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教学实践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案例
一、幼儿为什么要游戏化教学
幼儿教学游戏化,是指把幼儿教育的目标、内容、要求融于各种游戏之中,教学游戏化的内涵是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体和发展的主体.游戏对于幼儿发展的重要性已经得到教育界普遍人士的认同.福禄贝尔曾说:“游戏是儿童发展的最高阶段,游戏给人欢乐、自由、满足……它具有一切善的来源.一个能够痛快地、有着自动的决心、坚持地游戏,直到身体疲劳为止的儿童,必然会成为一个完全的人、有决心的人,能够为了增进自己和别人的幸福而自我牺牲的人.”这段话体现了游戏对幼儿们的身心发展有着极大的作用.
二、对游戏学习的探索与尝试
1.选择恰当的游戏
幼儿教师在选择游戏时应该注意遵循以下原则.
(1)游戏教学的目的与任务.在游戏中要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的.如:在一次画春天时,有个幼儿园的教师将游戏“到春姑娘家做客”巧妙地结合起来,幼儿在游戏中参观了“春姑娘的家”,知道“春姑娘的家”有漂亮的鲜花、嫩草、绿树、蝴蝶宝宝等.作画中因为有了游戏所丰富的实物印象,幼儿自然而然画出了生动活泼的图画,教学目标“画春天”自然地体现在游戏中.
(2)灵活指导不同类型的游戏并且考虑到所教幼儿的身体、智力、社会性和情感等方面的发展.对待不同的幼儿,我们应该采取不同的游戏方法,控制好游戏的难度.以幼儿为学习主体,对待不一样的课堂选取游戏难度,老师通常以旁观者的身份观察幼儿的游戏.当幼儿需要帮助或者出现大的常规性问题时,我才以特定的角色身份深入其中,作一些间接的指导,但是时刻以不干预幼儿的游戏为准则.
(3)根据不同的学科灵活采用不同的游戏形式.语言课以说为主,所以课堂上可进行角色扮演游戏,表演游戏;音乐活动,可进行音乐游戏歌唱大赛,听歌猜歌名;体育活动,可组织同学们进行各种体力游戏……
2.营造轻松活泼的课堂教学环境
(1)情景融入.在《小蚂蚁和大西瓜》这个活动时,老师带上一个黑色的帽子说:“我现在是小黑了,你们和我一起来搬西瓜吧!”这句话一说孩子们立刻被带入到情景中,孩子们就把自己当成了“小黑”的小伙伴小蚂蚁,后面的活动孩子们就很愿意和老师一起继续下去.包括后面的模仿蚂蚁搬西瓜的样子,孩子们在情景中玩得开心也学到了知识.
(2)丰富的肢体动作让课堂生动活泼起来,让同学们在学习的时候能够加上动作,自己编排会更加记忆深刻的游戏.如:在一次《春天在哪里的》音乐教学中,老师让同学们根据音乐自己编排动作进行表演,然后上台演出.这样不仅让同学们学会了音乐,还发展了创造性思维.
3.成为幼儿游戏的伙伴.老师是幼儿活动的主要指导人,在活动中老师要融入游戏中,与孩童们一起玩乐,不要让幼儿觉得你是一位监督者.在活动中要多方面地鼓励学生们,肯定学生们的劳动成果,对待不同的学生,老师应该给出不同的参考意见,让学生们自己选择比较.在游戏课堂结束时,老师一定要重视活动的评价总结,重视幼儿在活动过程中所反映出的良好个性品德.
三、游戏化教学的重要性
1.游戏化教育能够促进孩子们的智力发展.游戏总是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融为一体的.在游戏的过程中会碰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只有自我探索、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力和思维判断能力想出办法解决这些问题,游戏才能进行下去,才能体会游戏所带来的乐趣.游戏培养了孩子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了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2.游戏促进社会性的发展.游戏是社会活动的一个浓缩,它把一些复杂的社会现象融入游戏中,用游戏玩乐形式呈现出来,在游戏中让幼儿认识事物及规律,并学会处理各种社会关系,在游戏中学会换位思考,理解他人,学会合作,认识自我,促进自身社会性的发展.
3.游戏可以培养幼儿良好的意志品质.一个游戏的成功完成,在其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幼儿们在遇到困难时首先便会尝试解决困难,在尝试克服重重困难的过程中便无形培养了他们良好的意志品质,促进了他们日后的成长.
