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1
我国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根据宋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至少在南北朝时已有吃年夜饭的习俗。
守岁的习俗,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含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古人有一首《守岁》诗中写道:"相邀守岁阿戎家,蜡炬传红向碧纱;三十六旬都浪过,偏从此夜惜年华。"珍惜年华是人之常情,故大诗人苏轼写下了《守岁》名句:"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由此可见除夕守岁的积极意义。
年三十守岁,俗名"熬年"。为什么称作"熬年"呢?民间世世代代流传着这么一个有趣的故事:太古时期,有一种凶猛的怪兽,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们管它们叫"年"。"年"的形貌狰狞,生性凶残,专食飞禽走兽、鳞介虫豸,一天换一种口味,从磕头虫一直吃到大活人,让人谈"年"色变。慢慢地,人们掌握了"年"的活动规律,原来它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窜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尝一次口鲜,而且出没的时间都是在天黑以后,等到鸡鸣破晓,它们便返回山林中去了。算准了"年"的肆虐日期,男男女 女便把这可怕的一夜视为关煞,称作"年关",并且想出了一整套"过年关"的办法:每到这一天晚上,家家户户提前做好晚饭,熄火净灶,再把鸡圈牛栏全部拴牢,然后把宅院的大门封住,躲在屋里吃"年夜饭"--由于这顿晚餐具有凶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办得很丰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围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团圆外,还须在吃饭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灵保佑他们平平安安地度过这一夜。吃过晚饭后,谁都不敢睡觉,挤坐在一起闲聊壮胆。
天色渐渐黑了下来,"年"从深山老林里窜了出来,摸进人群聚居的村落。只见家家户户宅门紧闭,门前还堆着芝麻杆,街上却瞧不见一个人影儿。转了大半个晚上的"年"毫无所获,只好啃些芝麻杆充饥。再过些时,公鸡啼晓,这些凶残而又愚蠢的怪物只得怏怏返回。熬过"年关"的人们欣喜不已,要感谢天地祖宗的护佑,要互相祝贺没有被"年"吃掉,还要打开大门燃放鞭炮,去同邻里亲友见面道喜……,人们见面互相拱手作揖,祝贺道喜,庆幸没被年兽吃掉。这样过了好多年,没出什么事情,人们对年兽放松了警惕。就在有一年三十晚上,年兽突然窜到江南的一个村子里。一村子人几乎被年兽吃光了,只有一家挂红布帘、穿红衣的新婚小两口平安无事。还有几个童稚,在院里点了一堆竹子在玩耍,火光通红,竹子燃烧后"啪啪"地爆响,年兽转到此处,看见火光吓得掉头逃窜。此后,人们知道年兽怕红、怕光、怕响声,每至年末岁首,家家户户就贴红纸、穿红袍、挂红灯、敲锣打鼓、燃放爆竹,这样年兽就不敢再来了。在《诗经•小雅•庭燎》篇中,就有"庭燎之光"的记载。所谓"庭燎"就是用竹竿之类制作的火炬。竹竿燃烧后,竹节里的空气膨胀,竹腔爆裂,发出噼噼啪啪的响声,这也即是"爆竹"的由来。可是有的地方,村民不知年兽怕红,常常被年兽吃掉。这事后来传到天上的紫微那儿,他为了拯救人们,决心消灭年兽。有一年,他待年兽出来时,就用火球将它击倒,再用粗铁链将它锁在石柱上。从此,每到过年,人们总要烧香,请紫微星下界来保平安。
这种现象逐渐蔚成了绵绵相传的"过年"和"拜年"的风俗,"拜年"的风俗内容丰富,通常的顺序是:"先拜天地,次拜祖宗,再拜高堂,然后出门去拜亲朋友好,亦有初一拜本家、初二拜岳家、初三拜亲戚……等各种讲究,直至拜到正月十五,所谓"拜个晚年"。
民间故事2
闽南方言在平常时的应用中,在生活中,有时无意中会应用得非常奇妙和十分趣味。显示出误打误撞出其不意的结局,却也显得相当神妙和富有深刻意义。这些,也许正是闽南方言所发挥的艺术效果。
流行于闽南漳州地区的一则《虎怕漏》的民间故事,就说明了这种事例,故事结局真是另人拍案叫绝。
故事是这样说到的,有一天傍晚,有一个贪图走路错过宿店的牛贩仔,拉了两条小牛犊(音牛桃仔),望着南山而来,被出来觅食的小虎看见了。小虎偷偷地跟在他们后边,准备等个机会食掉小牛犊。刚好在这个时候,天下起了大雨来了,牛贩仔只能拉着小牛犊,进入一间土地庙中避雨。谁想雨越下越大下个不停。牛贩仔只得把破庙门关上。他把小牛犊拴在靠边的柱子上,自己找个地方休息。谁知这庙年久失修,破漏不堪,到处漏雨。只有找到靠门边的那柱子底下比较干燥的地方坐下来休息。守在门外的小虎,等得不耐烦了,正想进去咬小牛犊时忽听到那牛贩仔唉声叹气地说:今晚啊,我鬼也不怕,虎也不怕,只有怕漏!小虎一听,心想,这个人真怪,我老虎,他不怕,却怕一个什么漏?到底这漏是什么东西?厉害不厉害?还是回去问妈妈再说。于是就跑回洞中,把刚才看到的和听到的情况,一五一十地说了一遍,然后问道:到底”漏”是什么东西?厉害不厉害呢?母虎也开不清楚这个从来没听过的”漏”是什么东西,就叫小虎在洞中等侍,自己出去看看。
母虎来到破庙前,里面静悄悄的只听见打呼噜的声音,它就蹲了下来,把虎尾巴从破门洞里伸了进去,左搔右打,想把牛犊搔打出来,好吃掉它。这时候,牛贩仔靠在柱子上刚要入睡,忽然脸上被虎尾巴搔打了一下,惊醒过来,“哎哟,不好了,老虎来了!”当他镇静下来后,取出腰间那把锋利的小刀,猛力地切了下去。那老虎没想到这一招,突然尾巴被咬去一段,痛得大吼大叫,拼命向远方逃去。
母虎气喘吁吁地跑回洞中,对小虎道:那”漏”果真是非同小可,幸亏我跑得快,尾巴只被它咬去一段,要是跑不快,恐怕连生命都没了。
故事的内容从开头、发展、结尾、经过,确实让人惊奇不已。整篇故事的转折之处从牛贩仔无意中讲出口的一句苦叹:“我今晚啊,鬼也不怕,虎也不怕,只有怕漏!”
