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学范文!

当前位置:爱学范文网>>实用资料>>基于物联网的火灾监控系统设计

基于物联网的火灾监控系统设计

【综合文库】

要求的专用激素啊你系统。目前嵌入式处理器,已遍及工业控制、消费类电子产品、通信工程、网络系统等各类产品市场。由于嵌入式系统的专用型和定制性,逐渐衍生并发展了一下主流的嵌入式微处理器:包广泛使用的ARM处理器、MIPS处理器POWERPC处理器、DSP处理器。在ARM处理器方面,有广泛使用的ARM7系列ARM9系列、ARM11系列、CORTEX系列。ARM11基于ARMV6架构,面向下一代消费电子、网络应用、汽车电子产品以及无线设备。ARM11功耗低,多媒体处理能力强,适合消费电子和无线的应用场合;高性能与高数据吞吐量结合满足网络处理应用;浮点处理和实时性能满足汽车电子应用需求。

在MIPS处理器方面,指令集架构经历了从最初的MIPS I到目前可支持扩展模块的MIPS32和MIPS64系列。MIPS32和MPIS64体系结构定位于高性能 、低功耗的MIPS指令集,作为开放性可扩充的体系结构,通过用户定义指令和协处理器实现了对MIPS特定应用扩展指令集的支持。MIPS32/64面向特定的应用,其指令包含了应用特定指令扩展形式。

嵌入式应用对嵌入式操作系统的实时性和稳定性要求较高,嵌入式操作系统是否稳健也是嵌入式系统可靠运行的基础。经过多年的发展,在嵌入式领域涌现了一些优秀的操作系统,并在不同应用领域得到发展。

2.3.2 嵌入式Web服务器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利用浏览器访问各种网站获取信息,咋这个过程中,浏览器作为一个大度的客户端,需要访问Web服务器,服务器响应客户端的请求,返回处理结果,并以超文本标记语言的形式在浏览器上呈现,用户便完成了一次Web远程访问。与此类似,嵌入式Web服务器是将Web服务器移植到嵌入式设备中,用户在客户端只需通过Web浏览器就可以对嵌入式设备进行管理和监控。服务器和浏览器之间进行TCP/IP,数据传输采用HTTP协议,每个客户端和服务器需要分配一个IP地址,实现客户端和服务器的点对点连接,客户端的请求通过HTTP请求的方式发送给远端的Web服务器,服务器端的守护程序在HTTP的80端口监听简介请求,守护程序对接受到的HTTP请求进行解析,如果该请求时静态文件,守护程序将读取响应的文件并翻译给客户端;当客户端请求CGI应用程序,服务器端调用CGI完成响应的执行,返回HTTP应答,完成访问和响应的整个过程。图2.7是Web服务器工作原理图。

Web服Web浏 HTTP请求 HTTP请求 务器 览器 Internet

H HTTP应答HTTP应答

图2.7Web服务器工作原理图

CGI是通用网关接口的缩写,是Web服务器与外部扩展应用程序加护的一种

标准接口。Web可以通过CGI读取客户端需要的动态信息,如实现基于Web的数据库访问。客户端浏览器的请求信息传递给Web服务器,CGI从标准输入STDIN得到输入信息,将处理结果使用标准输出STDOUT输出,经过Web服务器反馈给客户端浏览器。用户能传递不同的参数给CGI,利用CGI技术使得浏览器和服务器之间能够方便交互CGI工作流程如图2.8所示。

STDOUT 结果

Web服务器 CGI脚本Web浏览器

POSTGET启动CGI

图2.8 CGI工作流程图

Web服务器可分为两个基本组成部分,HTTP的守护程序和服务器端应用程序。守护程序实现的功能包括:简历和客户端的连接、接受客户端HTTP请求信息、反馈HTTP响应消息、关闭和客户端的连接。服务器端应用程序实现其和外部系统的中介,完成服务器功能扩展。CGI作为Web服务器和应用程序之间信息传递的接口,定义了应用程序从守护程序活儿用户提交信息和将应用处理处理结果反馈给客户端的方式。

随着Intenet的广泛运用,基于B/S架构的软件模型得以流行,该模型提倡给客户端。服务器的设计理念。也就是主要的应用程序放在服务器上,客户端只需要一个浏览器环境,但是一般的嵌入式设备资源有限,在嵌入式应用中,Web服务器的设计必须有较小的容量,在满足基本功能的前提下,不影响嵌入式系统的整体性能。

2.3.3网关数据库SQLite

本监控系统终端节点会定时发送传感器数据到网关,为了实现对传感器数据的管理,需要在网关上移植嵌入式数据库。嵌入式系统对数据存储和程序运行空间有较强要求,选择嵌入式数据库必须满足适当的体积和较强的 功能,除此之外,开源代码可以为数据库必须满足适当的体积和较强的功能。除此之外,开源代码可以为数据库的维护提供解决{{@@@keyword0@@@}}。嵌入式数据库从现实来看,无须独立运行的数据库引擎,由程序直接调用的相应API实现对数据的存取操作。应用程序和数据库管理系统在相同的进程中,避免了数据操作时进程之间的频繁通信。目前对嵌入式数据库研究较多的SQLite,SQLite是一种嵌入式SQL库,支持视图、事务、触发器,采用单文件存放数据,提供了丰富的数据库接口,在体积和性能上取得了较好的平衡且代码开源。因此选择该数据库移植到系统平台上,进行项目的开发,在Web服务器上对数据库的访问一般通过CGI来实现,图2.9是Web服务器上对数据库的访问,一般通过CGI来实现,图2.9是Web数据库工作原理框图。

HTML文档 数WebWeb 据服浏 HTTPHEML 库 务览HEMLSQL器 器结果 CGI接口

图2.9 Web数据库工作原理框图

当用户通过浏览器查询数据信息,SQLite可以和CGI程序在同一服务器平台。利用CGI程序实现对数据库的打开、查询和更新。Web前端界面接收用户的数据请求,CGI程序调用API函数操作数据库文件,并将结果反馈到浏览器前端。

3 系统硬件设计

3.1 无线传感器网络硬件设计

在上文中,我们知道无线传感器网络在组成上往往包含信号感知系统、信号处理系统、信号传输系统、电源系统四个部分。信号感知系统采用各种传感器,来实现外接信息的获取;信号处理系统和传输系统可以分开设计,从降低系统成本和提高集成角度考虑,本项目选择一个集成无线通信功能的片上系统;电源系统的构建在于为整个无线传感器网络提供能量,并提供相应的功耗管理功能,下文对哥哥组成部分分别加以描述。

3.1.1电源系统设计

电源设计整个系统设计中处于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成功的设计可以保证系统稳定。高效的工作。

常用的电源电路包括开关电源盒稳压电源,开关电源工作效率高,一般输出的电流较大。但纹波也较大;稳压电源的输出稳定度较高,但存在输出电流较小、效率低、调整范围小等缺点,采用何种方案设计取决于系统对电源系统的具体需求。在ZigBee网络电源设计过程中,需要关注协调节节点、路由节点、终端节点三种节点。由于在终端节点上分布着多种传感器,故在设计电源系统是,需要考虑传感器需求电源电压的种类精度以及成本。由于大多数传感器的工作电压范围很宽,为了方便,统一设计成5V供电。通过估算,单个气体传感器正常工作功耗电流在100mA以上,总共的驱动电流在500mA以上。终端节点上主芯片CC2530处理器和温湿度传感器DHT21需要设计3.3V的电压,选择了一款低成本的线性稳压器LMS1117,将开关电源5V的输入转为3.3V输出,图3.1是终端传

