,不是人畜共患病。但猪感染后,发病率和病死率可高达100%。
猪肉还能放心吃吗?
首先,不管是在哪里的养猪企业,当猪瘟疫情发生时,疫点及疫区内的所有生猪都会被统一扑杀,并进行无害化处理,猪瘟病猪肉不会流向市场。
其次,非洲猪瘟病毒会存在于猪类的体内,但在它在 "60 ℃,+30 分钟 " 的条件下可被灭活。所以,只要把猪肉充分煮熟,就不用担非洲心猪瘟病毒。
再次,非洲猪瘟病毒并没有传染人类的能力,即使你吃到了病猪,而且我们假设里面有活病毒存在,你都不可能因此患病。
人畜共患病:
人与畜禽共患疾病包括由病毒、细菌、衣原体、立克次体、支原体、螺旋体、真菌、原虫和蠕虫等病原体所引起的各种疾病。
全世界已证实的人与动物共患传染病和寄生性动物病有250多种,其中较为重要的有89种,我国已证实的人与动物共患病约有90种。
已经查明:人与畜禽共患疾病的疾病,主要是传染病和寄生虫病这两大类。传染病是由病毒和细菌等病原体引起的。在人与畜禽共患疾病之中,当前最重要的传染病有狂犬病、炭疽病、布氏杆菌病、结核病、鼻疽、钩端螺旋体病、土拉杆菌病、沙门氏菌病、鹦鹉热、日本吸血虫病、日本乙型脑炎和禽流行性感冒等。非洲猪瘟不是人畜共患病,不感染人。
人畜共患病预防:
由于职业等原因与动物接触频繁的人,要经常注意个人的卫生防护,当身上皮肤有破损时,更要小心防止从畜禽感染上病毒或病菌;动物养殖场里人的生活区要远离动物饲养区;饲养宠物的人士要学习一些有关人与畜禽共患疾病的知识,知道宠物应定期进行某些疾病的预防接种,懂得任意与宠物拥抱、亲吻、食同桌、寝同床这些过分亲热的行为都是不卫生和有害的;食物要讲究卫生,如选用经过检验的乳、肉、蛋品,并提倡熟食。食生蛋、生食鱼、饮蛇血、吃醉蟹等不良爱好,都有可能从动物染上共患病,小心为好。
本站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