4.游戏在儿童情感的满足和稳定方面有重要价值.美国医生辛德勒曾说:“每个人的体内都有人所共知的最有助于身体健康的力量——就是良好的情绪的力量.”精神愉快,积极乐观有利于儿童生长发育.游戏活动积极有趣味,让孩子们都能热情参与,积极性高涨,以认真的态度对待游戏.游戏能够使儿童克服紧张情绪、消除愤怒,有利于儿童始终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
游戏是幼儿园教育的主导活动,是符合学前儿童年龄特点的一种独特活动形式,是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社会、生活是孩子学习的大课堂、资源库,幼儿学习的动机、动力来自游戏生活,幼儿园教育教学的最终目的指向于幼儿课程游戏化,从而培养幼儿爱学习的天性.因此,幼儿学习的内容不能脱离生活游戏,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应该和生活紧密相连,其过程本身就是幼儿生活的一部分.只要幼儿的物质需要得到满足,在游戏中愉快学习,接受知识,培养了良好的个性品质,就说明游戏化教学达到了最佳效果.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教学实践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案例
2023年7月23日至7月29日,我参加了由西安教育文化数码有限公司举办的《幼儿园游戏化课程》的培训,通过丰富详实的讲座内容,鲜活的案例分析,让我对课程游戏化有了一个更深入的认识和全新的解读。
首先,课程游戏化就是要让幼儿园课程更适合幼儿,更丰富、有趣、生动地激发幼儿,更有效地促进幼儿获得新的经验。多年来的教学经验告诉我,小孩子是生来好动的。游戏是幼儿期儿童生活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幼儿内在本质的外部表现。游戏作为幼儿独特的自发活动,是发展幼儿自动性的最好的活动形式,不仅对于幼儿的生活与发展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而且也构成了幼儿教育的基础。 接着,培训老师列举了相关的实例。例如安吉的轮胎、梯子,当地属于山区这些游戏材料结合了当地的地方特色,孩子们有相关经验,玩起来得心应手。还有两个比较有特色的游戏形式:清货架和抢地盘。具体怎么玩,也作了详细的说明。大家第一感觉两种形式还是不错的,把游戏的自主权完全交给了孩子。但是仔细想想问题还是存在。通过几个老师的互动,培训老师最后的总结,清清楚楚的明白了这样的游戏形式存在的问题。
所以说,游戏在孩子的学习生活中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它可以促进孩子的认知和发展。所谓认知是指人认识外界事物的过程,或者说是对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的外界事物进行信息加工的过程。早在17世纪捷克伟大的教育家夸美纽斯就曾指出:“游戏是发展各种才能的智力活动,是扩大和丰富儿童观念范围的有效手段”。在这个过程中,游戏可以促进幼儿言语的发展。幼儿期是儿童言语不断丰富的时期,是熟练掌握口头言语的关键时期,也是从外部言语逐步向内部言语过渡并初步掌握书面言语的时期。语言在幼儿游戏中有很重要的作用,幼儿要学会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和想法,领会别人的意思;同时也要学会正确表达自己的意愿。在这样的过程中幼儿的词汇不断丰富,语言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得到提高;再就是还可以促进幼儿的智力发展。
游戏总是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融为一体。在游戏的过程中会碰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只有自我探索、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创造力和思维判断能力想出办法解决这些问题,游戏才能进行下去,才能体会游戏所带来的乐趣。在感知事物、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也能使儿童养成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好习惯;并且游戏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主要方式。游戏是社会活动的一个浓缩,它把一些复杂的社会现象融入到游戏中,以游戏这种娱乐的形式呈现出来,在游戏中让幼儿认识事物及其规律,并学会处理各种社会关系,促进其社会性的发展。
