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最新大学体育线上课程总结,大学生线上体育课(7篇),实际线上开课2486门次,开课率97.4%。其中公共必修课应开648门次,实开648门次,开课率100%;
专业必修课应开1353门次,实开1324门次,开课率97.9%;
专业选修课应开449门次,实开420门次,开课率93.5%;
通识教育选修课应开103门次,实开94门次,开课率91.3%。
涉及开课单位25个、无专业设备3人,占比16.8%,涉及13个开课学院。其中公共必修课9门,共资助学生596人,发放资助金元,使学生能够安心学习,充分体现了学校的人文关怀。
专家咨询组:依托各咨询服务群,及时解答教师在在线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在经过两天的.在线授课后,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全面了解教师在在线教学过程中遇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方法和技术操作等方面的问题,并依据问卷调查结果,有针对性的设计培训内容,并于周日上午由傅钢善教授和何聚厚教授分别对全校教师开展了主题为“在线教学方法、设计与实践”的第三次培训。
保障支持组:各平台技术支持工作继续顺利开展,每天24小时及时解答教师和学生在在线授课和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在全面了解我校教师和学生在在线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后,第一时间予以协调解决,同时围绕其中的共性问题,形成《陕西师范大学疫情防控期间线上授课学习温馨提示》,并予以发布。
开学第一天,教务处将各学院周内所有在线课程信息发给本科督导教学督导委员会,并说明了督查的有关要求以及向学校和学院进行督查反馈的方式和途径。当天督导委员会各组组长将本组课程督查任务向组员进行了划分,于周二开始开展了学校在线教学督查工作,同时将涵盖文、理、术、选修课、公共必修课组共计13位督导加入到学校学生信息员群中,实时可向学生了解教师授课情况。目前督导正按部就班开展督查工作,暂无特殊情况反馈。
1.线上教学因平台、网络原因,导致学生线上签到、学习时长等记录不准确,但因课程考核评价方式中此部分占一定比例,会影响学生学习成绩。建议任课教师根据课程教学实际情况调整线上教学课程考核评价内容和方式,使课程考核评价更加科学有效。
2.部分课程线上教学安排不能有效填充上课时间,教学内容设置不够精简,建议酌情展开线上教学。建议教师们认真参加在线教学相关培训,优化教学设计和教学内容,提升课程教学效果。
3.教师开展在线教学的教育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方法、教学实践技能、微课设计与制作等方面的培训仍需要继续加强。后续将进一步对教师进行线上教学培训,指导教师科学、规范、有效开展信息化教学,确保教学质量。
4.在线学习辅导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建议任课教师积极采用“主讲教师+辅导教师/研究生助教”的团队建制,在主讲教师授课的同时,辅导教师和研究生助教配合开展问题整理、实时答疑等在线服务,保证授课教师集中精力授课,且互动交流及时充分。
大学体育线上课程总结 大学生线上体育课篇三
本周新开理论课3门,18门理论课程已全部开出,新开实验1门,实际开出课程门数为57,其中理论17门,实验1门,专业技能课运动练习,温故知新
体育课的时间有限,需要学生在课下反复练习。要把这个动作给练熟,了然于心,而不是说在做的过程中还需要反复的去思考的那种状态,应该要把它融进自己的肌肉记忆里面去。只有这样,才能够算是非常熟悉这一个动作。
黄同学妈妈在黄同学学习完站姿俯卧撑后,在家里利用闲暇时间积极练习,通过模仿练习和黄同学一起巩固了站姿俯卧撑的动作要领,同时为后续的学习奠定基础,以便黄同学可跟上课堂的教学进度。
在家长的细心记录下,将学生的练习过程制作成相应的视频。在训练的视频过程中老师评价他的动作要领准确、具有一定的训练力度、捋清楚了运动细节。
等主题内容完整的内容架构,几位学科教师共进行了4次专题研讨,录制了66个教学视频,推送了10个教学资源。三个年级十二个班级共24次《体育保健》课,收集学生互动视频图片共计56个。
从特殊教育学校的体育保健课程线上教学来看,三方合作的三位一体式教育应当是日后网络课程教学的主要方法,因此我们应当更注重好结合学生自身身体特点,与家长进行充分的有效沟通,三方合力为特殊教育学生,打造好切实有效的线上体育教学。
对于教师而言,在线教学大大提升了教师的综合能力,为返校后的教学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信心。
对特殊学生而言,体育教学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尤其是涉及到他们的日常活动。在居家生活的需求里,通过体育保健的课程教学,大大提升了个人的生活自理能力和体能,这对于居家隔离的学生来说是非常有必要的,居家学习也是更好地为抗疫做贡献。
对家长而言,积极配合教师完成学科教学内容,也是充分了解自己孩子学习领悟能力、体能发展情况的好机会,居家学习因为“家庭教师”这个身份,能够更加清晰认识到自己孩子康复训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对今后孩子毕业后,走向社会融合,做好了内部的心理准备和外部的物质准备。
大学体育线上课程总结 大学生线上体育课篇五
3月22日,我校第五周本科线上教学工作已顺利结束,全校本科教学工作有序开展,广大教师结合各自课程特点不断总结和改进在线教学方式,进一步提升了教学质量。现将本周教学情况总结如下:
1.课程在线开课情况保持相对稳定
