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相和》教学实录及评析1
一、导入
二、解题:
1、明确这三个字的读音。
2、明确“将”“相”分别指谁,理解课题的意思。
反思:导入时未能将课题齐读,齐读有助于理解课题的意思。教学时发现学生屡次将两个人物的名字读错,解题时就应该板书多读两个人物的名字,加深印象。
三、整体感知:
默读课文,说说课文是由几个小故事组成,尝试复述每个故事。
过渡:既然课题叫《将相和》,那说明之前有不和,将相为何不和呢?找出相关语句。
四、将相为何不和?
1、 生读第十六段,明确是因为廉颇妒忌蔺相如。
过渡:从朗读中,我们发现廉颇认为蔺相如没有才能,只有嘴皮子功夫,蔺相如真的是这样吗?
生:不是,蔺相如智勇双全。
2、体会蔺相如的人物形象:你从哪些地方看出蔺相如的智勇双全?
(1)生找出正面描写蔺相如的语句,品味,朗读。
反思:至于为何要举行个隆重的典礼没有解释清楚。学生偏离了太远,需要教师总结。完璧归赵中蔺相如的机智表现为:
1、抓住秦王喜爱和氏璧的心理,从秦王手里骗回了和氏璧;
2、抓住秦王表面上要装作守信的心理,逼迫秦王同意举办典礼,赢得了送和氏璧回国的时间,迫使秦王放弃和氏璧。
蔺相如的勇敢表现为:即便死也不让秦王得到和氏璧。
渑池之会上为何看出蔺相如机智勇敢也需要板书。机智表现在乐器的使用上。勇敢表现在以死捍卫赵国和赵王的尊严。
过渡:我们认识到了蔺相如的智慧和胆识,结果赵王给他加官成上卿。其实除了从赵王身上我们看出蔺相如是有智有谋的,还有一个人也认识到了蔺相如的能力,是谁呢?
生:秦王
师:你从秦王的哪些反应当中看出他畏惧蔺相如?
反思:“敬畏”蔺相如,此处“敬畏”用得不合适,应该换成“忌惮”。
(2)侧面感受蔺相如的机智勇敢。
找出四句秦王“只好……”读读。
过渡:既然蔺相如并非像廉颇所说那样,只有嘴皮子功夫,那廉颇说的那番话你作何感受?
生:廉颇忌妒蔺相如,蔺相如自大,
师:你格外能从哪个词语中感受到廉颇的不服气?
生:“就”“反而”“爬”。
师:请同学们分析分析这个“爬”字?
生成:
胡悦:廉颇故意将蔺相如的晋升之路说得慢了,其实蔺相如升官还是蛮快的,但是廉颇故意说是“爬”。
刘秩辰:“爬”把蔺相如写得猥琐了。
吴晓曼:“爬”写出蔺相如手段不正当。
郭子豪:前文说到秦王之所以在渑池之会上不敢轻举妄动,也是因为廉颇在。
洪贤俊:赵王只看到蔺相如的功劳,给蔺相如升官了,完全无视廉颇,廉颇才不服气。
过渡:廉颇因为忌妒所以想找个机会让蔺相如下不来台。那他有让蔺相如下不来台吗?
四、将相和
1、蔺相如之前在应对秦王时都可以那么勇敢,怎么会现在这么怕廉颇呢?你从哪里看出呢?
2、蔺相如真的怕廉颇吗?
生:不是,因为他爱国。
师:由此可见,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还是个顾全大局的人。
3、廉颇听说了蔺相如的话之后怎么做的?你又感受到廉颇怎么样?
负荆请罪,廉颇知错能改。
五、三个故事的关系
明确:渑池之会是完璧归赵的发展,而完璧归赵和渑池之会又是负荆请罪的原因。
反思:这个问题很突兀。可以加上这样的过渡:我们从三个小故事中见证了将相从“不和”到“和”的过程,那同学们明白了这三个故事之间的关系了吗?
六、将相为何能“和”?
