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礼仪伴我行》心得体会1 小学生交往礼仪养成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资料。柳斌曾说:“中小学加强德育首先要从文明文明做起。文明文明的传统不能在新一代人中丢失,如果一旦丢失了,小而言之,会带来社会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文明礼仪伴我行》心得体会3篇(2023年),供大家参考。
《文明礼仪伴我行》心得体会1
小学生交往礼仪养成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资料。柳斌曾说:“中小学加强德育首先要从文明文明做起。文明文明的传统不能在新一代人中丢失,如果一旦丢失了,小而言之,会带来社会秩序的混乱,大而言之,会给国家、民族带来灾难,带来耻辱。”交往礼仪是调节人们行为的一种规范,调节人际关系的一种规范,有礼仪规范,社会生活才会井然有序。交往礼仪教育是重要的,在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我们如何对小学生进行交往礼仪教育呢笔者认为要从家庭、校园、社会三个维度出发,构建“三维”教育模式,构成教育合力,以到达理想的效果。
一、家庭维度抓启蒙——透过言传身教,抓好四个启蒙
礼仪教育务必从家庭做起。“对孩子来说,家庭,就是社会秩序的缩影,父母就是孩子模仿的楷模。家庭成员中的人际关系将深刻地影响着孩子,将来他对待他人时将主要以此为依据。”家庭礼仪教育主要是透过言传身教,抓好四个启蒙。
(一)尊敬长辈的启蒙教育
家庭是人才成长的源头,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事实上,从孩子降生人世开始,他的父母就已开始对他(她)们进行家庭礼仪教育了。“我们的教育是同我们的生命一齐开始的。‘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家庭交往礼仪教育中,首先要教育孩子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如何做呢
(1)要把尊敬长辈的文明用语融入日常生活中,如:早上起床,教育孩子有文明的向老人打招呼:“爷爷奶奶早上好!”出门要说:“爷爷奶奶再见!”等。
(2)坚定地拒绝孩子对长辈的不适宜行为,如:吃饭的时候把自己喜欢的菜端到自己面前,不让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吃。
(3)教育孩子体谅和关心长辈的状况。长辈身体不适,要学会问候或做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如端杯水,提醒爷爷奶奶吃药,爸爸妈妈下班回家,要在他们进门时帮忙接包、拿拖鞋等。
(二)文明用语的启蒙教育
文明用语很重要,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主要是透过语言来交流,用语言来表达情感,美的语言、文明的语言能够使人们在交往中得到一种美的享受,既给别人以快乐,也给自己以快乐。小孩的语言最初更多来自于家庭的启蒙,家庭的文明用语启蒙教育更多来自于家庭成员的言传身教。现代*家庭大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家庭中,物质和精神上都享受到最大的爱,而且这种爱是单向爱,等孩子长大以后,不懂文明,不明白关心人,自私自利,作为父母,十分苦恼。有经验的父母明白,在这种状况下,事后指责、呵斥孩子,效果并不是很好,不如事前经常用“故事”进行引导。故事是孩子们都喜欢的一种文学形式。在讲故事的过程中,不管是讲者还是听众都当作是一种好玩的事情,开心愉快。家长们能够选取一些涉及文明文明方面的故事经常给孩子讲解。利用故事中的生动、形象的情节和主人公良好的品行对孩子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坚持下去,能够引导孩子向起息有度,举止有礼,孝敬父母,尊敬长辈,爱学习、爱劳动,识大体,解人意等方向发展。
(三)邻里友好的启蒙教育
“远亲不如近邻”。家长要教育孩子,任何时候首先都要与离自己最近的人搞好关系,互相帮忙。近邻的关系都搞不好的人,很难想象他能关心更多其他的人。此刻,住在城市中的人们,也许是工作、上学的缘故,没有时间互相沟通,所以邻里之间不相互交往。据了解,不明白邻居姓名的大有人在,不与邻居交往的更多。虽然社会在不断地向前发展,人们生活的节奏也变快了,但是邻里之间还是要友好相处的。家长要让孩子看到,做一个好邻居,和睦相处、团结友爱尤为重要。*常的生活无论是楼道里的一声问候,还是见面的会意一笑,都是呵护邻里缘分的一次良机。邻里关系处理得好的关键,就是凡事要先想到他人。诸如:当孩子白天准备放开音量收看电视或听音乐时,应先让他想想邻居有无上夜班的在家休息;当你在高楼阳台为花浇水时,应告诉孩子要先看看楼下是否有人,是否有晒着衣被;当你的孩子与邻居小孩吵架时,就应先看看别人的孩子有否受伤,并主动带孩子去邻居家问个究竟、道个歉……家长时时刻刻不忘记营造出一个“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邻里氛围,对孩子来说是最好的启蒙。
(四)文明行为的启蒙教育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家庭是人们理解道德教育最早的地方。高尚品德务必从小开始培养,从娃娃抓起……要在家庭生活中,透过每个成员良好的言行举止,相互影响,共同提高,构成良好的家风。”家长们要努力营造良好的家庭交往礼仪氛围。(1)家长应具有良好的教养态度和期盼。(2)家长应不断提高交往礼仪水*。家长是子女模仿学习的榜样,如家长不讲礼仪,将会对子女交往礼仪的养成起消极作用。(3)重视家庭礼仪氛围。如果家庭充满和睦温馨、用心向上、以礼相待的气氛,儿童就会有安全感和舒适感,这种气氛容易激励孩子奋发向上,构成良好的礼仪。
二、校园维度抓传承——透过阵地建设,抓好四个结合
校园是小学生交往礼仪养成的主阵地,校园教师在礼仪教育中起主导作用,校园教育要进一步推动小学生交往礼仪养成,使其继续发展。因此要个性抓好校园小环境阵地建设,促进四个结合。
(一)交往礼仪教育与各科教学相结合
“传道、授业、解惑”并不是教师惟一的任务,各科教学的老师都要明白,交往礼仪教育与每一个老师都有关系。因为每一堂课的教学都是教师与学生进行交往的活动,当然下课之后师生之间的交往也一样重要。交往礼仪教育应与各科教学相结合,每一个老师都要注重榜样的作用。孔子日:“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洛克认为:“对于孩子们尽管能够给予各种训导,天天告诉他们一些关于礼仪的精湛的知识,但是最能影响他们的举止的还是那些与他们朝夕相处的人和他们周围的人的言行。儿童的举止大半是模仿得来的。我们都是一种模仿性很强的动物,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而孩子们的耳闻不如目见,也是不足为怪的。”学生的模仿性、“向师性”很强,学生最接近的榜样就是教师。教师是教育工作者,是学生学习模仿的对象,教师的榜样在礼仪活动中无疑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教师和学生课上课下朝夕相处,教师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无不对学生产生直接的影响。教师就应成为礼的化身,校园就是透过教师的作用,使礼无所不至,从而最终完成社会教化。因此教师应首先学习和应用礼仪,时时处处率先垂范,做到彬彬有礼、语言文明、仪表庄重大方、仪态和蔼可亲,使学生在师生交往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交往礼仪教育与班队活动相结合
科尔伯格主张,充分利用环境氛围和伙伴之间相互影响等教育资源,促进儿童思想道德健康发展。为此要个性注意交往礼仪教育与班队活动相结合,建设良好的班风、校风,把对学生个体的教育与对群众的教育结合起来,发挥*行教育的作用,使两者互相促进,让学生生活在一个良好的交往礼仪氛围中,自觉把自己的价值取向与校园的价值导向相一致,不断升华思想、规范自己的礼仪行为。如在班队活动中定期举行“礼仪故事吧”,要求选取一些涉及文明文明方面的故事,在班队活动中资源共享。充分发挥群体的动力,促进孩子们健康成长。礼仪故事能够是老师讲,也能够是学生讲;能够在活动前讲,也能够在活动中或活动后讲;能够是在校园电视台讲,也能够是在课堂上、班会上讲;能够个人讲,也能够是全校集中讲。让学生用心参与,透过搞笑有益的活动,促进礼仪养成。
