嵇康作文(三篇)
嵇康作文一
烟云散净,我独步于漫漫苍林中,忽思及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顿感亘古之寂寞,是酒不能消的万古愁。
一百多年前,一位同志坐在自己时代的某个台阶上,叹息,伤感。念天地之悠悠,唯怆然而涕下,那是嵇康,独自避开纷纷尘世而与天地为友的万古豪杰。
生不逢时,国人莫我知;望尽天涯路,谁晓寸肠蚀。他定会思考:秦为何兴暴而亡速?秦建成时,又废周之分封而行郡县。周系宗亲,秦系中央。汉灭秦后而行郡国,以固王室。周之制以一脉而统天下,长治久安,秦对同姓的寡亲和对天下人的刻薄搅成一团,这便成了不道德的制度。汉后天下三分,明争暗夺,尔虞我乍,政治昏暗。晋又以谋权继承天下大统。孰对孰错,这似乎是一个永远想不清的时代问题。偌他生活的一个需要英雄的时代,若随秦始皇虎踞六国,随刘邦统一天下,若随汉武帝……可偏生在这样一个时代,政治黑暗,阶级分明,带着失望,他一路哭向天涯,以天地为友。
“放荡不羁,风流倜傥”成为了人们心中用来形容他的最好的词,可是,在这背后是一颗无论如何也不能“无为”的心,那种怨恨,经不起打击。怎可摧眉折腰为权贵,使人不得开心颜。他在那个时代里作了一个没有席位的发言。
他可算得千年花香圣洁了,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一开就是一千多年,跨越千年而美丽,守自己抱负也是一生,一生。
抬头。,已不见云影,半亩方塘一鉴开,沐浴新的太阳,我想到了升华与超越。
孟子曾曰:“一个人假如在一乡范围内是杰出的,那么他就必在一乡中寻找同样杰出人为友;假如他在一国或天下是杰出,那他必然在一国、天下间寻找志同道合的人,若寻遍天下也找不到,那就只能找古人为友。或许嵇康也会于屈原为友,可惜他们隔百年时光,各自孤独,他们的泪流在一起,那时亘古之愁,是酒不能淡的万古寂寞。
徘徊之余,更感一种永恒,跨越千年至万年的光亮,坦坦荡荡,千年圣洁,我想成为他。
嵇康作文二
首先,对于嵇康和李密的性格,两者就是截然不同的。从嵇康写的《与山巨源绝交书》中可以突显出他的刚毅、不畏权势所迫的性格。虽说山巨源想让他当官令他非常恼怒,但山巨源是出于好意,他的这种态度就显得有点偏激了,但是者正是完全符合他的性格的。可以说,他的反应是在意料之中的。但是厘米的性格就是会为了权势低头的。他《陈情表》前两段表现出来的坚毅完全被后两段的卑微所代替。他最后“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完全体现出他的怯懦,这是与他的性格所不符的,从这一方面来说体现了他的表里不一,这是我所不喜的。
有些人说李密的那汇总卑微是迫不得已的,都是为了祖母,但我认为这只是借口!作为一个忠臣,理应不效二主的,但这就为他创造了条件。如果他真想当忠臣的话,那么他就该直接和皇帝说清楚。如果皇帝当应了他的请求,那么他该庆幸一方面是满足了自己的心愿,圆了那个忠臣梦,另一方面说明这个皇帝是个明君,了解作为旧朝臣子的心。如果皇帝没有答应他的请求,那么他仍该庆幸,不用为了这个昏君虚度下半辈子。对于祖母来说,她应该是非常疼爱李密的,如果她知道他是为了她而被迫去当官,那么她也该会是不愿意的。而如果祖母当时就死了,李密该怎么办呢?我们都是不知道的。我想度对李密来说,他也不一定考虑过这个问题。但从《陈情表》中可以隐约体现出,即使没有祖母,他也是会去当官的。因为他只是在拖延时间,而非实质上的拒绝!者亦是我所不喜的。
但是对于嵇康就完全不同了。他是完全按照这自己的心在办事,这点对我现在的我们和当时同朝的其他人来说都是值得敬佩的。虽然有点骄傲,但这是真真实实的他,不容许一丝虚假。有人说嵇康是自私的,他不顾家小儿老小的安危,兀自替他们做了生命的抉择,但从另一方面来说是与李密的对比所在。如果说嵇康也是这样“为了家人”而委曲求全,去当官的话:如果每个人都向他这样的话,那何为忠?何来忠?
有人说嫁给嵇康会当寡妇,者又有何谓?如果李密死得比他妻子早,那他的妻子不也是寡妇了?一个当人家妻子的人,应当是了解他、以他的乐为乐、以他的忧为忧的。如果这样,那多活一天与少活一天,又有何分别呢?
当初竹林七贤成立的原因就是他们七个有着共同的意愿,不愿在朝为官。但除了嵇康,他们都受不了诱惑,改变了自己的初衷。只有嵇康守着他的诺言永不当官,这亦是他引人佩服的原因之一啊,这是值得赞扬的!
为自己而活,为自己的心而活,虽然这是人人都想做到的,但又有多少人能够真正做到呢?我想,嫁给嵇康是幸福的!生命不在于长短,而在于质量!
嵇康作文三
当谈起要嫁给谁时,大家都会想到的人是稳重的,有安全感的。就李密与嵇康而言,两人都身处险境,但李密之后的陈情表却给他留了一条活路,在这方面,或许李密符合上述标准,而我亦然选择了嵇康。
从《陈情表》中我们看出了李密的“睿智”,他借晋朝以孝治天下的法则大谈自己为孝的重任,对晋武帝可以说是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即使是常人也会为之悲伤,更何况一国之君呢?俗话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晋武帝明白这个道理所以尽管是十分地不愿意,但他还是满足了李密的“微志”。
但是嵇康在写个给山巨源的巨绝交书中断然提出了自己的立场,尽管这种话在当时是可以说是触犯天子威严的,或许这些话说的过于批判,大丈夫能屈能伸,即使赔上性命来换取“忠臣”也是值得的。他没有软弱;而李密则是用“犬马”来形容自己,这是忠臣该有的志节吗?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这句话充分体现了李密的孝,他借“孝”来推辞,固然在当时的情况下唯有“孝”才能助李密摆脱困境,但他以“孝”当作借口,这比玷污孝又能好多少?“孝”不需要用言语传递,既然逵已举密孝廉,又何必大费周章来讲自己如何尽孝?况且日后李密入朝为官又如何见证他的忠。
嵇康追求个人志愿,即使隐居山林他也不同流合污。此谓“出淤泥而不染”。嵇康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天地可泣也!
自古,忠是历代廉臣的一贯作风,那如果嵇康格格不入社会,如何以“识时务者为俊杰”来评价李密?“忠”乃时务也!
嵇康不为世俗所蒙蔽双眼,利益,官名,权利的引诱下,他回绝了。因为“忠”,他选择了归隐;因为“忠”,我选择嵇康。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