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界对民营企业的概念有不同的看法。一种观点认为,民营企业是具有私人投资、私人经营、私人投资收益和私人经营风险的合法经济实体。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2023年民营企业发展现状分析的文章6篇 ,欢迎品鉴!
第1篇: 2023年民营企业发展现状分析
一、民营经济、中小企业发展情况
1—3月,民营经济增加值完成275.55亿元,占GDP比重65.36%;1—5月完成民营经济税收38.77亿元,同比增长13.6%,占全州税收收入50%以上,全州民间投资完成176亿元,占固定资产投资约为55%;截止目前,民营经济市场主体达到30.17万户,注册资金3011.76亿元,新增城镇就业3.34万人。目前我州民营经济涉及食品加工、矿产开发、冶金、电力、建材、医药、机械制造、包装、旅游、餐饮娱乐等多个领域,初步形成了行业分布面广,产业层次逐步提升,经营领域不断扩大的民营经济发展特点,已成为拉动黔南州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
二、推动民营经济、中小企业发展的工作和成效
(一)建全民营经济领导机制。在原有机制基础上,2023年5月完成了对“黔南州发展民营经济领导小组”的最新调整。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加强对民营经济发展工作的组织领导和政策协调,加强统筹指导和督促推动各地各部门抓好促进民营经济(中小企业)发展任务落实,协调解决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工作中的重大问题提供了高位推动的制度保障。民营经济增加值从2010年的120亿元增加到了2023年的1020亿元;占GDP比重由33.6%提高到65.36%。
(二)统筹安排部署民营经济系列工作。2023年至今,先后印发《黔南州发展民营经济领导小组关于印发黔南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政策落实专项行动方案>等专项行动方案的通知》(黔南民经领办〔2023〕1号)文件,开展服务民营经济政策落实、服务企业、降本减负、扩大民间投资、金融服务、营商环境“六大专项行动”,全方位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服务保障。印发《黔南州进一步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措施》、《黔南州加快民营经济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等文件,进一步促进民营经济发展。
(三)建立服务企业机制。州县各级政府都建立了本级行政服务中心,实现了“一窗口受理、一站式办结”,缩短了民营经济的办事流程,大大提高了服务效率。同时各县、市均设立了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对民营经济的服务实现了全覆盖;建成使用的“黔南州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为民营企业提供集政策咨询、融资担保、展会信息等“一站式、一体化、全方位”的综合服务。同时,利用已开通的“黔南中小网”网站,整合社会各类公共资源,为全州民营(中小)企业搭建好信息服务平台,为民营经济主体提供网上服务。
(四)积极改善营商环境。深化商事制度改革,营造良好营商环境。我州是全省开展企业名称自主申报改革三个试点之一、2023年8月15日,我州颁发了黔南州首张全程电子化营业执照,标志着企业“全程电子化”登记管理系统正式启动。将工业产品生产许可延续换证列为首批“先证后核”改革试点,逐步推行“先证后核”审批制度改革;严格执行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规定,目前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为32项,其中:法律明确的前置审批事项为4项,国务院决定保留的前置审批事项为28项。下放发展改革系统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审核审批权限。目前由州级负责审批的项目48类,其中承接省级下放审批权限的有9类;向县级调整下放的审批权限有32类。同时缩短项目审批时限,原法定20个工作日的投资项目审批时间,现针对不同审批事项,办理时限均有大幅度缩减。申报条件完备的项目,项目建议书在3个工作日内批复,可行性研究报告在5个工作日内批复,初步设计或调概在6个工作日内批复。条件完备的项目核准、备案在3个工作日内办理完毕。在线审批对项目进行甄别和反馈审批事项信息,在5个工作日内完成。
(五)推动产业载体建设。推进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建设。推荐条件成熟的园区申报示范基地,争取更多政策及资金方面扶持。目前,我州共有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1个,省级示范基地3个;加强众创空间建设,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重点围绕大学生和返乡农民工等创新、创业,积极引导和支持建设一批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众创空间,目前全州有国家级众创空间2家,省级众创空间4家;积极推进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重点在工业园区和经济开发区支持具有场地资源和公共服务能力的企事业单位创办科技企业孵化器,培育高成长性的科技型中小企业、集聚和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目前有独山经开区通过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认定,瓮安、福泉、龙里、独山高新区等4家单位获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认定。
