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智慧景区发展现状
景区智慧化建设进展情况报告
近年来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风景名胜区事业的不断发展 特别是国务院《风景名胜区条例》的出台后 各地对风景名胜资源的保护、利用与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与此同时 信息化浪潮的涌动 使得现代化技术越来越多的应用于我国风景名胜区行业管理的各个方面。数字化景区建设的悄然兴起 也正是应中央“建设生态文明”要求 将资源保护问题放在旅游业发展的环境中逐步加以解决 也把资源保护与旅游产业发展带入一个良性互动、协调发展的新阶段。
风景名胜区数字化建设是信息化技术发展和风景名胜区管理模式创新与结合的产物 是总结先进风景名胜区经验 适应景区现代化管理实际需要的新形势而提出的 数字化建设是以景区实现“资源保护数字化、经营管理智能化、产业整合网络化”建设为目标 不断提高风景名胜区行业管理水平的过程 其实质上是风景名胜区管理模式的一次重大创新和变革 其效率和成效是传统管理无法替代和无法比拟的。数字化景区的建设与推进 体现了风景名胜区行业的综合实力和水平 代表了风景名胜区现代化管理的发展方向。
我国风景名胜区数字化建设工作的根本目的是利用现代高科技信息化手段 提高风景名胜区管理水平 有效处理好保护和利用的关系 把风景名胜区保护、利用和管理好。做好风景名胜区数字化建设需求是前提 应用是核心 人才是关键。
我国风景名胜区数字化建设发展历程
根据中央信息化建设战略部署方向 我国数字化景区建设起步于2004年 由原建设部推荐黄山和九寨沟风景名胜区纳入了国家“十一五”科技攻关重点项目《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与服务数字化工程》子课题——《数字景区示范工程》 两个示范景区分别于2005年4月和6月通过科技部一期工程验收 示范成效显著。自此 翻开了我国数字化景区建设的新篇章。
2005年10月14日 原建设部城建司在九寨沟召开了“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监管信息系统暨数字化景区建设工作会议” 实地考察了九寨沟数字化景区建设工作的先进做法和经验 并研究部署了今后监管信息系统建设任务和数字化建设试点工作。同年11月4日 城建司下发《关于搞好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数字化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 建城景函[2005]143号 要求各省级主管部门和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高度重视数字化建设工作 并以省为单位开展数字化试点景区的遴选和推荐工作。
2006年1月10日 原建设部城建司下发《关于公布数字化景区建设试点名单的通知》 建城景函[2006]5号 正式确定北京八达岭等18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为数字化建设试点单位。3月30日 城建司下发《关于增补五台山等四景区为数字化景区试点单位的复函》 建城景函[2006]44号 至此 首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数字化试点单位正式确定为24处 其中黄山、九寨沟为先期数字化示范景区 。同年4月8日 城建司在xxxxxx召开“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数字化建设工作交流座谈会” 研究讨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数字化景区建设指南 征求意见稿 》 并座谈交流了当前各景区数字化建设经验。会后 城建司下发《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数字化景区建设指南 试行 》 指导各风景名胜区开展数字化建设工作。
2007年7月12日 原建设部城建司在xxx武陵源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召开“中国风景名胜区数字化建设论坛” 重点介绍了“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监管信息系统网络平台”建设内容 并结合当前数字化建设工作 各试点景区广泛交流了当前数字化建设的经验。论坛同时邀请了央视等重要媒体单位参加 人民网还对此进行了网络的现场直播。 2008年3月18日 原建设部城建司在xxx云台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召开“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监管信息系统网络平台培训会议” 重点讲解介绍了网络平台的内容及应用情况 并邀请计算机网络、数字移动技术等相关专家进行指导讲座 同时对各试点景区数字化建设工作给予指导性建议。
可以说 自2005年开始 原建设部适时启动了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数字化建设工作 一方面调动先进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数字化建设的积极性 加以正确引导和积极推进 另一方面也加强了政府与风景名胜区间的资源共享和信息互通互连 使我国风景名胜区开始逐步进入数字化建设时代。
我国风景名胜区数字化发展现状
当前 我国许多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正处于“接待服务型”向“经济产业型”的转型期 解放思想的道路依然漫长 体制机制还有待完善 管理手段也需要进一步更新 数字化景区的建设 正是为了有效解决当前管理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应运而生的。数字化景区建设为解决景区管理层面存在的诸多问题指对了方向 也将为今后风景名胜区的长足发展奠定基础。
开展数字化景区试点工作之初 原建设部首先组织有关专家 在总结九寨沟和黄山两个数字化示范景区建设经验基础上 编制印发了《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数字化景区建设指南 试行 》 对数字化建设目标、技术路线、重点建设项目和具体实施办法等都提出了明确要求和统一技术标准 促进了试点景区规范化建设和信息共享 对风景名胜区行业数字化建设起到很好的总揽和指导作用。
据初步统计 目前已有22个试点景区的数字化建设总体方案已通过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专家组的评审 黄山、峨眉山等8个试点景区初步建成了综合性的数字化指挥调度中心;
九寨沟、黄山等10个试点景区开通了门票网络预售 累计销售额超过10亿元 龙门、庐山等15个试点景区安装使用了电子门禁系统 十三陵、钟山、天山天池等20个试点景区建成LED大屏幕信息发布系统 通过卫星联播实现了景区资源相互推介宣传
大部分试点景区还都建成使用了森林防火或集游客安全、资源保护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综合视频监控系统 实现了对主要景区、景点和游人集中地带的实时监控。峨眉山风景名胜区按照数字化建设总体方案 加紧实施“1153N系统”工程 构建生态保护、管理服务和市场营销三大体系 设立监控、门禁、旅游咨询等多个子系统 形成景区保护、管理、服务、营销等全方位的数字化管理体系。武陵源近几年来积极推进“数字武陵源”建设 完成了规划监测系统、森林防火系统、电子门禁系统、视频监控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GPS车辆调度系统、电子导游系统、网络售票系统等10个系统,“数字武陵源”雏形初显。石林和河南云台山风景名胜区的数字化建设 都是2006年4月在昆明召开数字化景区试点座谈会议之后启动的 虽然起步较晚 但是起点高 成效显著。石林等景区的数字化建设还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遗产保护专家的高度评价。
加强我国风景名胜区信息化建设 是风景名胜区管理工作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是风景名胜区行业现代化管理的客观要求 是提高风景名胜区服务水平的必由之路。因此 要立足现在 着眼未来 积极创造条件 充分利用先进技术与手段探索我国风景名胜区信息化建设的新途径、新方法 推进风景名胜区信息化建设进程 促进风景名胜区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景区智慧化建设进展情况报告
智慧景区发展新思路
随着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对品质生活的追求,促使旅游经济呈现出爆炸性增长的态势。尤其是伴随着高速公路、民航、水运、高铁等基础设施的日趋完善,更是为旅游业的发展打下了雄厚的基础。早在2010年,有着“童话九寨”之称的九寨沟景区就已经对此进行了探讨:以“景区发展新趋势、探讨景区管理新模式、展望旅游发展新未来”和“低碳旅游与移动性管理”为主题,论坛的内容在业界引起了广泛关注,掀起了智慧景区建设高潮。2011年,河北6市11景区主要开展门禁系统、电子导游、安全系统等技术的推广,加速了智慧景区的建设进程,全国各地景区管理部门纷纷投身到智慧社区建设中,力求为游客提供个性化服务,进一步促使旅游产业整合运营。
景区智能化管理,轻松实现景区管理,打造智慧景区新的发展模式!这不仅迎合了当前绿色出行、低碳生活、健康旅游的发展潮流,更是在国家政策予以支持和肯定的发展背景下对景区管理新方向的重新定位!