最后是这次的培训活动给我的一些启发和思考。 一、游戏教学化、教学游戏化的理解及运用。 游戏教学化即强调游戏的重要性,提醒我们关注游戏;教学游戏化即避免幼儿园教学的小学化倾向,关注幼儿年龄特点,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发展个性。教学活动中可以运用本体性游戏即角色游戏、结构游戏、表演游戏;还可以运用手段性游戏即体育游戏、音乐游戏、智力游戏。在教学活动中,游戏可以运用在开始部分,引起幼儿的注意力及兴趣;游戏还可以运用在高潮部分,让幼儿加深体验,帮助幼儿理解;游戏也可以运用在结束部分,让幼儿运用经验,延伸拓展。总之,游戏运用于教学活动的不同环节,其组织策略也不同。
二、游戏与教学的关系及教师应具备的各种能力 游戏与教学对儿童发展的促进:发展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游戏有具特殊的发展价值。游戏与教学对儿童发展的效应:即未来效应与即时效应;潜在效应与显在效应。教学让幼儿直接获得知识技能,游戏让幼儿变得聪明和智慧。游戏的两个特征表现在:一是重过程轻结果,二是转换替代。游戏生成教学---游戏中捕捉教学契机---不中断游戏。这时,教师必须具备三种能力:一是准确解读幼儿游戏行为所蕴含的发展水平;二是判断课程目标与幼儿当前发展的可能性;三是支持幼儿行为意愿前提下的引导机制。
三、当前教师在组织和指导游戏时存在的问题和困惑 1.关于游戏的时间 幼儿园一日生活中幼儿自由游戏时间不够,但没有时间可增加了。这种现象显然是不正常的,因为按照教师的要求玩和按照自己的意愿玩对幼儿发展的意义是不同的。保证一次连续游戏时间,有助于提高幼儿的游戏水平。 2.关于区角活动的性质 有了区角活动游戏反而减少了,这是教师普片意识到的问题。为什么区角活动不是游戏呢?因为区角活动中的大量材料都有教师预设了特定的目标,规定了玩法,而幼儿对很多内容并不感兴趣,常常需要教师引导着去选择。教师的困惑是区角活动究竟应当如何定位,它是自发性游戏还是个别化学习?区角活动应该是游戏性的还是个别化学习性的?我的观点应该倡导游戏性的区角活动。
3.关于主题活动与游戏的关系 大部分幼儿园都是以主题的形式来实施课程的。然而,如何通过有内在联系的各类活动来展开主题,可以反映教师对主题活动的不同理解,从而决定游戏在主题活动中的地位与作用。幼儿园开展主题活动的形式差异很大,如果教师把主题活动做成主题背景下的分科教学,那么游戏至多就是服务于某种特定教学目标的手段;如果教师把主题活动做成主题背景下的探索活动,那么具有游戏意义的自主探索和自发表现就会渗透在主题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如果教师把主题活动做成主题背景下与主题名称相关的系列活动,那么教师就会根据这些活动的需要组织不同形式的游戏;如果教师把主题活动做成主题背景下的环境创设,那么幼儿的美工建构活动就会占据主题活动的主要过程。 无论我们怎么理解游戏,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即游戏是幼儿按自己的意愿开展的活动,因此教师只需为幼儿提供游戏的时间、空间与主题相关的某些材料。在幼儿园课程中体现“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理念,可以有两种做法,一是模糊教学与游戏的界限,是两者融合互为生成;二是分清游戏与教学的界限,是两者并列,相对独立。
通过培训我了解到,课程游戏化是要站在质量的高度去考虑,幼儿动用多种感官探究、交往和表现的机会更多一些,幼儿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更充分一些。结合讲座来反思自身发现,在以往的教学实践过程中,虽然在教学过程中年也能注重体现游戏化,但是在活动中并不能体现幼儿为主体的自主性游戏,由于害怕孩子“不会玩”“玩的不好”“玩的有危险”通常在玩的过程中没能体现孩子的自主所以往往在玩的过程中孩子没有自我的意识,孩子游戏中的自由自主和创造就会失去,因此要合理指导游戏,应该融入课程文化,形成习惯。课程游戏化的关键在教师,焦点在幼儿,幼儿行为总能折射教师的思想和作为。课程游戏化的核心追求是幼儿积极投入活动过程并充分探索、交往与表现,是幼儿不断丰富和发展新经验,在这个过程中,主要的不是教师说什么和做什么,而是幼儿说什么和做什么。总之,培训只是改变理念,引领思想,但真正要把游戏活动融入幼儿一日生活、课程中,需要我们不断实践、研究,真正让孩子在玩中学、学中玩,在游戏中开发智力,拥有一个幸福快乐的童年!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教学实践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案例
一、课题的提出
