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创业 故事
江西xx六名大学生农村创业的故事
在江西赣州xxx三百山镇“众诚瓜果栽培基地”,有6名“80后”的大学生。虽来自五湖四海,但相同的“田园梦”使他们走到了一起,从借款30万元起家,到近百亩的现代农业瓜果栽培基地的形成,五彩斑斓的田园承载着他们的“绿色梦想”。80后励志网与您分享这六名大学生农村创业的故事。
创业冲破观念壁垒
“现在的条件已经好多了,刚开始创业时,一穷二白,连住的地方也没有,真是苦!”谈到创业难,毕业于河南科技学院园艺专业的朱x成说,他最难忘的是刚刚建基地时,许多亲友不理解:一个大学生带着女友到外地的农村干农活,简直太没出息了。当时精神压力很大。
建设初期,搭建大棚、购种、化肥农药及试验每样都需要大量资金,他们6人分成3伙入股,每股10万元。起初,父母们不太支持。郭帅以前在郑州省城一家公司做种子销售员,每月有3000多元收入,放弃稳定的工作到农村去种地,家里人不理解。郭帅一方面给父母做工作,另一方面四处向亲戚朋友借钱;李华和杜宗涛的父母思想都比较传统,不喜欢自己的孩子念了大学还去种田。但这些年轻人没有动摇,因为这一创业极具挑战性。
6个年轻人抱着“初生牛犊不畏虎” 的精神,引进了“日本小青瓜”、“红春早玉”、“一口茄”、“娃娃菜”等十几个瓜、果品种,一年种3茬至4茬,错开上市高峰,并把销售点定位在广州、深圳等沿海大、中城市,他们把大学5年里学到的知识全都搬了出来,开始了艰辛而漫长的创业路。6人的梦想随第一批种子一起植根入土。育苗锄草、施肥灌溉、测温挂牌、修剪打药……吃的是粗茶淡饭,干的都是农家活,说起专业,说起基地的前途,大家信心十足。李晓艳娇小玲珑,力气最小,每天跟着几个大男生进大棚玩泥巴,常常搞得一身泥一身汗,活像个“村姑”,她却高兴地说:“我现在和土地特别亲,一天不下地,心里就直发痒。”杜宗涛负责观测、记录、统计作物的生长情况。夏季是作物发生病虫害的高峰期,尽管大棚里的温度都快50℃了,但他一点也不敢怠慢,每天来回十几遍地跑,小心翼翼地呵护着这些“绿色宝贝”,一个夏天下来,整个“烤”成了“非洲难民”。
每一个品种从试种到成功上市都得经过气候、水土、营养成分等方面的反复研究和实验,绝不是件容易的事。2007年春天,他们试种的2个大棚“早春红玉”西瓜无缘无故地死了十几株。郭帅立即把解剖图片等相关资料发给河南科技学院的蔬菜教授李新峥和王广印。经过诊断,原来西瓜得了炭疽病,他们及时按照教授的要求,用炭清和叶面肥做激素调整,增强了作物的抗疫抗病性,挽回4万多元经济损失。“我们能有今天,多亏这两位教授的帮助和鼓励。”朱x成说,毕业后,他们一直还保持着紧密的联系,并常常在网上探讨解决栽培技术难题。
花开沃野润心田
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1年多来的努力,如今,长长的“小青瓜”、红红的“圣女果”、拇指般大小的“一口茄”脱颖而出,荒地里长满了绿油油的蔬菜、大棚里结满了五彩斑斓的果实。而6名大学生齐心协力、吃苦耐劳、经得起失败、敢于挑战现实的创业故事和精神也受到当地百姓的称赞。
据负责跑销售的郭帅介绍,由于基地里生产的全是当地没有的蔬菜、瓜果,而且他们在广州、深圳等地建立了固定的销售市场,这些“绿色食品”以高出当地市场3倍至6倍的价格销往各地,亩均收入近4万元。产品在广东、xxx场供不应求。
谈起如何打破传统的种植模式,让现代农业植根新农村?朱x成说,最好的方法是用实际行动说话,通过基地示范让农民了解到,大棚蔬菜能打破季节和市场的限制;新品种可以拓宽市场需求;“订单农业”能给农民增产增收带来保护。未来农业发展应该走一条生态、循环、高效节约的道路。2008年我们准备再投入100多万元资金,把种植面积扩大2倍,并增加5个至15个新品种。他们已经拿出了详细的方案,准备带领当地百姓通过“订单农业”的形式进行推广种植,据预算,每亩比过去至少可以增加两三千元的收入,再接下来就是结合当地的旅游资源,基地将建设成为集生态农业、田园观光、农事体验、农家餐饮于一体的生态家园。
