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学困生的转化问题,已经引起了很多教育工作者和教育专家的注意,也采取了许多方法和手段,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法,来帮助这些学困生走出困境,与班里的其他同学一起齐头并进。我们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不论是单纯强调学习方法的改进还是疯狂地突击补课,都不能达到学困生转化的良好效果,进度慢,效率低成为学困生转化的瓶颈。通过长期的实践教学与观察,我们发现小学高年级学生学习困难的现象分为学习成绩差、自信心下降、家长监督不力,学习兴趣不高等问题,而究其原因,并不像表面看上去那么简单。 首先,是学习目标不明确。大多数高年级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独立思考能力。他们比中低年级的学生的思想压力要大,面临小升初,进入更高层次的学习阶段。但他们对于学习数学缺乏热情,对为什么要学习数学,数学对未来的成长与学业及实现人生理想的重要作用并不十分清楚,造成学习动力不足。 我们应采取的策略就是帮助学困生明确学习数学的目标。我们推出“每课一讲”,即每堂数学课的前3~5分钟,确定为课堂拓展时间,主要讲一些和数学有关的知识与数学的古老起源,发展、数学家们的故事与研究成果的取得过程等同学们不了解的数学背后的渊源。并发动同学们尤其是学困生主动搜集,由哪个同学搜集就由哪个同学到讲台上给大家讲出来。虽然仅有短短几分钟上,但是却使同学们尤其是学困生总想逃避的心,更加贴近数学,将数学学习与自己的人生理想紧密结合起来,例如当有人讲到古人结绳计数,使学困生认识到,数学也是从简单到复杂,一步一步发展起来的;讲到陈景润虽然因为口齿不清曾被“停职”,但却不断地坚持研究和探索,推出了著名的“陈氏定理”,在数学研究领域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使学困生认识到一个人的一生不会总是一马平川,有时也会遇到很多困难和挫折,只有不断地坚持和努力,才会取得成功。这个教学策略从实施到现在,已经帮助许多学困生摆脱低谷,重燃学习数学的热情,在数学学习上投入更多的时间与精力。 其次,学困生转换难的主要原因是找不到问题的重点,一方面老师不能及时掌握每个学困生的需要,学生很多,不可能一个一个地询问;另一方面,学生也不明白,自己到底哪些地方明白,哪些地方不明白,即使知道,有时也不愿意跟老师说。因此学困生与老师缺乏有效的沟通。为了加强沟通,要建立沟通的体系。组成三位一体的帮扶联盟。 我们应采取的策略是家长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家长对于监督孩子写作业并不陌生,中低年级的时候,家长还可以天天指导孩子写作业,但到了高年级,有些家人就力不从心了,尤其对于高年级数学的学困生,更是束手无策。如何监督孩子,才能做到事半功倍。应该将重点放在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上来。有些孩子喜欢拖延,作业写到很晚都不能完成。有的孩子喜欢打游戏,作业不写,练习题不做,还有的孩子做十道题错八道,完成作业的质量极差。由于家长平日忙于工作,再加上学历水平也不同,因此辅导孩子有些力不从心。但是家长的辅助也是教学体系中的一部分。 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与学困生“结对子”。所谓结对子,就是班里学习排前几名的学生与班里的学困生结成一对一帮扶小组,共同学习,共同进步。老师的精力有限,不可能所有的问题都有时间回答,尤其对于学困生而言,他们的问题多,但由于惧怕老师批评,有时即使有问题也不愿意问老师,在自愿组成的学习小组中,学困生有问题,可以在课间随时问帮扶自己的同学,他们之间更容易沟通和产生共鸣。有些家长可能会担心自己的孩子会因为帮助学困生而耽误学习,其实不然,学习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巩固和提高的过程。一对一的帮扶,不但不会影响好学生的成绩,反而会在解答问题和讲述的过程中,更加熟悉解题思路,使基础更加牢固,而且还会在遇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运算和逻辑思维能力。 老师要抓住重点和难点,建立错题档案,对症下药。通过每堂课的小测验及单元测试,找到学困生不会和不懂的问题之所在,然后进行归类解答,并书写详细步骤,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找学习好的同学上黑板上演算,说明运算过程中需要使用的公式,并鼓励学困生动手制作公式卡片和错题卡片,放在专用的口袋里面。我们教学生用布缝了两个口袋,袋子不大,可以直接挂在书包外面,利用上学、放学、课间等碎片时间,一边看公式,一边思考错题,反复看,反复背,最终将公式全部牢记于心,并应用到实际的解题之中。 再次,要提高学困生的学习兴趣。主要是学困生对于数学不感兴趣,做题少,自然速度慢。对于那些做题慢的学困生,老师也想出了好办法,让他们的家长在手机上下载了“作业盒子”里面有速算比赛,鼓励学困生参加,学困生可以选择初级的,在运算速度上来之后,再选择更高级别的,这样学困生就可以在线上与自己班和其他学校的学生来比赛,既提高了兴趣,也提高了运算速度,计算能力是基础,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校组织数学社团,高年级的学困生,可以和校里其他年级的学生一起活动,会增加他们的自信心与动手能力。例如:在讲解不规则几何图形的计算时,学困生就会联想起社团活动时的情景,而由于是非正式的学习环境,所以学困生很放松,那是编的数学短剧,小皮匠得到一面不规则的牛皮,只有将其面积计算出来,才能救公主,最终将牛皮不规则的边角剪掉,变成了规则的图形,计算结果一出,大家都欢呼起来,情绪高涨,学习的热情也提高了。 最后,提高学困生的学习质量,要注意学习方法的优化与细节的改良。在帮助学困生转化的教学活动中,老师的引导非常重要。例如,学困生不愿意背公式,因为公式不熟,所以计算也很难实现,往往丢步骤的现象很普遍,于是老师在讲公式的时候,就讲了一个“解差数数”的故事,解差将所有的东西都编上号,然后联系在一起,便于记忆。学困生也可以利用联系的方法,将有关系的公式都串联起来,最后达到耳熟能详的目的;而反过来说,老师又继续引导说,不能像“解差”一样,不能只看表面现象,认为作为“罪犯”的和尚还在,而“我”却丢了,这就是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学困生只死记硬背公式是不行的,还要学会灵活运用。班里开设数学角,准备一些习题集和数学方面的书,大家随时可以看,也可以参与难题的解答。班里的板报设个“数学园地”,每周都会更新一些内容。其中必不可少的是一些比较实用的学习方法,趣味题,难题及拓展题,设置评比和排行榜,但是不光要奖励先进,还要设进步之星、勇气之星、潜力之星等用以奖励那些成绩增长比较快,勇于学习和改变现状的学困生。并定期召开数学主题班会,交流学习经验、给近期表现不错的学困生颁奖。 总之,在学困生的转化问题上,需要注重细节,抓重点,见实效。 如:五(3)班有55人,2016年数学测验综合成绩中有15人经常不及格,占总人数的27%成为学困生,通过实施上述学困生转化策略,一年后数学综合测验不及格的人数降低到6人,占总人数的10%。学困生转化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学生,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才能取得明显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杨宝霞.如何提高小学中高段数学“学困生”的学习能力[J].新课程(小学),2012(07):168-169. [2]阿衣提拉·买买提.维吾尔族小学中高年级数学学困生的成因
调查及对策研究[D].乌鲁木奇:新疆师范大学,2015. [3]汪玉茹.浅谈如何提高小学高年级数学学困生的学习质量[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03):142. [4]尹彩旭.怎样激起小学高年级数学“学困生”的学习兴趣[J].中华少年,2016(0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