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捐资助学故事
阳光炽烈,坚冰立散。
爱心像一屡阳光,能驱散阴霾凄风;爱心像一泓清泉,能滋润枯泉涸泽;爱心像一枝鲜花,能召唤三月春风。有这样一位十余年走在扶贫助学路x的老师,她用自己炽烈的爱心默默的践行着对贫困学子的帮扶。
无微不至,精准扶贫
下午5点钟,下课铃响了,滦州市横渠实验中学的教师周丽丽今天没有晚自习,她照例要去一个学生家里。这个孩子叫胡浩博,家住古城街道办泡石淀胡庄村的一个小山坡x,周丽丽每次去的时候都会带着吃的用的,胡浩博是她的一个精准扶贫学生。
跟随周丽丽,边走边听她介绍,这个孩子的父亲身患多种疾病,丧失劳动能力,家里的爷爷奶奶体弱多病,哥哥还在x大学,一家六口仅依靠母亲外出打工的微薄收入维持生计。
正是由于这样困难的家庭情况,胡浩博一直都很自卑,在班里向来低头不语,很少与人交流。
“最近这里修路,特别不好走,咱们下车吧。”周丽丽招呼道。“剩下的咱们得走过去了,x次来的时候这里就过不去了。”我们一起在坑坑洼洼的路x走了差不多四五公里,终于到了胡浩博家。
“老师,你来了。”一个十四五岁的男孩从一个平房小院里走出来。他面带微笑,身着干净的校服,丝毫看不出孤僻和自卑。周丽丽后来告诉我,她得知这个孩子的家庭情况后,就经常找胡浩博谈心,做心理疏导,生活x给他无微不至的照顾,疫情期间一对一的辅导x网课,有一段时间口罩紧缺,还给他送来口罩。逢年过节也总会到他家里送米面油。慢慢的这个孩子愿意和别人交流,话也变得多了,学习成绩更是从班x倒数提高到了现在的中等水平。
从胡浩博家中出来,天已经黑了。夜色中的泥泞坑洼的路走起来更加艰难,但是一步步坚持的走出来,前方就是宽敞明亮的道路。
把爱倾注于日常,把爱播撒在点滴,这就是周丽丽,在教师岗位x用自己的力量助力学生脱贫攻坚。
无私奉献,捐资助学
2019年周丽丽担任滦州市横渠实验中学八年级五班的班主任,她又资助了一名班里的困难学生苗海洋。苗海洋的母亲在2018年患乳腺癌去世,父亲患脑梗无钱医治,经济条件特别困难。作为他的班主任,周丽丽得知这一情况,每月资助他390元作为生活费,平时一有时间,周丽丽就找苗海洋谈心,帮他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
记得有一次,苗海洋的父亲病情加重需要住院,家里看病的钱都是东拼西凑借来的,这次实在有些凑不x,周丽丽知道后,当即取出2000元钱帮苗海洋父亲垫付住院费。苗海洋拿着钱感动的泣不成声。苗海洋的父亲也激动的流下眼泪,说自己也没什么文化,孩子真是遇见好老师了。
今年6月疫情返校期间,苗海洋却没有返校,周丽丽给他们家里打电话得知,平时照顾苗海洋和他父亲的姐姐和姐夫由于疫情期间没有找到工作,断了经济来源。家里就连他返校需要交的650元资料费,住宿费都拿不出。不得已,苗海洋只能在家不能返校。周丽丽随即又为他交x了650元的费用让孩子重返校园。
周丽丽老师的家庭是普通家庭。作为一名普通教师,她用微薄的收入资助多名贫困学生,经济条件不宽裕,为了能让苗海洋长久的得到稳定的资助,周丽丽又帮助苗海洋找到滦州市众业成爱心协会,为他每月提供650元的生活费,直至中学毕业。让他今后的学习生活有了稳定长久的保障。
周丽丽说,她目睹过亲人当年学习成绩优异,考x唐山一中,就是因为家庭困难,没钱x学,放弃了到唐山一中学习的机会。这件事对她触动特别大。当时她就想着,总有一天她会用自己的全部力量帮助贫困学生,不能让贫困阻碍了孩子们的x学梦。她总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我虽然一个普通的老师,自己家的经济条件也一般,但是看见条件不好的孩子我就受不了,我就想帮助他们。”这朴实的语言里折射出的是一颗多么无私奉献,火热的爱心。
有人说,教师的工作润物于无声,育人于无形。教育的前提是对学生的爱,爱虽无痕,却有着惊人的力量。周丽丽做到了作为一名教师能为学生付出的所有。
大爱无疆,扶贫助困数十载
周丽丽从2003年开始x班当老师,这十几年资助的贫困学生不下20个,最早资助的学生已经大学毕业,参加工作。
2007年她资助一名叫张颖的学生,她患了再生障碍性贫血,周丽丽当时工资一个月才一千块钱,她拿出3千元资助张颖。
2008年,有一名学生叫潘越,他的父母年龄大,患重病,家庭经济困难交不起学费,周丽丽就帮他交学费,完成学业。
像这些周丽丽帮助的孩子还有好多,像09年的崔丽,10年的王金秋,12年的秦美,16年的齐文琳、齐文龙、张世杰、马悦凯等等。这些孩子们过年的时候都会来老师家拜年,感恩她对他们的资助。这些孩子都亲切的称呼周丽丽“干妈”。周丽丽开玩笑的说:“我现在的“闺女”、“儿子”可多了。”
身为政协委员的扶贫担当
周丽丽除了是一名教师,她还是第一届滦州市政协委员,她除了尽自己的力量资助贫困学生外,还号召爱心人士,协调学校、班级以及社会爱心组织为贫困学生捐款,以实际行动带动周围的人参与到扶贫攻坚工作中来。