按照教学计划,本周应开课程1223门作业布置,个性辅导
每节体育课后,老师都会布置课后体育作业,学生完成练习之后,利用手机和ipad进行拍照或者录制视频上传,老师可以及时掌握学生练习动态,有针对性的对个别学生进行个性化的指导与帮助。
(二)练习展示,评选达人
我们会在学生居家体育锻炼视频和照片中择优在学校微信公众号上进行优秀作业展示,同时,评选最美居家体育运动达人,开学后进行表彰。用这些方式激励学生居家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自身免疫力。
大学体育线上课程总结 大学生线上体育课篇七
面对当前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的严峻形势,学校体育组在3月8日开启网络课堂,至今已经进行2个星期了。体育课“线上”教学在“停课不停学”的形势下,得到了学校各位体育老师的重视,一段时间来,根据各级教育教学部门的教学指导性建议,学校体育组经历“新”备课和“新”上课的过程。
体育组教师们为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不断钻研完善教法学法。始终坚持以学生者为中心,始终把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放在重要地位。充分发挥自身的优长,努力开发卓而有效的优质教学资源,从而促进学生掌握体育运动技能,发展身体素质,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丰富学生锻炼项目,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形成生机勃勃的居家体育氛围。
学校在接到上级部门关于疫情下线上教学的指导意见时,便第一时间组织了全体体育教师召开线上钉钉会议,学习相关精神,落实疫情之下,云端之上,如何上好体育课的相关事宜,各位老师们根据市区的教学计划安排和指导意见,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制定了“长春市第二实验学校净月分校体育学科线上教学计划”,和“长春市第二实验学校净月分校线上教学备课计划”。凡事预则立,计划先行,为后期工作的有序开展奠定了基础。
体育课线上教学思路
全体教师坚持学习者为中心的原则,秉承“快乐教育”的理念,确定了线上体育教学的初步模式。
1、学为中心,兴趣驱动。
始终坚持学为中心,通过丰富的内容让学生提高锻炼兴趣,发挥学生个性,开发学生喜欢的特色线上课程,如:“花式跳绳”、“冰壶技巧”、“花式啦啦操”等。
2、多维驱动,高效互动。
通过微信群、直播、在线课堂、家校本等多种形式与学生互动,增加课前、课中、课后和学生的互动交流,制定“体育线上课堂指导手册”,不断完善课程流程,提高课堂质量。
3、技术助力,动态监测。
结合区教研中心贺老师提出的学生运动效果监测的问题。组内教师进行了多次尝试,通过线上教研会议讨论了各种方法,最后确定“钉钉运动打卡”的方式,通过视频和图片相结合的"方式,密切关注学生身体情况和运动后的状态,教师及时给予评价和指导。
我们也在不断规范学生的锻炼常规,更加关注安全因素。比如明确提出上课的服装要求,要求学生穿运动服、运动鞋,整理好上课环境,线上体育课逐渐呈现良好的样态。
一、线上体育教学突出“全”。
全体教师积极参与。学校体育组结合学生年龄特点,积极制定线上体育教学计划。
学生积极参与全覆盖。课前有点名、课中有互动交流、课下有反馈,关注缺乏自律性的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体育运动。
二、线上体育教学突出“新”。
活动内容新颖:跳绳、健美操、球类、有氧运动、体能训练、瑜伽、徒手操……内容丰富多样,学生学习热情高。
教学形式新颖:采用qq直播形式进行线上教学,教师教学方法生动有趣,动作示范引领和语言讲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线上体育教学突出“动”。
线上教研,师师互动。教师利用线上备课的优势,搜集课程资源,广泛收纳教学素材,做好课前准备。
线上教学,师生互动。教师根据线上交互的特点,尝试以实时提问或课后运动视频作业的方式来增强教学反馈,简化教学目标和内容,保障学生的锻炼效果。
线上展示,生生互动。适时安排学生体育运动展示,促进学生互动交流,提高学生主动运动的积极性。
1、水平一
“小项目,大智慧”,用“小而精”的项目,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
2水平二
“促体能,重兴趣”,项目设置多样,不仅安排了多种居家体能的锻炼,也安排了多样的体育校本课程。
3、水平三
“重体能,促技能”,体能练习不仅能增强身体素质、提高运动技能,也能为体育毕业考试打下基础。
缺少学生的课堂是不完整的课堂,而线上体育课的特殊性,不能实时的监督到学生的锻炼情况,了解不到实际学习效果也是现实的问题。为了能更好的提高线上体育课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体育组非常重视课后的锻炼和学生反馈。
结合每节课的授课内容和学生特点,各个备课组安排了不同形式的课后反馈,如填写课后锻炼反馈表、抽取部分同学拍摄锻炼小视频等。根据上交的反馈,老师们会实时跟进,给予学生以鼓励为主的评价和建议,以提高学生居家锻炼的积极性和有效性。同时,在反馈的过程中很多学生对于线上课程和课后锻炼的形式也提出了很多宝贵的建议,针对学生提出的合理建议,老师们在课中会及时做出调整,并安排很多有学生共同参与的教学环节,如“学生挑战接力”、“广播操”等等,从而更好的提高线上体育课程的有效性。
通过几周的课后作业布置和老师们既耐心又细心的及时跟进,同学们也从先前的不适应到了现在能积极进行各种锻炼和反馈,这也反应了体育线上课正在被大家多接受。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