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对中等职业学校实习、实训基地的功能与效益,在详尽调研分析、举证归纳的基础上,提出一些新的观点和看法。逐一研讨实训基地的主要功能、基本功能、功能拓展、校企功能,指出中职教育以实现培养技能人才的社会效益为最高目标,实训基地不仅要产生教育效益,而且要产生经济效益,尤其要有明显的社会效益。
论文关键词:中职学校;实训基地;功能;效益
实训基地是中职学校锻炼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基础平台,是提高教学质量、彰显职教特色的硬件依托,承载着实践教学、职业训导、技能鉴定等功能。实训基地作为学校实践教学的物质基础,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职业素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目前我国高技能人才十分紧缺的情况下,实训基地运行情况的好坏已成为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环节。但迄今为止,国内对中职学校实习、文训基地的专题调研工作做得还很不够,中职学校实训基地功能与效益研究方面尚处于空白地带,鲜有可供借鉴的依据和标准。
一、实训基地的功能探讨
1实训基地的主要功能
根据多所学校的成功经验总结,现将实训基地的主要功能归纳为三点。
(1)满足专业教学计划所设定的专业实验、实训项目的教学要求。因此,时间、空间、设施以及规则等要素必须以实现教学功能为前提进行合理配置。
(2)实训基地应具备某些专业科技项目的研发功能,尤其是某些科技含量较高的产品及技术服务项目的研究与开发,这对于实切基地的稳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实训基地要具备生产经营功能。只有具备生产经营功能,学生的实训项目才可能达到实战性的要求,而且生产可以为教学解决材料、工具不足的问题。
这三大功能之间互相联系又互相制约,这就要求决策者正确处理各功能之间的关系,为实现三者的相互促进打好基础。
2.校内实训基地的基本功能
对于实训基地的基本功能,目前学术界并无定论。现仅根据主流意见和观点将部分内容整理汇总后列出,以便抛砖引玉,供大家深入探讨和研究。
(1)技能培养功能。实训基地主要培养学生较为全面的综合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实训基地是针对行业或岗位的技能培养而设立的工作环境,是系统的技能训练场所,其运行从形式上强调工位胜,从运作上讲求职业性,它让学生在一个仿真的工作环境下进行综合能力素质的训练。实训基地的技能操作、产品制作、项目实施和科技开发等一系列模拟训练既可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又可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和创新思维。
(2)能力转化功能。知识是能力的基础,在工作中人的知识与能力是相辅相成的,二者缺一不可。然而能力与知识二者并不等同,需要有一个知识向能力转化的过程。另外,应用性人才需掌握的知识与能力不可能完全通过课堂教学的形式传授,尤其是专业知识和应用能力,需要在各种实践性环节中获取。实训基地跨学科、跨专业的综合技术训练可拓宽与丰富学生的专业知识面。
(3)动手实践功能。实训基地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供训练的场所,使学生从“有所知”走向“有所为”,保证职业学校实施以实际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的教学计划。职业岗位知识与技能是应用性人才必须掌握的。为了培养学生独立观察、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实训基地创造了一个生产现场模拟训练或真实训练的实践环境,让学辟=’自己动手操作,熟悉并掌握本专业的主要仪器设备和基本工具以及生产工艺、基本技能、专业技术等。
(4)师资培训功能。实训基地引入较为先进的技术与设备,使教师和学生可以涉猎高新技术领域,接触和学习高新技术。因而,实训基地应经常对教师进行培训。例如:进行“双师型”师资培训。现代中职学校对师资的知识能力储备要求较为全面,实训教师应具有较高的专业技术操作应用能力,这是搞好中职教学的重点。为此,实训教师首先应在实训基地不断地进行自我培训,不断提高操作应用能力。
(5)素质教育功能。实训基地还应该在爱岗敬业的情操、团结协作的精神、遵纪守法的习惯等方面对学生职业素质进行“养成教育”,为他们今后走上工作岗位及其发展奠定基础,在人才规格方面满足企业对新增劳动力的需求。通过实际操作、工程项目、生产实践等实训,让学生在实际工作中运用已学专业知识和掌握的技术、技能,通过群体协作来完成训练项目,使学生不仅能获得实际工作经验,而且培养出团队协作精神、群体沟通技巧、组织管理能力和领导艺术才能等综合素质与能力。
