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改措施是指对内控测试后发现的异常情况和其他问题进行整改的实际计划和具体措施。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思想僵化整改措施的文章3篇 ,欢迎品鉴!
第一篇: 思想僵化整改措施
新一轮解放思想活动已进入深入整改阶段,在查摆问题阶段通过分析评议、互相谈心等方式,我进行了认真剖析、深刻反思,积极整改,进一步解放思想,努力成为一名合格的党政办公室主任。针对本人存在的问题及表现,现制定个人整改措施如下。
一、整改事项
一是日常学习不够,理论水平、素质能力还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有时只停留在学过、看过,学习不深不透,掌握不全面,理解不深刻,使有些问题似是而非,一知半解,以至于使自己成为学习上的实用主义和工作上的事务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自身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
二是工作效能与所面临的形势要求有差距。党政办的工作大量的是办文、办会、办事,在文字材料方面,创新不够、质量不高、指导性不强;综合协调方面力度不大,不够周到,不够及时,难免顾此失彼,导致一些工作与领导的要求有一定距离。
三是精神状态与加快发展的要求有差距。在工作创新上还有因循守旧,按部就班,喜欢按惯例办事,不具有创新意识方面的表现;在抓落实力度上还有滞后的情形,缺乏抓落实的求实精神;在工作作风上还有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存在着应付过关,敷衍塞责的问题;在办公室管理上还有要求不严、管理不规范的现象。这种精神状态在很大程度制约着工作质量和效率的提高。
二、整改措施及时限
(一)关于日常学习不够,理论水平、素质能力还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的问题。
整改措施:努力学习,不断提高。一是把学习党的政治理论作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的首要任务,努力克服消极懈怠思想,弃除似是而非、不求甚解的应付观念,发扬“海绵”挤和“钉子”钻的精神,在繁忙的工作之余静下心、坐下来、学进去,在学实、学深、学透上动真功、用实劲,以此增强党性觉悟、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树立正确而牢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学会用科学的立场观点方法看待和处理问题。二是适应工作需求,加强公文写作、文秘规范和办公自动化技术的学习,持续拓展知识领域,不断充实和完善自我,努力成为本职工作中的行家里手,在此基础上带动办公室其他人员认真学习,加强锻炼,使人人都能够成为办公室工作的行家里手。
整改时限:从2014年5月起,并长期坚持下去。
(二)关于工作效能与所面临的形势要求有差距的问题。整改措施:立足岗位,锐意进取,高标准做好本职工作。一是在工作落实上主动谋事、大胆管事、扎实做事,以强烈的事业心努力做好党政办公室的工作。二是在协调服务上多沟通、少依赖,多联系、少等待,努力从小的方面做起,既管好大事,又办好小事,一丝不苟地做好各项服务工作。三是在文字材料上多倾斜、多用功,向雕琢艺术品一样认真对待每一篇文稿,确保不出纰漏,为树立党政办公室的良好形象做出自己的最大努力。
整改时限:从2014年5月起,并长期坚持下去。
(三)关于精神状态与加快发展的要求有差距的问题。
整改措施:一是树立勤奋进取的事业心,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以事业为重,爱岗敬业,踏实苦干,兢兢业业做好本职工作;二是树立精益求精的责任感,把握工作全局,强化岗位责任,以高标准的工作要求,尽职尽责地完成党政办公室承担的工作和领导交办的各项任务;三是树立埋头苦干的务实精神,不管在什么时候,都以干好工作为己任,多干实干,多做少说,以实实在在的付出,求得实实在在的实效;四是树立谦虚谨慎的服务意识,善于协调,讲究配合,多动脑筋,多想办法,调动办公室全体人员的积极性,尽最大的努力搞好各方面的服务工作。
整改时限:从2014年5月起,并长期坚持下去。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按照以上整改措施,扎扎实实从具体行动中,严格要求自己,善于思考,敢于探索,勇于创新,努力实践诺言,并虚心接受领导和同志们的监督。
第二篇: 思想僵化整改措施
一、思维僵化、视野狭窄的主要表现
结合工作实际,我认为,我们组织工作在思维和视野方面还存在以下不好的现象:
一是思想上墨守成规,凡事找本本、查惯例的情况,未能很好地探索实践先进地区好的经验做法。
二是用一些老办法、老套路、老思维来想问题、干工作,常规性工作多,亮点工作少、精品工作少。
三是不能把本职工作放在社会发展的工作大局中去认识和思考,不能“跳出组织工作看组织工作”。也就是高部长提出的,我们组织工作对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的支持率和贡献度还不高。
四是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不够强,按部就班抓工作,对不断涌现的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了解掌握的不多,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少。
