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在文中的观点及骈体文的特点。
2、学习本文将典故与眼前情景相结合的写法。
3、理解文中的典故。
4、掌握“故”“尽”“属”“即”“且”“矣”的用法。
教学重点:理解典故;理解内容和观点。
教学难点:骈体文的特点
教学安排:3课时
教学方法:朗读背诵与赏析相结合的方法。
教学内容和过程
第一课时
一、解题:
《滕王阁序》全称《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又名《滕王阁诗序》《宴滕王阁序》。
滕王阁因滕王李元婴得名。李元婴是唐高祖李渊的幼子,唐太宗李世民的弟弟,骄奢淫逸,品行不端,毫无政绩可言。但他精通歌舞,善画蝴蝶,很有艺术才情。他修建滕王阁,也是歌舞享乐的需要。
“序”——文体的一种。有书序、赠序、宴集序等。书序是著作或诗文前的说明或评价性文字,本文是饯别序,即临别赠言,属于赠序类的文章。
统观全文,由地及人,由人及景,由景及情,步步递进,紧扣题意。
文因饯别而作,但对于宴会之盛仅略叙数笔带过,而倾全力写登阁所见之景,因景而生之情,这就脱去了一般饯别文章颂扬、应酬的窠臼,辟出了自家新径。
二、背景:
唐高宗十四年,王勃的父亲任六合县县令,王勃赴六合经过洪州。文中“童子何知,躬逢胜饯”可佐证。
还有一种说法,王勃上元二幼年前往交趾看望父亲,路过南昌时所作,序文中内容的博大,辞采的富赡看来,非“童子”之作,而是成年作品,“童子”非小孩,而是“弱冠”二十岁左右之作。课文采用这种说法。
时人对王勃的评价:
九月九日都督大宴滕王阁,宿命其婿作序以夸客,因出纸笔遍请客,莫敢当,至勃,泛然不辞。都督怒,起更衣,遣吏伺其文辄报。一再报,语益奇,乃矍然曰:“天才也!”请遂成文,极欢罢。时人认为王勃年轻气盛,才华横溢,挥毫泼墨,而语惊四座。
四、关于骈体文:
骈文,是魏晋后产生的一种新文体,又称骈俪文。南北朝是骈体文的全盛时期。骈体文的表达方式与一般的散文有所不同,语言上有三方面的.特点:
1、语句方面的特点,即骈偶和“四六”,又称为“四六文”。
2、是语音方面的特点,即平仄相对。
3、是用词方面的特点,即用典和藻饰。
五、朗读与预习:
1、下列词语的注音释义全都正确的是:引导学生逐段批注
A宇文新洲之懿范懿:yi美好
B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崇阿:a高大的丘陵
C云销雨霁霁:ji天气晴朗
D逸兴遄飞遄:chuan迅速
2、断句品韵:
A四四对四四:豫章/故郡,洪都/新府“二二式”。
B六字句的断句:
1、孟学士/之词宗,访风景/于崇阿“三三式”;
2、临/帝子之长州;穷/待遇之萦回“一五式”;
3、钟鸣/鼎食/之家;谁悲/失路/之人“二二二式”;
4、响穷/彭蠡之滨;气凌/彭泽之樽“二四式”;
5、抚/凌云/而自惜;幸/承恩/于伟饯“一二三式”。
C、七字句的读法按意义划分:
1、襟三江/而带五湖;潦水尽/而寒潭清“三四式”;
2、龙光/射/牛斗之墟;宾主/尽/东南之美“二一四式”;
3、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二三二式”;
4、都督/阎公/之雅望“二二三式”
D、四六对四六:渔舟/唱晚,响穿/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Exxx对xxx:屈贾宜/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泓/于海曲,岂乏/明时?
F主谓结构相对: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G动宾结构相对: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
H偏正结构相对:……钟鸣鼎食/之家,……青雀黄龙/之轴。
六、讲读课文第一段:
第一段中有几个典故典故分事典和语典,来自史传上的记载称事典,来自典籍上的现成语句叫语典。
1、豫章故郡见注释。
2、龙光射牛斗之墟见注释。
3、控蛮荆见注释。
补充注释:
1、豫章故郡故:旧
2、地接衡庐接:接壤
3、襟三江而带五湖襟、带:名词用作动词,连接、环绕的意思。
4、雄州雾列,俊采星驰雾、星:名词作状语,像雾一样、像星一样。
查看全文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