感器节点的电源系统设计。路由节点和协调节点采用CC2530芯片来构建,电源设计以LMS1117为核心。

在进行电源系统的PCB设计时,需要特别注意电源系统的完整性,线性稳压器LMS1117输出需要加22uF的固体钽电容作为频率补偿,确保大多数情况下输出的稳定性,另外在输入和输出端口可适当加不同量级的电容,让高频噪声下地,得到较小的纹波输出。

图3.1 终端传感器节点电源系统设计

3.1.2 烟雾传感器设计

火灾的发生初期往往伴随烟雾的产生,为了及时、高效的探测火灾,对烟雾的检测非常重要。本项目选择一款常见的烟雾传感器MQ—2,该传感器使用的气敏材料是在清洁空气中电导率较低的二氧化锡(SnO2)。当传感器所处环境中存在可燃气体和烟雾时,传感器的电导率随空气中可燃气体浓度的增大而增大,基于这个原理设计MQ—2信号采集电路,去除传感器出来表征气体浓度的变化。图3.2是MQ—2的基本工作电路,MQ—2传感器有六个管脚,其中4个管脚用于信号输出,其余两个用于提供加热电压,外形呈对称分布,工作时需要提供两个电压;加热电压VH和回路电压VC,其中加热电压为传感器提供特定的工作温度,回路电压用于测量与传感器串联的负载RL上的电压VRL,加热电压保证了该传感器正常工作。根据厂家提供的手册,加热电压工作在5V,回路电压小于24V,在保证传感器性能要求的前提下,加热电压和回路电压可以共用。为了能使传感器对传感器的迷你输出电压进行出路,负载电阻的阻值要设置恰当。

MQ-2传感器的电路设计如图3.2所示,回路电压和加热电压均为5V,传感器体电阻量级在千欧姆,设置负载电阻R9为10K欧的寒冬变阻器。根据电力路连接关系科得到如在负载电压公式:

式中,VRL是负载电压,VC是回路电压,RL是负载电阻,RS是传感器在不同烟雾浓度情况下的体电阻。通过控制RL的阻值,可以将输出电压控制在可采样的

范围内,方便后端模数转换快进行采样处理。

图3.2 烟雾传感器电路

3.1.3 气体传感器设计

天然气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燃料,现代家庭火灾的发生和气体中毒很大原因在于燃气的泄露。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在终端传感节点设置了监控天然气泄露的传感单元MQ-4,实时监测环境天然气浓度,杜绝火灾隐患。MQ-4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外形和MQ-2相似,电路设计与MQ-2相同,在此不再赘述。燃烧的初期会产生的大量的CO气体,CO气体传感器工作时需要交替提供5V和1.5V电压。

3.1.4 温度传感器设计

DHT21是含有已校准数字信号输出的温湿度复合传感器,采用单排4针引脚封装。使用时,只需DATA引脚连接到MCU的任意GPIO即可,这里是连接到CC2530的P1_5引脚。另外,为了确保CC2530对DHT21有足够的驱动能力,在DHT21 DATA引脚接有5.1K的上拉电阻,确保芯片有合适的灌电流。这样,只要按照DHT21的逻辑时序编写程序,控制MCU引脚的输入/输出,就可以从DATA引脚准确读出温湿度数据。DHT21的电路设计如3.3所示:

图3.3 温度传感器电路设计

3.1.5火焰传感器设计

当明火产生会辐射红外波,为了进行火焰的低成本探测,选择了一款火焰传

基于物联网的火灾监控系统设计

摘要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安防监控系统逐渐进入大众

的视线并成为热门的研究课题。作为安防系统的子系统,家庭火灾监控系统在减少家庭灾害发生,提高人们生活质量方面发挥 了重要的作用。

传统的家庭火灾监控系统往往存在不嫌不便、单传感器监测准确度不高、远程监控能力不强等诸多缺陷。网络化的火灾监控系统在系统造价上价格不菲,降低监控系统成本和功耗,提高系统集成度和准确度是本课题设计目标。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嵌入式家庭火灾监控系统。利用ZigBee技术构建家庭监控网络的传输链路,依托物联网基础网络设施Internet,实现远程家庭火灾监控。设计多传感器监测环境状态,并将监测数据在智能网关中心进行融合处理,提高监测准确度,得到最终的监测结果;以嵌入式路由芯片RT3052实现智能网关,降低系统的成本和功耗。为了实现该系统,分别对无线传感器网络和智能网关部分进行了详细的硬件和软件设计。为家庭火灾监测设计烟雾、气体、火焰、温度等传感器电路;为入侵监测设计了红外热释电传感电路。以ZigBee单芯片CC2530为核心,构建家庭内部网络通信平台,利用ZigBee2022协议栈实现了无线网络数据通信。

经过测试,设计的无线ZigBee网络网关平台能完成和ZigBee和Internet的交互,能正确采集多传感器数据,监控火情,较高概率对火灾进行监测与报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关键词:火灾监控;ZigBee;多传感器;智能网关;数据融合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nd the improvement ofpeople"s living standards, security monitoring system is gradually known by us and hasbecome a hot research topic. As a subsystem of the security monitoring system, homefire monitoring system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reducing family disasters, improvingthe quality of people"sLive.

Traditional home fire monitoring system has many defects, such as inconvenientwiring, low monitoring accuracy of single-sensor and poor remote monitoring capacity. The networked fire control system on the system cost is not cheap, lowering the cost of monitoring and control system and power consumption, improve the system integration and accuracy of this topic design goal.To this end, this paper proposes a embedded home fire monitoring system based on Internet of things.Using ZigBee technology to build family monitoring network transmission link, relying on the Internet infrastructure network Internet, realize the family fire remote monitoring.Multiple sensors to monitor environmental state is designed, and the monitoring data fusion processing in the center of the intelligent gateway, to improve monitoring accuracy, get the final monitoring results;Routing on embedded chip RT3052 intelligent gateway, reduce the system cost and power consumption.In order to realize the system of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and intelligent gateway part carried on the detailed design of hardware and software.Designed for home fire monitoring smoke, gas, such as flame, temperature sensor circuit;Monitoring for the invasion of pyroelectric infrared sensor circuit is designed.With ZigBee CC2530 single chip as the core, to build domestic network communications platform, using ZigBee2022 protocol stack to achieve the wireless data communication.Under testing, the ZigBee wireless network can communicate properly,intelligentgateway can accomplish the data forwarding between ZigBee and the Internet. Besides, it can properly collect the multi-sensor data, monitor the fire and detect home fire in a high probability. In a word, the home security monitoring system achieves the desired objective.

