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化提升施工方案1
1、施工准备
(1)踏勘现场,了解、熟悉现场情况。
(2)仔细阅读施工图,充分理解设计意图,使施工充分体现设计意图。
(3)作好苗木的准备工作,落实好土方来源。
(4)落实苗木种植所需的营养土、介质土、绑扎材料、遮荫材料。
(5)组织好施工队伍,落实机具设备等。
(6)搭设好施工和管理人员的生活设施。
(7)制定质量目标、施工进度;落实监督、检查制度。
(8)测试土壤肥力及PH值,复核土方标高。
2、主要施工方法
A、清理场地,清除建筑垃圾,集中堆放于甲方指定区域。同时抓紧时间将表层混凝土地坪、房屋基础进行破碎,同表层三合土一起集中深埋到甲方指定区。在深埋过程中,对建筑垃圾进行分层夯实,避免土方沉降不均匀。
B、进土、深翻、粗平整及土壤改良
清场后按计划进度作好进土、深翻、粗平整及土壤改良相结合的办法。外进绿化种植土优质沙性山泥,不含杂质,同时翻除现场石块垃圾及各种废弃物料,并集中堆置,随时运出至指定弃料场。对20CM以下的土层用人工进行深翻,剔除垃圾,保证土壤质量并使土壤疏松、平整、平整之后的绿地地势饱满,自然坡度达到3%左右,做到无积水现象,为下一步工序打好基础。
土壤改良:在种植土内掺和有机肥。栽植大乔木处用黄沙掺和,有利于改善土壤的渗水性,减少土壤粘性。另外可增施过磷到钙,按100公斤每过磷钙施入土层内,确保樾手长时所需的养分。
有机肥组成:由堆肥、醋渣、珍珠岩、草木灰、鸡粪、共籽饼等成份。其优点一是重量轻,有机肥含氮、磷、钾等多种营养成分,偏酸,PH值6---6.5,且营养释放缓慢,极利于树木的吸收;有机肥通气性好,渗水率高,有利根系发育;有机肥内含有大量微生物,能吸收原土壤中的碱性物质,将其转化成有机物或进行分解,提高原土壤的理化性状。
除此之外,对于乔木和喜酸植物种植区域(香樟、杜鹃等)增设隔水层,防止盐碱随毛细水上升而对植物根系的侵蚀,并进行部分换土,采用山泥做种植的顺填土壤,加快植物的恢复生长,提高植物的成活率。地被草坪种植区域对表层土壤进行改良,采用砻糠、醋渣与原表土相拌和(1:1.5)铺设在表土层内。醋渣为酸性物质,可以大大降低土壤的PH值,砻糠可以使土壤疏松、透气,防止表土层的板结,增大地被的成活率。砻糠、醋渣还可以增加土壤的蓄水能力,防止水份过度蒸发造成脱水现象。
C、放样
以“方格网”方法为主,根据植物的物性、艺术的眼光进行,力求体现设计意图。
D、起苗、包扎、运输
种植的第一步是起苗,为了减少叶面蒸发,起苗前根据需要在叶面喷P.V.O水分蒸腾抑制剂,降低水分蒸发,不影响植物呼吸。起挖时先铲除要部浮土10CM左右,再从切根的环状沟外侧开挖,挖至生直深度约80CM止,然后用草绳包扎土球。如果苗地较干,则起挖前两天灌水,以保持土壤的湿度,保证泥球不易散裂。运输装运尽量在夜间进行,用篷布遮盖以防止水分过量蒸发。
E、常绿乔木(香樟、广玉兰、雪松、罗汉松)是绿地中主要景观树种,栽植的好坏直接影响绿地的景观效果。因此我们在施工中主要做到:
挖树穴:树穴深度比土球深40厘米,宽度大40厘米,以保证土球周围土壤良好。
施基肥、洒种植土:树穴内填入约20CM厚的营养土(含有腐熟的有机肥料)保证根系周围养分充足。然后洒一层约5CM厚的种植土(山泥)保证土壤营养的缓释效果。
平衡修剪:修剪方法上采用整形修剪,主要去除平等枝,病弱枝、徒长枝,并注意今后的发枝方向;修剪程度以突出美观、层次即可,不重剪。
放置树苗:选择树冠丰满,优美的一面朝向主要观赏方向,放置树穴一次成功,尽量减少对容器或土球的多次移动,以免损伤植物的须根。
加土夯实:土球入树穴后必须与土壤紧密结合,加土时用捣棍边加边夯,使土球与土壤充分结合,这样能保证根系的正常生长恢复。
支撑绑扎:采用“十”字四脚桩与整体绑扎相结合,浪风绳用6.5毫米钢丝绳、花兰螺丝锁紧,固定在角铁桩上,角铁桩打入地内1.0米处。四脚桩可用来防止苗木下沉移位,四面支撑可有效地防止树身过度晃动,以免根系拉断。我们采用毛竹作桩,保证乔木支撑的牢固和美观。
浇底水:乔木栽植后应立即浇水,浇水不宜过急,浇水多次,反复浇透,并培土保墒。
植株喷雾:应适当进行叶面喷雾,降低叶面温度,减少叶面水分蒸分,维持乔木水分的新陈代谢。