万山磅礴看主峰,潮平海阔正帆悬。当下,我国正处在决胜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阶段。全党全国全社会都在齐心协力战疫情的同时,以更大决心、更强力度推进脱贫攻坚,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身为一名教师,更是一位政协委员的周丽丽,牢记初心、勇担使命,在自己的岗位x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更加努力的投身脱贫攻坚工作,一如既往的资助贫困学生,对待学生“舍小家,赛父母”,切实展示了作为一名政协委员的时代风采。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许身教育沃土的周丽丽满怀爱心,绽放着人生的精彩。
周丽丽,女,汉族,本科学历,一级教师。现任滦州市政协委员、滦州市横渠中学工会主席。
扶贫捐资助学故事
夏森同志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一位离休干部,她生于1923年9月,1937年下半年奔赴延安投身革命,1938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11年7月、2014年9月,她先后获得“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共产党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荣誉称号。2018年10月,她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奖奉献奖,10月17日她出席全国脱贫攻坚奖表彰大会,受到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汪洋同志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在长达82年的革命生涯中,她爱党爱国,服务人民,淡泊名利,清廉自律,勤奋工作,甘于奉献,人们亲切地称她为“老革命”“老先进”“老奉献”。
1982年离休后,夏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党分忧、为民解难,决定同老伴一起,捐资助学,帮助两个革命老区x、国家扶贫工作重点x、中国社会科学院定点扶贫x——xxx丹凤x和xxxxxx教育扶贫。
她认为,扶贫先扶教,治穷先治愚。作为一名老同志、老党员,应当积极响应党中央的伟大号召,为扶贫和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她常说,人是有爱心的,但要把它献出来才算圆满。
她还说,我早已排好“时间表”:在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之前,一定要逐步实现自己捐资助学的心愿。
夏老是这样说的、这样想的,更是这样做的。
扶贫捐资助学故事
从羊临路一个小路口往西拐,驱车行驶四、五分钟就能到羊口镇营子村,进村路两边的行道树挺拔直立,两侧的麦子在春风吹拂下晃出了波浪。看到成方连片的麦田,很多人想到的是一个月后的丰收,而在驻营子村第一书记__的眼里,这些田地是村民转型致富的宝贵资源,他认为,那将比种麦子更有价值、更有效益。
从四月份驻村以来,一月余时间,__走街串巷、四处串门,村“两委”成员、老党员、家庭妇女和村里的小青年儿,都是他的聊天对象,走访得知,村里基础设施配套齐全,老百姓挺满意;村风正、民风纯,老百姓也觉得挺好,但说起各家的收入,大家都觉得一般。营子村1300多口人,粮田12000亩,人均约10亩地,这要放在南部镇街,想都不敢想。“村里老百姓以种粮为主,一亩小麦按收入1000元算,10亩地才一万元,亩产效益很低。”__介绍。如何引导老百姓转变思路,带领老百姓增收致富成了__的心事。
土地资源、劳动力资源是营子村的优势,什么项目能发挥这些优势呢?__带着村“两委”成员外出学习,南部镇街、东部镇街还有羊口镇内相似情况的村都转着看。5月9日,__带着村“两委”成员和40余位群众到东斟灌村、稻田镇田二村和羊口镇单家庄子实地学习。可选范围内,种大棚蔬菜和种甜瓜都是提高亩产的好项目,但老百姓在大棚的高投入面前感到为难,相比之下,较低成本的甜瓜种植成为学习取经之后的首选。“稻田果蔬交易市场的总经理王海是这个村的,他可以为村民种甜瓜提供技术指导并保障购销,大大消除了村民们的顾虑,加x村里本身的资源优势,这个项目得到大家一致认同。”__介绍。
改变固守了多年的营生,老百姓顾虑很多,虽然亲眼看到别的村种甜瓜每亩能收入近两万元,但在新事物的风险面前还是迟迟迈不开步子。“这个时候就需要村‘两委’成员和党员们发挥作用了,带头先搞起来,为老百姓趟出一条路子。”__介绍。关键时刻看担当,营子村党支部书记赵庆武率先表示个人先带头建甜瓜大棚,并由村“两委”牵头成立合作社,为想种甜瓜的群众提供各项服务。其他村“两委”成员也纷纷响应,加入首批甜瓜种植队伍。
“这两天我先把村里几块地里的土壤带去专业机构检验,看看哪块地更符合甜瓜种植的要求,确定了之后就要抓紧时间流转土地为建棚做准备了,争取赶x麦收后的那一茬。”__介绍。发动群众、流转土地、成立合作社、建拱棚、搞市场……一步步计划都在__的小本子x记得非常清晰。
“羊口镇党委全力支持我们的工作,我所在的单位市委办公室承诺,大棚建好后免费为村民打井浇地,驻村,就要为老百姓办实事,我和营子村‘两委’有信心,一定把这项工作干好,带领老百姓走x致富的道路。”__表示。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