2001年《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颁布,使人们对于幼儿教育更加的关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在教学活动过程中,要以游戏作为教学的基本活动,确定游戏在幼儿课程教学活动中的重要地位。自从课程游戏化提出后,教育局对幼儿园课程也提出了新的理论要求,强调全面贯彻游戏化的教学思想,探索新的教学实践模式,注重游戏的协调融合,充分体现现代化的教学观念,实现游戏与教育的高度结合。为幼儿智力发育与思维开发的全面发展提供可能性,同时,也为每位幼儿提供自我展现的机会,促使幼儿的个性与能力和谐发展,使每位幼儿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游戏中,从而活跃课堂氛围,激活思维。但根据调查研究发现,我国大部分幼儿园对于游戏化的教学机制与策略探索还远远不够。过去,我们单纯的把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个领域作为幼儿园课程内容,存在着只重视室内教学,忽视幼儿的独立性活动,只重视传授知识,忽视幼儿能力的培养,在教育教学形式和方法上用集体教学形式和注入式教学方法,重视以教师为指导,忽视了以幼儿为主体作用等倾向。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将进行了有关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模式的研究。其包括幼儿园一日活动中的游戏、幼儿园集体教育活动中的游戏以及在幼儿园游戏化课程中幼儿的发展。把课程游戏化当做提升幼儿园教育质量的抓手和切入点,让幼儿园课程更贴近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和学习特点,更贴近幼儿的生活、兴趣及需要。
二、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
随着幼教改革的不断深入,幼儿园的教育模式在悄然发生变化,游戏教育理念已渗透在幼儿教育课程中,以游戏贯穿幼儿教学的目标。
1、研究幼儿游戏环境创设和幼儿课程的游戏化问题,试图解决如何创设利于孩子游戏的环境,以环境为突破口,研究课程游戏化的积极策略。
2、研究幼儿园日常生活游戏化问题,试图探索充分利用幼儿日常生活,将生活中的事件、有趣的活动更好地与课程融合,游戏化。
3、研究优化区域活动,将区域活动与游戏活动整合问题,试图解决打破区域与游戏的传统界限,真正将区域与游戏整合,通过研究解决如何发挥幼儿园正规教学游戏原有优势,克服其不足,充分发挥孩子的主体性。有利于孩子开展各种各样的游戏。
4、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育理念,重新认识生活、游戏和幼儿园课程的关系,能积极捕捉幼儿的兴趣点,以幼儿的兴趣为线索来设计活动,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三、课题界定与支撑理论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同时也是幼儿最愿意去接触的。但在在新时期的教育环境下,陈旧老套的“教师讲,幼儿学”的教学模式抑制了孩子的学习兴趣,让孩子出现厌倦或者自卑的心理,从而出现厌学的情况,更严重的还会让孩子的心理产生学习的阴影。幼儿园是孩子知识萌芽的地方,所以创新的教学模式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学习和成长,那么怎样才能让幼儿园课堂得到创新呢?这就需要教师的努力和探索,把游戏化教学运用到幼儿教学过程中,通过游戏来吸引孩子学习的注意力,把学习与游戏相结合,让孩子在玩耍中真正的学到东西,通过游戏激发孩子探索的热情。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体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 《纲要》要求我们做到:“为幼儿提供游戏的条件,尊重幼儿游戏的意见,使幼儿在游戏中获得满足和发展。”幼儿园教育以游戏为重要方式,是符合幼儿生理和心理发展规律的。将游戏贯穿于一日各项活动中,幼儿可以通过各种游戏获得了知识,开发了智力,各方面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做为一名幼教工作者,我们要深刻地认识到游戏在活动中的重要性,为更好开展幼儿园课堂活动游戏化打下基础,让幼儿真正做到在玩中学、学中玩。
四、研究目标
