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第一次测量训练终于在大家的期待中到来,因为大家都想抓紧训练时间好好休息,可是现实就是这么残酷!
一开始老师让我们从理论入手,介绍了水准仪和经纬仪的组成及其使用方法。我们都认真记录了老师的重点。学习期间了解到,测量员是工程建设的先锋,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千里眼”。我以做测量员为荣!老师还说,还是好好爱护仪器吧!我们知道:人存在于仪器中,人死了仪器也不能死!但让人纳闷的是,老师总是让我们做“军训”的计划。有那么难吗?
很快我就看到了传说中的液位计,真的不是很好看,但是有了老师的介绍,我就知道这是一个很有内涵的仪器!千万不要小看!不过还好它螺栓少,我能接受!但经纬仪调整过程复杂,螺旋较多。测量时仪器不停转动,头都晕了。对齐后不知道螺旋在哪里,只能瞎摸。不过有句话叫“熟能生巧”,没错。在实际训练中,这个成语得到了验证。虽然刚开始有点生疏,但是测量一圈就很难觉得生疏,速度也在不断提高。
下面说说具体的吧!我是学校第一个测量经纬仪的!它的螺栓比液位计还多!让我头晕!没门!我一定要坚持下去!第一天下午,我们整个组都陷入了困境!因为经纬仪的调整需要在三个地方都进行调整,但我们始终无法做到统一。这里总是调整,那里的气泡又跑了!我们组是第八组,六个组员,另外五个组,需要比其他组快。可是第九组测了六分,我们组一点都没动,反而越急越不知道怎么办!后来又来了一个同学,我们赶紧问他!
1.首先,将三脚架的中心对准地面上的点。
2.调整气泡,使其位于圆形水平面的中间部分。
3.再次调整对准,但这一次,调整经纬仪的整个部分进行对准。
4.进行精调平调试,调整长水准仪的水泡,使其处于长水准仪的中间。
就这样完成了“定心”和“初始调平”,过程很复杂,但在他的指导下,我们终于调整了仪器!那种兴奋的感觉好像把测量都做完了!这对我们团队成员来说是一个质的飞跃!在测量的时候,一切顺利!最后我们成功的从第一点移到了第二点!全团都会激动不已!
第二周在校外进行水平测量!听第一批在校外测的室友说路线很经典!有两个超大垃圾场,而且因为温度已经到了30度,你根本不捂嘴不呼吸!但是当我们真正走上那条路的时候,发现根本不是一回事,不是两个垃圾场,而是四个!有两个小的!不过,气味也不比大垃圾场差!而且因为我们组的好运气,正好有个阿姨在给她的菜施肥!所以,经过一天的测试,我们找不到词语来形容我们身上的气味!言归正传!水平仪的使用非常简单,我们可以在户外短时间内自由使用。但是关卡的初始调平还是很麻烦的。为了让中间的小气泡,只能通过不断扩大三脚架来调试,很麻烦。只要动作这么粗心,就得“重新调整”。当然,说话没有技巧,就像老师说的“你对他一定要温柔,不能粗鲁”。为了提高测量速度,只能一遍一遍的练习,刚开始自然慢,但后来的初始调平就不是测量的问题了。
不知道为什么,总是找不到抛物线。组员说我太努力了,要慢慢调整,不要急!嘿!一切都要小心翼翼,小心翼翼!
用十字准线瞄准塔尺不容易。您必须确保十字准线与数字完全对齐,并且不能有任何错误。眼睛最累。刚开始还可以,但是一切正常,后来眼睛就闭不上了,刚开始量的时候也不清楚!最重要的是,它开始抽动了!越来越看不清了!考完试,感觉脚下的路有点难以辨认,很迷茫。我很疑惑,到底是不是测量,以后还会有更多的测量。正常生活中,眼睛会不由自主地抽动!哦,想想真有趣!
其实仔细想想,这两周的训练不仅辛苦,而且快乐很多!总结一下!痛并快乐着!我觉得这个培训可能会成为我几十年后对大一新生的唯一印象。在这次培训中,我学到了很多,不仅是专业知识,还有团队精神和认真的态度!收获不少!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