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为什么是鬼故事
关于“网上有桃花源记是恐怖故事的说法”未曾得见。也不得而知何原因。不过,你说它是鬼故事似乎也无可厚非,更无需惊闻若雷吧。宁居桃花源的鬼谷里,不凑富丽街头是非热闹场。对的,穿越剧都天花乱坠了,捣鬼剧司空见惯矣,心中有鬼捣鬼捣鬼桃花源,这样是有点恐怖,不过,身正不怕影子斜,心中磊落鬼不欺。欢迎鬼来。
只是世人,没有是非,人心恐慌,源于人心已被鬼栖居。清净不得,一清净心中就七鬼八神的出来作乱啦,捣鬼捣鬼,不就大概如此嘛。
此处就鬼故事与桃花源记鬼叨鬼叨呗:
桃花源里有四鬼:一曰桃花鬼,二曰桃叶鬼,三曰桃枝鬼,四曰桃根鬼。
相当年,喔,记不太清,隐约大概秦时吧,四小鬼犯边,鬼鬼机灵,战的那英雄才子人仰马翻;四小鬼闹市,个个疯癫,闹得天下熙熙攘攘,鸡犬不宁;四小鬼当官,每每争先,搜刮的四方民脂民膏,库满仓溢……后来,后来呢,我佛如来慈悲济世,是日,掐指一算,地陷东南,四鬼猖獗,于是,命我佛大慈大悲南无观世音大士前去劝化收服。
观音大士领命,择日而行,见了四鬼,只说了一句,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只这一句,四小鬼悟了,就隐居了,隐居在探花山桃花溪边的桃花源的地方,潜心修炼,今已逾千载矣……
岁月如梭,光阴荏苒,真是,闲处光阴易过,话说,那个年月那个时光,陶潜降世了,所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也,必先惑其心志,于是,陶潜呀不务正业,悠哉,悠哉,一不小心哪日里就悠哉出来了名篇《桃花源记》......
蹊跷蹊跷,真蹊跷,桃花源的人上哪去了呢,见鬼了啦……
转眼,时光机记录到现代了,
这不,就有了,就是后来盗墓“砖家”们探索研究的考古发现,他们盗得的桃花源的墓葬品经一番苦心造诣的研究终于揭开了桃花源的秘密:原来,原来,原来是这样,桃花源的那些所谓仙人隐士们前身原来是魔头,是鬼怪……那一村都是四鬼幻化出来的,欺骗了渔人之眼,于是乎,网上一传十,十传百 ,人们说桃花源记是渔民遇鬼了,陶渊明就此写了篇鬼故事,那是恐怖的四小鬼哎,桃花源记是恐怖故事……
嘘,好了,故事就如此吧.......再多,再多你自己想吧,呵呵
桃花源记为什么是鬼故事
陶渊明的名作《桃花源记》,你现在还会背诵吗?
遥想当年的学生时代,心里特别烦,学这篇课文时太有代入感了。
那会儿在教室里,一边摇头晃脑,一边美美地幻想:带上班花,逃离学校,过上“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世外桃源生活。
直到最近,我看了一部06年获国际大奖的《桃花源记》国产动画。吓出了一身冷汗,学生时代的美梦瞬间破灭了。
我们用图片简单回顾一下这部动画。
影片采用了倒叙的结构,开头第一个镜头就把我镇住了:跟随渔民没找到桃花源的武陵太守,认定渔民撒了谎,正在把他吊在树上抽。
诡异的是,这个渔民的哥特画风:
脸型古怪。胳膊像用螺丝钉栓住的,身体还裸露着清晰的排骨条,瘦到皮包骨头。
虽然说借鉴了皮影戏,可做成这样,整体就是给人带来很强的不适感。
太守鞭子还没抽完,南阳的刘子骥来了。他听说了桃花源的故事,很感兴趣,专程赶来。
刘子骥跟太守求情,把渔民救下,并带回到了家中。让他讲讲发现桃花源的过程。
与原文不同的是,动画在此处做了剧本优化:把渔民发现桃花源的过程,做了戏剧化处理。
首先突出的就是渔民的穷,世代靠打鱼活着,可镜头下一网网打上来的全是死鱼烂虾。直到最后一网,打上来了一条小锦鲤。
渔民叹了口气,“罢了罢了”,大发善心,就把它给放了。
结果锦鲤吸一口仙气,推着渔船狂奔起来,一路给送到桃花源入口。
渔民顺着入口就进入了桃花源。
这渔民进去后,跟村民们一顿聊天,发现这里贼落后。
竟然问他现在是秦几代了,就连汉朝都不知道,更别说是魏晋了。
但这里却有个异常牛逼之处:天下大同!
