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农村空巢老人是人口老龄化和家庭核心化发展之下的必然产物,其养老现状面临经济供养水平低下、生活照料不足、精神慰藉缺乏等多重困境。针对其产生的原因,应采取的完善措施和路径是:要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奠定养老物质基础;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社区要推行互助养老模式;家庭要重构“孝”文化理念;老人应转变自身观念,加强自身养老,改善提升养老水平。
【关键词】 农村;空巢老人;社会化养老;路径
党的十九大报告与时俱进的指出,现阶段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因此,切实保障人民生活,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才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近年来,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据全国老龄办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有2.41亿人,占总人口17.3%,由老龄化衍生出的空巢现象也十分普遍,农村空巢老人占很大部分,其养老问题更加严峻。
希尔和汉森“家庭生命周期理论”中提出,空巢是家庭生命周期的一个重要阶段,通常指的是家庭中的子女长大成人后另立门户,不与父母同住导致家庭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农村空巢老人包括在农村生活的的无子嗣的独居夫妇、老伴去世后的独居单个老人以及有子嗣但与其分居的老人。本文将这一类具有“空巢”性质的农村老人,统称为农村空巢老人,探求其养老困境及根源,并进行路径探索,以提升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质量水平,实现其幸福养老。
一、农村空巢老人社会化养老现状
1、经济供养水平低下
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人类的需求应当像阶梯一般是有层次性的,他将人类的需求从低到高依次划分为五个层次,包括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其中,经济水平的高低是生理需求能否满足的重要衡量标准。在我国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农村,老人主要以家庭供养为主,老人的经济来源主要是个人务农的劳动所得、子女的供养和政府的救济。
一方面,由于老人年龄的增长,身体素质的下降,老人的自我劳动能力逐渐减弱,尤其是患有疾病时,劳动能力甚至丧失,造成收入减少或无法获得收入的状态。除此之外,由于冰雹、霜冻等自然灾害的影响,造成农产品减产甚或颗粒无收,对农村老人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彻底失去经济保障。
另一方面,城镇化的飞速发展,吸引更多的农村青壮年进城务工,以期改变自己的生活状况,但由于城市生活压力大,房贷、车贷等负担繁重,使本来由于文化水平低收入微薄的他们无力供养自己的父母,有的甚至需要父母的接济,不能很好地履行赡养的责任与义务。
此外,农村养老社会保障制度尚不完善,农村贫困户和低保户的认定仍存在很大的问题,加上社会保障管理措施缺乏落实性和灵活性,导致农村社会保障出现保障程度低、保障范围狭窄等问题,不能保证农村空巢老人的最低生活保障。
2、生活照料不足
伴随着进入老年期,老人们身体状况直线下滑,着实令人堪忧。比如说,大多数的老年人都会出现腰部疼痛,腿脚无力和一些常见心肺疾病等慢性疾病,对于农村空巢老人来说,他们的日常生活是难以进行自己照顾的,而子女在外务工亦不能第一时间给予照顾,且由于农村房屋的安全性存在一定风险,经常出现漏雨,遭受自然灾害等情况,生活存在很大的问题。
当农村空巢老人生病时,一方面,即使就医,“421”的家庭模式,经济压力的增大,也会出现“久病床前无孝子”的情况,难以照料其生活;另一方面,农村空巢老人的节俭心理和抗病心理,使他们不能及时就医,靠吃止疼片等简单解决病情,容易埋下大病隐患,甚至造成不能自理整日卧病在床且无人照顾的悲剧。
3、精神慰藉缺乏
由于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影响,农村家庭中的青壮年举家迁徙,留老人独守农村,而且通讯技术的发达并未促进异地之间的交流与沟通,青年由于利益的影响,更重视朋友和业缘关系的维护,而忽视与父母之间的情感交流,只有逢年过节时才会联系父母和父母团聚,农村空巢老人在生活中经常感觉孤独和寂寞,造成“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的凄凉生活状况。
还有一部分青年因为经济生活压力大无法负担孩子在城市中的高昂学杂费,将孩子留在农村由父母照顾,由于爷孙辈的代沟,交流沟通障碍大,以及无法为孩子辅导作业等問题,加重老人的心理负担。
此外,由于老人的文化水平较低,基本只和庄稼“对话”,缺乏一定的文化娱乐方式,只局限于聊天、打牌等,休闲生活单调,没有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充实其精神,精神慰藉严重缺乏。
二、农村空巢老人社会化养老困境产生的原因