(三)交往礼仪教育与管理制度相结合
礼仪教育要与校园的管理制度相结合。制度建设就是解决标准问题,透过交往礼仪制度建设,让孩子们明白什么行为是文明的,什么行为是有文明的。利用制度的.规范性、强制性和奖罚、激励机制,引导学生增强礼仪、礼节、文明意识,不断提高自身道德修养。例如:南开大学的创始人严修就十分重视礼仪教育,并使其制度化,他制定的《容止格言》要求学生“面必净、发必理、衣必整、纽必结、头必正、肩容*、胸容宽、背容直;气象:勿躁、勿暴、勿殆;色彩:宜和、宜静、宜庄”,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加强礼仪修养,构成了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笔者认为,小学生礼仪教育要想取得实效,务必制订出详细、具体的礼仪常规,并落实到校园的规章制度中。(四)交往礼仪教育与校园氛围相结合
当代西方德育理论认为,个体道德的构成和发展是由于个体内部活动与社会群体影响发生交互作用的结果。交往礼仪教育与校园氛围相结合就是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同学伙伴关系,充分利用教师的感染力和同学榜样示范等交往礼仪教育资源来感染学生。培根说:“一种群众的习惯,其力量更大于个人的习惯,因此如果有一个良好道德风气的环境,是最有利于培养良好的社会公民的。”交往礼仪教育不能仅靠说理教育,要营造育人的优良环境和浓厚氛围。校园全部工作就是要营造高品位的交往礼仪文化氛围,让学生在这种氛围中去思考、感悟、理解,净化灵魂,升华人格,完善自己。如加强文化建设,让校园的每一个地方、每一个人都发挥交往礼仪教育的功能,校园的宣传栏、班级教室的黑板报每期都要有介绍交往礼仪常识的资料。校园还能够充分利用校园网络优势,多下载对学生成长有益的信息,建立礼仪娱乐网,发出“争做网络文明使者”的倡议,使学生都明白“文明上网、上文明网,让网络成为我们完美的精神家园”。在网上,还能够设定礼仪自评栏目,在自评中改变单纯的文字答题方式,能够用漫画的形式让学生从画中找出错误的礼仪之处,学生能够用所学的知识去决定,透过形象化的画面,再一次强化了记忆印象。
三、社会维度抓协同——透过环境影响,抓好两个协同
俗语道:“蓬生麻中,不扶而直”,可见良好的社会环境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十分重要。人是社会的人,小学生必将走上社会,社会必将影响人,人也会影响社会。在小学生交往礼仪养成教育中,务必从社会的维度着重抓好两个协同。
(一)舆论导向与交往礼仪教育协同
小学生交往礼仪社会教育就应充分发挥信息化时代的优势,用心采取以下措施使舆论导向与交往礼仪教育协同:
(1)投其所好:制作礼仪动画片。小学生个性是中低年级学生最感兴趣的莫过于看动画片,如《蓝猫淘气三千问》透过动画的形式进行科学知识普及教育取得了很大的反响,深受全国孩子们的欢迎。同样,交往礼仪教育也能够投孩子们所好,将礼仪常识制作成生动活泼的礼仪动画片,帮忙学生理解、决定、模仿,透过具体可感知的材料,把空洞的说教转成精彩的画面,引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使孩子们乐于理解礼仪教育。
(2)满足童心:开发礼仪游戏卡。中高年级学生最热衷于打电子游戏,由易到难、由浅入深,过了一关又一关,这样过关斩将,步步为营,强烈地刺激孩子们的好奇心、好胜心;即使输了也能毫不犹豫从头再来,能够屡败屡战,乐此不疲。因此,在小学生交往礼仪教育中,能够从满足孩子们的童心出发,开发礼仪游戏卡,在游戏中每前进一步务必答对一道相关礼仪知识,设置不同的游戏,让孩子们在游戏中感悟哪些行为是文明的,哪些做法是错误的、不文明的。最后的赢家肯定是对交往礼仪知识十分熟悉的学生。这样,透过让孩子们玩游戏简单快乐地掌握交往礼仪知识。
(二)社会环境与交往礼仪教育协同
社会环境包括社会风气、社区文化、大众传媒、社会团体、校外友伴和亲戚邻居等社会生活诸因素,它更直接地影响着小学生的交往礼仪养成。这些社会生活因素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他们对小学生的影响有用心的,也有消极的,有经常的,也有偶然的。因此,净化社会环境,是小学生交往礼仪养成的重要环节,如校园将小学生交往礼仪资料、要求告知社区居民,让他们一齐督促学生的礼仪行为,并要求他们也要讲究礼仪,让学生在和谐礼仪的环境熏陶中成为一个懂礼的人,共同营造文明文明的社会环境。《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强调,中小学德育工作“要注意同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紧密结合,用心争取有关部门的支持,促进构成良好的社区育人环境”。村乡委会、居委会干部要充分利用社会环境资源,如博物馆、青少年宫、文化馆、烈士陵园和主题公园等,利用这些被誉为“立体的、凝固的教科书”开展教育青少年的各项活动。如寒暑假社区定期举办主题活动,让学生融入社会,把社会的不良现象作为反面典型,加强对学生的交往礼仪教育,培养学生鉴别潜力,抵制和消除不良信息和影响。
总之,教育事业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家庭教育是校园教育的基础,社会教育是校园教育的补充和继续。小学生交往礼仪教育能够在构建家庭、校园、社会三维一体模式上进行探索。无论是哪种教育,在“言传”时都不应忘记:小学的孩子,仍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所以,把抽象的礼仪行为准则寓于各种形式的活动当中,透过参加各种相关的主题活动,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儿童在教育中发展,也就是在教育中生活,在教育中实现人生。他们并不是一个抽象的存在,不是被塑造好了才置入生活之中。他们的发展就是生活,就是他们的人生实践。”德国一位校长说,德国没有道德课,但十分重视行为训练。“道德不是说出来的,是练出来的。”“道德教育主要靠四条:家长的榜样;教师的人格;社会的影响;学生的实践和训练。”只有在调节社会生活各种因素的力量,使之构成用心正确的教育合力下,小学生交往礼仪教育才会到达理想的效果。
《文明礼仪伴我行》心得体会2
仪之邦”。注重礼仪,把礼仪作为国家习俗民情的本色,是*传统文化的最大特点。必备的文明礼仪知识就犹如一个烙印,印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
对于一个人来说,礼仪是一个人思想的道德水*,文化修养以及实际能力的外在的表现;对于一个社会来说,礼仪是这个社会的文明程度,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而对于一个国家来说,礼仪则更是这个国家的灵魂,也是世人对这个国家好坏、文明辨别的一个重要依据!
《礼仪之美》这本书主要有三大部分:1、家庭礼仪。家庭礼仪这一大部分主要让我们孩子与父母之前建立起一个心灵的桥梁,让我们打开心灵之门,学会与长辈沟通,同时让我们学会自己照顾自己。2、学校礼仪。学校礼仪这一大部分主要让我们学生在学校不追逐,不打闹,做一位名正言顺的“三好学生”、“优秀少先队员”、“优秀干部”……;3、社会礼仪。社会礼仪这一大部分主要讲在公共场所应注意的地方,不大声喧哗,尊老爱幼,遵守交通规则……争做一名优秀的好居民。
当我看完这本书时,我觉得自己和书中的反面教材化合物很相似,自己以前不懂文明、礼仪时的所作所为。想到这儿,我不禁流下懊悔、自责的眼泪。
记得那是一天下午放学回家,我和朋友坐在回家的公共汽车上。刚上车,呵!好家伙!刚好有两个空位。我俩迅速坐上座位,在座位上有说有笑起来。
这时,有一位年迈的老奶奶蹒跚地走上了车,只见她头上的白发代替了所有的黑发,波浪似的的皱纹刻在老奶奶装满沧桑的脸上,早已脱光了牙齿的嘴巴往里凹着。老奶奶她右手拄着拐杖,左手不停地锤打着背部……我瞧了一眼老奶奶,然后快速地把头扭向窗外,装作别看见我可不想象傻子似的给老人让座位,自己受累,那可是傻子才做的事,我才不干呢!而一旁的朋友却坐不住了,她走向老奶奶,小心翼翼地扶着老奶奶来座位上,想把座位让给老奶奶坐,老奶奶就被朋友的安抚语言给安顿下来了。刚开始,我觉得我这朋友还真够傻的,放着舒适的座位不坐,偏要去“享受”脚被踩的酸痛之味儿,可她的脸上却洋溢着无与言比的微笑。朋友一看见我这耐闷样儿,就苦口婆心地教导我,并从我书包里拿出《礼仪之美》给我看,我心中的责备之火才被浇灭,油然而生的是对她尊老爱幼的精神和礼仪的敬佩!紧接着,我想把座位让给朋友坐,可朋友拒绝了,她把我的座
位也让给了车上的另一位老人。而我的心中却是温暖的。我和朋友脸上溢出了灿烂的笑,那是一种助人之后,无以言表的笑,笑得是那么灿烂、那么美丽!
