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诚信修身是社会关注的话题。诚实的社会氛围有助于社会和谐和进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财富的积累,越来越多的诚信问题暴露在我们面前。针对这个话题,我在寒假进行了一次关于诚信和修养的社会调查。本次调查主要以问卷形式进行,有学生、亲属、网友等,包括教师、学生、护士、退休人员、农民工以及各种职业群体,学生占大多数。年龄层次在30岁以下,也就是我们所说的80后和& other90后大多是。本次社会调查通过现实和互联网发放问卷30份,收回问卷25份,有效率83.3%左右。
调查显示,总的来说,人们对诚实和修养不够重视。只有少数回答者会一直关注反腐倡廉;这样的新闻,近年来一些重大腐败案件鲜为人知。大部分受访者对诚信方面的法律法规了解甚少或一无所知。受访者的诚信和修养意识较弱,只有20%的受访者经常自觉地用诚信和修养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在调查过程中,笔者发现很多受访者认为诚信和修养离自己很远,所以采取了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对于腐败,三分之二的受访者选择了我心里义愤填膺,但又觉得有太多的现象需要停止,就忽略了。回答者基本认同作者的观点。作为公民,要主动学习和了解诚信修养知识,提高道德文化修养,积极向亲友宣传诚信修养,坚决抵制和制止不洁之风,监督亲友。社会应普及诚信和自我修养教育,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监管,完善奖惩制度,加强公民自我修养。但是没有一个回答者因为没有其他意见而提出自己的意见。虽然受访者对诚信修养不够重视,但都表示愿意接受诚信修养教育。人们普遍认为,政府官员、企业领导人和高层人员是应该接受诚信修养教育的人,学生也有必要接受诚信修养教育。至于腐败存在的原因,受访者认为个人自控能力弱主观因素比例社会监督体系不完善;国家法律体系不完善;诚实和自我修养的意识并不流行。媒体宣传力度不够而其他客观因素更重要。
调查情况:
先说一下作者的采访过程。
笔者在xxx第一人民医院参加社会实践时,顺便采访了一位中年女护士,她说你觉得学生家长在节假日送礼请老师吃饭正常吗?在这个问题上有一些看法。她说,给老师送礼,请老师吃饭,是和老师沟通,联系感情。没毛病。的确,很多家长觉得这样没什么不好,但是如果从老师的角度接受家长的礼物,会不会在心理上对这个学生和其他学生一视同仁?你不会特别照顾这个学生吗?从学生的角度来说,他会觉得自己特别被老师注意,他说什么做什么都害怕。他见到老师时既尴尬又谨慎。这给老师和学生都带来了心理负担。这个问题看似与诚信无关,但有内在联系。显而易见,送礼会腐蚀社会各阶层。父母和老师的行为对学生有很大的影响。学生长大了,在社会上出来待人接物的时候,会不自觉地向父母和老师学习。因此,在校园里提倡诚信和自我修养,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和良好社会氛围的形成。随后,笔者向护士询问了医生收取患者红包的情况。她说,这种现象在xx已经结束。一是xx反腐工作做得好,各方面宣传到位。其次,各医院的管理和监督工作也做得很好。现在,如果病人主动给医生发红包,医生会拒绝,绝不接受。
xx这个文明城x,基本上没有严重的腐败,但也不是完全没有腐败。公职人员利用公务出行、公费吃饭、送礼、攀关系的情况屡见不鲜。
在采访一位退休教师时,作者听到了一个有趣的比喻。老老师说他以前工作的学校每年都会招几个人。空降部队。所谓空降部队,是直接由领导任命的人,没有经过正式考试,就像从空中下来的士兵一样。而这些空降部队大部分毕业于2a、3a院校,甚至中专毕业。当他们到达他们的岗位时,他们坐在高位上,领取高薪。真不明白那些领导为什么有那么多亲戚。学校不仅要和领导接触,还要和商家企业接触。这些利益有多少是无辜的?他们学校一年花十几万买礼物和娱乐,就饮料。老教师感慨地说,腐败是一个连锁事件,他一个人不可能腐败,就像当年的赖昌星,现在的陈绍基,不知道被拉出来多少人。在当今社会,就业问题很难解决。有些人为了找工作,送礼找关系,这种情况并不少见。听了老老师的话,作者想起了高中时班主任最爱的一个笑话。如今,如果人们没有关系,就很难在社会上立足,所以我们应该努力发展关系,了解更多有材料朋友。
