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的组成数学教案1 活动目标: 1、学习按序将9分成不同的两份,感知9的分合。 2、感知两个部分数之间的互补关系。 活动重点:学习按序将9分成不同的两份,感知9的分合。 活动难点:感知两个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9组成数学教案3篇(范文推荐),供大家参考。
9的组成数学教案1
活动目标:
1、学习按序将9分成不同的两份,感知9的分合。
2、感知两个部分数之间的互补关系。
活动重点:学习按序将9分成不同的两份,感知9的分合。
活动难点:感知两个部分数之间的互补关系。
活动准备:
9朵不同的花。
活动过程:
一、复习8的组成教师:
师:这是8的分合式,你们发现了什么?
师:谁来填写完整?
二、学习9的组成。
1、出示教学挂图。
师:你们瞧,图上有什么?
师:这些花有什么不同?各有几朵?
师:谁能有顺序地把刚才讲的事记录下来?
师:我们检查一下是否有序,是什么样的顺序?请把分合式读一遍。
师:这些花有几种颜色?各有几种?
师:花的大小怎么样?各有几朵?
师:这些花的位置怎么样?各有几朵?
师:8有几种不同的分法?那9 分成不同的两份有几种不同的分法呢?刚刚我们一起列出了四种,那还有四种分法怎么分呢?
师:我们来一起看看两组并排的分合式,看看左边的数和右边的数有什么规律?
师:原来9总共有8种分法,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现在我们知道了9分成两份有8种分法,其实9分成两份有四组不同的分法,后面的四组与前面四组重复。
三、活动结束
师:9分成两份有8种分法,当左边的部分数逐渐增多,右边的部分数就会逐渐减少,但两部分合起来和总数一样多。
9的组成数学教案2
活动目标:
1、学习按序将9分成不同的两份,感知9的分合。
2、继续感知两个部分数之间的互补关系。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5、让孩子们能正确判断数量。
活动准备:
教具:9朵大小、颜色不同的话,数字,分合号。
学具:幼儿操作材料。
活动重难点:
1、重点:引导幼儿学习按序将9分成不同的两份,感知9的分合
2、难点:在上一节课的基础上继续感知两个部分数之间的互补关系
活动过程:
1、 复习8的组成,学习9的组成。为解决重点问题。
“小朋友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8的分合,谁能够运用互换的方式省略几组相关的分合式。”“小朋友们你们看看黑板上都有什么?有什么不同?它们各有几朵?”(引导幼儿从大小、颜色、方位上观察和讲述,如上面一朵花,下面8朵花等)“谁谁能有顺序的"把刚才讲的事纪录下来?”如(上面一朵花,下面8朵花,9可以分成1和8等)“我们检查一下是否有序,是什么样的顺序?”“请把分合式读一遍。”继续感知两个较小数之间的互补关系。“请小朋友看看这并列的两个数”如(9/1和8,2和7)“前面多出的1是哪里的,后面少了的到1哪里去了。”
2、 让幼儿在记录分合时只要记录出4组分合就可以了。为解决难点问题。 9〈1和8,2和7,3和6,4和5。
3、 在感知互补关系时,教师要引导幼儿观察两组并排的分合式,让幼儿明确前面的数增加的部分,就是后面的数减少的部分。
4、 幼儿练习操作材料。教师进行点评。
课后反思:
一、本节课的成功之处。
1、充分体现数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这一理念。
本节课我从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结合幼儿的生活实际和年龄特点,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幼儿开展看一看、说一说、游戏、摆一摆、填一填、猜一猜等生动有趣的活动,注重幼儿主动参与,让孩子在数学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思考,在数学活动中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
2、创设情境,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把思维过程“融”于情景中,幼儿就会对数学活动产生直接、强烈的兴趣,而兴趣是幼儿主动学习的源动力,有了兴趣,学习就不会成为负担,而会成为一种执着的追求;有了兴趣,幼儿才会去积极探索,才能积极地提出问题,才能创造性地运用知识,变苦为乐。要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就要让数学教学充满魅力,就要求教师组织富有成效的教学活动,为学幼儿创设积极思维的情景,这样能使教学过程对学生始终有一种吸引力,这样的课堂也才生动又味。从幼儿们在课堂上兴趣盎然、积极投入的表现看出,他们是这么喜欢这样的课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创设教学情景也是激励、唤醒、鼓舞的一种艺术。为此我在课一开始就设计了“请歌星小企鹅为大家唱歌,但必须学会9的组成”这样一个有趣、又具有挑战性的情景,(并将这一情景贯穿着节课的始终)紧紧“拴住了”幼儿的心,调动了他们强烈的学习兴趣。
3、以赛为动力,引导幼儿动手操作、自主探究。
动手操作、自主探究是幼儿直接获取经验知识的最好的途径,它可以启发幼儿积极参与思考,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与探索欲望。在教学这一节课时,我让幼儿拿出9根小棒,把9 根小棒分成两份,要求两人一组合作进行,一人分,另一人作好记录,找一找一共有几种分法,看一看哪一组完成的最棒。通过操作、合作交流活动,使幼儿亲身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体验学习的快乐,同时能力也得到提高。
二、不足之处。
1、在“摆一摆、填一填”这一环节,给了幼儿自主探究、动手操作的机会,教师引导不够、组织不到位,没有向幼儿讲明要求,致使有几组的活动未正常开展,没有突破难点达成学习目标。幼儿的学习过程是围在一个屋子里进行的,通向这个屋子的路有许多,而老师不仅是幼儿前进路上的出谋划策者,更是一个带幼儿走向这个屋子的引路人。教师只有扮演好这样的角色,才能让幼儿走向成功。
2、在“看一看、说一说、填一填”这一环节,由于设置的内容较多,用时过长,影响了后面的教学。
9的组成数学教案3
活动目标:
1、学习按序将9分成不同的两份,感知9的分合。
2、感知两个部分数之间的互补关系。
活动重点:学习按序将9分成不同的两份,感知9的分合。
活动难点:感知两个部分数之间的互补关系。
活动准备:
9朵不同的花。
活动过程:
一、复习8的组成教师:
师:这是8的分合式,你们发现了什么?
师:谁来填写完整?
二、学习9的组成。
1、出示教学挂图。
师:你们瞧,图上有什么?
师:这些花有什么不同?各有几朵?
师:谁能有顺序地把刚才讲的事记录下来?
师:我们检查一下是否有序,是什么样的顺序?请把分合式读一遍。
师:这些花有几种颜色?各有几种?
师:花的大小怎么样?各有几朵?
师:这些花的位置怎么样?各有几朵?
师:8有几种不同的分法?那9 分成不同的两份有几种不同的分法呢?刚刚我们一起列出了四种,那还有四种分法怎么分呢?
师:我们来一起看看两组并排的分合式,看看左边的"数和右边的数有什么规律?