1、政府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落实不到位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乡二元体制的特征越来越明显,为了促进就业,大力发展经济,城市的发展远远快于农村,其社会养老保障体系也更加健全,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相辅相成,共同为城市养老保驾护航。[1]相比之下,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存在很大的问题:一是缺乏明确的农村空巢老人养老方面的法律法规条例,难以从法律上强制保护农村空巢老人的合法权益。二是农村社会保险未全面落实,保障范围小,且运作不尽人意。另外,由于企业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商业保险很少惠及农村。三是医疗保障体系不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起步晚,发展慢,虽然实施的范围广,但实施力度和人群覆盖率低,且医疗报销门槛高,程序复杂,难以真正解决农村空巢老人“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2、社区养老服务机制不完善
社区养老是推动社会化养老进程的重要途径之一。由于地理环境和老人“落叶归根”心理因素的影响,长期在农村生活的老人依然选择在农村老家养老,具有血缘关系的亲戚以及乡里邻里之间的熟人是家人之外的重要补充,社区的建设和发展起着桥梁和后备补充、应急等多种作用,至关重要。但社区在现实的工作中却存在多种问题:一是服务意识欠缺,并未真心实意为老百姓办实事,推诿扯皮、贪污腐败现象严重。二是服务内容单一,只办一些如盖章之类的简单事和“面子”工程。三是养老服务的缺位,并未真正给需要帮助的老人建立一系列的帮扶措施并落实到位。[2]
3、人口老龄化和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
近年来,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生活的恩格尔系数越来越低,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同时,卫生事业和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延长了人类的平均寿命,据有关数据统计,2017年全国平均人口寿命已高达76.7岁,人口老龄化的程度不断加深,这就意味着国家的养老负担越来越重。另外,受计划生育和经济压力大的影响,很多家庭只有一到两个孩子,这无疑加重了家庭养老的压力。
4、家庭传统“孝”文化的淡化
“百善孝为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赡养老人也是我国法律规定的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与义务。然而,随着经济压力的增大,农村青壮年涌入城市,而且更加注重利益关系和社会关系的维护,且家庭成员之间的角色重新定位,核心家庭增多,人们大多只关心自己小家庭的“小日子”,而未真正在父母面前尽孝,使“儿孙绕膝”的幸福生活只能成为老年人心中的想象,农村空巢老人未真正地享受到天伦之乐。另外,现代教育中独立自由思想的普及,使儿孙很少在问题上征求家中老人的意见,农村空巢老人家长制的位置也在逐渐消失。
5、老人思想观念封闭
长期生活在农村的老人在精神慰藉经常缺失的情况下,造成老人思想观念封闭,主要体现在:一方面老人受文化水平的影响,逐渐失去与外界的联系,对外界的事情冷漠消极对待,常抱“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与社会格格不入。另一方面,长期生活在农村的老人,即使儿女接他们去城里生活,他们也会因为城市消费水平高,高层住房人际关系淡薄等多方面的因素拒绝去城里“享福”。此外,农村空巢老人由于思想观念的封闭对农村养老保险或者商业养老保险怀有很大的抵触心理,视保险为洪水猛兽,不相信国家政策,从而失去了一份自己的生活保障。
三、实现农村空巢老人社会化养老的路径
农村老人的养老问题是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方面,随着空巢家庭和空巢老人数量的增多,农村空巢老人幸福养老问题已成为新时期农村老龄工作的重要方面。因此,政府、社区、家庭和老人自身都应该协同发力,采取措施,有效协作,实现农村空巢老人的幸福养老。
1、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奠定养老物质基础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之一,在二者中,经济基础起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是提高农村空巢老人养老水平的根本途径。
一方面,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应该大力发挥市场的作用,利用农村优势,发展农村农产品,提高农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运用先进的生产种植灌溉技术提高农产品产量,并利用淘宝等电商扩大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另一方面,在农村发展特色经济,吸引进城务工的青壮年以及大学毕业生返乡就业,这样一来可以提高农村的生产率,加大子女就业的稳定,并加大对老人的经济支持。
此外,通过政策扶持,增加耕地、化肥和农产品的补贴,并储备一定的应急资金,当农产品遭受自然灾害时,给予农民一定的经济补偿,维持其基本生活和养老的需要。