一、智慧景区概述
智慧景区即景区智能化,是指在“数字地球”向“智慧地球”转型这一重大背景的基础下,结合景区特性,运用人类最新文明成果,构建智慧网络,实现景区智能化发展;将最新管理理念同最新技术成果(尤其是物联网)高度集成,全面应用于景区管理,从而更有效地保护旅游资源,为游客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实现景区环境、社会和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换言之,“智慧景区”是能对环境、社会、经济三大方面进行最透彻的感知、更广泛的互联互通和更科学的可视化管理的创新型景区管理系统。
通俗来讲,通过建设物联网实现对景区地理事物、自然灾害、游客行为、社区居民、景区工作人员行迹和景区基础设施、服务设施的可视化管理,进行全面、透彻、及时的感知。同时,构建旅游地理信息系统、景区网页和办公自动化系统、网上营销系统、高峰期游客分流系统、综合决策平台。
二、建立智慧景区必要性
1.可持续发展要求景区建设智能化
当前社会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可持续发展思路的提出促使了智慧景区建设的发展,而以此为依托的智慧景区首当其冲受到了技术改革的冲击,无论是发展定位还是发展目标,都开始走向资源整合的阶段:旅游资源的日益稀缺和社会发展的要求能够和谐共存有赖于景区智能化管理的发展。
2.提升景区管理水平要求景区管理智能化
景区管理向来是非常庞杂的工作,随着当前社会经济的发展,景区管理水平也迫切需要得到提升,而景区智能化管理不仅能够节省人力、物力,更能在管理工作中倍道而进,有助于提高效率,精简效能。
三、景区中安防系统应用情况
景区智能化管理主要依托于物联网技术的发展,而作为物联网重要依托的安防系统在景区管理中始终占据举足轻重的位置。
当前,景区中安防系统应用现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景区智能停车场应用
景区智能化的起始点是从停车开始。涌向景区的游客来自五湖四海,无论乘坐什么交通工具,到达景区难免遇到停车难的问题。清晰明了、实时更新的停车场车位变化不仅为开车的司机解决了停车难的问题,更是为确保乘车安全的旅游大巴有了固定的集合地点。车辆管理疏通引导,把繁琐的人工停车指导工作简单化,方便管理。
2.景区智能售检票管理系统应用
将门票管理工作纳入景区智能化管理的范畴,是在原来门票工作的基础上增加系统管理功能。电子门票和防伪门票及旅游年票的兴起使得门票管理工作的改革提上日程。将门票管理系统与电子档案库相结合,联动身份证信息、优惠证信息、人脸识别校对,可以减少偷票漏票的行为,有效防止黄牛倒票买票的现象。
3.景区监控安防检测管理系统
景区智能化管理工作的实现必不可少的环节是检测和搜集相关信息。分布于景区各处的探测器和服务终端设备将搜集到的信息上传至管理系统并进行有效分类和筛选。外围的电子围栏能够有效阻止非正常渠道进入景区的个人进入;遍布的电子眼能随时拍摄景区的实时图像;雷电监测设备能够监测并分析雷电情况;动态行为捕获摄像机能够将违反规定的行为及时报警制止;声光警号及时发出震慑声以儆效尤;环境灾控监测实时将易发生地质和天气灾害的景区段重点监测;搜集有效信息并进行综合管理。
4.景区智能管理平台系统应用
智能管理平台对旅游景区现场实时全天候、全方位24小时监控,直观展示旅游景点的美丽景色,加强异地游客对景点的认可度、提升客户进行实地体会的决心。另外,还可以对景区实施远程安全监控,完善景区的安全管理。
5.景区人文化管理系统应用
作为景区服务主体的团队和个人,在景区中能够得到满足感和幸福感是景区工作人员最大的欣慰。景区智能人文化管理系统,将人作为关键点,围绕为人的服务进行工作!
1)无线网络覆盖。景色与人共享,网络必不可少。在景区内实现无线网络覆盖,该游客利用互联网的技术,将拍摄照片及时上传并迅速分享;
2)背景音乐导入及通讯广播互联。畅游景区,耳边是悦耳的音乐,周边是美丽的景色,让人心旷神怡!紧急情况播报系统能够使游客及时得知景区最新讯息,让游客在景区中怡然自得;
3)讯息展示系统。该系统能自动定位、紧急求助,同时可查询天气情况、景区介绍,实现票价自助查询,路线指导等,轻松在讯息展示系统就能查询。
6.景区多功能展示系统应用
景区作为当地民风民俗展现、历史文化宣传、自然风貌欣赏的象征,给游客带来的不仅仅是自然风光所赋予的赏心悦目,更是对外展示中国旅游特色的媒介。景区智能化管理系统中,多功能展示系统具有和百度搜索类似的集合功能。前端采集到的所有信息通过系统的上传和搜索引擎展示景区不同的风光特点,配合翻译语言向外国游客展示景区的独特魅力所在。
四、景区安防系统发展瓶颈
景区管理者对景区安防系统的需求特点总结为12个字:省时省心、精确明了、物美价廉。尽管景区智能化已经得到了政府和公众的认可,但是作为一种新兴的景区管理方式,还是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出现了发展瓶颈。如为了加强景区智能化建设,各地旅游景区纷纷建立门户网站、更新门票系统、电子监控等设施设备,部分景区在科学的管理下,成为智慧景区示范点。但是有的景区却急功近利,不根据自身情况做任何规划设计,盲目进行改造。购买电脑不联网,建立网站不维护,买了设备不使用,不仅造成资源利用率低,还使景区蒙受负面影响。
五、景区智能化管理的实现方式及发展前景景区智慧化建设进展情况报告
景区智能化管理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强化景区智能管理,精简效能,提高管理水平,提升景区形象宣传;增强游客游览满意度和舒适感,营造良好的旅游氛围和环境;辐射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强旅游业所带来的经济和人文收益。
景区智能化管理的实现方式的实现方式首先是建立完善系统的智能化管理系统,从各个环节入手,环环相扣,根据景区实际情况做好发展规划;其次是突破旅游产业发展瓶颈,
利用互联网的强大魅力做好景区与游客的互动管理,提高资源利用率;再次是指派专人负责维护网站,开发并定制打造个性化旅游预约服务等;最后是提升景区负责人和管理者关于智慧景区智能化管理的知识水平,使其尽快改变思维固式,明白科技创新带给我们的会是意想不到的方便和快捷。
从总体上看,我国景区行业信息化建设仍处于初步开发阶段,智慧景区的建设已然迫在眉睫,需要慎重把控分析。展望景区智能化管理的发展前景,必须承认,智慧景区的发展,必将促进智慧旅游的欣欣向荣,这符合了国家智慧城市建设的整体构建,必定会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从目前的发展状态来看,景区智能化管理前景十分广阔,因为景区的特殊性,智慧景区的发展更是推动和带动中国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媒介,也是旅游信息化发展的高级阶段。
把智慧旅游从一个新概念转变成可感可触可享的新体验,为此很多省市都做出了诸多努力,xxx成立的7市“智慧旅游联盟”,镇江建设的“国家智慧旅游中心”,南京打造的“智慧旅游”软件园,使我们看到智慧旅游的发展有赖于智慧景区的发展,可以断定,智慧旅游将会成为旅游产业发展的核心要素,智慧旅游将会成为现代服务业的必然选择!
