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阶段化学教学以化学知识为载体,通过知识学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化学知识,形成正确的化学观,进而提高学习能力,为大家分享了高中化学实验的教学论文,一起来看看吧!
20xx年秋我省开始高中课程改革,新课程理念强调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教学设计要符合学生的心理和发展特点,关注学生的需要、兴趣、追求、体验、感觉、困惑等;新课程理念还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增强探究式学习的比重,强调学习方式的转变,提倡学生独立或合作进行化学实验研究。新课程理念下,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是课程的主旋律,实验教学应该给学生提供探究、创新的平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重动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重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重环保,培养学生的绿色化学意识;重视探究性实验教学,培养学生思维发散能力;重合作,培养学生团队意识。
那么高中化学教师如何在新课程理念下开展实验教学,更好地通过实验探究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化学基础理论、掌握化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帮助学生发展思维能力和训练实验技能,从而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内容。笔者尝试了以下几种实验教学模式。
一、教师演示实验模式
教师演示实验在实验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给学生提供正确的实验操作方法,仪器的使用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在安全、环保等方面提供指导。
教师演示实验模式如下:课前将需要演示的实验以实验报告单的形式发给学生,包括以下内容: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用品,实验装置,实验现象,结论。上课时实验目的、原理项由学生口述,实验装置由学生组装,教师借助于实物投影仪放大实验现象,学生描述,教师评价后由学生填在报告单上。
这种模式曾用于化学1中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制备氯气、浓硫酸的性质,化学2中电解氯化铜溶液、乙醇和乙酸反应等。通过这种模式,降低了一些具有污染或危险性的实验,增加了学生的参与程度,符合新课程理念。
二、实验室学生实验模式
高中学生要进行化学学科的实验考查,教师应尽可能的把考查实验设计成实验室学生实验,让学生体会实验的乐趣,熟悉常见的实验仪器及其使用方法,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实验室学生实验模式一般包含以下几项内容:教师选取实验,通知实验室准备药品和器材;教师讲解实验内容,学生写出实验报告,写清步骤;教师批阅实验报告;师生进入实验室;学生实验,教师指导;实验结束,整理(清洗)仪器,完善实验报告;教师总结、点评。
这种模式可用于化学1常见物质的检验、物质的量浓度配置、碳酸钠、碳酸氢钠的性质、氢氧化铝的两性实验等。这样安排符合高一学生的发展特点,做到关注学生的需要、兴趣、体验、经验等方面,符合新课程理念。
三、教室学生分组实验模式
有了以上两种模式的培养锻炼,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可以适当的组织学生分组实验,开展合作交流。
分组实验模式一般包含以下内容:教师分析学生的学习、动手、语言表达能力及性格特点,把学生分成6人一组;选出组长、实验者、主讲者、记录者;准备实验仪器和药品及实验报告单;明确实验任务后,指导学生实验;教师关注实验过程,解答疑问;实验结束,学生整理仪器,完善实验报告;学生汇报实验结果,教师总结、点评、分析。
笔者尝试使用这种模式进行了以下实验的教学,效果较好。化学1中常见物质的检验、钠的性质、氯水的性质;化学2中影响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因素;《有机反应原理》中卤代烃的性质等,学生在实验中体会“我能学”、“我会学”、“我有责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亲身实验发现的现象并总结出理论知识,就变得容易理解和接受。
四、微型实验模式
设计微型实验就是指在能够充分满足得到正确实验结果的前提下,对化学实验的各个步骤进行重新设计与探索,旨在一定程度上用较小的仪器、较少的试剂完成实验,做到节约资源。
在化学1中铜与浓硝酸的反应、化学2中苯与溴水、酸性高锰酸钾的反应曾使用注射用针剂瓶完,将溴水、酸性高锰酸钾装入针剂瓶,然后用注射器注入苯,并且通过投影仪将现象放大,能较好的达到实验效果,也可以促使学生善于发现身边的物质,参与化学实验的创新。
五、模拟实验模式
中学化学很多实验我们只能看到宏观现象,微观变化只能理论分析,尤其是《化学反应原理》的教学。另外,有些化学实验中涉及的试剂有毒、易燃,实际操作起来危险性较大,对于这样的实验则可以利用计算机进行模拟,不但让学生观察到了实验现象,还节省了药品和时间;借助多媒体或智能一体机,把微观运动形象化,则会使学习过程具有更强的灵活性和直观性,起到传统教学所不能达到的教学效果,但决不能替代化学实验。
如在化学2原电池的教学中,运用模拟动画课件,将电子的流向、溶液中离子的流向等形象的展现在学生面前;化学2中乙烯的加成反应、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酯化反应;《化学反应原理》中盐类的水解等,利用动画模拟功能,形象的突出断键位置、反应过程,放大了实验效果,有利于学生对反应机理的掌握。
六、探究性实验模式
高考考纲中要求学生能完成实验探究题目,能结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设计出实验方案,完成探究任务,所以在平时的练习中会经常出现这类题目。这就需要在平时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教师可以把这类题目设计成课堂实验探究模式,给学生开放性的空间,自主探究,教师协助指导。
探究性实验模式能从不同角度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让学生在主动设计与探究中完成多种实验的探究,既很好地完成了教学,又对实验进行了最好的最大范围的研究,强化实验教学的探索性。
总之,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教师在研究如何开展实验教学时,要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独立学习,培养独立学习的能力,培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培养观察观察能力,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绿色化学意识,培养学生思维发散能力。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