Keywords: fire monitoring.ZigBee, multi-sensor intelligent gateway, data fusion

引言

物联网——一个具有前瞻性的技术,迅速成为信息技术领域的关注热点,其核心技术更是成为众多学者的研究焦点,并将物联网技术看做是一场一触即发的科技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能够在最早的时间探测到火灾的发生,从而响应人员第一时间采取措施,把火灾控制在和消灭在初期阶段。若火灾发现不及时,导致报警延误,由小火变成大火,就可能造成重大的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我国火灾报警系统起步较发达国家晚几十年,虽然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大多数是引进国外技术进行生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较少。目前的实际工程当中传统型的区域报警系统和集中报警系统应用广泛,大多数为多线制连接方式,即探测器、报警器、控制器之间是采用两条或多条的铜芯绝缘导线。其系统安装成本约占设备成本的33%-70%,且施工复杂,系统扩展性能差,自称体系,自我封闭,线路易老化或遭到腐蚀,抗干扰能力,误报警率高。目前大力发展的智能化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用较少,主要集中智能系统为主,巡检速度低,稳定性和可靠性差,不适用于规模庞大的建筑。大多数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以感温、感烟探测器为主,存在比较突出的迟报、误报、漏报、损毁等现象,往往达不到系统的设计要求,这些都是制约着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发展的障碍。

分析以上不足,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向着网络化。智能化、高可靠性等方向发展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文本讲物联网这一新兴技术引入到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作为连接探测端和控制端的传输链路,可靠快速的传递信息,并改变传统火灾探测器布局方式,提高探测火灾的覆盖范围,有效的提高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采用物联网技术还可以提高网路容量,对探测范围内的物体进行实时编码,对于移动设备、大空间火灾探测等热点问题也具有很好的效果,是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发展的新方向。

1 绪论

1.1系统开发背景

随着社会的不断的发展,社会财富日益增加,人们对家居生活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房子不仅仅限于传统的居住功能,提供舒适安全、高品位的生活空间是人们对未来的美好期待。火灾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威胁。据统计,70年代我国火灾平均损失为2.5亿元,80年代我国火灾平均损失有所增加,但约为3.2亿元。从90年代开始,尤其是1993年以后,火灾造成的财产损失直线上升,年平均损失高达十几亿元,每年因火灾死亡人数多于2022人。因此实现家庭火灾监控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国的火灾自动报警控制系统经历了从无到有、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其智能化程度也越来越高。目前,国产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均采用汉字显示,价格低廉,适合我国国情,但是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由于多数没有分布智能呢个,可靠性低,且产品没有没有形成系列化、品种不全,产品的外观也较差,变成复杂,调试部方便,设备兼容性差。国外产品多数具有分布智能,可靠性性高,产品的具有系列化、品种齐全,产品外观美观,人机对话功能强。缺点是多数没有汉化,操作维护部便,价格较高,设备兼容性差。

世界无线物联网技术还处于起步阶段,我国在这些方面处于世界的前列,但是目前我国物联网产业,技术还处于概念和实验的初级阶段,物联网的相关产业链条还没有彻底形成,处于起步阶段,但物联网的发展前景是令人期待的,以后的发展空间是巨大的。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火灾预警系统利用无线物联网技术室把整个系统连成一个集中的网络,在控制屏幕上能及时看清楚哪些地方有可能诱发火灾,可以及时作出相应的处理。家庭住所就是一个相互关联的一个网络无论哪个角落出现了火灾隐患点它很快就会以无线的方式传输到控制中心,甚至直接控制灭火装置,这就需要看设计的需要了。

1.2 系统开发的目的与意义

现有的家庭火灾监控系统存在着安装不便,监测准确度和远程监控能力不强 等缺陷,与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家用设施的安全管理亟待改善的迫切需要形成了强烈的矛盾,家庭内部监控数据量小,对传输实时性的要求不高,选用ZigBee为代表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来组建智能网关,连接家庭内部监控网络和外部网络,用户只要通过浏览访问监控系统网关,便能够对家庭中的各种危险情况,如煤气泄漏、火灾引发、入室盗窃进行监控。当出现险情时,监控报警信息能自动发送到用户的手机上,提醒采取措施。据统计,全家家庭各种室盗窃犯罪案件和因煤气泄漏引发的火灾正呈现最年攀升的态势。本系统的开发提高了家庭安全性,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了一定上网基础:其次,由于本系统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价格低廉,也为普通中低收入家庭火灾远程监控提供了一个良好的选择。

1.3 火灾监控系统国内外发展现状

火灾监控系统能够及时有效发现火情,迅速产生报警,是减少火灾灾害的重要工具。纵观火灾监控系统的发展历程,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发展阶段:

第一个阶段,从十九世纪到上世纪中期,这个阶段使用简单的感温探测器来

进行火灾的探测,火灾探测根据探测环境的温度参量判定是否有火灾发生,容易受到外界干扰,灵敏度低而且响应慢。

第二阶段,从上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诞生了离开感烟探测器,一般采取“先见烟再见火”的探测手段。这个时期的检测系统多采用多线制,要求一个火灾探测器与报警器有至少两条的导线相连,确保探测点发出预警信号,但是存在布线复杂。调试难度大等缺点。

第三阶段,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采用总线制火灾检测系统,火灾探测器和报警器之间的通信需要一台微机和收发电路实现,使用全总线控制,有布线简单、安装调试容易、火灾报警定位精确等优点。

第四阶段,从上世纪80年代后期至今,伴随着计算机技术。传感器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火灾监测体系走向了智能化和网络化,出现了分布式智能和网络通信火灾监测系统。分布式智能火灾系统特点在于火灾探测器处理火灾信号,提高了火灾监测的实时性和可靠性;网络通信火灾系统使得火灾报警控制器能通过Internet交换信息,实现远程火灾信息管理和通信服务。

国外火灾远程监控技术起步较早,许多国家已经建立了城市火灾的自动报警网络,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火灾预警和善后处理体系。

我国对火灾监控应用起步较晚,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建设的高速增长,我国的火灾监控行业发展迅速,系统控制模式逐步从多线制控制系统、多元化一体化向分布式控制系统发展;探测技术从单一的感烟探测器发展成多元复合探测。然而国内市场的消防报警产品型号繁杂,各种产品提供的接口。通信协议都存在较大差异,导致出现故障之后,因厂家原因得不到及时维修,埋下了较大的火灾隐患。

随着物联网的兴起,我国逐渐讲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应用到火灾探测领域。近年来,国内许多研究单位和 高校都开展了相应的研究,虽然只是起步阶段,应用无线传感网络进行火灾监控有巨大的研究潜力和市场应用前景。

在家庭监控系统中,控制网络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起着信息传达的作用,一方面控制网络收集传感器终端的信号或电子产品并传递到主控制器,另一方面下达主控制器对终端家用电器或者电子产品的控制信号,从目前的发展来看,控制网络经历了从电力载波到家庭总线,再到无线网络的发展历程。家庭控制网络对数据的传输率要求较低,但对传输的准确度要求较高,有线的网络架设存在着布线成本高、安装不够灵活、升级困难等诸多弊端,这为家庭无线网络的发展和应用提供了机遇。

1.4本文的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传统家庭火灾监测暴露出不嫌不便。监测准确度不高、远程监测能力不强等弊端,本文拟构建一款低成本、低复杂度、高性价比的家庭火灾监控系统,利用ZigBee技术,构建无线传感网络,作为家庭监控数据的传输链路;利用嵌入式系统构建智能网关,该网关连接内部传感网络、外部Internet网并作为整个系统的控制盒处理中心。为了实现该系统,对ZigBee的原理和组网技术进行深入的分析,应用ZigBee单芯片CC2530组建了家庭网络,完成传感器数据的获取和传输。在智能网关端,通过在嵌入式系统上一直Web服务器,以SQLite作为嵌入式数据库,应用CGI接口嵌入式Web服务器和用户浏览器之间的动态页面的交互。为了提高监控系统的准确度,引入了数据融合理论,晕晕多传感器感知家庭

环境状态,利用BP神经网络和证据理论多传感器信息以判断火灾状态。

论文的章节组织安排如下:

第一章:绪论。介绍系统开发的背景、目的和意义,回顾火灾控制系统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并比较常见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的特点,给出本文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系统架构和关键技术。给出家庭火灾监控系统的总体架构,对无线传感器网络、智能网关的构建、BP神经网络。

第三章:系统硬件设计。详细的阐述了家庭火灾监控系统设计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和智能网关的硬件设计。

第四章:系统软件设计。详细介绍了ZigBee网络、传感器节点软件、多传感器数据融合和智能网关的软件设计。

第五章:系统的测试与分析。进行了ZigBee网络、火灾监测以及远程监控测试盒分析。

第六章:总结和展望总结了本文的主要工作,指出了系统设计部分存在的不足和有待改进的地方,并对下一步工作进行了展望。

2 系统结构与关键技术

2.1 系统架构设计

基于物联网的家庭火灾监控系统结构如图2.1所示,系统主要包括ZigBee无线传感器和智能网关两个部分。本设计以ZigBee芯片cc2530为核心组建无线传感器网络,以路由芯片RT3052实现嵌入式智能网关。在终端设计多种监控传感器,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监控数据通过设计的网关与Internet交互,方便用户远程登录网关系统进行查询,并发送报警信息。

图2.1系统结构图

总体来说,本系统主要功能有:

?智能网关实现无线路由功能,方便家用电脑和手机设备接入Internet,访问网络资源:

?用户通过浏览器远程登录网关服务器,以网页的形式实时查看家庭监控状况。家庭内部布置了检测火灾的温度传感器、烟雾传感器、一氧化碳传感器等:监测入侵的红外热释电传感器,这些传感器的监控数据以及综合效果均可在网页上展示。为了增加视频监控的能力,在家庭智能网关上,可以通过启动WIFI摄像头,实现远程视频监控;

?当传感器监测到危险信号,比如系统判定有火情发生或是有人入侵,智能网关将报警信息及时发送到用户手机上,通知用户采取处理措施。

系统的工作流程是:智能网关负责发送监控命令,此命令启动各个监控终端按照一定的周期采集数据,将数据按照约定的格式发送的网关端;网关端移植嵌入式Web服务器,用户远程访问该服务器,以网页方式监测家庭状况;一旦系统监测到危险,便通过飞信向注册过的手机用户发送报警信息,实现完整的家庭火灾监控。

2.2 无线传感器网络

信息的获取是应用的首要环节,传感器作为最基本的信息获取手段,直接用于感知外部信息。传感器可以将被测物理量转化成与之相对应的信号,方便后端处理。无线传感器网络在组成上往往包含信号感知系统、信号处理系统、信号传输通信系统、电源系统四个部分。图2.2是一个典型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结构,其工作方式是:大量的网络节点分布在监测区域,节点之间通过自组织方式形成感知网络。节点作为信息的采集者和发送者,通过设置的路由节点,完成多跳信息传输,最后信息汇聚到sink节点(汇聚节点),内部的无线网络数据就是通过汇聚节点与外部网络通信,无线传感器网络采用微小型的传感器节点获取信息,节点之间具有自动组网和协同工作能力,网络内部采用无线通信方式,与传统的传感器相比,具有比较明显的优势:

?灵活性强,节点随机布设便可开展工作;

?可靠性强,无线传感器网络自组织,当网络某些节点失效,其功能可由其他节点代替;

?精度高,大量传感器节点可提高监控区域的信息感知精度;

图2.2 无线传感器网络结构

2.2.1 ZigBee技术

ZigBee技术是一种短距离、低复杂度、低数据率、低功耗的无线通信技术,其底层采用的协议为IEEE802.15.4。根据协议标准,ZigBee定义了三个工作频段,分别是868MHZ、915MHZ和2.4GHZ。其中2.4GHZ频段是全球通用的ISM频段,在该频段,数据传输率达到250kbps,另外两个频段868/915MHZ传输速率分别是20kbps和40kbps.ZigBee技术主要针对以电池为电源的应用,这些应用对低数据率。低成本。更高的电池寿命有较高的要求。在某些ZigBee的应用中,无线设备大部分时间处于休眠模式,因此,ZigBee设备在电池需要更换前能够

工作数年之久。当无线通信的目的在于发送或者接受简单的命令,或从传感器收集信息,ZigBee能提供比现有典型无线技术更有效、性价比更高的解决方案。

2.2.2 ZigBee的发展历程

早在2022年,有包括Philips Semiconductor、Honeywell、Mitsubishi、等公司组成了ZigBee联盟,致力于低复杂度、低成本、地数据率、近距离的无线通信技术的研究。IEEE在2022年间发布了该技术底层所采用的协议标准,即IEEE802.15.4协议,作为ZigBee的物理层和MAC层标准协议。2022年底,ZigBee联盟基于IEEE底层协议,定义了网络层和应用层。该联盟在2022年6月份公布了“ZigBee specification V 1 0”,这第一份ZigBee规范也标志着ZigBee技术的正式诞生,也正是因为该规范的面世,ZigBee技术逐渐被大家认识,并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和应用。到了2022年底,联盟对协议进行了标准的修订,推出了V1.1版本,然而此标准仍然存在些许缺陷,在2022年再次修订,推出了ZigBee2022.该标准也将其应用拓展到家庭自动化、建筑自动化、现金抄表基础也将其的应用拓展到家庭自动化、建筑自动化、现金抄表基础建设方面。

2.2.3 ZigBee的节点类型

IEEE802.15.4定义了两种设备类型:全功能设备和精简功能设备,全功能设备实现了IEEE802.15.4标准中描述的所有功能,并且可以用作网络中的任何角色:另一方面,精简功能设备只有部分功能,例如,全功能设备可以和网络中的任何其他设备 通信,但精简功能设备却只能和全功能通信。ZigBee网络中虽然存在如此之多的节点,然而节点的类型只有三种:协调节点、路由节点、终端节点。协调节点和路由节点均可以与网中任意节点或是协调节点实现,则是精简功能设备。

协调节点是网络的管理者,在网络中处于核心重要的地位,不论采取什么拓扑结构,网络中有且只有一个节点作为协调节点,在网络的初始化过程中,协调节点负责信道的扫描,网络的简历,接受其他节点的入网请求,并为加入网络的节点分配网络地址。在网络应用层面上来看,协调节点还负责提供路由路径、绑定服务、安全服务等功能。

路由节点存在于网络拓扑为树形或者网状型的网络中,一般来说,路由节点在网络中不可断电或者休眠。他们实现两个方面的功能,意识作为路由通信,拓展通信距离,二是终端节点通过它可以加入网络。

终端节点存在于珍格格网络的末端、往往与传感器或者执行单元相连,起着发送采集数据和接受的作用,不能转发信息。这类节点一般是用电池供电,因此对功耗的要求较高,在不需要传输数据时,往往需要关闭终端节点,进入休眠模式。

2.2.4 ZigBee网络拓扑

ZigBee网络的拓扑结构在应用上存在三中比较常见的形式:星形网络、树形网络、网状网络。

星形网络作为最简单的一种网络组成形式,包含一个协调节点和若干个终端节点,其拓扑结构如图2.3所示。终端节点间进行通信,必须经过协调节点的转发,这种网络结构简单,但一旦协调节点发生故障,则整个网络就瘫痪。