景区智慧化建设进展情况报告
ICS 点击此处添加 ICS 号 点击此
处添加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
DB
市 地 方 标 准
DB XX/ XXXXX—XXXX X X
XXX智慧景区建设规范
(征求意见稿)
XXX 旅 游 局 发 布
DBXX/ XXXXX—XXXX
前
言
本规范按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规范由XXX旅游局提出并负责解释。
本规范由XXX旅游局归口。
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
本规范起草单位:XXX旅游局、XX
DBXX/ XXXXX—XXXX
XXX智慧景区建设规范
1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XXX智慧旅游景区建设的术语和定义、建设内容和要求、项目申报和评定。 本
规范适用于XXX行政区域内各种类型的A级旅游景区智慧景区的建设。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6766 旅游业基础术语
GB/T 20271 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系统通用安全技术要求
LB/T 021-2013 旅游企业信息化服务指南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范。
3.1 智慧景区
景区能够通过智能网络对景区地理事物、自然资源、旅游者行为、景区工作人员行迹、景区基础设 施和服务设施进行全面、透彻、及时的感知,对游客、景区工作人员实现可视化管理,优化再造景区业 务流程和智能化运营管理,同旅游产业上下游企业形成战略联盟,实现有效保护遗产资源的真实性和完 整性,提高对旅游者的服务质量,实现景区环境、社会和经济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3.2 电子门票
指计算机系统可以自动识别的门票,具有唯一性和不可复制性,其使用需要相应的识别系统,存在 形式可以是印刷品上的条码、卡片中的芯片,或在手机等电子设备中以数字化形式进行保存的虚拟物品。
3.3 物联网
物联网是通信网和互联网的网络延伸和应用拓展,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高度集成和综合运用,它利 用感知技术与智能装置对物理世界进行感知识别,通过网络传输互联,进行计算、处理和知识挖掘,实 现人与物、物与物的信息交互和无缝链接,以达到对物理世界实时控制、精确管理和科学决策的目的。
4 建设内容和要求
4.1 景区基础建设
4.1.1 规划与制度
DBXX/ XXXXX—XXXX 应编制详尽、专业的智慧旅游景区建设总体方案,明确建设目标、总体框架、建设内容、资金来源 与实施计划。景区持续投入资金用于智慧景区建设与维护。
4.1.2 组织
设立有独立的信息化部门,岗位充足,人员合理,负责统筹、规划景区智慧化建设。人员结构合理。
4.1.3 通讯与互联
4.1.3.1 公用电话网
4.1.3.1.1 建有供旅游者使用的公用电话。数量充足,设置合理。
4.1.3.1.2 建有电话报警点,并公示景区救援电话、咨询电话、投诉电话。游客可拨打报警点电话向 接警处系统的值班人员求助。
4.1.3.2 无线通讯网
能接收移动电话信号,移动通信方便,2G、3G、4G信号覆盖全面、线路顺畅。
4.1.3.3 高速宽带信息网络
建有较为完善的宽带信息网络,实现景区办公区域、景区企业用户、景区居民的有效接入。
4.1.3.4 无线宽带网(WLAN)
覆盖有无线宽带网络,旅游者在游览过程中可以方便的将手机、电脑等终端以无线方式连接上网, 最大并发用户数不小于景区最大游客承载量。
4.2 景区智慧服务
4.2.1 门户网站
4.2.1.1 建有以服务旅游者为核心内容的景区门户网站,上线正常运营,网站打开速度、更新频率、 服务有效性等方面可用性较强。
4.2.1.2 门户网站应包含景区基本信息浏览、活动预告、景区信息查询、旅游线路推荐和行程规划、 交通导航、电子地图、景区推介服务、景区服务电话及虚拟体验等服务,接入省市级重点旅游服务系统, 并建立官方微博。
4.2.1.3 门户网站应提供多语言信息服务。
4.2.1.4 应建有门户网站手机版及手机应用,实现与门户网站资源共享,为手机用户提供景区公共信 息服务。
4.2.2 电子商务
4.2.2.1 景区门票能够实现工作时间电话咨询及预定服务,24 小时网上受理咨询、预定与支付服务。
4.2.2.2 景区旅游产品、旅游纪念品能够实现网上电子商务交易与结算服务。
4.2.3 电子门票
采用电子门票形式,并实现售票计算机化。售、验票信息能够联网,应实现远程查询。应配有手持 移动终端设备或立式电子门禁,实现对门票的自动识别检票。
4.2.4 数字虚拟景区和虚拟旅游
DBXX/ XXXXX—XXXX
运用三维全景实景增强现实技术、三维建模仿真技术、360度实景照片或视频等技术建成数字虚拟 景区,实现虚拟旅游,增强景区的公共属性。数字虚拟景区应占旅游者真实游览全部景区面积的较高比 例。数字虚拟景区和虚拟旅游平台能在互联网、景区门户网站、触摸屏多媒体终端机、智能手机等终端 设备上应用。
4.2.5 智能服务终端及系统
4.2.5.1 呼叫服务中心
4.2.5.1.1 具备拥有交互式语音应答系统、自动呼叫分配系统,并支持呼入和呼出的景区旅游呼叫中 心,并对接市(县)级旅游服务热线、联通 116114、电信 118114、移动 12580 和旅游企业电话咨询等 服务资源,提供旅游产品查询、景点介绍、票务预订服务、旅游资讯查询等服务。
4.2.5.1.2 实现呼叫中心系统与应急指挥调度系统的紧密融合,拓展指挥调度中的综合通信能力。
4.2.5.2 自助导游系统
4.2.5.2.1 依托无线通信、全球导航卫星、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建立现代自助导游系统。自助 导游终端能提供景区电子导游图及位置服务,支持无线上网,支持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提供自助导游讲 解。
4.2.5.2.2 为旅游者提供景区自助导游软件下载,通过智能手机等设备能够完成景区地图查询搜索、 游览线路规划和线路选择、景点自助讲解等功能。
4.2.5.2.3 可提供运用基于射频识别、红外、录音播放等技术的自助导游终端。
4.2.5.3 旅游信息发布系统
4.2.5.3.1 景区特色游览点及主要出入口设有电子公告栏或触摸屏多媒体终端机发布信息;能在自助 导游终端发布旅游信息;能以短信、彩信等形式向旅游者的手机发送信息。能实现多个渠道的信息发布 的集成,一次发布、多方显示。
4.2.5.3.2 发布内容包含景区总体概况信息,景区内实时动态感知信息(温湿度、光照、紫外线、空 气质量、水温、水质等),景区内智能参考信息(景区景点内旅游者流量、车流拥挤程度、停车场空余 位置等),景区管理部门发布的旅游动态信息,突发事件应急处理信息等内容。
4.2.5.4 旅游者互动多媒体服务系统
景区内设有触摸屏多媒体终端机。可实现旅游景区信息、交通信息、服务设施信息等信息查询,电 子地图,以及触摸屏上的虚拟旅游等功能。
4.2.5.5 多媒体体验中心
景区建有多媒体展示体验中心,主要借助地理信息系统、虚拟现实和现代多媒体等多种技术,运用 高科技手段,利用声光电来展示包括景区景观、自然文化遗产、生物多样性、古文物再现等,提升旅游 者旅游体验。
4.2.6 旅游者咨询投诉联动服务
应建立旅游热线投诉、在线投诉处理机制,提供旅游者咨询投诉联动服务,统一接收来自电话、网 络、终端设备等方面的咨询和投诉,实现完善的投诉处置和即时反馈。
4.2.7 旅游信用评价系统
景区智慧化建设进展情况报告
智能化景区建设的必要性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决定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为我国旅游业新一轮腾飞确定了方向。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步,人均GDP已经达到3000美元,进入了旅游业爆发性增长阶段。近年来,我国高速公路、高速铁路、民航等基础建设速度加快和社会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完善,为旅游业新一轮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在大力倡导健康旅游、文明旅游、绿色旅游的大背景下,如何把握新的机遇和迎接新的挑战成为我国旅游景区发展面临的新问题。基于以上认识,本文提出“智慧景区”的建设是我国旅游景区未来发展之路,是在新形势下我国旅游才的重大战略。
一、“智慧景区”的概念和内涵
2008年,IBM首次提出“智慧地球”概念,主要思想是把新一代IT技术充分运用在各行各业之中,即把感应器嵌入和装备到全球每个角落的电网、铁路、桥梁、隧道、公路等各种物体中,并且被普遍连接,形成“物联网”,而后通过超级计算机和“云计算”将“物联网”整合起来,人类能以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管理生产和生活,从而达到全球“智慧”状态,最终形成“互联网+物联网=智慧地球”。“智慧景区”是在“数字地球”向“智慧地球”转型这一重大背景的基础下,结合景区特性,运用人类最新文明成果,构建智慧网络,实现景区智能化发展;将最新管理理念同最新技术成果(尤其是物联网)高度集成,全面应用于景区管理,从而更有效地保护旅游资源,为游客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实现景区环境、社会和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换言之,“智慧景区”是能对环境、社会、经济三大方面进行最透彻的感知、更广泛的互联互通和更科学的可视化管理的创新型景区管理系统。
“智慧景区”内涵丰富,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通过物联网对景区地理事物、自然灾害、游客行为、社区居民、景区工作人员行迹和景区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进行全面、透彻、及时的感知;