(六)免费提供就业培训、企业管理培训。一是统筹推进城乡职业技能培训。针对城乡全体劳动者,推进基本职业技能培训服务的普惠性、均等化,坚持以促进就业创业为目标。年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近6万人。二是针对民营企业管理运行人才的需求,每年安排“星光培训”、“领军人才”培训资金,提高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素质提升,提高中小企业经营管理水平。2016年至今平均每年获省级支持培训项目10个以上。三是强化就业创业培训。利用州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开展(非星光培训工程)培训活动,较好的促进了我州民营企业创业就业人员素质的提升。
三、存在的问题
(一)融资难、融资成本高。企业在运转过程中,资金缺口多,流动资金不够,需要融资,目前的融资渠道多为自筹、银行贷款。自筹能力有限,从银行贷款手续繁琐,门槛高,加上银行对民营企业信心不够,审批难通过,如“贵州丰达轴承有限公司”在办理融资手续中,发现存在“企业自身未达到融资门槛”的问题。融资成本高,采取固定资产抵押的贷款方式,一千多万的固定资产只能换来三百多万的银行贷款,不能满足企业的融资需要。同时,许多企业表示,土地证难以办理,进驻园区后许多产权证办理不到位,没有这些权证抵押,银行贷款根本办不下来,如“贵州三山研磨有限公司”表示因自己没有抵押资产,虽公司系列产品已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认证,但产能提升遇到了资金瓶颈。对于刚刚创业的公司,需要启动资金,由于场地、设备不是自己的,无法通过银行贷款。担保公司能力有限、设置门槛高,在企业融资时,很难找到合适的担保公司,进而影响银行贷款。
(二)生产要素成本增加。近几年,电费水费不断上调,企业都是用水用电大户,就算单位电价只上涨几分钱,对于企业来说也是增加了一大笔开支,如“贵州法拉第磁电科技有限公司”表示“供电支持力度小”;人工成本越来越高,对应公司为员工上缴的社保费也越来越高,如“贵州标准电机有限公司”表示“用工短缺”,特别是对技术型人才,公司付出成本大幅度增加,且人才紧缺,如“龙里红狮水泥有限公司”表示“近来招聘开钻机的专业的人员异常困难”,“贵州信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表示“人才流失量大,人才培养成本高”;原材料的采购也因为产业链上企业的各项成本增加而增加,如“贵州艾力康中草药开发有限公司”表示“因地域因素运输成本高,导致原材料成本居高不下”;对于涉及到跨境交易的企业,从中间商购买原材料,生产成本居高不下;从异地购买原材料,享受不到异地优惠政策,生产成本较异地企业高。
(三)产品销售难。企业反映,在产品销售购买上,本来当地的产业链是齐全的,但是当地企业不买当地企业的产品,本地企业产品在本地的市场占有率不高,如“贵州艾力康中草药开发有限公司”表示“销售渠道具有很强的局限性”。要将产品销往异地,一方面是受运输限制,运输成本高,在异地竞争优势不大;另一方面是异地企业享受异地优惠政策,具有价格优势。对于食品饮用水行业,产品知名度、产量都不如行业巨头,在当地市场与行业巨头竞争力也不强。
(四)企业标准化建设欠缺。企业想不断的做大做强,自身的标准化建设必不可少。在企业运转过程中,无论是政府出台的政策解读、还是产品研发销售时的法律法规解读,都离不开企业标准化的建立。企业自身建设不好,容易在发展的道路上摔跟头,甚至影响企业运行。但是对于起步阶段的企业,受资金、企业家自身的文化素质、专业人才配备的限制,单靠中小企业自身的力量很难更全面的推动企业自身的标准化建设,政府在企业标准化建设方面给予的资金、技术援助不够。
(五)企业创新困难。市场变化日新月异,企业产品要不断适应消费者需求,企业普遍认识到创新的必要性,但在创新的过程中体现出两个难点。第一,技术层面。目前经济下行,市场走向不明朗,企业家的知识面、对市场的把握不够,不能明确创新方向,就算明确创新方向,企业目前的技术力量有限,当地又没有专门的科研机构或者说有科研成果转化平台提供信息互动。第二,资金方面。单靠企业自身的力量作研发,不仅要安排人力对市场进行广泛调研,更要不断投入资金进入研发,研发周期长,需要不断试验,回报率不稳定,而企业本身运转过程就存在资金不足,很难支持一个完整的创新研发体系。
四、下步工作打算
(一)营造良好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一是充分研判政策。遵循市场规律,充分发挥政府在市场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准确研判整体经济形势,充分利用研究成果指导州内企业发挥比较优势,健康有序发展。二是优化产业结构。紧盯集群化不够、产业链不配套等突出问题,加大园区整合力度。围绕园区产业定位,支持企业根据各园区的比较优势,按照产业聚集发展的目标在州内园区间搬迁集中,鼓励同类项目落地同类园区,不断提高主导产业占比;引导大企业与中小企业间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建立稳定的协作关系,推进大中小型企业融通发展。三是引领民营企业向“专精特新”发展。引导和支持民营企业从事专业化生产和特色经营,推进一批企业申报xxx“专精特新”培育工程,力争获得更多支持。四是加强营商环境整治,持续优化投资环境。围绕政策法规落实不到位、政务窗口服务质量不高、涉企服务不规范、政府失信行为、涉企服务效能低下等突出问题,抓好集中整治,集中处理、曝光一批营商环境反面典型案例;加快建立集税务、法院、自然资源、环保等部门信息于一体的民营企业信用体系,实现多部门信息互通共享,推动民营企业信息公开化、透明化,维护社会信用秩序。