就因为这个漏,竟然把一只凶猛而又吃人不眨眼的百兽老虎吓得如此的凄惨。着实令人感叹有些语言应用方面的误打误撞还能够幸免一场大灾,这是闽南语言的魅力所在,就因为一个漏字,便使整篇文章奇处环生,它在整篇故事的表述当中只占了极小的部分,整个故事却因它而奇趣生辉,实在不简单!由这则故事,我们可以见出闽南方言运用交流的巧妙,处处可有精华,可做文章!
民间故事3
话说在很久之前,在汾阳西北山麓有个桃园庄,里面住着户乐善好施的人家,这家主人复兴东方,单名一个安字。他爱好劳动,勤俭持家!
有一年,东方安的一个朋友被人打劫,弄得身无分文,就来向他借钱,东方安二话不说,就借了三百两给他,让其做点小生意,维持生活,可惜事与愿违,这个朋友回到家没几天就暴毙而亡!
每当东方安想到这个朋友,都不住的摇头叹息,这天晚上东方安和妻子吃饭喝酒,提及这件伤心事,不觉多喝了几杯闷酒,就翻身睡去!
朦胧中,见这个朋友朝他大步走来,东方安大惊:“你不是死了吗?怎会在这”
“是的”这个朋友淡然一笑,“别害怕,我是因为借了你三百两银子未还,于心不忍,我愿变成牛前来还债,明年的三月初三,你到三泉镇的牲口集市,找一位姓徐的客人,他拉着一头大花母牛,后面跟着一头小黑牛,尾巴尖上有点白毛,那就是我,切记切记”
东方安突然惊醒过来,竟是南柯一梦,觉得很是蹊跷,于是他默默的记下了这事!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转眼就到来年三月,这天东方安起了个大早,吃完早饭便和账房先生一起骑上两匹红鬃马,向三泉镇疾驰而去!
在三泉镇的牲口集市果然找到了一个姓徐的卖家,前面牵着一头大花母牛,后面跟着一头小黑牛,尾巴尖上还有点白毛!东方安见到小黑牛,满心欢喜,小黑牛看到他也很是高兴,蹦蹦跳跳,好像在说就是我!
东方安和姓徐的卖家都很爽快,很快谈妥价格,把小黑牛买回去了!这小黑牛来到东方安家之后,日渐高大,不到三个月已经长得和大牛一般健壮了!他最大的特点就是不要人用鞭子抽打,干活特别卖力!
这年秋天一个中午,伙计们回去吃饭了,黑牛在河边吃草,忽然河边小树林里走出18个人,一个个肥头大耳,相貌狰狞。其中一个人说道:“兄弟们今天白天在这休息,晚上三更以后动手”,原来这18人正是当时在阳世间劫他钱财的那伙强盗!小黑牛立刻转头就走。
却见小黑牛,走回家也不进牛棚,径直走到屋前,看到东方安出来,突然开口说话了:“今晚三更有18个强盗要来抢劫你咧”说完就走回了牛棚!
东方安听到牛说话后,顿时大惊失色,赶紧找来账房商量对策!这位账房先生,自小走南闯北,见多识广,听完后让他莫慌,只需如此如此即可!
这天半夜三更十八个强盗如约而至,刚到门口便看到一个执灯人站在那,好像专门在等他们,看到十八人也不惊慌,引着这些人进了大堂!强盗众人都觉得非常奇怪。
这时东方安走了进来,身边还跟着账房先生和一头大黑牛,强盗头子问起了缘由,东方安如实说出。这时旁边的黑牛突然瞪起了眼睛,开口说话了,“呔,你们可还曾记得我?当年被你们打劫之人”说着便要冲来给这些强盗一个人顶个大窟窿!这些强盗只当是牛魔王下凡,吓得魂飞魄散,落荒而逃!
他们慌不择路,跑出村口,看见一座破庙,便走了进去歇息。他们一个个像斗败了的公鸡,愁眉不展,个个唉声叹气!
这时首领开口了:“众位兄弟看到了吧,人家欠下三百两的债,还变牛偿还,我等只图眼前欢乐,便去杀人放火,不知死后如何,来世又是什么结果,不如从今以后,改恶从善罢了”
头领的话刚说完,只见破庙中金光大放,然后他们一个个骨头酸软,口不能言,手不能抬,脚不能动,但心中明白,眼中泪水直流,却爱莫能助!
最后他们都成了如来佛座下的十八罗汉,也就有了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传说!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