2.对游客、社区居民、景区工作人员实现可视化管理;
3.利用最新信息技术和管理理论改变景区管理局或管理委员会的组织结构,优化和再造景区管理业务流程;
4.同科研院校、研究机构、酒店、旅行社、航空公司、IT公司等建立战略联盟,运用众人的智慧集结众人的力量管理景区;
5.智慧景区建设的目的是有效保护遗产资源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提高游客服务质量,实现景区环境、社会和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智慧景区”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1.信息技术发展的需要。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旅游景区管理手段、思维和方式都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信息化建设已成为21世纪景区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趋势。同时,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广泛运用也给旅游景区带来了新的机遇,使旅游景区的深度、广度和高度都有长足的发展。
2.打破“数字景区”建设瓶颈的需要。我国自本世纪初开始“数字景区”建设以来,全国已有多家景区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效果并不显著。其所存在的瓶颈有:一是系统未能集成,无论是监测、运营还是景区内部管理,都是孤立系统;二是专业技术人员缺乏,不能有效进行系统维护和数据更新;三是缺乏资金,“数字景区”建设资金投入巨大,景区财政难以支撑。
3.景区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旅游景区的可持续,包括生态环境、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只有旅游资源和景区生态环境可持续才能确保旅游经济的可持续,最终实现景区社会的可持续。旅游资源和景区生态环境的可持续,长期受保护与发展之间的矛盾制约,但只要能及时、全面、准确获取景区旅游资源、生态环境、游客等方面的信息,旅游景区管理者就能做出准确的决策和调控,从而缓解该矛盾,实现人地和谐。因此,建立健全规范、高效、有序的信息化架构、优化业务流程、创建有创新能力的管理团队、建立集众家之长的战略联盟对实现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有着特殊的意义。
智慧景区的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既需要利用最新的信息技术,还需要将信息技术同科学的管理理论集成,更重要的是在建设过程中需要具有系统思考的思想和能力。智慧景区的建设是对景区硬实力和软实力全面提升,其建设举措主要包括信息化建设、学习型组织创建、业务流程优化、战略联盟和危机管理。
(一)信息化建设
信息化建设是“智慧景区”建设的基础和内在要求,它是指以系统工程、战略管理、产业经济学为基础,以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数据库技术和通信网络技术为依托,集成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无线射频识别(RFID)、电子商务(EB)、虚拟现实等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整合各类旅游信息资源,搭建信息基础设施、数据基础设施、信息管理平台和决策支持平台,使之成为旅游景区发展的生产力,成为推动旅游景区发展和管理上水平的重要手段。信息化建设能加快信息的收集、传递、加工和处理速度,实现对景区环境、社会、经济三大方面最透彻的感知、更广泛的互联互通和更深度的智能化,及时、准确、全面地为旅游景区管理者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使游客能够获取更多有价值的信息。它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数据库。建立内容全面、丰富、更新及时且能够实现共享的信息数据库是景区信息化建设的基础。
物联网。物联网建设是景区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景区管理自组织系统形成的关键。旅游景区应通过建设物联网实现对景区地理事物、自然灾害、游客行为、社区居民、景区工作人员行迹和景区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进行全面、透彻、及时的感知,实现景区可视化管理。
旅游地理信息系统。旅游地理信息系统是以数据库为基础,在计算机硬、软件支持下,运用系统工程和信息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综合地、动态地获取、存储、管理、分析和应用旅游地理信息的多媒体信息系统。通过地理信息系统,旅游景区可以分析景区人与自然之间,自然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预测其发展演变方向,从而实现对人和自然的最透彻感知。
旅游电子商务平台和门禁系统。旅游景区可以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挖掘和融合,掌握游客行为规律,提高游客管理水平。
景区网页和办公自动化系统。在景区网页建设时要注意以下方面:(1)丰富网页功能;
(2)根据旅游景区自身客源市场增加或完善英文、韩文或日文等网页版本;(3)加大网站维护力度,及时更新网页信息;(4)建立景区与游客网上交流平台。此外,旅游景区应开发和使用办公自动化系统(OA),通过网上办公实现无纸化办公,减少或缩短办事流程;减少信息流转环节,提高信息发布速度;降低办公成本,提高办公效率。
网上营销系统。一是景区网站;二是通过与权威网站合作,开辟旅游营销专栏;三是通过运用WebGIS技术实现网上营销。此外,旅游景区在进行网上营销时还应细分客源市场,做到有的放矢,方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高峰期游客分流系统。旅游景区可以通过预订分流、门禁分流和观光车分流实行三级分流。高峰期游客分流系统能够均衡游客的分布,降低游客对资源的破坏,有效确保游客的满意度,对缓解景区保护和旅游发展之间的矛盾具有重要意义。
综合决策平台。旅游景区应在监控指挥中心建设综合决策平台,通过景区信息管理平台综合集成处理景区信息,使景区的保护管理、利用发展工作全面进入可视化的智慧阶段。
(二)学习型组织
创建“智慧景区”的建设需要一支具有团队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团队,这支团队既有掌握最新技术的技术人才,又有懂管理的管理人才,还要有既懂管理又懂技术的复合型人才,旅游景区可以通过创建学习型组织打造这样的管理团队。旅游景区创建学习型组织包括以下内容:以建立“智慧景区”为共同愿景,改变“靠山吃山、铁饭碗”等不思进取的心智模式;以团队学习为特征,以深度会谈为学习模式,提高景区工作人员的学习力、创新力和竞争力;实现其个人超越,培养其系统思考意识和系统思考能力。
(三)业务流程优化
旅游景区传统业务流程信息传递迟缓,运行时间长,部门之间协调性差,组织缺乏柔性,制约了“智慧景区”建设的步伐。旅游景区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从游客的利益和资源的保护为出发点,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最新管理理论对原有业务流程进行优化和再造。旅游景区业务流程优化和再造包括观念再造、工作流程优化和再造、无边界组织建设,工作流程优化主要指对游客管理、办公自动化和智能监测等业务流程的优化和再造。
(四)战略联盟“智慧景区”的建设需要旅游景区同科研院校、研究机构、非政府组织、
酒店、旅行社、航空公司、IT公司等通过签订协议契约而结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风险共担、要素水平双向或多向流动的战略联盟。战略联盟具有节省成本、积聚资源、降低风险、增强旅游景区竞争力等优势,还可以弥补建设“智慧景区”所需资金、技术、人才之不足。旅游景区在建立战略联盟时需要认真选择战略伙伴,还应对战略联盟进行动态管理,从而有效防止因竞争和战略转换等因素影响战略联盟的稳定性。
(五)危机管理
危机管理对于景区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是否能够有效应对各种危机是“智慧景区”建设成败的试金石。“智慧景区”的建设不仅要加强景区常态化管理,更应努力提高危机管理水平。旅游景区应在物联网基础上建设智能监测系统、风险评估系统、应急响应系统和危机决策系统,这样才能有效应对火灾、洪水、极端天气、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瘟疫、恐怖袭击等突发事件对“智慧景区”建设的冲击,避免或减少对游客、社区居民、景区工作人员的人生和财产造成的伤害和损失,实现旅游景区健康有序发展。
信息化建设、学习型组织创建、业务流程优化、战略联盟和危机管理五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一起构成建设“智慧景区”的路径。信息化建设由景区管理团队来进行,团队素质和工作效率高低直接决定信息化建设成败与否。景区管理团队对景区进行管理需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否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信息化建设为战略联盟的构建搭建了平台,战略联盟整合了信息化建设所需要的资金、技术、人才和市场。业务流程优化是运用新的管理理念和现代信息技术对传统流程进行改造,同时也是信息化技术在景区的具体应用。危机的成功管理,既需要一支业务素质过硬的团队,也需要先进的技术支撑;既需要业务流程的畅通无阻,又需要盟友们的大力支持。