明确:爱国
反思:这个问题应放到步骤四之后,会更紧凑
七、小结,推荐阅读《史记故事》。
基本功反思:
有口头禅,有废话,喜欢回话,话要说完整,教学语言要再规范些。
《将相和》教学实录及评析2
《将相和》这篇课文选自人教版语文第十册,它根据《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改编:它以秦赵两国矛盾为背景,具体地叙述了战国时期赵国的廉颇与蔺相如由失和到言和的事实,歌颂了蔺相如勇敢机智、热爱祖国、顾全大局的思想品质,也赞扬了廉颇知错认错的精神。教学这篇课文时,执教者重点引导学生理解清楚将相之间“不和”到“和”的过程以及原因,长文短讲,透过三个小故事进一步探究人物的思想品质、性格特点,帮助学生深入感悟文本内涵。
〔案例描述〕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将相和》,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看看将相之间开始为什么“不和”?在课文中找到根据。
(学生自由看书、标记相关语句,老师巡视。)
生1:我找到了:“廉颇很不服气……下不了台!”主要是廉颇妒忌蔺相如,所以会“不和”。
生2:我还看出蔺相如处处让廉颇,避免激化矛盾。
师:廉颇认为蔺相如只会“耍嘴皮子”?你认为廉颇的话有道理吗?请结合“完璧归赵”、“渑池会”、“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来说说蔺相如当时的表现,并且讨论一下:蔺相如的思想品质、性格特点是怎样的?
(学生读书,讨论。)
师:谁能说说蔺相如在“完璧归赵”这个故事上有什么表现给你的印象很深刻?说明蔺相如有什么特点?
生3:蔺相如看出秦王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后,他巧妙地要回璧,并理直气壮地说要用头撞璧,让秦王既恼怒又害怕,说明他聪明、勇敢。
生4:秦王按蔺相如的要求举行典礼时,蔺相如早叫手下把璧送回赵国了。他这样做,完全可能激怒秦王惹上杀身之祸,可他却大大方方对秦王说明(生读蔺相如的话),说明他不仅勇敢机智,还热爱祖国。
……
师:“渑池会”是双方首脑会晤的高层对话会议,现在我们可以看到一些领导人拥抱握手等,即使彼此之间有很深的矛盾,表面上是客气礼貌的,你认为蔺相如在这次会议上的表现“出格”吗?
生5:秦王先失礼叫赵王“鼓瑟”,并叫史官做记载,侮辱赵王,导致蔺相如要怒发冲冠,要求秦王“击缶”,以死相拼的目的是维护“国威”。
生6:说明蔺相如有胆识,让秦王再吃“败仗”。
……
师:蔺相如在“完璧归赵”、“渑池会”两故事中光彩照人,可是在后来的故事“负荆请罪”发生之前,见了廉颇就像“老鼠见了猫”,为什么?
生7:他不想“将相不和”,他是为了祖国(生读蔺相如的话)。
生8:说明蔺相如热爱祖国,顾全大局。
师:廉颇将军呢?他又是个什么人呢?
生9:他知错就改,也很热爱祖国。
师:廉颇知错就改了就可以了,他干嘛要背着荆条去请罪?难道他不怕丢人吗?再结合插图想象廉颇背着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时会说些什么?蔺相如又会怎么说?
(学生讨论,体会“将相和”的重要意义。)
师:“将相和”有什么重要意义?
生10:有利于团结,团结才有力量。
生11:将相团结,就会让赵国日益强大。
……
〔教后反思〕
在小学教材中,《将相和》这篇课文的篇幅较长。对这类课文,老师一般采取“长文短讲”的办法。那么既然是“短讲”,就要求老师懂得必须“取舍”。我在教学这一课时主要采取“淡化故事、强化人物”的办法,让学生通过“看故事”,探究主要人物蔺相如的思想、个性等,从中走进人物的心灵;对次重点人物廉颇的理解,也通过他在“负荆请罪”故事发生前后的言行,剖析他的思想、性格等,分析两人的“不和”到“和”的过程以及原因,体会主要人物蔺相如的思想境界,进而加深对文本内涵的理解。
“抓主干、去枝节”,这是我教学“长文”的`一贯做法。如果在教学时“胡子眉毛一把抓”,学生的思维容易紊乱,对课文的学习失去兴趣。在设计教学流程中,我始终注意对教学细节进行细致推敲,围绕“不和”到“和”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读议结合,探究人物的思想个性等,从而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作者写作意图,就可以让学生把握住这篇课文的主旨。