六名年轻的天之娇子,顺着时代发展的巨轮,载着田园创业的梦想,正朝着更高更x的目标前行。
在市场化的今天,农业创业带头人是推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杰出人才,是农民增收致富的领头雁。他们是农村改革的必然结果,同样也是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一支“不可替代的生力军”。
可以利用当地的一些自然环境做适当的养殖或者结合当地的特殊资源做一些产品,推向市场。
例如在山里养野猪,野鸡。特色食品加工等等。
农村创业天地宽,我国农业、农村有巨大市场。而且在农村创业有几方面的优势:
农村资源
在中国大部分农村都比较落后的,以自己种的粮食的一部分饲养家禽为主的小结构经济。农民年收入是很低的,而他们的劳动力是最低廉的。农村完全可以利用自产的大量粮食饲料积累转为经济,产生大量的有机肥料,满足种植业的需要,以此来满足家庭经济的最低要求。因此发展特色种养业是农民们最实在,最实惠,而且很容易被接受和积极欢迎拥护的致富之路。
政府扶持
国家对农业扶持力度进一步加大,农业已成为利润最高的行业之一,各省市对养殖、种植业有很多资金扶持,特别是特种养殖以其投资少、周期短、市场大、效益高更是成为众多投资者和农民朋友的首选项目。
随着当前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的整体生活水平都有了明显提高,于是在生产、生活方面的新需求也开始出现,这就为那些想在农村发展的朋友提供了很大的市场空间,只要能抓住市场“空当”,满足农民不断出现的新需求,无疑是致富赚钱的一条捷径。
农村创业 故事
2009年,初中辍学后,一人闯荡浙江。在浙江的两三年里,接触过多种行业。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接触了淘宝,他听说淘宝不但能在网上买东西,还能自己开店卖货;从此淘宝的魅力吸引了一个从小x城到大城市的他。
结束浙江打工生活后,他回到家乡,与亲戚一起开了一家KTV,这也是他第一次创业经历。
采访时,黄荣清提起这一次创业经历,发出很多感叹!刚开始时,生意非常好,一年能赚几十万。在那时,几十万对很多人来说已算一笔巨款。他每天和各种各样的人吃喝玩乐,那时,他感觉赚钱太容易了,也没有要存钱或者投资其它生意的想法。到14年时由于自己无止境的玩乐导致生意惨败,这两年赚的钱已被他挥霍的所剩无几,第一次创业就这么潦草的结束了!
第一次创业经历,让他变得更加成熟和务实。当他跌落底谷时,那些吃喝玩乐的朋友已消失得无影无踪。
15年到16年,24岁的他和大多数年轻人一样迷茫,每天除了敲敲电脑、看看手机外无所事事。有一次他在淘宝购物时,看到很多卖本地特产的,而且销量还很高,一页页商品吸引着他。当时,脑海里就闪过一个念头——在网上开店创业!
决定开店创业后,他四处找创业资金。懂行的人告诉他:“淘宝现在很难做了,不像前几年,现在做晚了!”熟人清楚他当年第一次创业的事迹,也不再相信他。
直到16年上旬,靠着自己在闲暇时间帮别人开淘宝店和做店铺装修设计积攒的一万元,找了两个相处的不错的老朋友,凑了3万元注册了公司,主要产品定位为茶叶和本地特产。办理了开店所需的相关证件后,淘宝店铺“滇红茶仓”上线了!他以高于市场价的价格和村里乡亲们采购茶叶,从包装设计、产品拍摄、详情页制作、店铺装修等全部一人完成。
运营期间,他发现想在线上分一杯羹实属不易,又不想将临沧最有优势的茶叶市场拱手让给外地人!但一连几个月,公司收入也分毫未进。他每天加班到凌晨三四点,有时已入睡到深夜,脑子里有了好点子,都会马上起床打开电脑!
运营了半年有余,公司依然不见起色,两位一起创业的合伙人选择了离开!当时公司已经负债累累,他感觉自己已经走投无路了,把自己关在公司很多天不出门。眼看就要到双十一了,他决定赌一把,他不相信上天就这样断了他的创业之路!他到处借钱,找过朋友亲戚、也用过借贷软件,几乎每个能借钱的地方他都借了!他开始筹备双十一,备货、广告费投入等已经把所有借出来的钱花光了!果然命运还是站在不服输的人这一边,靠着双十一活动,年底总销售额达到200多万!