师:原来9总共有8种分法,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现在我们知道了9分成两份有8种分法,其实9分成两份有四组不同的分法,后面的四组与前面四组重复。
三、活动结束
师:9分成两份有8种分法,当左边的部分数逐渐增多,右边的部分数就会逐渐减少,但两部分合起来和总数一样多。
9的组成数学教案3篇扩展阅读
9的组成数学教案3篇并记录下分的结果,“7”可以分成1和6、2和5、3和4、4和3、5和2。6和1
(2)幼儿观察“7”的分解式,初步掌握有序的进行“7”的分解组成,了解数组成的递增、递减规律、互相交换的`规律。
5、幼儿第二次为小动物分房子,尝试有序的进行“7”的分解组成,记录每次分的结果。
(三)、结束部分
游戏《找朋友》
幼儿每人挑选一个数字卡(1—6)戴上,伴随找朋友的音乐找到和自己的数字和在一起是“7”的幼儿做朋友。
本次活动的设计根据新《纲要》精神,要求幼儿“从生活和游戏中感知事物的数量关系”,还要关注幼儿探索、操作、交流、问题解决和合作的能力。数的组成和分解是数概念教育内容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学期我们大班幼儿已经学过了《2—6以内各数分解与组成》,对于数的组成孩子们也已经有了一定经验。我尝试让幼儿亲自动手操作、然后记录结果,在教师的引导下寻找分解和组成的规律,让幼儿在玩中学,以达到活动目标与幼儿兴趣最优化的结合。,本次活动以尝试分苹果,幼儿通过自主探索动手操作,感知7的分解组成,掌握7的6种分法,在感知数的分解组成的基础上,掌握数组成的递增、递减规律、互相交换的规律。
活动围绕着给小动物分苹果进行,。加上幼儿乐于帮助小动物分房子的喜悦心情,充分调动了幼儿动手操作、自主探索的积极性。在第一次给分苹果并记录的过程中,幼儿通过操作、探索,找出了“7”的6种分法,在展示幼儿分房记录时,有的孩子没有找出了“7”的6种分法,还有的分出的一组数字合起来不是“7”,这是孩子们第一次尝试记录,对没有掌握好的在下一个环节中我会多给予关注。接下来引导观察幼儿无序的分法,教师并演示分苹果,一边分一边和幼儿点数苹果数量,并记录下分的结果,“7”可以分成1和6、2和5、3和4、4和3、5和2,6和1,引导学习有序进行“7”的分解组成,幼儿观察“7”的分解式,初步掌握有序的进行“7”的分解组成,了解数组成的递增、递减规律、互相交换的规律。幼儿在第二次为分苹果时,掌握了有序的进行“7”的分解组成,记录每次分房的结果。活动在游戏《找朋友》的欢快气氛中结束,幼儿通过探索、操作、交流、在玩中学,学中玩,达到活动目标与幼儿兴趣最优化的结合。
7组成数学教案2
活动目标
1、积极动手操作,体验探索发现事物规律的成就感。
2、在观察比较的基础上发现两个部分数的互补规律,并尝试运用规律进行7的分合。
3、通过动手操作,发现7有六种分法。
活动准备
1、花朵图片7个;黑板。
2、幼儿操作材料人手一份:花7朵、操作单、马克笔。
活动过程
1、游戏“碰球”,帮助幼儿复习6的组成。。
2、送花,引导幼儿感知7的组成与分解。
(1)幼儿将花分别给小猫和小兔,探索7的分解、组成。
指导语:春天来了,花儿都开了,看看我们每人有几朵花?让我们把桃花儿分给小猫和小兔,可以有几种分法,并将你的方法记录在操作单上。
(2)集体交流、讨论7的分合分法。
在黑板上展示几名分法不同的幼儿的操作单,并请他们分别说出自己的分法,并请幼儿比较、讨论,哪种分法最好,为什么?
(3)引导幼儿观察、发现最简便的方法中的实物递增、递减关系,找出分成的两部分数之间的关系。
(4)引导幼儿小结:一个总数分成的两个部分数,其中一个部分数逐次增加1,另一部分数则逐次减少1,但每次分成的两个数合起来总数都一样。用这个方法能将数分得又快又正确,也不会漏掉任何一组分法。
3、幼儿操作,巩固练习7的分解组成。
(1)游戏“涂一涂”
使用红、绿两种水彩笔将操作单中的花涂上颜色,要求每次两种颜色的数量不一
样。
(2)游戏“猜棋子”
先做完操作单的幼儿拿着操作单去找一位实习老师。实习老师在检查好操作单后,每两人一组进行游戏。
游戏规则:两人拿7朵花儿,一人将7朵花儿分放在两只手中,请对方看一只手里的花儿,猜另外一只手的花儿数,直到猜完6种分法。换一人拿7朵花儿,用相同的方法请对方猜一猜。
7组成数学教案3
活动目标:
1、探索7的分合,了解总数与部分数之间的互补、互换关系;
2、引导幼儿用7的分合知识,解决活动中的问题,能正确地进行7的加减运算;
3、引导幼儿学习看一组实物图编应用题,重点学习应用题中的提问。
活动准备:
爱心卡片、7只毛毛虫
活动重点与难点:调动幼儿参与数学活动积极性;掌握7的分合。
活动过程:
一、在游戏中探索7的分合。
游戏:“出拳”——
1、介绍游戏玩法:两人出的手指数合起来要是7,两个人商量好谁先出拳谁后出拳,边出拳要边说,如:甲:我出2,乙:我出5。
2、每人每次伸出的手指数量不能重复,直到把7的6种分合式说完。
师:你们有什么办法保证自己会不重复的把7的合成式说完?(启发幼儿思考问题的解决方法:每人在白纸写出7的六种分合式,出拳一次就划掉纸上的一个分合式。)
二、在实物图中学习7的加减法
1、师:树上有7只毛毛虫,1只大的,6只小的;2只红色的,5只蓝色的;3只停在草地上,4只在树干上,你们能根据这些特征来编加减法应用题吗?谁能根据毛毛虫的大小来编一道减法应用题?(引导幼儿编出树上有7只毛毛虫,拿去1只大毛毛虫,还剩下6只小毛毛虫)我们用一道减法算式把这道应用题记录下来!(7-1=6)谁能来读读这道算式表示什么意思?(树上有七只毛毛虫,拿去一只大的,还剩下6只大的毛毛虫)
2、依次类推,根据颜色、地方不一样编出剩下的五道减法算式和六道加法算式。
3、分享探索过程,完整读出7的6种加法和减法算式。
教师小结:7的加法算式、减法算式和分合式都有6种。
三、在游戏中自编7的加减应用题
游戏——爱心的卡片
1、师:“今天我们用爱心卡片自编7的加减游戏吧!我有2张爱心卡片,你有5张爱心卡片,我们一共有几张爱心卡片?”幼儿:7张爱心卡片。”
2、用同样方法可请孩子继续自编7的加减应用题。
四、活动延伸——给幼儿发送爱心小礼物,鼓励幼儿继续利用已掌握的7的分合,在一日生活中继续引导幼儿自编7的加减应用题。
7组成数学教案4
活动目标
1、感知7的分解组成。
2、进一步感知总数与部分数之间的关系。
3、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活动准备
PPT课件、3个猴子图片、桃子(磁性教具)、桃核、盘子、彩笔、幼儿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入:
幼儿说小猴荡秋千的手指游戏,教师:好了,小朋友们,谁能告诉老师,刚才我们说的手指游戏的名字是什么?(小猴荡秋千)嗯,小朋友说的很好,小猴子都在一起玩,可是渐渐地一起玩的小猴越来越少,最后一个都没有了,它们都去哪了呢,小朋友们想不想知道,(想)。老师也不知道,不过小猴的妈妈知道,我们一起来问问它,好不好?
二、基本活动
(1)教师出示PPT课件
教师:这位猴妈妈有两个猴宝宝,月月和星星,今天它给两个猴宝宝摘了7个桃子回来,叫小猴回来吃桃子,(哦?原来啊,小猴都回来吃桃子去了),吃完桃子,小猴想拿着这7个桃核去玩,可是猴妈妈不知道该怎么给两个猴宝宝分,请小朋友帮忙分一分,好不好?
(2)幼儿操作实物
教师:现在每个小朋友都有七个桃核,想想如果你是猴妈妈,你要把这7个桃核给两个小猴分完,该怎么分?分好的小朋友轻轻的转过身来,老师就知道你分好了,我们看看谁在分的时候又安静又快,现在请小朋友轻轻的转过身去动手分。
(3)教师提问:
教师:分好的小朋友面向老师坐端正,我看看有多少小朋友分好了,嗯,咱们班的小朋友都很棒,所有的小朋友都分好了,我请几个小朋友把你分的结果告诉老师,(幼儿边说,老师边在黑板上记录下幼儿说的结果,)
(4)教师:好了,小朋友们有这么多分法,你看猴妈妈多开心啊,她想,有这么多分法,以后我就不愁给宝宝分桃核的事了,可是,我一时记不住这么多方法,你们能记住吗?(能) 好,老师就来考考我们小朋友,(当老师说给月月分几个,你们不说话,转过身用手里的桃核告诉老师你的答案,比如,当我给月月分一个的时候,星星就分六个,你们就把桃核分成一和六两组,分好的小朋友就立刻转过身来坐端正,老师就知道你分好了,明白了吗?) 好了,现在我看看谁分的又对又快,给月月分两个、月月分四个、月月分五个……
(5)恩,我们班小朋友都特别聪明,可以又快又准确的给小猴子分桃核。可是,猴妈妈没有记住,我们一起来帮她找个更好的记忆办法,好不好?(好),那我们现在来观察一下两只小猴分到的桃核数有什么特点,先看左边(也就是小猴月月这边),你发现了什么?(从上往下数,数字逐渐增大,前面的数比后面的数依次大一,)这种的排列我们把它叫做递增,再看看右边(也就是小猴星星这边),你发现了什么?(从上往下数,数字逐渐变小,前面的数比后面的数依次小一),这样的排列我们把它叫做递减。
(6)知道了什么叫递增和递减,我们现在一起来跟老师做一个游戏好不好?老师说,小朋友,我问你,七可以分成几和几,请小朋友们按照递增的顺序从一开始回答,说,老师,我告诉你,七可以分成一和六,依次往下进行,明白了吗?