除了以上的基本步骤,我们还对保证植物成活采取特殊的技术护理措施。植物成活的关键主要是根系的萌牙和枝干水分的平衡。因此在栽植乔木时,对其根部用A..B.D生根粉水解液(50ppm)涂抹和喷洒,促进新根的发生。同时确保根部不积水,保证正常呼吸。由于绿化一次成型,因此保证枝叶水分、养分平衡,恢复其生长势尤为重要。我们利用叶面喷雾的技术,采取叶面追肥。另外,我们采用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营养液(10ppm),一方面叶肉细肥吸收了营养,缓解了根系吸收养分不足的情况。这样对绿化效果一次成型起到了保证。
绿化提升施工方案2
为深入贯彻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省政府《关于印发xxx城市管理效能提升三年行动方案的通知》(吉政办发〔2023〕17号),加快推进美丽吉林建设,全面提高我省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水平,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生态优先”的发展理念,以“增加绿量、提升品质”为主线,大力实施城市园林绿化提升行动,着力构建分布均衡、结构合理、环境优美的城市园林绿地系统,增强城市园林绿地“净化空气、涵养水源、增加碳汇、美化环境、传承文化、防灾避险”等功能,推动全省经济社会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
(二)基本原则
1.因地制宜,彰显特色。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加强对城市及周边山体、水系、植被、生物物种等生态资源的保护,坚持适地适树,注重运用乡土树种,形成地域特色鲜明的景观风貌。
2.量力而行,绿色惠民。坚持节约集约建设,不贪大求洋,避免大拆大建,不搞形象工程,注重保护利用自然生态系统,立足实际扩大绿化面积,努力营造宜居宜业的城市生态环境。
3.分类指导,统筹推进。针对不同的自然禀赋、文化特色和发展阶段,合理确定城市园林绿化的技术路径和目标任务,结合海绵城市建设、绿道绿廊建设等,循序渐进,持之以恒,不断提升城市园林绿化水平。
(三)主要目标
到2023年,城市园林绿化品质大幅提升,新增城市绿地2000公顷以上,建成区绿地率每年增加0.4个百分点,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3平方米以上。新增国家级园林城市(县城)2至3个。所有市(县)全部达到省级以上园林城市(县城)标准。
(四)实施步骤
全省城市园林绿化提升行动自2023年9月开始,到2023年取得阶段性成效,分三个阶段组织实施。
第一阶段:全面启动(2023年9月至2023年底)。各地要根据本方案结合当地实际尽快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和详细年度计划;全省新增城市绿地600公顷以上,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1平方米以上;所有设市城市全部完成绿地系统规划编制(或修编)工作,并按照相关规定履行完报批程序;新增省级园林城市(县城)2至3个。
第二阶段:全力推进(2023年1月至2023年底)。加快公园、道路、河道等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大幅增加城市绿量;新增城市绿地700公顷以上,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2平方米以上;所有县城全部完成绿地系统规划编制(或修编)工作,并按照相关规定履行完报批程序;新增国家级园林城市(县城)2至3个。
第三阶段:全部完成(2023年1月至2023年底)。持续推进各项工作,新增城市绿地700公顷以上,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3平方米以上;各市(县)按照批复的绿地系统规划,严格组织实施;未被命名为省级(含)以上园林城市(县城)的市(县)均达到省级园林城市(县城)标准;绿化品质得到有效提升,全面完成阶段性目标任务。