“礼仪”中的“礼”就是要尊敬和关心他人,合乎“情理”;“仪”就是要人在行为上恰好其分,合乎“事理”。礼仪是表示对人尊重、敬意的一套社交规范和道德准则。
文明、礼仪伴随着我们一生,如果我们都文明、礼貌地对待他人,那事情就会迎刃而解了,世界也会更加和*,等待我们的则是生活的更加美好!
《文明礼仪伴我行》心得体会3
自古以来,我国就被世界称为“礼仪之邦”。注重礼仪,把礼仪作为国家习俗民情的本色,是*传统文化的特点。对一个人来说,礼仪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对一个社会来说,礼仪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度、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重视、开展礼仪教育已成为道德实践的一个重要内容。
文明礼仪的主要部分为三个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家庭礼仪;第二部分是学校礼仪;第三部分是社会礼仪。
关于家庭礼仪,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四点:一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二是正确表达自己;三是理解体贴父母;四是合理使用零花钱。为子弟才,“出必告,反必面”。这一点对长辈最起码的礼,我们是否每日做到了呢?当我们早上起床时不是对父母视若无睹,而是要对父母问好,放学回家不是对长辈横眉冷目,而是亲切对待。以上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所以我们应该好好对待父母。
而学校礼仪是表现出了一个整体,所以我们更要严格做到几点:着装得体守礼仪、遵纪守信讲礼仪、尊老爱幼知礼仪、不攀不比是礼仪,倾听他人懂礼仪、佳节庆典需礼仪。
学校是一个校园,我们如果要给校园添光彩,必须要做到最重要的一点:着装得体,这样才能表现出校园的气质来。
社会礼仪不可少,里面学问多得是,想要做个聪明的社会人,请学学社会礼仪:探病就医懂礼仪、公共交通需礼仪、电话用语讲礼仪、大型活动要礼仪。因此,社会礼仪很重要。如果,你不懂,那你读再多的书也没用,因为它是一门常识,没有它,你就什么事也干不了。
礼仪是一本书,你怎么也读不完它;礼仪是一首歌,你怎么也唱不完它;礼仪是菜谱,你怎么也看不完它。要想学礼仪,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文明礼仪伴我行》心得体会3篇扩展阅读
《文明礼仪伴我行》心得体会3篇(扩展1)
——“文明礼仪伴我行”心得体会3篇
“文明礼仪伴我行”心得体会1
小学生交往礼仪养成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资料。柳斌曾说:“中小学加强德育首先要从文明文明做起。文明文明的传统不能在新一代人中丢失,如果一旦丢失了,小而言之,会带来社会秩序的混乱,大而言之,会给国家、民族带来灾难,带来耻辱。”交往礼仪是调节人们行为的一种规范,调节人际关系的一种规范,有礼仪规范,社会生活才会井然有序。交往礼仪教育是重要的,在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我们如何对小学生进行交往礼仪教育呢笔者认为要从家庭、校园、社会三个维度出发,构建“三维”教育模式,构成教育合力,以到达理想的效果。
一、家庭维度抓启蒙——透过言传身教,抓好四个启蒙
礼仪教育务必从家庭做起。“对孩子来说,家庭,就是社会秩序的缩影,父母就是孩子模仿的楷模。家庭成员中的人际关系将深刻地影响着孩子,将来他对待他人时将主要以此为依据。”家庭礼仪教育主要是透过言传身教,抓好四个启蒙。
(一)尊敬长辈的启蒙教育
家庭是人才成长的源头,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事实上,从孩子降生人世开始,他的父母就已开始对他(她)们进行家庭礼仪教育了。“我们的教育是同我们的生命一齐开始的。‘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家庭交往礼仪教育中,首先要教育孩子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如何做呢
(1)要把尊敬长辈的文明用语融入日常生活中,如:早上起床,教育孩子有文明的向老人打招呼:“爷爷奶奶早上好!”出门要说:“爷爷奶奶再见!”等。
(2)坚定地拒绝孩子对长辈的不适宜行为,如:吃饭的时候把自己喜欢的菜端到自己面前,不让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吃。
(3)教育孩子体谅和关心长辈的状况。长辈身体不适,要学会问候或做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如端杯水,提醒爷爷奶奶吃药,爸爸妈妈下班回家,要在他们进门时帮忙接包、拿拖鞋等。
(二)文明用语的启蒙教育
文明用语很重要,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主要是透过语言来交流,用语言来表达情感,美的语言、文明的语言能够使人们在交往中得到一种美的享受,既给别人以快乐,也给自己以快乐。小孩的语言最初更多来自于家庭的启蒙,家庭的文明用语启蒙教育更多来自于家庭成员的言传身教。现代*家庭大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家庭中,物质和精神上都享受到最大的爱,而且这种爱是单向爱,等孩子长大以后,不懂文明,不明白关心人,自私自利,作为父母,十分苦恼。有经验的父母明白,在这种状况下,事后指责、呵斥孩子,效果并不是很好,不如事前经常用“故事”进行引导。故事是孩子们都喜欢的一种文学形式。在讲故事的过程中,不管是讲者还是听众都当作是一种好玩的事情,开心愉快。家长们能够选取一些涉及文明文明方面的故事经常给孩子讲解。利用故事中的生动、形象的情节和主人公良好的品行对孩子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坚持下去,能够引导孩子向起息有度,举止有礼,孝敬父母,尊敬长辈,爱学习、爱劳动,识大体,解人意等方向发展。
(三)邻里友好的启蒙教育
“远亲不如近邻”。家长要教育孩子,任何时候首先都要与离自己最近的人搞好关系,互相帮忙。近邻的关系都搞不好的人,很难想象他能关心更多其他的人。此刻,住在城市中的人们,也许是工作、上学的缘故,没有时间互相沟通,所以邻里之间不相互交往。据了解,不明白邻居姓名的大有人在,不与邻居交往的更多。虽然社会在不断地向前发展,人们生活的节奏也变快了,但是邻里之间还是要友好相处的。家长要让孩子看到,做一个好邻居,和睦相处、团结友爱尤为重要。*常的生活无论是楼道里的一声问候,还是见面的会意一笑,都是呵护邻里缘分的一次良机。邻里关系处理得好的关键,就是凡事要先想到他人。诸如:当孩子白天准备放开音量收看电视或听音乐时,应先让他想想邻居有无上夜班的在家休息;当你在高楼阳台为花浇水时,应告诉孩子要先看看楼下是否有人,是否有晒着衣被;当你的孩子与邻居小孩吵架时,就应先看看别人的孩子有否受伤,并主动带孩子去邻居家问个究竟、道个歉……家长时时刻刻不忘记营造出一个“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邻里氛围,对孩子来说是最好的启蒙。
(四)文明行为的启蒙教育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家庭是人们理解道德教育最早的地方。高尚品德务必从小开始培养,从娃娃抓起……要在家庭生活中,透过每个成员良好的言行举止,相互影响,共同提高,构成良好的家风。”家长们要努力营造良好的家庭交往礼仪氛围。(1)家长应具有良好的教养态度和期盼。(2)家长应不断提高交往礼仪水*。家长是子女模仿学习的榜样,如家长不讲礼仪,将会对子女交往礼仪的养成起消极作用。(3)重视家庭礼仪氛围。如果家庭充满和睦温馨、用心向上、以礼相待的气氛,儿童就会有安全感和舒适感,这种气氛容易激励孩子奋发向上,构成良好的礼仪。
二、校园维度抓传承——透过阵地建设,抓好四个结合
校园是小学生交往礼仪养成的主阵地,校园教师在礼仪教育中起主导作用,校园教育要进一步推动小学生交往礼仪养成,使其继续发展。因此要个性抓好校园小环境阵地建设,促进四个结合。
(一)交往礼仪教育与各科教学相结合