2、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包括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几个方面,政府应不断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保障农村老年人的基本合法权益,从制度和政策上支持和加强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事业。
首先,不断完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以下简称新农保),提高新农保制度的覆盖率,结合当地情况适度放宽可申请的条件,大力宣传养老保险制度的好处,尽量做到人人参保。政府要增加财政支出,提高新农保基金中的政府补贴部分,减轻人民的参保负担。同时,鼓励商业保险进入农村,政府可以给予一定的免税政策支持,有经济能力的农村老人在参加新农保的同时购买经济范围内可接受的商业保险,增加双重保障。
其次,不断健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下简称新农合),扩大新农合的保障范围,将一些常见疾病与常见药物纳入新农合的报销范围,降低报销门槛,真正解决农村空巢老人“看病贵”的问题。另外,通过一定的优惠政策鼓励医疗资源向农村流动,在农村建立一定规模和水平的农村医院,并和新农合政策结合起来,解决农村空巢老人“看病难”的问题。
第三方面,不断落实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农村居民养老的一根“救命稻草”,尤其对于农村空巢老人更为重要。政府应该不断完善和落实农村低保制度和农村“五保”制度,适度放宽享受制度的条件,将更多生活中确实有困难,需要帮助的农村空巢老人纳入到保障体系中来,并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提高最低生活保障金的金额。另外,出台相应的政策和细则,使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法制化、规范化。
3、社区推广互助养老模式
社区在农村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社区要开展互助养老,在农村养老环境中发挥“大家长”的作用,更加有利于提高农村空巢老人养老水平。一方面,深入改善社会养老服务的质量,借鉴发达国家和大城市的经验,变单一的生活照料转变为包含悠闲娱乐、强身健体、餐饮服务等多种服务模式。[3]另一方面,社区应该针对农村空巢老人建立健康档案和基本概况表,加强对这部分特殊人群的关怀与帮助。除此之外,社区可以聘请一些志愿者,通过帮忙给老人打扫房间,陪老人聊天等方式加强老人的精神慰藉。最后,通过社区,鼓励农村空巢老人加强与他人的交流,建立自己的友谊圈,组织开展有意义的活动,丰富文化生活。
4、家庭重构“孝”文化理念
从目前我国农村的现状以及我国的传统文化来看,农村空巢老人的幸福养老主要还是依靠家庭成員的供养来实现。因此针对孝文化淡化这一方面,让全社会形成尊老、爱老的优良风气和传承这个传统美德无疑是非常重要的。[4]孝敬老人和爱戴老人,在日常生活中基本体现为“常回家看看”,多和老人联系,关注他们的经济、身体和精神等方面的健康。同时社会上要采取一些措施,一方面需要加强教育,从青少年儿童着手,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传播孝文化和鼓励尊老敬老;另一方面,要通过媒体的正面引导,使社会上更多的人意识到老年人对家庭和社会的重要性,定期开展一些促进家庭关系和谐的活动,这样就会有更多的人参与到关注空巢老人的行动中来从而帮助更多农村空巢老人;此外,树立道德标兵,宣扬尊老爱老的典型事例,让他们起到模范带头作用,而对于那些不孝敬老人、遗弃老人的人要给予谴责甚至是严惩,重塑传统孝文化的基础作用。
5、老人应转变自身观念,加强自身养老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第五个层次是自我实现的需要,因此老年人也应该以积极开放的心态,积极安排和适应自己的老年生活,实现自己的老年价值。一是年龄尚轻、身体素质较好的老人可以积极参加一些集体劳作和集体活动,实现自己劳动价值的同时,增加个人财富,减轻社会养老的负担。[5]二是主动地通过听广播看电视等方式关心社会发展,加强政治参与,提高自己的文化生活水平。三是积极主动地参加社区活动,如社区组织的广场舞、象棋比赛、文艺演出等,发挥自己的特长,培养兴趣爱好,增加生活乐趣,加强与邻里熟人之间的联系。四是丧偶独居的农村空巢老人,应该打开心扉,转变思想观念,主动追求自己的晚年幸福生活,成就“夕阳红”爱情。
【参考文献】
[1] 李珍.社会保障理论(第三版)[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3.
[2] 郑功成.社会保障学[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
[3] 李文琦.完善我国社会养老服务建设再思考[J].陕西行政学院学报,2013(8).
[4] 仝广顺,杨竹晴,宋凤轩.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探究[J].2018(22).
[5] 袁金霞.我国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再思考[J].青海社会科学,2009(3).
【作者简介】
余佳音,西北政法大学研究生,研究方向:社会保障.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