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地建设、管理和运行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受到场地条件限制、经费投入不足、师资队伍缺乏、企业参与热情不高和本身对实践教学重视不够等多方面的因素影响,许多高校在校内外实习基地的建设、管理和运行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和困难,使实践教学环节的质量和效果得不到保障。究其原因,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实习场地受限。由于与企业签订的实习基地场地小,即使是分批分组到企业进行实习,也不能同时满足多专业实习的要求,也不能满足专业的某些实习要求。在实习过程中,按照实习计划安排的实习时间并不短,但由于实习单位不愿意让学生实际操作,学生到企业实习只能是听指导教师讲和自己看,往往出现学生到实习单位只是走过场,无法按质按量地完成实习任务书规定的实习内容,达不到提高动手能力的培养目的。另外由于实习专业多,在安排实习时,常会遇到几个专业或者班级“打架”的情况,影响了实习的进度和效果。
2.实习经费投入不足。近年来,随着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许多高校对实践教学重视不够,致使许多学校用于教学实习的经费投入不足。实习经费标准尽管已有提高,但这些经费大多用于不断提高实习所需交通费、住宿费、讲课费等,使实习受到很大的限制,外地实习更难保证。因而投入实习所用仪器设备的经费相对偏少,致使设备村在台套数不足、设备缺乏、设备老化、与生产单位和科研单位所使用的先进仪器设备存在较大差距,不能跟上当今设备的更新步伐。设备的不足与落后,使学生在进行实践时不能接触到最新的现今生产所用的仪器设备,与今后的工作脱节。
3.新建校外实习基地困难重重。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在市场竞争日益加剧的情况下,企业经营者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将主要精力投入到增加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上,许多企业认为学生实习的介入将干扰企业的正常生产运作,从而使得实习单位接受学生实习的意愿普遍下降,新建实习基地面临着重重困难。
4.缺乏经验丰富的实习基地指导教师。由于指导学生校外实习是一项较为艰苦的工作,担任校外实习指导的主要是年轻教师,这些教师多数是从学校到学校,虽然拥有较为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一定的科研工作能力,但对于企业的施工工艺流程了解很少,甚至不熟悉,在实习过程中无法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指导,从而降低了实习的效果。另外,企业导师不能完全把控学校理论教学的深度和广度,且学校的理论知识与企业生产存在一定的差距,企业导师也不能对实习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因此,缺乏一支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都较强、素质优良的校外实习基地指导教师队伍。
5.缺乏职能部门和学校的支持。由于缺乏职能部门和学校层面的支持,大部分专业没有固定的实习单位或实习基地,学生在实习时只能由专业指导老师依托私人关系解决临时实习场所或单位。由于不是固定的实习基地,一是接收学生人数有限,再者这些实习单位还存在与学生实习内容不匹配的现象。
二、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的主要内容
基于以上原因,急需加快建设校内外实习基地,以满足实习教学的需求,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校内外实习基地的建设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人才培养模式建设。为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需要的人才,依据《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文件精神,对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做出有针对性的修改,把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培养落实到各个教学环节之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加强教学实践、科研实践和社会实践的有机结合,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工程人才。
2.管理制度与教学规范建设。建立高效、科学、规范的运行和管理办法是实现高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根本保障。从机构设置、人员落实、制度建设、增加资金投入、工作规范等方面进行规范化建设,切实保证实践教学质量;制定运行管理细则和实习组织工作流程,细化专业实习计划的制定、实习的形式和组织、指导教师的资格、实习的考核等规定;根据实习教学大纲,依据实习单位的实际发展情况进一步完善实习指导书,更新实习内容,明确达到实习要求的措施和整体安排;进行认真考核,确保实践教学效果,全面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3.实习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为了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在进一步明确实践教学地位的基础上,改革实习实践教学体系,由学校专业教师与企业技术专家共同完成实习项目的设计、开发与建设。加强实习质量监控体系的制度建设,改革校内外实习基地的考核方式,从学生、教师、企业等多方面完善实习实训教学效果的评价体系。
4.硬件环境建设。为了满足实习实践的需要,必须加强实习实践基地硬件设施的建设,通过学校加大经费投入和实习基地共建多方筹集资金,改善实习条件,如实习实践所用设备,学生住宿场所等。
5.师资队伍建设。有计划地引进和聘用促进专业发展的人才充实到教师队伍中来,基础课教师、专业课教师、外聘企业教师合理配置,建立教师信息档案,适应教学需求;通过组织实践经验较丰富的校内专业课教师采取到实习基地学习备课的方式指导年轻教师,打造一支高素质、实践经验丰富的校内外实习指导教师队伍。
三、保障措施
为确保校外实习基地在学生实习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高等学校应进一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供保障。
1.完善组织机构。由企业和学校双方单位成员成立基地建设小组,由实习基地建设小组具体负责基地的规划与建设,建立互惠互利的长效双赢合作机制。建立实践教学管理平台,所有的实践教学活动纳入平台管理之中。明确工作职责,校企双方合作机构都有相应负责人对基地建设、校企合作进行监督和指导,整个管理体系层级清晰、机构健全、责任到位,保证学生实习实训管理规范、协调有力、井然有序。
2.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制度与实践教学文件,使实习基地的建设与使用切实做到有文件指导、有制度可依、有办法考核。教师与企业专家合作,结合各行业高技能人才能力结构和职业标准,确定实习实践环节教学目标,与企业合作开发实习实践指导书;进行以“能力考核”为重点、企业参与的实践环节考核方式;企业参与实习教学计划、实习实践教学大纲的制定,更好地完成此类文件的指导意义。通过相关管理制度与实践教学文件的建立,形成科学、规范的人才培养模式,健全实习实训体系。
3.加大经费投入。提高教学质量是高校本科教学中要面临的重要任务。高校为提高教学质量,必须加大对本科教学的经费投入。首先,在完成本科教学实验室建设短期和长期规划的基础上,对本科实验室和校内实习基地的硬件设施进行建设,从而解决仪器设备陈旧、性能不匹配、先进性差、台套数少、手段缺乏、平台不足、耗时费力等问题。再者,通过校企共建校外实习实践基地,购置实习实践所用的设备,完善学生实习实践的硬件设施,保障各类实习的有序进行。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高校应根据行业特点和实习企业的自身特点,并结合本专业实习基地的建设要求,建设一批学校与企业相结合、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的高素质的校外教师队伍。作为企业方,通过选拔建立起相对稳定、动态流动、分工明确、层次清晰的立体化校外实习教师指导队伍。针对不同的实习类型,分别对企业教师指导队伍实行专家级、专业级、生产级三级管理模式。在师资队伍“引进来”的同时,还要兼顾到校内教师队伍建设,使其能够达到“走出去”,成为一支专兼结合、知行合一、文武兼备的高水平校内教师队伍。在教师选拔过程中,要逐步提高专业课教师中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比例,建设一支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师资队伍。同时,学校制定相应政策,对亲临企业指导学生实习的教师给予一定教学工作量倾斜,鼓励教师从事实践教学工作。
四、结束语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是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之一。针对校内外实习基地存在的问题,从政府、企业、学校层面,加大对实践教学的改革力度,对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