“传道、授业、解惑”并不是教师惟一的任务,各科教学的老师都要明白,交往礼仪教育与每一个老师都有关系。因为每一堂课的教学都是教师与学生进行交往的活动,当然下课之后师生之间的交往也一样重要。交往礼仪教育应与各科教学相结合,每一个老师都要注重榜样的作用。孔子日:“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洛克认为:“对于孩子们尽管能够给予各种训导,天天告诉他们一些关于礼仪的精湛的知识,但是最能影响他们的举止的还是那些与他们朝夕相处的人和他们周围的人的言行。儿童的举止大半是模仿得来的。我们都是一种模仿性很强的动物,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而孩子们的耳闻不如目见,也是不足为怪的。”学生的模仿性、“向师性”很强,学生最接近的榜样就是教师。教师是教育工作者,是学生学习模仿的对象,教师的榜样在礼仪活动中无疑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教师和学生课上课下朝夕相处,教师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无不对学生产生直接的影响。教师就应成为礼的化身,校园就是透过教师的作用,使礼无所不至,从而最终完成社会教化。因此教师应首先学习和应用礼仪,时时处处率先垂范,做到彬彬有礼、语言文明、仪表庄重大方、仪态和蔼可亲,使学生在师生交往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交往礼仪教育与班队活动相结合
科尔伯格主张,充分利用环境氛围和伙伴之间相互影响等教育资源,促进儿童思想道德健康发展。为此要个性注意交往礼仪教育与班队活动相结合,建设良好的班风、校风,把对学生个体的教育与对群众的教育结合起来,发挥*行教育的作用,使两者互相促进,让学生生活在一个良好的交往礼仪氛围中,自觉把自己的价值取向与校园的价值导向相一致,不断升华思想、规范自己的礼仪行为。如在班队活动中定期举行“礼仪故事吧”,要求选取一些涉及文明文明方面的故事,在班队活动中资源共享。充分发挥群体的动力,促进孩子们健康成长。礼仪故事能够是老师讲,也能够是学生讲;能够在活动前讲,也能够在活动中或活动后讲;能够是在校园电视台讲,也能够是在课堂上、班会上讲;能够个人讲,也能够是全校集中讲。让学生用心参与,透过搞笑有益的活动,促进礼仪养成。
(三)交往礼仪教育与管理制度相结合
礼仪教育要与校园的管理制度相结合。制度建设就是解决标准问题,透过交往礼仪制度建设,让孩子们明白什么行为是文明的,什么行为是有文明的。利用制度的规范性、强制性和奖罚、激励机制,引导学生增强礼仪、礼节、文明意识,不断提高自身道德修养。例如:南开大学的创始人严修就十分重视礼仪教育,并使其制度化,他制定的《容止格言》要求学生“面必净、发必理、衣必整、纽必结、头必正、肩容*、胸容宽、背容直;气象:勿躁、勿暴、勿殆;色彩:宜和、宜静、宜庄”,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加强礼仪修养,构成了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笔者认为,小学生礼仪教育要想取得实效,务必制订出详细、具体的礼仪常规,并落实到校园的规章制度中。(四)交往礼仪教育与校园氛围相结合
当代西方德育理论认为,个体道德的构成和发展是由于个体内部活动与社会群体影响发生交互作用的结果。交往礼仪教育与校园氛围相结合就是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同学伙伴关系,充分利用教师的感染力和同学榜样示范等交往礼仪教育资源来感染学生。培根说:“一种群众的习惯,其力量更大于个人的习惯,因此如果有一个良好道德风气的环境,是最有利于培养良好的社会公民的。”交往礼仪教育不能仅靠说理教育,要营造育人的优良环境和浓厚氛围。校园全部工作就是要营造高品位的交往礼仪文化氛围,让学生在这种氛围中去思考、感悟、理解,净化灵魂,升华人格,完善自己。如加强文化建设,让校园的每一个地方、每一个人都发挥交往礼仪教育的功能,校园的宣传栏、班级教室的黑板报每期都要有介绍交往礼仪常识的资料。校园还能够充分利用校园网络优势,多下载对学生成长有益的信息,建立礼仪娱乐网,发出“争做网络文明使者”的倡议,使学生都明白“文明上网、上文明网,让网络成为我们完美的精神家园”。在网上,还能够设定礼仪自评栏目,在自评中改变单纯的文字答题方式,能够用漫画的形式让学生从画中找出错误的礼仪之处,学生能够用所学的知识去决定,透过形象化的画面,再一次强化了记忆印象。
三、社会维度抓协同——透过环境影响,抓好两个协同
俗语道:“蓬生麻中,不扶而直”,可见良好的社会环境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十分重要。人是社会的人,小学生必将走上社会,社会必将影响人,人也会影响社会。在小学生交往礼仪养成教育中,务必从社会的维度着重抓好两个协同。
(一)舆论导向与交往礼仪教育协同
小学生交往礼仪社会教育就应充分发挥信息化时代的优势,用心采取以下措施使舆论导向与交往礼仪教育协同:
(1)投其所好:制作礼仪动画片。小学生个性是中低年级学生最感兴趣的莫过于看动画片,如《蓝猫淘气三千问》透过动画的形式进行科学知识普及教育取得了很大的反响,深受全国孩子们的欢迎。同样,交往礼仪教育也能够投孩子们所好,将礼仪常识制作成生动活泼的礼仪动画片,帮忙学生理解、决定、模仿,透过具体可感知的材料,把空洞的说教转成精彩的画面,引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使孩子们乐于理解礼仪教育。
(2)满足童心:开发礼仪游戏卡。中高年级学生最热衷于打电子游戏,由易到难、由浅入深,过了一关又一关,这样过关斩将,步步为营,强烈地刺激孩子们的好奇心、好胜心;即使输了也能毫不犹豫从头再来,能够屡败屡战,乐此不疲。因此,在小学生交往礼仪教育中,能够从满足孩子们的童心出发,开发礼仪游戏卡,在游戏中每前进一步务必答对一道相关礼仪知识,设置不同的游戏,让孩子们在游戏中感悟哪些行为是文明的,哪些做法是错误的、不文明的。最后的赢家肯定是对交往礼仪知识十分熟悉的学生。这样,透过让孩子们玩游戏简单快乐地掌握交往礼仪知识。
(二)社会环境与交往礼仪教育协同
社会环境包括社会风气、社区文化、大众传媒、社会团体、校外友伴和亲戚邻居等社会生活诸因素,它更直接地影响着小学生的交往礼仪养成。这些社会生活因素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他们对小学生的影响有用心的,也有消极的,有经常的,也有偶然的。因此,净化社会环境,是小学生交往礼仪养成的重要环节,如校园将小学生交往礼仪资料、要求告知社区居民,让他们一齐督促学生的礼仪行为,并要求他们也要讲究礼仪,让学生在和谐礼仪的环境熏陶中成为一个懂礼的人,共同营造文明文明的社会环境。《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强调,中小学德育工作“要注意同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紧密结合,用心争取有关部门的支持,促进构成良好的社区育人环境”。村乡委会、居委会干部要充分利用社会环境资源,如博物馆、青少年宫、文化馆、烈士陵园和主题公园等,利用这些被誉为“立体的、凝固的教科书”开展教育青少年的各项活动。如寒暑假社区定期举办主题活动,让学生融入社会,把社会的不良现象作为反面典型,加强对学生的交往礼仪教育,培养学生鉴别潜力,抵制和消除不良信息和影响。
总之,教育事业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家庭教育是校园教育的基础,社会教育是校园教育的补充和继续。小学生交往礼仪教育能够在构建家庭、校园、社会三维一体模式上进行探索。无论是哪种教育,在“言传”时都不应忘记:小学的孩子,仍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所以,把抽象的礼仪行为准则寓于各种形式的活动当中,透过参加各种相关的主题活动,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儿童在教育中发展,也就是在教育中生活,在教育中实现人生。他们并不是一个抽象的存在,不是被塑造好了才置入生活之中。他们的发展就是生活,就是他们的人生实践。”德国一位校长说,德国没有道德课,但十分重视行为训练。“道德不是说出来的,是练出来的。”“道德教育主要靠四条:家长的榜样;教师的人格;社会的影响;学生的实践和训练。”只有在调节社会生活各种因素的力量,使之构成用心正确的教育合力下,小学生交往礼仪教育才会到达理想的效果。
“文明礼仪伴我行”心得体会2
仪之邦”。注重礼仪,把礼仪作为国家习俗民情的本色,是*传统文化的最大特点。必备的文明礼仪知识就犹如一个烙印,印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
对于一个人来说,礼仪是一个人思想的道德水*,文化修养以及实际能力的外在的表现;对于一个社会来说,礼仪是这个社会的文明程度,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而对于一个国家来说,礼仪则更是这个国家的灵魂,也是世人对这个国家好坏、文明辨别的一个重要依据!