3.校内实训基地的功能拓展
从发展需要和自身特.出发,实训基地应该而且能够进一步拓展功能。实训基地功能的拓展以提高办学效益、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根据研究的结果,目前国内主要有几种功能拓展的思路。
(1)社会培训功能。部分学校实训基地建设的起点较高,装备较先进,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行业发展的先进水平,有条件成为城市新市民和下岗职工岗位培训或再就业的培训基地。可根据职业岗位群或专业技术领域对知识和能力的要求,制订相应的培训大纲和设置培训项目。基地除面向职业学校学生实施上岗前的职业培训外,还面向社会开展职业培训,包括企业职工的在职提高、转岗培训、社会其他人员培训以及待岗人员的再就业培训。
(2)资源共享功能。应在政府有关部门的支持与协调下,努力把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成为一市或一地区的中职培训基地、市人才培养中心和技能鉴定中心。这样,可利用有限的实训基地为社会和其他院校服务;另一方面也可利用社会(例如,区域共享型的实训中心)和其他院校已有的设备和条件,避免重复建设,实现资源共享。通过资源共享,让各个学校的学生尽可能多地获得职业技能的培训与考核,使其在校期间就能积累较多的工作经验,提前与社会接轨,缩短就业上岗后的适应期。
(3)加工服务功能。实训基地最好能为企业或社会承担部分加工服务任务。利用新购置的生产型先进设备,除满足学生“真刀真枪”实习的需要,还能为企业或社会加工生产某种产品。基地营造的企业生产氛围给学生以影响和熏陶,促进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的“无缝对接”。学生在实训中不但掌握了生产设备的性能和操作要素,熟悉了企业生产工艺、流程和管理模式,而且也为学校和学生自己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从而保证了基地的运行和发展。
(4)技术交流功能。利用实训基地与社会、企业加强联系,发挥实训基地的窗口作用,有利于先进技术的交流,有利于不断加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针对性。实训基地力争成为成熟技术的应用基地,新产品、新技术的交流研发基地。教师及学生利用实训基地的设备条件和自身的智力资源,研究交流新技术、开发新产品,积极开展技术改造和科技开发等活动。企业新产品也可在基地进行试验、技术推广、推销和交流。基地还可以承接与工艺技术和成果转化有关的应用项目。
(5)职业技能资格鉴定功能。实训基地应该创造条件,成为职业资格鉴定中心,按照政府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及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对学生职业技能鉴定的具体要求,设置考核模块,建立试题库,供培训与考核选择。凡是经过培训的人员都可以在基地进行职业资格鉴定,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成为培训、考核现有技术应用性人才和进行继续教育和职业技能鉴定的重要基地。
二、实训基地的效益研析
实训基地的综合效益如何影响着整个中职教育的发展。笔者所在的项目组经过反复论证以及多次认真讨论后认为,中职教育以实现培养技能人才的社会效益为最高目标,实训基地不仅要产生教育效益,而且要产生经济效益,尤其要有明显的社会效益。其中,影响综合效益的几个关键问题必须明确:选准一个称职的负责人是关键,建立稳定的校企实训基地是重点,开拓市场才有活力和生命,强化成本控制是手段。另外,实习实训宜小班化,合理应用仿真软件、技能型师资培养、实习实训安全工作应列为当前中职学校发展的研究课题。
1.实训基地主任负责制
实训基地最好作为一个具有法人地位的经济实体,实行校长领导下的实训基地主任负责制。基地运行质态如何关键取决于这个基地负责人称职与否。值得注意的是,按照一分为二的观点,基地运行虽具有独立性,但学校对基地负责人必须具有可控性,以确保基地发展方向和功能发挥。这种控制不是直接干预或消极制约,而是通过建立完善的考核激励机制来积极引导。 在遴选基地负责人时,应综合考虑以下几方面条件(某校的做法):既要精通教育教学,又要谙熟企业生产管理;既要热心人才培养,又要有市场经营头脑;既要有开拓创新精神,又有踏实苦干的品质。
2.工学结合,校企合作
