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察报告】
篇一:赴新加坡医院考察报告(范本)
赴新加坡医院考察报告
2022年11月4日至8日,来自xxx23 家医疗机构34名护理人员随xxx护理学会考察团,参观考察了新加坡两所医院(新加坡中央医院和亚历山大医院)的建设和护理状况,现将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新加坡中央医院(singapore general hospital)是新加坡历史最久、规模最大的公立医院。医院拥有最先进的医疗设备,专注于为病人提供多科性综合医疗保健服务。医院占地18.3公顷,共有包括留院病房、门诊与辅助服务处、研究实验室在内的八座建筑。目前医院拥有不同等级的病床共1515张,住院病人达72,193人次,接待门诊求医病人62,4845人次,急症病人12,0763人次。医护及其他辅助人员共5234人,其中护士2022人,占总职工数的40%。
新加坡亚历山大医院(Alexandra Hospital)成立于1937年,原名大不列颠军事医院,作为远东地区首屈一指的英军部队医院,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拯救了无数伤员的生命。1971年新加坡政府接管后,更名为亚历山大医院,并于同年正式向公众开放。2022年完成公司化重组,是新加坡西部地区主要的医院之一,医院占地约110,000平方米,拥有400张床位,总床位使用率达66.6%。目前医院共有职员1761人,其中护士754人,医护比为1:3。两所医院环境优美,整洁安静,病区的布局中处处体现着人性化关怀与服务的理念,
二、医院建设和服务特色
1、“以人为本”的医院设施
两所医院的建筑都溶入社区,无围墙、大门,每栋楼、每层楼之间以长廊相连,具有良好的采光、照明、通风。医院采用“广泛、灵活的社会化服务”,把多家信誉良好的饮食公司引入医院,这既满足了患者和家属,又方便了工作人员。医院的病号饮食花样繁多,物美价廉。他们还把连锁超市、书店、美容院、自助银行、邮局、药店、水果鲜花店、礼品店、快餐店、售租医疗用品的公司、警察局等办进医院。病房大楼的一层不是病房,而是餐馆、超市等后勤保障部门,以及医务部、护理部这样的职能机关。为病人提供了一个安静、安全、舒适、方便的就诊和休养环境。
每家医院都努力营造绿色的生态环境,医院不仅是治愈患者的场所,更是一座的绿色花园。院内处处有绿树掩映,鸟语花香、流水潺潺,斑斓的彩蝶飞舞在绿树丛中,为医院平添了许多盎然生机,为病人的康复创造了一个绝佳的环境,使人们放松精神、获得愉悦的享受。
在亚历山大医院,如果病人是坐公交车来医院的,可以顺着汽车站旁开的一条小路直接进医院,一路上绿荫排排,鸟语花香,他们甚至一路上都不会晒到太阳。对自然的崇尚已经成为医院员工心目中根深蒂固的信念,他们深信大自然是帮助患者恢复的一剂良方,患者臵身于绿色花房里肯定比面对着钢筋混凝土的四壁更能够获得生理和心理的痊愈。因此,无论是医院的病房抑或诊室,满眼尽是葱绿的植被。“花园般的环境是为了我们的患者、工作人员和整个社区而创造的”。
医院每个入口都设有服务咨询台,到处是醒目的路标指示;在入院处、药房、检查室、门诊诊室均有等候区,病人和家属均坐在椅子上办理各种手续;诊室实行一室一诊,诊桌为椭圆无角设计;病区走廊和卫生间都安装有安全扶手。每层楼的售货机让购物变得便捷;各个部门之间相互连通的轨道传输系统减少了医务人员的走动,让他们把时间更多地用在病人身上;医院面向患者开通
了各个时段的免费巴士,接驳地铁、公交,为四面八方的病人前去就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新加坡医院每个病房的走廊上安装计算机系统,主管医生输入自己的帐号和密码后查询病人相关资料和检查结果,资料录入主要有病房的文书完成。住院处摆放电脑屏幕,入院病人实时观看各病房环境、设施和住院情况。中央医院在各个病房走廊安装了检验标本传输系统,随时将各病房采集的标本通过传送系统送到检验科,节约了人工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2、“惟患是图”的护理服务