景区智慧化建设进展情况报告
智 慧 景
2013.10.16 区
目录
智慧景区 ..................................................................................................... 1
1定义 ......................................................................................................... 2
2背景 ......................................................................................................... 3
1.1 我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面临新挑战 ..................................................... 3
1.2 数字景区建设的深入面临困境 ........................................................... 3
3概念 ......................................................................................................... 4
4技术 ......................................................................................................... 4
4.1 主要依托的技术 ............................................................................... 4
4.2 智慧景区的主要内容 ......................................................................... 5
5意义 ......................................................................................................... 6
什么是智慧景区 ..................................................................................... 6
建设的意义 ........................................................................................... 7
6基本原则 ................................................................................................... 8
总体思路............................................................................................... 8
建设目标............................................................................................... 9
基本原则............................................................................................... 9
7建设规范 ................................................................................................... 9 1定义
智慧景区指景区能够通过智能网络对景区地理事物、[1]自然资源、旅游者行为、景区工作人员行迹、景区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进行全面、透彻、及时的感知?对游客、景区工作人员实现可视化管理?优化再造景区业务流程和智能化运营管理?同旅游产业上下游企业景区智慧化建设进展情况报告
形成战略联盟?实现有效保护遗产资源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提高对旅游者的服务质量?实现景区环境、社会和经济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2]
2背景
1.1 我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面临新挑战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步,[3]人均GDP已经达到3000美元,旅游业进入了爆发性增长阶段。2009年11月1日,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决定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为我国旅游业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
我国旅游业正值由世界旅游大国向旅游强国转型的关键期,同时也面临着增长方式和发展目标上的战略调整,面对新形势,我国景区可持续发展面临新挑战。主要表现为:
(1)热点景区面临游客超载。游客超载不仅容易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而且容易造成景区交通拥堵,诱发安全事故,降低游客游览质量。热点景区需要有效管理游客,加强生态环境监测,通过旅游高峰期游客时空分流导航管理均衡游客分布,以减轻环境压力,提高游客满意度。(2)景区需要加快低碳旅游发展。为缓减全球气候变暖趋势,应对能源危机,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为特征的低碳经济正日益受到重视,低碳旅游将成为景区可持续发展新的战略制高点。我国景区需要应用各种节能、减排、碳中和技术提高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降低旅游发展对环境的影响,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3)景区危机管理水平需要提高。旅游景区应在物联网基础上建设智能监测系统、风险评估系统、应急响应系统和危机决策系统,这样才能有效应对火灾、洪水、极端天气、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瘟疫、恐怖袭击等突发事件对“智慧景区”建设的冲击,避免或减少对游客、社区居民、景区工作人员的人生和财产造成的伤害和损失,实现旅游景区健康有序发展。
1.2 数字景区建设的深入面临困境景区智慧化建设进展情况报告
为了提高管理水平,我国各景区都在进行“数字景区”建设。
但是,“数字景区”建设不容易深入,其主要面临以下困境:(1)缺乏后续资金,
(2)缺乏相关技术人才,(3)不同系统之间的集成程度不高,缺乏统一标准。
综上说述,建设“智慧景区”是我国景区未来发展之路,是新形势下我国景区发展的重大战略选择。
3概念
广义的“智慧景区”是指科学管理理论同现代信息技术高度集成,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低碳智能运营景区。这样的景区能够更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为游客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为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狭义的“智慧景区”是“数字景区”的完善和升级,指能够实现可视化管理和智能化运营,能对环境、社会、经济三大方面进行更透彻的感知,更广泛的互联互通和更深入的智能化的景区。狭义的“智慧景区”强调技术因素,广义的“智慧景区”不仅强调技术因素,还强调管理因素。
广义的“智慧景区”内涵丰富,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 通过互联网对景区全面、透彻、及时地感知;
(2) 对景区实现可视化管理;
(3) 利用科学管理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完善景区的组织机构,优化景区业务流程;
(4) 发展低碳旅游,实现景区环境、社会、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4技术
4.1 主要依托的技术
(1)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主要是指应用计算机科学和通信技术来设计、开发、安装和实施信息系统及应用软件。信息技术正不断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以及终端设备的束缚,从计算、传输到处理,从感知、传感到智能,对企业、组织、机构的运营效率和业务模式造成了深刻的影响。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智慧景区”的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持。景区可以运用信息技术建景区智能化管理平台,实现景区智能化管理。
(2)物联网
