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与义可以兼得作文(三篇)
利与义可以兼得作文一
学生的一收一据,众人的一贬一赞,孔子的一喜一怒。穿越时
空的沉思,跨越千年的警钟:要理智对待利与义。
利是义的衡量。道德仿佛是一架天平,义在这头,利在那头,
义有了利的衡量,道德的天平才能保持平衡。
在危难与道德交锋的那一刻,吴菊萍用她那双脆弱的双手,毫
不犹豫的托住了高楼坠落的幼童,她选择了道德,她就选择了义,
而那双手也因此骨折。她没有像常人一要把利与义划清界限,她同
时选择了利,于是她接受了“最美妈妈”的表彰,更是接受了重金
的酬谢。对此人们的看法不拘一格,而我认为利本应是义的衡量,
吴菊萍的选择已是毋庸置疑。利与义是一对孪生兄弟,它们的关系
仿佛是权力与义务,行了义何畏收利?难不成要像做了坏事那般“
息事宁人”?
把捡到的贵重物品交到市政府,这在中国实在是件极其平凡的
小事。既不需要大张旗鼓的表彰,也不需要失主的酬谢与款待。然
而,爱国青年杨立在德国却有这么一段经历:克里斯托小镇的镇长
为了让他领回一枚奖章和500欧元的奖金,竟发动了百名警察寻
找。镇长曾郑重的告诉杨立,奖金可以不在乎,但必须接受,因为
那不仅仅是对他个人的认可,也是整个社会对善举的尊重。是啊!
行多大义收多大利,利是义的衡量,那衡量的背后不正凝聚了整个
社会对善举的认同和尊重吗?
利是义的鼓励。道德仿佛是一株鲜花,义是花朵,利是徐徐的
微风,义有了利的吹拂,道德的芬芳才得以发扬。
千禧之年,袁隆平教授接受了500万元的收购届“最高科学
荣誉奖”。我不清楚跨越千年的“接受”是否还会迎来众人的一片
唏嘘?只是倘若孔圣人可以再度点评,定还是只褒不贬。因为袁隆
平的二系法杂交水稻技术的推广,养活了千千万万的华夏子孙,养
活了亿万的世界人口,这个奖项对他来说受之无愧。更何况,国家
之所以设此重奖是对千千万万个有才之士的鼓励和号召,是对善举
的传承和发扬。
雅典运动会中国取得历史性突破,赛后国家重奖了获金牌的运
动员,这件事引起了众多议论,责难之语充盈于耳。然而重奖效应
却在中国与此同时收到了极好的效果,它不仅激励了更多的运动员
创造佳绩,更让“善举”的火炬一再传承——中国女排集体捐款慈
善机构,球员明星签名售衣募捐活动等屡见不鲜。这便是对义与利
最好的诠释,对道德最好的发扬。
跨越千年的沉思,穿越时空的警钟。流水化开春来也,心中自
存清澈透明的流水,又哪怕是世间之利。理智对待利与义,让道德
之花绽放四季。
利与义可以兼得作文二
从小到大,我们听到的大多是这样的说法,君子重义不见利、施恩不图报、大公无私、无私奉献等。在义于利的交锋中,咱们民族一贯视义为荣,瞅利为耻。也正因为此,历朝历代涌现了不计其数的大爱无私之人,他们以自己的光风霁月般的义举绚烂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天空,凭自己的拯弱扶贫的精神温暖了千千万万颗悲冷的心灵。这些不计回报的馈赠,这些挺身而出的义举让我们活着有意义、有方向、有力量。因此孔子的弟子奋不顾身下水救人后收取贵重酬谢引来大大家的纷纷议论,也在情理之中。但孔子对他弟子的这种行为却大加表扬。
孔子的态度为什么总与大家相反呢?因为他明白,义而不利,行而不远。对一个人而言,实现一项义举一件善行,不是难事,难就难在多做一些,不间断地做下去。毕竟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生活的空间,都有自己的责任和权利。非功利的行善仗义,付出精力与财力,内心固然得到了慰藉与充实,人格与灵魂因为无私无悔而变得饱满而鲜活。但人终归是社会之人,他不免受制于现实中方方面面的利益,所以绝不能苟求一个人总是牺牲自己奉献自己。也正是由于这种牺牲和奉献使得许许多多的人视行善举义为畏途,从而他们只是感动感激只是钦佩敬仰,却不效仿不加推广。