《礼仪之美》这本书主要有三大部分:1、家庭礼仪。家庭礼仪这一大部分主要让我们孩子与父母之前建立起一个心灵的桥梁,让我们打开心灵之门,学会与长辈沟通,同时让我们学会自己照顾自己。2、学校礼仪。学校礼仪这一大部分主要让我们学生在学校不追逐,不打闹,做一位名正言顺的“三好学生”、“优秀少先队员”、“优秀干部”……;3、社会礼仪。社会礼仪这一大部分主要讲在公共场所应注意的地方,不大声喧哗,尊老爱幼,遵守交通规则……争做一名优秀的好居民。
当我看完这本书时,我觉得自己和书中的反面教材化合物很相似,自己以前不懂文明、礼仪时的所作所为。想到这儿,我不禁流下懊悔、自责的眼泪。
记得那是一天下午放学回家,我和朋友坐在回家的公共汽车上。刚上车,呵!好家伙!刚好有两个空位。我俩迅速坐上座位,在座位上有说有笑起来。
这时,有一位年迈的老奶奶蹒跚地走上了车,只见她头上的白发代替了所有的黑发,波浪似的的皱纹刻在老奶奶装满沧桑的脸上,早已脱光了牙齿的嘴巴往里凹着。老奶奶她右手拄着拐杖,左手不停地锤打着背部……我瞧了一眼老奶奶,然后快速地把头扭向窗外,装作别看见我可不想象傻子似的给老人让座位,自己受累,那可是傻子才做的事,我才不干呢!而一旁的朋友却坐不住了,她走向老奶奶,小心翼翼地扶着老奶奶来座位上,想把座位让给老奶奶坐,老奶奶就被朋友的安抚语言给安顿下来了。刚开始,我觉得我这朋友还真够傻的,放着舒适的座位不坐,偏要去“享受”脚被踩的酸痛之味儿,可她的脸上却洋溢着无与言比的微笑。朋友一看见我这耐闷样儿,就苦口婆心地教导我,并从我书包里拿出《礼仪之美》给我看,我心中的`责备之火才被浇灭,油然而生的是对她尊老爱幼的精神和礼仪的敬佩!紧接着,我想把座位让给朋友坐,可朋友拒绝了,她把我的座
位也让给了车上的另一位老人。而我的心中却是温暖的。我和朋友脸上溢出了灿烂的笑,那是一种助人之后,无以言表的笑,笑得是那么灿烂、那么美丽!
“礼仪”中的“礼”就是要尊敬和关心他人,合乎“情理”;“仪”就是要人在行为上恰好其分,合乎“事理”。礼仪是表示对人尊重、敬意的一套社交规范和道德准则。
文明、礼仪伴随着我们一生,如果我们都文明、礼貌地对待他人,那事情就会迎刃而解了,世界也会更加和*,等待我们的则是生活的更加美好!
“文明礼仪伴我行”心得体会3
小学生交往礼仪养成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资料。柳斌曾说:“中小学加强德育首先要从文明文明做起。文明文明的传统不能在新一代人中丢失,如果一旦丢失了,小而言之,会带来社会秩序的混乱,大而言之,会给国家、民族带来灾难,带来耻辱。”交往礼仪是调节人们行为的一种规范,调节人际关系的一种规范,有礼仪规范,社会生活才会井然有序。交往礼仪教育是重要的,在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我们如何对小学生进行交往礼仪教育呢笔者认为要从家庭、校园、社会三个维度出发,构建“三维”教育模式,构成教育合力,以到达理想的效果。
一、家庭维度抓启蒙——透过言传身教,抓好四个启蒙
礼仪教育务必从家庭做起。“对孩子来说,家庭,就是社会秩序的缩影,父母就是孩子模仿的楷模。家庭成员中的人际关系将深刻地影响着孩子,将来他对待他人时将主要以此为依据。”家庭礼仪教育主要是透过言传身教,抓好四个启蒙。
(一)尊敬长辈的启蒙教育
家庭是人才成长的源头,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事实上,从孩子降生人世开始,他的父母就已开始对他(她)们进行家庭礼仪教育了。“我们的教育是同我们的生命一齐开始的。‘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家庭交往礼仪教育中,首先要教育孩子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如何做呢
(1)要把尊敬长辈的文明用语融入日常生活中,如:早上起床,教育孩子有文明的向老人打招呼:“爷爷奶奶早上好!”出门要说:“爷爷奶奶再见!”等。
(2)坚定地拒绝孩子对长辈的不适宜行为,如:吃饭的时候把自己喜欢的菜端到自己面前,不让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吃。
(3)教育孩子体谅和关心长辈的状况。长辈身体不适,要学会问候或做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如端杯水,提醒爷爷奶奶吃药,爸爸妈妈下班回家,要在他们进门时帮忙接包、拿拖鞋等。
(二)文明用语的启蒙教育
文明用语很重要,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主要是透过语言来交流,用语言来表达情感,美的语言、文明的语言能够使人们在交往中得到一种美的享受,既给别人以快乐,也给自己以快乐。小孩的语言最初更多来自于家庭的启蒙,家庭的文明用语启蒙教育更多来自于家庭成员的言传身教。现代*家庭大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家庭中,物质和精神上都享受到最大的爱,而且这种爱是单向爱,等孩子长大以后,不懂文明,不明白关心人,自私自利,作为父母,十分苦恼。有经验的父母明白,在这种状况下,事后指责、呵斥孩子,效果并不是很好,不如事前经常用“故事”进行引导。故事是孩子们都喜欢的一种文学形式。在讲故事的过程中,不管是讲者还是听众都当作是一种好玩的事情,开心愉快。家长们能够选取一些涉及文明文明方面的故事经常给孩子讲解。利用故事中的生动、形象的情节和主人公良好的品行对孩子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坚持下去,能够引导孩子向起息有度,举止有礼,孝敬父母,尊敬长辈,爱学习、爱劳动,识大体,解人意等方向发展。
(三)邻里友好的启蒙教育
“远亲不如近邻”。家长要教育孩子,任何时候首先都要与离自己最近的人搞好关系,互相帮忙。近邻的关系都搞不好的人,很难想象他能关心更多其他的人。此刻,住在城市中的人们,也许是工作、上学的缘故,没有时间互相沟通,所以邻里之间不相互交往。据了解,不明白邻居姓名的大有人在,不与邻居交往的更多。虽然社会在不断地向前发展,人们生活的节奏也变快了,但是邻里之间还是要友好相处的。家长要让孩子看到,做一个好邻居,和睦相处、团结友爱尤为重要。*常的生活无论是楼道里的一声问候,还是见面的会意一笑,都是呵护邻里缘分的一次良机。邻里关系处理得好的关键,就是凡事要先想到他人。诸如:当孩子白天准备放开音量收看电视或听音乐时,应先让他想想邻居有无上夜班的在家休息;当你在高楼阳台为花浇水时,应告诉孩子要先看看楼下是否有人,是否有晒着衣被;当你的孩子与邻居小孩吵架时,就应先看看别人的孩子有否受伤,并主动带孩子去邻居家问个究竟、道个歉……家长时时刻刻不忘记营造出一个“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邻里氛围,对孩子来说是最好的启蒙。
(四)文明行为的启蒙教育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家庭是人们理解道德教育最早的地方。高尚品德务必从小开始培养,从娃娃抓起……要在家庭生活中,透过每个成员良好的言行举止,相互影响,共同提高,构成良好的家风。”家长们要努力营造良好的家庭交往礼仪氛围。(1)家长应具有良好的教养态度和期盼。(2)家长应不断提高交往礼仪水*。家长是子女模仿学习的榜样,如家长不讲礼仪,将会对子女交往礼仪的养成起消极作用。(3)重视家庭礼仪氛围。如果家庭充满和睦温馨、用心向上、以礼相待的气氛,儿童就会有安全感和舒适感,这种气氛容易激励孩子奋发向上,构成良好的礼仪。
二、校园维度抓传承——透过阵地建设,抓好四个结合
校园是小学生交往礼仪养成的主阵地,校园教师在礼仪教育中起主导作用,校园教育要进一步推动小学生交往礼仪养成,使其继续发展。因此要个性抓好校园小环境阵地建设,促进四个结合。
(一)交往礼仪教育与各科教学相结合
