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资料这里找+每周一次老秘分享会
独山镇地处鄂皖交界,全镇版图面积81平方公里,辖1个居民委员会,19个村民委员会,6个党总支、41个党支部,30983人、1225名党员。近年来,我镇党委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五个基本”为抓手,以“七个体系”为载体,围绕建设“经济强镇、工业重镇、文明古镇”的目标,大力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促进了全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打牢基层基础,促党建工作提升
按照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党的工作、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的组织、哪里有党组织哪里就有健全的组织生活和党组织作用的充分发挥的要求,我们突出抓村级基层组织和两新组织中的党组织建设,构筑独山区域内坚强的基层组织体系。
1、健全组织。按照有利于贯彻落实工作、方便党员参加活动的原则,我们按规范设置了4个党总支,新设立了新型建材联合支部和新型化工联合支部,构建独山4个总支、37个支部、1225名党员的组织网络,实现了独山镇内基层组织的全覆盖。
2、优化队伍。一是选好班长。按照品德好、作风硬、懂经济、勇进取、甘奉献的要求,选好基层组织带头人。我镇高岭村、麻垅村的实践证明,好的带头人是基层组织战斗力的根本保证。二是配强班子。按照年龄结构优化、知识结构合理、性格能力互补、推进工作适应的要求,配强总支、支部委员,使支部成为特别能战斗的核心。三是把好关口。针对党员队伍年龄结构老化、知识结构较弱的现状,认真把好纳新关口,把一批年轻、高中以上学历、懂经济的同志吸收进党员队伍,逐步调优党员队伍结构。
3、坚持活动。坚持经常性的党的组织活动,通过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实践活动、四清双创活动、结对帮扶活动、身边党员讲党课活动、新农村建设规范实践、创先争优等活动,提升党员在群众中的影响力,提高支部在村级组织中的凝聚力,树立党组织在村级事务的公信力,增强基层组织贯彻落实上级各项工作的执行力。
二、规范日常管理,促服务水平提升
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的基层工作,我们以团结、公正、规范、创新八字要求,规范基层党建各项工作。
一是硬件抓到位。以阵地建设为基础,着重建设好村级办公活动场所。20xx年,我镇采取“村级积累挤出一点、社会力量支持一点、合理利用资源节省一点”办法,投入100余万元,新建了骑龙、快岭村支部,改扩建了高岭、黎冲村的村支部,今年除按照县委组织部要求,张福、枫岭2个新建,云垸1个扩建村在兴建外,还有凉岭、何上屋、陈大、界子墩等村支部计划进行新改扩建,实现我镇村级办公场所按“五个基本”建设要求全面达标。同时,除在建的村之外,所有村一级支部按要求建立了便民中心和说事议事恳谈室,相关的配套设施也全面到位。
二是制度抓落实。按照“五个基本”建设的要求,抓好制度的建设和完善。编印了《为民办事汇编》、《镇村基本情况汇编》和《机关制度汇编》,坚持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约束人。严格支部工作的各项制度,制订规划,责任到人。同时,建立健全了对国家干部、镇直机关事业单位、村两委班子集体及班子成员的“五干”考核体系,加强了对各极干部的管理力度。各项制度的贯彻落实,有效地促进工作有序开展。
三是服务抓效率。切实加强村级办公场所的管理,全镇20个村全部建立了办公室值班制度、水电管理制度和安全卫生制度。村两委实行轮值,及时接待前来办事群众,处理村级各项重大事务。各村利用便民服务中心平台,对新农村建设实行包括统一办理手续在内的便民措施,受到了广大党员群众的欢迎。按照“六议六公开”程序,将重大事务决策公开操作,透明执行。
基层组织建设的加强,把党员和群众的心牢牢地凝在一起。一个个基层党员在细小中显出光辉,在平凡中彰显伟大。我镇快岭村是一个集体经济较弱的村,在村基本阵地建设中,31名党员个个捐款,共捐款15200元,最大的年龄有84岁。村里一位年过七旬的老党员,身患绝症,父子同病,但是,为了表达对党的信仰和忠诚,这位党员委托村支部书记向组织缴纳了1000元的党费。
三、探索四种模式,促集体经济发展
党建是基础,发展是根本。在推进我镇科学发展的过程中,我们探索“实体带动、资产运作、土地流转、服务增收”四种集体经济发展模式,让发展的成果惠及百姓、凝聚民心。
(一)开发资源,发展实体带动型经济。利用富有的自然资源,以县砖都工业园为中心,通过招商引资、村企联合等方式,发展新型建材、新型矿冶、新型化工等“三新”产业。高岭、凉岭、张福等7个村采取土地租赁、资源入股、综合服务等方式,先后兴办福兴页岩、新岭铸造、菲蔓斯特制药等工业型企业18家,20xx年实现利税2350万元,村平纯收入80多万元。凉岭村利用页岩资源,引进吴润楚等5名外出创业老板返乡投资1.2亿元,新建利源页岩公司、华峰页岩公司、砖都墙材公司等6家企业,同时集体投资80万元,成立砖都销售运输公司,集体经济年收入近百万元。