从幼儿的需要和特点出发,以“优化游戏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有效性”为主旨,以“凸显幼儿园课堂游戏化的教学特色,提高教师课堂教学的效率”为目标,从课堂游戏化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形式、教学反思等方面有效性策略研究入手,探寻激发“趣”、引发“行”的有效方法与相关教育策略,促使教师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改革教育方式方法,反思传统习惯的教育模式,用现代教育思想指导教育工作,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建构可操作的行之有效的高效率课堂教学策略的机制和方法,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水平和能力。同时,通过课题研究激发孩子参与教育教学活动的兴趣,引发孩子在动脑、动口、动手的过程中主动探求并积极参与教育教学活动,促使孩子多方面能力的发展。
五、研究内容
幼儿园教育课程和其他教育课程一样备受关注,过去,我们单纯的把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个领域作为幼儿园课程内容,存在着只重视室内教学,忽视幼儿的独立性活动,只重视传授知识,忽视幼儿能力的培养,在教育教学形式和方法上用集体教学形式和注入式教学方法,重视以教师为指导,忽视了以幼儿为主体作用等倾向。针对上述问题,我们进行了有关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模式的研究。
1、集体教学活动游戏化。幼儿游戏不是单纯玩玩就结束,而是对幼儿的认知社会、情绪、语言、身体以及创造性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要想开展从游戏开始至游戏结束的集体教学活动,教师必须采取特殊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设计教学。那么,教学设计一定要以儿童为中心,决不能以教师为中心或以教材为中心。
2、在教学活动中引入完整的游戏,使教学游戏化幼儿园游戏既是活动的内容,又是活动的途径,因此教师常常利用游戏来组织教学活动。这时的游戏更多的是指传统游戏分类中的教学游戏,即专为教学而设计的音乐、体育、语言、科学等游戏。
3、利用游戏因素,使非游戏活动具有游戏性。以游戏性的语言组织活动。这是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经常运用的策略。这种设计主要通过富有游戏性的语言来组织活动。以假想的方式组织活动。在组织活动时,根据活动的需要可以有不同的假想。
六、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幼儿园购买了相关的游戏教育方面的书籍,定期组织教师进行学习,老师对小中大幼儿教学的目标、活动设计的原则和方法有比较清晰的认识。我园多次进行课程评优及公开展示活动,并进行听评课活动通过老师自查、反省,相互交流学习,使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有了明显的提升。撰写读书心得体会,并整理了幼儿园一日活动游戏集。参与课题研究幼儿园领导、教研组长和青年骨干教师。她们有着强烈的上进心,在教科研方面勇于探索、勤于创新,有较强的教学经验和科研能力。课题在目标、内容上都非常明确,思路清晰。由于课题是一个从理念转变为实践的过程,其中需要通过多种形式的语言教学活动来进行探究和验证,本课题操作性强,是课题研究获得成功的规划保证;另外,我园课题研究运行机制科学化、规范化,有较稳定的经费保证。园领导高度重视培养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政策上鼓励,工作上支持,并积极为课题的研究创造有利条件、营造宽松环境。幼儿园有满足实验教学的必要条件。相关教育教学理论资料丰富,便于收集,有关实验的教具学具、实验场地充足。研究经费有保障。用以购置科研资科、完善教育硬件、支持课题研究。
七、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通过收集和学习国内外有关幼儿教育、情境的创设和运用等方面的理论,为梳理课题研究的教学理念提供借鉴,以指导课题研究实践。
2、调查法:用于对实验对象的基本情况的调查,主要是以实际考察、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并对实验数据做相应的量化处理。
3、行动研究法:结合开展课堂游戏化教学活动的教学实践,研究创设生活化、游戏化教学情境的必要性、合理性和有效性,为培养幼儿学习兴趣形成经验性的理性认识提供实证。并在实践中不断进行总结、反思、调整、修正方案、调整目标,使研究更富成效。
4、案例分析法:采用观察记录的方式,以案例(观察表)的形式记录教师及幼儿在进行具体教育活动中的片段及表现,并综合加以分析,找出问题所在或提升总结一定的方法与经验。