二、重点工作
(一)完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各地要结合实际,按照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以及园林城市、园林县城相关标准,尽快编制(或修编)本地绿地系统规划,科学制定城市出入口、主要道路和水系绿化等专项建设规划,合理确定目标任务和年度建设计划。编制(或修编)规划应充分考虑各地自然文化条件,强化绿线管理,注重保护山体、水系、湿地、林地等生态敏感区域,注重历史文化传承;加强道路、铁路、河湖、高压走廊等防护林带建设,打造生态廊道;合理布局公园绿地,推广建设下沉式绿地;充分保护利用现有绿化成果,严格保护古树名木和30年以上树龄的乔木。
(二)增加城市绿量。结合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和绿道绿廊建设,充分利用裸露地、空闲地等,大力开展城市园林绿化建设。老xxx要通过拆违还绿、拆墙透绿、见缝插绿、立体营绿、破硬增绿等多种方式增加绿量,并加强对现有园林绿地的改造提升。强化城市空间管控,在城郊及城市周边积极营造环城防护林带、楔形绿地等,改善城市整体环境。
(三)建设城市公园。按照300米见绿地、500米见公园的标准,建设改造公园绿地,加快形成功能完善、布局均衡的公园绿地系统。设区城市老xxx每年新增街头绿地(游园)10个以上,其他县(市)老xxx每年新增街头绿地(游园)3个以上。公园建设要着力保护自然山体、水系、植被等地形地貌和生物物种资源,注重植物造景,体现植物群落形态,做到物种多样、季相丰富、景观优美。要突出文化艺术内涵和地域特色,避免“千园一面”。严格控制公园内建筑物、构筑物等配套设施建设规模,公园内的绿地面积不得少于公园总面积的65%。
(四)强化道路绿化。按照林荫路标准,重点建设改造城市出入口和主要道路绿化。道路绿化隔离带、分车带和行道树绿化建设要增加乔木比重,路侧绿带要以植物造景为主、体现混交林风貌。新建主要道路行道树原则上应做到单侧2排以上,既有道路绿化改造应以补植或增植行道树为主,适当增加花灌木,解决“缺株断档”和“色彩不足”问题。乔木规格要科学适度,提倡大苗绿化,严禁大树进城。到2023年,城市主要道路绿化达标率达到90%以上。
(五)整治水系绿化。合理划定城市蓝线,充分利用城市滨水区域的自然环境,构建滨水绿地,原有河道岸线绿化只增不减,体现风景林或防护林的建设风貌。城市水体驳岸建设改造应以生态驳岸为主,充分考虑防洪、行洪安全,注重保持河道、湖泊的天然形态,强化与周边环境景观的协调。到2023年,城市河道绿化普及率达到90%以上。
(六)加强单位和居住小区绿化。积极推进园林式单位(小区)创建活动,提升单位、居住小区绿地建设管理水平。机关、企事业单位应利用现有空地、草坪等,增加乔木、花灌木比例。老旧小区提升改造,应当以补植增植乔木、花灌木为主,改造后的绿地率不低于25%。新建小区应保持植物生长良好,无缺株断行,常绿树种和落叶树种种植比例合理,绿地率不低于30%。
(七)打造园林绿化精品示范工程。坚持新建与改造提升并重,编制高质量设计方案,引进高水平施工队伍,强化施工全过程管理,建设一批示范公园、示范路等园林绿化精品。示范工程应做到植物景观丰富,配套设施完善,园林小品、建(构)筑物地域特色鲜明,体现节约型园林绿化建设理念。到2023年,设区城市至少建成3个以上综合性示范公园,10条以上园林绿化示范路,其他县(市)至少建成1个以上综合性示范公园、5条以上园林绿化示范路。
(八)提升园林绿化管理养护水平。坚持建、管、养并重,完善各项管理制度,逐步加大养护投入。在政府主导下,推行园林绿化建设、养护、监管相分离的市场化运行机制。全面放开园林绿化建设、养护市场,优先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提高管理养护效率和水平。