病人是新加坡医院最重要的人物,医院员工所做的一切都要把他们的健康利益和方便舒适放在第一位。“患者总是应该被优先考虑的”,在这一点上不允许有任何的妥协。保安人员临门站立,成了医院礼仪的使者,彬彬有礼,主动上前问候,主动为就医者开车门,扶老携弱下车就诊。护士的服务站由总到分,设到了每一病房单元的门口,患者从始至终都能看见一名护士或操作或记录,心里甭提多踏实了。把各种服务带到患者身边,如床边X线透视、床边心电图、床边办理出入院手续,药师到病床边讲解指导出院带药的注意事项。
两所医院不论是A、B、C级病房,每个床位均设有可滑动的围屏,医务人员所有的诊疗及操作均在围屏内进行,既保护了病人的隐私权,又有效地减少了不必要的纠纷。中央医院病房内有专门为病人开设的2部电梯。只要患者入院,无论国家总统,还是街头小贩,都会得到医院无微不至的关怀与照料。医院为患者考虑得很周到,他们每天给病人换一套封口的消毒床单,每天安排病人洗澡,护士查房时除医疗问题外还会征求患者对饭菜的满意度,查体前总会把患者床旁的布帘拉上。为活动不便的患者提供的轮椅整齐的停放在走廊轮椅停放处,患者随时可以取用。病人出院时,都要填写医务人员服务态度调查表。医院根据此表选评出优
秀员工,并配带不同颜色的胸牌,这是对他(她)们的最高奖励。
亚历山大医院通过妥善地利用资讯科技,将病人的等候时间从原来的40分钟减至18分钟,给患者带来了很大的方便。医院的停车场优先提供给病人。且靠近医院的车位都是给病人用的,即使是医院总裁的车停放也要让以病人的需要为先。医院努力提供始终无间的“无缝隙”医疗服务,建设“一点也不麻烦”的一站式医疗服务中心,医院设计以病人的便利为主。设施结构易分辨,方便病人和亲属们的活动。减少病人的移动次数和距离。给予病人更多的自控力。亚历山大医院还倡导给病人惊喜,详细讨论如何给病人惊喜。把病人可能接触到的各个环节都加以改进,如一位等着做检查的老人,他很冷,工作人员给他一条毯子;一个人空腹来医院抽血化验,验完血后给他一块点心,病人就会有惊喜的感觉。
3、“安全至上”的护理管理
新加坡医院的护理质量管理以病人的安全为中心展开。他们围绕2022年医院认证联合委员会国际部(joint commission international, JCI)拟定的《国际患者安全目标》开展一系列的工作。
(1)有效身份确认:为避免发生患者错误,他们规定:任何检查治疗,应至少使用2种辩识病人的方法。为此,他们实行“疾病等级标示制”住院病人的手腕带不同颜色代表不同疾病等级:?白色—代表普通病人;?红色—提示有药物过敏;?黄色—提示病人有意外受伤(跌倒)的可能;?桔黄色—提示有药物过敏且有发生意外可能者。
(2)有效交流:由护理发起的沟通计划使护患沟通更为有效,如中央医院的护理人员别具匠心的设计了病人活动卡,便于了解病人的活动去向。把一日作息时间制成图文并茂的图表张贴于每个病房的门口,使病人清楚地知道自己在何时应该在病房接受查
房、治疗。
(3)药物安全:他们提出了安全用药的“7R标准”,即:准确的药物(right drug);准确的剂量(right dose);准确的途径(right route);准确的时间(right time);准确的患者(right client);准确的速度(right speed);准确的稀释(right diluent)。要求:①严格查对制度;②坚持发药到口;③病区内不可放臵高浓度电解质制剂(包括但不只限于氯化钾、磷化钾以及浓度大于0.9%氯化钠) 。为保证发药时不出错误,设计发药专用背心,上面写着“请勿打扰,我在发药。
(4)手术部位确认:为防止手术错误,他们分析了与手术有关的“部位错误、病人错误、程序错误”等概率,制定了相应的措施。
(5)预防院内感染:在医院感染预防方面,两所医院都做了大量工作。医院病区的墙壁上处处可见简明易懂的感染预防宣教图片,为病区环境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每一个病床的尾部放臵有手消毒液、听诊器、血压计等设备,减少病人之间交叉感染的机会。每个病区外的治疗车上、病房门口都整齐地放臵着手消毒液、一次性口罩、帽子、手套、防护服等,为医护人员和病人进行自我防护提供了方便。此外在病房门上对有传染性疾病的病人用特殊的标记,提醒医护人员在治疗时加强自我防护。在病区的污物间内,生活垃圾、感染性垃圾、锐器、床单类等各种医疗废物有序分类放臵在不同颜色的带盖箱内,而病人的便器则有专门的清洗仪器来清洗处理。