树形网络内部,存在一个协调节点,至少一个路由节点,若干个终端节点。协调节点作为父节点,路由节点和终端节点分布在父节点的分支,形成树形。协

调节点可以直接与终端及诶单通信,即可通过路由节点,下连分支,路由节点可连一系列路由节点和终端节点。树形网络拓扑结构如图2.4所示。

图2.3 星形网络拓扑图2.4 树形网络拓扑

网状网络及诶单通信的路径较之树形网络有了增加,路由及诶单之间可以直接通信,大大增加了通信效率,当某个节点出现故障,信息能尝试通过其他路径到达,提高系统的容错率,网状网络拓扑结构如图2.5所示。

图2.5 网状网络拓扑

2.2.5 ZigBee寻址方式

在ZigBee网络中,每个节点都需要一个唯一的地址,IEEE802.15.4使用两种方式寻址:16位的短地址、64位的扩展地址。一个网络可以选择使用短地址或者扩展地址来寻址,而短地址允许在单个网络内进行通信,使用短地址机制可以减少消息的长度和所需分配的内存空间。单个网络需要有一个PAN表示符,用来区分不同的网络,将唯一的PAN标识符和一个短地址相结合后,两个独立网络之间便可通信。

64位地址寻址方式意味着网络中的最大设备数可以送达。。因此,IEEE802.15.4 无线网络的规模可以非常巨大,然而网络中节点数目还受限于协调节点的内存和处理能力。ZigBee协议栈的网络层为节点扩展地址额外分配一个短地址,每个扩展地址和短地址是相互对应的,冰洁映射关系记录在一个查找表中。短地址为网路层的数据传输创造了必要条件。

2.2.6 ZigBee 体系结构

与常见的Internet网络相似,ZigBee技术体系通常由分层协议来实现各个

简化标准,每层负责完成规定的任务,并且向上层提供服务,各层之间是相互透明的。ZigBee技术体系结构主要有物理层、媒体介入控制层、网络以及应用层,各层之间的分布如图2.6所示。

应用层

ZDO 应用对象 ZigBee协议 应用支持层(APS)安全服务网络层 MAC层

IEE802.15.4物理层(PHY)

图2.6 ZigBee体系结构

网络的最下面两层是由IEEE802.15.4标准定义了无线网络PHY和MAC层的详细信息。在物理层,存在数据服务接入点和管理实体服务接入点,通过物理层数据服务接入点为物理层数据提供服务;

网络层主要功能包括设备连接和断开网络时采取机制,以及在传输过程中采用的安全机制。此外,还包括设备之间的路由发现和路由维护和转交。

应用层由应用支持层、ZDO、用户定义的应用框架组成。应用支持层为网络层和应用层提供 了一个接口,功能包括:维护绑定表、在绑定的设备之间传输信息、管理组地址、提供可信数据传输。ZDO的功能包括:定义设备在网络中的角色,发起和响应绑定请求,在网络设备之间建立安全机制。此外,负责发现网络中的设备,并且决定向他们提供何种应用服务.ZigBee应用框架驻扎在ZigBee设备中的应用对象控制盒管理协议栈各层提供活动的环境。应用对象由制造商开发,也正是在这里定制了基于各种不同应用的设备。在一个设备中可以有多达240个应用对象。应用对象使用APSDE-SAP在应用对象节点之间发送和接收数据。每个应用对象都有一个专有的终端节点地址,设定终端地址允许多个设备共享同一频段。

2.3 智能网关的构建 2.3.1 嵌入式系统

后PC时代的来临,嵌入式系统日益在消费电子、汽车电子、工业控制、航空航天、网络通信等领域广泛应用。嵌入式系统一般又嵌入式操作系统、应用程序以及外围硬件设备组成。对嵌入式系统的普遍定义是: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并且软硬件可裁剪,适用于应用系统对功能、可靠性、成本。体积、功耗有严格

感器,结合双电压比较器芯片LM393设计成模拟信号、数字信号双输出的形式。当探测器区域不存在火焰,传感器电阻极大,模拟信号端输出低电平,此时在数字端也是输出低电平;当火焰存在,流过传感器的电流逐渐增大,模拟输出端电压逐渐变高,数字输出端输出高电平,发光二极管D10点亮指示探测到火焰,图3.4是检测火焰的应用电路图。

图3.4 火焰检测电路图

3.1.6 ZigBee 节点设计

完成了传感器的选型和设计之后,在终端节点上,利用 ZigBee 芯片CC2530,添加上文介绍的传感器,构建终端传感节点。在路由节点和协调节点的构建上,结构上只要在终端传感节点上删去所有传感器,ZigBee 芯片CC2530 的应用设计完全一致。

CC2530芯片系列中使用的8051 CPU内核是一个单周期的8051兼容内核。它有三种不同的内存访问总线(SFR,DATA 和CODE/XDATA),单周期访问SFR,DATA 和主SRAM。它还包括一个调试接口和一个18 输入扩展中断单元。中断控制器总共提供了18 个中断源,分为六个中断组,每个与四个中断优先级之一相关。当设备从活动模式回到空闲模式,任一中断服务请求就被激发。一些中断还可以从睡眠模式(供电模式1-3)唤醒设备。内存仲裁器位于系统中心,因为它通过SFR 总线把CPU 和DMA 控制器和物理存储器以及所有外设连接起来。内存仲裁器有四个内存访问点,每次访问可以映射到三个物理存储器之一:一个8-KB SRAM、闪存存储器和XREG/SFR 寄存器。它负责执行仲裁,并确定同时访问同一个物理存储器之间的顺序。 8-KB SRAM映射到DATA存储空间和部分XDATA存储空间。8-KB SRAM是一个超低功耗的SRAM,即使数字部分掉电(供电模式2 和3)也能保留其内容。这是

对于低功耗应用来说很重要的一个功能。32/64/128/256 KB闪存块为设备提供了内电路可编程的非易失性程序存储器,映射到XDATA 存储空间。除了保存程序代码和常量以外,非易失性存储器允许应用程序保存必须保留的数据,这样设备重启之后可以使用这些数据。使用这个功能,例如可以利用已经保存的网络具体数据,就不需要经过完全启动、网络寻找和加入过程。

Balun 电路设计中,利用了四个离散元器件,为满足差分信号相位正确, RF_N 和 RF_P 之间需要走一段二分之一波长的传输线,为满足单级天线阻抗匹 配,Balun 输出和天线之间走一段0.07k23℃的传输线。

3.2 智能网关硬件设计

智能网关基本功能是实现无线路由,家庭电脑和手机能方便访问 Internet,接收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监控数据,实时接收浏览器远程访问请求,启动摄像头采集监控视频,发送报警信号等工作。为了降低系统开发成本,选择了 Ralink 公司的一款高性价比路由芯片来完成硬件系统的搭建。由 RT3052、射频收发模块 CC2430、两路射频天线、电源及复位模块、USB 接口、以太网接口模块以及存储器模块组成。基于嵌入式路由芯片的网关设计,相比于传统的基于 PC 的家庭网关有体积小、功耗和成本低等优点。为了降低设计的复杂度,以 CC2430 为核心的协调节点通过串口和 RT3052 通信。为了降低成本,在主控制芯片应用程序中添加飞信实现短信报警。用户在使用本系统之前需要注册认证。摄像头通过 WIFI 与网关通信,可以实现远程视频监控。