(九)积极开展创建工作。进一步拉高标杆,制定并实施切实可行的创建目标。已创建成为国家园林城市的,要努力争创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到2023年,设区城市园林绿化主要指标全部达到国家园林城市标准,其他市(县)全部达到省级以上园林城市(县城)标准。
(十)倡导社会公众参与。积极引导城市居民认建认养园林绿地,广泛开展义务植树活动,提高社会公众参与度。支持有条件的单位及家庭开展庭院、阳台、屋顶绿化和垂直绿化,在街道、社区和物业小区组织星级示范单位、示范户评选,各地可适当给予示范单位、示范户奖励。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市、县政府是城市园林绿化提升行动的责任主体,要建立健全工作机构和管理制度,强化目标责任管理,保障资金投入,全面开展园林绿化建设和改造提升,主动公开信息,接受社会监督。省住房城乡建设厅负责指导、培训、督促检查等工作。
(二)创新融资方式。积极发挥政府作用,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建立政府与市场合理分工的园林绿化投融资体制,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特许经营、赋予冠名权等方式,拓宽园林绿化建设养护资金渠道。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因地制宜采取政府适当补贴的方式,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园林绿化建设。
(三)严格督导考核。
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将定期对各地城市园林绿化提升行动进展情况进行季度调度、半年评估、年终考核,对完不成任务的在全省予以通报批评。考核结果作为创建园林城市、卫生城市、文明城市等的重要依据。对省级以上园林城市(县城)实行动态管理,定期组织复查,对复查不合格,群众意见较大的,将予以限期整改或取消命名称号。对在“城市园林绿化提升行动”中表现突出的市县、单位和个人实施表彰。各地政府也要制定相应的考核办法,要加大监督考核力度,对各项工作进展情况、重大项目实施情况定期进行跟踪检查,年终进行专项考核。
(四)加大宣传引导。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多种媒体,组织开展与城市园林绿化提升行动相关的主题宣传活动,提高全社会爱绿、建绿、护绿意识,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参与城市园林绿化提升行动的良好氛围。
绿化提升施工方案3
绿化工程的对象是有生命的植物材料,种植的树木品种较多,规格较大,所以确保工程能够达到设计效果,确保植物的成活率,必须进行精心的施工及精心的养护管理,才能达到如期的效果。
绿化工程施工程序如下:
a.场地准备:场地清理---换土---场地初平整---土壤消毒施肥
b.苗木准备:选苗---起苗、包装---苗木运输---临时假植
c.苗木种植:定位放线---挖种植坑---栽植---支撑---修剪---遮荫---浇水
d.草坪种植:场地准备---土地的平整与耕翻---排水及灌溉系统---草坪种植施工---播后管理
场地清理
(1)场地清理:人工清理绿化场地中的建筑垃圾,杂灌植物等影响施工及树木成活率的垃圾,装车清理到运至指定地点。
(2)换土:由于绿化对种植土的要求较高,所以对绿化用土要换上用丰富有机质,土壤肥沃,排水性能较好的土壤。
(3)场地初平整:经过换土的种植土,根据设计图纸,进行初平整,整理符合设计意途的地形地貌。
(4)土壤消毒施肥:用“保丰收”35%水剂每亩2.5KG,水100-150KG,用喷雾器均匀喷洒于土壤表面,然后使土壤完全湿润,以杀灭土壤中的收起病害的真菌和线虫。在地被和花卉种植地,撒施堆肥2.5KG/M2,并用旋耕机混入表面土中,乔灌木施肥在挖种植坑进进行。
苗木准备
(1)选苗:选苗应选符合设计图纸中的苗木品种树形、规格外,要注意选择长势健旺,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树形端正,根须发达的苗木,对于大规格的乔木、灌木、最好选择经过断根移载的树木,这样苗木易成活。
