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学范文!

当前位置:爱学范文网>>实用资料>>中国文化概论(简答题与论述题)

中国文化概论(简答题与论述题)

【综合文库】

210.中国文化具有鲜明的主体性、充分的开放性以及以我为主、善于吸收外来文化的强劲生命力: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它的长期发展与演进过程中,逐渐发展成为一种高水平的文化形态,它既具有文明与文化的一般共性,更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质。表现在: (1)具有鲜明的主体性。

a中国文化在其发展的历史进程中较早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体系。

b考古资料证明,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种本土文化源于远古时代。

c从那个时候起,我们的祖先不仅创造出汉字及其音义系统,而且还以方块汉字为载体独创了自己的哲学、道德、宗教、文学艺术等文化思想体系,形成了华夏民族独有的礼仪典章制度、风俗习惯和民族心理、民族精神,使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了鲜明的特质。 (2)充分的开放性。

a中国传统文化不是一个封闭的文化系统,而是一个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和融会贯通性的“多样一体”的文化。b从历史上看,每当一种外来文化进入中国,大都逐步走向中国化而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如中国传统文化完全消化了外来的印度佛教文化,并吸取其思维方法而形成了崭新的学说——宋明理学。

(3)以我为主,善于吸收。

a就世界范围而论,中国古代文化虽然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化之一,却不是起源最早的。但在世界所有古老的文化中,只有中华文化是从未间断过的文化类型,它历经数千年内忧外患,一直保存、延续、发扬光大到今天。

b在世界文化发展史上,许多优秀的文化形态因为异族的入侵而中断。惟有中华文化生生不息、绵延不绝,表现出无与伦比的生命延续力。

正是传统文化中优秀的思想精神,持久地激发着我们民族的活力,形成了可贵的创造力和凝聚力。一部中国文化史,就是一部文化变革与创新的历史。 211.文化交流是一个双向互动、刺激、整合与变迁的过程:

(1)人类文化并非上帝所赐,也非得自遗传,而是后天学习所得。人类文化的这种后天获得性,决定了文化发展必须进行交流与传播。其传播必然是一个双向互动、刺激、整合与变迁的过程。 (2)印度佛教文化的传入与中国化过程,是中国文化与域外文化的第一次大规模的交流与融合。禅宗是中国化最彻底的佛教宗派。

(3)佛教传入中国后,对中国文化的许多方面如哲学、文学、艺术、音乐、绘画、建筑以及民间风俗都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中国的翻译文学首先是佛教文学。但另一方面,中国文化以其开放的胸襟与海纳百川的消化吸收能力,将印度佛教与中国国情相结合,使之具体地中国化。儒、佛、道“三教合一”,极大地丰富了中国哲学精神。 (4)中外文化的第二次大交汇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交汇的对象起了变化,是整体水平超过中国的西方欧洲文化,后来还有美国、日本文化。

二是交汇兴趣起了变化,对天文、数学、水利、火器等科学知识兴味十足。

三是交汇时间长,从16世纪末叶开始已延绵四个世纪,至今仍在继续进行之中。

四是交流反差大,西方文化对中国社会和中国文化系统造成了强烈震撼。 (5)明清之际的耶稣会士在沟通中西文化方面着重做了两方面的事情: 一是向中国广泛传播西方科技、文化,等。在这些方面,以利玛窦的工作最有影响。

二是向西方介绍中国文化。

从以上可以看出,中外文化交汇是一个双向互动、刺激、整合与变迁的过程。

212.中国文化作为东方文化的轴心与人类文明的重镇,给世界文化以多方面的深刻影响: (1)中国物质文化对世界文化的影响: a这有中国的器物、科技、制造、作物、创造、发明等,中国科技对世界的影响发生很早。

b据记载,早在商代中国人就以高超的制陶和铸铜技术对西伯利亚的卡拉克苏文化产生了影响。

c西汉张骞出使西域,沟通中西交通。中国丝绸、漆器和铁器的外销,冶铁和穿井技术的西传,西域毛皮、马匹、瓜果、香药的输入,构成两汉中外文化交流的生动景观。

d唐代是中外文化交流的又一兴盛时期,中国的陶瓷、炼丹术和近代化学传入阿拉伯和西欧,极大地密切了中外文化的交流与影响。

e宋元时期中西文化交流的最大事件莫过于纸和造纸法、雕版印刷术、罗盘、火药等中国最伟大的“四大发明”的西传。

f尤其是五谷之首的水稻,朝鲜、日本及美洲的水稻均由中国传入。 更大。 (2)中国制度文化对世界文化的影响:a中国古代文官制度在世界上独具特色,首屈一指。曾在元朝担任官制达17年之久的马可?波罗,以及在明朝时居住中国30年之久的利马窦,这两位意大利人都谙熟中国的文官制度,在他们的《马可?波罗行纪》与《中国札记》中都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作了深入的介绍、表现出他们对中国文化的倾慕之情。

b中国的文官制度与科举制给欧洲启蒙思想家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们纷纷撰文表示赞扬。探索官员的录用方法,一直是西方国家治理政务的重要课题,中国科举取士的制度给了他们极大启发。 c中西文化交流既有“西学东渐”的现象,但同时也有“东学西流”的情况。中国的文官制度、科举制度对西方的议院制、考试制产生过实质性的影响,有力地促进了西方现代行政管理格局的形成。

d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还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

(3)中国精神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a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核心。18世纪前后在欧洲风起云涌的反对宗教神学、呼唤理性精神的社会思潮中,不少启蒙思想家纷纷从中国文化中中寻找思想理论武器。

b中国哲学可以作为英国自然神论者的思想资源。

c中国传统学术文化思想中的其他学说

也对欧洲产生过影响。如墨子的“非攻”、“兼爱”等思想,老庄的“柔弱胜刚强”的学说受德国戏剧家莱布尼茨的特别关注。

d中国文化对日本、朝鲜、越南以及东南亚国家的影响更为明显。朝鲜历史上的新罗时期,定儒家经典为“国学”;日本遣唐使的队伍延续260余年之久,回国后更是不遗余力地倡导中国文化,以后明代王阳明的学说还推动了日本的“明治维新”;越南在教育上同样奉行开科取士,以儒家经典四书五经作为主要教材。

e20世纪60年代中期,日本和亚洲“四小龙”——新加坡、韩国、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迅速崛起,无不深受中国本土儒家文化的影响。

(4)中国文学已有两千多年形诸文字的灿烂历史,如《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四大名著及《聊斋志异》、《金瓶梅》等被译成多国文字,深深地影响着世界文坛,极大地丰富了世界文学的宝库。

中国文化概论

(简答题与论述题)

1.文化产品与文化观念的辨析:

(1)文化观念指的是一个时期某一阶层或某一行业的人群对文化问题所持的态度和看法,或在某一文化事象里所表现的意识形态,诸如价值观、审美观等等;而文化产品是指人类创造的一切提供给社会的可见成品,既包括物质产品,也包括精神产品。

(2)可见,文化观念是一种思想,而文化产品是一种成品。

(3)文化产品体现了某种文化观念,一定的文化观念只有通过一定的物质载体(典籍、艺术作品或口头语言)表现出来才是文化产品。

2. 文化现象与文化事象的辨析: (1)文化现象是指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文化事象是指当一种现象以同样的形式反复出现时,其中就含有规律性,成为某一历史时期、某一国家(民族或地域)文化发展中带有典型和标志作用的事情。

(2)文化现象具有个别的、具体的、可直接观察到的特点,而文化事象具有类型性和文化变异性的特点。

(3)文化现象带有经验性,偏重于感性的体验;而文化事象是人们对现象的感受上升到理性概括的认识产物。如行业禁忌、建安风骨、原始巫术等都是文化事象。

3. 简述“文化”名称的来源: (1)关于“文”的解释:

①“文”的本义是“错画”,也就是花纹。

②“文”的引申义:在人类认知领域,“文”引申为后天形成的品德、修养,与表示先天素质的“质”相对;在政治领域,“文”引申为“文治教化”,主张利用礼乐教化提高人们的修养而使国家安定,与诉诸军事征服他国的“武功”相对;在天文和人文的区别上,天文指的是自然现象和规律,人文指的是社会现象和规律。

(2)关于“化”的解释:“化”的本义是改易,既包括从无到有的“造化”,也包括宇宙生成以后的“演化”和“分化”。

(3)“文化”合起来的解释:中国经典的“文化”是指人的后天修养与精神、物质的创造。

4.什么是两个文化层面,它们的相互关系如何?