4 系统软件设计

4.1 ZigBee 网络设计 4.1.1 ZigBee 协议栈

通用的ZigBee协议栈有标准的ZigBee2022、ZigBee2022协议栈版本,精简版本的 MSSTATE_LRWPAN 协议栈,另外飞思卡尔公司开发了 BeeStack 协议栈。 德州仪器公司发布的 ZigBee 协议栈 Z-Stack 达到 ZigBee 测试机构评定的 ZigBee联盟参考平台水平,目前已为全球众多 ZigBee 开发商广泛采用。Z-Stack 符合ZigBee 2022 规范,支持多种平台,其中包括 CC2430 片上系统、CC2420 收发器平台以及 TI MSP430 超低功耗 MCU。从德州仪器官方网站上可以免费下载 ZigBee 协议栈,该协议栈实现了IEEE802.15.4 定义的 MAC、PHY 层协议,并满足 ZigBee 标准协议规范。ZigBee协议栈的正常运行对开发环境版本的要求较高,如 ZStack-1.4.3-1.2.1 版本的协议栈需要在 IAR7.30B 平台上进行开发。德州仪器发布的基于 ZigBee2022 的协议栈程序结构如图 4.1 所示,其中协议栈以分层次的形式组织程序,分别描述如下:

App:应用层目录,该目录中包含了应用层的内容和项目的主要内容,用户在此创建自己的工程设计。

HAL:硬件层目录,包含和硬件相关的配置和驱动。

MAC:MAC 层目录,包含 MAC 的参数配置文件和该层的库函数接口。 MT:实现各层交互,进行串口的配置。

NWK:网络层目录,包含网络层的参数文件和该层的函数接口文件,提供 APS(应用支持层)的函数接口。

OSAL:协议栈的操作系统函数。

Profile:AF 层目录,包含 AF 层处理函数。

Security:安全层目录,实现协议栈的安全处理函数。 Tools:工程配置目录,进行协议栈的相关配置。

ZMac:MAC 层目录,包括 MAC 层参数配置和该层库函数的回调处理函数。 ZMain:主函数目录,是整个协议栈的入口。

Output:输出文件目录,目录下的文件由编译器自动生成。

图4.1 ZigBee 2022的协议栈程序结构

Z-Stack 下层为上层提供了数据和服务接口,上层可以通过这些接口使用下层提供的管理和数据服务。Z-Stack 程序在组织上考虑到精简性,节点底层实现代码完全一致,在开发环境IAR7.30B中,通过设置不同的预编译函数和参数文件来选择 ZigBee 网络中三种节点并执行相应的函数,提高了代码组织效率。在 ZStack-1.4.3-1.2.1 版本的协议栈中,协议栈的运行通过 OSAL 的操作系统层函数来实现。作为一个轮询的操作系统,需要执行 MAC 层、网络层、HAL层、APS 层、ZDO、用户自定义应用程序,OSAL 正是通过对这些任务的调用执行来实现整个协议。OSAL 类似于其他嵌入式操作系统,提供了任务管理、消息管理、时间管理、中断管理以及内存的管理等功能。在进行任务的开发时往往需要完成以下工作:建立任务、初始化任务、设置处理函数。在Z-Stack中有两个关键数组:*tasksEvents 与*tasksArr, tasksEvents 这个数组存放的是从序号为 0 到tasksCnt 的任务,每个任务在本次循环中是否要被运行,需要运行的任务其值非零,否则为零。而 tasksArr 数组则存放了每个任务的入口地址,只有在tasksEvents 中记录的需要运行的任务,在本次循环中才会被调用到。协议栈的运行采用事件轮询机制,当初始化完成之后,查询是否有事件发生并进入中断执行;当有多个事件同时发生时,需要判断优先级然后依次处理。在建立一系列任务时,系统给不同的任务分配不同的优先级,保证高优先级的任务有事件时最先得到处理,MAC层任务一般会赋予最高优先级。操作系统会不断查询各层任务中是否有事件发生,有事件产生就会触发相应的处理函数,否则轮询下去。在 OSAL 中任务在执行完之后需要将任务的事件清空,否则低优先的任务得不到执行。在Z-Stack的工作流程中实施了系统的初始化,主要包括了板载硬件初始化、芯片电压检测、系统堆栈初始化、板载 IO 口初始化、HAL 驱动初始化、MAC 初始化、操作系统初始化,后进入操作系统,进行事件处理流程。当存在事件时,按照优先级对事件进行处理,处理之后进入休眠模式直到有中断发生,触发进入事件处理程序,处理流程如图 4.2 所示。

开始

有事件Y事件处理 事件唤醒 等待处理

N

进入休眠

图4.2 Z-Stack事件处理流程

4.1.2 协调节点软件设计

ZigBee 协调节点实现功能:组建并维护 ZigBee 网络,发送监控命令到终端节点,接收终端节点的监控数据,实现与智能网关的双向通信。当协调节点发起一个建立新网络的进程,协调节点会扫描信道,包括能量扫描和主动扫描两个过程,能量扫描将对信道能量值进行一个递增排序,保留可允许能量值内的信道进一步处理,接着进行主动扫描,网络层管理实体优先选择一个没有网络的信道进行新网络的建立。如果扫描到一个合适的信道,进行网络参数的配置,如给网络分配一个特有的 PAN 描述。确定好 PAN 描述符后,网络层管理实体将为协调节点分配网络地址。网络参数配置完成之后,启动新网络的建立,并允许设备加入该网络。在 ZigBee 网络中进行通信,每个节点都会被分配一个网络地址,协调节点的网络地址在组网时分配 0x0000,其余节点在加入网络时分配。协调节点发送命令可以实现单播、组播、广播的功能,分别是对一个节点,一个组(由几个节点组成)、所有节点进行发送,在协议栈中对以下三个变量进行设置即可实现。

SampleApp_SPI_SendCommand_DstAddr.addrModeSampleApp_SPI_SendCommand_DstAddr.endPoint

SampleApp_SPI_SendCommand_DstAddr.addr.shortAddr

本项目要求协调节点对所有的终端节点发送采集数据的命令,设置如下:SampleApp_SPI_SendCommand_DstAddr.addrMode=(afAddrMode_t)AddrBroadcast;

SampleApp_SPI_SendCommand_DstAddr.endPoint= SAMPLEAPP_ENDPOINT;

SampleApp_SPI_SendCommand_DstAddr.addr.shortAddr = 0xFFFF;

协调节点发送命令之后,接收终端节点发送的数据,为了实现监控,接收到的数据必须实时传递给智能网关。afIncomingMSGPacket_t*pkt 这个指针用于接收节点数据,这是个结构体指针,在结构体中定义了组标识、串标识、节点短地址、节点端点号、是否广播、连接质量、时间戳等。在设计该段程序时,发送的数据格式和接收的格式统一,方便智能网关从串口读取协调节点的接收信息。

4.1.3路由节点软件设计

路由节点主程序与协调节点相似,路由节点申请加入协调节点组建的网络,利用路由节点实现数据路由并为子节点分配地址。当监测的范围超出了 ZigBee 节点单跳传输距离,路由节点在网络中是必须的。路由节点的工作流程如图 4.3 所示。

开始

网络初始化N

初始化结果

Y发送短地址、组 信息到协调节点

等待消息

来自协调节点

Y N转发给终端节点 转发给协调节点

图4.3路由节点的工作流程

路由节点完成网络初始化之后便加入了 ZigBee 网络,发送自己的短地址和组信息到协调节点,此后处于等待接收消息状态。当路由节点接收到来自协调节点的命令,把此命令转发至终端节点;当路由节点接收来自终端节点的数据,转