17年初,他觉得店铺销量基本稳定,也积累了一些老客户,又想着能不能再拓展一些其它业务?他忙忙碌碌了那么久,决定出去放松一下自己,顺便看看大城市创业者最近在做什么!到了几个大大小小的城市考察之后,他回到云x搭建了云x第一个本地外卖平台,并命名为“云州外卖”!经过一年多的发展,外卖平台就创造了10余个就业岗位,带动了100多户商家的业务,在本地也占有了一定的市场份额!
18年初,公司的人越来越多,他不再满足于淘宝店铺和外卖平台,他觉得这样下去也不会有什么发展。于是,他入驻了京东,也成为临沧为数不多入驻京东平台的企业之一。
他一边维护好淘宝店铺的老客户,一边开拓京东平台这块市场。同时今年他还成立了唐墨茶业有限公司,缔造自己的茶叶品牌!
现在,他不但做茶叶、外卖,还把云x的木瓜以及临沧地区的特产卖到省外!看着公司发展蒸蒸日上,他觉得他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公司也从和云居搬迁到云海阳光,他对未来发展前景很看好,也继续加大对本地特产的投资力度!
当然,虽然公司已经度过最困难的时期,渐渐发展壮大。他也没有沾沾自喜,而是选择和其它创业者交流学习,为家乡产品宣传做贡献,回馈母校!
农村创业 故事
赵燮:人生的每一台阶
都在创业创新
上学时举办国际书法展,毕业后首创民营书画院、创建“中国书画家第一村”,23岁担任大学教授,29岁发明中国艺术品指数,为了乡村振兴首创乡村扶贫康养模式,他将挪威木别墅小镇搬到烟台,他创造了烟台乃至中国众多的第一……
烟台中国文化艺术城主任、昆仑国际大酒店董事长、中国艺术品指数监测中心主任赵燮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是农民的儿子,通过文化产业振兴乡村是我的使命”。因为在文化产业化方面取得的成绩,他受邀参加过国庆招待会和国庆大典阅兵式观礼。
18岁学生被老教授称“先生”
“1992年我才18岁,那年,我策划xxx教育厅和团省委联合举办全省职业院校硬笔书法大赛,一些老教授不知道我是个毛头小伙,写信时称呼我‘赵燮先生’,当时我看了真不好意思",记者在烟台开发区采访赵燮时,回想起这段趣事,他一向淡定的脸上露出了笑意。
其实,当年的赵燮已经足以称得上“先生”二字。1990年,16岁的赵燮刚考取烟大环材学院,就在学校举办的书画比赛中拿到四个第一名,为此全票当选校书画协会主席。随后,一个新生就带着师哥师姐组织书画活动、开办培训班,启蒙了不少同学,一个工科院校后来甚至走出了书法博士、艺术教授,成名成家。22被岁全国培训机构聘为副教授了,23岁被鲁东大学聘为正教授,之后先后担任中央财大、烟大、兰州理工大学教授、导师,成为教育名家。1992年,中国硬笔书法艺术展上他与众多尊崇的全国名家、书界领袖同获大奖,站到一个领奖台上。视野眼界越来越高,1994年他联合中国硬笔书协筹划组织国际硬笔书法大展,当时有二十多个国家的上万人参加大获成功!还载入了《中国书画年鉴》。也是在那一年,20岁的赵燮当选为中国青年书画家协会副主席。
1994年6月,走出校门的赵燮被分配到一家地产公司,但为了他心爱的艺术事业半年后就辞职了。
为留人他建起了一座“城”
“1995年,凭借来六千元钱,我开始了文化创业了,编辑出版了那次国际大展的作品集,卖出六千套,收入二三十万元。”赵燮说,90年代这是一笔不小的资金,有了创业资本,他创办了当时烟台第一个民营书画院——炎黄书画院,举办多次全国大型活动,编辑出版图书2000余种,发行各类图书1000余万册。
1997年,正值房地产低谷,文化怎么向产业化发展呢?他想把文化和地产结合起来在烟台开发区筹建中国文化艺术城。当时的文化部副部长是我们xxx委的老书记,在老领导的支持下,这里就成为文化部一个国字号文化实体,他成为正处级单位聘任干部。这座艺术城首先打造起了古玩城,连续四年举办中国北方收藏品博览会,但是交流会结束人就走了,古玩城没有人气,赵燮遇到了人生第一次重大挫折,巨额的投资面临打水漂,但是他从不把投资放到一个篮子里,同步进行的艺术家村虽只定了几套,但是这是星星之火,他相信自己的感觉!虽然古玩城失败了,但是画家村依托烟台良好的自然环境,锲而不舍必能成功!他迅速转型古玩店变成画家工作室,主推中国书画家村,依托他在全国书画界的影响吸引了全国26个省120多户书画家落户。建成的中国书画家第一村,吸引了北京宋庄要建书画家村都过来学习。