(1)两个文化层面是指上层文化与底层文化。

(2)上层文化是指宫廷文化与上层文人所创造、拥有的文化,而底层文化是指民间文化,即不依赖于统治阶级的广大人民及其精英人物所创造、拥有的文化。

(3)两个文化层面的关系:

a两个文化层面就其来源,都是原始文化的传承,它们虽在后代有所分化,产生了差异甚至对立,但深究其内在的精神又相互关联、互相补充。

b民族文化与国别文化都是由这两个文化层面联合构成的,两个文化层面缺一不成其为完整的中华文化。

c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是两个层面文化精华的苦奉。

5. 中国文化的性质(为什么说中国文化属于国别文化或者中国文化形成的统一文化的原因?):

(1)它有着共同的文化源,各民族共同创造了上古的青铜文化,各民族共同开发了黄河中下游的中原大地;

(2)多元的各民族文化,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相互交流、互相渗透、互相促进,有许多交融和契合的地方,形成了多元一体的格局;

(3)汉民族文化在整个中华文化中起主导作用,是中华文化的主体文化,它在共同体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中起到了团结和凝聚各民族文化的作用。 6.文化发展的时代性及其历史阶段(或为什么说文化是一个历史概念?): (1)文化是一个历史概念。文化的历史传播:上层文化是以文字典籍为媒体的,而底层文化主要靠口头传承。以文化的特质变化为前提,用有关文化的重大事件和典籍事象为界限,文化流变的历史阶段划分是可以操作的。

(2)我们说文化是一个历史的概念,应当从两个方面来认识: 首先,一切文化事象都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存在、变异、发展,从而具有某一时代的特色。 其次,文化是在历时传承的过程中积淀并确立了自身的传统。

(3)因此,我们描写各民族和国家的文化发展历程,只有在各阶段文化纵向比较的基础上,探求文化发展的总体脉络,总结文化发展的规律,才能对民族和国别文化有清醒的认识。

7. 你认为把传统文化等同于古代文化的观点正确吗?

答:不正确。因为:

(1)中国古代文化是针对现代文化而言,它是对文化的时代划分;传统文化是对文化的传承而言的,它强调的是文化的本源和沿着这个本源传承下来的全部文化遗产,它不局限于古代,而是迄今为止中华民族经过筛选、淘汰,不断丰富又不断增长的人文精神的总和。 (2)这种认识恰恰忽略了现代化进程仍然是传统文化发展的一个部分,一旦否定了传统,现代化与民族特点也就是中国特色就要脱节,与我们追求的目标是不一致的。

所以,传统文化不能等同于古代文化。 8. 你认为把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截然对立的观点正确吗?

答:不正确,这种观点也是片面的。因为:

(1)任何一种民族传统,在各个历史时期,都要受到其他民族文化的影响,引进和吸收其他文化一旦成为现实,也就是说,这些被吸收的外来文化一旦与自身的文化相融合,它便也成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2)没有一种文化是纯而又纯的,吸收外来文化是丰富和发展本体文化的正常途径之一。

(3)所以,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不是截然对立的。对待外来文化不能拒之于千里之外,而应该是吸取精华,去其糟粕,洋为中用,才是符合时代文化潮流的。

9. 简述中国文化的四个类别:

(1)分为生产生活文化、制度文化、思想观念与精神文化、语言文字文化。

(2)其中前三类是从文化的领域来分类,语言文字是文化的载体,本身又 是一种文化事象,因此单分一类。 10. 中国文化概论课程与中国文化史的区别是什么?

(1)中国文化史是以中国文化历时演变为主要内容的。

(2)而中国文化概论虽然也有一定的篇幅来梳理中国文化的发展脉络,但其目的是为了使学习者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具有一个总体的认识,从而树立传统文化的历史观念。

11.中国文化概论课程与人类文化学的区别是什么?

(1)人类文化学是以研究全人类文化存在与发展普遍规律为目的的。

(2)而中国文化概论虽然也要涉及到一部分全人类文化的普遍规律,但它立足于用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点,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问题进行介绍和阐释。12.学习中国文化概论课程应当达到的目的任务:

(1)使学习者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增长热爱并继承祖国优秀文化遗产,促进文化发展意识。

(2)使学习者正确认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特点,把所握中国国情增强爱国主义的意识。

(3)使学习者对中国文化各分科的具体知识学习者有初步的了解,从而运用这些知识来观察社会,认识社会。 (4)使学习者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加强自身的文化素养,为建设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作出积极的努力。

13.“中国文化概论”课程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这六个方面的基本内容是: (1)有关文化的一般概念。

(2)中国文化赖以存在的地理环境。 (3)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脉络以及决定历史发展的诸因素。

(4)有关中国文化分科的知识。 (5)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 (6)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 14. 简述中国地理的整体性特征: (1)首先是从多的河流如血脉一样将大陆广大的地区连系在一起。黄河、长江贯穿于中国三大阶梯之中,沟通中国大陆的东西。汉水、淮河把这两条大河联系在一起。 (2)其次是地理通道。虽然地形多样,山岭众多,但不论多么险峻的地势 均力敌,大自然总会留给人们以交通的便利。

15. 简述关中及晋北地区的地位及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1)关中地区及晋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在中国显得十分重要。

(2)关中地区是四塞之地,黄河在它的西、北、东三面环绕,南面是秦岭山脉,而且此地南接巴蜀汉中,东连伊洛地区,有富裕的经济后方,有方便的交通,进可攻退可守,所以成为中华文化重要的发祥地之一。历史上的许多王朝都在这里建都,如周、秦、汉、唐等朝代,创造了灿烂的中国文化。

(3)晋北地区坐落在山西高原之上,山西高原的东西两侧是太行和吕梁山,中间夹着一条宽平的汾河谷地。谷地大体呈东北西南走向,南与渭河平原相接,也是中国文化重要的发祥地,据说尧舜时期就曾在谷地的偏南地区建立

过都城。而晋北地区又与蒙古高原相连接,是内迁的北方民族进人中原地区的要路,再加上太行山脉中的某些断裂处又可以直通华北地区,所以历来就有山西居“天下形势”之说。

(4)总之,正因为关中及晋北地区所处的地理位置的重要,不仅使大量的人群聚集在这里,而且又使便利的交通让各地域之间进行相互的文化交流,因此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16. 简述广阔地域的人群众多: (1)中国大陆的整体性,影响着中国文化的走向统一,地域广阔的大陆又一定是个人群林立的世界;中国文明时代的开始,家国社会的建立,正以这样一个基本情况为前提。 (2)中华祖先在创建它的古代文明时,首先面临着大地域上人口构成多族群的特点。在中国,战争是有的,但最终古代文明的成功依靠的不是战争,而是联合与融会。独特的地理条件,制约着它独特的文明形态和文化方向。 17. 地缘特征与文化命运:

(1)自中原文化中心形成后,就一直存在着与北方范围更加广阔的草原游牧文化的冲突和融合。

(2)这些北方的少数民族从文献记载看,最早的人群是猃狁,之后是北狄、匈奴、鲜卑、蒙古、满族等。这些民族除满族外,基本上都是在前一个民族迁徙、草原出现真空状态时,从原来的居住地大举跃进,充当新的高原主人的。 (3)在中原政治兴旺时,它们逡巡于它的周围,学习着中原文化制度,有的人群还被强大的中原王朝击溃,或远徙或内迁;当中原王朝政治陷于混乱衰弱时,他们便大举进攻,进而入主中原,

造成中原固有居民的向南迁移,而他们则成为中原文化的接受者和新的创造者。

(4)在短暂的停滞后,文明沿着中原固有的文化方向升温、繁荣。隔一二百年或更长一点的时间,上述的情况再重复一次。虽然这样的反复,已经有许多次,但是有一点值得注意的,这就是中原文化在一直带动着各地域文化的同步发展,从而形成了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

18. 地理的历史舞台与文化的悠久: (1)广阔的地域,为中国历史的发展提供了可姿回旋的舞台。

(2)每当遇到北方边地民族大举南进的时候,中原文化人群都有一个南国作为他们的后方。因此每当北方进入民族融合的时候,南方则进入开发的高潮期。因此在中国历史上常常出现这样的南北对峙:南方的经济高潮与北方的剧烈的民族融合同时并举,构成了南北不同的历史景观。

(3)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同时充当着这对峙的文化高潮的两大历史舞台。文化中心与经济中心从西北向东南逐渐移动,是中国几千年历史发展的大势。

(4)广阔的回旋舞台,是中国文明历史悠久的前提条件之一。

19. 中国自然区域的现代地理学划分: (1)中国领土可以划分为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区和青藏高寒区。

(2)这三大区还可以继续细分出一些自然区域。而且三个大的自然区的划分,既适宜于现代,也适宜于古代。

20. 简述中国古代的“九州”:

(1)中国古代以北山川为标志,将天下分为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九州。

(2)古济水、黄河之间为兖洲; 渤海,泰山之间为青洲;

黄海、泰山、淮河之间为徐州; 淮河以南、大海以西为扬州; 荆山以南、衡山以北为荆州; 荆山以北、黄河以南为豫州;

华山以南、怒江以东为汉中、四川盆地为梁州;

西河以西、黑水以东为雍州; 西河以东、东河以西为冀州。 21. 形成地域文化的几个因素:

(1)自然环境决定着一个地区的人们的生存质量和状态;

(2)地理条件的特殊或得天独厚; (3)特定区域的人群有明确的区域意识,并与其他区域的人群形成竞争关系;

(4)典范人物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也可以带出特定地域的文化特色。 22.西部开发与文化建设:

(1)西部开发是我国西部地区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它主要围绕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进行。

(2)其中,物质文明的建设处于首要位置。然而,西部开发不可能、也不应该是单纯的经济行为,它还包括文化建设的内容。

(3)事实上,包括哲学、宗教、道德、语言、文学、艺术等在内的文化因素也对社会发生作用,并可转化为物质力量。故文化建设在西部开发中占有突出的地位。 (4)在西部开发中应树立科学的文化观。西部文化是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文化的一个部分,它在中华文化整体格局中属于地域性文化。

(5)我们要使传统与现代化、地域性与整体性、多样性与共同性、民族性与世界性结合起来,相得益彰,让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永远植根于中国大地,具有中国特点、中国气派。可以坚信,这些文化资源的有效利用与建设性开发,有望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伟大复兴注入强劲的力量。

23.地域文化对统一(正统)文化的作用:

(1)从逻辑上说一开始没有所谓的正统文化,中原文化当初实际只是一个地域文化。它是经过一定的吸收融摄后,才上升为一种正统文化的。所以,地域文化是正统文化的资源。

(2)地域文化的相互交融,可以产生文化的典范人物、典范著述,从而推进正统文化,并作用于地域文化的发展。 (3)历史悠久的中国,我们的文化从未断绝,地域性的保存之功力实在是不小。

24. 古代在保护自然方面的作为: (1)在保护自然方面,孟子的重要观点就是不违天时的观念。比如,先秦时期,大规模的狩猎活动一般安排在秋冬季节。

(2)以后的朝代,文献记载也有一些由政府下发的有关禁止擅自砍伐山林的诏令。

(3)从东汉到唐朝800多年里,黄河有一个长时间的安流期,主要是因为黄土高原的植被好。

总是有所选择的,吸取精华去其糟粕才是我们应有的态度。 (2)关于文化传统:

a指的是贯穿于民族和国家各个历史阶段的各类文化的核心精神。这种核心精神,也是上层文化和底层文化所共有的,尽管彼此的表现形式不完全一致。如,中国封建体制形成的等级和特权观念,宗法制形成的血统论,即使在现代社会里,不论是在民间还是在上层,仍会在人们头脑中时而起着作用。

b它是历史传承的产物,有一定的稳固性和延续性。因此,它带有各时代的普遍特性,又综合了不同时代的多方面的内容。

c传统不是一成不变的。文化精华对社会发展起积极作用,文化糟粕对社会起负面作用。因此,对文化传统不加分析一律吸收或一概否定都是不正确的,应当辩证地分析与研究,去其糟粕吸取精华才是我们应有的态度。

195.为什么说地理通道影响着中国文化的发展?(地理环境对文化影响) (1)广大地域决定中国文明的道路和文化方向。中国大陆的整体性,影响着中国文化的走向统一,地域广阔的大陆又一定是一个人群林立的世界。在中国,战争征服是有的,但最终古代文明的成功依靠的不是战争,而是联合与融会。

(2)广大地域与对天下统一的追求。分裂与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两大现象,统一总是占主导倾向的追求。这样的追求来源于广大地域上人群的迁移及人群间许久以来的相互交流。 “天下”观念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追求统一,追求统一始终是政治观念中的基调,也是历

史的基本倾向。 (3)地缘特征与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在西北方向,帕米尔高原在相当长的时期里,分隔着东方与西方两大文化世界。但在更近的北方,中原文明必须长期面对一个由草场、山地、沙漠、戈壁构成的辽阔的地域,和以游牧为基本特征的文化区域。这个辽阔的地域,是一个巨大的扇面形地带,居住着很多古老的人群。广阔的蒙古高原,是这些民族与中原发生关系的“前台”。在这个前台上,先后居住着猃狁、北狄、匈奴等,最后是蒙古与满族。

(4)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

a草原民族除满族之外,基本都是在前一个民族迁徙,草原出现“真空”状态时,从原来的居住地大举跃进,充当新的草原主人。

b在中原政治兴旺时,他们窥伺着学习着中原的文化制度,有的人群还被强大的中原王朝击溃,或远徙或内迁;当中原朝政陷于混乱衰弱时,他们便大举进攻,进而入主中原,造成中原原有居民的向南迁移,而他们则成为中原文化的接受者和新的创造者。

c在短暂的迟滞后,文明沿着中原固有的文化方向升温、繁荣。隔一二百年或更长一点的时间,上述的情况再重复一次。这样的重复,却是多次发生。这就是中原文明的历史命运。

(5)中原文化,带动着地域更加辽阔的东亚文明的同步化发展。 196.服饰的人文文化含义:

(1)人文范围内的服饰标志包括信仰标志、阶层标志、仪礼标志、政治含义、

职业标志和审美标志等。 (2)信仰标志。指在服饰图案绘制上,表现自然神信仰或图腾信仰。例如天子服饰的龙袍,象征至尊与至贵;南方女子有簪花、插花的习惯,原来都有镇邪驱崇之意。

(3)阶层标志。随着社会制度和社会等级的变化,身份的尊卑、地位的高低,都在服饰上显示出来。在封建社会中,服装色彩有明显的阶层性。黄色为皇家标志,紫色为达官贵人之标志,平民百姓之标志色为灰与蓝。在服装面料上,葛麻与丝绸标志贫与富等等。