“传道、授业、解惑”并不是教师惟一的任务,各科教学的老师都要明白,交往礼仪教育与每一个老师都有关系。因为每一堂课的教学都是教师与学生进行交往的活动,当然下课之后师生之间的交往也一样重要。交往礼仪教育应与各科教学相结合,每一个老师都要注重榜样的作用。孔子日:“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洛克认为:“对于孩子们尽管能够给予各种训导,天天告诉他们一些关于礼仪的精湛的知识,但是最能影响他们的举止的还是那些与他们朝夕相处的人和他们周围的人的言行。儿童的举止大半是模仿得来的。我们都是一种模仿性很强的动物,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而孩子们的耳闻不如目见,也是不足为怪的。”学生的模仿性、“向师性”很强,学生最接近的榜样就是教师。教师是教育工作者,是学生学习模仿的对象,教师的榜样在礼仪活动中无疑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教师和学生课上课下朝夕相处,教师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无不对学生产生直接的影响。教师就应成为礼的化身,校园就是透过教师的作用,使礼无所不至,从而最终完成社会教化。因此教师应首先学习和应用礼仪,时时处处率先垂范,做到彬彬有礼、语言文明、仪表庄重大方、仪态和蔼可亲,使学生在师生交往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交往礼仪教育与班队活动相结合
科尔伯格主张,充分利用环境氛围和伙伴之间相互影响等教育资源,促进儿童思想道德健康发展。为此要个性注意交往礼仪教育与班队活动相结合,建设良好的班风、校风,把对学生个体的教育与对群众的教育结合起来,发挥*行教育的作用,使两者互相促进,让学生生活在一个良好的交往礼仪氛围中,自觉把自己的价值取向与校园的价值导向相一致,不断升华思想、规范自己的礼仪行为。如在班队活动中定期举行“礼仪故事吧”,要求选取一些涉及文明文明方面的故事,在班队活动中资源共享。充分发挥群体的动力,促进孩子们健康成长。礼仪故事能够是老师讲,也能够是学生讲;能够在活动前讲,也能够在活动中或活动后讲;能够是在校园电视台讲,也能够是在课堂上、班会上讲;能够个人讲,也能够是全校集中讲。让学生用心参与,透过搞笑有益的活动,促进礼仪养成。
(三)交往礼仪教育与管理制度相结合
礼仪教育要与校园的管理制度相结合。制度建设就是解决标准问题,透过交往礼仪制度建设,让孩子们明白什么行为是文明的,什么行为是有文明的。利用制度的规范性、强制性和奖罚、激励机制,引导学生增强礼仪、礼节、文明意识,不断提高自身道德修养。例如:南开大学的创始人严修就十分重视礼仪教育,并使其制度化,他制定的《容止格言》要求学生“面必净、发必理、衣必整、纽必结、头必正、肩容*、胸容宽、背容直;气象:勿躁、勿暴、勿殆;色彩:宜和、宜静、宜庄”,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加强礼仪修养,构成了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笔者认为,小学生礼仪教育要想取得实效,务必制订出详细、具体的礼仪常规,并落实到校园的规章制度中。(四)交往礼仪教育与校园氛围相结合
当代西方德育理论认为,个体道德的构成和发展是由于个体内部活动与社会群体影响发生交互作用的结果。交往礼仪教育与校园氛围相结合就是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同学伙伴关系,充分利用教师的感染力和同学榜样示范等交往礼仪教育资源来感染学生。培根说:“一种群众的习惯,其力量更大于个人的习惯,因此如果有一个良好道德风气的环境,是最有利于培养良好的社会公民的。”交往礼仪教育不能仅靠说理教育,要营造育人的优良环境和浓厚氛围。校园全部工作就是要营造高品位的交往礼仪文化氛围,让学生在这种氛围中去思考、感悟、理解,净化灵魂,升华人格,完善自己。如加强文化建设,让校园的每一个地方、每一个人都发挥交往礼仪教育的功能,校园的宣传栏、班级教室的黑板报每期都要有介绍交往礼仪常识的资料。校园还能够充分利用校园网络优势,多下载对学生成长有益的信息,建立礼仪娱乐网,发出“争做网络文明使者”的倡议,使学生都明白“文明上网、上文明网,让网络成为我们完美的精神家园”。在网上,还能够设定礼仪自评栏目,在自评中改变单纯的文字答题方式,能够用漫画的形式让学生从画中找出错误的礼仪之处,学生能够用所学的知识去决定,透过形象化的画面,再一次强化了记忆印象。
三、社会维度抓协同——透过环境影响,抓好两个协同
俗语道:“蓬生麻中,不扶而直”,可见良好的社会环境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十分重要。人是社会的人,小学生必将走上社会,社会必将影响人,人也会影响社会。在小学生交往礼仪养成教育中,务必从社会的维度着重抓好两个协同。
(一)舆论导向与交往礼仪教育协同
小学生交往礼仪社会教育就应充分发挥信息化时代的优势,用心采取以下措施使舆论导向与交往礼仪教育协同:
(1)投其所好:制作礼仪动画片。小学生个性是中低年级学生最感兴趣的莫过于看动画片,如《蓝猫淘气三千问》透过动画的形式进行科学知识普及教育取得了很大的反响,深受全国孩子们的欢迎。同样,交往礼仪教育也能够投孩子们所好,将礼仪常识制作成生动活泼的礼仪动画片,帮忙学生理解、决定、模仿,透过具体可感知的材料,把空洞的说教转成精彩的画面,引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使孩子们乐于理解礼仪教育。
(2)满足童心:开发礼仪游戏卡。中高年级学生最热衷于打电子游戏,由易到难、由浅入深,过了一关又一关,这样过关斩将,步步为营,强烈地刺激孩子们的好奇心、好胜心;即使输了也能毫不犹豫从头再来,能够屡败屡战,乐此不疲。因此,在小学生交往礼仪教育中,能够从满足孩子们的童心出发,开发礼仪游戏卡,在游戏中每前进一步务必答对一道相关礼仪知识,设置不同的游戏,让孩子们在游戏中感悟哪些行为是文明的,哪些做法是错误的、不文明的。最后的赢家肯定是对交往礼仪知识十分熟悉的学生。这样,透过让孩子们玩游戏简单快乐地掌握交往礼仪知识。
(二)社会环境与交往礼仪教育协同
社会环境包括社会风气、社区文化、大众传媒、社会团体、校外友伴和亲戚邻居等社会生活诸因素,它更直接地影响着小学生的交往礼仪养成。这些社会生活因素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他们对小学生的影响有用心的,也有消极的,有经常的,也有偶然的。因此,净化社会环境,是小学生交往礼仪养成的重要环节,如校园将小学生交往礼仪资料、要求告知社区居民,让他们一齐督促学生的礼仪行为,并要求他们也要讲究礼仪,让学生在和谐礼仪的环境熏陶中成为一个懂礼的人,共同营造文明文明的社会环境。《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强调,中小学德育工作“要注意同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紧密结合,用心争取有关部门的支持,促进构成良好的社区育人环境”。村乡委会、居委会干部要充分利用社会环境资源,如博物馆、青少年宫、文化馆、烈士陵园和主题公园等,利用这些被誉为“立体的、凝固的教科书”开展教育青少年的各项活动。如寒暑假社区定期举办主题活动,让学生融入社会,把社会的不良现象作为反面典型,加强对学生的交往礼仪教育,培养学生鉴别潜力,抵制和消除不良信息和影响。
总之,教育事业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家庭教育是校园教育的基础,社会教育是校园教育的补充和继续。小学生交往礼仪教育能够在构建家庭、校园、社会三维一体模式上进行探索。无论是哪种教育,在“言传”时都不应忘记:小学的孩子,仍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所以,把抽象的礼仪行为准则寓于各种形式的活动当中,透过参加各种相关的主题活动,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儿童在教育中发展,也就是在教育中生活,在教育中实现人生。他们并不是一个抽象的存在,不是被塑造好了才置入生活之中。他们的发展就是生活,就是他们的人生实践。”德国一位校长说,德国没有道德课,但十分重视行为训练。“道德不是说出来的,是练出来的。”“道德教育主要靠四条:家长的榜样;教师的人格;社会的影响;学生的实践和训练。”只有在调节社会生活各种因素的力量,使之构成用心正确的教育合力下,小学生交往礼仪教育才会到达理想的效果。
《文明礼仪伴我行》心得体会3篇(扩展2)
——文明礼仪伴我行心得体会
文明礼仪伴我行心得体会1
仪之邦”。注重礼仪,把礼仪作为国家习俗民情的本色,是*传统文化的最大特点。必备的文明礼仪知识就犹如一个烙印,印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
对于一个人来说,礼仪是一个人思想的道德水*,文化修养以及实际能力的外在的表现;对于一个社会来说,礼仪是这个社会的文明程度,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而对于一个国家来说,礼仪则更是这个国家的灵魂,也是世人对这个国家好坏、文明辨别的一个重要依据!