(二)提升服务民营经济发展能力。一是完善服务体系。完善完备州县联动民营经济领导服务机制,建立州级、县(市)联动服务民营经济发展议事制度,定期专题研究民营经济发展工作,及时分析原因、破解难题;二是搭好服务载体。加强州级、各县(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建设,不断完善完备中心服务能力;积极组织相关单位申报国家级、省级中小企业双创基地、众创空间、科技孵化器、企业服务示范平台等平台认定,进一步规范服务民营企业方式和提升服务水平;同时积极引导各类社会服务机构为企业提供服务。三是提升服务水平。探索建立科学的民营经济统计体系,规范统计口径,明确统计范围,加强民营经济统计体系建设,确保各项数据统计能为决策部署提供有效参考;着力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定期开展服务民营经济干部能力建设培训,加大干部交流学习力度;深入开展服务民营经济行动,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三)助力民营企业提质健康发展。一是充分整合政策资源。充分整合州级各部门涉企政策并加以宣传,结合服务民营经济“政策落实专项行动”加大督促落实力度,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二是抓好企业培育。提出行业企业培育方案,集中整合州内资源,各类资金向重点各领域龙头企业、高成长性企业等优质企业倾斜;三是抓企业管理。帮助企业建立现代化管理体系,加大民营企业家管理能力培训补贴力度,鼓励我州民营企业家参加国家、省级组织的国内“双一流”大学或省内大学培训学习,在享受省级以上相关政策基础上,可适当提供补贴。四是抓技能培训。充分发挥各类涉企政府性资金作用,引导组织做好企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市场营销人才和员工技能的培训工作。鼓励民营企业引进重点技术领域和行业高层次领军人才、青年拔尖人才,民营企业引进的各层次人才可享受政府相应补贴;五是抓融资扶持。用好现行“贵园信贷通”、“贵工贷”、“转贷资金池”等相关政策,积极开展相关金融产品宣传及推广活动,不断扩大产品覆盖面,使更多企业参与融资;积极向上争取国家、省级对民营企业资金帮扶及政策扶持,组织推荐更多企业纳入上级帮扶盘子;积极搭建合作平台。
第2篇: 2023年民营企业发展现状分析
调研显示,民营企业500强企业资产总额为281932.21亿元,同比增长20.5%。民营企业500强入围门槛为156.84亿元,整体营业收入总额为244793.82亿元,同比增长26.4%。其中有42家企业营业收入总额超过1000亿元,91家企业营业收入总额在500-1000亿元之间,367家企业营业收入总额在100-500亿元之间。
据世界银行等机构发布的《中小微企业融资缺口:对新兴市场微型、小型和中型企业融资不足与机遇的评估》显示,中国中小企业融资规模约4.4万亿美元,当前对民营企业的融资供给仅为2.5万亿美元,缺口高达1.9万亿美元。
民营企业报告还显示,中国41%的中小企业存在信贷困难,超过2300万中小企业无法从正规金融体系获得融资需求。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中国银行业贷款余额中,民营企业贷款仅占25%,这与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超过60%的比重极不相称。为此,银保监会就金融支持民营企业答记者问时明确提出未来民企贷款的“一二五”目标,民营企业即在新增贷款中,大型银行对民企的贷款不低于1/3,中小型民营企业不低于2/3,争取三年以后,银行业对民企的贷款占新增贷款的比例不低于50%。
民营企业融资难题,疏畅信用贷款主渠道才是正途。而疏畅信用贷款主渠道的关键在于为银行系统提供信贷风险缓释工具,以从根本上分散化解过度集中于银行系统的信贷风险。风险“隐患”一旦消除,信用贷款主渠道自然也就“畅通无阻”了。
据了解,2023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峰会在北京召开。2023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在会上发布。其中,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营业收入突破8000亿元人民币,蝉联民营企业500强榜首、制造业民营企业500强榜首。
“十三五”时期,全国新增减税降费超过7.6万亿元。2023年减税降费助企纾困和激发活力并举,全年为市场主体减负超过2.6万亿元,其中减免社保费1.7万亿元。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减征地方“六税两费”等减税降费政策,让民营企业受益明显。2023年,共有246家500强民营企业参与“两新一重”建设,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投身电力、通信、铁路、天然气等重点行业领域。
2023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峰会发布的2023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显示,从营业收入看,民营企业500强入围门槛取得新突破,达235.01亿元。2023年,民营企业500强营业收入总额达35.12万亿元,资产总额50.73万亿元,税后净利润1.97万亿元,均实现增长。
随着改革红利的不断释放、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我国民营企业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展现出超强韧劲。民营企业500强中,有394家企业的关键技术主要来源于自主开发与研制,409家民营企业通过自筹资金完成科技成果转化。九成左右的民营企业500强已实施或计划实施数字化转型。
《2019-2025年中国民营企业发展形势与战略布局分析报告》由中研普华研究院撰写,民营企业报告对我国行业的供需状况、民营企业发展现状、子行业发展变化等进行了分析,重点分析了行业的发展现状、如何面对行业的发展挑战、民营企业行业的发展建议、民营企业行业竞争力,以及民营企业行业的投资分析和趋势预测等等。民营企业报告还综合了行业的整体发展动态,对民营企业行业在产品方面提供了参考建议和具体解决办法。
第3篇: 2023年民营企业发展现状分析
民营企业,简称民企、公司或企业类别的名称,民营企业的概念在经济学界有不同的看法。一种看法是民营企业是民间私人投资、民间私人经营、民间私人享受投资收益、民间私人承担经营风险的法人经济实体。另一种看法是指相对国营而言的企业,其按照其实行的所有制形式不同,可分为国有民营和私有民营两种类型。实行国有民营企业的产权归国家所有,租赁者按市场经济的要求自筹资金、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私有民营是指个体企业和私营企业。那么,未来民营企业行业市场行情如何?