建立稳定的校企实训基地是重点。企业担负着学生技能训练的重要职责,学生在企业的训练效果将直接关系到工学结合教育的成败。所以,选择合适、对口的合作企业是实施工学结合至关重要的一步。
某校选择合作企业的标准有以下几点:
(1)必须是合法经营的中型以上的企业:有员工训练绩效;设施、设备、技能符合工学结合的要求;工作所需的技术内容不低于专业实习课的80%;有完善的生活设施保障和一定的学习、娱乐场所。同时具备以上四个不可缺少的条件。
(2)企业必须有合作的要求,有适合工学结合的空缺岗位。
(3)企业负责人认同工学结合模式,并能积极支持。
(4)企业必须与学校签订工学结合的合作办学协议。
另一所学校签订合作办学协议时要求合作企业能为学校提供以下服务:无偿提供实训场所;提供兼职教师,共同参与、联合指导学生的理论、技能学习;无偿或优惠提供实训设备及实训材料;接收或帮助推荐受训学生就业。
3开拓市场,效益广阔
实训基地的开放性决定了其服务市场的广阔性。要向企业开放,承担生产、经营任务,推进消耗型实训向经营型、生产型实训转变;要向农村开放,承担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致富带头人培养的任务;要向社区开放,开展企业职工培训、进城务工人员培训、下岗职工再培训;要向职业学校开放,开展职校学生专业证书培训和技能等级鉴定。
力争将实训基地建成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基地、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城市社区市民教育培训基地、专业技能等级考核鉴定基地、产学研结合基地、师生技术创新和制作基地。唯有如此,实训基地才有生命和活力,才能成为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闪光点和增长点,实训基地建设才能获取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4.成本控制,小视不得
实训基地运行成本控制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科学地组织实施成本控制,及时地对各种影响成本的因素和条件采取一系列预防和调节措施,能有效地促进实训基地的运行和发展。
(1)成本控制日常具体做法(以某校为例):首件检查。实训教师要监督按图纸、工艺、工装要求进行操作,实行首件检查,防止成批报废。
1)监督设备。按工艺流程规定的要求监督设备维修和使用情况,不合要求不能开展实训。
2)限额发料。要按规定的品种、规格、材料实行限额发料,监督领料、补料、退料等制度的执行。发料人员要控制生产批量,合理下料、投料,监督标准的执行。
3)耗材账目。要经常收集材料,分析对比,追踪原因,并会同有关部门和人员提出改进措施。管理员要及时填好耗材账目,做到心里有账,财务有账。
4)统筹分配。资源共享可节省成本开支。一些实训可以跨专业进行时,尽量由学校管理部门统一分配,避免造成大量的资金流失和积压,节省设备购置经费,节约管理人员费用。
(2)成本控制,做好长远规划。在进行专业实训的成本核算时,要根据学校的财力做好各专业实训设备投入的长远规划。在制定三年中职实训教学计划时,穿插安排教学见习、校内实训、企业培训和产品初加工等措施,以此来减少专业实训教学成本、提高实训效益。某校的经验有以下几点:
1)本专业的低年级学生先安排到企业见习,使学生通过企业的教学见习稳定专业思想,及时了解专业发展状况。
2)校内实训通常可安排在入学的第二至第四学期进行,半年理论、半年实训,轮流交替,符合学生求新求异的特点。
3)企业职工培训及学生应岗就业安排在第三学年进行。
4)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适当承接产品初加工任务,降低实习成本。采用的宣传方法通常有:在网上发布可承接的项目;委托经纪人;发动学生;主动外联等。
5)实训人数多时,可在材料的重复利用上做文章,可考虑专业实训耗材的多次重复使用。实际做法是:采用记名编号、按人发放、用完上交、分批使用等手段。
(3)实训过程中的成本控制。在实训过程中,对成本形成的各种因素,按照事先拟订的标准严格监督,发现偏差就及时采取措施加以纠正,从而使实训过程中的各项资源的消耗和费用开支限制在规定的范围内。它有四项内容:成本定额控制、监督成本形成、及时纠正偏差、制定奖惩制度。
三、结语
实现中等职业学校实训基地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探索多种问题,其中,实习实训基地功能与效益问题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和充分调查论证的课题。尤其在当前实训基地的发展急需理论引导的情况下,必须对这一问题进行更深刻的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