(4)仪礼标志。我国传统的人生仪礼中,如诞生、成年、婚嫁和丧葬这四次重大仪礼要进行换装仪式。每次换装都以不同的方式,标志着个人与社会相融合的含义。

(5)政治标志。指服饰敏感地反映着政治制度。古代统治者在建立政权时,大都制定相应的服饰等级制。古代完备的政治制度是包括服饰制度的。唐初的“武德令”规定上至帝王后妃,下至文武百官及其妻女的全部服饰,条款十分详细。至今某些部门的着装仍有相应之规定。

(6)职业标志。社会分工促进了职业的发展,职业服饰依从职业的便利并随之复杂化。工、商、宗教等之服装有别。文臣武将、学生士兵服饰之不同早就有所区分。近来服饰的职业标志在某些行业渐趋淡化,如运动服成了休闲服,猎装也成了时装等。

(7)审美标志。我国农业社会形成了一些约定俗成的审美观念,如古朴美,稚拙美,单纯美,自然美等等。上层审美观与下层审美观有对立成分,也有交叉成分。但服饰不可能是纯审美,纯装饰性的,它脱离不了自然与人文的影响。

197.交通行旅的文化心结:

(1)交通设施的习俗传承。最初是陆路,后来根据需要开路架桥或开辟水路。

(2)运输工具的习俗传承。陆路交通工具最初是以挑担为主,后来发明了二人抬,乃至于三人以上合作的新工具。再后来驯养动物供骑乘、或驮运,发明车、轿等。水路交通工具是船、或船。(3)交通行旅行业的习俗与传承。随着经济的发展,交通行旅行业增加,分工渐细,并由此形成了各自的一些行规、禁忌、技艺等行业习俗。

a行旅规矩:出行要祭路道神或祭祖先,启程要选定吉日,吃吉利饭,放鞭炮等。

b行业范围:浙江一带水多,以摆渡为生的船家其经营对象主要是当地人,不收船费,春秋两季到河岸农家收一定数量的粮食,多少不限。外地人过河给钱给物均可,不给也不强求等等,这是传统互惠行为的表现,也反映了我国人际关系的温厚。

c信仰禁忌:船家造好船要在船头上香谢鲁班祖师,继之燃放鞭炮送神,而后新船下水。航行间同行各船要保持沉默,以防出言不吉。船行中有鱼虾跳上来要把它们这些龙王亲戚放回水中,以免惹祸。

d行业技术:如轿夫抬轿后边人看不到路,因之常需前边轿夫喊叫提醒并以喊叫作答,前呼后应。

总之,中国交通行旅的习俗反映了人们离家外出的不安全感、与家人分离的孤独感和对自然神的敬畏心理。

198简述中国家庭结构的文化要素: (1)我国传统封建社会中,形成了以血缘关系为重心的家族体系,姻缘关系服从于血缘关系。 (2)家庭成员的地位在血缘关系中找,具体可分为血缘九族制和血亲五服制。(3)孝祭的规定是五服以内是近亲,五服以外是同宗。.

(4)在中国传统的混合家庭中,孩子不属于夫妻而属于家族。

(5)家庭成员的作用也是由血缘家庭决定的。以男性为中心进行权力的传递和财产的继承,家长的社会地位及权力由长子继承。

199.简述家族共同体地缘关系及合作上的表现:

(1)在中国以往的传统社会关系与地缘关系的结合体,又称家族共同体。 (2)家族共同体的情感归属离不开特定地域。在农耕社会中,人们的定居、生活必须以土地为基础。对家庭来说,共同的土地资源是他们分享生命快乐的依据,是养育所有定居家庭的同一条血脉。

(3)家族共同体的地缘合作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生产互助。如实行无报酬的劳力和畜力支援,在地多人少与地少人多的家庭之间开展换工互助,以保证春种秋收不违农时。

二是生活互助。

三是在公共地的建设上实行基层民主制,用以维护村民的共同利益。按照他们的内部规矩,家人的关系可以破坏,但地缘关系不能破坏。

这种地缘联盟能缓解家庭的内部矛盾,也能应付外在自然界和社会的压力,能量很大。

200.论述中国家庭文化管理的要素与含义:

(1)字辈谱。a这是记忆性的文化链。b它表示了家族内部的角色差别和地位等级。c辈分高的成员享有相应的尊荣,比辈分低的人说话有分量。d绝对地从血缘系统上“论资排辈”。

(2)家谱。a这是中国传统社会保存和延续辈分等级的一种文化方式。b其藏量丰富,据说达百万部。c它是维系家族文化的经典,被称为民间的“二十五史”。

(3)家风。a这是一种习惯法,由家族共同体世代沿习。b它用以规范家族内部的行为和秩序。

(4)人生仪礼。a这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惯。b包括诞生礼、成年礼、婚礼、寿礼和葬礼。c它是家庭成员获取社会认同资格的一种文化制度。

(5)家庭关系与地缘关系的结合体,又称家族共同体,它有以下两个主要的文化功能:血缘凝聚力、地缘凝聚力。 血缘凝聚力。a家族共同体中的宗姓首先是血亲家族的符号。b它排斥血亲内部的婚姻,以发展严格的家庭体制,维持家庭的伦理秩序。

地缘凝聚力。a在农耕社会中,人们定居生活必须以土地为基础。b共同的土地资源是家庭分享生命快乐的依据,是养育所有定居家庭的同一条血脉。c另外,人们还会以传说中的某一共同祖先

为祭相对象,巩固地缘感情,增强本土文化意识。d中国人的家庭观念甚强,它不依赖于丰厚的物质资源,主要是精神传承来创造家的文化记忆。e中国人认同家庭的共同意识,是五千年中华文明的历史积淀。

201. 中国文化对世界文化具有多方面的深刻影响:

(1)中国物质文化对世界的影响,这有中国的器物、科技、制造、作物、创造、发明等。

(2)中国制度文化对世界的影响,这主要有中国古代文官制度与科举制度。(3)中国精神文化对世界的影响。中国古代学术主流思想的发展主要有先秦儒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乾嘉汉学以及近代的西学东渐所引起的东西文化和学术的交流与融合。

202.四大发明、科举制度、儒家学说对世界文化的具体影响:

(1)中国的四大发明对于彻底的改造近代世界并使之与古代及中世纪划分开来,比任何宗教、任何占卜术的影响或任何征服者的成功所起的作用更大。 (2)中国文官制度特别是科举制度对西方文官系统的形成产生过很大的影响,对西方的议院制、考试制产生过实质性的影响,有力地促进了西方现代行政管理格局的形成。

(3)中国的儒家思想也对欧洲产生过影响,尤其对日本、朝鲜、越南以及东南亚等的影响更为明显。 (4)世界各民族文化是在不断的交流、传播过程中,产生了不同质的文化的刺激、碰撞、影响、吸收、整合与变迁,从而共同促进人类文化的发展。这既是一种文化现象,也是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

203. 19世纪以来对中国文化有重大而深远影响的文化观点和主张有: “中体西用论” “全盘西化论” “儒学复兴论” “综合创新论”。

204.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特征:(1)有鲜明的时代性; (2)有浓郁的民族性;

(3)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性; (4)有吸纳百川的开放性; (5)有深广的群众性;

(6)有勇于改革的创造性。

205.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容与特征:

(内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特征)

(1)马克思主义是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这是一项根本原则。

(2)培育“四有”公民是文化建设的目标。

(3)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特征。

206.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1)在20世纪中国社会文化的历史进

程中,中国共产党人一直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着中国文化现代化的思想主潮。中国共产党从创立之日起,就与中国文化发展的前进方向相联系。

(2)马克思主义是世界先进文化的结晶,一经传入中国,就对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发展,起了根本性的指导作用。(3)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的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都是深深的根植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沃土之中,顺应了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要求,是中国先进文化的宝贵结晶。

