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示”教学历来被看作数理化的“专利”,岂不知在语文教学中贯穿图示教学,往往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现行动中语文教材在编排时课文配有插图,能直观地反映课文内容,但仅仅依靠一两幅插图,还远远不够。我是一个美术爱好者,闲暇之余信手涂鸦,这给我上语文课带来了不少“实惠”,我就利用这个特长,在讲授语文课的过程中时不时地配上一两幅插图,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激发学习兴趣,诱发求知欲
利用“图示”更为直观、可感,紧扣课文,生动形象的一幅挂图,一出现在学生的面前,大家的眼睛立刻会为之一亮,注意力立刻被深深吸引,霎时间兴趣陡增,例如在讲《变色龙》这篇课文时,紧扣主人公奥楚蔑洛夫在“审案”过程中态度的六次变化,我画了六幅有关奥楚蔑洛夫神态各异的图画,这六幅图画用简洁、夸张的笔法把奥楚蔑洛夫见风使舵、变化无常、趋炎附势、欺下媚上的性格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然后引导学生分别把这几幅图所描绘的课文内容反复朗读,使学生对奥楚蔑洛夫的性格把握得既全面又准确,同时也通过这几幅图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出“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腐朽”这一主旨。这样,使用图画诱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从而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在最少的时间内获得了最佳的学习效果。
二、寓教于乐,让学生在轻松中学习
画图比抽象的文学符号更直观、形象、生动,它可以通过图像把一些比较抽象的表述和概括说明得可观可感,让学生容易理解,留下深刻的印象。比如《观舞记》中卡拉玛姐妹的舞蹈“轻云般慢移、旋风般病转”,“忽而双眉频蹙……使人几乎听得见铮铮弦响”,“莲花的花开瓣颤,小鹿的疾走惊跃,孔雀的高视阔步”。这些描写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不易理解。
我采用了绘画的形式,把这些时而轻柔如梦,时而刚劲惊跃的舞姿勾成图像,再配上解说,学生获得了极大的乐趣,有些学生甚至跃跃欲试,很有点亲身去体验一下这种优美舞姿的冲动,整个教学过程中变得生动活泼,在轻松愉快中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弥补不足,增长学生见识
初中课本内容广泛,有些课文中说明的事物或描绘的景象是学生从来没有见到过的,为了能让学生正确地理解课文内容,我就想方设法把课文中的关键地方给画出来,有时浓彩淡抹地描绘,有时了了数笔地勾画,形象生动,既弥补了课本所没有的这一缺陷,又增长了学生的见识,一举两得。如在学习《苏州园林》这一课时,课文中所写的“亭台楼阁,假山池沼”等这些园林中所特有的景物以有“近景远景”的美术用语,如果学生没有到过苏州园林或缺乏必要的美术知识,是很难理解的。我就根据需要配上插图,图文结合,趣味盎然。学生学习了这篇课文以后说“就像到园林浏览了一遍似的”。效果非常显著。
四、有利于陶冶情操,培养审美情趣
借助于生动的图像、美丽的画面,能表达出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崇敬,同时也可以培养人们宽厚豁达的胸怀。诚然,当一幅雄壮、朴素的“江山如此多娇”的画面展现于学生们的面前时,心中默诵着《沁园春雪》,会顿时感到心气豪爽、精神奋发、眼界开朗、心胸旷阔,从而激起了他们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而古代诗歌本身就讲究“诗中有画”,“诗画同律”,在古代诗歌教学中结合画图无疑是一种最佳手段。如《天净沙。秋思》中表露的意象有:瘦枯的萝藤、萧瑟的古树、黄昏的寒鸦、寂静的小桥、流淌的溪水,孤独的人家。画面色彩灰暗、情思惆怅,用水墨把它描绘出来,展现在学生们的眼前,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这样诗的意境就不言自明了。在陶冶情操的同时去体验游子异乡的怅惘和乡思,勾起他们对美妙生活的想往。
综上所述,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能以简洁、生动、富于表现力的图示助教,就会活跃课堂气氛,给学生以更丰富的教学信息,使原来比较抽象、难懂的事理变得明白易懂,而又富于情感。这样,在学生们掌握课文内容、加深对问题理解和记忆的同时,也陶冶了他们的情操,培养了他们崇高的审美情趣,取得效果是显著的。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