(7)小朋友们帮助猴妈妈解决了难题,你看猴妈妈多开心啊,你们开心吗?
三、巩固练习
(1)咱们班小朋友这么厉害,那老师倒想考考我们小朋友,现在小朋友的桌子上老师每人都准备了一份题,和刚才玩桃核一样,请小朋友轻轻的转过身,每人拿一份题,一人一只彩笔,做完之后立刻转过身来,老师就知道你做完了,我们看看谁做的又对又快。
(2)教师讲评幼儿作品。
活动延伸:
今天我们大一班的小朋友表现这么棒,老师想奖励一下我们班小朋友,想不想知道老师会奖励什么呢?那就请小朋友们排好队到寝室里去看看吧。
活动反思:
在学习7的组成时,我先以“看数拍手”的游戏的形式引入幼儿兴趣,孩子们在拍手游戏过程中都显得很有兴趣,也特别喜欢这样的游戏形式。在用故事《水果成熟了》引导幼儿帮助小动物分水果。在分水果的过程中,孩子们都想上来分,争先恐后的举手。边分边引导幼儿说左边分了几个,右边分了几个等。在这个游戏过程中,孩子们基本能正确分配。也能很好的说出7可以分成1和6、2和5、3和4、4和3、5和2、6和1。为了让每个孩子都有操作的机会,我利用操作材料(玩具)让每个孩子都和我一起来分一分,提高孩子参与的兴趣,让每个孩子对数学更有兴趣。从孩子的操作过程中看,她们基本上都能进行独立操作了,并能进行口头表述。
小百科:组成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zǔ chéng,用于较大事物的个体部分,这个词汇是相对于宏观描述的,是在分割的基础上表达宏观意象。
7组成数学教案5
活动目标:
1、学习7的分合,知道7分成两份有6种分法,尝试记录其结果。
2、在观察和探索操作活动中,知道按序分合不易漏掉数字。
3、会用语言讲述操作过程。
4、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5、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活动准备:
1、教具:人手一个小盘子,7个雪花插片,数字卡片1--7。
2、学具:幼儿用书、铅笔。
活动过程:
1、集体活动。
(1)复习"碰球"游戏。
教师出示数字卡片5,与幼儿共同玩"碰球"游戏。 教师:嘿、嘿,我的2球碰几球?
幼儿答:嘿、嘿,你的2球碰3球。
教师可以变换数字卡片,与集体、小组、个别幼儿玩,也可以请个别幼儿上来出示卡片带领大家玩碰球游戏。
(2)学习7的组成。
①引导幼儿报出盘子中雪花插片的总数,并将自己盘子中的雪花插片分成两份,鼓励幼儿尝试多种分法。每当幼儿说出一种分法,教师就记录下来,直至幼儿讲完所有的分法。
②让幼儿数一数共有几种分法,想一想,如何能记得又快又好。幼儿想办法,师幼共同商量并有序地进行排序,就不易错漏。
③带领幼儿找一找前后数字的排列关系,通过观察感知并发现前后数字变化的规律:前面的数字逐渐变大,而后面的数字却由大变小。
2、操作活动。
(1)依样涂色进行7的分合,并记录7的分合式。 引导幼儿观察图上辣椒的数量及颜色的变化,请你按序涂色,并看图记录7的分合式。
(2)看分合式填空。观察点卡分合式,请你在方框内,画出相应数量的圆点填写分合式。
(3)观察数字7,学习在日字格中,正确地描写数字。
3、活动评价。
(1)请个别幼儿上来讲述自己的操作活动,其他幼儿边看边念分合式,巩固对7的认识。
(2)教师展示幼儿的操作材料,对书面整洁、操作正确的幼儿给予表扬和肯定。
活动反思:
在学习7的组成时,我先以“看数拍手”的游戏的形式引入幼儿兴趣,孩子们在拍手游戏过程中都显得很有兴趣,也特别喜欢这样的游戏形式。在用故事《水果成熟了》引导幼儿帮助小动物分水果。在分水果的过程中,孩子们都想上来分,争先恐后的举手。边分边引导幼儿说左边分了几个,右边分了几个等。在这个游戏过程中,孩子们基本能正确分配。也能很好的说出7可以分成1和6、2和5、3和4、4和3、5和2、6和1。为了让每个孩子都有操作的机会,我利用操作材料(玩具)让每个孩子都和我一起来分一分,提高孩子参与的兴趣,让每个孩子对数学更有兴趣。从孩子的操作过程中看,她们基本上都能进行独立操作了,并能进行口头表述。
小百科:组成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zǔ chéng,用于较大事物的个体部分,这个词汇是相对于宏观描述的,是在分割的基础上表达宏观意象。
9的组成数学教案3篇(扩展2)
——中班9的形成数学教案3篇
中班9的形成数学教案1
活动目标:
1、通过引导幼儿观察,使幼儿清楚的感知到8添上1是9,并能用语加
以描述,学习9的形成。
2、培养幼儿认真倾听、细心操作的习惯。
活动准备:
教具:挂图(苹果树,树上挂着8个红苹果,8个青苹果)磁性大红苹果1个,大绿苹果一个。数卡1——9。
学具:雪花片
活动过程:
一、复习8以内的形成。
1、拍手游戏。
2、看数字做动作。(教师出示数字1——7,幼儿根据数字做相应数量的
动作)
3、接着说数(教师随意说数字,幼儿接着说下去)
二、学习9的形成。
1、出示挂图,问:图上有什么?(幼儿说完后,集体点数验证,可以引导幼儿用目测后接着数的方法去点数)8个红苹果、8个绿苹果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教师给予匹配数字8)
2、有的苹果被叶子遮住了,小朋友看看遮住的是什么苹果?(引导幼儿说出1个大红苹果和1个大青苹果)。
3、现在有几个红苹果、几个青苹果了呢?9个是怎么变成的呢?(引导幼儿完整说出8个红苹果添上1个苹果是9个苹果,8添上1是9,8比9少1,9比8多1)。
三、幼儿操作,进一步巩固9的形成。
1、幼儿看数字取相应数量的雪花片。
2、看会变的数卡取放相应数量的雪花片,从而进一步感知8、9的数量关系。
四、收拾用具后结束本次活动。
9的组成数学教案3篇(扩展3)
——大班数学教案:9的组成3篇
大班数学教案:9的组成1
活动目标:
1、学习按序将9分成不同的两份,感知9的分合。
2、继续感知两个部分数之间的互补关系。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5、让孩子们能正确判断数量。
活动准备:
教具:9朵大小、颜色不同的话,数字,分合号。
学具:幼儿操作材料。
活动重难点:
1、重点:引导幼儿学习按序将9分成不同的两份,感知9的分合
2、难点:在上一节课的基础上继续感知两个部分数之间的互补关系
活动过程:
1、 复习8的组成,学习9的组成。为解决重点问题。
“小朋友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8的分合,谁能够运用互换的方式省略几组相关的分合式。”“小朋友们你们看看黑板上都有什么?有什么不同?它们各有几朵?”(引导幼儿从大小、颜色、方位上观察和讲述,如上面一朵花,下面8朵花等)“谁谁能有顺序的把刚才讲的事纪录下来?”如(上面一朵花,下面8朵花,9可以分成1和8等)“我们检查一下是否有序,是什么样的顺序?”“请把分合式读一遍。”继续感知两个较小数之间的互补关系。“请小朋友看看这并列的两个数”如(9/1和8,2和7)“前面多出的1是哪里的,后面少了的到1哪里去了。”
2、 让幼儿在记录分合时只要记录出4组分合就可以了。为解决难点问题。 9〈1和8,2和7,3和6,4和5。
3、 在感知互补关系时,教师要引导幼儿观察两组并排的分合式,让幼儿明确前面的数增加的部分,就是后面的数减少的部分。
4、 幼儿练习操作材料。教师进行点评。
课后反思:
一、本节课的成功之处。
1、充分体现数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这一理念。
本节课我从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结合幼儿的生活实际和年龄特点,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幼儿开展看一看、说一说、游戏、摆一摆、填一填、猜一猜等生动有趣的活动,注重幼儿主动参与,让孩子在数学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思考,在数学活动中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
2、创设情境,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把思维过程“融”于情景中,幼儿就会对数学活动产生直接、强烈的兴趣,而兴趣是幼儿主动学习的源动力,有了兴趣,学习就不会成为负担,而会成为一种执着的追求;有了兴趣,幼儿才会去积极探索,才能积极地提出问题,才能创造性地运用知识,变苦为乐。要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就要让数学教学充满魅力,就要求教师组织富有成效的教学活动,为学幼儿创设积极思维的情景,这样能使教学过程对学生始终有一种吸引力,这样的课堂也才生动又味。从幼儿们在课堂上兴趣盎然、积极投入的表现看出,他们是这么喜欢这样的课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创设教学情景也是激励、唤醒、鼓舞的一种艺术。为此我在课一开始就设计了“请歌星小企鹅为大家唱歌,但必须学会9的组成”这样一个有趣、又具有挑战性的情景,(并将这一情景贯穿着节课的始终)紧紧“拴住了”幼儿的心,调动了他们强烈的学习兴趣。