(2)起苗、包装:起苗前1-2天应灌水一次,采用人工起苗挖裸根苗的起挖应注意根系的完整,尽量少根系,并对过长根,受伤根进行修剪,起出后用草袋包扎,并喷水保湿,带土球的苗木,土球直径应为苗木胸径的6-8倍,土球的厚度为其直径的2/3,起出后,立即用草绳麻布绑扎,大苗起出后,宜对其根部作适当修复。其主要枝干,应用草绳或麻布缠缚以防脱水,并将全树的每片叶子都剪截1/2-2/3,以大大减少叶面积的办法来降低全树的水分蒸腾总量。
(3)苗木运输:苗木装卸时应小心轻放,不损伤苗木。小苗堆放不宜太厚,以防发热伤苗,对大树的运输,采用吊装,移植大树在装运过程中,应将树冠捆拢,并应固定树干,防止损伤树皮,不得损坏土球,操作中注意安全。大树移植卸车时,应将主要观赏面安排适当,土球(或箱)应直接另放种植穴内,拆除包装,分层填土夯实。
(4)临时假植:应尽量做到随起随运、随栽,以保证苗木的成活率,若因故不能当天栽完,应将苗木分散假植,假植前先开挖假植沟,深度以能埋住树木根系为度,放入苗木后覆土,踩实,不使漏风,并应浇水,遮荫养护。
苗木种植
(1)定位放线:根据施工图和已知坐标的地形、地物进行放线,确定种植点,以使树木栽植准确,整齐,种植效果能达到设计意图。
(2)挖种植坑:人工开挖,植穴的大小应满足设计要求,株行中医符合设计的尺寸,开挖时,应将上层好土堆放一边,底层心土堆放在另一边;成片栽植的花灌木和地被物,应全面深翻30CM,然后开沟栽植。
(3)栽植:种植穴按一般的技术规程挖掘,穴底要施基肥并铺设细土垫层,种植土应疏奉松肥沃,把树根部的包扎物除去,在种植穴内将树苗立正栽好,填土后稍稍向上提一提,再插实土壤并继续填土至穴顶,最后,在树周围做出拦水的围堰。裸根苗栽植时应分层回土,适当提苗,使根系舒展,并分层踩实,最后筑好浇水围堰带土球苗木放入穴中校正后,应从边缘向土球四周培土,分层捣实,并筑浇水围堰,苗木栽植后的深度,应以苗木根颈与地面平齐或稍深为度,栽植其它地被植物时,应根据其生物学特性,确定其栽植深度,按照要求排入沟中后,覆土,扶正,压实,平整地面,然后浇水。
(4)支撑:大苗、大树栽植后应设支撑架支撑,不使动摇,提高成活率。
(5)修剪:大苗、大树栽植后,应作适当修剪,剪去断枝,
枯枝,部分树叶,保证树形,以防止水分过多散失,以利成活。其截口宜用乳胶或铅没涂抹保护。组成色块,绿篱的灌木截植后,也应按设计要求,进行整形修剪。
(6)浇水:苗木栽植后,应立即浇水,小苗可一次落透。大苗、大树栽植后,应分多次向里充分灌水直至水满围堰。栽植后的第二天,应重复浇水一次,对于大树,因温度较高,所以应注意保湿,每天要定期对其树干、树枝、叶面进行喷水,降低温度,减少蒸腾量,提高成活率。
草坪的种植
(1)场地准备
a、土层的厚度:因草坪植物是低矮的草本植物,没有粗大主根,为了使草坪保持优良的质量,减少管理费用,应尽可能使土层厚度达到40CM左右,最好不小于30CM,在小于30CM的地方应加厚土层。
b、土地的平整与耕翻:在清除了杂草,杂物后,地面上初作一次高填低的平整,平整后撒基肥,然后普遍进行一次耕翻,土壤疏松,通气良好有利于草坪植物的根系发育,出便于播种,为了确保新铺草坪的平整,在换土或耕翻后应灌一次透水或滚压二遍,使坚实不同的地方能显出高低,以利最后平整时加以调整。
c、排水及灌溉系统:最后平整地面时,要结合考虑地面排水问题,不能有低凹处,以避免积水,多利用缓坡来排水,在一定面积内修一条缓波的沟道,其最低下的一端可设雨水口接纳排出的地面水,并经地下管道貌岸然排走。理想的平坦草坪的表面应是中部稍高,逐渐向四周或边缘倾斜。草坪灌溉系统是兴造草坪的重要项目,目前国内外大多采用喷灌,为此,在场地最后平整前,应将喷灌管网埋设完毕。
(2)草坪种植施工
播种前,要采购纯度高,发芽率高的种子,在播种前可对种子加以处理,提高发芽率,播种方法为撒播,由公司专门负责草坪播种的技术,农艺工人撒种,保证撒播种子的均匀性。
(3)播后管理
充分保持土壤湿度是保证出苗的主要条件,播种后可根据天气情况每天或隔天喷水,幼苗长至3-6CM时可停止喷水,但要经常保持土壤湿润,并要及时清除杂草。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