民企占比提升
海关总署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10月份,我国外贸进出口2.84万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长4.6%。这也是自6月份起的外贸进出口总值连续5个月正增长。从市场主体来看,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明显,外贸“稳定器”作用更加突出。
其中,出口1.62万亿元,增长7.6%;进口1.22万亿元,增长0.9%;贸易顺差4017.5亿元,增加34.9%。分析认为,国内外积极因素还在不断累积,全年外贸有望延续稳增长态势。
总体来看,今年前10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5.95万亿元,增长1.1%。其中,出口14.33万亿元,增长2.4%;进口11.62万亿元,下降0.5%;贸易顺差2.71万亿元,增加16.9%。
调研显示,2023年民营企业500强企业资产总额为281932.21亿元,同比增长20.5%。2023年民营企业500强入围门槛为156.84亿元,整体营业收入总额为244793.82亿元,同比增长26.4%。其中有42家企业营业收入总额超过1000亿元,91家企业营业收入总额在500-1000亿元之间,367家企业营业收入总额在100-500亿元之间。
针对我国科技服务业行政化、小而弱的问题,民营企业需要根据市场化、企业化的原则,规模发展,做大做强。行政性科技服务机构转制为营利性或非营利性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兼并重组、连锁经营。据悉,2023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意见》发布。
民营企业发展形势分析
融资难融资贵位列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三大因素之首。据世界银行等机构发布的《中小微企业融资缺口:对新兴市场微型、小型和中型企业融资不足与机遇的评估》显示,中国中小企业融资规模约4.4万亿美元,当前对中小企业的融资供给仅为2.5万亿美元,缺口高达1.9万亿美元。该报告还显示,中国41%的中小企业存在信贷困难,超过2300万中小企业无法从正规金融体系获得融资需求。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中国银行业贷款余额中,民营企业贷款仅占25%,这与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超过60%的比重极不相称。为此,银保监会就金融支持民营企业答记者问时明确提出未来民企贷款的“一二五”目标,即在新增贷款中,大型银行对民企的贷款不低于1/3,中小型银行不低于2/3,争取三年以后,银行业对民企的贷款占新增贷款的比例不低于50%。可见,破解民企融资难题,疏畅信用贷款主渠道才是正途。而疏畅信用贷款主渠道的关键在于为银行系统提供信贷风险缓释工具,以从根本上分散化解过度集中于银行系统的信贷风险。风险“隐患”一旦消除,信用贷款主渠道自然也就“畅通无阻”了。
据了解,2023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峰会在北京召开。2023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在会上发布。其中,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营业收入突破8000亿元人民币,蝉联民营企业500强榜首、制造业民营企业500强榜首。
支持市场化的技术改造服务业的发展,特别是信息化服务;大力发展检验检测服务业、认证认可服务业、信息咨询服务业。
针对我国科技服务层次较低、同质化现象严重的问题,需要深化服务内涵、提升服务质量、拓展服务范围,推动科技服务向专业化、差异化、国际化方向发展,重点是建立行业协会或产业协会,推动行业自律;制定科技服务业标准,规范服务流程;建立科技服务业准入制度和从业人员资质认定制度;建立职业培训制度,推动高等学校开设相关课程、开展专业培训;成批引进海外高层次科技服务人才回国服务,聘请国外高层次科技服务人才来华讲学或在我国科技服务机构中任职。依托重点优势科技服务机构与企业,建设一批服务能力突出、商业模式先进、专业特色鲜明、辐射带动作用强的科技服务龙头品牌机构。
第4篇: 2023年民营企业发展现状分析
民营企业,简称民企、公司或企业类别的名称,民营企业的概念在经济学界有不同的看法。一种看法是民营企业是民间私人投资、民间私人经营、民间私人享受投资收益、民间私人承担经营风险的法人经济实体。另一种看法是指相对国营而言的企业,其按照其实行的所有制形式不同,可分为国有民营和私有民营两种类型。实行国有民营企业的产权归国家所有,租赁者按市场经济的要求自筹资金、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私有民营是指个体企业和私营企业。那么,未来民营企业行业市场行情如何?