发数据至协调节点。路由节点的发送函数 afStatus_t AF_DataRequest()的关键参数是发送数据目的地址、发送数据长度、数据缓冲区。本项目中路由节点自身短地址通过函数 SampleApp_GetShortAddr()获得,将数据缓冲区指向该函数,并将该数据缓冲区填入发送函数的相应位置。

4.2 传感器节点软件设计

在 ZigBee 终端设计了烟雾、气体、火焰、温度以及入侵传感器,终端节点接收协调节点发送的命令,并启动各种传感器的正常工作,通过取样处理将传感器数据按照一定的数据帧发送到协调节点。

4.2.1 烟雾传感器软件

烟雾传感器输出是模拟信号,为了便于后端处理器的处理,需要进行模数转 化。在 ZigBee 传感器终端,主控模块是 CC2430,该芯片片内集成了 8 通道的模数转化接口。选择 P0 的 0 号端口作为 MQ-2 的采样端口。烟雾传感器在不同的烟雾浓度环境下,自身的体电阻发生改变,从而导致输出电压变化。当烟雾传感器的电阻记为 R,烟雾浓度记为 C,那么存在如下的关系:

logR =mlogC + n (4.1)

根据厂家提供的灵敏度曲线图,我们可以从中随机选择两组电阻和浓度数 据,由此计算出 m、n 两个常数。再根据传感器的负载电压和体电阻的关系,可 以求得传感器输出电压和浓度的关系。图 4.4 为厂家给出的传感器灵敏度特性 图,横坐标是气体浓度,纵坐标是传感器体电阻比值。

图 4.4 传感器灵敏度特性图

4.2.2 气体传感器软件

天然气传感器MQ-7在结构上和工作原理与烟雾传感器MQ-2相似,在软件设 计上思路 MQ-2 一致。CO 传感器 MQ-7 正常工作需要 5V 高电压和 1.5V 低电压周期交替供电,高电压持续时间是 60s,低电压持续时间是 90s,通过处理器的一个IO 口定时控制继电器,实现对 MQ-7 供电电压的选择,其他软件设计与 MQ-2 类似。

4.2.3 火焰、入侵传感器软件

火焰传感器应用电路输出模拟电平高低,表示是否存在火焰的,可以通过处 理器采样进行处理。红外入侵检测通过采样定时器输出信号,当检测到周期为 1s 的高电平脉冲,可初步判定有人入侵。

4.2.4 温度传感器软件

多个温度传感器DHT21可以挂载在同一总线上,通过总线对DHT21进行访问时,一般按照如下步骤:芯片初始化,接收芯片反馈信号,发送 ROM 指

令,发送数据操作指令,执行数据读写。本项目中,在控制器 CC2530的一IO 口连接一个传感器,因此在软件的编写上,可跳过 ROM 指令。DHT21的工作 流程如图 4.5 所示。该传感器初始化,读写操作对时序要求比较严格,在芯片复位时,由控制器发出至少 480us 低电平复位信号,控制器然后要进入 15-60us 的等待状态,在这段时间内收到有DHT21的低电平反馈信号,标明该传感器正常初始化了。DHT21 进行写操作时,控制器必须将数据总线拉低 15us,表明写操作的开始,而后才是芯片对数据总线的采样时间DHT21 读操作时,控制器必须将数据总线拉低 1us,表明读操作的开始,在读间隙的 15us 内完成读操作才能保证通信正常。

初始化

跳过ROM

温度转换命令

时间到

初始化发送读温度命令

读取温度

结束

图 4.5 DHT21的工作流程图

4.3多传感器数据融合

单传感器往往获取测量对象的某一属性信息,容易受环境其它因素干扰。火灾发生会产生光、烟、温度、辐射和气体浓度变化等特征信号,综合利用终端节点采集的气体、温度和烟雾,决策判断是否发生了火灾及其状态,有利于提高火灾探测性能。根据传感器输出响应特性和专家知识,选择高斯函数作为烟雾、温度、CO气体传感器输出表征火灾发生的信任度函数,分别如图4.6、图4.7和图4.8所示,其中横坐标为传感器输出值,纵坐标为火灾概率。信任度函数有三段,从左到右依次为无火灾、不确定、有火灾。当烟雾浓度大于210ppm(体积比)、CO输出大于15ppm(体积比)或者温度超过065 C ,判定为有火灾,且火灾发生信任度随传感器输出值增大而增加。

图4.6 烟雾输出火灾概率曲线

图4.7 温度输出火灾概率曲线

图4.8 一氧化碳输出火灾概率曲线

在获取烟雾、温度、CO气体传感器输出后,可根据火灾发生的信任度函数获得当前火灾发生的信任度,分别记为

采取顺序方式融合三个传感器数据,即先融合烟雾和温度得到火灾发生信任函数,然后再将此信任函数与一氧化碳气体进行融合,融合的顺序不影响最终结果。D-S 证据融合理论有很强的不确定信息处理能力,但是各个证据的分配依赖于概率分配函数模型,在通常情况下模型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利用 BP 神经网络进行多传感器初级融合,将BP神经网络的输出作为证据体,再利用D-S证据理论进行二级融合处理,可提高决策准确度。融合的体系结构如图 4.9 所示,BP 神经网络实现特征级的融合,而证据理论实现决策级的融合。

证据理多传感信息预BP网络决策处

论融合 器数据 处理 融合 理

图4.9 两级数据融合结构

上文建立了 BP 神经网络模型,为了得到该模型输入层与隐层、隐层与输出 层间的具体参数,利用标准火实验提供的一半火灾样本训练 30000 次,得到输入 层与隐层之间

权值系数表 4.10 所示,隐层与输出层之间的权值系数如表4.11所示。

图4.10

权值系数

图4.11

权值系数

火灾的发生是一个动态过程,传感器某个时刻的测量值信息与前一段时间

积累测量信息有相关性。在实际火灾检测过程中,采用多组传感器数据,进行

BP神经网络和DS证据融合两级处理,得到火灾判定情况。

总结和展望

一、工作总结

家庭火灾作为一种发生频率较高的灾害,受到国内外的普遍关注,他的任何时间。任何地区都可能发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建筑物构筑物应用材料的多样化,家庭易燃物多,各类工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易燃材料增多。火灾发生的次数,火灾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日渐增多。现代社会,由于人口密度较大建筑物日欲趋于大型化和一体化,一旦发生火灾,灭火的难度更大。为了避免火灾的灾难性后果,建立起更高的可靠性。实时性和灵活性的火灾探测预警系统是很有意义的。

通过对家庭火灾监控系统进行看研究和开发,利用ZigBee技术和嵌入式系统实现家庭火灾的远程监控,本文主要工作为:? 设计了检测家庭环境的传感器电路,实现对家庭、燃气泄露、入侵的监测,传感器节点利用ZigBee技术组建无线网络,将监控数据发送到家庭智能网关, ?监控系统一旦发现有危险的信号产生,能及时启动发送短信息报警功能,提醒用户采取处理措施。在智能网关平台移植了飞信模块,免去了发送短信的成本。

经过研发,本监控系统基本实现了计划的功能,但是也存在以下不足和缺陷:

? 检测家庭环境的部分传感器正常=工作时需要加热,导致整体功耗较大,必须选择电源供电,传感器节点的课移动性受到限制。

? 所选择的入侵检测传感器,由于涉及电路和气体传感器靠近,工作是容易受到干扰,造成误报。

? 用户远程智能以IP地址的方式访问智能网关,而每次智能网关接入Internet的时候,分配的IP是动态的。因此为了访问智能网关,设置每次网关启动时将自己分配的IP以信号形式发送到用户手机上,用户根据收到的地址进行访问,这与固定的域名访问相比存在不便。