3、以赛为动力,引导幼儿动手操作、自主探究。
动手操作、自主探究是幼儿直接获取经验知识的最好的途径,它可以启发幼儿积极参与思考,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与探索欲望。在教学这一节课时,我让幼儿拿出9根小棒,把9 根小棒分成两份,要求两人一组合作进行,一人分,另一人作好记录,找一找一共有几种分法,看一看哪一组完成的最棒。通过操作、合作交流活动,使幼儿亲身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体验学习的快乐,同时能力也得到提高。
二、不足之处。
1、在“摆一摆、填一填”这一环节,给了幼儿自主探究、动手操作的机会,教师引导不够、组织不到位,没有向幼儿讲明要求,致使有几组的活动未正常开展,没有突破难点达成学习目标。幼儿的学习过程是围在一个屋子里进行的,通向这个屋子的路有许多,而老师不仅是幼儿前进路上的出谋划策者,更是一个带幼儿走向这个屋子的引路人。教师只有扮演好这样的角色,才能让幼儿走向成功。
2、在“看一看、说一说、填一填”这一环节,由于设置的内容较多,用时过长,影响了后面的教学。
大班数学教案:9的组成2
活动目标:
1、学习9、10 的组成,探索9、10的不同分法。
2、能根据一定的规律进行合理地推测。
3、在与同伴共同活动中体验探索学习的乐趣。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
幼儿学习过8以内个数的组成
物质准备:
教具:7、8、9三个数的组成记录。
学具:《幼儿用书》,幼儿人手一只笔,《心灵手巧》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推测10 的分法
1、教师(出示6、7、8三个数的组成记录):把6分成两份,有几种不同的分法?把7分成两份,有几种不同的分法?8呢?你发现什么?
2、师幼概括:把一个数分成不同的两份,它的分法比这个数本身少一。
3、教师引导幼儿推测:如果把9分成不同的两份,你们猜有几种不同的分法?10呢?
二、包粽子
1、教师:端午节妈妈要买10个粽子,有白粽子和红豆粽子,妈妈可以买几个白粽子几个红豆粽子呢?
2、请幼儿讨论并介绍,教师在黑板上记录,引导幼儿检查白粽子和红豆粽子合起来是不是10个。
三、幼儿操作活动
1、买粽子。观察画面,用分合式记录妈妈买的两种粽子数。
2、看分合式填空格。观察9以内的分合式,写数字填空格。
3、给小旗体色。观察每排小旗的数量,用红黄两种颜色给每排的小旗有序的涂色分类,并在分合式上记录数量。
4、花儿多多。引导幼儿观察画面,分别将图中的花按不同的特征列出分合式,引导幼儿找出一个不同点列出两道分合式。
5、《心灵手巧》——观察红花的数量以及排列规律,依样接着给花朵涂色,并填写9的分合式。
四、活动评价
1、请幼儿将操作结果介绍给大家,引导幼儿观察了解9有8中不同分法,10有9中不同分法 。
2、师幼共同观察记录结果,表扬采用互补或互换方法进行记录的幼儿,鼓励大家在每次活动中迁移以前的操作经验。
活动反思:
幼儿学习掌握数的组成使数群概念得以发展,进一步理解数之间关系的标志,也为幼儿学习加减运算打下基础。在数组成教学活动中,我为幼儿提供了多种操作实物,让幼儿通过自身的探索、操作活动获取有关上数的组成经验。并引导幼儿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使学与用结合起来。
大班数学教案:9的组成3
活动目标:
1、学习按序将9分成不同的两份,感知9的分合。
2、继续感知两个部分数之间的互补关系。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5、让孩子们能正确判断数量。
活动准备:
教具:9朵大小、颜色不同的话,数字,分合号。
学具:幼儿操作材料。
活动重难点:
1、重点:引导幼儿学习按序将9分成不同的两份,感知9的分合
2、难点:在上一节课的基础上继续感知两个部分数之间的互补关系
活动过程:
1、 复习8的组成,学习9的组成。为解决重点问题。
“小朋友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8的分合,谁能够运用互换的方式省略几组相关的分合式。”“小朋友们你们看看黑板上都有什么?有什么不同?它们各有几朵?”(引导幼儿从大小、颜色、方位上观察和讲述,如上面一朵花,下面8朵花等)“谁谁能有顺序的把刚才讲的事纪录下来?”如(上面一朵花,下面8朵花,9可以分成1和8等)“我们检查一下是否有序,是什么样的顺序?”“请把分合式读一遍。”继续感知两个较小数之间的互补关系。“请小朋友看看这并列的两个数”如(9/1和8,2和7)“前面多出的1是哪里的,后面少了的到1哪里去了。”
2、 让幼儿在记录分合时只要记录出4组分合就可以了。为解决难点问题。 9〈1和8,2和7,3和6,4和5。
3、 在感知互补关系时,教师要引导幼儿观察两组并排的分合式,让幼儿明确前面的数增加的部分,就是后面的数减少的部分。
4、 幼儿练习操作材料。教师进行点评。
课后反思:
一、本节课的成功之处。
1、充分体现数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这一理念。
本节课我从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结合幼儿的生活实际和年龄特点,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幼儿开展看一看、说一说、游戏、摆一摆、填一填、猜一猜等生动有趣的活动,注重幼儿主动参与,让孩子在数学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思考,在数学活动中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
2、创设情境,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把思维过程“融”于情景中,幼儿就会对数学活动产生直接、强烈的兴趣,而兴趣是幼儿主动学习的源动力,有了兴趣,学习就不会成为负担,而会成为一种执着的追求;有了兴趣,幼儿才会去积极探索,才能积极地提出问题,才能创造性地运用知识,变苦为乐。要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就要让数学教学充满魅力,就要求教师组织富有成效的教学活动,为学幼儿创设积极思维的情景,这样能使教学过程对学生始终有一种吸引力,这样的课堂也才生动又味。从幼儿们在课堂上兴趣盎然、积极投入的表现看出,他们是这么喜欢这样的课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创设教学情景也是激励、唤醒、鼓舞的一种艺术。为此我在课一开始就设计了“请歌星小企鹅为大家唱歌,但必须学会9的组成”这样一个有趣、又具有挑战性的情景,(并将这一情景贯穿着节课的始终)紧紧“拴住了”幼儿的心,调动了他们强烈的学习兴趣。
3、以赛为动力,引导幼儿动手操作、自主探究。
动手操作、自主探究是幼儿直接获取经验知识的最好的途径,它可以启发幼儿积极参与思考,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与探索欲望。在教学这一节课时,我让幼儿拿出9根小棒,把9 根小棒分成两份,要求两人一组合作进行,一人分,另一人作好记录,找一找一共有几种分法,看一看哪一组完成的最棒。通过操作、合作交流活动,使幼儿亲身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体验学习的快乐,同时能力也得到提高。
二、不足之处。
1、在“摆一摆、填一填”这一环节,给了幼儿自主探究、动手操作的机会,教师引导不够、组织不到位,没有向幼儿讲明要求,致使有几组的活动未正常开展,没有突破难点达成学习目标。幼儿的学习过程是围在一个屋子里进行的,通向这个屋子的路有许多,而老师不仅是幼儿前进路上的出谋划策者,更是一个带幼儿走向这个屋子的引路人。教师只有扮演好这样的角色,才能让幼儿走向成功。
2、在“看一看、说一说、填一填”这一环节,由于设置的内容较多,用时过长,影响了后面的教学。
9的组成数学教案3篇(扩展4)
——10的组成大班数学教案10篇
10的组成大班数学教案1
活动目标:
1、复习巩固10以内数的组成和并练习10以内数的加减运算。
2、发展幼儿的逻辑能力,提高思维的敏锐性。
3、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4、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数字组成卡片,标有0-10的卡片多套(幼儿人数的1、5倍)