民企占比提升
海关总署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10月份,我国外贸进出口2.84万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长4.6%。这也是自6月份起的外贸进出口总值连续5个月正增长。从市场主体来看,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明显,外贸“稳定器”作用更加突出。
其中,出口1.62万亿元,增长7.6%;进口1.22万亿元,增长0.9%;贸易顺差4017.5亿元,增加34.9%。分析认为,国内外积极因素还在不断累积,全年外贸有望延续稳增长态势。
总体来看,今年前10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5.95万亿元,增长1.1%。其中,出口14.33万亿元,增长2.4%;进口11.62万亿元,下降0.5%;贸易顺差2.71万亿元,增加16.9%。
调研显示,2023年民营企业500强企业资产总额为281932.21亿元,同比增长20.5%。2023年民营企业500强入围门槛为156.84亿元,整体营业收入总额为244793.82亿元,同比增长26.4%。其中有42家企业营业收入总额超过1000亿元,91家企业营业收入总额在500-1000亿元之间,367家企业营业收入总额在100-500亿元之间。
针对我国科技服务业行政化、小而弱的问题,民营企业需要根据市场化、企业化的原则,规模发展,做大做强。行政性科技服务机构转制为营利性或非营利性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兼并重组、连锁经营。据悉,2023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意见》发布。
民营企业发展形势分析
融资难融资贵位列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三大因素之首。据世界银行等机构发布的《中小微企业融资缺口:对新兴市场微型、小型和中型企业融资不足与机遇的评估》显示,中国中小企业融资规模约4.4万亿美元,当前对中小企业的融资供给仅为2.5万亿美元,缺口高达1.9万亿美元。该报告还显示,中国41%的中小企业存在信贷困难,超过2300万中小企业无法从正规金融体系获得融资需求。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中国银行业贷款余额中,民营企业贷款仅占25%,这与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超过60%的比重极不相称。为此,银保监会就金融支持民营企业答记者问时明确提出未来民企贷款的“一二五”目标,即在新增贷款中,大型银行对民企的贷款不低于1/3,中小型银行不低于2/3,争取三年以后,银行业对民企的贷款占新增贷款的比例不低于50%。可见,破解民企融资难题,疏畅信用贷款主渠道才是正途。而疏畅信用贷款主渠道的关键在于为银行系统提供信贷风险缓释工具,以从根本上分散化解过度集中于银行系统的信贷风险。风险“隐患”一旦消除,信用贷款主渠道自然也就“畅通无阻”了。
据了解,2023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峰会在北京召开。2023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在会上发布。其中,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营业收入突破8000亿元人民币,蝉联民营企业500强榜首、制造业民营企业500强榜首。
支持市场化的技术改造服务业的发展,特别是信息化服务;大力发展检验检测服务业、认证认可服务业、信息咨询服务业。
针对我国科技服务层次较低、同质化现象严重的问题,需要深化服务内涵、提升服务质量、拓展服务范围,推动科技服务向专业化、差异化、国际化方向发展,重点是建立行业协会或产业协会,推动行业自律;制定科技服务业标准,规范服务流程;建立科技服务业准入制度和从业人员资质认定制度;建立职业培训制度,推动高等学校开设相关课程、开展专业培训;成批引进海外高层次科技服务人才回国服务,聘请国外高层次科技服务人才来华讲学或在我国科技服务机构中任职。依托重点优势科技服务机构与企业,建设一批服务能力突出、商业模式先进、专业特色鲜明、辐射带动作用强的科技服务龙头品牌机构。
第5篇: 2023年民营企业发展现状分析
一、民营经济、中小企业发展情况
1—3月,民营经济增加值完成275.55亿元,占GDP比重65.36%;1—5月完成民营经济税收38.77亿元,同比增长13.6%,占全州税收收入50%以上,全州民间投资完成176亿元,占固定资产投资约为55%;截止目前,民营经济市场主体达到30.17万户,注册资金3011.76亿元,新增城镇就业3.34万人。目前我州民营经济涉及食品加工、矿产开发、冶金、电力、建材、医药、机械制造、包装、旅游、餐饮娱乐等多个领域,初步形成了行业分布面广,产业层次逐步提升,经营领域不断扩大的民营经济发展特点,已成为拉动黔南州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
二、推动民营经济、中小企业发展的工作和成效
(一)建全民营经济领导机制。在原有机制基础上,2023年5月完成了对“黔南州发展民营经济领导小组”的最新调整。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加强对民营经济发展工作的组织领导和政策协调,加强统筹指导和督促推动各地各部门抓好促进民营经济(中小企业)发展任务落实,协调解决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工作中的重大问题提供了高位推动的制度保障。民营经济增加值从2010年的120亿元增加到了2023年的1020亿元;占GDP比重由33.6%提高到65.36%。