如果在可能的情况下,政府机构社会组织成一些有识人士,也包括那些在别人的善行义举中获得利益和受益人,能够主动且真诚地对善行义举的实施者给予合适的回报,让他们真真切切地因为自己的本不图报的行为获得了精神与物质的补偿,让他们真正的发现,自己的行为与其说是帮别人帮助社会不如说是在帮自己,是在为自己为亲人为社会积蓄生活的美好,惟其如此,有爱有善之人就会更加努力地去施爱使善,他们不会再有后顾之忧或世薄之叹,让义行能够得到精神或者物质的回报,对此,政府机构有责任去建构一种机制,形成一种常为规范,始以规范,终以风俗。
我们要让好心人有好报,这样好心人才会层出不穷,义善之行才会蔚然成风,我们发自内心地赞同咱们传统的义利价值观,重义轻利,但我们不排斥利。我们更欣然地接受施恩之后的回报。只有这样,这些神圣而美好的品行,才能光而大之,才会使我们明白什么叫高贵什么叫做伟岸!
利与义可以兼得作文三
过去,我们一直在讲:只管付出,不望回报;只讲奉献,不讲报酬。这实际上是一种误导,是对人性心理的一种扭曲。
其实,就人的心而言,大凡付出了,就一定期望有所回报,而且付出的越多,回报的期望值也就越高。当然这种付出和回报既可以是物质上的,也可以是精神上的。如果付出了而没有得到回报的话,至少人的心理是失衡的。至于那些曾经付出了而没有得到回报却又能一切如常的人,如果不是自欺欺人的话,就一定是心理素质比较高的人了,前者自欺求得心理平衡,以欺人显示出自己的大度。不过,话又说回来了,能说出自己付出不望回报的话,这本身就昭示了渴望回报的酸溜溜的潜在心理。
我想,这只不过是难以得到回报或根本得不到回报时一种说辞而已,并不是其心理的真实写照。试想,如果上述表白出真心的话,那么当其得到爱的回报时,他是否还会再向对方说出:”我为你付出了很多,但并希望得到你的回报,那些付出都是我心甘情愿的。由此可见,人的内心深处还是渴望得到回报的。这就好比给老弱病残让座,为灾区群众捐款捐物一样,当为而为罢了,自然是不求回报的了。如若他的付出超过了一定的界限,那么,他会产生渴望回报的情结的。其实,就一段人的心理而言付出了就希望能够得到回报,譬如:帮助别人了,就希望能够得到别人的感谢,为别人付出了就希望能够得到别人的回报等等。既然我们中间的绝大多数人都是平常人都有平等的心理需求以及平常的心态表现,那么,我们就应尊重彼此的这种心理需求。这样做,于人于已皆有好处,何乐而不为呢?
过去,我们常常说我们这个民族是一个知恩图报的民族,甚至还提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道德准则,这都没有错。因为这种道德准则其实就是人的一般心理需要。至于是否涌泉相报,这似乎无关紧要,重要的“报”的表示。听说这样一个故事:“孔子有个学生救了一位溺水的孩子,孩子的父亲送他一头牛,他接受了。结果有人议论说他太贪心,但孔子说,你做的对。因为你的行为向社会宣告:只要冒着危险救了人,无论多大的奖赏都可以收下,这样可以鼓励更多的人去救人。”这便说明了付出与回报的关系。是的,我认为孔子的看法更符合人性,更接近人的心里,且更具有社会效应,在今天应该提倡。
如果在付出的时候少一点回报的期望,多一点助人为乐的精神。在得到回报的时候的少一点对等的要求,多一点满足的情感,那么,我们就一定活得更加开心快乐!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