活动过程:
1、数字游戏《找朋友》----每个幼儿都分得一张0-10的数字卡片,贴于胸前。教师出示数字卡片如7,请幼儿找胸前数字相加或者相减得数是7的另一幼儿做朋友。
(1)首先两两找朋友,即两个幼儿的数字之和为7、
(2)再让找两个幼儿的数字之差为7的做朋友、
(3)请找对朋友的幼儿手拉手站着,并能说出如4+3=7的等式。
适时提醒:如果教师手中的数字为8,而有些幼儿胸前的数字为2,那么这些幼儿即可以和数字为6的幼儿做朋友,也可以和数字为10的幼儿做朋友,但只能选择其中一个做好朋友哦。
2、游戏《翻得数》
(1)两位教师示范游戏规则:把30张卡片打乱,游戏者轮流摸10张,剩余10张反扣在桌子中间。
其中一游戏者先翻开桌面的任意一张卡片,此卡片上的数即表示得数。再从自己的手中找两个数字,这两个数字相加或者相减其得数与翻的牌一致,确认找对后就把着三张卡片整齐地放在自己的一旁。接着就轮到另一游戏者翻开桌面的一张卡片,依次类推。如果翻的卡片是5,而自己手中没有相加或者相减其得数等于5的,那么就把这张卡片拿到自己手中。桌子中间的卡片翻完后,手中牌少着为胜。
(2)小组内幼儿两两轮流继续游戏。
教学反思:
幼儿园的数学活动相对于其他活动枯燥、单调,容易使幼儿失去学习兴趣。因为这个时期的幼儿年龄小,逻辑思维尚未发展,所以本次活动中我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操作的丰富材料的环境,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选择性、可操作性的空间。使幼儿能独立的操作材料,并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幼儿的自主性,选择性,独立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通过一系列的游戏活动,达到了主题总目标预设的要求。
10的组成大班数学教案2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通过活动,复习10以内数的组成;
2、引导幼儿利用互补、互换规律,巩固10以内数的组成;
3、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分析、概括能力;
4、培养幼儿友爱、互助的品质。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三用机、《找朋友》磁带、10以内数的分合式、各组活动的材料纸、实物卡片若干、圆点卡片、实物挂图若干、小石头(瓶盖、小娃娃等)实物若干,小黑板1个。
环境创设:在活动室四周的墙上布置小动物的家、花、草、树,及不完整的分合式等。
活动过程:
1、提出要求,布置任务,让幼儿分组活动,复习10以内数的组成。
第一组:提供实物、分合式(不完整)引导幼儿帮小动物把分合式补充完整。
第二组:提供画圆点卡片引导幼儿给圆点画线或涂色,分成两分并记录结果(用分合式记录)。
第三组:提供实物卡片,10以内数的分解图,引导幼儿在分解图上分合,并用分合式记录下来。
第四组:提供实物图,让幼儿看图列分合式。
2、集体讨论活动,引导幼儿利用互补、互换规律,概括10以内数的组成。
3、分组活动,引导幼儿在操场四周的墙上帮小动物们把不完整的作业补充完整。
4、玩“找朋友”的游戏,复习巩固10以内数的组成。
10的组成大班数学教案3
活动目标:
1、根据不同的画面进行讲述,并列出相应的算式,从而感知加法算式所表达的数量关系。
2、引导小朋友积极探索数学活动。
活动准备:
1、教具:10张小动物卡片、1---10的数字卡。
2、学具:小朋友操作学具。每桌10个小正方体……
活动过程:
一、复习9的组成
出示9的组成卡片,让小朋友读一读。
二、教学10的组成
1、出示10个小动物让学生数一数。
2、引导学生把10个小动物分成那两个部分。
3、分组读一读10的组成。
4、小朋友动手操作
让小朋友自己分一分。
三、情境感知--看图学习加法应用题
1、出示苹果图。
看看这幅图,根据这幅图编出两道加法应用题出来?
2、引导小朋友用三句话表达图片的意思。
3、小朋友口述图意并说出算式,老师记录。
4+6=10(个)6+4=10(个)
四、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了10的组成,让小朋友们读一读10的组成。
10的组成大班数学教案4
活动目标:
1、使幼儿能运用互换规律和互补规律正确推导出10的组成。
2、培养幼儿的推理能力。
活动准备:
1、准备贴绒花10朵,含有9的组成分合式;幼儿入手塑料花片10片,铅笔1支,房子图1幅。
2、用互换规律和第一线补规律进行分合,复习8和9的组成。
a玩“对数”游戏:教师在贴绒板上分别出示数字8、9,教师报一个数后,幼儿也报一个数,幼儿和教师报的数合起来应为8或9。
b玩“对数”游戏:教师先列出以下分合式
5 6 7 8
9〈 9〈 9〈 9〈 9〈 9〈 9〈 9〈
8 7 6 5
然后然后请八位幼儿上来填以上不完整的分合式,填好后要读出来。
活动过程:
1、请幼儿根据以前的学习经验用互换规律或互补规律在只标有10的房子图上写出10的组成,写好以后再用花片进行验证。
2、教师观察幼儿的操作情况并给予指导。
3、让幼儿讨论10的组成规律。
a请个别幼儿说出自己是怎样分的。如:我是按照两个数位置互换的规律来分的,把10分成9和1、1和9、8和2……或:我是按照一边每次多1,另一边每次少1的互补规律来分的……
b对幼儿算错的答案,教师用贴绒花进行验证并加以改正。
c幼儿在另一张只标有10的房子图上记录下另一种规律的分合方法。
活动延伸:让幼儿在数学活动区完成《计算》幼儿用书第21页的学习。
10的组成大班数学教案5
活动目标:
1、根据不同的画面进行讲述,并列出相应的分解式,从而感知加法算式所表达的数量关系。
2、引导小朋友积极探索数学活动。
活动准备:
1、教具:课件、 1---10的数字卡。
2、学具:儿童用书,幼儿自带10根小棒。
活动过程:
一、复习数字101、教师:伸出小手,数数自己有几个手指头?(10个)2、教师:数字10怎么写?
3、请孩子说一说,写一写。
二、学习10的组成(标题)1、出示10张苹果图让学生数一数(课件演示)。
2、教师:请你尝试着把10根小棒分成两组,有几种分法呢?引导学生自己动手操作。
3、请孩子想一想,说一说自己的分法。
4、(演示课件)教师根据交换规律和左边多1,右边少1的规律在黑板上写出10的分解式。(教师板书)5、教师,请学生分组读一读10的组成。
三、情境感知--看图学习加法应用题1、出示苹果图。
看看这幅图,根据这幅图编出一道加法应用题出来?
2、引导小朋友用三句话表达图片的意思。(图上有4个红苹果,6个绿苹果,问:图上共有几个苹果?)3、小朋友口述图意并说出算式,老师记录。
4+6=10(个)四、做游戏"找朋友"1、教师每个孩子一张数字卡,组织孩子围成一个圆圈。
2、教师:音乐开始,当唱到"找到一个好朋友"时,请你找到和你的数字卡合起来是10的同伴做好朋友。
3、游戏开始,可以让孩子互换数字卡反复游戏。
五、请孩子结合儿童用书练习
10的组成大班数学教案6
一、设计意图
数的组成和分解是数概念教育内容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新《纲要》要求幼儿“从生活和游戏中感知事物的数量关系”,还要关注幼儿探索、操作、交流、问题解决和合作的能力。本学期大班幼儿已经学过了《6—9以内各数分解与组成》,对于数的组成他们也已经有了一定经验。我尝试让幼儿亲自动手操作、然后记录结果,在教师的引导下寻找分解和组成的规律,让幼儿在玩中学,以达到活动目标与幼儿兴趣最优化的结合。
二、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通过动手操作,感知10的分解组成,掌握10的9种分法。
2、在感知数的分解组成的基础上,掌握数组成的递增、递减规律和互相交换的规律。
三、活动重点
感知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学习并记录10的9种分法。
四、活动难点
总结归纳10以内数的分解和组成规律。
五、活动准备
教具学具:矿泉水瓶若干个,废报纸球10个,铅笔,记录单,黑板,粉笔,学习教科书,数字卡片。
六、活动形式:
集体小组和个别相结合
七、活动过程
一、复习9的组成,玩碰球游戏,出示数卡
如:
师:这是数字宝宝几(9)今天我们来玩碰球游戏,小朋友与老师的数合起来是9嘿嘿,我的1球碰几球(2345)嘿嘿,你的1球碰8球(集体小组和个别)
二、学习10的组成和分解。
(一)、创设情境,手指歌导入。
1、手指头呢,可重要了我们做事情都需要它。手指头还可以变成小动物和我们一起玩,看他们来了
2、手指头除了跟我们玩,还可以帮我们数数呢!今天我们就用手指头数数,大家快来试一试吧!