(二)统筹安排部署民营经济系列工作。2023年至今,先后印发《黔南州发展民营经济领导小组关于印发黔南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政策落实专项行动方案>等专项行动方案的通知》(黔南民经领办〔2023〕1号)文件,开展服务民营经济政策落实、服务企业、降本减负、扩大民间投资、金融服务、营商环境“六大专项行动”,全方位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服务保障。印发《黔南州进一步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措施》、《黔南州加快民营经济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等文件,进一步促进民营经济发展。
(三)建立服务企业机制。州县各级政府都建立了本级行政服务中心,实现了“一窗口受理、一站式办结”,缩短了民营经济的办事流程,大大提高了服务效率。同时各县、市均设立了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对民营经济的服务实现了全覆盖;建成使用的“黔南州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为民营企业提供集政策咨询、融资担保、展会信息等“一站式、一体化、全方位”的综合服务。同时,利用已开通的“黔南中小网”网站,整合社会各类公共资源,为全州民营(中小)企业搭建好信息服务平台,为民营经济主体提供网上服务。
(四)积极改善营商环境。深化商事制度改革,营造良好营商环境。我州是全省开展企业名称自主申报改革三个试点之一、2023年8月15日,我州颁发了黔南州首张全程电子化营业执照,标志着企业“全程电子化”登记管理系统正式启动。将工业产品生产许可延续换证列为首批“先证后核”改革试点,逐步推行“先证后核”审批制度改革;严格执行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规定,目前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为32项,其中:法律明确的前置审批事项为4项,国务院决定保留的前置审批事项为28项。下放发展改革系统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审核审批权限。目前由州级负责审批的项目48类,其中承接省级下放审批权限的有9类;向县级调整下放的审批权限有32类。同时缩短项目审批时限,原法定20个工作日的投资项目审批时间,现针对不同审批事项,办理时限均有大幅度缩减。申报条件完备的项目,项目建议书在3个工作日内批复,可行性研究报告在5个工作日内批复,初步设计或调概在6个工作日内批复。条件完备的项目核准、备案在3个工作日内办理完毕。在线审批对项目进行甄别和反馈审批事项信息,在5个工作日内完成。
(五)推动产业载体建设。推进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建设。推荐条件成熟的园区申报示范基地,争取更多政策及资金方面扶持。目前,我州共有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1个,省级示范基地3个;加强众创空间建设,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重点围绕大学生和返乡农民工等创新、创业,积极引导和支持建设一批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众创空间,目前全州有国家级众创空间2家,省级众创空间4家;积极推进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重点在工业园区和经济开发区支持具有场地资源和公共服务能力的企事业单位创办科技企业孵化器,培育高成长性的科技型中小企业、集聚和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目前有独山经开区通过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认定,瓮安、福泉、龙里、独山高新区等4家单位获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认定。
(六)免费提供就业培训、企业管理培训。一是统筹推进城乡职业技能培训。针对城乡全体劳动者,推进基本职业技能培训服务的普惠性、均等化,坚持以促进就业创业为目标。年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近6万人。二是针对民营企业管理运行人才的需求,每年安排“星光培训”、“领军人才”培训资金,提高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素质提升,提高中小企业经营管理水平。2016年至今平均每年获省级支持培训项目10个以上。三是强化就业创业培训。利用州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开展(非星光培训工程)培训活动,较好的促进了我州民营企业创业就业人员素质的提升。
三、存在的问题
