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简报(一)
9月19日,“实践归来话成就,青春喜迎十大”xxx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汇报会在郑州召开。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赵素萍,省委高校工委副书记、省教育厅副厅长张亚伟出席会议并讲话。团省委书记侯红主持会议。部分高校党政领导及团委书记、大学生代表出席会议。
赵素萍在讲话中对大中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给予了充分肯定,她指出,全省大中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教育活动突出学习、宣传和实践,规模大、效果好,总体呈现出主题鲜明、服务有力、实效明显三个特点,已经成为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青年学生思想工作的重要载体,对于广大青年学生拓展素质、提高能力意义重大,对于传播文明、服务发展影响深远。
赵素萍希望,广大大学生要高举伟大旗帜,坚定理想信念。一是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道路。毫不动摇地高举中国特色旗帜,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道路,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在为党和事业的奋斗中创造人生辉煌。二是要坚定不移地紧跟党走。把坚持爱国主义、和党的领导统一起来,坚持不懈地用中国特色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不断增强对党的思想认同、认同、情感认同,坚定永远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三是要坚定不移地引领社会风尚。主动走在建设核心价值体系的前列,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以诚待人、以身示人,自觉践行荣辱观,带头学雷锋,积极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多做实事好事,争做奉献社会、促进和谐的模范。
赵素萍强调,要弘扬民族精神,矢志报效祖国。一是要在热爱家乡中表达爱国。树立大志向、增强责任感,着眼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宏伟蓝图,围绕五大战略定位,确立科学发展计划,确定就业方向,积蓄创业动力,自觉把个人追求转化为推动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实际行动,做一个明礼诚信、尊纪守法的建设接班人。二是要在刻苦学习中表达爱国。勤奋学习,打牢基础,勇于创新,积极参与大学生“挑战杯”竞赛等品牌活动,增强创新意识,激发创新潜能,提高创新能力,投身创新实践,形成创新热潮,在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发挥应有作用。三要在立足本职中表达爱国。把热爱祖国的情感化作每一天渴求进步的实际行动,努力学习和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这才是成才报国的重要前提。
赵素萍要求,要深入基层实践,密切联系群众。一是要投身实践。将“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结合起来,主动参与“中原经济区青春建功行动”、 “青春助力三农中原行”、“弘扬中原大文化、增辉中原经济区”家乡文化大寻访等活动,到基层一线去开拓、去发展,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努力成为素质全面、知行合一的优秀人才。二是要服务。把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服务作为自己的终身追求,在服务群众中增强才干、实现人生价值。三是要奉献社会。始终把国家和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的关系,大力弘扬雷锋精神,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在帮助他人、奉献社会中,获得对自身价值的认同感,实现人生美好的理想。
张亚伟在讲话中指出,提高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效性,要完善体系,确保实效,把社会实践活动纳入教学计划,分层实施社会实践活动,加强社会实践基地建设,整体推进社会实践活动。要打造队伍,加强指导,制定完善教师实践育人的规定和政策,联合有关部门培养指导教师队伍,统筹安排教师指导和参加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要健全机制,强化保障,健全经费投入机制、考核管理机制、合作共建机制、宣传引导机制,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运作方式和活动机制,保证社会实践活动稳定开展。
侯红在主持会议时指出,全省青年学子要认真贯彻落实赵部长讲话精神,坚定理想信念,刻苦学习,探求新知,发愤成才,努力成长为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顾全大局,理国,自觉维护安定团结的局面,做维护社会稳定的有生力量;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大力倡导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倡树新风;发挥自身优势,打牢根基,锐意创新,在建设中原经济区的伟大实践中建功立业。
侯红要求,全省各级团组织要高度重视大学生思想引导和实践锻炼,不断深化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把组织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与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社会观察结合起来,引导大学生了解和思考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历程和巨大变化,特别是近十年来党带领各族各界取得的丰功伟绩,在实践中帮助大中学生形成更理性、更深刻、更稳定的思想认识,进一步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道路的理想信念,以更加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迎接党的十大。把社会实践的形式创新和内容创新结合起来,在实践活动设计上下功夫,在实践内容选择上下功夫,坚持“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活动宗旨,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把参加社会实践的过程,作为向群众学习的过
程,在与群众的密切接触中,虚心学习群众好思想、好作风、好品质。把社会实践活动与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结合起来,在持续探索“两不三新”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中,有目的地组织青年学生服务社会、服务群众,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转化为服务祖国、建设家乡的实际行动,引导大学生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建树青春业绩。
会上,河南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杨德东从学校党政的角度谈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整体安排和定位,郑州大学团委书记厉励从高校团组织的角度谈了社会实践活动在服务学校发展、学生成长中的作用,大学生代表围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和“青年*主义者培养工程”谈了各自的实践经历和思想感悟。
据悉,今年暑期,由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省教育厅、团省委、省学联联合组织开展的全省20xx年大中学生暑期“三下乡”和“四个一”社会实践教育活动共有117所大中专院校和5000多所中学中职学校的青年学生组成的26支国家级重点团队、500支省级重点团队、10000余支实践小分队,以 “高举团旗跟党走,建功中原经济区”为主题,结合河南农业发展实际,在全省150多个县(区)和900多个乡镇开展了社会实践活动,部分高校还到外省(市)开展了社会实践活动,使广大青年学子在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的同时,检验了知识能力,锤炼了品格意志,提升了综合素质,得到了实实在在的锻炼。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全省各大中学校共累计开展政策类宣讲服务4500多场,举办专题知识讲座3800余场、文艺演出820余场,发放宣传页、宣传手册270余万页,捐赠图书3.6万余册,捐赠各类物品价值240多万元,受益群众达700余万人次。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简报(二)
传承红色文化,践行“八字真经”。20xx年的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已拉开帷幕,我校大学生秉持“教学做合一”的理念,带着社会和学校的嘱托,奔赴宁夏、甘肃、贵州、四川、湖南、安徽、江苏、浙江、上海和重庆等10个省(区市),开展红色教育、义务支教、志愿公益和创新创业等实践活动。
理想与现实邀约,青春和梦想启航。晓庄青年陶子们怀揣行知大爱,坚持知行合一,他们正在开启真理之门,精彩无限!
