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来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的不断进步,也带动了我国高速公路质量的大步提升。但社会的进步,我们对于高速公路设计和使用标准也越来越高,高速公路的工程质量问题仍旧是社会瞩目的焦点。通过针对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分析其质量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
关键词: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施工质量
1 施工质量的影响因素
1.1 材料。沥青混凝土施工的材料包括沥青、粗细骨料、填料等原材料,原材料的质量是工程质量的基础,因此要严格控制其采购环节,材料质量必须符合技术规范要求,不能因控制造价而降低其质量标准。另外,材料还包括原材料现场制成的混合料、半成品等材料。这些材料的现场配比对于工程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如混合料的含水量小则容易影响板体的凝聚,而含水量过多则会给碾压带来困难。
1.2 机械。现阶段公路施工中对于机械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大。机械化施工可显著提高工程质量和施工效率。但机械对于工程质量的影响,除了机务人员的专业技能之外,还包括机械的工作效率,机械的合理使用以及机械自身的性能参数等。
1.3 人员。人员包括参与施工的施工人员以及现场管理人员。人是施工的主体,对于工程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施工过程中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发挥人的主导作用,是控制人员的主要方向。为此,需要从专业技能、身体素质等多方面因素控制好施工人员,提高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坚持持证上岗原则。
2 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2.1 现场施工过程管理。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的工程质量问题,其重点在于施工阶段的控制和管理,具体应做到以下工作:
2.1.1 在混凝土施工前,确保机械设备无故障之后,首先应进行300m左右的沥青试验阶段。通过试验阶段确定出沥青的松铺系数、松铺厚度、压路机的碾压遍数和碾压速度等,为后续全面施工做好基础准备工作。
2.1.2 派专人管理好现场沥青混凝土的运输及现场调度,控制好混合料达到现场的温度和摊铺温度。
2.1.3 严格控制沥青混合料的摊铺过程,摊铺的厚度,压路机的碾压遍数以及后期的养护工作等,禁止施工人员踩踏刚铺完的沥青面。在此尤其要做好沥青路面接缝处的施工管理,减少施工横纹、纵纹,以保证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平整度、坡度、厚度等都达到设计要求。
2.1.4 控制好沥青混凝土的压实及成型作业,对钢轮压路机初压时产生的推移、开裂以及复压时的轮胎痕迹,终压后颜色的平整度、均匀性、光洁度等特征都进行严格控制。
2.1.5 消除横向、竖向施工接缝问题,确保毛勒缝两边路面施工的平顺。
2.2 现场机械设备管理。机械化公路施工中,机械设备的配置对于工程质量、工程进度以及成本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高速公路施工中涉及到的机械设备大致可分为两个类型:一是沥青混凝土施工时中用到的摊铺机、沥青拌合机、压路机及其它辅助设备,这些机械设备是施工企业固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的质量、性能及工作效率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的好坏。其二是配料时用到的各类测量、计量仪器等,这类设备的精确度,稳定性能、安全性能以及是否满足工程施工的特点,都将会影响到工程质量。因此,在沥青混凝土施工中应加强对进场设备的管理,减少其故障发生率,提高机械的工作效率,定期对设备使用状况进行检查、维修、更新等,使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以充分保证工程质量。
2.3 施工现场环境的管理
2.3.1 现场自然环境。道路施工受外界自然环境因素影响较大,作为施工管理人员,应随时掌握施工现场的自然环境变化。如当地的水文、地质、风向、气候等条件,在摊铺沥青时尤其应注意雨天、高温、低温等环境下作业时对于沥青性能的影响。为此,还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以应变突如其来的环境变化,以确保工程质量。
2.3.2 现场人员管理。现场施工人员、技术负责人以及机械操作人员等,要做到各尽其职,将整个工程化整为零,把每项工程都落实到具体的责任人身上,建立完善的人员管理体系,通过合理的奖罚制度,调动人员工作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工程质量。
2.3.3 现场配套设施。施工现场的临时水、电供应,交通条件,夜间照明等情况是否完善,也能从侧面影响到工厂进度以及工程质量问题。
3 施工中应注意事项
3.1 施工接缝处理。接缝是沥青混凝土施工中的常见现象,处理好接缝的关键在于切除接头部分。具体操作时可先使用直尺检查端部的平整度,以摊铺层面直尺的脱离点为界限,用切割机将切缝挖除。新铺的沥青接缝采处用压路机斜向反复碾压,并配合人工找平,以保证接缝处的平整度和完整度。接缝处理中,在级配条件相同时,厚度小的结构层通常要比厚度大的平整度要好。
3.2 避免人工修补。沥青混凝土摊铺时经常会出现枯料、花料,影响到路面的整体结构性能。由于作业面小,施工单位通常选择人工进行挖掘,然后更换合格的混合料。而人工填平混合料必然达不到机械摊铺的效果,最终影响路面的平整度。因此,需要在配料时通过降低油石比例,通过合理搅拌、装料等方面避免混合料离析,以确保其混合料的均匀性。
3.3 桥头与伸缩缝的处理。提高高速公路的舒适程度,一方面要增加路面的平整度,另一方面需要减少和消除桥头跳车情况的出现。沥青混凝土施工中,可先填路堤后钻桩,采用工程性质良好的材料填筑桥头路堤,用手扶振动压路机处理边角以减少桥头路堤日后的沉降,会收到不错的效果。另外,国产橡胶板式伸缩缝抗冲击能力差,在伸缩缝施工中应采用国外进口或合资企业生产的毛勒伸缩缝,其性能可靠且又耐久的桥面伸缩装置,安装使用效果明显,桥面行车平稳舒适,可有效减少接缝处跳车现象。
4 结语
社会的进步以及我国运输行业的飞速发展,使其对于高速公路的依赖性越来越大。我国目前高速公路的路面主要以沥青混凝土为主,因此,沥青路面的施工技术、施工质量问题也就直接决定了高速公路的质量。除了上述讨论的施工阶段的控制,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质量控制还应存在于设计阶段、施工前期准备阶段以及竣工验收阶段等多个方面。
参考文献
[1] 王玉贤,徐富刚,王忠实.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要点[J].黑龙江交通科技,2003(108).
[2] 于跃乾.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J].山西建筑,2010年第5期.
[3] 吴聚巧.沥青混凝土路面面层施工质量控制措施[J].河北交通科技,2007,4(3).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