(一)融资难、融资成本高。企业在运转过程中,资金缺口多,流动资金不够,需要融资,目前的融资渠道多为自筹、银行贷款。自筹能力有限,从银行贷款手续繁琐,门槛高,加上银行对民营企业信心不够,审批难通过,如“贵州丰达轴承有限公司”在办理融资手续中,发现存在“企业自身未达到融资门槛”的问题。融资成本高,采取固定资产抵押的贷款方式,一千多万的固定资产只能换来三百多万的银行贷款,不能满足企业的融资需要。同时,许多企业表示,土地证难以办理,进驻园区后许多产权证办理不到位,没有这些权证抵押,银行贷款根本办不下来,如“贵州三山研磨有限公司”表示因自己没有抵押资产,虽公司系列产品已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认证,但产能提升遇到了资金瓶颈。对于刚刚创业的公司,需要启动资金,由于场地、设备不是自己的,无法通过银行贷款。担保公司能力有限、设置门槛高,在企业融资时,很难找到合适的担保公司,进而影响银行贷款。
(二)生产要素成本增加。近几年,电费水费不断上调,企业都是用水用电大户,就算单位电价只上涨几分钱,对于企业来说也是增加了一大笔开支,如“贵州法拉第磁电科技有限公司”表示“供电支持力度小”;人工成本越来越高,对应公司为员工上缴的社保费也越来越高,如“贵州标准电机有限公司”表示“用工短缺”,特别是对技术型人才,公司付出成本大幅度增加,且人才紧缺,如“龙里红狮水泥有限公司”表示“近来招聘开钻机的专业的人员异常困难”,“贵州信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表示“人才流失量大,人才培养成本高”;原材料的采购也因为产业链上企业的各项成本增加而增加,如“贵州艾力康中草药开发有限公司”表示“因地域因素运输成本高,导致原材料成本居高不下”;对于涉及到跨境交易的企业,从中间商购买原材料,生产成本居高不下;从异地购买原材料,享受不到异地优惠政策,生产成本较异地企业高。
(三)产品销售难。企业反映,在产品销售购买上,本来当地的产业链是齐全的,但是当地企业不买当地企业的产品,本地企业产品在本地的市场占有率不高,如“贵州艾力康中草药开发有限公司”表示“销售渠道具有很强的局限性”。要将产品销往异地,一方面是受运输限制,运输成本高,在异地竞争优势不大;另一方面是异地企业享受异地优惠政策,具有价格优势。对于食品饮用水行业,产品知名度、产量都不如行业巨头,在当地市场与行业巨头竞争力也不强。
(四)企业标准化建设欠缺。企业想不断的做大做强,自身的标准化建设必不可少。在企业运转过程中,无论是政府出台的政策解读、还是产品研发销售时的法律法规解读,都离不开企业标准化的建立。企业自身建设不好,容易在发展的道路上摔跟头,甚至影响企业运行。但是对于起步阶段的企业,受资金、企业家自身的文化素质、专业人才配备的限制,单靠中小企业自身的力量很难更全面的推动企业自身的标准化建设,政府在企业标准化建设方面给予的资金、技术援助不够。
(五)企业创新困难。市场变化日新月异,企业产品要不断适应消费者需求,企业普遍认识到创新的必要性,但在创新的过程中体现出两个难点。第一,技术层面。目前经济下行,市场走向不明朗,企业家的知识面、对市场的把握不够,不能明确创新方向,就算明确创新方向,企业目前的技术力量有限,当地又没有专门的科研机构或者说有科研成果转化平台提供信息互动。第二,资金方面。单靠企业自身的力量作研发,不仅要安排人力对市场进行广泛调研,更要不断投入资金进入研发,研发周期长,需要不断试验,回报率不稳定,而企业本身运转过程就存在资金不足,很难支持一个完整的创新研发体系。
四、下步工作打算
(一)营造良好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一是充分研判政策。遵循市场规律,充分发挥政府在市场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准确研判整体经济形势,充分利用研究成果指导州内企业发挥比较优势,健康有序发展。二是优化产业结构。紧盯集群化不够、产业链不配套等突出问题,加大园区整合力度。围绕园区产业定位,支持企业根据各园区的比较优势,按照产业聚集发展的目标在州内园区间搬迁集中,鼓励同类项目落地同类园区,不断提高主导产业占比;引导大企业与中小企业间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建立稳定的协作关系,推进大中小型企业融通发展。三是引领民营企业向“专精特新”发展。引导和支持民营企业从事专业化生产和特色经营,推进一批企业申报xxx“专精特新”培育工程,力争获得更多支持。四是加强营商环境整治,持续优化投资环境。围绕政策法规落实不到位、政务窗口服务质量不高、涉企服务不规范、政府失信行为、涉企服务效能低下等突出问题,抓好集中整治,集中处理、曝光一批营商环境反面典型案例;加快建立集税务、法院、自然资源、环保等部门信息于一体的民营企业信用体系,实现多部门信息互通共享,推动民营企业信息公开化、透明化,维护社会信用秩序。
(二)提升服务民营经济发展能力。一是完善服务体系。完善完备州县联动民营经济领导服务机制,建立州级、县(市)联动服务民营经济发展议事制度,定期专题研究民营经济发展工作,及时分析原因、破解难题;二是搭好服务载体。加强州级、各县(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建设,不断完善完备中心服务能力;积极组织相关单位申报国家级、省级中小企业双创基地、众创空间、科技孵化器、企业服务示范平台等平台认定,进一步规范服务民营企业方式和提升服务水平;同时积极引导各类社会服务机构为企业提供服务。三是提升服务水平。探索建立科学的民营经济统计体系,规范统计口径,明确统计范围,加强民营经济统计体系建设,确保各项数据统计能为决策部署提供有效参考;着力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定期开展服务民营经济干部能力建设培训,加大干部交流学习力度;深入开展服务民营经济行动,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三)助力民营企业提质健康发展。