寻访抗战老兵 留存历史记忆
——*主义学院记录抗战老兵讲述抗战史
听抗战故事,唱抗战老歌,看抗战遗址,拍摄抗战老兵微视频,*主义学院的同学们用自己的笔和镜头,一起去追寻那段刻骨铭心的记忆、学习他们的革命精神。
7月中旬,*主义学院开展了“寻访抗战老兵,留存历史记忆”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志愿者来到XX区苜宿园干休所、XX区秣陵镇荣平康乐老年中心,看望慰问了展学义、张攻、滕希文等15位抗战老兵,10多名来大学生围坐在抗战老兵身边,听他们讲述自己亲身经历的抗战故事,把记录老兵的口述史作为一项重点工作,他们对寻访到的每位老兵的资料都进行了文书、拍照、视频保存。
手捧鲜花,享受着今日幸福生活,与大学生一起回忆起抗战的峥嵘岁月,抗战老将军们个个激动不已,虽然已经过去70年,但是与直面相搏的抗战岁月,深深印在老人们的脑海中,和同学们回忆抗战情景时依然斗志昂扬。
抗战故事讲也讲不完,寻访团的成员们边听边记,无不被这伟大的精神所深深感染。把元燕同学说:“我们要牢记历史使命,用自己的行动践行中国梦,努力学习,服务社会,以此向我们的抗战老兵致敬。”李达同学表示:“想想老爷爷们在我们现在的这个年纪,已经穿上军装,奔赴前线保家卫国,现在,我们没有理由不好好学习。”
弘扬英烈精神 光大晓庄传统
——旅管院“寻访晓庄英烈”实践团活动掠影
7月14日,“晓庄英烈寻访团”第五分队踏上了去如皋的征程。此次的寻访,是为了探求汤藻、石俊和马名驹三位晓庄烈士遗留在故乡的痕迹。
寻访团一行首先来到当地的纪念馆,搜寻烈士在历史长河中的身影。还走访了烈士馆和革命圣地。然而,历史的车轮碾过,有关三位烈士的记载也只不过是只言片语,不禁让寻访团成员倍感心酸。
寻访团没有放弃,凭着收集来的资料和之前已经做好的沟通工作,又深入到了烈士们的后代中,与当地媒体朋友一起,和烈士后代们一起追忆那些曾经光辉的岁月。时间会模糊很多东西,当年的痕迹再如何找寻也显得斑驳不堪,但是寻访团在这次的活动中感受到了烈士们牺牲之后依然滚烫的热血,听见了他们永远埋藏在这片山河大地的壮志豪情!
重走长征路 访晓庄英烈
——记美术学院“艺之海”社会实践团
7月22日晚,美术学院“艺之海”暑期社会实践团24人结束了在xxx的十天行程,顺利回宁。此次,实践团在学院党总支书记曾华的带领下,努力践行“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的“八字真经”,重走遵义到赤水段长征路,寻访晓庄英烈袁咨桐的故里,开展创作采风活动。
在遵义会议召开80周年之际,“艺之海”暑期社会实践团踏上了贵州这片热土,从遵义会议会址到红军山烈士陵园,从娄山关红军战斗遗址到四渡赤水纪念馆,从土城渡口到丙安渡口,每到一处,队员们都仔细看、认真听、用心记,短短几天,实践团寻访了20多处革命遗址和各类纪念场所,深刻学习和感悟了长征精神。
实践团一行来到袁咨桐早年就读的小学——贵阳达德学校旧址,参观了校史陈列展,向景区管理人员详细了解了袁咨桐的在校情况,收集了一些珍贵的史料。之后,实践团前往袁咨桐的出生地——土城镇水狮坝,参观了故居和陈列馆,对其生平有了更深入地了解。
队员们支起画架,将图案刻画于纸笔之间,拿起相机,把色彩记录于镜头深处。一片山峦、一座丰碑、一张石瓦、一面土墙,都是沉思的对象,将这片红色的土地映入记忆深处,在知识的扉页中,留下永久的一页。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