二、研究展望

本文研究的家庭火灾监控系统,与国内已有系统相比,存在低成本、低功耗、高集成等优点。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未来对家庭安全性的监测越来越受重视,智能家居系统逐渐进入大众拓展的生活中。在本文的工作基础上,本系统可以从几个方面进行:

? 为了对家庭进行全方位的安全监控,需要能将家庭监控网络、用户、社区应急处理等网络连接在一起,一旦发生危险,社区应急处理及时启动,实现智能处理功能,避免用户未能收到报警信息或收到却来不及处理产生的不良后果。

? 本文设计的火灾监控系统能够随机访问网关,得到家庭安全信息,但缺少对家庭电气设备的远程控制,随着智能家居技术的成熟和成本的降低,远程智能控制也是未来研究的一个方向。

? 火灾监控系统并非时刻都在工作,因此为了降低系统整体功耗,需要研究传感器节点休眠和唤醒机制,监控数据帧格式的设计也需要考虑发送效率和能

耗。

④传感器入侵检测存在弊端,利用视频监控进行入侵检测,从检测视频画面中提取目标,并实现运动目标检测,能提高入侵检测的准确度。

致谢

四年的大学生活即将过去,值此学位论文撰写之际,我由衷的感谢这些年来对我在学习生活上给予帮助的人们。

首先要感谢的是我的导师,从本的选题,到课题的研究,再到文章的定稿,邱老师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在研究过程中,老师多次耐心的指导,培养了我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帮助我从纷繁的难题中找到了解决方法,为课题的顺利进行和论文的完成打下了基础。老师有着严谨的治学态度、渊博的专业知识、一丝不苟的科研精神,对我以后的学习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此外,我要感谢和我一起度过大学生活的兄弟姐妹,无论在硬件图连接还是软件调试过程中,你们都给予 了我很大的帮助,从你么身上,我学到了很多的知识。

同时,我也要感谢我的父母,你们一直默默的支持我的学业,感谢你们对我无私的爱。

最后,感谢在百忙之中评阅论文和参见答辩的各位专家、教授。

参考文献

[1] 尉志武. 基于ZigBee的家庭火灾报警系统的设计. 太原:太原理工大学2022.

[2] 杨震. 物联网及其技术发展.南京邮电大学学报. 2022. 30(4) 9-14 [3] 于弘毅,李欧,张效义 无线传感器网络理论、技术与实现[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2022:1-15.

[4] 刘传朋. 基于ARM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D].山东:曲阜师范大学.2022.

[5] 潘伟. 黄东. 基于ZigBee技术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研究[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22 18(9):244-247.

[6] 李文仲.段朝玉.ZigBee无线网络技术入门与实践[M] 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2

[7] 赵英.基于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的火灾预警系统[J] 现代电子技术.2022.33(24):173-175

[8] 傅坚哓.智能火灾预警系统的研究与实践[J].计算机应 用.2022.33(11):1038-1041

[9] 张佳一. 热释电红外传感器放大电路的设计及其应用[J] 广西通信技术,2022.(3):24-25.

[10] 孙琳,刘志丹。嵌入式操作系统内存管理分析与探讨[J].科技信息,2022.(24):278-279. [11] 宋凯,严丽平,甘岚.嵌入式Web服务器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22,30(4):808-810.

[12] 李鸿 .几种智能家居网络控制系统方案的分析与比较[J].现代电子技术,2022(3).

[13] Ralink Technology.corps. RT3052 Datasheet[Z]. Preliminary Revision August. 208

[14] Dallas Semiconductor,Inc.DS18B20Datasheet[Z].2022.

[15] Kothan N B,Sudarshan TSB. SOC Design of Low Power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Node for ZigBeeSystem[J] Internantional Conference onAdvanced Computing and Communications.2022 .1(2):449-453. [16] ZigBee Alliance.ZigBee Specification 2022 Document[DB/OL].http://www.zigbee.org.

[17] Gislason D.ZigBee Wireless networking[M].Newnes,2022.

[18] 蒋挺,赵成林.紫蜂技术及其应用[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22. [19] IEEE 802.15.4 : Wireless Medium Access Control (MAC) and Physical Layer (PHY)Specifications for Low-Rate Wireless Personal Area Networks (WPANs),Sept.2022.

[20] Wang Zhenxing, Ren Xianyi.A study on CGI of embedded websever[C].Shanghai:ISCSCT08 Conference,2022:480-483.

推荐阅读:

    想了解更多实用资料的资讯,请访问:实用资料
    下载文档

    看过《基于物联网的火灾监控系统设计》的人还看了以下文章

    延伸阅读

    波:又已经是凌晨了,凌晨0:38分,又来电了,我不能睡,起来发邮件,但愿不会有问题!!我的爱,为何是如此艰难地表达!同样是凌晨,我们在网上相遇,是对还是错?无法知晓。就像一束光,投射到我身上,何须追问

    幼儿园小班的德育工作总结篇1  一、日常生活中渗透品德教育  幼儿园的品德教育工作不是单独的`说教,它是渗透在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的。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对他们进行教育。  晨间活动:我们让起得早的

    银行工作总结篇1  20xx年采购二室紧紧围绕以采购业务为重点,按照“巩固成果,开拓创新,与时俱进,依法采购”的原则,本着“价格更底、效率更高、质量更好和服务更优”的要求,努力提高供应保障能力,各项工

    寒假期间,学生们最好写下计划或感受,找出他们还需要改进和失败的地方,并在思考、课程和学习方面取得进步。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小学寒假计划作文的文章9篇,欢迎

    在这个五一假期,本来应该学习,不过我也一点不后悔用两天半的时间来看完这本卷帙浩繁的巨著,战争与和平,托翁的这本书,伟大毋庸置疑,罗斯托夫,安德烈,皮埃尔,库拉金四大家族在乱世战争中的起起伏伏。我最喜欢

    技校班主任年终工作总结(通用5篇)时光过得飞快,不知不觉中,又到了一年的末尾了,经过过去一年的辛勤付出,我们一定积累了不少经验和教训,这也意味着,又要准备开始写年终总结了。你所见过的年终总结的报告应该

    相信大家都或多或少接触过自荐信吧,我们在工作过程中可以寻找机会自荐。自荐信能够让用人单位更加容易相信自己,在写自荐信的时候要注意写作要诀。一篇属于自己的自荐信要怎么写呢。编辑陆续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个人简

    “拒绝零食,关注健康”主题活动方案1一、活动目的学校不仅是文明的摇篮,更是健康的摇篮。美丽的绿色校园,大家共同的家,能让我们以愉悦的心情积极投入到学习中去。相反,不良的行为习惯不仅有损我们的下面是小编

    采购人员工作计划范文(通用21篇)采购人员工作计划范文篇1随着公司行业竞争力的不断走强,对公司采购管理工作和业务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使采购部能适应公司发展的需要,现对20xx年采购工作做如下规划

    紫色勿忘我的花语寓意是什么勿忘我花朵小巧秀丽,色彩搭配和谐醒目,尤其是卷伞花序随着花朵的开放逐渐伸长,半含半露,惹人喜爱,令人难忘。勿忘我有多种花色,常见的有紫色勿忘我,紫色勿忘我也是有花语的,魅惑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