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和目标的手段和工具,是决定教育质量的重要环节,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综合改革的论文范文,供大家阅读参考。
地方高校基本上是以办师范专业起步,在师范专业办学过程中积累了较为丰富的专业办学经验,长期以来为所在地区输送了大批优秀的中小学教师,为所在地区的基础教育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但是,一方面,随着中国城镇化发展步伐的快速推进,乡村、乡镇的大批中小学学生不断向教育资源更好的县、区、市流动,许多乡村、乡镇中小学由于没有生源而自动撤销,导致中小学教师的需求量逐年下降,使得地方高校师范类专业的学生就业难成为不争的事实;另一方面,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全面实施,基础教育改革进入深水区,素质教育和高效课堂成为基础教育改革必然之路,然而作为地方高校,在专业定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教学等方面与基础教育的要求相差甚远,导致高校培养与中小学用人脱节,中小学招不到满意的教师。因此,专业设置及其综合改革、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一致性定位,是高校必须直面的一个重要课题[1].
1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综合改革的思路与建设目标
近几年通过毕业生跟踪调查、用人单位反馈意见、校际交流探讨、实际考察等方式,在认真总结我校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近六十年发展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的基础上,结合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目前专业设置特点及该专业的实际,改革的总体思路是:以社会需求为先导,以多元化培养为支撑,以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科研及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建设、实践教学改革、教学资源建设为抓手,全面深化推进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综合改革,使该专业在全国同类高校中居先进行列,成为在西部地区同类高校中具有引领性和示范性的特色鲜明的优势品牌专业。该专业的总体建设目标是:以显着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目标,较好解决地方高校数学类专业存在的影响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的核心问题,将延安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建设成以为陕西、西部地区乃至全国基础教育输送优质师资、为更高层次的教师教育输送研究生优质生源为主,以为其他相关各专业输送研究生优质生源及相关行业输送优质应用人才为辅,以高质量、跨学科的人文素质通识教育、现代教师教育、数学学科专业教育和应用数学教育有机结合为特色,在全国同类高校中居先进行列,在西部地区同类高校中具有引领性和示范性的特色鲜明的优势品牌专业。
2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综合改革的举措
2.1强化队伍建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一是按照《计算机学院关于加强青年教师培养的实施意见》,做好在岗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通过落实《计算机学院青年教师导师制暂行规定》《计算机学院青年教师讲课比赛实施办法》《计算机学院观摩教学制度》等措施,促进青年教师的尽快成长;二是利用省部共建的机遇,鼓励青年教师在国内一流大学进修、访学和攻读博士学位,提升青年教师专业综合素质;三是利用学校吸引高学历、高职称的政策,引进高层次人才;四是出台切实可行的联合培养教师实施方案,推动校内专任教师到相关产业领域、中小学开展产学研、校校合作,强化双师型和双向兼职型教师培养;五是聘请国内着名高校和相关产业领域的优秀专家、资深人员到学校兼职授课,形成提升教师专业能力的长效机制。
2.2深化学科建设,打造精品学术梯队
一是依托数学一级学科硕士点与高水平大学建设项目,继续加强数论、泛函分析、最优化、金融数学、模糊数学、算法设计与软件技术、数据挖掘与金融信息、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和电子政务等九个已具一定实力的学术团队建设,并形成各自的特色和亮点;二是以数学建模、算法设计与分析、软件技术、计算数学、统计学、运筹与控制、教育技术等一些与数学类专业有深厚渊源的应用方向为切入点,培育新的学术骨干,组建新的学术团队,为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培养奠定坚实基础。
2.3深化教学团队建设,保障课程教学质量
一是继续加强数学分析系列课程和数学建模课程省级教学团队建设,并形成各自的特色和亮点;二是选聘学术水平高、组织能力强、教学效果好的学科带头人组建教学团队,培育1-2个由高校和中小学共同参与的教学团队,真正做到科研教学协调发展,以科研促进教学。
2.4重新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保障人才培养目标
进一步贯彻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充分发挥学分制管理体制的效能,实施学分置换,以满足学生多元化的发展需求。具体来说就是要充分体现六个突出:一是突出以培养厚基础、高素质、强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为基本培养目标;二是突出培养规格的多元化,培养模式的多样化;三是突出夯实基础、拓宽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的改革方针;四是突出师范教育模式的转变,努力构建多层面、专业型、开放式、一体化的教师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五是突出本科教育的基础性作用,用终身教育的观念来设计本科教育;六是突出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对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