《礼仪之美》这本书主要有三大部分:1、家庭礼仪。家庭礼仪这一大部分主要让我们孩子与父母之前建立起一个心灵的桥梁,让我们打开心灵之门,学会与长辈沟通,同时让我们学会自己照顾自己。2、学校礼仪。学校礼仪这一大部分主要让我们学生在学校不追逐,不打闹,做一位名正言顺的“三好学生”、“优秀少先队员”、“优秀干部”……;3、社会礼仪。社会礼仪这一大部分主要讲在公共场所应注意的地方,不大声喧哗,尊老爱幼,遵守交通规则……争做一名优秀的好居民。
当我看完这本书时,我觉得自己和书中的反面教材化合物很相似,自己以前不懂文明、礼仪时的所作所为。想到这儿,我不禁流下懊悔、自责的眼泪。
记得那是一天下午放学回家,我和朋友坐在回家的公共汽车上。刚上车,呵!好家伙!刚好有两个空位。我俩迅速坐上座位,在座位上有说有笑起来。
这时,有一位年迈的老奶奶蹒跚地走上了车,只见她头上的白发代替了所有的黑发,波浪似的的皱纹刻在老奶奶装满沧桑的脸上,早已脱光了牙齿的嘴巴往里凹着。老奶奶她右手拄着拐杖,左手不停地锤打着背部……我瞧了一眼老奶奶,然后快速地把头扭向窗外,装作别看见我可不想象傻子似的给老人让座位,自己受累,那可是傻子才做的事,我才不干呢!而一旁的朋友却坐不住了,她走向老奶奶,小心翼翼地扶着老奶奶来座位上,想把座位让给老奶奶坐,老奶奶就被朋友的安抚语言给安顿下来了。刚开始,我觉得我这朋友还真够傻的,放着舒适的座位不坐,偏要去“享受”脚被踩的酸痛之味儿,可她的脸上却洋溢着无与言比的微笑。朋友一看见我这耐闷样儿,就苦口婆心地教导我,并从我书包里拿出《礼仪之美》给我看,我心中的责备之火才被浇灭,油然而生的是对她尊老爱幼的精神和礼仪的敬佩!紧接着,我想把座位让给朋友坐,可朋友拒绝了,她把我的座
位也让给了车上的另一位老人。而我的心中却是温暖的。我和朋友脸上溢出了灿烂的笑,那是一种助人之后,无以言表的笑,笑得是那么灿烂、那么美丽!
“礼仪”中的“礼”就是要尊敬和关心他人,合乎“情理”;“仪”就是要人在行为上恰好其分,合乎“事理”。礼仪是表示对人尊重、敬意的一套社交规范和道德准则。
文明、礼仪伴随着我们一生,如果我们都文明、礼貌地对待他人,那事情就会迎刃而解了,世界也会更加和*,等待我们的则是生活的更加美好!
《文明礼仪伴我行》心得体会3篇(扩展3)
——文明礼仪伴我行征文
文明礼仪伴我行征文1
文明是二月里的春风,融化了心灵的冰封;文明是一杯清茶,冲淡了痛苦的回忆;文明是一剂良药,医治了内心的创伤;文明是东方鱼肚百肘击碎了黑暗的第一缕阳光;文明是广阔大地渴望已久的甘甜雨露;文明是流过心田的汩汩清泉。
有人告诉过我:“一颗沙里看出一个世界,一朵花里映出一个天堂,把文明放在手掌上,那片刻的快乐在刹那时收藏。”昔日的我听了这句话,只是淡淡的微笑,那时我认为文明只局限于尊敬师长,遵纪守法,不粗言野语,这类字眼而今日的"我回想这句话,它给我的却是无穷的启迪。
文明并不是片面的尊重与遵守,它是语言交流的基础。在别人需要帮助时,一句“我能帮助你吗”带给别人的是宽慰;在别人被误解时,一句”我相信你”带给别人的是信任;在别人哭泣时,一句“你的心情我能理解”带给别人的是宽慰。
文明不仅是语言间的交流,它更是值得我们珍藏的回味无穷的幸福。记忆里,摔倒时是父母给了我自信的微笑;懦弱时,是同学给了我自信的掌声;沮丧时,是老师给了我温暖的呵护;一个微笑,一阵掌声,一句呵护那都是文明的标志,带给我们的又何止是尊重,那就是幸福。
因为有了孔子的文明,才有了“己所不欲,勿施与人”的宽恕;因为*文明的握手,才博得外国人的尊重;因为福特文明检纸,才有后来惊人的成绩。是文明告诉我,当人与人彼此在凝视中笑脸相迎时,那是文明的、沟通的开始;文明告诉我,当双方在内心用尊重我时,那是文明理解的开始;文明告诉我,当看到口渴难耐的陌生人时,递上一瓢水时,那是文明爱心的开始;文明告诉我,当送人鲜花时,发现手有余香,那是文明快乐的开始。
人人渴望文明,那是因为文明的话语似春天里的和风细雨,催开我们希望的蓓蕾;人人渴望文明,那是因为文明的祝福似秋日里的风硕果实,映照着我们丰收的笑脸;人人渴望文明,那是因为文明的沟通似惊天动地地响雷,撕掉我们心中的阴霾;人人渴望文明,那是因为文明的呵护如冬日里烘培大地的暖阳,化解了心中的严寒。我要提倡文明,因为它是那么简单,但又那么使人快乐,让我们从自身做起,做一个新时代的文明人。
《文明礼仪伴我行》心得体会3篇(扩展4)
——文明礼仪伴我行小学作文3篇
文明礼仪伴我行小学作文1
随着人们生活水*的提高,周围的环境也有了变化。
人们将烟头、易拉罐随意的丢在街头,不仅破坏了环境,而且不讲文明。
瞧!这个小朋友走着走着,突然吐了一口痰,引得过路的人都向他投去了愤怒的目光。他完全可以将痰吐在餐巾纸中,再投入垃圾箱里,这样既保护了环境,又防止了细菌的传播。
不过还是有很多人都是讲文明礼貌的,有一次在公共汽车上,有个小朋友看到一位抱着宝宝的阿姨,连忙让座。还有一次在大街上一位叔叔看到路边有一个别人丢弃的易拉罐,上前弯腰捡起来扔进了旁边的垃圾箱里,这些讲文明讲礼貌的行为都很值得我们学习!
现在还有一些人随手乱扔垃圾,使我们生活的家园不干净,也有一些人不尊重老人,不讲文明礼貌,这些都是不应该的,我们应该时刻讲文明礼貌,爱护环境,让我们地球妈妈每天都是干净清爽,让我们的生活每天都是快乐、幸福的。希望大家都能一起来爱护我们的地球。
文明礼仪伴我行小学作文2
讲文明,懂礼貌,这是每个小学生最基本的校园礼仪。美丽的校园为我们提供了美好的学习环境。我们应该也伸出双手来美化它。
弯腰捡一片废纸,那是一个举手之劳。对于有些同学来说真的那么难吗?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我在校园里看到两位同学在争吵,于是便连忙过去劝架,谁知发生争执的原因竟是一片废纸,那位小同学说那不是他的,非得让旁边那位小同学捡起来。最后,我拉着他们俩,并捡起这片纸。告诉他们:美化校园,只是我们的举手之劳!
其实讲文明知礼仪非常简单,在学校里,纸屑、果皮不乱扔,看到垃圾要主动捡起,上课认认真真听讲,下课不大声喧哗,轻声慢步过走廊,上下楼梯向右靠,见到老师行个礼,遇到同学问声好,公交车上要让座。只要人人迈出文明一小步,社会文明就会迈出一大步。
在家里,我们是一个听话的好孩子。在学校,我们也要做一个讲文明、懂礼仪的小学生。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是一位合格的小公民!文明礼仪,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发扬讲文明守礼仪的好习惯,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要以文明的行为来规范自己,管理自己,教育自己。
总之,文明礼仪已不只是在课堂上和在家里,应是无时无刻,不分任何环境,时时牢记在心。
文明礼仪伴我行小学作文3
从点滴学会文明礼仪说到文明美德,我想到了一个故事。秦末有个叫季布的人,一向说话算数,信誉非常高,许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浓厚的友情。当时甚至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这就是成语“一诺千斤”的由来)后来,他得罪了汉高祖刘邦,被悬赏捉拿。结果他的旧日的朋友不仅不被重金所惑,而且冒着灭九族的危险来保护他,使他免遭祸殃
。一个人诚实有信,自然得道多助,能获得大家的尊重和友谊。反过来,如果贪图一时的安逸或小便宜,而失信于朋友,表面上是得到了“实惠”。但为了这点实惠他毁了自己的声誉而声誉相比于物质是重要得多的。所以,失信于朋友,无异于失去了西瓜捡芝麻,得不偿失的。我认为,诚信是最大的美德。诚信这个词语对人们即陌生又熟悉,早在很多年以前,我们的老师家长就教导我们要学会诚信,随着时间的流失,越来越多的不诚信商家的出现,*、假酒、假药,各式各样。
“诚信”乃立人之本,正如季布的“一诺千金”一样。同学们,播下一个动作,收获一个习惯,播下一个习惯,收获一个品格。文明的事很容易做到,它却是生活里重要的事,也是最难坚持的事。就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一言一行、一点一滴做起,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讲文明话,行文明事,做文明人,让我校的文明礼仪之花再结出累累硕果!只要人人都奉献一点爱,世界就会变得更加美好,让我们大家都来讲文明懂礼貌!