“理清思路,弄清三个故事间的内在联系。”这是我教学此课时的一个设想。当然,课堂教学要根据学生的具体实际做适当调整,我在学生理解问题不清楚时会放慢教学进度,但决不会“越俎代庖”。因此,教学《将相和》一课时,我比预想的课时多花了一课时的时间。我想:只有学生真正弄懂了故事的这种内在联系后,思想才会豁然开朗,对探究文本逐渐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多花点课时来学习,时间也花得不“冤枉”。
《将相和》教学实录及评析3
【主题概述】
本节《将相和》由“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故事构成,教学本文,应着重引导学生弄清故事的内容和故事之间的关系,初步了解文中任务特点。新的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求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本课设想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在尽可能大的阅读空间内,自主感知阅读材料,通过多种渠道获得相关信息,学生有更多自主权利,学生、教师、广义教材之间可以形成多向的信息交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语文素养。本节课设计以下几个环节:
一、交流搜集的相关信息
学生在预习课文时对感兴趣的问题通过读、思、查的方法,获取与本课内容相关的信息,课堂交流后,有助于进一步的阅读。
二、课堂自悟感知
这一环节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材料深入领会。不强求领悟所呈现的全部语言材料,也不强求对部分语言材料达到一致的领悟深度。这一环节中学生阅读的方法大致有:朗读体味、默读揣摩、点线勾线、文字笔记、图画再现等。
三、课堂讨论
讨论性阅读是自主、开放式阅读教学最主要的形式。学生经过准备性阅读和自悟性阅读两个阶段,积累了一定的阅读体会,他们急于把自己的阅读所得呈现出来,一方面检验自己所得是否正确,一方面又要提出疑问求得解决,这时,教师竭尽全力为学生提供讨论的时间和方式,及时引导学生进入讨论状态。本堂课先是小组讨论,每一个学生在小组讨论中或读或说,人人发言;接着小组间交流,每组组长可自己总结发言,也可指定其他同学总结发言,对某一问题哪位学生见解深刻,再请那位学生阐述;最后是自由发言,哪位学生还有独到的见解,再在全班交流。讨论中学生有补充,有纠正,有争论,真正体现阅读课堂的自主开放。
【精彩课堂实录】
一、交流资料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是《将相和》。大家对历史故事特别感兴趣,希望同学们在今天的课上有突出的表现。先请大家把收集到的有关本课的资料交流一下。
生:我从《历史简明》上查到了关于蔺相如的资料:蔺相如,赵惠文王名臣,奉命带和氏璧入秦,当庭力争,使原璧归赵。赵惠文王20年,公元前279年,秦赵渑池之会,使赵王未受辱,因功位上卿,位在廉颇之上,颇出言不逊,扬言必辱之。相如以国家安危为重,处处忍让,终使廉颇愧悟,负荆请罪,随成至交。
师:你的这段材料选自《历史简明》,含有文言文的内容,我们把文章学完以后,你再来把这段材料介绍给大家,会让我们感受到汉语的魅力──这么长的课文,用你这几句话就概括了。
生:我从《中华上下五千年》上收集到关于和氏璧的简历:公元前283年,赵惠文王得到一块玉璧,相传为楚国人卞和采到的,所以被人们称为“和氏璧”,此璧几经坎坷才被发现是一块世上无双的无价之宝。玉璧到了惠文王手里更是被万分珍爱。
师:你读了课文想了解和氏璧到底是什么东西,是不是?
生:我从《新编中华上下五千年》查到和氏璧颜色光泽、纯洁无瑕,夜间生光,冬季温暖,近旁可以不生火炉;夏季凉爽,百步之内不近蚊蝇。
师:哎呦,很长时间以来,我只知道和氏璧是圆形的、中间有孔的玉。还不知道这块璧有这么奇妙的特点!你今天找到相关材料了。正因为刚才三位同学说的,和氏璧这么好,还含着这样一个故事,所以文中有一个词可以形容它,哪个词?
生:无价之宝!
师:还可以用书上没有的哪一个成语来形容?
生:还可以用“价值连城”来形容。
师:从课文中什么内容可以看出来?
生:我从“秦王写信给赵王愿意用十五座城池换这块璧”看出来的。
生:我收集到一些关于蔺相如和廉颇的资料,由于比较长,我就不读了,下课的时候大家可以找我来了解一下。
(学生还搜集了时代背景、文章出处、和氏璧如何到赵王手里等资料,可见课前学生检索了大量的资料信息。)
二、初读了解课文
师:下面进行第二项,说一说这篇课文讲了哪几个小故事?
