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六年级作文
李天媛 六年级 43分
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曾经有许多璀璨的星星。他们有的被历史淹没,有的闪耀至今。其中,有颗星星对我影响最大,那就是心学的创始人——王守仁;他的“知行合一”,让我受益匪浅。
王守仁,字伯安,别号阳明,俗称王阳明。王守仁从小就想当圣人,他学习朱熹,每天不吃不喝的格东西。但他渐渐地意识到朱熹也许是错的。他不赞成朱熹的“存天理,去人欲”,也不认可人心和天理的分离。但“理”毕竟还是存在的,只有找到这个神秘的“理”,他才能击溃朱熹的体系,成就自己的圣贤之路。
终于在一个夜晚,王守仁参悟出圣人之道。“理”从未离开过我,只是静静的等待着我,等待着我的醒悟。
“理”在心中。
随心而动,随意而动,万法自然,便是圣贤之道。
这一刻,中华史上一门伟大的哲学——“心学”就此诞生。
王守仁不仅在哲学上有很大的作为,他在现实生活中也帮了我不少的忙。
记得我以前是那种“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每次说的慷慨激昂,到最后总是不了了之,毫无任何影响。
譬如,以前我和妈妈签了一份《手机使用协议》, 每个场景和细节都写的天衣无缝,妈妈看了很满意,夸奖我考虑周到,我也很得意自己的思考成果,能够写出这么完美的协议,说服妈妈让我使用手机。前几天,协议遵守的还好好的,没过几天,玩手机的瘾儿又上来了。于是,我背着妈妈在房间偷偷地玩,被妈妈发现,我俩狠狠地吵了一架,妈妈说再也不让我使用手机,我很伤心。
我和妈妈相生相杀,纠结了很久很久,彼此都觉得自己有道理。每次妈妈批评我,我都很不服气,觉得她每次小题大做,就玩那么一会儿手机,却跟唐僧一样念了半天经,神神叨叨。
直到我偶然读到王守仁先生的心学“知行合一”,终于可以释怀。协议写的尽善尽美,假如我能言行一致、知行合一,说到做到,既不会惹妈妈生气,也不会让自己挨批伤心。我屡屡挨批,就是在行动上背叛了自己的思想,屡屡违反、践踏协议。
只有说,没有做,是不行的,人生贵在知行合一,方能走得更远,善始善终。
汪子恩老师点评:
文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谋篇布局,略无障碍。可以看出作者是一个非常喜爱传统文化、知识面特别广的同学。其对历史人物王阳明的描写如枯骨生肉,尤其以“‘理’在心中”一句,单独劈开一段,承上启下,如惊天霹雳,兀然丛生,惊觉坐起,响彻云霄,是绝妙之笔。而更难能可贵在于,能够通过王阳明的心学,引申到自己身边之事,而又能羚羊挂角,不落雕琢。全文有理有据、有情有感,可谓佳作。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