(6)防止坠床/滑倒:护士们针对跌倒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对有跌倒风险的患者采取了一系列防护措施,如床旁放臵跌倒树,降低老年病床的高度,并在走廊上安装警示灯,防止跌倒意外的发生。确保患者活动安全的措施(如扶手、护栏等)更是随处可见。
篇二:新加坡学习考察报告(三组)
赴新加坡学习考察报告
根据党工委管委会安排,经选拔,由芳草街道党工委书记王平同志带队,成都高新区“产城融合与和谐社区建设”专题培训班19名学员于8月31日至9月13日赴新加坡进行短期学习考察活动。
一、学习考察基本情况
(一)前期准备
为了大力提升领导骨干素质,使领导干部进一步开阔视野、创新思路、提高能力,高新区选派骨干力量到新加坡学习培训。临行前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杨敏做了动员讲话,介绍学习考察中的相关注意事项,对这次出国培训学习的意图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随后,培训班成立临时党支部,王平同志任党支部书记,郑玲、张平、牛波同志任支部委员。班长王平同志组织明确班委会成员具体分工,建立外出请假和销假制度和分组学习讨论制。通过周密的准备工作为培训的顺利开展提供组织纪律保障和后勤保障。
(二)学习考察情况
1、认真学习。本次培训班聘请新加坡国立大学、南洋理工大学、新加坡管理学院、新加坡公共政策研究所、公民咨询委员会、裕廊国际等部门的教授及资深专业人士进行了
9个课题的专项培训,包括新加坡的经济转型与产业升级、城市规划与产业布局、智慧城市发展、产城一体化中的环境保护与循环利用、城市化过程中社区发展经验与社区志愿队伍的建设与培养机制、新加坡基层组织建设与和谐社会发展、住房与医疗、创新社会管理的成功经验、就业与劳动政策等内容。培训班还对新加坡建屋发展局、裕廊工业园、纬壹科技城、市区重建局、养老院进行了参观考察,与新加坡制造商总会、慈善机构清一阁、飞跃家庭服务中心、职总恒习培训中心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并实地参与了民众的乐龄活动、视障人士生活体验。整个培训活动内容充实,针对性和专业性强,节奏紧张有序,学习方式生动,理论与实践结合度高。学员们课前积极主动思考,做好课前预习,带着问题进入课堂;课堂上边听边看边想,学习笔记详尽,与讲师交流互动积极;课后分小组交流讨论热烈。同时通过制作考察影集,分组撰写学习考察报告,使学习成果更加立体、丰满。全体学员一致认为,这次学习培训活动富有成效。
2、严格纪律。本次培训班的班长、副班长、组长认真履职,确保了学员在餐饮、住宿、学习、考察等方面的安全和安心。全体干部均以普通学员的身份要求自己,一切行动听指挥,严守外事纪律和培训纪律,团体呈现出严肃紧张与生动活泼的良好局面。
3、注重形象。本期培训班,所到之处,整齐划一,注重形象。学员们以好学的精神、开放的思维、友好的态度和
文明的举止,树立了中国干部的好形象,扩大了成都高新区的境外影响。
二、主要收获
作为国土面积只有716平方公里,人口539万的一个“超级小国”,华(华族)、马(马来族)、印(印度族)、欧(欧亚族)4大种族共生并存,没有农、林、矿资源,甚至没有淡水资源,新加坡建设了世界第二大电子中心、第三大炼油中心。2022年在面对全球性金融危机持续发酵的恶劣形势下,作为一个高度依附型、外向型经济体,新加坡仍然实现了人均GDP6.87万美元,首度超过瑞士,列世界第3位,与其他同纬度国家和地区相比,不能不说新加坡是个赤道上的奇迹。因时间有限,很难全面领会新加坡49年的发展奇迹,经过学习考察,对新加坡的总体印象是:国力殷实、规划一流、民众富裕、市容整洁、社会有序、文明和谐。感受最深的有4点:
(一)以经济发展优先的发展战略
新加坡自1965年建国以来,先后经历了两次大的经济转型。在1986至1997年这10多年间,新加坡深化科技基础,实施组团建设与发展,促进制造业和服务业为经济两大支柱,走向区域化的经济发展之路,实现了第一次转型;2022年之后,面临新的经济形势,新加坡确立了高技能劳动队伍、创意性经济、独特的环球城市这三大战略目标,开始了第二次转型。两次转型期间,新加坡经历了从劳动力密集型,到