五是用开放、公正、创新、和谐等先进理念指导工作还不够全面深入,不能很好体现内化于心、外践于行的效果。
二、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
分析这些问题的原因,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有自满情结,不愿变。有的同志满足于组织工作既成的做法、程序、制度和规定,认为只要按照现有模式抓好落实就行了,不用再锦上添花;有的小进则满,在一些单项工作上冒了尖、出了成果,就认为在改革创新上已大有所成,可以歇口气了,无需再紧赶慢赶,累己累人;有的认为目前工作节奏不可谓不快、创新力度不可谓不大,没有必要再自我加压、自寻烦恼。
二是有风险顾虑,不敢变。推进创新的举措,不可避免要触及到一些体制格局,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实际利益。在阻力面前,有的同志不敢与旧有的体制机制弊端作坚决的斗争,缺乏必胜的信心和勇往直前的锐气;有的只求保险、怕担风险,只防出错、不求出新,凡事找出处,上级文件没有明确的,上级领导没有点头的,就不敢去想,更不敢去做,怕“枪打出头鸟”,怕受到非议和责难。有的开始时雷声大、过程中雨点小、最后不了了之,又回到改革前状态的“前车之鉴”,仍心存芥蒂,担心这次创新又是白忙活一场,与其如此还不如不改。
三是有畏难情绪,不想变。有的同志认为组织工作的资源有限,整合力量会受到方方面面的制约和限制,改革创新难推动,即使推行也不一定能取得满意效果;有的认为这些年组织工作的任务内涵在不断深化,外延在不断拓展,如果再来进一步的创新,必定要投入大量精力,增加工作成本,给原本就比较繁重的工作带来新的压力;也有有的是在错综复杂的形势面前,因学识和能力所限而无所作为。
四是有等靠思想,不会变。有的同志认为基层工作就是埋头干,创新是上边的事,等着上面发指令、拿方案、定政策,自己乐于走现成路,“守株待兔”;有的因习惯于安逸的工作环境,形成了僵化保守、墨守成规的思维模式,只知道因循,不知道创新。
三、谈几点对策和建议
破除上述思想观念,需要从几方面着手:
一是加强学习,在解放思想、强化责任中永葆组织工作创新的朝气。要学理论。只有保持理论上的清醒,才有政治上的坚定。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是党的建设的首要任务,更是推进组织工作创新的题中应有之义。要用科学理论来指导推进组织工作不断创新,重点是防止和克服理论学习中的浅尝辄止、蜻蜓点水、脱离实际现象。要明形势。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党的建设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新课题新考验。特别是我市正处于科学发展、赶超发展的关键时期,迫切要求我们组工干部进一步增强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振奋精神,保持状态,以
一种超越地域疆界的全方位开放的大视角,审时度势,开拓进取,更新工作理念、改进运作方式,把“一创双优”的要求体现和落实到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的各项任务中去,为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要钻业务。学好业务是做好组织工作的基础。组织工作内容丰富,并随经济社会的发展而拓展和延伸。当前,要紧密联系新时期组织工作的实际,以“一创双优”活动为抓手,准确把握组织工作的新任务、新要求,提高在纷繁复杂的形势面前把握事物本质和发展规律的能力,提高运用科学理论分析和破解组织工作难题的能力,不断增强组织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是加强调研,在转变作风、求真务实中充实组织工作创新的底气。要弘扬深入基层、深入一线的传统。基层是创新的“发源地”和“试金石”。推进组织工作创新,必须了解基层一线的具体情况。深入基层、深入干部群众,不仅可以挖掘很多的鲜活案例和成功经验,还可以通过实地调研的方式,加强对组织工作的检查、指导和督促。同时,只有坚持深入基层一线,才能掌握第一手资料,全面了解和掌握事情的真相,为下一步工作创新提供正确信息。如果只是浮于表层,不作全面深入了解,只听一面之词、掌握片面之情,就很难了解事实的真相,为创新埋下隐患。要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原则。对于所了解和掌握的事实情况,要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予以客观反映。这不仅可以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更反映了个人的工作责任心。客观反映情况,不仅包括取得的成绩和一些好的做法,也要切实反映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不能片面夸大成绩。有了客观真实情况的反馈,才能为作出正确判断、制定正确决策打好基础;仅凭道听途说,就有可能失之偏颇或作出错误的决断。要倡导稳扎稳打、讲求实效的做法。针对调研反馈出来的问题,要慎重研究,果断决策,防止出现调研时轰轰烈烈,结束后却“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的现象。调研要有的放矢,不能搞形式主义。要按照“提高素质、提升形象、转变作风、推进工作”的目的,制定对策实实在在,推进过程扎扎实实,一个一个问题地解决,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确保组织工作创新的成功度。