(二)手指动起来
1、小小手指有几根,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一根一根数来做好朋友。
2、教师引导幼儿10根手指的伸法,伸出双手(和老师一起伸手指数数)
3、小朋友可真棒,来一边说一边做吧,相信你们能行!
4、数的真好,1和9合在一起是多少呢2和83和74和65和5(指名回答适时鼓励)我们还可以这样说:10可以分成1和9,9和1
(三)玩游戏:打保龄球
幼儿动手操作,把10个矿泉水瓶摆成一排,用废报纸球去打水瓶,让幼儿观察打到了几个还有几个没打到这样和起来有几个(记一记,思考10的多种分法)
〈1〉把幼儿分成10组,每五人一组。
〈2〉每组请一名幼儿做记录,其余幼儿动手操作。
〈3〉教师总结10的九种分法引导幼儿观察10的分解式,发现总结10以内数分解组成规律:除1以外,每个数分法的种类都比本身少1;把一个数分解成两个较小的数,所分成的两个数合起来就是原来的数,即整体大于部分;把一个数分成两部分,如果一部分增加1,另外一部分就减少个1,即递增递减规律;交换规律。
(四)趣味儿练习《十只青蛙》
10 10 10 10 10∧ ∧ ∧ ∧ ∧1 9 2 8 3 7 4 6 5 59 1 8 2 7 3 6 4
(五)结束活动
学生齐读儿歌《十只青蛙》,分组到室外组织打球比赛,巩固对10的分解和组成。回家把今天学习了10的组成说给爸爸妈妈听,比比谁的办法更好。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从幼儿已有知识出发,结合幼儿的生活实际和年龄特点,创设生动有趣的故事情境,让幼儿通过摆一摆、记一记、说一说等生动有趣的活动,自主尝试探索,学习了并掌握了10的9种分法,幼儿能用较为清楚的语言表达分与合的过程,在此基础上,还发现和总结出10以内数的分解和组成规律。活动中,幼儿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又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不足的是在最后的游戏环节里,忙乱中忘了让幼儿自己去找“好朋友”;个别幼儿动手能力和参与意识较差,不愿与同伴交流,还需加强训练。
10的组成大班数学教案7
活动目标:
1、复习9的分解与组合。
2、通过幼儿的实际操作,学习10的分解和组合。
3、让幼儿进一步了解数量之间包含、互补和可逆关系,为学习加减法打基础。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教师演示板一套、幼儿人手一套。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复习20以内的单、双数。要求幼儿手指着棋格数数。
2、4、6、8、10-----------1、3、5、7、9、
2、请幼儿而在插板上用下楼梯的方法摆出9 的分解与组合。教师和幼儿边操作边口述9的分解式。
二、学习10的分解和组成。
1、请幼儿在9的分解与组合基础上,用上楼梯的方法点数:10能分成9和1、8和2、7和3、6和4、5和5、4和6、3和7、2和8、1和9
2、幼儿操作,教师在操作板上演示后并巡回指导。
3、请个别幼儿当小老师用上楼梯的方法演示10的分解,并与其他的幼儿对答案,教师巡回指导。
4、教师请幼儿根据自己的操作口述10的分合式,教师在黑板上做记录。
三、整理插板。
将所用的小棋摆在插板上,幼儿则根据食物、颜色进行分类整理后,整理后交于教师检查,结束。
活动反思:
本节课我从幼儿已有知识出发,结合幼儿的生活实际和年龄特点,创设生动有趣的故事情境,让幼儿通过摆一摆、记一记、说一说等生动有趣的活动,自主尝试探索,学习并掌握了10的9种分法,幼儿能用较为清楚的语言表达分与合的过程,在此基础上,还发现和总结出10以内数的分解和组成规律。活动中,幼儿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又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不足的是在最后的游戏环节里,忙乱中忘了让幼儿自己去找“好朋友”;个别幼儿动手能力和参与意识较差,不愿与同伴交流,还需加强训练。
10的组成大班数学教案8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感知10的分解组成,掌握10的9种分法。
2、在感知数的分解组成的基础上,掌握数的组成的递增、递减规律和互相交换的规律。
3、发展幼儿观察力、分析力,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4、提高逻辑推理能力,养成有序做事的好习惯。
5、发展观察、辨别、归案的能力。
活动准备:
1、10以内数的分解组成教学课件。
2、小星星若干。
活动过程:
(一)学习10的分解组成。
1、故事导入(1)有几只小兔?
2、10只小兔要住进两座小房子里,该怎么住呢?
引出课题《10的分解与组成》。
3、幼儿看图,学习10的多种分法。
4、引导幼儿观察10的分解式,发现总结10以内数分解组成规律:除1以外,每个数分法的种类都比本身少1;把一个数分解成两个较小的数,所分成的两个数合起来就是原来的数;把一个数分成两部分,如果一部分增加1,另外一部分就减少1,即递增递减规律;交换规律。
(二)游戏活动
1、"找朋友"。游戏规则:请前面手里拿卡片的小朋友找座位上的小朋友做"好朋友",要求两数和起来是10。
2、火车开了。游戏规则:幼儿每人一张数字卡片,找和自己卡片上数字合起来是10的小朋友手拉手一起上火车,边唱《火车开了》歌曲边出活动室。
活动反思:
在课上的每个环节及时给予鼓励,并奖励小粘贴,这样可以清楚的让学生感到自信和努力的方向,并给其他人做出好的榜样。 在玩和游戏中探究知识,充分调动各种感官,学生会参差不齐,会有个体差异,调动积极性让他们充分愉快的参与到活动中来。使学生身心健康的成长和发展。
10的组成大班数学教案9
活动目标
1、在情境中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
2、发展幼儿观察力、分析力,发现数组成的递增、递减及互相交换的规律。
3、在动手操作,感知10的分解组成,掌握10的9种分法。
活动重点
感知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学习10的9种分法。
活动难点
总结归纳10以内数的分解和组成规律。
活动准备
幼儿操作材料、课件、记录纸。
活动过程
一、通过游戏,复习学过的数的组成和分解
1、师:我来问,你来答,9可以分成3和几?(幼儿边拍手边回答)
2、教师引导10、9、8、7、6、5、4、3、2、1根手指的伸法。
伸出双手,如图:双手*伸是10,弯下一根是9,弯下二根是8,弯下三根是7,弯下四根是6,弯下五根是5。也可以说,弯下一根手指是9和1,弯下二根手指是8和2,弯下三根手指是7和3,弯下四根手指是6和4,弯下五根手指是5和5。
二、通过故事情境,感知10的分解与组成
师:在一座茂密的森林里,住着一位美丽的白雪公主,今天,白雪公主非常高兴,因为有小客人要到森林里作客,它们带来很多的宝贝,请幼儿每人取出10个宝贝,试着把它们分成两部分,看看有多少种分法?自己试着来记录一下……
三、通过课件,学习10的组成和分解
1、师:数一数来了几位小矮人?10位小矮人要住进两座小房子里,该怎么住呢?
2、思考10的多种分法,帮助白雪公主做出不同的安排方法。
3、引导幼儿观察10的分解式,发现总结10以内数分解组成规律:除1以外,每个数分法的种类都比本身少1;把一个数分解成两个较小的数,所分成的两个数合起来就是原来的数,即整体大于部分;把一个数分成两部分,如果一部分增加1,另外一部分就减少个1,即递增递减规律;交换规律。
四、巩固练习。
10个小朋友一组,边唱找朋友的歌曲边做游戏,唱完后迅速分成两部分,说一说10分成了几个几?