4、经验总结法:对教育实践工作及时的回顾、反思、总结、调整工作思路,对现有课程进行提升、改造和完善。
八、完成本课题研究任务的保证措施
1、加强课题管理,保证研究质量。首先,明确每个人的职责,包括教科研活动制度、教科研学习制度、课题研究制度,并将教师的每月津贴与教科研工作紧密联系,对研究者进行适当奖励。其次,精心组织研究力量,形成多维结合的研究队伍。组织以市区优秀骨干教师为研究主体,以行政人员和一线教师相结合、骨干力量和一般人员相结合的研究队伍,以保证课题研究任务的完成。第三营造自主、自律、自省的科研氛围,构建宽松进取的人文环境,激发每位教职工的潜能,促进研究者主体意识的提高。
2、保证充足的研究时间。即保证每月两次的科研学习时间,使每个参与研究的班级都能参与集体学习或分组讨论或活动观摩。
3、保证相应的研究经费。即提供足够的经费,为课题研究购买设备设施、教玩具、书籍资料等,从而在资金上保证教科研活动的正常开展。
4、在研究过程中尤其要加强培训,提高教师研究水平。定期组织研究人员进行学习研讨,并拨出一定的科研经费,优先提供研究人员外出参观学习。
九、预期研究成果
幼儿园教学现状调查研究报告,幼儿课程游戏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原因的研究报告;开题报告、制定课题的设计方案、适合各年龄段幼儿课堂游戏化教学的内容,课堂游戏化教学研讨会,幼儿园课程游化案例、课题论文集;撰写与课题有关的案例分析,教育随笔、论文。做好相关的分析、评价、总结,结题报告。
十、研究过程
(一)前期准备阶段(2023年5月—2023年7月)
1、对本园课堂教育活动进行摸底调查,了解幼儿对教育活动的参与度及配合度进行调查。
2、广泛收集资料开展调查问卷,充分利用网络、报刊、书籍等课堂游戏活动的素材进行收集。
3、对收集来的游戏素材进行整理,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能力水平进行筛选、分类和改编。整理幼儿课堂游戏活动素材。
4、完成了前期调查摸底。形成研究方案,做好准备工作。
5、制定开题报告、课题方案,确立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二)方案实施阶段(2023年7月—2023年12月)
1、根据课题的设计方案,对课题研究的各项内容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探索与研究,为课题研究做充分的理论准备和思想准备。
2、选择、制定适合各年龄段幼儿课堂游戏化教学的内容。
(1)游戏资料:收集幼儿游戏素材进行筛选和整理。
(2)分类汇编:收集和分类不同年龄段幼儿游戏化教学的方法和步骤。
(3)课堂游戏教学指导:课题组教师收集有关课堂游戏教学的目标、组织、提问、评价方面的资料,做好笔记并及时进行梳理,努力在课堂游戏化教学中做好有效性策略。
3、收集在教学活动中各年龄段具有典型行为习惯特点的案例,并进行分析、解读、研究,形成有效的指导策略和侧重点。
4、带领本年级组开展活动,形成探讨课堂游戏化教学的延伸与运用。随实践的进行,不断修改完善研究方案,使方案更具操作性。
5、举办课堂游戏化教学观摩活动、课堂游戏化教学研讨会。
6、深入研究,将初步实验的情况编制各种表格,收集积累各项资料数据,针对实际情况再作调整进行深入研究。
(三)总结结题阶段(2023年12月—2023年4月)
1、结合幼儿课堂游戏化教育教学活动,撰写与课题有关的案例分析,教育随笔、论文。做好相关的分析、评价、总结;
2、撰写研究报告、相关论文及案例研究。将课题幼儿课堂游戏化教学的案例汇编成册。
3、完成结题研究报告的撰写,举办结题报告会。为课题研究的成果鉴定作好充分准备。
十一、课题组织
课题领导组
组长:杨河舟 职称 十级专技
副组长:任亚静三级教师
课题组成员(排名不分先后)
韩 萧:三级教师
张 娟:三级教师
景 慧:三级教师
孟佩佩:三级教师
马宁宁:三级教师
张晓文:三级教师
曹芳芹:三级教师
十二、课题研究可行性分析
(一)课题前期研究的基础分析
幼儿园一日活动均为课程,前期我们对主题教育背景下集体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已作了深入的课题研究,特别是对教学目标设计的有效性、活动内容选择、教师的策略指导等有了非常细化的研究思考。因此在这个前提下,我们旨在继续深入拓展研究内容,对晨间户外活动的有效组织实施作系统的研究。
(二)研究人员的条件分析。
课题组长已有十多年的教学经验,本科学历,积累了丰富的课题研究实践经验,参与课题研究与实验的其他成员有分管教学的副园长、教学主任、教研组长、骨干教师,都从事一线教育教学工作,经历过其它课题的研究,平时勤奋好学,开拓创新,充满激情,有较强的课题实践经验、教学经验和科研能力。
(三)课题研究保障条件分析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