2.5注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形成切实可行的2+1+1人才培养模式
着力体现强化实践性教学,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宗旨,将培养目标、教育理念、课程体系、实践条件、课外学习资源、师资队伍等有机地融为一体,并体现在整个培养过程中。具体来说,一是一、二年级学生按专业培养,通过通识课程确保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提升,通过专业主干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程确保学生专业基础得到有力的夯实;二是三年级学生根据双向选择,按需分流的原则,学生在完成专业主干课的同时,可根据兴趣,通过学分转换方式在师范方向、应用数学方向、软件方向完成方向培养,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要求;三是四年级学生按照分流培养方式,既可在教育实习基地或专业实训基地进行专业实践能力提升培养,也可在校内进行考研课程的强化训练。
2.6优化课程体系建设,以适应2+1+1的人才培养模式
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和目标的手段和工具,是决定教育质量的重要环节,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中最关键和敏感的部分,是改革的突破口[2].具体来说,一是强化专业基础和专业技能,拓宽专业口径,淡化专业界限,以适应终身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学生成才、就业创造条件;二是按照整体建设、突出亮点的原则,使数学分析和数学建模两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出特色、出亮点,将高等代数校级精品课程建设成为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并培育1-2门能够提升学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校级精品课程,削枝强干,注重能力培养;三是按照适应学生的个性发展的原则,打破专业课程之间的封闭性,专业之间课程互相融合,使课程体系整体得到优化,办出特色。
2.7强化实践教学,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
一是要继续加强和完善三级课程实验教学体系,即通过基础性实验,使学生掌握基本实验技能,巩固所学知识;通过综合性实验,学生能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设计完成具有一定数学背景的实验,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通过研究性和创新性实验,学生能在学校就接触到一些经济社会中的实际问题,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设计实施方案、组织实验等环节,进一步培养从事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的能力。二是依据专业人才的培养方向,按照以课题研究带动实践教学、将研究成果和研究思维注入实践教学理念,对课程实验、课程设计、第二课堂、学科竞赛、实习实训、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活动进行高度整合,逐步形成相关专业相互融合的、有利于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三是深化校校合作、校企合作育人模式,在校内建成1-2个校企合作共建实验室或创业基地,实施大三校内协作打基础,大四第一学期离校实训提能力,大四第二学期离校顶岗实习保就业。
2.8深度挖掘教育教学资源,发挥网络教育教学优势
一是要继续做好省级资源共享课、校级精品课程、校级双语示范课程网上资源建设,及时更新网上资源,切实发挥它们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二是要深入挖掘潜在专业建设相关的如学科专业动态、学科竞赛、第二课堂、实习实训、课程设计、校企合作、校校合作等特色资源栏目,设计、开发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综合改革网站,从根本上改变常规教育教学引发的诸多不足,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没有改革就没有创新,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综合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作为地方高校,一定要从目前该专业办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出发,充分认识到这一改革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复杂性,在专业人才培养的改革和实践中,以教育部推出的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为契机,以适应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以全面提升专业人才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为目标,加强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内涵建设,勇于探索,走出一条适合地方高校特点的专业办学之路。
参考文献:
[1]朱长江,何穗,徐章韬.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数学建模考核方法探析[J].中国大学教学,2022(2)
[2]全国12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主编.教育学基础[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22.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