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德烈
小说《第六病室》创作于1892年,是一部思想深刻和艺术完美的作品。本文以医生安德烈·叶菲梅奇·拉金为主人公,以第六病室里医生与“疯子”格罗莫夫的对话为主线,表明作者对当时俄国社会的感受与批评。[查看详细] 【第1篇】 这本书是俄国伟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写的,记载了1805年至1820年拿破仑统治的法国与亚历山大统治下的俄国之间发生的战争。从书中我看到了高大肥胖,为人正直善良,喜欢思考的彼埃尔;博学[查看详细] 【第1篇】 手捧一本《战争与和平》,仿佛置身于那个硝烟弥漫的时代。以往总是崇敬拿破仑的勇敢和智慧,从未想到从俄国的角度去看这一段历史是如此不同。托尔斯泰以其深刻细致的笔触向我们描绘了一幅宏大壮阔[查看详细]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1300字 《亲爱的安德烈》是台湾作家龙应台与儿子安德烈写的三十六封信!他们通过写信的方式,敞开心扉,了解彼此! 在很多时候,我们希望可以拥有自己的空间,不被束缚。其[查看详细] 《学习的本质》读后感 认真研读安德烈·焦尔所著的《学习的本质》一书,结合自己日常教学过程中的点滴,我感受颇深,收获很大。本书不仅对教育研究者,特别是帮助教师认识学生学习的机制, 改进自己的教学十分实用[查看详细] 《战争与和平》读后感2022字 历时半年多时间,终于看完了这一部鸿篇巨制。伟大的列夫托尔斯泰写下的这一部《战争与和平》。小说通过三位主角(安德烈,皮埃尔,娜塔莎)身后所代表的四个贵族家庭(罗斯托夫,[查看详细] 今年暑假在妈妈的推荐下,我选择了龙应台的人生三书——《孩子你慢慢来》、《亲爱的安德烈》和《目送》来阅读,其中令我感触最深的是《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 《亲爱的安德烈》是台湾著名作家龙应台和她的儿[查看详细]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很早就听说《亲爱的安德烈》值得一看。昨天开始到今天,两天时间把它看完。他不太像一本书,他是一封封信的合[查看详细] 《战争与和平》读后感1000字 安德烈一出场就是一个看似随和而又傲慢、冷漠的年轻公爵形象。他厌倦上流社会的虚伪、无聊,不愿意被这种生活所束缚,因此他积极参军作战,期望在战场上建立功勋,功成名就,[查看详细] 《天长地久》龙应台 读完龙应台的《天长地久》,一惊诧,安德烈已经是三十二岁的成年人了,不再是《亲爱的安德烈》、《目送》、《孩子[查看详细]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一直都很喜欢龙应台的文章,质朴清新的文字中,却不乏哲思与智慧。近来又看了她的《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两[查看详细] 《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作者龙应台用她优美的语言向我们描述了父母的无奈和辛酸,还有和孩子之间的沟通交流的方式,让我感触最深的是她给她儿子安德烈的第一封信“十八岁那一年”。 因为这一封信让我看到了[查看详细] 读《亲爱的安德烈》有感“每个孩子就是一本经,是为母者终身奉读的经,这本经好不好读,就看做母亲的耐心、爱心、运气及造化了”,龙应台如是诉说自己[查看详细] 《战争与和平》是列夫·托尔斯泰的一部经典作品,它以九十年代初的俄国为背景,以有强烈的民族责任感的军人安德烈·包尔康斯基公爵与心直口快、易动感情、缺少实际活动能力彼埃尔·别素霍夫为两个主人公,描绘了[查看详细]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有些路,你必须独自走—— “你18岁时,最开心的事情是什么?最遗憾的事情是什么?你跟父母会聊天吗?”在一年的班主任生活中,很多学生会问我这些问题,而那时他们与父母的交流存在各[查看详细] 【第1篇】 信——读《亲爱的安德烈》有感 几许,无论在什么时代,写信可以变成一件稀缺的事,但它永远都不能是一件不再重要的事。 ——《看天下》 因为工作关系,龙应台在儿子安德烈十四岁时离开欧[查看详细] 是什么左右了少年的独立 ——读《独立宣言》有感 欧洲的教育是否彰显了人性? 老实说,天下的母亲都有“恋子情结”人和动物都不例外。”十月怀胎,一朝分娩“的幸福,像一根血脉系成的、凝结了千万母亲爱[查看详细] 【第1篇】 “也就是说,你到今天都没法明白:你的儿子不是你的儿子,他是一个完全独立于你的‘别人’。” 这句话印在《亲爱的安德烈》的封面上,也深深地印在我的心里。当我第一次看到这句话时,觉得非常[查看详细] 安德烈是龙应台的大儿子,在他14岁时,龙应台离开德国,应邀回到台湾,出任台北市文化局局长。等她4年后卸任,安德烈已经成长为“一个184公分高的18岁的高校学生”,“透着一种独立的距离”。作为作家、[查看详细] 当我们对某些事情有深刻的理解时,写一个经验并记录下来,这样我们就可以总结出具体的经验和想法。那么什么是好的经历呢?下面是爱学范文网为大家整理的战争与和平读后感(11篇),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篇1:战争[查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