物联网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二维码识别终端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各类物品和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物联网实现了人与人、人与机器、机器与机器的互联互通。通过RFID、传感器、二维码等信息传感设备植入门票、桥梁、公路、建筑、供水系统、电网等景区的各种物体中,可以实现对景区更透彻的感知;通过与互联网的融合,能将景区事物信息实时准确地传递出去,从而实现更为广泛的互联互通;通过利用云计算、模糊识别等各种智能计算技术,对海量的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能够帮助对景区内各类人和物实施智能化的控制。
4.2 智慧景区的主要内容
“智慧景区”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既需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又需要将信息技术同科学的管理理论集成。深大智能“智慧景区”的建设是对景区硬实力和软实力的全面提升,培养景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危机管理可以提高景区的危机相应能力,降低危机发生的几率和减少危机造成的损失。
其中信息化建设为重中之重,主要由以下组成:
(1) 信息基础实施
主要指各种传感设备(射频传感器、位置传感器、能耗传感器、速度传感器、热敏传感器、湿敏传感器、气敏传感器、生物传感器等),这些设备嵌入到景区的物体和各种设施中,并与互联网连接。
(2) 数据中心
数据中心是景区信息资源数据库的存储中心、管理服务中心和数据交换中心
(3) 信息管理平台
景区信息管理平台是最重要的核心平台,要能实现资源监测、运营管理、游客服务、产业整合等功能。它包括:
(3.1)地理信息系统(GIS)同时将多媒体技术、数字图像处理、网络远程传输、卫星定位导航技术和遥感技术有机地整合到一个平台上。
(3.2)旅游电子商务平台和电子门禁系统。
(3.3)景区门户网站和办公自动化系统。
(3.4)高峰期游客分流系统
景区智慧化建设进展情况报告
建设数字化景区 打造智慧化旅游
——玉环大鹿岛数字化景区建设工作汇报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同仁:
首先,我谨代表玉环县风景旅游管理局和玉环大鹿岛景区感谢省厅给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良好的学习交流平台。
玉环大鹿岛风景名胜区位于玉环县东南6海里的洋面上,总面积36.79平方公里,其中岛屿面积有3.971平方公里,海域面积有32.819平方公里。大鹿岛以其海上森林、奇礁异石、岩雕艺术被誉为“森林艺术岛”, 2007年被评为省级风景名胜区。
大鹿岛数字化景区建设吸收了西湖数字化景区的综合
管理功能,泰山数字化景区的三维视频功能 ,青城山数字化景区的森林防火预警功能等优点,围绕《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数字化景区建设指南》,将传统旅游产业与现代信息科技相结合,以信息化基础设施为支撑,以业务应用系统为纽带,以数据中心和指挥调度中心为核心,整合景区管理资源,探索出有特色的数字化景区建设之路。
下面,我就玉环大鹿岛数字化景区建设工作向在座的领导、专家作简要汇报:
一、科学定位,因地制宜,高起点策划建设方案
围绕《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数字化景区建设指南》,结合大鹿岛景区存在“信息孤岛”、“应用孤岛”和“资源孤岛”等问题。科学定位,因地制宜,高起点策划建设方案。
一是成立数字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强力推
进。为进一步加快景区数字化建设发展进程,经研究决定,成立玉环大鹿岛数字化景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实行数字化建设的统一领导、部署及总体方案的决策制定,项目建设、日常管理和技术运维。
二是制定《浙江玉环大鹿岛数字化景区建设实施方案》,绘就景区数字化建设蓝图。我们委托浙江大学旅游研究所编写《浙江玉环大鹿岛数字化景区建设实施方案》,目前,我们正按照方案,分批实施,稳步推进。
二、统筹部署,分步实施,基本完成数字化景区建设目标 围绕大鹿岛数字化景区的建设目标,统筹部署,分步实施。按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建设:
1、 建立统一的数据中心
数据中心是大鹿岛数字景区的中枢,集中整合和管理各业务系统核心数据,为大鹿岛数字景区应用系统提供数据计算、处理、存储、共享、备份等服务,依托数据中心实现可景区信息资源的集中、安全、统一管理。景区智慧化建设进展情况报告
2、建立智能指挥中心
智能指挥中心是各个职能管理部门的通讯指挥网络核心,它汇集了GIS地理信息系统、森林防火系统、环境资源检测系统、电子票务、红色预警、电子巡警、多媒体、视频监控、LED发布系统等,通过智能指挥中心可实现景区内的指挥、管理、服务高度统一。
3、建立景区的基础数据管理体系
实现基础数据和业务数据规范化,按统一的标准存储在信息中心,建立统一的信息资源库,实行集中存储、集中管理,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4、建立规范化、精细化的经营管理与资源保护体系
基本完成数字景区基础网络建设,以及全岛60多个视频探头的布设和安装,建设管理平台,应用信息系统(包括环境监测系统、AO办公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等)以及数据中心(包括景区地理信息数据转换、基础数据录制等)和指挥调度中心建设,建立规范化、精细化的经营管理与资源保护体系。
三、发挥优势,高度集成,初步实现景区数字化建设三效益
景区将先进的信息技术应用到实际中,摸索一条符合景区实际、具有景区特色的数字化建设道路,实现了从监测、预警、分析、决策、指挥、评估和善后处理的全过程、流程化管理,建立起了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先进可靠、反应灵敏、便捷高效的管理和指挥平台。
(一)集成创新专项系统,实现指挥调度控制三功能统一 目前,景区已经建成了一系列专项系统,初步形成了全方位的信息化体系。投入资金约 万元。大鹿岛数字化景区建设内容概括起来可以分为两个层面和两个中心的建设:即基础层、应用层和指挥调度中心、数据中心。
我们以最少的资金投入,取最大的效果。利用电视大屏幕代替LED大屏(成本投入减少 万元),电视大屏幕接入显示各监控点的视频,实现多个视频点同时放大显示视频和GPS监控电子地图等信息,并同步对这些信息进行备份。
重视集成。通过统一消息中心,实现各系统的互联互通;通过单点登录,实现各系统的界面集成;通过统一数据中心,实现各系统间的数据交换与共享。集景区资源、管理、游客
以及应急指挥多位一体,形成多维度的现场高度、态势分析和应急管理机制,具备智能预警、智能广播、可视化、协同、联动、集中控制的“指挥+调度+控制”系统特色。
重视技术创新。建立应急智能广播系统,一方面解决景区内游客紧急疏散、工作人员统一指挥调度时的信息广播要求,危险地段设红外色预警,通过智能广播对讲功能及时通知游客加强注意;另一方面实现景区日常信息发布、背景音乐播放等服务。
(二)发挥数字科技优势,实现生态经济社会三效益共赢 数字指挥中心的建设有效整合了数字化景区各个应用
层系统,特别是60多个数字探头的设置,初步实现了景区自然资源、重要建筑、道路交通、票务窗口、游客集散地、景区危险地段、防火高危区及码头等地的实时场景的全方位集中监管监控,坐在办公室就直接监控景区,管理较为方便,有效发挥了各职能部门协调运作和紧急情况下的统一调度指挥,发挥数字科技优势。在日常监督监管中,该系统也发挥了人防所不及的追踪记录优势,是为执法断案、钝化矛盾的得力帮手,也是有效杜绝安全隐患,保护了游客人身财产和国家森林资源的好助手。2011年8月14日中午时分,大鹿岛监控中心发现一名男子于“八仙过海”景点警戒线位置,长时间坐在海边发呆,立即引起值班员的警觉,此间正逢大潮时节,若不及时撤离至安全区域,当巨浪袭来,极可能将该游客卷入大海,监控中心立即开启广播警示提醒并通知巡逻人员飞奔过去,发现该游客出现中暑现象,有效避免了一场事故的发生。事后,该游客给景区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感谢信。2011年11月17日15时左右,指挥中心从监控中发现“寿星岩”
景点升起一小股烟雾,值班人员立即通知巡逻分队,奔赴火警现场。原来是游客将未熄灭的烟蒂丢入垃圾桶,引起的火情。通过数字指挥中心,有效控制诸如此类事件10多起,有效地保护了资源,游客安全、提高了服务质量,提升了管理水平,降低了运营成本,加强了防范能力,使管理更为科学有序,从而树立新的旅游形象,为景区创造更大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四、加大投资,完善提升,不断形成景区数字化建设新亮点
目前我们正加快景区数字化二期建设,一是建立健全LED屏幕信息发布系统。二是实施旅游电子政务工程,推进旅游管理部门加快职能转变、提高工作效率、增强旅游监管和服务能力。三是加快电子商务系统建设。主要是进一步完善电子商务网的交易和资讯的各项功能,实施酒店管理系统对外进行网上、网下互动的订房业务。四是实施游客“网上观景”。借助视频监控系统,将景点和景观图像、声音实时传送到门户网站。
在大力推进景区数字化建设和信息化运用的实践中,我们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加强数字化建设,对延展景区的经济增长方式、推动景区服务职能的转变、提升公共管理服务职能,开放更加宽广的信息渠道,更好地体现以人为本、满足广大游客日益增长的多元需求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将进一步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和推进景区的数字化信息化建设和管理,勇于创新,发奋努力,在完善系统和实际运用上更下苦功,为建设现代化景区打造智慧化旅游再创辉煌。
谢谢大家!