在采访华南师范大学的一名大一新生时,我很幸运地得知,该学生在华南师范大学的一位室友竟然是叶树养儿子的女朋友。那个女孩和叶树养的儿子是高中同学,毕业于xxx智信中学。叶树养出事的时候,正是他们准备高三的时候。然而,他的儿子不负众望,没有受到父亲的影响,也有资格在Xi的一所大学里散步。那个学生向作者透露,叶树养的儿子是个非常好的人,在他父亲出事后,他甚至连大学学费都付不起。那个女孩和叶树养有过接触,她觉得叶树养是一个好父亲,但不是一个好的人民公仆。笔者认为,腐败不仅仅是个人的事,还关系到整个家庭。叶树养说,他曾经想过给儿子和女儿每人2000万元。他有没有想过自己的腐败行为对儿子女儿是有益还是有害?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我们应该向叶树养的儿子学习,不要受周围不正之风的影响。
调查经历:
通过这次诚信修身的社会调查,我学到了很多在学校学不到的知识,比如如何与陌生人沟通,如何让别人信任你,接受你的要求等等。,锻炼了我的勇气和口才。XX年以来,全省高校、中小学都将“诚信修身”列为必修课,在社会上取得了较好的反响。笔者认为,从小就对公民进行诚信和自我修养的教育是非常必要的。青少年处于发展阶段,思想意识还不成熟。这个时候对他们进行教育是有教育意义的,对青少年性格的形成有很大的作用。有人认为,如果我以后不当官,就不需要接受诚信修身的教育。事实上,官员并不是唯一有廉洁问题的人,他们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公司员工如何对待公款,出租车司机是否会偷乘客留在车内的财物,以及上述礼物和赠品,都是日常生活中考验其道德水准的问题。开展寒假正直和自我修养笔者认为社会调查的实践意义重大。让学生深入社会各个层面,开展调查研究,获取第一手资料,让学生看清社会的好的一面和坏的一面,了解诚信和修养的重要性,以诚信和修养的意识更好地规范自己的行为。
在调查过程中,作者从各个方面了解到了社会上的许多不洁现象,其数量和范围远远超出了作者的想象。就像三分之二的回答者一样,作者心里义愤填膺,却没有想出什么好办法来制止这些现象。他也苦于证据不足,感到无能为力。一位受访者,也是广东商学院毕业,现在是一家国企的文化总监。他说了一句发人深省的话:我只能看着领导腐败,但我自己做不到。他的后半句我觉得应该是开玩笑,但前半句向我们透露了一个信息,腐败在我们身边无处不在,有的人选择无视,有的人没有察觉,很少有人举报。希望敢站出来说话的人就够了,不要再容忍强奸了。腐败危害社会和人民利益。怎么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利益被别人抓住,继续视而不见?
作为一名大学生,笔者认为,大学生应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强烈的责任感,对自己的言行负责,培养自控、自律和自省,提高道德修养,学习法律基础,用道德和法律规范自己的行为;在学校生活中,要和同学搞好关系,尊重他们,以集体利益为主,不要用任何手段满足自己的欲望,不要有贪欲急功近利的浮躁心理。
不要丧失良知,做任何违背自己原则的事。正直和修养不应该只是嘴上说说,而是行动和不断的练习。弘扬清正廉洁的作风,构建和谐社会,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大学生也应该为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做出自己的贡献。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