这里的百姓没有苛捐杂税,人人有地种,有饭吃,安居乐业。
渔民受到了桃花源居民的欢迎,每家每户端上来各种美食佳肴,渔民一连吃了好几天,可算是解了馋。
但有一点请大家留意,动画中给桃花源的每一个人,都戴上了面具。
戴面具的桃花源村民
渔民在桃花源吃喝玩乐几天后,就回去了。然后回头再想找,却再也找不到桃花源这地儿了。
动画的结尾处,去找了几次桃花源未果的刘子骥,架不住身子太虚,提前挂了。
剩下渔民一个人儿,再也没人信了。
渔民在临死之前,种下了一颗从桃花源带出的桃核,看着它一夜长成像桃花源中那样的桃树。
就像寓意人间依然存在着希望,动画结局还算挺暖的。
结合历史背景,大家很容易知道:
当时东晋的老百姓过得很苦。国家整个儿四分五裂,天天互相捶来捶去,导致了政府苛捐杂税猛如虎。
而经不住折腾的,古代官场界第一辞职先锋——陶渊明先生,就幻想出了这个故事,寄托自己的社会理想。
因此,语文老师告诉我们:这是作者幻想出来的美好生活。
可经过一番仔细研究,我现在想问问语文老师,你确定这是作者幻想出来的美好生活?而不是阴间生活吗?
阴间说
首先,让我们根据课文仔细还原一下,这个渔人进入桃花源的路径。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渔人先看到了山有小口,好像有光,于是就进去了。
一开始很狭窄,走了几十步变宽敞了,就进了桃花源。
课文中说的,是这样,没错吧?
可是我告诉你,这个结构就是典型的魏晋时期的墓道。
根据徐苹芳对《大汉原陵秘葬经》的介绍与分析,秦汉魏晋时期,墓道的入口做成前窄后宽,目的是为防盗墓。
比如前几年新闻报道的那个曹操衣冠冢,就是如此。
而民间为了避忌死人,是不会把村社以及自己家弄成前窄后宽的。不然自己住的地方,不就和死人一样了吗?
被找到的另一个证据是,与陶渊明同一时代有个人叫郭璞。他是中国风水界公认的风水鼻祖,写过一本《葬经》。
《葬经》里说:门前桃桑,为大凶。
我们来看原文: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桃桑都是聚集阴气的。
墓道结构,依山傍水,有桑竹垂阴,有桃树辟邪。这些当时的墓地标配,在《桃花源记》全齐活了。
这种违反当时社会风俗的大bug,陶渊明这种大文人会注意不到吗?
还有一个更重要的线索,说明那个渔夫误入的就是阴间,还遇到鬼了。
课文中说,桃花源村民的祖先是秦朝人。为躲避战乱在此定居,从此代代与世隔绝,一直到了东晋时期。
看清楚了,他们是一直与世隔绝,从未与外界有任何接触。
可是,从秦末到东晋时隔五百年,这群人穿的衣服居然和外面人一模一样。
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而实际情况,东晋时期,汉服明显受到了北方民族的影响。衣服款式和500年前的秦朝,不一样。
衣服从哪里来的呢?
其中一个推测,这些人穿的衣服是祭祀的时候烧过去的。
这也就解释了动画中,给他们戴上面具的原因:身体靠衣服能遮住,可脸没法子,只能靠戴面具了。
桃花源记为什么是鬼故事
《桃花源记》肯定不是真的,是鬼故事的可能性也不高,不过更有可能的只是作者编出来的理想社会而已。
《桃花源记》讲述的是东晋的时候,有个渔夫打鱼的时候不小心发现了一个世外桃源,里面的人竟然是秦朝时期为了躲避战乱,带着妻子孩子找到了这一片天地,并且传宗接代一直存在着。
这里的环境太美好,确实不太像真实存在的,即便只是寥寥几笔,就让人流连忘返。桃花源里有整整齐齐的房屋,肥沃无比的土地,甚至还有桑树、槐树等绿植,有鸡鸣狗叫的安逸,还有鹤发童颜的怡然自得。
这是经历万千疾苦的东晋百姓心目中的美好世界,有房屋意味着居有定所,有土地意味着食有定田,有桑槐意味着生活富足,有鸡狗意味着家庭和睦,尤其是鹤发童颜,老人和孩子能幼有所养,老有所依。
这样的生活环境,差不多就算是太平盛世时期的景象了。有人说是鬼故事,大概是因为太不可思议,觉得桃花源大约是人死后才能到达的安详世界。
不过我觉得这应该是陶渊明对于理想生活的一种向往,他在《桃花源记》里说武陵人看到了这个地方,但是等他再去找的时候已经不复存在。或许那只是武陵人的一场梦而已,之后南阳的刘子骥,他想要寻找却寻而不得,大概是因为他自己是读书人,对于生活的态度并不是武陵打鱼人所期待的那般只求平和稳定吧。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