(二)盘活存量,发展资产经营型经济。通过深入开展资金、资产、资源、人才“四项清理”,对村级集体资产逐项建立台账,掌握各村集体资产现状。为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我们在规范集体资产经营处置招投标程序的基础上,通过公开招标,对闲置房产、机械设备、停产企业、集体“四荒”(荒山、荒田、荒地、荒滩)等闲置资产,采取承包租赁、有偿转让、公开拍卖等方式,进行综合利用开发。目前,全镇各村来源于资产经营的集体经济收入达到53万元。高岭村过去投资近200万元兴办的5处铁矿磁选点,因管理不善,一直亏损。通过拍卖处置后,不仅成功甩掉了“包袱”,而且村集体利用拍卖所得,整合资金1000万元,先后投资兴办了新岭机械、新岭页岩等6家骨干企业,实现产业转型升级,资产总量由最初的200万元增加到1.5亿元,每年为集体创收600多万元。
(三)巧借政策,发展土地流转型经济。针对农村农民大量外出、土地撂荒的实际,我们本着“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由村集体从农民手中把零散的撂荒田地、山林水面,通过签订有偿合同,集中起来,实行集体经营或集中发包,实现适度的规模生产,推进苗木花卉、油茶、水产品、果特、红薯等五种农产品的产业化开发。全镇利用土地流转,发展以界子墩村为龙头的集体花卉基地1300亩,以周柴村为主体的油茶基地2000亩,以柯思湖村为中心的水产品养殖基地3000亩,以大坝社区为龙头的果特基地3500亩,以骑垅、快岭为中心的红薯连片基地5000亩。枫岭村位置偏远、土地贫瘠,村里20xx年把分散在63户的300多亩田地集中起来,投资10万元购置农业机械,建立红薯连片种植基地。
(四)协会联合,发展服务创收型经济。适应农业产业化发展需要,建立“村+协会+基地+农户”服务体系,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有偿服务,使村集体在有偿服务中实现创收。目前,全镇组建生猪养殖、水产养殖、葡萄种植协会等农民专业合作组织15个,会员2300多人。界子墩村苗木花卉专业协会引导周边5个村400多户,种植红枫、香樟、楠木等苗木花卉800余亩,开展订单生产,统一向种植户提供种苗、种植技术、市场信息,年销售苗木一百余万株,户平增收8000余元,年增加村集体纯收入20余万元。陈大村组建生猪养殖协会,为会员提供技术和产销服务,发展生猪2万多头,每年增收3万元。
在发展集体经济工作中,我们坚持典型引路,党员带动,让群众在发展中感悟党的先进性。
1、培植典型引路。高岭村是我镇的龙头村,经济基础较好。但是随着矿产资源的萎缩,结构调整的压力很大。为此,镇党委深入基层问计党员群众,挖掘并推选出办事公道正派、发展意识突出的帅新建同志出任村支部书记。一年多来,这个村的经济面貌焕然一新。截止目前,高岭村已经有各类企业6个,每年村级积累在600万元以上。在高岭村的带动下,凉岭、界子墩、柯思湖等一批村级经济快速发展,半数以上的村级积累超过5万元。
2、坚持党员带动。宛习平是我镇界子墩村的一名无职党员,个人默默钻研葡萄种植18年。镇党委看准葡萄产业的巨大潜力,在四清双创中,引导他和本地创业成功人士强强合作,投资1000万元的富源生态葡萄公司已经初具规模。在实践我镇葡萄产业跨越扩张的同时,党员创业带动了尢占、花园等村的群众创业激情,现在已经有三个村的近百民群众参与葡萄种植,为我镇三年发展1000亩、五年扩展3000亩生态葡萄基地奠定了基础。还有大源湖公司党支部带动柯思湖村群众推广稻蟹连作、张福村书记投资兴办企业带动周边群众发展、大坝居委会党员杨平荣指导群众发展吊瓜产业等等,都成为我镇党员带动群众发展的范例。
3、推动全面进步。在经济发展的同时,镇、村两级党组织突出为民办实事,推进独山社会事业的全面提升。独山是一个边界小镇,丘陵旱地比重大、农民增收困难,城镇建设底子薄、现状改变压力大,为此,我们以农田双低改造为突破中,提高农业机械作业水平,提高农业板块种植收益,让老百姓在现代农业发展中得到实惠。以全镇新农村整体推进为切入点,我们规范镇域范围的村庄规划和建设,加快通村通组公路建设和硬化。09年以来,我镇共引进工业项目11个,到位资金1.8亿元,以新型建材、新型矿冶、新型化工为支撑的“工业三新”产业结构日趋合理。农业以苗木花卉、水产养殖、生猪养殖、油茶种植、生态果特为核心的“农业五品”,一品一个龙头企业带动,一品一个专业合作机构服务,一品一个中长期规划牵引,现代农业发展形势喜人。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身边一个个生动典型的带动下,全镇各级基层组织的面貌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仅去年一年,镇党委、镇直机关支部、各村支部和两新组织支部共为基层争取各种民生项目37个,落实三个四帮扶资金23万元,为群众办实事210件。通过党员示范和组织推动,把群众和党组织的心凝聚在一起,有力地促进了各项事业的发展。20xx年全镇实现国民生产总值10.31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6.6亿元,农业总产值1.56亿元。财政收入1584万元,其中国税1200万元,地税371.9万元。农村人均纯收入4253元。其他各项指标均超过历史同期水平,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五个基本”、“七个体系”为基层党建指明了方向。尽管我镇以往在基层组织党的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上级要求相比,与兄弟乡镇相比,在有些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我们将以今天的会议为动力,进一步夯实基础,创新实践,扎实推进基层组织党建工作,努力为全县“一带三区”开发战略作出应有的贡献。
查看全文
false