三是加强实践,在攻坚克难、开拓进取中增强组织工作创新的锐气。实践是提高能力的根本途径,是推进工作创新的源泉。要多鼓励探索。干部群众中蕴藏着无穷的智慧,要善于问计于基层、求智于群众,允许试,鼓励闯,不搞无谓争论。比如,如何完善地方党委领导班子配备改革后的工作机制,如何建立健全选人用人的公正机制,如何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如何探索党内基层民主的多种实现形式,如何加强人才综合环境建设、激发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和创业热情等等,我认为都是当前组织工作创新的重点和着力点,可以鼓励基层在这些方面多出思路、多作探索。要多给予支持。创新与风险同在,每前进一步,都会困难重重。对敢于在问题面前迎难而上的先行者、示范者,党委及其组织人事部门要给予支持。同时,努力营造鼓励探索、支持创新、宽容失误的环境和氛围,让想干事的干部有机会,能干事的干部有舞台,干成事的干部有地位,形成广大干部群众奋勇争先、与时俱进、建功立业的生动局面。要多总结提高。对于先行试点、探索的工作,比如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党委全委会票决制度等工作,要采用“回头看”的方法,予以梳理和回顾,既要理直气壮地总结成绩、宣传典型、推广经验,也要有勇气承认创新工作中的不足之处,及时纠正,加以改进,促进提高,千万不能存有“既然是创新,肯定错不了”的误解。
当然,我们组织部门是最讲规矩、讲原则的部门,但讲规矩、按程序、守纪律不等于墨守成规。创新不是改变规矩,而是如何将规矩很好地落到实处。我们要勇于打破原有的思维定势、打破已有的套路依赖、打破固有的传统模式,克服畏难情绪,敏锐发现组织工作的新问题、把握新趋势、启用新视角、捕捉新机遇、开辟新思路,不断推动组织工作创新发展。
今天,我就谈这么多,不对的地方还请大家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第三篇: 思想僵化整改措施
组织工作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织部分,组织部是党委的重要工作部门。思维活跃,视野开拓,创意丰富,组织工作局面就生动多彩;思想僵化,视野狭窄,观念保守,组织工作局面就死水一潭。结合“一创双优”活动精神和岗位职责,今天围绕“破除思维僵化和视野狭窄,推进组织工作创新”这一问题与大家交流一些认识和体会。
一、思维僵化、视野狭窄的主要表现
结合工作实际,我认为,我们组织工作在思维和视野方面还存在以下不好的现象:
一是思想上墨守成规,凡事找本本、查惯例的情况,未能很好地探索实践先进地区好的经验做法。
二是用一些老办法、老套路、老思维来想问题、干工作,常规性工作多,亮点工作少、精品工作少。
三是不能把本职工作放在社会发展的工作大局中去认识和思考,不能“跳出组织工作看组织工作”。也就是高部长提出的,我们组织工作对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的支持率和贡献度还不高。
四是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不够强,按部就班抓工作,对不断涌现的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了解掌握的不多,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少。
五是用开放、公正、创新、和谐等先进理念指导工作还不够全面深入,不能很好体现内化于心、外践于行的效果。
二、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
分析这些问题的原因,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有自满情结,不愿变。有的同志满足于组织工作既成的做法、程序、制度和规定,认为只要按照现有模式抓好落实就行了,不用再锦上添花;有的小进则满,在一些单项工作上冒了尖、出了成果,就认为在改革创新上已大有所成,可以歇口气了,无需再紧赶慢赶,累己累人;有的认为目前工作节奏不可谓不快、创新力度不可谓不大,没有必要再自我加压、自寻烦恼。二是有风险顾虑,不敢变。推进创新的举措,不可避免要触及到一些体制格局,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实际利益。在阻力面前,有的同志不敢与旧有的体制机制弊端作坚决的斗争,缺乏必胜的信心和勇往直前的锐气;有的只求保险、怕担风险,只防出错、不求出新,凡事找出处,上级文件没有明确的,上级领导没有点头的,就不敢去想,更不敢去做,怕“枪打出头鸟”,怕受到非议和责难。有的开始时雷声大、过程中雨点小、最后不了了之,又回到改革前状态的“前车之鉴”,仍心存芥蒂,担心这次创新又是白忙活一场,与其如此还不如不改。
三、有畏难情绪,不想变。
有的同志认为组织工作的资源有限,整合力量会受到方方面面的制约和限制,改革创新难推动,即使推行也不一定能取得满意效果;有的认为这些年组织工作的任务内涵在不断深化,外延在不断拓展,如果再来进一步的创新,必定要投入大量精力,增加工作成本,给原本就比较繁重的工作带来新的压力;也有有的是在错综复杂的形势面前,因学识和能力所限而无所作为。
四、有等靠思想,不会变。
有的同志认为基层工作就是埋头干,创新是上边的事,等着上面发指令、拿方案、定政策,自己乐于走现成路,“守株待兔”;有的因习惯于安逸的工作环境,形成了僵化保守、墨守成规的思维模式,只知道因循,不知道创新。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