《文明礼仪伴我行》心得体会3篇(扩展5)
——文明礼仪伴我行演讲 (精选2篇)
文明礼仪伴我行演讲1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近期来,“文明伴我行”的活动已经在我们的学校展开了,并且为此我们每人还买了一本《文明礼仪教育读本》。 大笑 虽然文明的事件在我们身边很多,可是不文明的事情却也不少。
有一次,我从篮球场上走过,突然看到一些六年级的同学来抢占五年级同学的篮球场, 海盗 还对他们有打有骂,而五年级同学也不甘示弱,于是他们就互相争执起来,直到有老师来了,他们才停止争吵。在老师的耐心劝解下,刚开始他们六年级的同学还有些不服气,可是后来他们就惭愧得低下了头,并向老师承认了错误。这是最为明显的不文明的举动,可见我们还没有做到相互礼让。 难过耐心
一次从课外班下课,我准备乘公交车回家。刚走到站点,正巧公交车来了,我们便排队上了车,我刷完卡,便找了个空座位坐了下来。当所有的人都上完了,车的前门正要关闭时,司机正准备发动汽车时,忽然有一位老奶奶蹒跚的跑了过来,边跑还边喊,等一下,等一下!只见司机微笑的看着后视镜,等那位老奶奶上了车并坐稳以后,他才开车。老奶奶满怀感激地说:“今天真是谢谢你了!”而司机却说:“不用谢,大娘,这是我应该做的。”
在生活中,文明体现在各个方面,只要我们多去关注,文明就在我们身边。
文明礼仪伴我行演讲2
敬爱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这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文明与我们同在。
如果你失去了这天,你不算失败,因为明天会再来。
如果你失去了金钱,你不算失败,因为人生的价值不在钱袋。
如果你失去了文明,你是彻彻底底的失败,因为你已经失去了做人的真谛。
文明,不仅仅是个人素质、教养的体现,也是个人道德和社会公德的体现。文明作为具有5020xx年文明史的“礼仪之邦”,讲文明、用礼仪,也是弘扬民族文化、展示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
文明,好大的一个词,许多人都只把它挂在嘴边,却忘了用行动来诠释;文明,好简单的一个词,一句话,一个举动、一个态度都是文明的表现;文明,好神圣的一个词,它拉近你我的距离,使我们彼此能够用心沟通;文明,属于文明每一个人的词,从小我们就在心里埋下文明的`种子,用心灵去灌溉,它感动着我们的感动,见证着我们的成长。 文明,不仅仅仅只是一个词,也是一种行为,更是一种精神。它并不伟大,因为我们人人都能做到;但它也并不*凡,因为它并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够做到的。它需要我们用心,完完整整的心,把它完完全全地装起来,时时刻刻与文明成为一体。此刻,我们正处于人生成长中最关键的时期,如果我们不在此时抓好自身道德素质的培养,那我们即使拥有了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于人于己于社会又有何用呢所以,我们就应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一个懂文明,有文明的谦谦君子,文明,它就是我们素质的前沿,拥有文明,那我们就拥有了世界上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然而,生活中,我们随处能够看见这样不和谐的情景:在校时彬彬有礼的学生,一出校门却骂声不断;着装时髦的雅士,扔起垃圾也格外的潇洒;进来时干干净净的会场,散会时却脏乱不堪;红绿灯下有序的车队,转眼就堵死在它巷……每当我看到这些情形时,我总是觉得这些人严重影响了一个地方的形象,影响了个人的、群众的、甚至国家的尊严。也许有的同学会为自己辩护:“区区小事,何足挂齿”难道这真的是区区小事吗有这种思想的同学,我想告诉你们:“你们完全错了。”刘备曾说过:“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老子也说:“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做于易。”细节决定成败,我们只有严格要求自己,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学会尊重自己,尊重他人,才能有正确的道德选取于正确的道德行为,也才有可能成为真正合格的中学生。
同学们,青春的岁月一晃而过,让我们在阳光下理解洗礼,在风雨里迎接磨练,在正气中健康成长,成为一个合格的中学生,成为一个能担当明天重任的有职责感的中学生吧!拥有文明,我们的生活才会更加健康;拥有文明,我们的国家才会更加强大!愿文明与我们同在,愿我们的明天更加精彩!
谢谢大家!
《文明礼仪伴我行》心得体会3篇(扩展6)
——文明礼仪伴我行手抄报内容
文明礼仪伴我行手抄报内容1
一个女人带着一个孩子去上班,一路上孩子又哭又闹。这时,女人看到一位老人正在清扫道路,便顺手把孩子擦鼻涕的纸团扔在了地上。老人默默地把纸团捡了起来,一声不吭。如此反复几次,女人以为老人是一个清洁工,便对孩子说:“你要是再哭闹,以后长大了就会像他一样。”孩子依然哭闹,全然不理会妈妈说的话。
这时,一个和她同一公司的"员工走到老人身旁,恭恭敬敬的问道:“您认为上次的那个环保项目该怎么做?”女人很奇怪,一个清洁工怎么会受到那么大的尊敬,于是便问那个员工。但,员工的回答,差点没把她吓死,员工说:“他怎么是清洁工?他可是我们公司的总经理呀!”
话音刚落,老人终于开口:“我们公司应该人人都环保,像不环保的人,就该辞退!比如说这个女职员!”女人吓得脸色惨白,一屁股跌坐在了地上,忙说:“经理,不要辞退我,我一定会成为最环保的人!”经理心软,终究没有辞退她,而女人从此以后也确实成为了最环保的人。不久,她就申请当了义工。
《文明礼仪伴我行》心得体会3篇(扩展7)
——文明礼仪伴我行学生演讲
文明礼仪伴我行学生演讲1
一位母亲正骑自行车带着年幼的女儿迎面而来。孩子一不小心,手中的饼干掉在地上。母亲马上停下车,轻声对女儿说:“来,咱们把它扔到垃圾桶里去。”说着便把孩子抱下来,俩人弯腰一起去捡地上的碎饼干。就是这一普通的一幕,不由让人想起一句话:素质,是一种习惯。仔细想想,不是吗?无论这位母亲,还是将来的孩子文明素质如何,在这一细节中已有了答案。
而现实中,还有不少与“素质不高”对号入座的行为,都是因为不注意、不在乎而形成习惯后在举手投足间不经意就暴露出来的。说到文明素质,其实,每个人内心都有向善、向美的天性,只是日复一日,因自我约束的态度、力度不同,才有了令人一目了然的区别。这一渐变,既与思想认识有关,更是一个行为习惯的养成过程。真希望我们在构建文明和谐社会的进程中,人人能抛掉坏毛病、养成好习惯,不容“小恶”,不拒“小善”,让不文明的画面、不和谐的音符,少些,再少些。
文明礼仪是我们学习、生活的根基,是我们健康成长的臂膀。没有了文明,就没有了基本的道德底线,那我们纵然拥有了高深的科学文化知识,对人对已对社会又有何用?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说的就是学习应先学做人,学做文明人,学做社会人,清洁环境,文明校园,从我做起,从每一件小事做起,让文明礼仪之花在校园处处盛开。
柳州要构建文明和谐社会我们作为学生应如何去做?这是八中在最近组织全校学生讨论该话题的一个阅读材料,学校要求每班每位同学针对自身、他人、班级找出与校园文明礼仪相违背的做法,用你手中的笔描述出来,用你的心声去倡议大家自觉讲文明礼仪并,用你的好点子去完善我们的文明条例。
这是八中充满人文气息的德育育人活动的一个缩影,这里没有一点说教的意味,没有对学生横加批评和指责,没有命令和强制要求,有的是反思,关注,倾听不同的意见和建议。活动后从学生交上来令人叫好的整改措施,学校校容校貌的一点点改变,说明德育只有深入人心才会具有实效性。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