景区智慧化建设进展情况报告
智慧景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你可任意修改编辑)
1.1 建设背景
XX古动物化石地质公园大景区位于拥有“陇上绿色明珠”、“古动物化石之乡”、“中国花儿传承基地”、“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等美誉的甘肃省和政县,该景区自然风光秀美,古动物化石富集,文化积淀深厚,交通区位优越(康临高速公路和省道309线贯通东西,距兰州市90公里,距州府临夏市20公里),是兰州——临夏——拉卜楞——九寨沟黄金旅游线上的重要景点。然而拥有这么优秀的旅游资源的XX景区在全国范围来说知名度还不高,由于受现有条件的限制,景区内的服务水平还有待提高,配套设施的整体性也不完善,因此怎样建立一个全方位的服务系统把景区的外部宣传、景区旅游资源整合、景区内部商户管理、景区内部建设管理等内容统一起来,进而为游客提供一个高效的一站式服务系统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有效改善XX景区的旅游环境,提高传统旅游资源附加值,增强旅游管理部门对旅游相关产业的掌控力,促进旅游相关信息服务业高速扩张,确保旅游业整体健康成长,我们拟为XX景区引入建设“智慧景区”项目,通过“智慧景区”建设,可以有效促进景区旅游资源的整合,加强景区内旅游的管理和监督,规范市场,进而为游客提供的一站式平台体验以及更加规范、安全的旅游服务,推进景点充分利用信息科技手段,提高景点的文化与历史内涵的呈现水平。
图1 旅游业发展趋势
智慧景区是秉承旅游资源的可持续性发展以及”以人为本”的理念,借助利用视频监控、移动通信、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整合不同的应用系统,开创新型旅游模式。一方面,可以大力丰富新型旅游模式,主动整合信息并及时发布,让人们能够及时了解这些信息,及时安排和调整工作与旅游计划,从而达到对各类旅游信息的智能感知、方便利用的效果,通过便利的手段实现更加优质的服务。另一方面,大力整合城市管理中与旅游密切相关的基础信息系统,对于信息化程度落后的领域加快信息化,消灭信息孤岛,保障各个环节中信息的无障碍流动,通过信息的充分流动,将会为景区和主管部门在掌握重要信息、平衡旅游资源、引导游客有序旅游、避免旅游商业的重复无序竞争、快速有力应对突发事件等环节提供了更高的效率和更具说服力的精准度。“智慧景区”的推广,将提升食、住、行、游、购、娱每个旅游消费环节中的服务质量;旅游者在旅游前、旅游中、旅游后,都能够轻松地获取资讯、规划出行、预订票务、安排食宿、消费支出等,极大改善旅游体验。智慧景区是基于新一代的信息通信技术(ICT),将云计算(SaaS、PaaS、IaaS)、物联网(RFID 技术、传感器等)、互联网(Web2.0 技术、三网融合技术等)和个人移动终端(3G\4G 技术、PDA 等)、人工智能等技术集成和综合。智慧景区是信息通信技术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融合设计。与某种信息技术在旅游业中的应用不同,智慧景区是信息技术在旅游业中的应用创新和集成创新,是为满足游客个性化需求,提供高品质、高满意度服务,而实现旅游资源及社会资源的整合共享与有效利用的系统化、集约化的管理变革。
图 2智慧景区涵盖内容
透彻感知
通过建立遍布风景区各处的传感前端,实现对景区实况的实时感知,实现面向风景区的智能感知和管理,以及面向游客的虚拟旅游。智能感知与管理:风景区利用智能视频监控终端等各种传感设备,对景区内的实际情况进行实时感知和智能管理。可测算游客进入景区的人数和实时流量,进行景区流量控制;可对各种突发安全情况进行监控和应急处理,及早采取防范措施,确保景区内人、财、物的安全;可进行游客结构与旅游的统计分析,对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进行决策支持。
虚拟旅游:游客可通过景区旅游公共服务门户连接景区内的智能感知终端,进行虚拟旅游,包括对景点的360°全景浏览和实时实景体验,获取身临其境的感觉,丰富的景区资讯以及对景区的评价。
互连互通
通过建立一个“智慧大脑”,在实现对景区全面感知的同时,还实现多个系统的融合互通,将原本独立的各子系统进行整合,实现系统互连和数据互通。同时,还提供对外接口,实现与风景区外第三方系统的互连互通。
智能交互:可实现旅游行业管理系统与旅游景区、酒店、旅行社、旅游车船以及餐饮、商场、娱乐场所经营系统各种资讯和商务数据的共享与智能交互;与其他政府部门和旅游相关行业的各种资讯和商务数据的共享与智能交互。
分析预测
通过建设智慧景区,利用智能管理平台强大的商业智能功能,可以实现对历史数据的智能分析,并对预期客流量、车流量等未来数据进行预测。此外,部分公开数据还可支持游客进行旅游产品选择。
智能分析与决策管理:通过管理平台,可测算游客进入景区的人数和实时流量,便于景区流量的动态控制;可对各种安全情况进行潜在风险评估和应急处理,提前做好预测防范;可进行游客结构与旅游的统计分析,进行风景区各旅游季的动态票价规划,对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进行决策支持。
智能旅游产品选择:游客可在景区旅游公共服务门户上,分类搜索查询各种多媒体旅游资讯,包括旅游政务信息、旅游企业诚信资讯,根据公开数据的趋势分析,进行风景区的旅游产品选择,预定或订购旅游产品、门票、客房、餐饮、旅游商品等。
智能线路优化:游客可在景区旅游公共服务门户上,对拟选择的旅游目的地,依个人倾向进行定制化的智能线路优化,并以地图的方式予以显示。
主动推送
通过智慧景区建设,实现数据的差异化处理,将处理后的定制化信息通过智能平台向游客或管理部门进行主动推送。游客可在景区旅游公共服务门户上,自动获得与其年龄、性别、地域、兴趣等相关度高的旅游产品推荐;管理部门则能获得诸如人车流量自动提示等主动信息。
自动推送:在游客浏览景区旅游公共服务门户时,可根据上网地域,自动推送由当地出发的、具有季节性的旅游线路和产品供选择;对于注册用户,还可根据个人特征(语言、性别、年龄、爱好等)自动进行兴趣话题推荐和界面信息优化。
智能导引:可借助景区交通引导和智能视频监控子系统,向自助游游客提供旅游线路信息和附近的人车流量信息,向自驾游游客提供目的地附近停车场位置和空闲车位信息,并进行路线导引。
个性化的游客服务:可对会员账户主动推送目的地营销资讯、个性化旅游产品信息、实时节庆活动介绍、旅游优惠活动提醒等资讯。
自助导览:利用自助导游仪,或者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设备下载自助导游客户端软件,可实现景区自助导览、目的地线路优化与导航、酒店餐饮购物娱乐等导览消费;以及景区景观的信息自动推送和自助语音导游。
基于此背景推出智慧旅游解决方案,将极大地帮助景区管理部门打造智慧旅游景区,提高景区的信息化服务水平,让游客体验更智慧、更高效、更便利、更美好的旅游生活。
1.4 智慧景区内容
上面已经阐述了什么是智慧景区和智慧景区的特点,那么具体到景区建设上,内容应包括三个方面,即:管理智慧化、服务智慧化、营销智慧化。
景区智慧化建设进展情况报告