生:三个故事可以分别用三个小标题概括。第一个小故事可以用“完璧归赵”概括;第二个故事可以用“渑池之会”来概括;第三个故事用“负荆请罪”概括。
师:怎么概括出来的?说说看。
生:请大家把书翻到64页第十自然段,看“这就是完璧归赵的故事”。从这里可以看出第一个故事是“完璧归赵”。(师:从文中概括性的句子看出来的。)“过了几年,秦王约赵王在渑池会见。”渑池是这次会见的地点,所以可将第二个故事概括成“渑池之会”。(师:是根据地点来概括的。)根据“蔺相如见廉颇来负荆请罪……”这句话可将第三个故事概括成“负荆请罪”。(师:根据人物行动概括的。)
生:我也是用同样的三个小标题概括这三个故事的。“读写例话”中的“……也不会有‘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这三个故事了……”这句话直接说出了三个故事,我是从这里看出来的。
师:你很聪明,方法很快捷,不过最好能通过读具体的课文内容来概括。这样更有助于提高你的阅读能力。
三、自读思考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研究同学们提的一个问题,就是“蔺相如为什么能做到‘完璧归赵’?”围绕这个问题,大家可以采用自己喜欢的学习方法。你可以是朗读,可以是默读揣摩,也可以勾勾画画。如果你觉得不吐不快,可以在书上作笔记。
(学生各自读课文并思考。)
师:同学们都读过了,想发言的举手示意一下。
下面,请你围绕刚才思考的问题,将自己想要说的内容在小组交流一下。
(学生分小组交流、讨论,教师相机了解、指导。)
四、小组汇报
师:围绕同学们提的“蔺相如为什么能做到‘完璧归赵’?”大家采用了自己喜欢的学习方法,朗读,默读揣摩,勾勾画画,文中笔记等等,而且在各自的小组中进行了交流,下面进行班级交流。请各组的组长先汇报一下。
生:我们组推荐李乐同学代表我们组发言。
生:我们组的同学经过讨论,认为蔺相如之所以能完璧归赵,这完全归功于他的机智和勇敢。我们在课文第八与第九自然段找出的原因比较多。具体有以下这几处:“蔺相如说:‘这块璧有点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蔺相如用这么巧妙的办法从秦王手中理所当然地要回了和氏璧。(师:要回了和氏璧。)第二处是“他理直气壮地说了秦王一通,然后又用自己的脑袋和璧一块撞碎在柱子上……”这种办法来逼迫秦王用十五座城池和他换璧。(师:要撞璧。)第三处是“蔺相如说和氏璧是无价之宝,要举行个隆重的典礼,他才肯交出来。”这是蔺相如用了“缓兵之计”,拖延时间,为的是让手下带着和氏璧偷偷送回赵国。我们组的王若珏同学对这一点理解得比较深,下面请他说说。
生:我认为这一处充分体现出了蔺相如的机智。当时,和氏璧在秦王的手中,蔺相如看出秦王丝毫没有拿城池换璧的诚意,就上前一步对他说这璧有点小毛病,要指给秦王看。蔺相如用这么巧妙的办法氏和氏璧又回到了自己的手中。而且我认为蔺相如对秦王说这句话的时候语气一定是柔和的。
师:那你来读读看。(生朗读)
生:我和王若珏同学有同感。但我觉得像蔺相如这样的爱国使臣,是不会向秦王低三下四、奉承拍马的。
师:也就是对王若珏同学朗读的语气不赞同,是吗?
生:是的。我觉得应当是柔中带刚的语气。
师:那你来试试看!(生朗读)
生:我想大家都知道当时秦国最强,赵国实力相对较弱。蔺相如说话的时候,只有用比较柔和的语气,秦王听了才会信以为真,听得比较高兴,才会把和氏璧交给他。
师:这样,你们两位同学再把这句话读一读。如果我们大家是秦王,你感觉自己更愿意听了谁的话后会把璧交给她。(生2、生3分别读句子,其他同学认真听。)
师:大家更愿意将璧交给谁呢?
生齐:王若珏同学。
生:在讨论的时候,我有一个疑问:蔺相如在准备撞柱的时候,难道他就不怕秦王真的逼他撞吗?如果秦王真的逼他撞,他会怎么做呢?