五、活动延伸。
将各种操作材料投放到数学区供幼儿操作练习。
10的组成大班数学教案10
设计意图:
数的组成和加减是数概念教育内容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新《纲要》要求幼儿"从生活和游戏中感知事物的数量关系",还要关注幼儿探索、操作、交流、问题解决和合作的能力。本学期大班幼儿已经学习过6到9的组成和加减,对于数的组成和加减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经验。我尝试让幼儿亲手操作、记录结果,在教室的引导下寻找分解和组成的规律,让幼儿在玩中学,以达到活动目标。
活动目标:
1、复习9的加减。
2、通过幼儿实际操作,学习10的组成,在感知组成的基础上,掌握组成的递增规律、递减规律、互相交换规律;学习10的加减。
3、发展幼儿观察力,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活动准备:
ppt课件、操作笑脸、记录表格、笔。
活动过程:
一、以游戏"开火车"导入活动,激发幼儿的兴趣出示9点字样,说明火车是在9点的时候开。当老师说:"嘿嘿,我的火车6点开"幼儿说:"嘿嘿,我的火车3点开。"(老师说的点数和幼儿说的点数合起来等于9)二、复习9的加减1、出示笑脸小朋友,请你们根据看到笑脸的颜色,将加法算式填写完整。
2、出示蜻蜓仔细观察蜻蜓的数量,发现蜻蜓变少,写出减法算式。
三、学习10的组成1、幼儿动手操作师:"老师这里有10个笑脸,要把他们分成两份,看看我们小朋友能分出几种方法。在操作的过程中,请小朋友把自己分的方法记录下来。"2、师幼共同总结10的九种分法3、引导幼儿观察,发现10的组成规律教师小结:把一个数分成两部分,如果一部分增加1,另外一部分就减少个1,即递增递减规律;把一个数字分成两部分,数字不变,位置互换,这就是互换规律。
四、学习10的加减,看图列算式师:"这里有10个蓝色的圆圈,你发现有什么不同吗?"引导幼儿发现颜色的不同,根据颜色列出算式。
五"碰球"游戏巩固10的组成出示数字10,,对学生说:"嗨、嗨、我的6球碰几球?"幼儿说:"嗨、嗨、你的6球碰4球。"学生说出的数必须与老师说出的数合起来是10。
备注:本节课选自《幼儿园综合活动课程》大班下学期P135《10的组成和加减》
9的组成数学教案3篇(扩展5)
——《4的组成》大班数学教案3篇
《4的组成》大班数学教案1
设计思路:
要求幼儿“从生活和游戏中感知事物的数量关系”,还要关注幼儿探索、操作、交流、问题解决和合作的能力。在幼儿已经接触和练习了数的形成2、3的分合、组成的.基础上,学习4的组成。数的组成是加减法运算的基础,是幼儿数学教育内容之一,是幼儿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必备知识。通过创设相应环境,提供材料让幼儿自己动手、动脑操作。引导幼儿去探索、体验理解,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自己得出结论,并将自己获得的知识用交流的方式表现出来。
活动目标:
1、在游戏活动中归纳、总结、学习4的组成。
2、在操作活动中不断探索数的多种分法,并学会记录。
3、懂得交换两个部分数的位置合起来总数不变,知道一个整体数分解成两个部分数后,一边增多,另一边减少的互补关系。
4、发展幼儿动手操作能力,观察,逻辑思维,推理能力。
5、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活动准备:
每位幼儿4根萝卜图片、一张记录卡、小兔胸饰4个、写有数字的树叶若干、两棵光秃秃的大树背景(3号树和4号树)。
活动过程:
1、歌表演《合拢分开》入座。
2、游戏:“我们都是好朋友”。初步探索4的组成。今天,我们班来了几位神秘的客人,你们猜猜是谁?(4个戴小兔胸饰的小朋友出场),我们数一数有几只小兔?(4只)4只小兔在一起做“我们都是好朋友”的游戏,围成圆圈,手拉手走,念儿歌:123,321,我们都是好朋友,好朋友,手拉手,你蹲下,我站起,4可以分成几和几?4可以分成1和3……
3、幼儿操作:“分萝卜”,在操作活动中不断探索4的多种分法,并学会记录。
小兔说:“我们今天不玩了,我们回家去把拔的萝卜分一分,”请全班的小朋友帮小兔分一分,把4根萝卜分给兔妈妈和兔宝宝,兔妈妈和兔宝宝都要有萝卜,可以怎样分?分一次就将分的结果记录下来,写在记录卡上,看谁分得又快又准?
幼儿操作,老师指导。
还有3和1这两组数都有一个相同的数字几?(1)还有一个相同的数字几?(3)它们的数字相同,但是它们的位置不同,只要知道了一种分法后,将两个部分数的位置交换一下,就是另一种分法,左边的数后面一个数比前面一个数多1,右边的数后面一个数比前面一个数少1,左右两边的数合起来都是4。
4、巩固游戏:“拼贴五彩树”。
小兔说:“在冬季里我们收获了萝卜,可是冬季里许多大树的树叶纷纷扬扬的从树上飘落下来了,只剩下光秃秃的树枝,很不好看,我们班的小朋友不但聪明,还很乐于帮助别人,对不对?我们来为大树贴上美丽的树叶,让它变成‘五彩树’好吗”?
请幼儿将带有数字的树叶粘贴到3,4号树上,树叶上的两个数字合起来是几,就粘贴在几号树上。
5、今天我们学了4的组成,我们举起萝卜用《合拢分开》这首歌把4的组成唱出来好吗?
附歌词:合拢分开,合拢分开,学4的组成分解,4的组成,4的分解,就像合拢分开,4可以分成1和3呀,分成3和1,还可以分成2和2呀,它们合起来都是4。
活动反思:
游戏是幼儿的最爱,是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最佳手段,课堂上教师为幼儿创设了宽松、民主、愉快的学习氛围,幼儿在各种游戏活动中一边游戏一边学习,玩中学、做中学,寓教于乐。
《4的组成》大班数学教案2
设计思路:
要求幼儿“从生活和游戏中感知事物的数量关系”,还要关注幼儿探索、操作、交流、问题解决和合作的能力。在幼儿已经接触和练习了数的形成2、3的分合、组成的基础上,学习4的组成。数的组成是加减法运算的基础,是幼儿数学教育内容之一,是幼儿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必备知识。通过创设相应环境,提供材料让幼儿自己动手、动脑操作。引导幼儿去探索、体验理解,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自己得出结论,并将自己获得的知识用交流的方式表现出来。
活动目标:
1、在游戏活动中归纳、总结、学习4的"组成。
2、在操作活动中不断探索数的多种分法,并学会记录。
3、懂得交换两个部分数的位置合起来总数不变,知道一个整体数分解成两个部分数后,一边增多,另一边减少的互补关系。
4、发展幼儿动手操作能力,观察,逻辑思维,推理能力。
5、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活动准备:
每位幼儿4根萝卜图片、一张记录卡、小兔胸饰4个、写有数字的树叶若干、两棵光秃秃的大树背景(3号树和4号树)。
活动过程:
1、歌表演《合拢分开》入座。
2、游戏:“我们都是好朋友”。初步探索4的组成。今天,我们班来了几位神秘的客人,你们猜猜是谁?(4个戴小兔胸饰的小朋友出场),我们数一数有几只小兔?(4只)4只小兔在一起做“我们都是好朋友”的游戏,围成圆圈,手拉手走,念儿歌:123,321,我们都是好朋友,好朋友,手拉手,你蹲下,我站起,4可以分成几和几?4可以分成1和3……
3、幼儿操作:“分萝卜”,在操作活动中不断探索4的多种分法,并学会记录。
小兔说:“我们今天不玩了,我们回家去把拔的萝卜分一分,”请全班的小朋友帮小兔分一分,把4根萝卜分给兔妈妈和兔宝宝,兔妈妈和兔宝宝都要有萝卜,可以怎样分?分一次就将分的结果记录下来,写在记录卡上,看谁分得又快又准?
幼儿操作,老师指导。
还有3和1这两组数都有一个相同的数字几?(1)还有一个相同的数字几?(3)它们的数字相同,但是它们的位置不同,只要知道了一种分法后,将两个部分数的位置交换一下,就是另一种分法,左边的数后面一个数比前面一个数多1,右边的数后面一个数比前面一个数少1,左右两边的数合起来都是4。
4、巩固游戏:“拼贴五彩树”。
小兔说:“在冬季里我们收获了萝卜,可是冬季里许多大树的树叶纷纷扬扬的从树上飘落下来了,只剩下光秃秃的树枝,很不好看,我们班的小朋友不但聪明,还很乐于帮助别人,对不对?我们来为大树贴上美丽的树叶,让它变成‘五彩树’好吗”?