2002年8月,他又创新引进国际流行的“产权酒店”模式,建成了五星级的烟台昆仑国际大酒店。
根据艺术市场需求首创“中艺指数”
2003年,赵燮根据之前近十年来全国几乎所有的艺术品拍卖纪录和民间艺术品交易数据,创设了中国艺术品市场行情动态指数系统——中艺指数,解决了中国艺术品定价混乱的问题,与梅摩指数、雅昌指数一起成为国际公认的三大艺术品指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因此称他为“中国艺术品指数之父”。说起中艺指数的创设,赵燮说这还得感谢一位状告他的浙江画家。
1999年,时任文化部文化市场中心艺术品质部主任的赵燮主持制定了ISC2000艺术品价值认证标准,被文化部等有关部门作为中国艺术品价值认定规范在全国实施。一位认为自己作品值十万元一平尺的浙江画家被认定为三万元一平尺,作为全国政协委员的他为此在全国“两会”上告了赵燮一状,时任文化部部长就批示要求给予答复。
“为了答复他,我组织人员到全国40家拍卖行、50家画廊调研,数据显示我们的评定标准是合理准确的,在数据面前那位画家没了脾气。面对大量的数据,赵燮在想股票有指数、黄金有指数,我们怎么不能依据中国艺术艺术家的行情创建自己的指数呢?历经艰辛,“中艺指数”诞生了!这一指数也被业界誉为‘中国艺术市场行情导向标’。”赵燮告诉记者,中艺指数2008年荣获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学术成果一等奖,他也因此荣获全国政协科教文卫体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颁发的“中国十大英才”桂冠。
“2014年,中艺指数平台实现电子化交易,成为我国第一个正式以中艺指数为品牌的、线上线下现货交易的全国性文化艺术品电子交易平台同时,借助烟台葡萄酒城优势还发布国际葡萄酒指数,成为拉菲的中国合作伙伴,这一项目先后被列为国家级创新科研课题和国家文化金融扶持计划。
磕掉一半牙磕出木屋小镇“从小喜欢书法是受父亲的影响,当年在村里当书记的父亲写字很好,而他会写字则是因为跟我爷爷在上海生活过——那时爷爷在上海滩开码头是名人,人称‘小山东’——上世纪五十年代,他们才一起回到家乡福山。”赵燮告诉记者,这一艺术之源给了他一种乡村情结。人到中年事业有成之时,眼看乡村出现“空心化”等问题,作为农民的儿子、三届省政协委员,他就想为农村和农民做点事情。
在游历法国挪威等国乡村之后他在反思,同是乡村国外美丽如画成为城市人周末假期向往的地方,而我们成了空心村,走向荒芜,为什么不能让我们市民走向乡村、享受田园生活、养老养生,同时通过她们的到来返哺农村来消费来投资,填补空心村,让乡村闲置的土地、房屋活起来、美起来?让我们最基层的老百姓幸福指数高起来?
怀着浓浓的乡村情愫,肩负着历史使命感,2016年他来到峆垆山脉,登山考察时还摔了一跤,磕掉半颗门牙,哪里摔倒就从哪里爬起来,倔犟的赵燮决定就这里实现自己的乡村振兴梦,利用国路夼村荒山和废弃的养老院土地启动峆垆山禅境乡村旅居康养综合体。
他将挪威的木别墅小镇原汁原味的搬了过来,同时他采用订制的方式让城市人仅花二三十万就在山上拥有独院独栋的木别墅庄园康养50年,并引入共享经济理念,房子不用时统一运营打造医疗康复禅修基地。如今不到两年的时间在刚评上国家AAA的国路夼景区,一个童话般的挪威木别墅小镇屹立而起,二期、三期都在紧张施工中,二公里的天下第一佛洞也将开挖结束。
今年中央一号文政策迭出:加大盘活乡村闲置资源,发展富有乡村特色的民宿和养老养生基地,让休闲旅游、康养养老等产业和农村三方融合发展,顺应市民阶层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解决空心村问题,脱贫致富带动城乡一体化发展,赵燮又走在前面,为国家政策制定提供重要参考,成为当前深化农村改革的新样板。不久前,峆垆禅境项目与朝阳街的城里开发和崆峒岛开发等项目共同列为xxx政府2023年重点旅游项目,重点推进。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