师:这个问题很值得讨论,我们稍后研究。
生:蔺相如之所以能完璧归赵,有很多的原因,我们要为第一组补充。这一点在第六自然段,我们组的张元说出来的。
生:我认为蔺相如能成功“完璧归赵”,与他所做的充分准备十分不开的。他在还没有去秦国之前就分析了两种可能性和两种对策:“我愿意带着和氏璧道秦国去,如果秦王真的拿十五座成来换,我就把璧交给他;如果他不肯交出十五座城,我一定把璧送回来。”他想到了怎样使秦国理屈,使秦国没有动兵的理由。这充分体现了蔺相如的深谋远虑,他对于能够“完璧归赵”显得胸有成竹。
师:老师对你说的“深谋远虑”这个词特别感兴趣,我将他写在黑板上。
生:刚才他们两个组谈到的内容,我们组都谈到了。而且我们还在课文第九自然段找到了一个重要的原因。关于这一点,李英杰同学谈得比较透彻,我们请他谈一谈。
生:我认为这一点很重要:“蔺相如知道,秦王丝毫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一回到宾馆,就叫手下人化了装,带着和氏璧抄小路,先回赵国去了。”在这句里,“抄小路”很能体现蔺相如的机智,“抄”是走近路的意思。蔺相如之所以叫手下人抄小路有两个原因:一是不让自己的行动被秦国人发现;二是能尽快将和氏璧送回赵国。
师:我特别欣赏的是你抓住关键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生:我想就刚才的内容补充一点:蔺相如叫人化了装也很重要。否则,或许一出门就被秦国人抓住了。
五、自由发言
师:下面开始,围绕“蔺相如为什么能做到‘完璧归赵’?”这个问题自由发言。
生:我从“蔺相如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看出了蔺相如的机智。因为从图上可以看出蔺相如身边就是秦国的大将军,如果蔺相如直接站在秦王身边说这一番话,一定会被抢走璧,到那时,他自己的性命也会不保。而蔺相如往后退了几步,靠近柱子站定就不同了。这样既可以保住和氏璧,也可以让秦王信以为真。
师:你这种读书的方式很好。不仅读了课文中的文字,还联系到文中的插图思考。
生:我觉得蔺相如说的一段话很有作用。蔺相如上前一步说:“这块璧有点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蔺相如说璧的毛病为“小毛病”,容易使秦王相信毛病很小,不易察觉,才会让蔺相如指给自己看。否则秦王也许想我怎么没看出来,可能会对蔺想如产生怀疑。而且蔺相如对秦王说“指给你看”也容易使秦王不生疑心。
师:哦,你也是抓住文中关键的字词理解的。
生:我从蔺相如举起璧要朝柱子上撞可以看出他的机智。因为如果蔺相如只说话吓秦王,而不做动作的话,会让秦王认为他是只“纸老虎”。相反,当蔺相如做出要撞的动作时,秦王才会真正被吓住。我觉得蔺相如对秦王说这段话时态度会非常坚决。
师:有一个词已经告诉了你蔺相如的态度。知道是哪个词吗?
生:是“理直气壮”。
师:试着这样读读这句话。(生读这句话)
师:我们就是要这样用心去体会蔺相如的理直,用声音来表现气壮。因为蔺相如说得越坚决,秦王才会对他要撞璧深信不疑。我们一起通过读来感受一下。
(生齐读体会。)
师:刚才同学们说了这么多。我们回到刚才一位同学提的问题就是:蔺相如在准备撞柱的时候,难道他就不怕秦王真的逼他撞吗?如果秦王真的逼他撞,他会怎么做呢?
生:我想秦王是不会让蔺相如撞柱的。从“秦王双手捧住璧,一边看一边称赞”。蔺相如正是抓住秦王爱璧的心理,才会这样要挟秦王的。
生:秦王肯定不会让蔺相如撞柱。因为秦王很喜欢这块价值连城的璧,不会轻易就毁掉它。而且秦王用十五座城换璧,并不是诚心的,只是相骗取和氏璧罢了。如果让蔺相如撞死在秦国,别人就会说秦王因为没有得到和氏璧而逼死赵国的使臣,到时秦王就成了天下人的笑柄。
生:我也觉得秦王不会逼蔺相如撞柱。因为从前面内容可以得知蔺相如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秦王一定不会因为这个人给天下人留下议论的话柄。
师:你从哪里知道蔺相如是个名不见经传的人?
生:我从“正在为难的时候,有人说有个蔺相如,他勇敢机智,也许能解决这个问题。”“有个蔺相如”意思就是好像不怎么出名。他们是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才想到蔺相如的。
生:老师,蔺相如在典礼那天大大方方地对秦王说和氏璧已经送回赵国了,他就不怕秦王杀他吗?
师:就是,和氏璧已经送回赵国了,悄悄溜走算啦!行吗?