请幼儿将带有数字的树叶粘贴到3,4号树上,树叶上的两个数字合起来是几,就粘贴在几号树上。
5、今天我们学了4的组成,我们举起萝卜用《合拢分开》这首歌把4的组成唱出来好吗?
附歌词:合拢分开,合拢分开,学4的组成分解,4的组成,4的分解,就像合拢分开,4可以分成1和3呀,分成3和1,还可以分成2和2呀,它们合起来都是4。
活动反思:
游戏是幼儿的最爱,是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最佳手段,课堂上教师为幼儿创设了宽松、民主、愉快的学习氛围,幼儿在各种游戏活动中一边游戏一边学习,玩中学、做中学,寓教于乐。
《4的组成》大班数学教案3
教育理念
应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的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活动目标:
1、在游戏活动中归纳、总结、学习3、4的组成,知道把3分成两份有2种份法,知道把4分成两份有3种份法。
2、在操作活动中不断探索数的多种分法,并学会记录。懂得交换两个部分数的位置合起来总数不变。
3、在游戏中学习3、4的组成,发展动手能力及观察思维能力。
4、提高逻辑推理能力,养成有序做事的好习惯。
5、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活动准备:
荷叶与蜻蜓的图片若干,黑板、糖果。
活动过程:
1、创设情境,引起幼儿兴趣。游戏:分蜻蜓。
2、初步探索3的组成。
(1)出示3只蜻蜓的图片请小朋友动动脑把它们分成两份、提问幼儿。
(2)老师小结:3分成两份有2种分法,3可以分成1和2,2和,1和2;2和1合起来都是3、让幼儿指读加深映象。
3、初步探索4的组成。
(1)出示4片荷叶的图片请小朋友动动脑把它们分成两份
(2)让幼儿把荷叶分成两份你们会怎么分?有几种分法?
(3)老师写出4的分合式:4分成1和3,还有3和1这两组数都有一个相同的数字几?它们的"数字相同,但是它们的位置不同,只要知道了一种分法后,将两个部分数的位置交换一下,就是另一种分法,左边的数后面一个数比前面一个数多1,右边的数后面一个数比前面一个数少1,左右两边的数合起来都是4。
(4)老师小结:4分成两份有三种分法,4可以分成1和3,3和1,还有2和2,1和3,3和1,还有2和2它们合起来都是4。
4、幼儿操作练习,巩固游戏————"分糖果":3的组成3颗糖分成2份,4的组成4颗糖分成2份。
5、集体讲评幼儿操作练习,进一步巩固3、4的组成。
活动反思:
教学不能只光教学当下的知识点,更要为以后的教学服务,好的方面是准备充分课堂氛围比较好幼儿积极性高,不足的方面是幼儿造作较少应让幼儿多动手多探索。
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根据幼儿的思维特点和学习规律,在轻松的游戏中,帮助幼儿通过充分的实物操作、建立和理解数及符号的意义,真正地掌握数的概念由此得出。活动中我选用了小盒子、苹果图和小口袋都是幼儿*常熟悉、喜欢玩的物品,既能让幼儿在活动中锻炼手部小肌肉的灵活性,又能把数学中数物的匹配练习融入其中,使数学活动更具有情趣性。有趣的游戏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愿望和操作乐趣。
在活动中我是介绍者和参与者,是幼儿的游戏伙伴。当幼儿活动中出现困难时,我有点急,反复的告诉幼儿。这时幼儿就显得没有信心了。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应适时的加以引导、鼓励,倾听幼儿的讨论与表述。
老师都应该有一颗宽容的心,当我们在面向全体幼儿的同时,特别注意个体差异,尤其在材料投放上,要充分考虑不同幼儿的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9的组成数学教案3篇(扩展6)
——幼儿园8的组成与分解数学教案
幼儿园8的组成与分解数学教案1
活动目标:
1、巩固8的分解与组成,为计算打基础。
2、培养幼儿分析、判断、推理能力。
3、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4、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性。
活动准备:
演示板、数启操作盒(雪花片)白纸、铅笔。
活动过程:
一、幼儿听音乐有序地取智慧盒入座。
二、回忆8的组成
1、碰球游戏,碰数字8
1球碰几球?
1球碰7球。
3球碰几球?
3球碰5球……
2、游戏复习8的组成。
三、学习8的分解与组成
1、 出示数启演示板,利用演示板的方格,分别将两种颜色进行摆放。
2、 根据不同的分法,将它们念一念。
3、在黑板上写出相应的算式,以此类推。
4、 公园里有8只小兔,被大象请走了3只,剩下来还有几只小兔?
5、 这道题先告诉我们什么?后告诉我们什么?要我们算什么?用分解怎么去分?8可以分成3和5 请个别幼儿列式:8 3 5 以此类推。
6、观察8的分解与组成示意图,理解整体与部分之间的递增、递减、互补、互换的关系。
四、幼儿操作,提升经验
幼儿开始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尝试在白纸上记录自己的操作结果,列出正确的算式。
活动反思:
幼儿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课堂上幼儿唱“主角”,教师只是一个“配角”,把时间和空间都留给幼儿进行思考、探究、交流,关注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思维等方面。活动穿插游戏或组织一些有趣的活动,让幼儿在愉快的活动氛围中得到提高。
9的组成数学教案3篇(扩展7)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学习7的组成》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学习7的组成》1
活动目标:
1、学习7的分合,知道7分成两份有6种分法,尝试记录其结果。
2、在观察和探索操作活动中,知道按序分合不易漏掉数字。
3、会用语言讲述操作过程。
4、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5、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活动准备:
1、教具:人手一个小盘子,7个雪花插片,数字卡片1——7。
2、学具:幼儿用书、铅笔。
活动过程:
1、集体活动。
(1)复习"碰球"游戏。
教师出示数字卡片5,与幼儿共同玩"碰球"游戏。 教师:嘿、嘿,我的2球碰几球?
幼儿答:嘿、嘿,你的2球碰3球。
教师可以变换数字卡片,与集体、小组、个别幼儿玩,也可以请个别幼儿上来出示卡片带领大家玩碰球游戏。
(2)学习7的组成。
①引导幼儿报出盘子中雪花插片的总数,并将自己盘子中的雪花插片分成两份,鼓励幼儿尝试多种分法。每当幼儿说出一种分法,教师就记录下来,直至幼儿讲完所有的分法。
②让幼儿数一数共有几种分法,想一想,如何能记得又快又好。幼儿想办法,师幼共同商量并有序地进行排序,就不易错漏。
③带领幼儿找一找前后数字的排列关系,通过观察感知并发现前后数字变化的规律:前面的数字逐渐变大,而后面的数字却由大变小。
2、操作活动。
(1)依样涂色进行7的分合,并记录7的分合式。 引导幼儿观察图上辣椒的数量及颜色的变化,请你按序涂色,并看图记录7的分合式。
(2)看分合式填空。观察点卡分合式,请你在方框内,画出相应数量的圆点填写分合式。
(3)观察数字7,学习在日字格中,正确地描写数字。
3、活动评价。
(1)请个别幼儿上来讲述自己的操作活动,其他幼儿边看边念分合式,巩固对7的认识。
(2)教师展示幼儿的操作材料,对书面整洁、操作正确的.幼儿给予表扬和肯定。
活动反思:
在学习7的组成时,我先以“看数拍手”的游戏的形式引入幼儿兴趣,孩子们在拍手游戏过程中都显得很有兴趣,也特别喜欢这样的游戏形式。在用故事《水果成熟了》引导幼儿帮助小动物分水果。在分水果的过程中,孩子们都想上来分,争先恐后的举手。边分边引导幼儿说左边分了几个,右边分了几个等。在这个游戏过程中,孩子们基本能正确分配。也能很好的说出7可以分成1和6、2和5、3和4、4和3、5和2、6和1。为了让每个孩子都有操作的机会,我利用操作材料(玩具)让每个孩子都和我一起来分一分,提高孩子参与的兴趣,让每个孩子对数学更有兴趣。从孩子的操作过程中看,她们基本上都能进行独立操作了,并能进行口头表述。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