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有趣的成语接龙
“叮铃铃”,上课铃响了,语文老师走进教室,笑呵呵地对我们说:“今天,我们一起来玩游戏吧!”我们异口同声地喊道:“太好了,太好了!”“玩什么游戏呢?”有同学提出了疑问。只见老师在黑板上写了“成语接龙”四个大字。老师刚刚写完,我们就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有的说:“成语接龙,这东西是啥玩意呀?”有的说:“不就是成语接龙吗,小菜一碟。”还有的说:“成语接龙,不是吧,这也太难了。”
老师先给我们讲了游戏规则,由一方出题,另一方用题目的最后一个字说出一个成语,接着由出题方说,这样以此类推,中间如果每方停顿,由对手从十开始倒数,如果数到零还没有答出来,则罚这位同学背一首唐诗。然后,老师把我们分成两组。由于人数不平衡,老师就把一个女生分到我们这边来了。游戏开始了,首先由我们出题。我想了一会儿,给了她们一枪“百米冲刺”。“刺”,刺什么?她们正在冥思苦想,就在这时,我们班的起哄分子大声喊道:“快点,我们要倒数了。10,9,8。7……3,2,1,0!”等起哄分子数完了,她们还没有答出来,她们只好乖乖的罚背一首唐诗。
至关重要的第二局来了,轮到女生出题了,丁佳艺想直接揭了我们的老底,出了个“空手而归”。我们马上接了个“归心似箭”,她们接到“剑拔弩张”,我们接到“张冠李戴”,“戴罪立功”……。突然,女生们说了一个末尾是“此”字的成语。我马上还了个“此地无银三百两”。这时,她们又卡住了。最后,我们凭着这个优势,一举击败了对手。
一场唇枪舌战过后,这次比赛我们以完胜告终。对方虽然全力以赴,但却因为实力不济而败北。
第2篇:成语接龙
我,我……”这可不是哪个小兔崽子在结巴,而是我们五年(2)班在星期五下午第1节课上举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成语接龙比赛,那情景真让人发育不良――一只手长,一只手短呗!
“啊,太棒了!”语文老师车老师今个儿大发慈悲,让我们玩游戏。一上课,大伙儿兴奋得摩拳擦掌、两眼发光,纷纷猜测会是什么游戏。
“肃静!”车老师一拍尺子,煞有介事地说:“这个游戏叫‘成语接龙’。我叫一个同学说一个成语,同学们就必须在一眨眼的工夫中接下去他(她)说的成语的最后一个字。我会标明哪个组有多少分,想为你们组争光,就要积极举手参与哦!”哦,说明白了,就是考考你对成语认识几个和反应有多敏捷嘛!小GASE啦!瞧,车老师刚转身去写组别,教室里就乱成了一锅粥,谁叫同学们都有跃跃欲试的感觉呢?
游戏刚开始,就只见我们那组的胡少峰同学自告奋勇地举起手来,车老师笑嘻嘻地请胡少峰同学说出第一个成语。“腾云驾雾”。胡少峰胸有成竹地说。不听不知道,一听吓一跳。平时享用“优特餐”的胡少峰同学还能说出几个成语,今天是不是被这紧张激情的“成语接龙”游戏给转了性呢?嘿,不理他,今天这个游戏可是关于我们组的“性命”,如果输了岂不是很丢人,赶快想,赶快想,唉?雾的成语很多,老师说音节可以相同,音调不相同也可以。想到了,“无精打采”也可以啊!我猛地举起手来,但是,老师早就叫了另一个同学。唉!这次不怕,下次争取就行了。
“jin、jin、jin、jin”老师口里正提醒着我们,呵呵,这个easy啦!我胸有成竹地举起手来,咦?怎么除了我就没有人举手了?哈哈!只有我才知道这个成语,没有人知道!我正狂想着,车老师出其不意地点到了我的名字,我雄赳赳地站起来,啊?刚才我想到的那个成语是什么?我怎么忘记老呢?现在我才明白“书到用时方恨少,如今我正呆目脑!”的真正滋味,何况刚才我那得意洋洋的样子,不忘记才怪!我用祈求的目光可怜兮兮地望着幸灾乐祸的其他组员;我贼溜溜地冲着我组挤眉弄眼,企图从我组那儿获取信息。我正正苦苦思索着,唉,是不是“津津有味”呢?不管三七二十一,就这个,“津津有味”我脱口而出。“对,加1分。”车老师在我们组别下面加上分数。我“虎口余生”地坐下来,心跳得比兔子还快,总算捏了一把汗。
吸取了上两次自作自受的教训,我决定“重出江湖”,从头来过。正想着,老师口里念着:yue、yue、yue、yue,我的脑子里飞快地转动着,忽然,隐隐闪过一个成语:跃跃欲试。我小心翼翼地举起手,甚至还站起来了。谁知,哪壶不开提哪壶,车老师竟叫了一个不知道的学生,车老师无可奈何,就只好叫我回答。“跃跃欲试“。我站起来大声说。“对,加1分。”我坐下去,准备着下一个成语。老师刚转过身,还没开口,我就举起手来。“时来运转。”教室里依旧是我的声音。接下去的三四个,都是我回答。有些同学不约而同地看着我,弄得好不好意思的;还有的同学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经过了两个回合的比赛,我们组得到了冠军,我们组都高兴地龇牙咧嘴,不约而同地伸出“V”手形表示胜利。“耶――”满教室都充满了我们组的笑声……
“铃――”下课铃声如时响了,平时我们爱听的音乐也被这一阵笑声给淹没了。
第3篇:成语接龙
来到外公家的第一个晚上,饭后,我提议:“我们来玩成语接龙的游戏,好吗?”我接着说道:“前后两个成语首尾同字或同音,连不上的人罚唱歌。”“太好了!”“一定很有意思。”表弟和外公一致响应。【外公是退休的高级教师】我说:“那好我打头炮!”
“嗯……”我斟酌了一会儿,“长驱直入,”好难连的成语。我一开口就给后面的表弟来了个“下马威”。可意想不到,表弟连了个”入乡随俗”。轮到外公了,我想:表弟这下可给外公出了一道难题,外公若答不出,就只能罚唱歌了,外公又不会唱什么歌,我得”帮帮他”。果然,外公“卡壳”了。他挠了挠头,推了推老花镜,眉头一皱,这是外公着急时的习惯动作,眼看着外公要受罚了,表弟高兴得手舞足蹈,我趁他不注意偷偷的给外公打了个“电话”——“俗不可耐”,我还以为表弟没听见。表弟立刻站起来说:“不行不行,你们耍赖!”我连忙说:“表弟,好表弟,怎么说外公也是长辈,就尊敬一下老人吧!”“那好吧,不过下不为例,哥,你替我爷爷接。”“谢谢表弟”我立刻不假思索的说出了:“俗不可耐,”“未卜先知”,“知己知彼”……
这时,又该我了,我上一个成语是“息息相关”。我好紧张说着“关-关-关帝老爷显灵啊!”大家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他们对了对眼,嫣然一笑,异口同声地喊道:“唱歌!”那音量可以和帕瓦罗蒂相媲美。外公真不讲义气,立场不坚定,没办法,我只好随便哼了几句,却不知他们给了我经久不息的掌声。
这次娱乐活动真有意思!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