技能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再到当前21世纪的知识密集型共5个阶段,每个阶段新加坡政府始终坚持经济发展优先的发展战略。例如在建国初期顶住国内将吸引外资看做“二次殖民”的思潮,发挥天然港口优势,确立依附型、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促进经济直接进入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阶段,跻身“亚洲四小龙”。又如新加坡大力推进工业园区建设,提高土地利用率,全国共有45个工业园区,占地6600公顷,450平方米预建标准厂房,吸引超过7000多家跨国公司和国内企业入驻。在印尼、菲律宾、越南、印度、马来西亚、中国共有7个飞地工业园,将制造业的前端“飞地”海外,本土主要发展总部经济。这种经济模式有效的克服了新加坡国土面积小、缺乏资源的自然条件制约,使价值链中最重要的一环留在新加坡,对我们发展经济具有重要的启发。
(二)坚持科学规划的城市发展战略
新加坡是个小国,其国土面积仅为xxx的1/19,但其GDP却是xxx的2.7倍,如此高的单位面积产出离不开优秀的城市发展规划,通过科学规划推动经济成长、促进社会和谐、提高城市竞争力、引领国家的发展。新加坡国家发展部主管国家形态发展和规划。发展规划采取二级规划体系,通过每10年修订一次战略总蓝图和每5年检讨一次总体规划,促进战略性规划更为远景化和实施性规划更为具体化。新加坡在规划中注重人本精神和历史文化保护,强调人和自
然和谐共生;强力兴建基础设施,努力配臵公共交通;节约用地,社区商业布点服从整体规划;推行阳光规划保证规划系统公开透明。以2022年最新公布的总体规划看新加坡未来五年的发展重点是:为全民建设绿色、健康、联系、强大的社区精神以及适合居民交流的家园,并让居民在住家就近找到合适的工作。这些对我们在“三次创业”产业发展规划下,提高土地利用率,进一步合理规划城市发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三)重视基层组织建设在社区管理中的作用
根据国情,新加坡实行是一级政府、三级管理的行政体系。内阁之下,是15个部以及总理公署,再之下是65个法定机构。14个部之中,包括社会发展、青年及体育部,这个部的使命是建立一个有凝聚力及自立的社会,有5项主要任务:一是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二是培养有创意及愿意献身的青年;三是协助建造凝聚力强大而关系稳固的家庭;四是建设富有爱心及积极参与的社群;五是培养热爱体育的人民。其直属三大法定机构:人民协会、国家福利理事会、全国志愿服务与慈善中心。人民协会受社青部委托,直接统管全国各区基层组织,由现任国家总理直接担任协会主席。下辖5个社区理事会,16个选区或市镇理事会,87个选区或市镇、社区公民咨询委员会,在组屋居住区设立居民委员会,在私人有地住宅区设立邻里委员会,并成立青年、妇女、乐龄(老龄)、种族、体育等相应群众组织。全国所
篇三:赴新加坡培训学习考察情况报告
赴新加坡培训学习考察情况报告
一、新加坡社会管理工作的主要特点
(一)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管理的价值取向 新加坡的核心价值观即是每位公民都获得公正平等的对待,所有公民都有平等的晋升机会。不论是部长或是局长,违反法律都一律平等处理,使人民清楚地认识到,财富和地位只能和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而得到,而不是通过关系或特权而得到。这样,就消除了仇富的心理,每个人都努力学习、工作和进修。
(二)完善的民主法制是社会管理的重要基石
新加坡是一个高度法制化的国家,法律关系渗透到国家、社会、家庭、个人各个方面。首先是有法可依。大到政治体系、经济管理,小到停车规则、公共卫生、人们的言谈举止、衣食住行如“禁止乱丢垃圾”、“禁止乱过马路”等都有法律加以规定。立法之多、范围之广,世界罕见。其次是违法必究。任何人违反了法律都要受到法律制裁,不允许有任何变通。再次是执法必严。新加坡推行严刑竣罚,除了死刑和各种徒刑外,还保留了具有肉刑性质的鞭刑,这在一定程度上阻慑了犯罪的发生。从新加坡井然的社会秩序,优美的生活环境,良好的国家风气,便可以看到新加坡“以法治国”、“严格执法”的效果。