生:蔺相如根本就不会怕秦王。因为璧已经回到了赵国,自己心中已经无牵无挂。
生:我想蔺相如要是不出席典礼,赵国就理屈了,作为使者,蔺相如绝不会溜回赵国。否则,他就有辱赵国的颜面了。蔺相如对秦王说的这段话也应当体现他作为赵国使臣的风范,同时也应当表现出他大无畏的精神。
师:那你试着读一读。(生朗读)
师:同学们都听出了一国使者的风范了吧!既有那种和氏璧被送回赵国后的了无牵挂,又有对秦王的毫无畏惧之情。嬉笑怒骂,皆在其中。
【说课与评析】
听了刘老师的课,我觉得耳目一新。当今我们的课堂是沉闷的,是高耗低效的。我们大家都觉得要转变,关键在课堂上怎么体现呢?大家平时的讨论也都形成了一个共识,课堂应该是以学生为主人的。但怎样上课,学生才真正是课堂的主人呢?刘老师用他的课堂实践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回答。这节课我感到学生是主人,孩子们是兴致勃勃,侃侃而谈。学生是轻松的、愉快的,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学习是开放的,老师解除了对他们的一些封锁,限制,让孩子们在课堂上做他们乐于做的事情,而又在这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到知识,得到发展。从老师来看是洒脱的,轻松的,课上得如行云流水一般。从师生之间来看是融洽的,是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老师是引导者,合作者,又是鼓励者。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组织和鼓励中,一步步地获取知识,一步步地向前发展。课堂上学生是主人翁体现得非常突出。
这节课之所以有这样的突破,首先取决于刘老师的观念。他的课明确地告诉我们,现代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关系应该是怎样的,教师要弄清所处的位置和作用。他很注意教是为了学的,顺应学生的学习,真正为学生服务。他不是那种把“水”倒给学生的组织者,他是把学生组织起来,让学生自己去“倒水”,去“找水”,一起去开掘叮叮咚咚的清泉。学生以这篇课文为载体,在生活中到处去搜集信息,他们有的找的是文章中讲到的物,和氏璧是怎么得来的,是什么样的,又是怎么到赵国去的;也有人找的是人,蔺相如是怎样一个人,为什么推荐他去出使的等;有人找的是事;有人找的是背景;有人找的是这篇文章的出处……学生到处“找水”,视野开阔,与封闭在课文中学习效果是不一样的。这样的组织和安排是一种学习方式的变化,不完全是接受性学习,孩子们自己去探究,自己去寻求。孩子们为了学习这篇课文去寻求各方面知识的时候,他们看到知识的海洋,当寻找到自己所需的东西后,他们对这篇课文有兴趣了,对语文有兴趣了,对寻求知识的活动有兴趣了。今天的课展示的,学生想去找,想来读,想来交流,孩子们兴致勃,不是我们所追求的境界吗?
讨论性的读他分为三个小层次。先是小组讨论,给每个学生有了一个发表自已意见的机会,孩子们在小组中各抒己见。他强调孩子们在别人说的时候认真听,平常也是这么训练的。他反对假议,这样就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合作、竞争的学习氛围。第二个层次是把小组讨论的在全班汇报。有推荐出来的代表说集体讨论的概况,又推荐发言突出的同学作典型发言,有点有面,对在小组讨论的学生拓宽了视野。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又向前推进了一步。第三层次是自由论坛。有了前两个层次的铺垫,这时候学生由于有了前面的“碰撞”,所以发言更高了一个层次。在这过程中老师是组织、引导并和孩子们一道去获取知识。
刘老师是把自己放在一个鼓励者的位置。看一个老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得如何,就是看教师是否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刘老师的鼓励是诚恳的,是热情的,是及时的,他的鼓励又是有分寸的。而不是鼓励学生就是一味地廉价地表扬学生,也不是对学生的回答不置可否。鼓励应该是让学生感觉到在某一个方面得到肯定,进而产生成功的欢愉。刘老师的鼓励有的是对学生学习行为上的肯定,有的是对学生学习热情上肯定的,有的是对学生学习态度上肯定的,有的是对学生学习思考后回答的结果上肯定的,而且用词很具体恰当。
总之,什么叫观念转变,什么叫自主开放的课堂,刘老师在探索,而且取得了喜人的成绩。既给了我们概念上的理解,又给了我们课堂实例。让我们从中得到很好的启发。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