207. 20世纪中国文化的三大主要思潮: (1)“全盘西化论”:是一些自由主义者的文化主张,其核心内容是“现代化=西方化”认为中国文化传统一无是处,与现代化水火不容,主张不预设任何人为的限制,照搬西方欧美的社会制度和文化意识作为民族自救的根本出路。全盘西化论既反对保守主义的儒学复兴论,也反对社会主义的综合创新论,表现出对待民族文化的虚无主义和极端化倾向。其代表人物有毛子水、吴稚晖、胡适等。 (2)“儒学复兴论”:其核心内容是“中国文化复兴=儒学现代化”。这是一个保守主义的学术思想流派。是以接续“儒学”道统为己任、服膺宋明理学为主要特征,力图用传统儒家学说融合、会通西学,从文化上探讨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学术思想流派。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综合创新论”:在中国文化的现代化与文化建设基本战略的重大问题上,中国的马克思

主义者提出和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批判继承,综合创新”的正确主张。这一文化主张是先进的中国人经过长期探索和缜密思考的结果。 208.中国文化的现代化,只能走“古今中外、综合创新”的道路:

(1)这就是以中国古典传统文化作为源远流长的母体文化,以西方近现代文化作为激发现代化活力的异体文化,以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社会主义文化作为起主导作用的主体文化。

(2)在马克思主义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以中国现代化为主体目标,借鉴中西文化的精华,创造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型文化。209.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的社会政治和经济:

(1)20世纪中国社会曲折前行的历程背后,有一双无形的手似乎在那里起着作用,这就是中国文化思潮。

(2)文化是与经济、政治相对应的概念,它是反映并作用于社会经济和政治的意识形态观念。

(3)特别是社会转型时期,文化问题就更为敏感。文化主张、文化选择往往就是政治、经济变革的舆论先声与思想先导。经济、政治、文化相互促进,三位一体,构成了社会发展的整体格局。 (4)20世纪的中国文化主张与现代趋势生动地体现出中国社会经济、政治的演变态势与发展走向,同时又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的经济与政治。

140. 中国古代教育的总体目标:

一是要求人们加强个人的道德修养,把“明德”发扬光大,使自己始终要保持向善之心;

二是要求人们将向善之心推广开来,去亲爱广大的民众;

三是要求人们不懈地修养自己,达到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

141.《大学》提出教育的八个步骤及先后关系:

(1)具体内容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2)这八个步骤实际就是八个学习阶段的具体目标,反映了儒家所设计的从加强个人修养开始,然后推己及人,最终达到治国平天下的教育程序。

(3)其中“格物”是整个教育程序的起点,“修身”是中心环节、关键环节,“格物、致知、诚意、正心”都是修身的具体方法,而“齐家、治国、平天下”则是修身的最终目的。

142.中国古代教学的主要原则和方法:,(1)因材施教 (2)启发诱导 (3)学思结合 (4)教学相长

143. 因材施教教学原则的实践意义: (1)因材施教是教学中一项重要的教学方法。

(2)在教学中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以及自身素质,教师选择适合每个学生特点的学习方法来有针对性的教学,发挥学生的长处,弥补学生的不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针对本班学生实际,灵活运用教材确定教学重点,采取适当的教学策略进行有效教学。 在作业布置中,不同学生可以不追不同的作业,如差异性作业、选择性作业、创新性作业等。

144.启发诱导教学方法的应用价值: (1)所谓启发式教学,就是根据教学目的、内容、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知识规律,运用各种教学手段,采用启发诱导办法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以促进身心发展。

(2)这里要着重说明的是,启发式教学不仅是教学方法,更是一种教学思想,是教学原则和教学观。当代世界各国教学改革无一不是围绕着启发式或和启发式相联系。

(3)启发式教学的关键就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从而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4)同时,教师通过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来激发学习者的学习热情和内在潜能,不断提高教学效果,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

(5)只有采用这样的教学方法,才能把学生培养成全方位发展的有创造力的人才。

145.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说明怎样运用学思结合的方法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

(1)学思结合就是要将学习与思考这两个环节密切结合起来,既重视学又重视思。

(2)学思结合的原则是孔子最早提出来的,他认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是很有道理的。

(3)譬如教学,不管你观看了多少名师上课(网络或现场)的场景,如果不细细思量他们成功之处在哪里,有哪些东西值得借鉴和学习,就盲目模仿是不可能达到实效的。而且,就有可能造成邯郸学步的后果。反过来,如果自己如井底之蛙,成天坐在那里呆想要怎样上课才能达到高效而不向他人借鉴学习,到头来也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146. 有关各艺术门类发展历史的基本常识:

(1)文学艺术:《诗经》现存305篇,反映了当时诗歌与音乐舞蹈的密切关系,体现了上古时期诗、乐、舞三位一体的文化特征。楚辞是战国时期以屈原为代表的楚国文人创造的一种新诗体,具有十分浓郁的楚国地方文化色彩。骚体诗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从民间集体歌唱过渡到诗人独立创作的新阶段,对中国文学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汉赋和汉乐府民歌是两种风格迥异的文学样式。

(2)戏曲:中国戏曲发端于远古时期祭祀鬼神的仪式。

(3)音乐:中国古代音乐在其他艺术的伴随下逐步成长起来的。

(4)舞蹈:中国舞蹈最初起源于原始人对狩猎、农耕场面的模拟以及向导性表示爱慕的动作。后来,受自然崇拜、神灵崇拜以及巫术的影响,舞蹈便成了娱乐神灵,向神灵祈求幸福的主要方式,从而使原始舞蹈具有了强烈的 (5)绘画:中国绘画艺术源远流长,早在四五千年前,原始社会彩陶上的美丽图案就已经开启了中国绘画艺术的先河。总的来说,中国画有以下几个特点:一、追求神似,注重意境;二、以墨线为造型的主要手段;三、与诗书、印密切结合。

(6)建筑:建筑本来是一种实用的物质产品,以木结构为主是中国建筑在结构上的最大特点。左右对称是中国建筑在布局上的显著特点。中国建筑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具有强烈的人文性,在建筑中寄寓着浓厚的思想观念。 147.各艺术门类的基本特点:

(1)文学艺术的基本特征是其文学形象具有形象性、典型性与审美性。 (2)戏曲最主要的特点是其表演方式的程式化,即角色的模式化与动作的虚拟化。

(3)音乐有两大特点: 一是缺乏独立性,是伴随着其他艺术形式逐步成长起来的;

二是表现为多民族的融合。

(4)中国古典舞蹈主要有即民族性、民俗性和地域性三个特点。 (5)中国画的主要特点有: ①追求神似,注重意境; ②以墨线为造型的主要手段; ③与诗、书、印密切配合。

(6)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特点有: ①以木结构为主,这是中国建筑在结构上的最大特点; ②左右对称;

③具有强烈的人文性。

148. 为什么说诗、乐、舞三位一体是中国上古时期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 (1)远古时期,音乐和舞蹈是相伴而生,相辅相成,并肩发展的,乐和舞密不可分。\乐\时必有\舞\,\舞\时必奏\乐\。

(2)在《诗经》较早的时代,随着民间诗歌的兴起,乐、舞又和诗歌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了诗、乐、舞三位一体的文化特征和文化传统。

(3)《诗经》的各篇原来都是可以合乐歌唱的,风、雅、颂的划分也正是依据不同的音乐风格。风是带有地方色彩的音乐,十五国风就是反映十五个地区风土人情的民间歌谣;雅是周王朝京都地区的音乐;颂是一种用于宗庙祭祀的舞乐,是边歌边舞的。

(4)风、雅、颂的划分反映了当时诗歌与音乐舞蹈的密切关系,体现出了上古时期诗、乐、舞三位一体的文化特征。 149.为什么说具有强烈的人文性是建筑的另一个显著特点:

(1)我们说中国建筑具有强烈的人文性,是指在建筑物中寄寓着浓厚的思想观念。 (2)在这些观念中,最突出的是讲究秩序,注重等级。受儒家伦理思想的影响,中国古代建筑具有“主次分明,秩序井然”的位序观。在同一建筑物组合中,建筑物之间的排列有潜明确的正偏、内外,这种区别象征着使用者地位的尊卑。如故宫的全部建筑分为外朝与内廷两大部分,其中皇帝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太和殿,是最主要的建筑,其他所有建筑都是从属于它的。这种带有礼制性的建筑制度,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基本形成了。

(3)《礼记》中的宫室制度就是当时的宗教礼制在建筑上的物化。古建筑中的等级观念除了体现在布局方面之外,还体现在建筑的规模及室内外的装饰、装修上。孔子曾批评管仲用国君专用的\树塞门\为越礼,批评臧文仲建造住宅

时用\山节藻榈\为不智,说明建筑上的礼制观念在当时是十分严格的。这种礼制观念一直影响着整个封建时期的中国古代建筑。

150.有关古代艺术致用精神的几个重要命题:

(1)“诗言志”; (2)“文以载道”; (3)“乐以教化”。

151.中国古代艺术的致用精神在各种艺术形式中的具体表现:

(1)“诗言志”作为一种艺术观念,最早体现在《诗经》的诗歌创作中,而作为一个艺术命题,大约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诗言志”的基本含义是说诗歌是用来表达作者思想感情和理想追求的一种艺术形式。

(2)“文以载道”的艺术命题是是宋代古文家周敦颐提出来的。

(3)“乐以教化”:中国古代音乐历史悠久,并且从很早的时候就与道德教化紧密联系在一起。

152.古代艺术的几种重要的审美观念:(1)中和之美:

a受儒家“中庸”哲学思想的影响,中国古代艺术把“中和”作为重要的审美原则。

b中和之美要求艺术所表现的内容要符合“温柔敦厚”的儒家诗教,所反映的思想感情不能超越儒家传统的道德规范。

c 中和之美突出表现在中国古代的音乐思想中。

d中和之美的审美观念对于促进中国古代艺术向着和谐统一的方向发展起到

了积极作用,但其消极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

(2)尚意追求:

a《周易》是最早讨论言意关系的历史文献。

b魏晋时期的尚意追求在各种艺术形式中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c魏晋以后,意境和神韵一直是中国古代艺术的追求目标。 (3)尊崇自然:

a受“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影响,尊崇自然成了中国古代艺术一个重要的审美原则。

b东晋陶渊明的田园诗是反映作家渴望回归自然的典范之作。

c唐宋时期出现了大量的山水游记,这些作品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写,反映了作者对自然造化的憧憬和向往,抒发了作者与自然山水融为一体的思想感情。153.“中和之美”审美观念的哲学基础:儒家“中庸”哲学思想。

154.尚意追求在魏晋时期各艺术领域中的具体反映:

(1)中国古代艺术特别重视对内在精神的追求,把艺术所表现的“意境”和“神韵”作为重要的审美标准。

(2)魏晋时期的玄学家王弼对言、象、意之间的关系有过不少论述,他认为言、象都是得意的工具,但言、象是有形的,而意则是无形的、无限的;在言、象之外,往往还存在言外之意。因而,只有忘却言、象,才能得到真正的意。这显然是庄子“得意忘言”说的继续。(3)这种观念反映在文学创作上,表现为言语所创造的形象往往无法完全表达作者的情意,而仅仅是作者情意借以寄托的工具;要想尽可能全面表达作

者的情意,就必须追求言外之意。刘勰强调“文外之重旨”,钟嵘提倡“言有尽而意无穷”,这些都反映了魏晋文学家在这方面的追求。

(4)“得意忘言”的观念反映在绘画创作上,表现为当时对绘画中形神关系的讨论。顾恺之的“以形写神”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他认为绘画应以写神为目的,但传神是离不开写形的,只有通过对形的精确描写,才能实现传神的最终目标。

(5)“得意忘言”的观念反映在书法创作上,表现为当时对“意在笔前”的书法观念的强调。“意在笔前”最早是卫铄的《笔阵图》提出来的,后来王羲之又作了进一步的补充,他要求绘画必须做到一笔一画皆有意,认为书法中的意有些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 (6)由此可见,魏晋时期的尚意追求在各种艺术形式中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155. 尊崇自然的审美观念的哲学基础及对文学的影响:

(1)祟尚自然的哲学基础是“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2)祟尚自然的审美观念对音乐、绘画、诗歌、山水游记都有较大的影响。(3)庄子把自己心目当中的理想音乐描绘成“天籁”、“天乐”,就是指的秉承天然元气的自然之乐。

(4)追求纯真自然,反对雕琢矫饰,是道家共同的审美风格。在陶渊明等人的倡导下,追求自然的风尚在晋宋之际出现了一个高潮。山水自然之美成了人们自觉的审美对象,无论诗歌还是绘

画,都把自然美景作为描绘的重点,山水诗、田园诗及山水画从此盛行起来。(5)东晋陶渊明的田园诗是反映作家渴望回归自然的典范之作。他的田园诗描绘了纯洁、幽美的田园风光,并将自己美好的心灵影射在自然景物之上,虽所用语盲平淡质朴不加藻饰,所写景物真淳自然,寻常可见,但由于作者“以心托物,从而使散缓无奇的悬物具有了超凡脱俗的情韵和感人至深的艺术魅力。 (6)唐宋时期出现了大量的山水游记,如柳宗元的“永州八记”,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及苏轼的《石钟山记》等,这些作品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写,反映了作者对自然造化的憧憬和向往,抒发了作者与自然山水融为一体的思想情感。(7)直到今天,自然美仍然是中国艺术所追求的主要目标之一,在中国艺术审美观念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156.什么叫中和之美观念对中国古代文学艺术有什么影响

(1)中国古代艺术把“中和”作为重要的审美原则。中和之美要求艺术所表现的内容要符合“温柔敦厚”的儒家诗教,所反映的思想情感不能超越儒家传统的道德规范,要“发乎情,止乎礼义”。(2)中和之美的审美观念对于促进中国古代艺术向着和谐统一的方向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3)但其消极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发乎情,止乎礼义”的教条,束缚了作家的思想,限制了作者真实情感的自由抒发,使得古代艺术的感染力遭到了一定程度的削弱,这是历史时代局限的必然结果。 157. 语言文字的文化特征:

(1)语言文字既是重要的文化事象,又是文化的载体。

(2)现代中国境内使用的语言种类至少有80多种。

158.中国境内的语言可归属五大语系:

汉藏语系、阿尔泰语系、南亚语系、 南岛语系和印欧语系。 159.现代汉语七大方言:

北方话、吴语、赣语、客家话、湘语、闽语、粤语。

160.我国多民族的语言文字政策:

中国的民族语文政策的基本点是坚持语文平等,即宪法中规定的“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

161.汉语在世界语言中的地位:

在世界的各种语言中,汉语使用的人口最多,约占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因此汉语是联合国指定的七种工作语言之一。

162. 汉语的特点:

(1)汉语没有词的形态变化,靠词序和虚词表示语法关系;

(2)汉语是有声调的语言,声调是汉语构词的一种手段;

(3)从音义对应的角度来看,汉语的特点是一个音节对应多个词(语素)。 163.汉字的特点:

(1)就汉字的表意方式说,汉字属于表意文字;

(2)就汉字记录汉语的单位而言,汉字是语素—音节文字;

(3)就形体的特点而言,汉字是在一个二维平面上构形的。 164.主要的汉字造字方法:

汉字在造字之初,以象形、指事、会意为手段,后来随着汉语词汇的扩大,逐渐发展出形声的造字方法。 165.汉字的几个主要发展阶段:

汉字形体先后经历了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等字体的变化。166.对汉语共同语的不同叫法:

(1)存在方言的同时,也一直存在着共同语,汉语共同语一直以北方方言为基础的。共同语的书面语一直以先秦作品为典范。 (2)春秋时代,共同语被称为“雅言”;汉代把共同语称为“通语”;元代称为“天下通语”;明清称为“官话”;辛亥革命以后称为“国语”;现在称为“普通话”。

167.“域外方言”:

朝鲜语、日本语、越南语这三种语言,曾受汉语的极大影响,以至有“域外方言”之称。

168.朝鲜、日本、越南仿照汉字创造的文字:

日本借用汉字作为音符,书写日语,形成了日语音节字母;

朝鲜创制了谚文; 越南创造了字喃。

169.汉语汉字对中华文化的贡献: (1)加速了汉语的发展和统一。 (2)记载了灿烂的科学文化。

(3)对中华民族的团结、统一有极大的作用。

170.汉字对世界文化的贡献:

(1)汉字记载的中华文化充实了世界文化的宝库。

(2)汉字对人类文明、社会进步,对东南亚(日、朝、新加坡等)国家的语言发展有巨大贡献。

(3)汉字将对人类作出更大的贡献,因为汉字具有明显的“易读性”,很强的“适应性”,突出的“优越性”。 171. 避讳的主要方式:

(1)通过字形进行避讳的有缺笔、拆字、删字等;

(2)通过字义进行避讳,指用同义、近义字代讳字;

(3)通过字音进行避讳,指通过同音字、近音字代替讳字。

172.在语言和实际的关系问题上,“约定俗成”理论是荀子提出来的。 173.中国人的修辞观:

在言语形式方面,一向存在着追求质朴和追求华美这一对矛盾。 174.对语言崇拜观念的认识: (1)语言崇拜源于巫术,是一种迷信,这是我们对这一事象本质的认识。 (2)但因为它以深入到人们的生活中,并行成了许多民间俗信,成为一种礼仪,所以我们又要“入境问禁”、“入乡随俗”,尊重和理解人们趋吉避凶的心理和习惯,以便和人更好地交往。 175.从古至今的汉字观念主要有:

汉字崇拜,汉字否定,对汉字的多维思考。

176. 世纪后期人们对汉字进行思考和论争的成绩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重新评价汉字;

第二,拓宽了汉字研究领域。

177.我国历史上主要的语言文字规范行为:

(1)古往今来的统治者都很清楚语言文字在文治、教化方面的功用,因而都大力推行语言文字、特别是文字的规范与统一。

(2)仓颉是有历史记载的从事汉字规范的第一人。周宣王时,太史籀整理大篆,作《史籀篇》,为西周及春秋列国文字的统一工作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3)秦代的“书同文”是历史上第一次由中央政府领导的正字运动。书同文就是把各国原有的文字统一为小篆。 (4)汉代是隶书成熟期,当时的经典是用隶书写成的。东汉灵帝熹平年间,面对隶书无标准字体、文字失范的情况,批准蔡邕等用汉隶刊刻成著名的熹平石经,为《易》、《尚书》、《鲁诗》、《仪礼》、《春秋》、《公羊》、《论语》七种经书提供了石刻标准本,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用碑刻经书的方式对经典语言文字进行规范的伟大工程。(5)唐代以后,楷书通行,历代政府仍通过刊立石经来对汉语汉字进行规范、统一。

(6)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亲自领导了语言文字规范工作,开展了简化汉字和推广普通话的工作,保证了语言文字的健康发展,在大陆地区实现了前所未有的长时间的广泛范围内的语言文字的规范和统一。

178.《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

(1)南北朝时期,梁周兴嗣编《千字文》,自隋唐至明清,借被采作儿童教材;

(2)北宋初年出现了识字课本《百家姓》; (3)元朝初年王应麟编写了《三字经》。 179. 传统语文教育的主要内容: (1)传统的汉字教学包括识字教学和写字教学;

(2)传统的语言教育包括句子训练和作文训练。

180.传统语文教育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

(1)中国传统的汉语汉字教学,一方面充分注意了汉语汉字的特点和学习者的特点,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法。

(2)另一方面,语言文字教育与人才选拔制度紧密联系在一起,这对语言文字教育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181.因汉语汉字而形成的中国文学在形式方面的特点:

(1)汉语汉字的特点,影响了中国文学在形式方面的特点,形成了中国文学特有的形式美,即形式整齐、节奏抑扬。(2)汉语诗歌发达,汉语一个音节用一个汉字表示的特点,使诗歌每行的长短一致,整首诗歌整齐划一。对仗是汉语格律诗的一个基本要求,对仗的运用可以增强诗歌作品的整齐美。

(3)骈体文是汉以后产生的一种特殊文体,是举世无双的汉语文学样式。 (4)散文虽不追求形式上的骈俪、工整,但也经常使用排比、对仗等手法,体现出一定的形式美,形成特有的汉语言散文风格。

(5)汉字的独特艺术魅力,形成了我国的书法艺术和玺印艺术。

182.汉字构形为书法艺术提供的条件:

世界上有许多文字,而汉字独具艺术魅力。“书画同源”,汉字从起源时

就与艺术联系在一起。汉字起源于图画,依物象形。其构形特点为书法艺术提供的条件如下:

(1)汉字的书写单位不但种类多,富于变化,而且有很强的规律性。

(2)汉字笔画多样,又相互配合,形成一个和谐又便于书写的系统。 (3)汉字基础构件数量多,赋予变化。 (4)汉字构件间的空间摆布灵活多变。 (5)汉字字形繁简差异较大。为整个书法作品的布局提供了变化的条件。 (6)字形异体字多,且字体多样。

汉字起源时的图画特性和逐渐线条化、笔画化以后的构形特点,使之发展成为一种完美的艺术形式。

183.举例说明与汉语汉字有关的民俗事象:

汉语汉字与人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在长期的生产生活过程中形成了许多民俗事象,如利用语言文字特点来制作对联、字谜,并形成了具有汉民族特点的姓名文化。

184.就文化交汇的典型性与影响的深远性而言,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汇最主要的有两次:

一是从汉到唐几百年间,南亚印度佛教文化的传入;

一是从明清之际到近现代,欧洲西方文化的传入。

185.中国文化对印度佛教的消化吸纳与中国化:

(1)印度佛教文化的传入与中国化过程,是中国文化与域外文化的第一次大规模的交流与融合。

(2)隋唐时期佛教达到鼎盛,其中禅宗、天台宗、华严宗、净土宗,都是中国化的佛学宗派,特别是禅宗。禅宗的主要思想如“心性万物”说、“佛性”说、“自语”说、“顿悟”说、“无念”说、“佛法不离世间”说等,对世界佛学改革特别是中国佛学思想产生了重大影响。可以说禅宗是中国化最彻底的佛教宗派。

(3)禅宗在中国哲学史、文化史上也产生了深远影响,如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周敦颐、程颢、程颐、朱熹等都受到过禅宗的影响。佛教传入中国后,对中国文化的许多方面如哲学、文学、艺术、音乐、绘画、建筑以及民间风俗等都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

(4)中国文化以其开放的胸襟与海纳百川的消化吸收能力,将印度佛教与中国国情相结合,使之具体地中国化。作为佛教核心的佛教哲学思想经过与中国本土儒、道的渗透、融合,最终成为 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儒、佛、道“三教合一”,极大地丰富了中国哲学精神。宋明理学,成为中外文化交流史上创造性转化的一个典范。 186.佛教在中国的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为五个主要阶段:

东汉魏晋时期的初传阶段; 东晋南北朝时期的发展阶段; 隋唐时期的繁荣阶段; 宋元明清时期的衰落阶段; 近代以来的革新阶段。

187.西方欧洲文化对中国近现代文化的冲击:

中外文化的第二次大交汇开端于16世纪末叶,随着欧洲资本主义兴起初期传教的耶酥会士的东来。

第二次大交汇有以下特点:

第一,交汇对象起了变化,不再是过去相对落后于中国本土文化的西域草原文化与南亚次大陆文化,而是整体水平超过中国的西方欧洲文化,后来还有美国、日本文化。

第二,交汇兴趣起了变化,中国人对外来宗教本身表示出莫大的冷淡,而对天文、数学、舆地、水利、火器等科学知识兴趣十足,致使西方不得不采取迂回策略。

第三,交汇时间长,从16世纪末叶开始以绵延四个世纪,至尽仍在继续进行之中。

第四,交流反差大,西方文化对中国社会和中国文化系统造成了强烈的震撼。

188.评价汉字崇拜和汉字否定的文字观:

(1)在文字初创时期,文字是掌握在少数人手中的。这种状况使文字与权力之间发生一定的联系,这种联系容易使人们产生文字祟拜的心理。大概汉字从作为一个系统初步形成之日起,我们的祖先就给它涂上了一层神秘的、尊严的色彩,并且长期以来一直把它作为祟拜的对象。

(2)文字崇拜主要表现在:

a文字神赐说。其典型代表为“河图洛书说”。

b圣入造字说。其典型代表为“仓颉造字说”。

c利用刻有文字的甲骨进行占卜,中国民间有“敬惜字纸”的传统。

(3)把一些带有“吉祥”义的文字作为“吉祥”的象征。

(4)对汉字的否定是从近代开始的。否定派认为汉字字数多、笔画多、缺乏可归纳性而难于记忆,民众无法坚持学习,影响教育的普及,且难于与现代接轨。因此,他们主张废除汉字。 189.简述中国传统算学的特点: (1)应用性。

(2)独特的筹算记数法。

(3)以算术、代数为主,几何学不发达。(保留至今的传统算学知识:七巧板、韩信点兵等)

190.农耕灌溉文化的主要部分:

(1)农耕灌溉水平对其他各业的兴旺发展都有不同程度的关联作用。

(2)水土平衡的观念渗透到中国农业社会各行各业和各个文化门类。

(3)珍惜水土,即是官方观念,也是民众观念

(4)南方农业是稻作型农耕文化,主要标志是栽培水稻等;北方农业是麦黍型农耕文化,主要标志是栽培麦子等。 (5)南北方的农耕文化也具有许多共同点,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二十四节气文化。

191.饮食的文化观念:

(1)西方人认为菜肴是充饥的,而中国的菜肴是“吃味”的。

(2)中国的饮食文化观念包含以下几点:

一是民本思想。历代都把粮食和吃饭当做基本的社会问题。

二是节约粮食。古人说节约,是强调爱惜劳力;今人说节约,是强调爱惜自然资源和全球环境。

三是人格教育。儒家历来主张回避各种享乐的诱惑,提倡通过节衣缩食,树立克己利他的人生观。

四是食疗观。在饮食健康上,中国人讲究选择食物和食法。唐代医学家孙思邈在长期实践中,创立了“以脏补脏”和“以脏治脏”的理论。另外,中国饮食还有 “发物”忌口说,体现了较强的科学辨证性。

192.中国饮食文化的十重境界及特点: (1)一重境界是“果腹”,二重境界是“饕餮”( tāo tiè),三重境界是“聚会”, 四重境界是“宴请”, 五重境界是“养生”, 六重境界是“解馋”,

七重境界是“觅食”,八重境界是“猎艳”, 九重境界是“约会”, 十重境界是“独酌”。 (2)四大特点:

一是“精”,这是对中华饮食文化的内在品质的概括。

二是“美”,体现了饮食文化的审美特征。

三是“情”,这是对中华饮食文化社会心理功能的概括。 四是“礼”,这是指饮食活动的礼仪性。 193.服饰的自然文化含义:

(1)自然范围内的服饰文化标志包括环境标志、性别标志、体形标志、年龄标志。

(2)环境标志。中国服饰与文化的关系,首先是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服饰要随地理、季节气候的变化而更换。 (3)性别标志。原始服饰已有性别差别,男女各自遮蔽性器官部位。进入封建社会以后服饰附会阴阳五行学说,男

为阳,女为阴,故男子服饰鲜亮,女子

服饰相对暗淡。今日之性别标志大部表现在样式、色彩、形体等方面。

(4)体型标志。主要根据人的高矮胖瘦制作并设计图案。

(5)年龄标志。指根据不同年龄设计服装的样式、色彩、制作方法和用料等。这里既有生理原因也有心理原因。 194试论述对待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的正确态度:

(1)关于传统文化:

a指的是以中华文化为源头、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长期历史发展所积淀的文化。

b它是针对文化的传承而言的,并不局限于古代,而是不断丰富又不断增长的人文精神的总和。

c有人把传统文化等同于古代文化,从而认为讲究传统即是复古,甚至认为传统与现代化是不能并存的,或认为要实现现代化必须反传统。这种认识恰恰忽略了现代化进程仍然是传统文化发展的一个部分,一旦否定了传统,现代化与民族特点也就是中国特色就要脱节,与我们追求的目标是不一致的。

d也有人认为发扬传统就要拒绝引进和借鉴,或认为中国传统与西方文化是截然对立的。这种认识也是片面的。任何一种民族传统,在各个历史时期,都要受到其他民族文化的影响,引进和吸收其他文化一旦成为现实,它便成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e没有一种文化是纯而又纯的,吸收外来文化是丰富和发展本体文化的正常途径之一。当然,传统文化对外来文化

想了解更多实用资料的资讯,请访问:实用资料
下载文档

看过《中国文化概论(简答题与论述题)》的人还看了以下文章

延伸阅读

《司马迁传记》读后感女同事说:大哲学家培根说过:“读史使人明智”,一代明君唐太宗也感喟:“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史记为我们生动形象的展现了波澜壮阔的社会画面,还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根据多伦县委《关于做好全县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查摆问题、开展批评环节工作的通知》和《蔡木山乡党的教群众路线育实践活动实施方案》精神,本人通过学习教育,深刻认识

同学们,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地球就是我们美丽、可爱的“家”!让我们携起手来,为我们的地球家园缔造一个美好的明天吧。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是小学生关于环保的演讲稿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点击获取更多关

(一)答辩的准备工作学生可以从下列问题(第4~10题)中,根据自己实际,选取二三个问题,作好汇报准备,(第1~3题必选)。时间一般不超过10分钟。内容最好烂熟于心中,不看稿纸,语言简明流畅。1.为什么

军训的第三天日记200字第1篇“我要军训!”是我们班的同学杨金武说的。火辣辣的太阳下,我们犹如蒸笼的包子,热的发胀。“立正、稍息,齐步走……”正在认真训练时,我看见前面有一个黑黑瘦瘦的同学奇奇怪怪的,

疫情是指疫情的发生和发展。大规模流行病包括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SARS、甲型H1N1流感H1N1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disease2023

幼儿园亲子运动会主持词开幕尊敬的各位来宾、亲爱的爸爸妈妈、可爱的小朋友们:早上好!运动使我们健康,游戏让我们快乐。在这暖意仍浓的十二月,我们共同迎来了第四届中大班亲子运动会。中大班的孩子,他们聪明自信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新课改培训心得体会21篇【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2023新课改培训心得体会(通用21篇)2023新课改培训心得体会篇1新课程改革的浪潮滚滚而来,我有幸参加了为期一天半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学生军训心得体会200,大一新生军训心得体会800(十四篇),供大家参考。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体会,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积累经验。

为了确保我们的努力取得实效,就不得不需要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书面计划,具有内容条理清楚、步骤清晰的特点。方案的格式和要求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我给大家收集整理的方案策划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