(三)以人为本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管理的有效手段
新加坡实行的社会保障制度,是以1955年建立的中央公积金制度为主体的。公积金制度的要点是:强制储蓄,多赚多储蓄;鼓励自力更生,失业者不能提取公积金;鼓励国民用公积金买房子、买人寿保险、买医疗保险;公积金储蓄不受破产法令的影响;全国全民就业,政府社会开支少,政府税率低,就业机会增加,等等。中央公积金制度在其50多年的运作过程中日趋成熟、完善,已由最初的退休养老储蓄计划逐渐发展成为集养老、医疗、住房、家庭保障、教育与资产增值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社会保障体系,被认为是东亚乃至世界范围内社会保障制度成功运行的典范。
(四)健全的社会组织是实现社会管理的良好载体 为打造“小政府、大社会”的社会管理良好格局,新加坡政府积极培育民间组织,支持和鼓励这些组织独立自主地参与社会事务管理,实现政府社会管理部门与社会管理组织的关系互动和职能互补。新加坡基层组织网络严密,分工细致,职能到位,各有侧重:新加坡社会发展及青年体育部下属的5个社区发展理事会作为管辖区内的行政管理机构,开展社会援助服务,促进社会和谐,增强社区凝聚力;建屋发展局下属的16个市镇理事会负责政府组屋区的物业管理工作;人民协会作为官方的非营利组织,下设83个公民咨询委员会、105个民众联络所(俱乐部)和514个居民委员会,分别负责人民和政府间反馈渠道,计划和领导草根组织的活动,组织社区文化、体育活动,协调邻里关系,促进种族和谐工作。三大体系构成了新加坡基层组织服务体系,服务内
容涵盖了民众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
(五)政府信息公开与民间反馈制度是政府与民众沟通的有效渠道
依托和服务于“政务公开”的政策,新加坡政府广泛利用不同层级、功能强大的政府网站向社会公开大量的政务信息。例如:新加坡财政部组织建设的新加坡政府的采购网站“政府电子商务中心”(Gebiz)把政府各部门和机构的财务系统和采购软件整合在一起进行工作,政府部门的贸易伙伴可以在网上得到政府招标的邀请并购买招标文件,供应商可以在网上索要发票、检查付款、提交产品目录和采与竞标,这些活动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
根据人民行动党的规定,每个当选为议员的党员,每星期都要抽出一个晚上的时间接见选民,目的是了解本选区选民的生活状况和诉求,帮助选民解决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经济支持、法律咨询或向相关部门反映),反对党议员也同样每星期都接见选民。
(六)高效有序精细的城市管理是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 新加坡是一个城市管理十分成功的国家,建国以后从一个“脏乱差”国家变成了国际公认的“花园城市”,形成了一套比较成熟和完善的城市管理模式和方法,其中城市管理法规体系、罚款制度、考评制度和城市经营,是城市管理的基本方法,构成了新加坡城市管理方法体系的基本内容;同时还经常性、阶段性地开展城市管理宣传教育、评比活动和全国运动,作为城市管理的辅助手段,以推动城市管理工作的纵
深开展。
(七)致力于生态环境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加坡实行超前、长远的城市规划,严格土地规划和环境控制。在建国初期,在城市建设中就引入世界著名规划专家霍华德创立的“花园城市”理论。并以此理论为指导,根据不同时期的国力,制定不同的绿化目标。政府明文规定:高层建筑占地35%,其余65%用于绿化;在马路和建筑物之间留下15米宽的空地用以种花植树,既可以隔音和除尘,还可以避雨或乘凉。1976年,政府颁布了工业废水处臵法令。积极倡导“抓环境就是抓生产力”的理念,认为资金、技术、项目、人才都可以引进,唯有自然环境只能靠自己创造。新加坡“花园城市”的建设成就,不仅为新加坡民众创造了生活工作的良好环境,也成为吸引国际投资和国际旅游的重要因素。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