一是充分整合政策资源。充分整合州级各部门涉企政策并加以宣传,结合服务民营经济“政策落实专项行动”加大督促落实力度,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二是抓好企业培育。提出行业企业培育方案,集中整合州内资源,各类资金向重点各领域龙头企业、高成长性企业等优质企业倾斜;三是抓企业管理。帮助企业建立现代化管理体系,加大民营企业家管理能力培训补贴力度,鼓励我州民营企业家参加国家、省级组织的国内“双一流”大学或省内大学培训学习,在享受省级以上相关政策基础上,可适当提供补贴。四是抓技能培训。充分发挥各类涉企政府性资金作用,引导组织做好企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市场营销人才和员工技能的培训工作。鼓励民营企业引进重点技术领域和行业高层次领军人才、青年拔尖人才,民营企业引进的各层次人才可享受政府相应补贴;五是抓融资扶持。用好现行“贵园信贷通”、“贵工贷”、“转贷资金池”等相关政策,积极开展相关金融产品宣传及推广活动,不断扩大产品覆盖面,使更多企业参与融资;积极向上争取国家、省级对民营企业资金帮扶及政策扶持,组织推荐更多企业纳入上级帮扶盘子;积极搭建合作平台。
第6篇: 2023年民营企业发展现状分析
调研显示,民营企业500强企业资产总额为281932.21亿元,同比增长20.5%。民营企业500强入围门槛为156.84亿元,整体营业收入总额为244793.82亿元,同比增长26.4%。其中有42家企业营业收入总额超过1000亿元,91家企业营业收入总额在500-1000亿元之间,367家企业营业收入总额在100-500亿元之间。
据世界银行等机构发布的《中小微企业融资缺口:对新兴市场微型、小型和中型企业融资不足与机遇的评估》显示,中国中小企业融资规模约4.4万亿美元,当前对民营企业的融资供给仅为2.5万亿美元,缺口高达1.9万亿美元。
民营企业报告还显示,中国41%的中小企业存在信贷困难,超过2300万中小企业无法从正规金融体系获得融资需求。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中国银行业贷款余额中,民营企业贷款仅占25%,这与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超过60%的比重极不相称。为此,银保监会就金融支持民营企业答记者问时明确提出未来民企贷款的“一二五”目标,民营企业即在新增贷款中,大型银行对民企的贷款不低于1/3,中小型民营企业不低于2/3,争取三年以后,银行业对民企的贷款占新增贷款的比例不低于50%。
民营企业融资难题,疏畅信用贷款主渠道才是正途。而疏畅信用贷款主渠道的关键在于为银行系统提供信贷风险缓释工具,以从根本上分散化解过度集中于银行系统的信贷风险。风险“隐患”一旦消除,信用贷款主渠道自然也就“畅通无阻”了。
据了解,2023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峰会在北京召开。2023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在会上发布。其中,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营业收入突破8000亿元人民币,蝉联民营企业500强榜首、制造业民营企业500强榜首。
“十三五”时期,全国新增减税降费超过7.6万亿元。2023年减税降费助企纾困和激发活力并举,全年为市场主体减负超过2.6万亿元,其中减免社保费1.7万亿元。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减征地方“六税两费”等减税降费政策,让民营企业受益明显。2023年,共有246家500强民营企业参与“两新一重”建设,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投身电力、通信、铁路、天然气等重点行业领域。
2023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峰会发布的2023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显示,从营业收入看,民营企业500强入围门槛取得新突破,达235.01亿元。2023年,民营企业500强营业收入总额达35.12万亿元,资产总额50.73万亿元,税后净利润1.97万亿元,均实现增长。
随着改革红利的不断释放、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我国民营企业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展现出超强韧劲。民营企业500强中,有394家企业的关键技术主要来源于自主开发与研制,409家民营企业通过自筹资金完成科技成果转化。九成左右的民营企业500强已实施或计划实施数字化转型。
《2019-2025年中国民营企业发展形势与战略布局分析报告》由中研普华研究院撰写,民营企业报告对我国行业的供需状况、民营企业发展现状、子行业发展变化等进行了分析,重点分析了行业的发展现状、如何面对行业的发展挑战、民营企业行业的发展建议、民营企业行业竞争力,以及民营企业行业的投资分析和趋势预测等等。民营企业报告还综合了行业的整体发展动态,对民营企业行业在产品方面提供了参考建议和具体解决办法。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