智慧景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
1.1 建设背景 智慧景区概述
***古动物化石地质公园大景区位于拥有“陇上绿色明珠”、“古动物化石之乡”、“中国花儿传承基地”、“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等美誉的甘肃省xxx县,该景区自然风光秀美,古动物化石富集,文化积淀深厚,交通区位优越(康临高速公路和省道309线贯通东西,距兰州市90公里,距州府临夏市20公里),是兰州——临夏——拉卜楞——九寨沟黄金旅游线上的重要景点。然而拥有这么优秀的旅游资源的***景区在全国范围来说知名度还不高,由于受现有条件的限制,景区内的服务水平还有待提高,配套设施的整体性也不完善,因此怎样建立一个全方位的服务系统把景区的外部宣传、景区旅游资源整合、景区内部商户管理、景区内部建设管理等内容统一起来,进而为游客提供一个高效的一站式服务系统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有效改善***景区的旅游环境,提高传统旅游资源附加值,增强旅游管理部门对旅游相关产业的掌控力,促进旅游相关信息服务业高速扩张,确保旅游业整体健康成长,我们拟为***景区引入建设“智慧景区”项目,通过“智慧景区”建设,可以有效促进景区旅游资源的整合,加强景区内旅游的管理和监督,规范市场,进而为游客提供的一站式平台体验以及更加规范、安全的旅游服务,推进景点充分利用信息科技手段,提高景点的文化与历史内涵的呈现水平。
图1 旅游业发展趋势
智慧景区是秉承旅游资源的可持续性发展以及”以人为本”的理念,借助利用视频监控、移动通信、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整合不同的应用系统,开创新型旅游模式。一方面,可以大力丰富新型旅游模式,主动整合信息并及时发布,让人们能够及时了解这些信息,及时安排和调整工作与旅游计划,从而达到对各类旅游信息的智能感知、方便利用的效果,通过便利的手段实现更加优质的服务。另一方面,大力整合城市管理中与旅游密切相关的基础信息系统,对于信息化程度落后的领域加快信息化,消灭信息孤岛,保障各个环节中信息的无障碍流动,通过信息的充分流动,将会为景区和主管部门在掌握重要信息、平衡旅游资源、引导游客有序旅游、避免旅游商业的重复无序竞争、快速有力应对突发事件等环节提供了更高的效率和更具说服力的精准度。“智慧景区”的推广,将提升食、住、行、游、购、娱每个旅游消费环节中的服务质量;旅游者在旅游前、旅游中、旅游后,都能够轻松地获取资讯、规划出行、预订票务、安排食宿、消费支出等,极大改善旅游体验。智慧景区是基于新一代的信息通信技术(ICT),将云计算(SaaS、PaaS、IaaS)、物联网(RFID 技术、传感器等)、互联网(Web2.0 技术、三网融合技术等)和个人移动终端(3G\4G 技术、PDA 等)、人工智能等技术集成和综合。智慧景区是信息通信技术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融合设计。与某种信息技术在旅游业中的应用不同,智慧景区是信息技术在旅游业中的应用创新和集成创新,是为满足游客个性化需求,提供高品质、高满意度服务,而实现旅游资源及社会资源的整合共享与有效利用的系统化、集约化的管理变革。
图 2智慧景区涵盖内容
透彻感知
通过建立遍布风景区各处的传感前端,实现对景区实况的实时感知,实现面向风景区的智能感知和管理,以及面向游客的虚拟旅游。智能感知与管理:风景区利用智能视频监控终端等各种传感设备,对景区内的实际情况进行实时感知和智能管理。可测算游客进入景区的人数和实时流量,进行景区流量控制;可对各种突发安全情况进行监控和应急处理,及早采取防范措施,确保景区内人、财、物的安全;可进行游客结构与旅游的统计分析,对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进行决策支持。
虚拟旅游:游客可通过景区旅游公共服务门户连接景区内的智能感知终端,进行虚拟旅游,包括对景点的360°全景浏览和实时实景体验,获取身临其境的感觉,丰富的景区资讯以及对景区的评价。
互连互通
通过建立一个“智慧大脑”,在实现对景区全面感知的同时,还实现多个系统的融合互通,将原本独立的各子系统进行整合,实现系统互连和数据互通。同时,还提供对外接口,实现与风景区外第三方系统的互连互通。
智能交互:可实现旅游行业管理系统与旅游景区、酒店、旅行社、旅游车船以及餐饮、商场、娱乐场所经营系统各种资讯和商务数据的共享与智能交互;与其他政府部门和旅游相关行业的各种资讯和商务数据的共享与智能交互。
分析预测
通过建设智慧景区,利用智能管理平台强大的商业智能功能,可以实现对历史数据的智能分析,并对预期客流量、车流量等未来数据进行预测。此外,部分公开数据还可支持游客进行旅游产品选择。
智能分析与决策管理:通过管理平台,可测算游客进入景区的人数和实时流量,便于景区流量的动态控制;可对各种安全情况进行潜在风险评估和应急处理,提前做好预测防范;可进行游客结构与旅游的统计分析,进行风景区各旅游季的动态票价规划,对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进行决策支持。
智能旅游产品选择:游客可在景区旅游公共服务门户上,分类搜索查询各种多媒体旅游资讯,包括旅游政务信息、旅游企业诚信资讯,根据公开数据的趋势分析,进行风景区的旅游产品选择,预定或订购旅游产品、门票、客房、餐饮、旅游商品等。
智能线路优化:游客可在景区旅游公共服务门户上,对拟选择的旅游目的地,依个人倾向进行定制化的智能线路优化,并以地图的方式予以显示。
主动推送
通过智慧景区建设,实现数据的差异化处理,将处理后的定制化信息通过智能平台向游客或管理部门进行主动推送。游客可在景区旅游公共服务门户上,自动获得与其年龄、性别、地域、兴趣等相关度高的旅游产品推荐;管理部门则能获得诸如人车流量自动提示等主动信息。
自动推送:在游客浏览景区旅游公共服务门户时,可根据上网地域,自动推送由当地出发的、具有季节性的旅游线路和产品供选择;对于注册用户,还可根据个人特征(语言、性别、年龄、爱好等)自动进行兴趣话题推荐和界面信息优化。
智能导引:可借助景区交通引导和智能视频监控子系统,向自助游游客提供旅游线路信息和附近的人车流量信息,向自驾游游客提供目的地附近停车场位置和空闲车位信息,并进行路线导引。
个性化的游客服务:可对会员账户主动推送目的地营销资讯、个性化旅游产品信息、实时节庆活动介绍、旅游优惠活动提醒等资讯。
自助导览:利用自助导游仪,或者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设备下载自助导游客户端软件,可实现景区自助导览、目的地线路优化与导航、酒店餐饮购物娱乐等导览消费;以及景区景观的信息自动推送和自助语音导游。
基于此背景推出智慧旅游解决方案,将极大地帮助景区管理部门打造智慧旅游景区,提高景区的信息化服务水平,让游客体验更智慧、更高效、更便利、更美好的旅游生活。
1.4 智慧景区内容
上面已经阐述了什么是智慧景区和智慧景区的特点,那么具体到景区建设上,内容应包括三个方面,即:管理智慧化、服务智慧化、营销智慧化。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